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精选12篇)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精选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精选12篇)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1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会写(看拼音,写词语)(18分)

  mèng hào    rán

  guǎng  líng

  cí      bié

  jūn     zǐ

  二、我来当翻译(写出诗句意思)(16分)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吟诗园(默写本课的两首古诗)(10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好钢笔字(6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会填(15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    ;《送元二使安

  西》的作者是  朝诗人    。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          之情。

  二、古诗阅读(阅读古诗,完成各题)(15分)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这首诗写的是    送                。(4分)

  2、李白用桃花潭水之深来表达                。(6分)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三、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20分)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查有关资料填空:

  李白,字   ,号   ,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的美

  称。诗圣是          。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2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花落谁家(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0分)

  zhāo cháo

  霞( )  回走( )  鲜( )  雨( )

  shě shè

  校( )  客( )  宿( )  弃( )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6分)

  尘(  )  孤(  )  杯(  )  洒(  )

  尖(  )  狐(  )  怀(  )  酒(  )

  三、我当小翻译(解释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4分)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_________  烟花: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雨:_________  :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内容我熟悉(根据古诗内容填空)(10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  代诗人    送别他的好友    时所

  作的一首诗。黄鹤楼在现在   省   市,广陵又称    。诗题中的“之”就

  是            的意思。

  2、《送元二使安西》是  代诗人    送别友人的一首诗,其中“使”是

  的意思。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五、积少成多(35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中的“             ,            。”被传为千古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涯,也像近邻一样亲近。

  六、请你写一首自己喜欢的送别诗(15分)

  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3

  a级基础训练:课内巩固与强化(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6分)

  题(  )    腊(  )    浑(  )    疑(  )

  提(  )    借(  )    挥(  )    凝(  )

  莫(  )    庐(  )    酒(  )    壁(  )

  寞(  )    炉(  )    洒(  )    臂(  )

  二、我当小翻译(先解释加粗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14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_________   此: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题西林壁》并作答(20分)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实际,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级智能训练:课外复习与拓展(30分钟内完成,满分50分)

  四、回顾诗文填空(25分)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代著名诗人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千百年传诵的名句。

  2、《游山西村》是__代著名的爱国诗人_____的诗作,描写了农家__________的气象和风光习俗。最著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古诗文积累(25分)

  下面是陆游临终之作,结合注释读一读,相信你一定会被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感打动。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元知:原本就知道。

  九州同:中国统一。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

  中原:淮河以北被金朝贵族占领的地区。

  家祭:从前人在家里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陆游自指。

  试一试:

  以陆游的身份,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4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2分)

  莫(  )    军(  )    黄(  )

  模(  )    浑(  )    横(  )

  借(  )    酒(  )    峰(  )

  腊(  )    洒(  )    锋(  )

  二、吟诗园(默写古诗)(24分)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足鸡豚。

  山重水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一村。

  三、我知道(10分)

  1、《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

  2、《游山西村》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

  四、写好钢笔字(4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当解说员(20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身在此山中。

  “缘”的意思是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疑”的意思是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用(学习引用诗句)(20分)

  1、我们走到山前,顿时山路已尽。忽然间,山路一转,前面又出现了一个鲜花盛

  开的村庄。这时,我们情不自禁的吟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10分)

  2、老师在指导我们作文时,常用宋朝诗人苏轼的名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我们写作时不要说

  人家常说的话,要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自己的个性。(10分)

  三、我会填(课外延伸)(10分)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

  附加题(10分)

  读古诗,找颜色:

  1、春风有(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  )在人间。

  3、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5

  2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能够根据诗意想象出初夏荷池的美景和小孩学钓时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和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小池》。

  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生字新词的含义和诗意。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荷池美景和稚子学犯错误的形态

  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3、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

  (1)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的含义。

  (2)小组逐句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意思。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 前两行――小娃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边读边想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3、配乐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谈理解。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情趣地朗读。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

  五、作业

  1、背诵、默写课文。

  2、依据《池上》这首诗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总结学法

  二、学习《小儿垂钓》

  1、指导解题。“垂钓”指钓鱼,“小儿垂钓”即小子学钓鱼。

  2、简介作者――胡令能。

  3、自学古诗。

  4、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

  (1)指名读全诗,读准字音。

  (2)齐读诗句。

  (3)理解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蓬头:头发散乱。

  稚子:稚,幼小。指小孩子。

  垂纶:纶,诗中指钓鱼用的线。指钓鱼。

  (4)指导看图,讨论。

  哪个词写出了小儿的外貌特征?哪个词写小儿垂钓的姿势?路人向小儿问路,小儿为什么“遥招手”、“不应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儿垂钓得怎样?

