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精选7篇)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1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考点解读
考点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 考点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考点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考点4:人大代表的产生;
考点5:人大代表的职责 考点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考点讲解
(一)人民代表大会(人大)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全国人大
(1)法律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2)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①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b.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注意:①全国人大: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地方人大: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注意:
a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去直接办,而是由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具体去贯彻执行。
b其它机关与人大:①组织上:由它产生;②工作上:对它负责;③行为上:受它监督。
c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d辅助性工作机构:各专门委员会。
3、地方人大
(1)法律地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职权:省级: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总结:
在我国→各国家机关都能行使国家权力;只有人大才叫“权力机关”。
在我国→权力机关:各级人大;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在我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有立法权的机关:①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集中行使立法权);②省、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③港澳立法会有立法权;④全国人大授权的其他地方人大。
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人大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人大代表的产生方法: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
3、职责: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①权利(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②义务:第一,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第二,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提案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是指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注意:人大代表:普选产生(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推举产生。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政体的含义: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政体”也叫“政权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2、我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1)在我国,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就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①它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它是建立其它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最重要特点――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2)表现(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其他机关去贯彻执行)。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3)实行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法律、法规、政策;②有利于实现正确的集中,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人民正确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③既有利于保证人大统一行使权利,又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使各国家机关之间能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进行工作(横向);
④既有利于中央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纵向)。
(4)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①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能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②集中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以集中为保障,才能集中统一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5)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无政府主义、极端民主化(离开集中和法制谈民主);
②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离开民主谈集中和法制)。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意义)
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⑤保证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注意: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8、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
(1)相同点:①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②都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③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民主。
(2)不同点:①经济基础不同。议会制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②实质不同。第一,权力主体不同:议会制的权力主体是资产阶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力主体是人民群众。第二,体现的国体不同:议会制由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决定并反作用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并反作用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第三,代表的利益不同:议会制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③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不同。议会制坚持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9、我国的国家机构:p59-60
(1)我国的国家机关组织体系简表
①中央国家机关:p60下;
②地方国家机关:以淮北市为例(老师画)
(2)分类
①横向(按类别):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等
② 纵向(按层次):
a中央国家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b地方国家机关(▲基本:省级国家机关、县级国家机关,乡级国家机关;▲特殊: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政府)
(3)各国家机关的性质
①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
②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及其领导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我国的行政机关(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人民法院:我国的审判机关; ④人民检察院: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注意:我国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各国家机关的阶级性质: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全国人大有监督宪法和法律事实的权力,但不是法律监督机关。
(4)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我国的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
①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注意:“独立行使审判权”不是不收任何约束和干预:①对本级人大负责、受其监督;②上级法院的监督;③检察院的监督;④人民群众的监督;⑤党的领导。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e.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10、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
⑴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后者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⑵区分“最高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前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⑶区分“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其他机关。
⑷区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前者指我国的政体;后者指我国的国体,国体决定政体,即人民民主专政决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总结: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主要有:①民主集中制原则p59-60;②对人民负责原则p39-41;③依法治国原则p83 。
三、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2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4、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5、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二、考点讲解
(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1、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1)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行情的变化,由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安排和调整的。市场好象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因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2)市场的重要作用:①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比较灵活、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通过竞争机制,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配置资源
⑴资源配置的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a现代市场经济的三大支柱: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比较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a区别:①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产生的时间: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市场经济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③对应关系: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④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b.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要求,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⑶市场的优点(市场是怎样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配置的?)
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等来实现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宏观)。
②市场通过利益杠杆的作用,促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微观)。
③市场促使生产者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中观)。 (市场的第①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第②③两个作用是通过促使生产者提高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强调了资源在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优化配置)。
补充: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发展市场经济是对外开放的需要; ③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能给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
3、市场调节的弊端(其实就是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⑴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能调节)。②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不能让调节)。
不能调节: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让调节: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
⑵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a.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市场主体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可能出现收入差距的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不当行为、两极分化)。
b.盲目性: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而其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当某种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他们往往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一哄而退)→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c.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仅由市场调节:一方面不能完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⑶市场调节弊端的后果: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级分化。
4、市场秩序
⑴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关系(为什么要遵循市场规则?)
