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鸿 门 宴(精选13篇)

鸿 门 宴(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鸿 门 宴(精选13篇)

鸿 门 宴 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作者、内容、特点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

  4、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5、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自学导练]

  一、文学、文化常识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      、      、      。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八“   ”、十“   ”、十二“      ”、三十“     ”、七十“      ”,记事上起        ,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            年间。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     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     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        ”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善于将人物置于        当中,通过      手法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                 ,               矣。”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XX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XX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当年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云泥。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XX年)。公元前2XX年陈胜起义,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公元前2XX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二、知能训练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沛公欲王(  )关中   ②旦(   )日飨(  )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    ④好(     )美姬 

  ③范增说(  )项羽曰   ⑤皆为(     )龙虎   ⑥未得与项羽相(    )见  ⑦使子婴为相(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旦日飨士卒(            )    ②范增说项羽曰(            )

  3.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相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                  ) ②使子婴为相(                 )

  ⑵在  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 ②此其志不在小(                 )

  ⑶军

  ①沛公军霸上(           )            ②为击破沛公军(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⑷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       )     ②皆为龙虎(        )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⑸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        )  ②贪于财货(        )  ③长于臣(               )

  4.翻译文段中的句子。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文: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译文:                                                                         

  5.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         的对比,表明项羽一方             ,              。但此时双方此时本应“戮力攻秦”,而曹无伤的告密,                      。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

  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鲰生说我曰(    )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      )③要项伯(      )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           ②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

  ③固不如也(            )              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⑤秦时与臣游(        )                ⑥亡去不义(            )

  ⑦不如因善遇之(            )          ⑧且为之奈何(            )

  8.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距关,毋内诸侯             通          ②要项伯             通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9.解释下列多义词。(10分,每空0.5分)

  ⑴善  ①素善留侯张良(              )      ②不如因善遇之(                  )

  ⑵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⑶乃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

  ⑷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来告良(                    )

  ⑸以

  ①具告以事(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               )

  ⑹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④秦地可尽王也(                 )

  ⑺之

  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10.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⑴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                 今义:

  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                 今义:

  ⑷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           古义:                 今义:

  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     古义:                 今义:

  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                 今义:

  1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活用形式:                  解释: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用形式:                  解释: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活用形式:                  解释: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活用形式:                  解释: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具告以事           译文:                                             

  ②为之奈何           译文:                                             

  ③孰与君少长         译文: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     译文:                                             

  (三)、阅读文章第三、四两段,完成13-22题。

  1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玉(      )

  ④目视项王(     ) ⑤目眦尽裂(    )      ⑥沛公之参乘(      )

  1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 

  ③因击沛公于坐(          )         ④故遣将守关者(                      )

  ⑤而听细说(              )         ⑥坐须臾(                            )

  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⑧若入前为寿(                 )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⑩臣死且不避(               )

  15.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令将军与臣有            通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通   

  16.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                    d.劳苦而功高如此

  17.根据上面的第二段文字填空。

  樊哙闯帐后的表情是             ,在他的慷慨陈词中,首先提起怀王之约的意图是             ;直接指责项羽的话是                    ,收到的效果是                              。该段文字中有几个成语现在仍在使用,请写出三个:               、              、               

  18.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答:                                                                       。

  19.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几段文字表现了刘邦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答:原因:                                                          

  刘邦性格:                                                                                                                  

  20.鸿门宴上活跃着众多的人物,请概括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人物的?效果怎样?

  答:方法:                                                                   

  效果:                                                                  

  21.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用两句是深刻总结了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历史教训,用以指导革命战争。这两句诗是                                                          。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这些描写反映了项羽的那些弱点。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                                                                     。                                                                             

  ②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

  译文:                                                                      。                                                                            

  分析:                                                                      。

  (四)、阅读文章后三段两段,完成23-27题。

  2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会其怒,不敢献      (会:赶巧碰上)b. 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

  c.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道路)    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动词,责备)

  2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拔剑撞而击之          ②公为我献之

  b.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唉!竖子不足与谋

  d.①今者出,未辞也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5、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为之奈何?       d. 何辞为?

  2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7、简答:

  (1)“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表现了两人怎样的性格?

  (2)沛公在鸿门宴上低三下四,回到军帐后“立诛杀曹无伤”与他最终成就霸业有什么关系?

  三、反馈形成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问:共写了哪几件事?

  答: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 ,情节的高潮。

  问:此部分有三起、三落,请指出:

  三起:                   →                         →                             

  三落:                   →                         →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问:此事给项羽和刘邦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四、过关巩固: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山,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汉将杨喜)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曰?”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船(船靠岸)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

  1.“骑能属者”的意思是                                                                                        (    )

  a.骑着战马的下属                                 b.能跟得上的骑兵  

  c.能跟得上的下属                                 d.下属中善于骑马的人

  2.“左,乃陷大泽中”的意思是                                                                             (    )

  a.向左走,于是陷入低洼地中               b.向左走,就是一片下陷的低洼地

  c.左边,就是一片下陷的低洼地            d.左边的军队于是陷入了低洼地

  3.第一段未句“如大王言”所指的实际内容是                                                      (    )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b.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c.必三胜之                                           d.杀数十百人

