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选2篇)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选2篇)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 篇1

  刚从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赛场归来,并且又一次忝列评委之席,聚精会神坐了两天(省优质课评委均由地市级教研员担任,因为余蕾老师年事已高,不便久坐,每次都由我去代劳,至今已有三届,是之谓“忝列”也)。综观近三届的同类赛事,尽管涌现了不少好课,并不乏闪光之处,但用各地市州最佳人选和省级顶尖赛事的标准来看,诚以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概而言之,起码有如下八大通病。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譬如:高晓声的《摆渡》,实际上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其寓意相当曲折隐晦,重点全在最后两段话,相对初中生来说,按部就班把作者的本意弄清楚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旁及其它了。可我先后听了多位老师教读这篇课文,竟没有一个人真正解读到位,反倒在“船工的人物形象”,“作家转行对不对”等无关宏旨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其实,都是学力不济惹的祸。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上一现象的继续,但比上一现象更为普遍,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譬如:宗璞的《花的话》,无论从构思还是立意来看,这都是一篇真正“伪圣化”的作品。漂亮的百花因为骄傲,所以虽美也丑,朴素的二月兰因为谦虚,所以虽丑也美,臭老九似的教师因为朴素,所以学生在月光下把二月兰采来献给教师,从情节到主题,无不虚假矫情,多么好的求异素材,可就是没见一个老师提出过质疑。(这篇课文已由本人提议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删去了。)上届省优质课竞赛中,我市黎胜老师由于本人点拨,就从这一点入手,结果一举夺得一等奖,说明不是评委们缺少发现,还是老师们迈不开步子。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所谓优质课大多是通过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许多老师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一位老师在上《巨人和孩子》时,说到“自私”只能带给人痛苦,“爱心”才能带给人欢乐时,一个学生请老师自己举一个因“自私”而痛苦的事例,该老师却充耳不闻,偏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大讲自己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可见已是自说自话,旁若无人了。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 ,结果导致许多老师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本次竞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教《摆渡》时,前半节课本来引导的非常得法,师生通过质疑、探究,已基本领会了文章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时候,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假设。如“过了一段时间,乡亲们虽然对作家的真情实意非常感动但他们却强烈要求摆渡人回来摆渡,并派出了代表到城里找到了摆渡人。”“作家的朋友听说作家改行,来到渡口找到作家,欲劝说他重拾创作之笔。”等问题。并请大家分工合作,设想结果,讲出理由,归纳出新寓意。我真为这位得了三等奖的老师感到遗憾,好好的课不讲下去,为什么偏要瞎折腾呢?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有的老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却一下子变成了狼外婆,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更有甚者,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老羚羊为小羚羊牺牲了生命”说成了“小羚羊为老羚羊牺牲了生命”;把“秋收万颗籽”说成了“秋天收获了一万颗种子”;把“小夜曲”说成了“催眠曲”……教师都一律以“好”,“非常好”给予肯定,这样是非不分,一味肯定的课堂,我们已很难想象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发展和提高了。

  六:生硬模仿,贻误课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本剧表演已成为一种时尚,即使不能搞整场表演,也要来一点细节模仿。可想而知,学生本来就胆小如鼠,加之又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自然是群魔乱舞,一笑了之。对于分析人物,理解课文根本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有一届省优质课上,一位老师讲蒲松龄的《狼》,用硬纸壳准备了大砍刀,小尖刀。课中,要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细节,结果一位同学钻到讲台下去,一位同学在后面猛砍不止,课堂顿时笑翻了天,该老师课后非常得意,以为自己将稳获大奖,结果下来,竟是倒数第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增一分则太朱,减一分则太白,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好。

  七:语言干瘪,信息量少。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而从以上的竞赛课来看,许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本人认为;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八:滥用媒体,流于形式。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大多数参赛者都把它当作了黑板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资料,也大多是在图解课文内容,而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其实,语文课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项需要“留白”的艺术。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让你演示的真真切切,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因为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形式上的“实”都代替不了作品本身的神韵和读者个人的体验,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个“实化”的课件,反倒抑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确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余蕾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在作品和读者(学生)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与学生一道,去品味作品的韵,去感悟作品的神,去探寻作品的美。”应该说是出于心得。可在目前许多地方规定没有课件不准上课的大背景下,要想让老师们取舍自如,恐怕还有一个反朴归真的过程。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 篇2

  刚从湖北省青年优质课竞赛赛场归来,并且又一次忝列评委之席,聚精会神坐了两天(省优质课评委均由地市级教研员担任,因为余蕾老师年事已高,不便久坐,每次都由我去代劳,至今已有三届,是之谓“忝列”也)。综观近三届的同类赛事,尽管涌现了不少好课,并不乏闪光之处,但用各地市州最佳人选和省级顶尖赛事的标准来看,诚以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概而言之,起码有如下八大通病。

  一:学无遗力,浅尝辄止。

  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譬如:高晓声的《摆渡》,实际上是在阐述自己的创作观,其寓意相当曲折隐晦,重点全在最后两段话,相对初中生来说,按部就班把作者的本意弄清楚尚有一定难度,更不要说旁及其它了。可我先后听了多位老师教读这篇课文,竟没有一个人真正解读到位,反倒在“船工的人物形象”,“作家转行对不对”等无关宏旨的问题上纠缠不休。其实,都是学力不济惹的祸。