  (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6、小结。

  (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小孩?

  (2)引导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方法,课外自学其它古诗。

  三、作业

  默写古诗《小儿垂钓》,再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6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 陈幼敏】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通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引导学生自渎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的地方,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理解和领会。在读后充分感受这首诗的情趣,激发学生根据图和诗意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北京市宣武区三义里小学 张 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法学习古诗〗

  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教师根据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板画,加深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绘画法有助于理解古诗,绘画时要根据自己对每个词、每句诗的理解来画。这样为学生运用绘画法奠定了基础。在自学另一首杨万里诗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法学习,为方便学生绘画,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画板、精灵画笔等绘画软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用笔画,还是用电脑画,用电脑画,还可以选择自己拿手的软件。教师巡视,加以指导。用电脑画,学生发现理解错误的地方修改起来更加方便。在修修改改中,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古诗,激发兴趣。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沈惠勤 徐建青】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古诗阅读教学・巧妙运用“激励库”创设引发学习兴趣的意境〗

  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是学习古诗的必备条件和关键所在。学生由于阅历少,不可能自觉将思维触角伸向遥远的古代和诗人同呼吸共命运。而现代化教学技术可以通过虚拟再现,从而沟通古今。

  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时,教者先撇开“背景”从“现在”入手,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来激发学生直接进入大自然去欣赏景色的高昂情趣,而后巧妙一转,在“激励库”中调出某一季节的景色让学生在欣赏中猜测揣摩,待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欣赏自然的姿态,才将大诗人杨万里“引出”。这样学生已经穿通了时光隧道与杨万里站在了同样欣赏的位置,这时教者审时度势说:“面对如此美妙的景色,宋代诗人杨万里直抒胸臆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古诗吗?”这样让学生通过真切感受春末初夏图,既对诗人产生了一种敬佩仰慕之情,又增强了渴求学诗的兴趣和欲望 。

  【天津市武清区石各庄镇中学 朱殿祥】

  〖我的形象教学法・形象勾勒法〗  

  形象勾勒法,就是学生在阅读语言材料之后,在头脑中将文字符号勾勒成一系列动静结合的形象,从而完成对语言的感悟与实践。一般要经过四步:勾靳形象,染上色彩、呈现状态,使画面动起来,让画面更鲜明、更逼真。

  如学习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诗,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放映;篱笆,小路,树枝,树叶,树花,菜花、蝴蝶等静态形象,然后着染上色彩、呈现状态;稀疏的篱笆,伸向远方幽静的小路,树枝上绿色的枝叶,粉色的花,黄色的蝴蝶,绿色的树叶上抛散的黄花。第三,让画面动起来:树花在微风中从枝头上,从菜叶间像仙女一样飘飘然落下,儿童在小路上,于菜花间蹦蹦跳跳地追逐着飞来飞去的黄色蝴蝶。第四,放几个特写镜头:黄色蝴蝶扇动着轻盈翅膀,飞入茂密的花丛,鲜明的菜花上带着花粉的花蕊。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就构建起了农村田园色彩鲜明,情态逼真的形象系列,从而达到领悟诗句语言之目的,使学生产生对诗人所描画的农村春夏之交菜花盛开,儿童追捕黄蝶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湖州小学 曾洪根】

  〖导学古诗“五步”谈・第四步,画〗  

  画,就是学生根据诗的大意,作写意画。这一步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诗的意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鲜明的图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根据自己绘画的技巧,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绘出诗的意境。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在作画时,对“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的处理就有不同的意见。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说明‘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中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有的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蝴蝶也是黄的,分辨不出哪是黄蝶哪是菜花,蝴蝶还是要画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有的说:“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了,也才能表现‘飞入菜花’的‘入’的含义。”通过绘画,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意。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 李 奕】

  〖精彩源于生成・生成源于自学活动〗

  学生的课堂自学活动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吸纳信息并进行加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相同的信息在不同的个体中加工的起点、方式不一样,建构的结果也自然不同,这就会有多姿多彩的生成状态:

  我在教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引导学生初读自学,可谓妙趣横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有趣的故事,想读吗?(想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猜一猜诗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有趣的故事,想读吗?(想读)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并猜一猜诗的内容。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见解。

  生:我想“宿新市”是一个城市吧,就像我们长沙市一样。

  生:“篱落”是梨子落下来的意思,“篱”字诗人写错了吧。

  生:“一径深”是不是说“一斤深”呢?