  4.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杀数十百人            ②众数十万人

  a.杀了几千人/有几十万百姓                  b.杀了几千人/有十万军队

  c.杀了百八十人/有十万军队                  d.杀了百八十人/有几十万百姓

  5.“与其骑会为三处”的意思是                                                                             (    )

  a.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个地方会合        b.项王与赤泉侯的骑兵在三个地方交战

  c.赤泉侯与他的骑兵在三个地方集结     d.赤泉侯与项王的骑兵在三个地方交战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②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亦足王也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7.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辟易数里:惊退                                 b.亡其两骑:损失

  c.吾知公长者:年纪大的人                   d.吾闻购我头千金:悬赏

  8.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何渡为:为什么                             b.若非吾故人乎:你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d.不忍杀之,以赐公:拿来

  9.对文意的叙述与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

  a.项羽在身陷重围、兵力将尽时仍能斩将突围,足见其勇武非凡。

  b.项羽不愿东渡乌江,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兄”。

  c.项羽强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是他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

  d.项羽自刎前,不忍杀死自己的坐骑,更不忍杀死故人,表现出一种霸王的仁慈。

  10. 翻译句子:

  (1).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11.根据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12.学习课文中描写对鸿门宴的场面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描写一个场面。

鸿 门 宴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诵析《垓下歌》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释:

  1.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逝:行。

  2.虞:项羽宠爱的的侍姬。若:你。

  今译:

  空有拔山的气力啊,

  空有盖世的豪气!

  时运不济呵,

  骏马再也难奔驰!

  骏马难奔呵,

  不可期!

  虞姬虞姬呵,

  我当如何安排你!

  [背景简介]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1、基础知识点:

  ⑴、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

  ⑵、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⑶、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⑷、活用:

  “军霸上”、“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⑸、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内容分析:

  ⑴段意分析:

  ①宴前

  (第一段)

  开端――“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明确: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难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发展――“范增劝羽”。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第二段)

  继续发展――“项伯访良”。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继续发展――“张良献策”。

  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②宴中:

  (第三段)

  高潮――a刘邦谢罪。

  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明确: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王设宴。

  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地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明确: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c范增举。

  这一情节反映出范增的聪明、智慧之处。在这一几乎是唯一杀刘邦的机会面前,他能当机立断,但令人人遗憾的是,项羽置之不理。

  d项庄舞剑。

  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明确:“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e、樊哙闯帐――高潮中的高潮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互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

  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③宴后:

  (第五段)

  结局――a、刘邦逃脱

  .提问:刘邦顾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明确: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b、张良谢罪

  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明确: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 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

  尾声――刘邦杀奸

  “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⑵、简析人物形象:

  ①项羽:

  缺乏政治远见,有些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不畏强暴,不用阴谋

  ②刘邦:

  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办事果断,能准确抓住政治机遇,善于言辞,见风使舵。

  ③张良:

  刘邦的主要谋士。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鸿门宴”的总导演。

  ④范增

  妄自尊大,既不知人,也不知己。

  “鸿门宴”的关键人物。

  ⑶、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对比手法:项羽对范增的献计、刘邦对张良的献计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②、行动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外貌描写

  附:

  [板书设计1]

  情节:

  开端――曹无伤告密。――――宴前

  发展――a、范增劝羽

  b、项伯访良

  c、张良献策

  高潮――a、刘邦谢罪――――宴中

  b、项王设宴

  c、范增举

  d、项庄舞剑

  e、樊哙闯帐(高潮中的高潮)

  结局――a、刘邦逃脱――――宴后

  b、张良谢罪

  尾声――刘邦杀奸

  [板书设计2]

  人物:

  项羽:当机立断又有些优柔寡断,缺乏政治远见,有些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迷信武力。

  刘邦: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办事果断,能准确抓住政治机遇,善于言辞,见风使舵。

  张良: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

  范增: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妄自尊大,既不知人,也不知己。

  [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旦日飨士卒(犒劳)    b.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c.沛公起如厕(如同)    d.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幸而)

  2、对下面加点人称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c)

  ①若入前为寿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公为我献之

  ④吾属今为之虏矣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会其怒,不敢献

  a.②④/①③/⑤⑥             b.④/①②/③⑤⑥

  c.④/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3、对下面句子中“为”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若入前为寿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4、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d)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⑩常以身翼蔽沛公

  1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1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4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12/②⑤14/③⑧/④⑥⑨⑩11 13

  b.①⑦/②⑤14/③⑧12/④⑥⑨⑩13/11

  c.①⑦12/②⑤/③⑧/④⑥⑨⑩13 14/11

  d.①⑦/②⑤/③⑧12/④⑥⑨⑩11 13/14

  5、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b)

  a.此天子气也                      b.吾属今为之虏矣

  c.亚父者,范增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

  (1)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2)项王受璧,置(摆设)之坐上

  (3)卮酒安足辞(推辞)          (4)此亡秦之续(连续)而

  (5)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6)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7)沛公起如(往)厕            (8)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1)(3)(5)(7)               b、(2)(3)(6)(8)

  c、(2)(4)(6)(7)               d、(1)(4)(5)(8)