①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②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态,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③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人们遵守市场规则。
⑵市场规则的形式及主要内容:
a.形式:市场规则是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b.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①市场准入规则:此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不允许进入市场、没有生产许可证照,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等违背市场准入规则)。
②市场竞争规则:此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地方保护、非法垄断等违背市场竞争规则)。
③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 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a自愿:反对强买强卖。如不合理搭售违反自愿原则。
b平等:交易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交易双方机会均等。如“霸王条款”就违背机会均等原则。c公平:商品必须明码标价;商品质量必须合格。只有等价交换,才能实现交易双方的双赢。如欺诈性价格、劣质商品就违背公平原则。
d诚实信用:按照合同履约;提供合格商品等。
⑶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a.必要性和重要性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诚信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信誉的保证,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有利于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怎样建立和完善
总体上说,形成以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a.政府: 第一,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信用。
第二,抓好政府信用,通过提高政府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
第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第四,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
第五,以信息化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b.企业:市场主体要坚持诚实信用原则;经营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c.公民:劳动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补充:个人信用制度,主要包括准确、公正的个人信用档案系统和科学、透明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在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下,个人信用状况是人们的“第二身份证”。我们应当增强诚信意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自己积累良好的个人信用。
⑷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对市场主体的要求:
第一,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法律)。
第二,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道德)。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总之,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个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这只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补充: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因此我们要大胆借鉴一切反映市场经济共同规律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②社会主义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即个性),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用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补充: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制度范畴,但又带有一定的制度特征
b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
2、宏观调控
⑴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⑵必要性:第一,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⑶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首要目标);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⑷手段:
a经济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表现:第一,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二,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经济计划如:五年计划、远景规划。经济政策还包括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等。价格政策:如最低限价、最高限价等,意在平抑物价,保护某些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对外贸易政策:如汇率、关税等,调节进出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③意义: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注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如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手 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利率、利息税、存款准备金等
目 标 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等的调节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扩张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紧缩,紧缩性政策通常用于防治通货膨胀。扩张性财政政策表现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相应增发国债)、减少税收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表现为降低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来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紧缩性政策则反其道而行之。
b法律手段
①含义: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②作用:第一,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第二,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经济立法:事前调整;经济司法:事后调整)
c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注:行政手段的优点在于直接、高效,缺点在于易出现滥用权力和寻租行为,因此须必要时采用之。
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无论采取哪一手段,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补充: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和计划各有优缺点→在市场经济中,要把看不见的手(市场)和看得见的手(计划)结合起来。
计 划 市 场
优点 ①能从宏观上保持经济的协调运行;
②能对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
③能在收入分配上兼顾公平。 ①能够及时、灵活地传递市场供求信息;
②能够促使市场主体改善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等。
缺点 ①难以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②信息传递容易失真、扭曲;
③容易造成市场主体缺乏活力。 ①市场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
三、误区点拨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注意: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注意: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注意:促进经济增长)
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注意:“共同富裕”不能说“同步富裕”)
5、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就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还包括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
(宏观调控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法为主)
四、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3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考点解读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2、跨国公司 3、世贸组织
4、对外开放的新阶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5、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考点讲解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⑴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讲解:一定意义上,经济全球化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⑵表现: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a、生产全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许多商品,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b、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c、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不断加快,投资者只要在计算机上敲几个键,大量资金就可以短时间内从全球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
注意:三者的关系: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
d、载体:跨国公司的需速发展。
e、成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②具体原因:第一,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第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第三,资金为了追逐利润,要求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第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推动。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a.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b.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c.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d.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跨国公司
⑴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⑵跨国公司的含义: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⑶跨国公司的活动及目的: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⑷跨国公司跨国行动的意义:跨国公司通过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⑴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⑵消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风险。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日益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震荡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意味着 “风险全球化”)。 注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①机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学习管理、培育人才、扩大出口、参与分工;②挑战: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经济主权受到制约;贫富差距扩大。
⑶我们的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①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②正确的态度应是: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及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善于抓住机遇,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避开不利因素,加快发展;