  “宿新市”是一个城市吧,就像我们长沙市一样。“篱落”是梨子落下来的意思,“篱”字诗人写错了吧。“一径深”是不是说“一斤深”呢──学生自学的成果真是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啊!这里有许多的生成点,使我课前不曾想到的,我便从这里开始重新把握、重新组织自己的教法,抓住这些生成点让学生通过看图、猜读、小组讨论来读懂诗歌。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7

  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保塔实验学校  王晓琛

  【教学目标】

  1、认识“枯”等7个生字,会写“未”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背诵古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相应的乐曲、彩笔和画纸、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励引入

  1、回顾已经学过的古诗背诵。

  2、引入学习第一首古诗《草》。

  二、范读激趣

  1、老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己尝试朗读。

  3、同桌互相交流朗读。

  4、个别展示读。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学生自己吟诵体会。

  四、启发想象,感悟大意

  读了这首诗,老师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

  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他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茂一次,不管烈火怎样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锤,原野上有会长出青青的野草。野草的生命力多强呀。

  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眼前出现了那些景象。

  2、四人小组合作画画。

  五、诵读全诗

  六、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枯、荣。

  认识这两个生字吗?大声地说说它们的名字。

  2、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烧”。

  七、自己读“我知道”

  写好字,背背古诗,读读“我知道”中的内容,不懂的地方问问同学、老师。

  第二课时

  一、赏图引入

  1、图画上画的是什么,猜猜画的是什么季节。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新绿初绽的树枝、栅栏、花丛掩映的小径)   当学生说出图画上的小男孩在追蝴蝶的时候,追问:蝴蝶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花和蝴蝶的色彩)

  2、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他也觉得这个小孩捕捉蝴蝶的情景非常有趣,就写下了一首诗。

  3、老师朗读全诗,在画中找找诗歌描写的景色。

  二、初读全诗,识记生字

  1、自己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展示读,全班交流,纠正读音。

  3、联系朗读故事,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三、诗话结合,感悟诗意

  1、学生吟诵古诗。

  2、学生看图,将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

  稀疏的篱笆掩映着一条幽深的小径,枝头的春花已经凋落,绿叶初长,还没成阴,天真的儿童在捕捉一直黄色的蝴蝶,蝴蝶飞金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再也找不到那只蝴蝶了。

  3、把诗中的情景变成一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四、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朗读。

  2、读给小朋友听,互相评议。

  3、练习背诵。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宿舍徐篱笆稀疏未来

  2、自己读读记记,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未、追、宿、菜。

  4、学生书写。

  【教学后记】

  古诗教学重在对诗的内容的整体把握,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诗的意境来理解诗的内容。在学习《草》这首古诗时,学生对“一岁一枯荣“中的“岁”字理解有困难,我让学生通过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先理解草的生长规律,再来确定“岁”字的意思,学生就明白了。在学习《宿新市徐公店》重在让学生想象后两句诗的情景,让学生自编故事,学生很感兴趣。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8

  教学目标 :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板书课题 

  24.古诗两首

  二、故事导入  ,简介诗人 

  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  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的幕府(解释幕府)。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争夺王位,李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在行至白帝城时,忽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

  李白是我国唐朝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 

  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 B.读懂、 C.读精、 D.读会、 E.会读。

  四、学习古诗 

  (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

  朝 ( zhao chao )辞

  一日还 ( huan hai )

  万重 ( chong zhong )山

  白帝 ( ti di )城

  啼 ( ti di )不住

  2、齐读

  (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

  A 、朝辞白帝彩云间

  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

  2、理解词义:辞:辞别,离开。

  3、作者早晨离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

  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

  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

  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

  a.指名说:早晨离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

  B 、千里江陵一日还

  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

  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

  3、练说句意

  1)互相说

  2)指名说

  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

  5、小结

  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6、有感情朗读

  1)指导朗读

  2)练读、练说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出示投影片:作者在返回途中,在船上听到、看到_______?

  2、为什么作者会有啼不住的感觉?

  3、两岸的猿声还没停,乘的船就怎样了呢?

  表达出船的什么?因此称之为轻舟。

  4、合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

  2)一个有感情地读诗句,一个说诗意

  D 、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三)、领会意境、体会感情。

  1、老师范读、讲解

  当年李白获罪被流放至夜郎,在行至白帝城时被赦免。在回江陵的途中心情喜悦,看到长江山峡壮丽奇特的景色。

  2、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1)这首诗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2)抒发了作者历经艰难岁月被赦免后归乡途中怎样的心情?