  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项(a )

  a、 (1)因沛公于坐           (2)不如因善遇之

  b、 (1)故遣将守关者         (2)君安于项伯有故

  c、 (1)范增数目项王         (2)目视项王

  d、 (1)沛公军霸上           (2)度我至军中

  8、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法同现代汉语比较,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1)约为婚姻(2)沛公居山东时(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5)将军战河北(6)而听细说(7)张良入谢(8)再拜献大王足下(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a、 (2)(5)不同,其余相同          b、 (3)(6)(7)不同,其余相同

  c、 (4)相同,其余都不同             d、 全都不相同。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 、①妇女无所幸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b、①素善留候张良                   ②不如因善遇之

  c、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d、 ①距关,毋内诸候                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0、下列诗句和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1)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南弟子今尚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2)将军威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3)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将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a、(1)项羽 (2)刘备 (3)杨玉环   b、(1)祖逖 (2)刘备 (3)王昭君

  c、(1)项羽 (2)曹操 (3)王昭君   d、(1)祖逖 (2)曹操 (3)杨玉环

鸿 门 宴 篇3

  鸿  门  宴

  【教学目的】

  理解:

  1、认识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项羽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

  2、进一步学习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和句子成分省略等知识。(重点)

  鉴赏:

  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背景、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

  1、板书课题、作者。

  2、复习《史记》体例,鲁迅评价。

  3、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第三年。陈涉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立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怀王),刘邦也制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援救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主力。同时刘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了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他在谋士的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占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磺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就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复杂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4、讲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鸿门宴”的经过,可分宴会前、宴会上、宴会后三大段。

  ①字词释义见教材

  ②(板书见下页)

  ┌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

  ┌1、│                    │

  │    └(范增说项羽)      │项羽坐

  宴   前│    ┌项伯告密,刘邦大惊  │失良机

  └2、│(张良出主意)      │

  └项伯许诺            ┘

  5、复习巩固

  检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读第二、三部分。

  【教学过程 】

  复习检查

  注音:

  沛公欲王关中(王:  )    旦日飨士卒(飨:  )

  毋内诸侯(毋内:          )

  译句:

  不如因善遇之              孰与君少长

  讲读新课

  一、生读一小节(正音),生译一小节,教者提示难句。

  (板书)

  ┌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

  ┌3│范增举,项羽默然不应│项羽再失良机

  二、宴中│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解除思想武器,

  └4  樊哙闯宴,项羽邀樊入宴┘内部矛盾产生)

  (3次失去机会。项羽:主动→被动;刘邦:被动→主动)  

  重点词语:

  从百余骑(从:  )  戮力:    翼蔽(翼:  )

  哙:       披帷(披:  )    目眦(眦:  )

  跽:       参乘:      啖:    王之(王:    )

  ┌5、刘邦逃归汉营┐

  三、宴后│6、项羽糊涂受礼│项羽纵

  │    范增指桑骂槐│虎归山

  └7、曹无伤被杀  ┘

  二、 “鸿门宴”后的结局见教参

  三、熟读课文,检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总结课文,做习题。

  【教学过程 】

  复习旧课

  解词:

  刑(处罚)人如恐不胜 

  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将)为所虏

  总结课文

  一、             分析人物:通过细节与对话来写人物。

  [主要人物]

  项羽:自大,无谋,沽名,轻敌,优柔寡断

  刚愎自用,傲慢,昏庸。

  刘邦:虚心下问,多谋机诈,虚伪,无赖,

  谨慎,周密。

  对比分析: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  

  刘邦: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

  [次要人物]

  范增:老练而凶狠        项庄:粗直而笨拙

  项伯:忠厚而老实        张良:圆活而多智 

  樊哙:鲁莽而能言

  二、情节特点:波澜起伏,有张有弛,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三起三落)

  三、结构严谨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始              终

  ①项羽欲击刘邦      刘邦被放

  ②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被诛

  ③范增劝说项羽      范增怒骂项羽

  四、成语精练生动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劳苦功高

  〖作业 〗

  完成习题。

  熟读课文。

  检查字词。

鸿 门 宴 篇4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  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  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 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干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中的”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附:板书提纲

  (一)(转折点)

  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范增说羽“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二)

  项王留饮“为人不忍”(?)

  范增举 “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

  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栖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破斗“撞而破之”

鸿 门 宴 篇5

  的教学尝试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作者:佚名

  【内容提要】以《鸿门宴》的教学为突破口,借助cai课件、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教学手段,在研究性学习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研究、协作为课堂教学中心,构建研究性阅读教学新的模式。

  【关键词】

  《鸿门宴》、cai课件、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新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面对陌生的领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这种崭新的教学理论,对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构建自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建构的认知主体,自主和创造性地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真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钻研的能力,创造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由教师讲解分析为主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各种信息媒体质疑、探索,表达具有鲜明个体思维特性的创新见解的目的。为此,笔者想从《鸿门宴》一课的教学人手,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教学手段,尝试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可能模式。

  1、激趣,曲径通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在展开具体的教学活动,揭示学习主旨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出自内在的求知冲动,对即将进行的认知活动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和深层创造是大有裨益的。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cai课件,双向闭路电视系统、幻灯、实物模型、音乐绘画等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渲染、烘托、展示、绍介与阅读对象相关的各类背景资料,或熏陶情感,或陶冶情操,或激发想象,或追求理性,或展开辩论,从而以较为有利的情境切入课文。