第二,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鸿沟”、“绿色壁垒”、反倾销等,是我们前进道路上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世贸组织
⑴地位:世贸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⑵成立时间:成立于1995年1月1日。
⑶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⑷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分析:最惠国待遇: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的给予所有缔约方。国民待遇: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
2、对外开放的新阶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⑴加入:我国于XX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但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根本上和长远看,利大于弊。
⑵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
① 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③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④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⑤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⑦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a.必要性(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①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④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格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意:全方位:对世界各类型国家开放;宽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多层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和内地”
⑵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a、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重大决策: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b、引进来:①必要性(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②新形势下的要求(怎么样):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c、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①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要求: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⑶实行对外开放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a.为什么要坚持此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b.此原则和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②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离不开参与经济全球化,更离不开独立自主。只有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注意: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包括经济事务)的权力,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
自力更生,是指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
注意:要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培育我国自己的名牌产品,树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良好形象。
要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减少国际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4)如何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①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a.(“引进来”方面):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b.(“走出去”方面):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②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又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
③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4、反倾销
(1)倾销的含义:是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
(2)反倾销的含义: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企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给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处理的过程。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
从表面上看,外国产品价格低,进口国的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其实不然,倾销的危害具有隐蔽性。它直接打击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使其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乃至被迫退出市场,造成工厂停产、倒闭,失业率上升。这样外国产品就垄断了市场,最后有可能实行垄断价格,获得高额利润,进口国的消费者仍然是受害者。因此,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应采取反倾销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我国的权益,保护民族工业。中国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是不公平的。在世贸组织和各成员的反倾销法律中,倾销的本义是同一企业某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该企业相同产品的正常价格。而多年来,欧美国家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则实施的是一套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它们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与一个替代国的价格比较,来确定倾销与否和倾销多少,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倾销的内涵,其结果多是导致大量指控中国产品倾销,以及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三、误区点拨
1、经济全球化就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改正: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它还有文化人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表现。
2、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
改正: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对于广大发展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3、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注意:发达国家是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更大的挑战)
4、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注意:独立自主、自立更生是根本基点
四、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4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一、考点解读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3、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4、当前的国际竞争
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6、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7、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二、考点讲解
(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a.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注意:和平问题≠和平状态
b.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第一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第二原因:“二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c.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表现(不稳定因素):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②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③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
④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d.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注意:如何全面看待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b+c
¥资%源~网
(2)发展问题
a.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b.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借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c.当今世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者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比较普遍的存在贫富和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债务这些挥之不去的阴影仍然与人类相伴随。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注意:
a如何全面看待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b+c
b贫富差距悬殊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①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②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a. 有效途径: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
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注意:世界发展的主体是世界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
2、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①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⑤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
3、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1)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①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②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③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
(2)世界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 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保持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上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欧盟: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实力不断增强;
