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精选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精选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精选3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书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并理解词语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掌握生字、词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预习任务:

  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收集几句名人名言。

  自主、合作、探究:

  1、小组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认识文中8个生字,练习写12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需要注意的问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链接:语文书124页,课后选读课文《真实的高度》。

  我来闯关: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崛(     )范(      ) 铿(      )锵(     )闯(     )租(     )

  2、听写词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感受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阔学习思路。

  学习重点: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预习任务:1、多读几遍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用红笔勾画出不懂的地方。

  自主、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第1—6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用——勾画)

  b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c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说些什么?

  d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a找出过度句。(用——勾画)b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c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e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崛、帝”等8个生字,会读并理解“崛起、惩处、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正确规范的书写“帝、义、伯等12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4、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学习难点: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

  阅读链接:

  1、了解时代背景,故事发生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受到了外来侵略者的欺侮。

  2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3、读一些周恩来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崛、帝”等8个生字,会读并理解“崛起、惩处、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正确规范的书写“帝、义、伯等12个生字。”

  2、我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读通课文,了解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哪几个方面讲述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名言有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并说说对时代人物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我要把课文读流利,字音读准确,并正确、规范的进行书写。

  zū  jiè         mó   fàn       xún    jǐng        chéng   chǔ

  (       )       (         )      (           )      (           )

  rāng   rāng      zhōng  huá  bú  zhèn         dì  guó   zhǔ  yì

  (         )     (                    )        (                 )

  2、请给下面正确的读音打上“√”。

  a、(1)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chǔ    chù )说理去!

  (2)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chǔ    chù )肇事的洋人,反而斥责了那个中国妇女一通。

  b、(1)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汽车轧(yà     zhá)死了。

  (2)我的爸爸在轧(yà     zhá)钢工作。

  3、我能正确的填空。

  (1)、“巡”字的部首是(  ),第二笔是(  ),第八笔是(  ),音节是(  ),音序是(  ),组词(  )。

  (2)“惩”字的结构是(  ),部首是(  ),“惩处”一词的近义词是(  )。

  4、我要跟同学一起读课文,在相互交流中,解决不明白的字词,以及读不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讲的是--------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的含义,从而立志要-------------,表现了他少年时期博的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回忆文中写了---------、--------、----------这三件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恩来之所以会“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进行仿写。

  3、我能把课文的优美词语积累下来。

  学习重点:读中体会“为中华而崛起而读书的原因?

  学习难点:思考我为什么而读书?

  学习过程:

  一、回顾解疑:

  回顾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从那几件来感受周恩来情感变化的。

  第一件事:                      情感:          。

  第一件事:                      情感:          。

  第一件事:                      情感:          。

  二、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1---6段,让周恩来当时心情”疑惑”的是什么?

  伯父说:------------------------------------------------------------。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从那件事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用“-----”画出来。

  我想对中国巡警说:------------------------------------------------------------。

  我想对那些得意洋洋的外国人说:---------------------------------------------------------。

  我还想对自己说:------------------------------------------------------------。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部分,通过对比体会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

  (1)学了课文我能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每一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人------------------------,有的人-------------------,有的人-----------------。而周恩来---------和-------------的回答,以及-------的回答,令每一个人震惊,那就是————————————。

  (2)我要加上恰当的标点,使句子更生动。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   -------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三、知识分享:

  1、积累词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    ------    -----

  描写人物品质的:------    ------    ------

  描写人物外貌的:-------   -------    ------

  2、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来仿写,题目自拟。

  四、阅读链接:

  课后124页,以及一些与周恩来相关的课外读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 篇3

  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12岁的周恩来对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疑惑不解和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正是使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伟大志向的导火索,在修身课上,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少年时代就心系祖国的具体表现。

  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会水到渠成的解决学生“为什么而读书”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问题,

  学情分析

  课文所写内容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学生对敬爱的周总理并不陌生,所以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旧中国“外国租界地“的材料,查找帝国主义者侵略者如何侵略中国的资料,查找周总理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外,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厦门婚纱照分析、归纳、朗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以上能力的培养。

  学习目标:

  1、认识“崛、帝”等8个生字,会读并理解“崛起、惩处、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正确规范的书写“帝、义、伯等12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4、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学习难点: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

  阅读链接:

  1、了解时代背景,故事发生20世纪初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受到了外来侵略者的欺侮。

  2 、周恩来,字翔宇,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之一,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3、读一些周恩来的故事。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生词。

  3、三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4、完成导读单的第一大题。

  二、合作学习

  小组探究 ,了解课文内容,完成第二三大题

  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

  1、把两次过渡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用横线画住,并与对子说说哪儿是承上,哪儿是启下。

  2、我知道了课文写了哪三件事:一是 ,二是 ;三是 。

  3、我会归纳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写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交流:

  1、我要回忆一下文中三件事,并和组员交流。

  2、第( )至第( )自然段写第一件事,第( )至第( )自然段写第二件事,第( )至第( )自然段写第三件事。

  二、合作探究

  1、读第一件事,我从中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 )的孩子。

  2、读第二件事,“中华不振”的含义是:(  )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用“--------------”画出。

  3、想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4、读第三件事,我知道了其他同学的读书的目的是 、  、 、 ,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是为了 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学习收获

  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我读书为了

  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周恩来的事迹。

  2、搜集励志读书的名言。

  第25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问题导读-----评价单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崛、帝”等8个生字,会读并理解“崛起、惩处、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正确规范的书写“帝、义、伯等12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4、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一、我来闯关。

  1、 dì guó zū jiè mó fàn zhèn xīng

  ( ) ( ) ( ) ( )

  chuǎng jìn fēi fán xún jǐng chǎo rǎng

  ( ) ( )( ) ( )

  2、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

  崛 帝 范 巡 嚷 惩 铿 锵

  3、查工具书,理解词意。

  耀武扬威:

  得意扬扬:

  铿锵有力:

  胸怀:

  崛起:

  二、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文中写了三件事,中间有两次过渡。

  1、把两次过渡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用横线画住,并与对子说说哪儿是承上,哪儿是启下。

  2、我知道了课文写了哪三件事:一是 ,二是 ;三是 。

  3、我会归纳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写了:

  三、

  1、我要积累四字词语

  2、我的收获是:

  评价

  第25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崛、帝”等8个生字,会读并理解“崛起、惩处、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正确规范的书写“帝、义、伯等12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变化,描写人物思想品格的的方法。

  4、读中体会“为中华而读书的”真正含义。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小组合作探究

  1、读第一件事,我从中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 )的孩子。

  2、读第二件事,“中华不振”的含义是:(  )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来的,用“--------------”画出。

  3、想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4、读第三件事,我知道了其他同学的读书的目的是 、

  、 、 ,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周恩来是为了 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

  学习收获

  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我读书为了

  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周恩来的事迹。

  2、搜集励志读书的名言。

  评价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导学案(精选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