  例如,教《鸿门宴》一课,我们制作了一组多媒体镜头:在阴冷肃杀的画面背景之中,传来沉闷雄浑的阵阵战鼓声之后,推出身着戎装的项羽和身着飘逸文士服装的刘邦,膘悍的霸气与聪慧的儒雅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感官上的极大刺激,然后,在悲壮的音乐衬托下,打出一帧霸王别姬的照片,最后,再打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之中,强烈的视听效果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注意力为两位人物所吸引,引发学生对这两位历史上风流人物的品评。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对汉末农民起义的有关背景加以同步介绍,及时加深学生的印象,激起学生与历史人物对话的冲动,巧妙完成了曲径通幽,初探全文的步骤,从而实现学习课文之前的导读激趣,台阶铺设,为进入下一步的情境创设,造势深化作好充分的准备。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传统教学中,初探全文这一环节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首先提出既定的阅读思考题,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这样的教学就限制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泯灭了学生可贵的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学生无法摆脱教师事先预设的教学环节。而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则完全改变了上述弊端:教师在激趣课文之后,学生自然会生发出许多极具个性特征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可能包含着极具创新价值的信息,并且是教师所未能顾及的,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格外重视的非常宝贵的创造火花。在研究性学习中,这些都能够为教师及时发现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反馈加深。例如《鸿门宴》,学生在看了这个导入之后,立刻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刘邦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个奸雄呢?”“拥有张良是刘邦成功的关键吗?”“项羽是个真正的英雄吗?”“课文抓住了人物哪些特点来描写,使人物形象如此栩栩如生?”“项羽倒底败在哪里?”“同是农民起义领袖,司马迁为何流露出较为明显的抑刘扬项倾向呢?”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即是对课文提供信息进行思考反馈的过程,同时也为以后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培育了动机。

  教师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个性创造,又能使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注视的关键信息,从而为下一课的导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造势,顺流而进:

  阅读教学的特点是通过对字词句段的落实来通晓文章。新模式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在自己设疑的前提下去关注文章中那些支持自己的词、句、段的表意指向,最终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信息,完成自己的意义建构。教师在其中只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教学设备直观、动感、丰富地向学生渲染、烘托、诱导、暗示自己的观点和常识。

  例如理解《鸿门宴》关键情节时,由多媒体设备展示项伯、刘邦、张良的关系,曹无伤、项羽、范增的关系,同时插入影视片段,形象地展示双方力量的消涨,学生在仔细观察这些颇具震憾力的画面的同时,对照文中的语句、片段:曹无伤言于项羽时的奸诈;项羽旦日飨士卒时的冲冠一怒;张良言沛公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好时的凝重与忧虑;项伯夜驰刘营时的愚笨和短视,刘邦笼络项伯时的虚情与阿谀;张良解危时的沉着与机智;以及鸿门宴上项羽的傲慢自大,刚愎自用,刘邦的以退为进,巧妙解围。就会深刻体味到司马迁匠心独运的眼点之巧,用笔之工,出神入化。学生眼中爱憎兼具的艺术形象也跃然纸上,评点之欲,激扬文字之情呼之欲出。

  另外,借助于多媒体卓越的视听效果,在阅读教学中使教师或学生朗读、背诵、复述的发挥更为完美,更为出色,情境体验触发的内在思考更为深刻,因而教师恰到好处的巧妙使用更能触发学生的创造欲和表达欲。

  3、协作,深研专题:

  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字、词、句、段作了深入的剖析之后,重新由部分回复到整体的感知,整个学习顺序表现为整体部分整体,这样的学习过程是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的,是教与学组合的最佳策略。

  让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组合,质疑讨论,协作学习。这是研究性学习最为关键的一步。如《鸿门宴》,同学们领悟了关键人物、关键情节之后,人物形象的性格塑造已是呼之欲出。文艺鉴赏上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鸿门宴》中的项羽、刘邦等历史人物自然也会生发出各种各样颇具个性的价值判断。给学生充分的讨论研究就是让他们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在思索中求证,在辩论中完善,在协作中升华,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不断播映出多角度的关于《鸿门宴》一文的文艺评论,辅助,启蒙着学生们向更高、更新、更个性、更人性、更现代的人物价值判断努力,从而爆发出学生可喜可贺可贵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如“铮铮铁骨,浩气凌云的青史英雄(项羽)”,“浑洒自如的至尊王者(刘邦)”,“赳赳武夫,意气霸王(项羽)”,“无颜江东的悲剧英雄(项羽)”,“天下最恨小人心(刘邦)”,“悲情绝唱,西楚霸王(项羽)”,“同是英雄,各有云天(写项羽与刘邦)”,“纳得人间苦言,自有英雄伟业(刘邦)”,“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良、范增)”,“大厦之巍覆于蚁蝼(项伯)”。这些独具慧眼,张扬个性魅力的观点出自于学生之手,老师的教学能不成功吗?