④俄罗斯: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⑤中国:拥有日益发展的经济力量,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⑥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3)各种政治经济力量为此调整的目标: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①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②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③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世界多极化的意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注意: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6)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4、当前的国际竞争 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1)内容:表现在各个领域→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2)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各方面力量的总和。①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②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世界各国的努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对我国的要求: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我们要科学地认识复杂的国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正确处理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
(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③我们决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点)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b.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注意: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含义: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的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b.表现(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主要表现):
第一,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第二,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第三,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个国家;
第四,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第五,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正确理解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
⑴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和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的重要依据。
⑵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⑶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性质决定对外政策的性质。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国家对外政策的执行过程,就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从根本上讲,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外政策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国家对外关系上的反映。
⑷随国家利益的变化导致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改变,从而使国际关系发生相应变化。同时,国际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国家利益的实现。
3、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1)我国的外交成就:
①新中国建立之际; ②50、60、70年代;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总结: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2)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条件(原因):
①我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③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④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断发展;⑤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⑥我国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⑦我国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坚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谈判妥善地解决与其他国家的分歧;⑧我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来、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及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注意几个观点
a我国提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
c我国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根据)和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4、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1)内涵:①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②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③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注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2)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a、中国应当和平发展(必要性)
①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决不会侵略和奴役别国人民,也不愿意受别国的奴役和压迫。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就是要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
b、中国能够和平发展(可能性)
中国走上和平发展之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e.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f.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g.锻造了一支在党的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3)和平发展的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越发展、越强大,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注意:
a、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全体中国人民长期的共同努力。为了保证中国的和平发展,我们还必须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强国和强军的统一。
b、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a内涵: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坚持对外开放,也体现了“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b: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这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市场的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c:中国应如何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①发展各国的经济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
②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世界的经济共同繁荣。这体现了对外贸易中“平等互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5、本单元总结
(1)围绕国家问题展开讲解:①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静态);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动态)→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b.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c.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渗透和平与发展线索: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潮流)(问题);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③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基本宗旨;④在当代国际社会,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⑥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5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一、考点解读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主要种类,了解存款利息的计算
2、了解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3、比较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树立理财观念。
二、考点讲解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 ⑴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⑵机构: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此外还有信用合作社等)。我国储蓄机构→既可以办理人民币的储蓄,也可以办理外币的储蓄。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是储蓄机构。
⑶人们参加储蓄的目的:为孩子上学做准备;为了购房、买车;为了养老;为了资金安全。
⑷分类及其比较
①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② 比较分析(二者的特点和优点) 注意: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取;定期储蓄也可以提前支取。
a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
b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
⑸收益与风险 在我国,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但收益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
2、利息、利率、本金
⑴利息 a、含义: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b、取决因素: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率水平。
c、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⑵利率 a、含义: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例。
b、表示方法:年利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月利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日利率通常用万分数表示。
c.换算关系:年利率=与利率×12=日利率×360
第一、我国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
a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b通货膨胀下,名义利率大于实际利率;通货紧缩相反。c利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是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d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调节存款量、贷款量→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e一般来说,通货膨胀下,提高存、贷款利率,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通货紧缩则反之。
第二、利率变动的影响 利率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它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通常利率上调会吸引储蓄,使流通中货币量减少,从而生活消费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使储蓄下降,流通中货币量增大,从而使生活消费增加,同时还会改变居民的投资方向。存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存款量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和社会生活资料的需求量。
②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贷款利率上调会加大借款成本,抑制借款者积极性,从而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生产性需求相对下降;利率下调会减小借款成本,刺激借款,使银行贷款规模扩大、流通中货币量增加,并使生产性需求增长。贷款利率的调整主要是通过调节贷款量来控制货币量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量。
问:贷款利率上高,但存款利率不变,更显存款利率低,会不会使银行存款数额急剧减少?