  二:照本宣科,缺乏创见。

  这一现象实际上是上一现象的继续,但比上一现象更为普遍,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譬如:宗璞的《花的话》,无论从构思还是立意来看,这都是一篇真正“伪圣化”的作品。漂亮的百花因为骄傲,所以虽美也丑,朴素的二月兰因为谦虚,所以虽丑也美,臭老九似的教师因为朴素,所以学生在月光下把二月兰采来献给教师,从情节到主题,无不虚假矫情,多么好的求异素材,可就是没见一个老师提出过质疑。(这篇课文已由本人提议从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删去了。)上届省优质课竞赛中,我市黎胜老师由于本人点拨,就从这一点入手,结果一举夺得一等奖,说明不是评委们缺少发现,还是老师们迈不开步子。

  三:我行我素,强加于人。

  所谓优质课大多是通过再三推敲,反复演练,才拿到赛场上来的,许多老师只能按预案上课,而不能按实际情况和课堂氛围来调控教学内容,处理偶发事件,所以经常出现生拉硬扯,强加于人的场面。一位老师在上《巨人和孩子》时,说到“自私”只能带给人痛苦,“爱心”才能带给人欢乐时,一个学生请老师自己举一个因“自私”而痛苦的事例,该老师却充耳不闻,偏在那里喋喋不休的大讲自己奉献爱心的感人故事。可见已是自说自话,旁若无人了。

  四:画蛇添足,无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读深读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厚的教师功底做后盾。所以,现在大多提倡增大课堂容量,加强课内外衔接 ,结果导致许多老师画虎不成反类犬,在课堂上游离课文主旨,肆意发挥,无端延伸,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本次竞赛中,有一位老师在教《摆渡》时,前半节课本来引导的非常得法,师生通过质疑、探究,已基本领会了文章的寓意,正待需要聚合信息,加深理解的时候,老师却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假设。如“过了一段时间,乡亲们虽然对作家的真情实意非常感动但他们却强烈要求摆渡人回来摆渡,并派出了代表到城里找到了摆渡人。”“作家的朋友听说作家改行,来到渡口找到作家,欲劝说他重拾创作之笔。”等问题。并请大家分工合作,设想结果,讲出理由,归纳出新寓意。我真为这位得了三等奖的老师感到遗憾,好好的课不讲下去,为什么偏要瞎折腾呢?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有的老师平时对学生不是冷若冰霜,便是横加指责,可到了公开课上,却一下子变成了狼外婆,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纳百川”,学生说什么都是“好”,答什么都是“对”,更有甚者,动不动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学堂变成了作秀的舞台。实际上,这种毫无原则,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让学生思想更懒惰,情绪更低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老羚羊为小羚羊牺牲了生命”说成了“小羚羊为老羚羊牺牲了生命”;把“秋收万颗籽”说成了“秋天收获了一万颗种子”;把“小夜曲”说成了“催眠曲”……教师都一律以“好”,“非常好”给予肯定,这样是非不分,一味肯定的课堂,我们已很难想象学生能够得到什么发展和提高了。

  六:生硬模仿,贻误课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本剧表演已成为一种时尚,即使不能搞整场表演,也要来一点细节模仿。可想而知,学生本来就胆小如鼠,加之又没有受过什么专业训练,自然是群魔乱舞,一笑了之。对于分析人物,理解课文根本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有一届省优质课上,一位老师讲蒲松龄的《狼》,用硬纸壳准备了大砍刀,小尖刀。课中,要两位学生上台表演“屠自后断其股。”“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细节,结果一位同学钻到讲台下去,一位同学在后面猛砍不止,课堂顿时笑翻了天,该老师课后非常得意,以为自己将稳获大奖,结果下来,竟是倒数第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增一分则太朱,减一分则太白,还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好。

  七:语言干瘪,信息量少。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而从以上的竞赛课来看,许多老师由于缺乏应有的自我修养,上课语言干瘪,信息量小,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荒芜的语言环境之中,当听说的没有听说,当掌握的没有掌握,从而使学生在其他学科知识及适当的社会知识,人生哲理,语言表达习惯等方面处于一种非常幼稚的状态。本人认为;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八:滥用媒体,流于形式。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引入,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视听效果,转换思维模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而我们所看到的情况是,大多数参赛者都把它当作了黑板的替代品,教师的传声筒,即使引用一些图片资料,也大多是在图解课文内容,而没有真正起到提供资料,丰富想象,激活思维的辅助作用。其实,语文课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项需要“留白”的艺术。一篇篇美文佳作,与其让你演示的真真切切,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因为美的感受是不能统一的,任何形式上的“实”都代替不了作品本身的神韵和读者个人的体验,所以,有时辛辛苦苦整出个“实化”的课件,反倒抑制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确是吃亏不讨好的事情。余蕾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老师不应该在作品和读者(学生)之间做说破道尽的媒人,而应与学生一道,去品味作品的韵,去感悟作品的神,去探寻作品的美。”应该说是出于心得。可在目前许多地方规定没有课件不准上课的大背景下,要想让老师们取舍自如,恐怕还有一个反朴归真的过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青年优质课的八大通病(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