  4、领悟,迁移拓展: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传统教学的软肋,而课本中精选的文章极大部分文质兼美,千古流传,堪称典范,强调对文中表达方法的领会,进行必要的拓展迁移,是四两拔千金,切实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

  《鸿门宴》教学中我们这样安排:

  ⑴ 在学生深刻地创造性地领悟了人物形象之后,再回溯文中叙描的绝佳之处,如鸿门宴时的座次排定,项庄舞剑,樊哙闯帐,项羽的妇人之仁,学生均表现出少有的盎然情趣,专心致志。

  ⑵ 类比情境,迁移拓展。教学时一改往日的陈腐之气,人云亦云,大胆地利用多媒体和双向闭路电视,发送了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影视片段和背景资料,要求同学就此历史事件类比鸿门宴,当堂见仁见智,其深刻,其难度,其独创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学生的参与激,理性与人性的思维都是空前的。迁移拓展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且始终使学生处在意义建构的主体位置,真正达成了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的要求和目标。

  因此,从《鸿门宴》教学的实践来看,按“激趣,曲径通幽──造势,顺流而进──协作,深研专题──领悟,迁移拓展”的思路进行教学的这一模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精神,内在潜能,创新思维,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可尝试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在掌握和运用这一模式实施阅读教学时,从实践来看,有如下几个问题要引起注意。

  1、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在新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区别于传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所有这些都是为实现一个目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迸发创造潜力的源泉。

  2、必须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这一点,目前我校能基本做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双向闭路系统,充足的影音资料,藏书颇具规模的图书馆,都为扩大学生信息的接收量,创设多元化思想,较为系统地进行意义建构,使课堂结构呈现开放性,最终支持学生的“学”(而非“教”)提供了充分的保证,这也是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关键之一。

  3、最大可能地使用现代教学媒体:

  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造势设境,协作探索。多媒体影音资料的可看性、可听性、丰富性、深刻性、煽情性均具有传统资料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激发创造潜能和创造热情的最佳手段,《鸿门宴》教学中,汉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资料(节选自《中国通史》),《项羽本记》全篇,《汉书•高帝纪》中记鸿门宴的一段,《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论天下得失缘由的片段等阅读资料,全部都储存于课件之中,学生可随意点击,这样,学生阅读资料,钻研资料和表达欲望都会随着他占有材料的数量增多而增强,从而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过程完成具有独创性的意义建构。

鸿 门 宴 篇6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一、二段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讲读、讨论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  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 )关中 (2)说( )项羽 

  (3)好( )美姬( ) (4)为( )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 )霸上 王( )关中

  (2)说( )项羽 (3)成( )五彩 为( )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讨论、讲读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 ),解释下列词语:

  从( )百余骑( )数目( )项王    且为所( )虏   客何为者( )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鸿门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

  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

  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三、背景简介

  投影(三)

  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

  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四)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

  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

  二、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三、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投影(一)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投影(二)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投影(三)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四、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学生讨论。

  投影(四)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

  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

  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

  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

  放录音第一、三段,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

  六、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

  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项羽款待---范增举---项王不应----项庄舞剑---翼蔽沛公---樊哙闯帐---项王赐酒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

  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检查背诵。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

  [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

  二、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三、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

  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样

  4.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

  6.沛公欲王关中同上统治

  7.范曾数目项王同上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

  9.刑人如恐不胜同上处罚

  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之为王

  11.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使……跟从,率领

  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

  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④而听细说

  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

  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

  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

  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

  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

  4.名句积累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因

  例句出处释义

  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

  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乘机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雁荡山》因为、由于

  因合纳斗盆《促织》于是、就

  陈陈相因成语沿袭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

  ②如

  例句出处释义

  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

  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

  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到、往、去

  [1] [2] 下一页  

鸿 门 宴 篇7

  【教学目的】

  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一、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二、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日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前课预习作业),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从百余骑(从: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殃”,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不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侍”。“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哙“坐”,“樊哙从良坐”,如果樊哙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唆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一组分角色表情朗读三、四两段)。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文章为什么在沛公脱逃之前交代鸿门与霸上两地的距离?

  3.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

  “不忍”,用今天的语汇表达,就是心慈手软,也可以引申为缺少决断。其实,范增内心井不仅仅认为他是“为人不忍”,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沛公不胜柄杓。”(“不胜梧杓”,指酒醉,以“柄杓”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 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讨论分析人物,可引导学生争论。不同意见应允许保留。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应予鼓励。)

  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l.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②从哪些方面描写?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干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附:板书提纲

  (一)鸿门宴(转折点)

  无伤告密“欲王关中”(矛盾焦点)

  范增说羽“急击勿失”

  项伯夜访“毋从俱死”――“义”

  张良献计“不敢倍德”

  (二)

  项王留饮“为人不忍”(?)