分析:不会的。存款储蓄,购买债券、股票、购买商业保险和投资房地产等,各有优缺点。银行存款利率低,存款储蓄收益低,但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储蓄不会急剧减少。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二者收益虽高,但风险也高;购买商业保险也是一种投资方式,但商业保险的收益是在财产或人身受到损失以后的赔偿,如果无损失出现,保险费不再退回;投资房地产则成本高。投资者不会只考虑收益而不考虑风险和成本,相比之下,存款储蓄仍然是一种风险小,又有一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⑶利息税: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目前是暂免征收利息税)。
3、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
⑴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企业。
⑵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国家控股银行(主体)(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其他商业银行:民生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是国家机关,不是金融企业,不是一个办理具体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4、商业银行的业务
⑴主要业务
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a.含义: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 b.地位和作用: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存款,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就没有商业银行。存款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
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a.含义: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b.地位: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c.分类:从贷款对象看,主要有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 d.原则:贷款时,银行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③结算业务 a.含义: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b.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⑵其他业务: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注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①吸收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居民的储蓄存款);②发行金融债券;③其他收入(如:经营收入)
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①存贷款的利差(主要来源);②服务性收费。
商业银行的作用:①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蓄水池)。②能够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寒暑表、信息站)。③通过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制动阀)。
(二)投资
1、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⑵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不同,收益也不同。
2、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才能发行股票。
⑴含义: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⑵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这所有权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选择管理者、投票表决、资产收益(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
⑶股东在向股份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取得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如要改变股东身份,要么等待公司的破产清盘,要么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能买卖,有价格,但不是是商品。
股票买卖一般通过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
⑷受益: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①股息或红利收入。即股票持有人作为股东享有的从股份公司取得的利润分配收入。它来源于企业利润。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②投资股票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这种收益有时很高。持有股票不一定能获得股息。
⑸风险:为什么说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⑹作用: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注意:股票价格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1)股票价格:通常总是大于或小于它的票面金额。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2)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股票投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一种不可退还的永久性证券;股票的交易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是不同的;股票具有风险性
股份有限公司有多种筹集资金的方式:从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等。
3、债券――稳健的投资
⑴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⑵要素:一般来说,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率和偿还方式等要素组成。
⑶类型: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 a.含义: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b.目的: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c.风险与收益: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 a.含义: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b.风险与收益: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
③企业债券(公司债券) a.含义: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b.风险与收益: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⑷流通性:我国的债券中,有的可以上市交易,从而使相关债券具有较好的流通性。
注意(1)股票和债券的比较
a.不同点:①性质不同:债券是一种债务;股票是一种入股凭证。②受益权不同:债券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股票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其收益③偿还方法不同:债券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股票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转让。④持有者的身份不同债券→债权人;股票→所有者
b.相同点:①都是有价证券;②都是集资手段;③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2)关于基金(证券投资基金)
a.含义:是一种毅力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将社会上大大小小的投资者手中的钱集中起来,交给有关证券投资专家管理和运用,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投资,所得收入或风险由各个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或承担。
b.特点:集合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专家经营、专业管理。
c.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
d.投资者: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途径
⑴购买的原因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某些意外发生,会使我们遭受重大损失。购买保险,正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⑵含义: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⑶要求: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
⑷类别: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①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②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的新险种。随着保险品种的日益多样化,保险的功能会越来越多。分红保险属于人寿保险的一种。)
⑸原则: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
注意比较:(1)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特点 强制 非赢利 自愿 盈利
对象 法定的社会成员 自愿参加
补偿的立足点 立足于“保障” 立足于“偿还”
分类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筹资模式 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或政府负担) 投保的个人(单位)负担
权利义务关系建立的基础 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
机构 社保局(属于国家机关) 保险公司(属于企业)
(2)各种投资方式几个方面的比较:
存款储蓄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股票 保险
流通性 弱 强 较强 弱 强 弱
收益性 小 → → → → 具体分析
风险性 低 → → → → 低
安全性 高 ← ← ← ← 较高
(3)有价证券包括债券(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和股票等。
(4)关于投资理财:a.含义:将手中的闲散资金,加以合理利用,通过购买某种资产,使自己的资金得到增值的行为。b.对象: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商业保险、外汇、贵金属、邮票、钱币、古董、艺术品等。c.原则:统筹考虑收益和风险;投资方式多元化;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既考虑个人利益,也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遵守法律、政策。d.组合投资方式→① “4321方案”:4储蓄,3国债,2股票、基金,1保险;②“三三制”: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各占三分之一。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针对投资的风险性)(投资多元化);不要把鸡蛋放在过多的篮子里(针对投资的专业性)(量力而行)。
(三)融资
1、含义:融资就是筹集资金的行为,融资的方式主要是贷款和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目的是用筹来的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2、具体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
3、途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①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等直接从社会上(如企事业单位、居民等)筹资。一般来说,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以及商业信用等形式融通所需资金。
②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存单等形式积聚社会闲散资金,然后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企业等)提供资金。
(四)财产性收入
1、是什么: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2、为什么:①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多元化,增加居民财富,使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 ②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③是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创新,有利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完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有利于促进股市等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⑤有利于扩大社会中间阶层的比重,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怎么办:①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保持长期汇率稳步升值的趋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认真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③关键的是提高群众的劳动收入。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④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基金和商业保险等金融市场,并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鼓励公民投资在分散风险的同时,努力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三、误区点拨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所有的银行都是储蓄机构(提示:并非所有银行都是储蓄机构,只有商业银行是储蓄机构,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不是储蓄机构。)