  3、在读这首诗时,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诗意,还要进行想象,更好地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背诵:

  1、有表情朗读

  我们读这首诗时仿佛随着诗人的小船一起游览了长江山峡两岸的壮丽景色。把这些壮丽景色用你的声音表现出来!把大家一起带入诗的画之中。

  2、感情背诵:

  1)指名背(其他人默背)

  2)齐背

  五、指导五读学习方法 

  1、刚才我们是用五读法学习这首诗的,那么我们是如何用五读法学习的?

  2、出示五法歌谣。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古诗,知道诗的意思,了解了诗人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另外,我们还学到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新方法五读法。同学们可要记牢,下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学其他古诗。

  七、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一、二部分。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9

  【教材透视】

  《望湖楼醉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西子湖畔夏日的景象。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琅琅上口。其中《望湖楼醉书》生动地记叙了夏天西湖疾雨急来急去景色的变幻,表现了景物的动态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中没说送别,则显示了夏天西湖荷花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的美丽,是诗人通过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一首脍炙人口诗篇。

  【设计思路】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建构以及多元认识是古诗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要真正理解古诗,就应设法使学生入境,让学生和时代对话,与作者对话,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只有这样,学生  才能把古诗读写真切,理解得更透彻,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情感的熏陶。

  签于上述认识,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达到资源共享,追求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努力锺炼语言,诗化课堂,以情感为线,语言为链,建立起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和谐对话,使学生双方都能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中共同获得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感情诵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

  1、认真阅读古诗,在理解每首诗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2、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重点】

  以“情”为线索,以景为辅佐点,理解、感悟和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难点】

  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的反馈的调控。

  第一课时

  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内容不难理解,故而遵循“淡化理解,熟读成诵”的古诗教学原则。

  【思路提要】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读诗―悟诗―品诗―诵诗,形式不拘一格,关键要把古诗学“活”,在玩中理解、感悟,默诵这首古诗。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了解西湖吗?西湖的哪些景色,令你记忆忧新,回味无穷?

  2、过渡:是呀,西湖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景色的诗很多,今天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西湖美景是怎样的?

  电视、书本上或耳闻目睹的有关西湖的信息。纷纷踏来,交汇,共享。

  看似不经意的一问,链接了学生的记忆,勾连出大量的阅历和体验。丰满学生的认知世界]。

  二、动漫欣赏,引生入境,初读感知古诗。

  1、播放两首古诗的动漫。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 两首古诗。

  3、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欣赏动漫

  放声初读

  谈谈初读后的感受

  初读是学生文本对话的第一个回合,并尊重其对文本的独特感受。

  三、自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出题、解题:题目交待了什么?“醉”字何意?

  2、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他了解吗?

  3、教师出示学习要求:自读古诗,对照插图,自主感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并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解题。

  依据搜集的资料简介苏轼。

  利用工具书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诗意。

  “醉”字的理解是关键,这里巧设疑问。

  这一环节为学生自主感悟阶段,放手让学生学习,教师巡回点拨。

  四、师生交流,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古诗,师配乐吟诵。听了老师的诵读,你的脑海浮现怎样的画面?2、我已读了许多遍,对诗意自己的理解,下面我们都跟着音乐把这首诗吟诵一遍。

  2、学生交流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听诵读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画面。

  自读后再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遵循“淡化理解、强化诵读”的原则,不宜作过深理解。

  五、咬文嚼字,感悟诗的意境美、文字美。

  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猜猜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

  2、“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2、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未遮山、跳、乱、忽吹散、水如天等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西湖这场雨的主要特点。

  学生会咬文嚼字,感受语言美。

  六、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你会读这首诗吗?(老师出示第一句范例:黑云/翻墨/未/遮山)。

  2、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特点,在诗中有几个字词表现出这个特点,如“未”,所以在读的时候要强调一下。

  3、利用分组读、齐读、站立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以至熟读成诵。

  4、指名配乐诵读这首诗

  学生标2、3、4句的节奏。并根据节奏读诗。

  学生练习读诗,读出节奏美,韵律美,意

  境美。

  潜移默化让学生感悟到读古诗要有节奏,还要有重音。

  七、师生总结,扩展延伸。

  1、师:再回头看题目,这个“醉”字又作何解释?