  范增举 “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以攻为守)

  (三)

  沛公出逃“脱身独骑”

  张良入谢“不胜栖杓”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

  亚父破斗“撞而破之”

鸿 门 宴 篇8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       目(,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         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鸿 门 宴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众所起的重要作用。2.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3.背诵课文第三、四段。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教学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句式。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投影(一)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学生默读理解。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刺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投影(二)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学生默读理解;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二、作者简介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三、背景简介投影(三)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四)本文的异读字有: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道芷欲间行(jiàn)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2.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3.完成思考和练习一、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事业成败的影响。理清情节发展脉络,熟读一、二、段,背诵三、四段。[教学步骤 ]一、全班齐读课文,抽查正音情况。二、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提问:项羽的性格特点如何,依据是什么?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项王不应。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提问: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三、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投影(一)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投影(二)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投影(三)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巨猾对比鲜明。四、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学生讨论。投影(四)……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斯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五、选六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中选两个朗读基础好的学生担任主要角色项羽、刘邦,其他四个学生分别担任范增、项伯、张良、樊哙,由担任项伯的学生读叙述文字。教师略作指导:本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丰满,朗读应注意突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及情节发展的张弛有效。正如我们上面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样,项羽一听到刘邦欲王关中的消息,立刻大怒,应读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状来;第二天刘邦赴宴一段谦词卑礼的请罪,他又显得洋洋自得,失口将曹无伤告密一事和盘托出。应读得“得意忘形”。刘邦,赴鸿门假意屈从,言辞中用透出谦卑、伪饰。另外,老谋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练透辟的张良,豪壮威严的樊哙,都应在朗读中使其栩栩如生,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如在眼前。至于情节,在矛盾的展开中,时松时紧,应学会动用朗读渲染气氛,使听者身临其境。放录音第一、三段,让学生细细品味朗读的魅力。六、着重阅读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场顺序,分节记忆人物言行,背诵,理清背诵思路。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羽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三、四段2.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例文]性格的祭奠(节选)田诺……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第三课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设计探究性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分类归纳文言知识,如实词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句式、名句,一一落到实处。[教学步骤 ]一、教师示范背诵,或选学生轮流背诵三四段二、探究性阅读训练思考: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学生讨论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三、小结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四、分类归纳文言知识1.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学生讨论明确。教师总结。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例句活用类型释义1.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2.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同上连夜3.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上像翅膀一样4.籍吏民,封府库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5.沛公军霸上同上驻扎6.沛公欲王关中同上统治7.范曾数目项王同上用眼示意8.道芷阳间行同上取道9.刑人如恐不胜同上处罚10.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之为王11.项伯杀人,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1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使……跟从,率领13.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14.拔剑撞而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15.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用作动词小事2.判断下列加线的词语的词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明确: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明确: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明确: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④而听细说明确: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3.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①此成危急存亡之秋也明确:判断句,这就是……啊。②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明确:疑问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呢?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明确:反问句式,“为”语气词,呢,表意“……呢?”4.名句积累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5.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有5个实词,归纳其一词多义,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学生逐一明确。教师归纳总结。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①因例句出处释义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凭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根据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乘机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雁荡山》因为、由于因合纳斗盆《促织》于是、就陈陈相因成语沿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原因、理由 ②如例句出处释义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如同、像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到、往、去万事如意成语顺、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如果、假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过秦论》好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坐》或、或者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至于空空如也成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③意例句出处释义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促织》意图、意愿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态、神情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意料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怀疑、猜疑④举例句出处释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举起、抬起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屈原》提出、举出举兵伐徐,逐灭之《韩非子・五》发起、发动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攻下、占领举贤任能成语推荐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全、尽举世无双成语全部、整个 ⑤谢例句出处释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辞别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汉书・张安世传》感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诉、劝告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落、衰亡五、布置作业 1.从下列句中找出加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                         (    )①A.范增数目项五                      B.此数者乃用兵之患也  C.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D.不可胜数②A.则与斗厄酒                        B.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外连衡而斗诸侯2.选出与“籍何以至此”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                        (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客何为者?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大王来何操?[板书设计 ]                                                      曹无伤告密                                        开端          范增献计                             鸿                       项伯夜访                                        发展          刘项约婚                                                      刘邦谢罪                             门                      范增举                                                      项庄舞剑                                        高潮          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                             宴                       刘邦逃席                                        结局          张良留谢                                                      曹无伤被诛[延伸阅读]阅读《读本》第90课《垓下之围》,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并联系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鸿 门 宴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2.继续学习比较阅读法,增强学生读史的兴趣。

  3.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解题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史记》包罗广泛,体大精深。它不仅写了远古、近古,也写了当代;不仅写了中原、华夏,也写了边疆、外国;不仅写了政治、军事,也写了经济、文化;不仅写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写了下层社会各色人等。这种囊括古今各类知识、各家各派文化于一炉而加以融会贯通的气魄,是前无古人的;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种打通一切领域,自立学术章程,总结一切规律以求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宏伟目标,也是前无古人的。