3、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办理结算(提示:发放贷款)
4、股票是高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提示: 高收益 )
5、股票是所有权证书,持有人是公司的投资者;债券是债务凭证,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都是无价证券。( 提示:有价证券 )
6、股份公司是上市公司。(不一定)
7、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主要是强调不同投资方式的收益性和专业性。(风险性 )
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提示:政府债券)
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
(提示:是购买商业保险)
10、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
11、股票与债券都是所有权证书(提示:股票是股东的入股凭证,是投入公司的资金的所有权证书;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限期偿还)
12、定期储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有效形式。(活期)
13、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负责,不对任何单位负责。(对保监会负责)
14、购买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化解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15、人寿保险的费用大多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共同负担。(个人负担)
16、债券是以投资者获得红利为补偿条件。(到期还本付息)
四、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6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考点解读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4.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5.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6.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二、考点讲解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①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a.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
b.优点:第一,使每一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第二,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第三,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第四,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c.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d.实际运用:目前,我国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活动,在国家事务方面,有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在社会事务方面,有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
②间接选举:
a.含义: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
b.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c.局限性:在选民意愿的表达方面不如直接选举。
d.实际运用: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①等额选举:
a.含义: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b.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c.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选择。
d.实际运用: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才被采用。
高•考¥资%源~网
②差额选举:
a.含义: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b.优点:在候选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如果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开展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c.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d.实际运用:如: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①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的具体条件来确定。
②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实行差额选举。
3、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a.为什么: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b.怎么样:①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②要了解后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1、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a.含义: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b.意义: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c. 具体方式: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
(2)专家咨询制度。
a.含义: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b.意义: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c. 具体方式:论证会、座谈会。(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含义:决策者将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b.为什么:a.依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b.意义: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4)社会听证制度。
a.含义: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通过听证会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b.目的: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c.作用: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有利于决策利民。
2、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对决策者: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片面性。
对公民: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1)含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也是村民委员会的性质)
(2)村民自治的内容:
a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b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c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这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d运用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村民自治的主要方式有,理财小组检查监督,村务公开,民主质询会等。
注意: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其设立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其最高代表是村委会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民主管理上的伟大创造。
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1)含义: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政权。
(2)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回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这一制度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①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们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居民)参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4、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1)对国家而言: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2)对青年学生而言:积极参加基层民主自治的实践活动。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5、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
发展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1)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当我们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职责,没有做好应该做的工作时,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的权利 当我们和家人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的权利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2、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a.含义: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b.重要性: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c.保障: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都设立了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工作机构,并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其行为。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a含义: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
b这一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3)舆论监督制度
a.含义: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b.特点: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3、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③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怎样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要采取合法的方式行使监督权;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④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三、练习讲解
2022届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 篇7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一、考点解读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6、我国的宗教政策
二、考点讲解
(一)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状况
1、概况
(1)多民族和睦相处
①构成(56个民族):汉族;少数民族(55个)。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称。
②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③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第一,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第二,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第三,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第四,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④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实质: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b.我国能够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加上“党的领导”等原因。)
c.全面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d.对青年学生的要求: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2)多种宗教并行流传(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①总体构成: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他宗教:一些少数民族流传的其他宗教。千百年来,各宗教和睦相处,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②爱国传统:我国各宗教都有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传统。