  2、夏日西湖的自然景观,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雨过天晴、水天一色。诗人以高招的笔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让我们高呼:“一切景语皆情语”。

  西湖美景让我们醉了,更醉倒了诗人。

  “醉”字一解,感情升华,苏轼喜爱西湖美景的感情跃然纸上。

  八、观看动漫,集体诵读

  1、播放动漫,回味全诗

  2、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用甜美的声音诵出对西湖美景的无限赞美之情。

  集体配乐感情背诵

  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第二课时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杨万里描写的是晴朗天气下西湖中莲叶荷花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说说古诗的内容。

  集体背诵,并说说内容

  复习上一首,为下一首学习作铺垫。

  二、初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早晨,走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谁了解作者?

  3、老师诵读古诗后,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达到琅琅上口,并且说说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谁来说说你的画中有什么?

  5、放媒体欣赏:西湖荷花

  交流了解到的有关杨万里的资料。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说话训练,描述头脑中的画面。

  用一个词来形容怎样的荷花?

  诗文整合,新旧知整合,课内外整合,激活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再学古诗,理解诗意。

  1、非常投入地朗诵诗,生也听边看图。自由吟诵。

  2、 出示诗句。

  3、 指导合作学,理解诗句。

  小组共同学习古诗, 互说诗意,品评诗文。

  通过合作学习,初步了解古诗内容,培养自学、协作合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感悟诗境。

  1、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在诗句中,情感是线将语言的珠子串联起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刚才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用最恰当的词表达出来。

  2、诵诗咏诗情:整首诗描写了西湖畔荷花的美丽,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离愁,就让这悠扬的乐声,穿透时光的河流,把我们带到千年之前的西子湖畔,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真挚的明友之情,就让我们一起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

  学生反馈,自由读书,谈谈这份情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师生和着音乐,看着画面共同诵读古诗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充分地感受了文美、景美、情美之后的诵读,是一次提升了,声情融汇地读是积累,更是情的抒发。

  五、指导朗读、背诵。

  朗读此诗

  扩大了信息量

  把代表教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

  六、补充略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七、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背写夏天的诗。

  课后反思

  在本课例中,教师针对这个进行了四次有效引导:第一次,让学生听音乐,想象听到的画面,把学生带进自己的想象境界;第二次,让学生说说想象中的西湖,因为学生平时接触的材料比较多,因此,他们在说中感受到了西湖之美;第三次,两次运用音乐,让他们结合古诗谈谈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实际上是将学生自我生命个体与古诗画面结合的一次朦胧引导,有了前面的想象基础,古诗读的基础,于是使得画面越来越清晰,生活中看到的一幕幕仿佛就出现在眼前;第四次,教师巧妙的运用了一次疑问,让学生真正在疑问中解答了杨万里送林子方时,为什么以景为题材,而不是平常那些送别诗歌所反映的以情为题材,学生的回答是多元的,但这种多元不是凭空的,是建立在学生自我认识上的思考结果。这四次引导,使得整堂课学生不是在为学古诗而学,是在享受古典的文化生活味。

  “小孩子学古诗,你要朦胧引导,鼓励他,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不怕幼稚,到了思想丰富以后,他的认识自然会丰富的。”

  板书:

  望湖楼醉书                                  晓出净慈寺

  云      雨      风      水              无穷碧       

  翻墨    跳珠    卷地    如天             别样红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⑴ 自读:

  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⑵ 自思: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⑶ 交流:

  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达以成诵。

  2、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3、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文字用得特别好?

  六、习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

  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

  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或大堂展评。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11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为了更好得完成教学目标。我作了以下的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先预习古诗。尽自己能力弄懂古诗。

  2、制作好《锄禾》的讲解课件以及生字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

  三、基本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四、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现在我简单来讲讲第二教时的教学安排。

  我先进行《锄禾》的复习检查,然后半扶半放地引导学生学《悯农》,质疑问难,对他们不懂的地方稍加点拨,要求学生能理解字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并能体会诗人对于劳动者的同情。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学习《咏鹅》、《春晓》这两首古诗,让学生进一步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当然,对于补充的《咏鹅》、《春晓》两首古诗,要求放宽,只要基本理解古诗意思就行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指教,谢谢。

  附板书: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 篇12

  【知识塔】

  一、苹果该放在哪个盘子里?

  二、我喜欢的词语花,我要多读几遍,还要涂上颜色呢!

  【聪明屋】

  一、小小模仿秀

  我会照样子用字组词,用词造句。

  例:柔 柔和 早晨的阳光很柔和。

  ☆ 林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诗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黄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童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背,我会填

  【益智园】

  读一读,背一背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kū)荣(róng)。

  野火烧(shāo)不尽,

  春风吹又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课堂达标(精选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