  《史记》中最激动人心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主要有四点:其一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民族观。司马迁吸收了战国以来有关中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周边国家发展来源的说法,在《史记》中把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原、荆楚、吴越、秦陇、两广、云贵、塞北、东北各地区的国家与民族都当作黄帝的子孙,这对于两千年来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友好大家庭的形成与稳定,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写到汉王朝对周边国家、周边民族用兵的时候,又总是站在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扩张、掠夺的立场,他所追求的是各民族间平等友好地和睦相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司马迁是当时汉族被压迫人民与各周边少数民族的共同的朋友。其二是它所表现的进步的经济思想。这包括强调发展经济,认为经济是国家强大的基础;反对单打一的“重本抑末”,而提倡“工”“农”“商”“虞”四者并重;反对从政治上对工商业者的歧视,而歌颂他们的本领、才干,并专门为他们树碑立传等等。其三是它所表现的强烈的民主性与批判性。《史记》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司马迁是先秦士大夫优秀思想人格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之所以写《史记》不是单纯地为了记载历史陈迹,而是明确地为了“成一家之言”,因而《史记》中就突出地显示了一种作者所追求的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的光芒,和对现实政治、现实社会的种种批判。其中有些是相当深刻、相当准确,甚至有些是两千年来常读常新的。其四是贯彻全书的那种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勇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司马迁曾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他视为榜样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个人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是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它永远给我们以激励,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而又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有震铄古今的帝王如秦始皇、项羽、刘邦、汉武帝;有家喻户晓的朝臣如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有百战百胜的名将如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有改革家如吴起、商鞅、赵武灵王;其他节烈型的有屈原、王;口辩型的有张仪、苏秦、郦食其;侠义型的有鲁仲连、荆轲、朱家、郭解;滑稽型的有淳于髡、优旃等等。他们千姿百态,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大约有一百多个。

  《史记》人物与先秦文学人物的显著差异在于它们鲜明的个性。由于作者十分注意设身处地揣摩每个情节、每个场面的具体情景,并力求逼真地表达出每个人物的心理个性,因此《史记》的描写语言和他为作品人物所设计的对话都是异常精彩的。我想只要我们细心地把《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列传》中有关“完璧归赵”“渑池会”“易水送别”“秦庭惊变”等情节、场面的具体描写分析一下;把《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中有关项羽、刘邦、张良等人物的对白分析一下,我们会深深为作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匠心独运所倾倒。《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对刘邦那种绝顶聪明,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速而自然的随机应变,而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是多么生动的刻画!当项羽被围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候,他“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清代周亮工说:“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与?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此话可谓道出了《史记》文学性的某些重要诀窍。也正是从这些方面,我说《史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似乎有一种飞跃性的超前的成熟。

  《史记》文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史记》中有些作品篇幅不长,而通篇像一首诗,如《伯夷列传》《屈原列传》《游侠列传》就是这样的。但《史记》中大量篇章的抒情性是在于作品的夹叙夹议,以及融浓厚的爱憎感情于叙事、描写之中。如《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等就是这样的。整部《史记》是一曲爱的颂歌、恨的诅曲,是一部饱含作者满腔血泪的悲愤诗。鲁迅曾说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史记》的主观色彩与其抒情性,在历朝“正史”中是最浓厚、最突出的。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XX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XX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干校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XX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自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XX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三、讲读课文1、2两段

  第1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ang)关中” ②“说(shui)项羽”

  ③“好(hao)美姬(ji)” ④“为(wei)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ò)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1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姚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子”“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2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许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2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人“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哈间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1、2两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1、2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导入

  二、讲读课文3、4两段

  第3段:

  1.指名讲述第3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记叙的事件。

  提示: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羽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块”,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木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课文中插图有什么地方画得不妥?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插图中张良站着,这是木妥之处。课文中说张良是“西向传”,“侍”,一般指站立,但也有“侍坐”之说,这里“西向侍”是坐东朝西作“陪”讲。后面又有项羽赐樊哈“坐”,“樊哈从良坐”,如果樊哈坐着而张良却站立一边,岂不有点不合礼仪?

  4.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在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木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5.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间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4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哈这个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哈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土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峻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毗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哈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木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鸿 门 宴 篇11

  【第1课时】

  【课 题】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一、二段【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讲读、讨论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

  二、导入  新课

  1、朗诵《垓下歌》,体会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

  三、讲读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1)王( )关中 (2)说( )项羽 

  (3)好( )美姬( ) (4)为( )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1)军( )霸上 王( )关中

  (2)说( )项羽 (3)成( )五彩 为( )龙虎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1)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2)项羽接报大怒,“怒”字包含了什么内涵?

  提示;(略)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1)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公岂敢先乎?” “固不如也。”

  (2)通假:

  “具告以事” “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 “臣活之”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封府库”

  (4)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矛盾出现转机;二是“张良献策”,是情节发展的关键。

  (2)张良与项伯皆谈到“义”,联系课文说说古人的“义”,该如何看?

  提示:(略)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段,教师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这两段记叙了几件事,由矛盾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情节逐步展开,为后来事态演变作铺垫,留下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1)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2)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何处不及张良?

  【第2课时】

  【课 题】 

  【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 2、疏通课文,了解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

  【教学难点 】同上 

  【教 法】讨论、讲读

  【教 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张良为何提议见项伯?此处轻描淡写有何作用?

  提示:“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过人之处在此,显示张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与刘大惊失色对照)

  2、指名认读生字(见预习作业 ),解释下列词语:

  从( )百余骑( )

  数目( )项王

  且为所( )虏

  客何为者( )

  二、读讲课文三、四段

  第三段:

  1、指名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所记之事。

  提示:一是“刘邦谢罪”;二是“项王设宴”;三是“范增举珏”;四是“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

  提示: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

  3、提问:课文插图是否有不妥处,分析,找出依据。

  提示:(略)

  4、提问:项留饮,演出”舞剑“一幕,”留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是。范增一再暗示项,要他除刘,项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策划。这一变故是范一手导演,由于没羽的支持,又加伯援救,终不了了之。

  5、”项庄舞剑“在情节上有何作用,为后人留下何成语?

  提示:项留饮,情节已缓和,“舞剑”发生,形势再度紧张,从而引出”樊哙闯帐“,故事推相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狯闯帐”是高潮。从哪几方面刻画这一人物的?

  提示:从语言,行动,外貌等方面浓墨重彩写樊哙,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4、樊与刘讲话只语句变化有否区别?

  提示:二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重在辩解,樊重在责之以义;策略上不同。刘言是“以屈求申”,樊是“以攻为守”

  小结:三、四段记述宴会上刘、项的斗争。刘邦谢罪,矛盾缓解,范增举珏,危机四伏,项庄舞剑,险象环生,樊哙闯帐,达到高潮。项羽惟恐担“不义”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计,终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四、布置作业 

  1、自读课文五、六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鸿 门 宴 篇1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       目(,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         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鸿 门 宴 篇1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及人物性格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积累文中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词虚词及常见特殊句式。

  教学步骤 :

  1.字词①:

  王wàng关中:在关中称王。        飨xiǎng:犒劳。

  美姬jī:美女。                  素善:平时交好。

  鲰zōu短小、浅陋。               当dāng:抵当。

  故:旧,交情。                   少长:年少年长。

  卮zhī:酒器。                   为寿:祝健康。

  籍吏民:造吏民名册。             非常:意外的变故。

  戮力:合力。                     jué:半环形的玉器。

  翼蔽:像鸟翅张蔽。               chēn目:瞪眼。

  眦zì:眼眶。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肩:猪前腿。               俎zǔ:砧板。

  道芷阳:取道芷阳。               间行:从小路走。

  字词②通假字:

  距:拒,把守。        内:纳,使进入。

  要:邀请。            倍:背弃。

  蚤:早。              坐:座。

  不:否。

  2.预习课文

  多媒体灯片简介相关历史事件。

  秦汉之际大事记

  前209年7月陈涉起义。9月项羽、刘邦起事。

  前208年12月陈涉死。6月立楚怀王为共主。9月怀王遣项羽北救赵,遣刘邦西击秦。

  前207年10月秦将章邯破邯郸。11月项羽渡河,12月大破秦军,章邯投降项羽。

  前206年10月秦子婴投降刘邦。12月刘、项会于鸿门。4月戏下之会,会后刘邦迁南郑。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羽至彭城,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

  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荣阳,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以东归楚,以西归汉。

  前202年10月用张良、陈平计追项羽,大败。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西击秦用计先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1月项羽北救赵破秦章邯后入关。刘、项在鸿门会面。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先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欲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争。故事开始,项羽拥兵40万,刘邦只有10万。

  3.导入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陕西省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迁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兵困垓下时作。逝,奔驰。)

  ※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统一天下转道故乡沛县时作。)

  4.文言知识

  ⑴.试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 连夜

  2.吾得兄事之 同上 像对待兄长一样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用作动词 称王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军

  6.籍吏民,封府库 同上 登记在册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名作动/名作状 取道/从小路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名词用作动词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用作使动 使…活

  12.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用作使动 使…为王 

  13.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

  14.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5.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6.沛公今事有急 形容词用作名词 紧急的情况

  ⑵试判断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 君安与项伯有故

  有交情/有  缘故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祝健康/生日庆祝

  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男女嫁娶事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副词,很

  ④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现在  别人(指沛公)/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⑤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详细说来

  ⑶成语积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

  5.杂言评点:

  司马迁语: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语: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大家说(先分角色朗读)上刘、项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有“乌江自刎”的悲剧。赞叹与惋惜兼有。

  讨论观点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项羽

  刚愎自用,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致轻敌失计。

  胸无城府,有妇人之仁。寡谋轻信,失判断能力。

  刘邦

  知人善用,能言善变,

  狡诈伪饰,当机立断。

  群像

  老谋深算的范增,

  干练透辟的张良,

  被人所用的项伯,

  豪壮威武的樊哙

  无不栩栩如生。

  6.简说故事情节:

  范增举  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  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  刘邦逃席

  杀不杀刘邦是斗争的焦点。三起三落,情节有张有弛,波澜起伏。

  7.结语:

  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本能的崇拜,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支柱就是每次战斗赢得的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现实是无情的,他只有叹息着自刎。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刚愎暴戾还是辉煌悲壮,无论是抗鼎拔山,还是自刎乌江。

  8.补释: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

  按古代礼仪,帝王臣下相对,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相对,宾东向,主西向;长幼相对,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范增,居(今安徽桐城南)人,素家居,好奇计。项梁(项羽叔父)起兵后,他劝说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楚怀王。秦军围赵时,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兵渡河救赵。至安阳,停四十余日不进,项羽乃杀死宋义,夺其权,率军渡河,大破秦军。项羽由是为诸侯上将军,范增成为他的主要谋士。刘邦甚忌范增,乃用反间计;项羽疑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离去,途病死。

  9.练习:

  ①课后练习3、4题。

  ②补充导学导练题。

  10.教学后记:

  [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鸿 门 宴(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