③对外交流:我国宗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国际宗教间的交往与合作。(用亲身经历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增进了世界各国宗教界对我国的了解,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④信教人数:我国信仰宗教的人数虽占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绝对数不小。(▲相对数小;▲绝对数大)。
⑤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因为:a.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b.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心理根源。)
2、深刻变化
(2)表现
a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主要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映在民族关系上。)
b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存在的阶级根源基本消失。(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映在宗教问题上。)
① 我国的宗教不再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利用的工具,而成为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
② 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③ 宗教界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c社会主义社会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创造了条件。
(3)根源(根本原因)
a民族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b宗教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此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遵循、贯彻此原则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关键。)
1、民族平等原则
(1)含义: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2)必要性:
①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②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前提。【因此,各民族都依法平等(≠相同)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注:平等不等于没有差别)】。
注意:a我国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已经得到真正的实现。表现在
①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如: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从第三届开始,已确认的少数民族都有了全国人大代表,而且少数民族代表所占代表总数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
②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③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b民族: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无优劣之别。
c“民族平等”:主要是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平等。
d各民族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是历史的、地理的、社会的诸多因素造成的。
e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民族。
2、民族团结原则
(1)含义: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2)为什么 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②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③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⑥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注意:a坚持民族团结,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
b在我国: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为什么 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③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3)怎么样: ①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支援,但关键是各少数民族的自力更生。 ②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 ③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制度。 ④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
(4)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少数民族和民族政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少数民族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②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③民族自治地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④民族自治地方与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推动共同繁荣。
(5)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a.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根本;b.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c.是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d.是国防的巩固,国家安定与民族团结的基础。
4、三原则的关系: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分析:以少数民族聚居为条件;以行使自治权为基本内容;以国家的统一领导为前提;以设立自治机关为依托。
(3)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4)范围: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5)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注意:民族自治地方的双重地位→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又是享有民族自治权的自治地方。其人大和政府: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
(6)核心内容:自治权。
a.含义:即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b.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①立法自治权;②变通执行权;③经济自治权;④文化管理自治权;⑤其他自治权。是地方行政区域的有限自治,而不是“高度自治”。
(7)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必要性: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社会基础;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适宜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为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政治基础。
b.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它保证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使得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够密切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民族、各地区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贯彻民主集中制。
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
①“基本原则”是“基本政策”的理论依据;②“基本政策”体现“基本原则”。
3、比较“a.民族自治区”与“b.特别行政区”
(1)区别:①解决的问题不同(设立的目的不同): a.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b.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②自治的程度和内容不同:a.民族自治权(一定的自治权);b.高度自治权。③设立的地区不同:a.少数民族聚居地区;b.港、澳、台。④社会制度不同:a.社会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
⑤体现的方针不同:a.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2)相同点:①都享有自治权;②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③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和国家都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由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2)国家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两个方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注意: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3)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①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②我国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行政、司法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补充:
a实行宗教自由政策的实质: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实行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b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得信教:
①(从党的性质和宗教的本质上看)共产党员信教与其共产主义信仰相矛盾;
②(从党的地位和宗教的作用上看)共产党员信教难以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③(从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上看)这种规定与我国的宗教政策不矛盾。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保护人们信教的自由,又保护人们不信教的自由两个方面。作为共产党员在其入党的时候已经做出了不信教的选择。
(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
①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它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④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在我国,宗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仍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也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总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符合宗教自身的规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信教属于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解决。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1)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2)目的:①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③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
(3)“三自方针”:自治、自传、自养。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含义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2)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含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做贡献。
(2)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注意: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我们要遵循唯物辩证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它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补充:正确理解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与国家的关系
⑴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民族、宗教和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宗教政体体现了这个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因此,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正确贯彻民族政策,对两个问题的正确处理都有积极的影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6、抵制邪教活动
(1)邪教的含义: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话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制造事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
(2)邪教的本质: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3)邪教的危害:当今世界,邪教兴风作浪,已成为一大公害。它们在很多地方制造集体自杀或暗杀、爆炸等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邪教不是宗教。我们要坚决发对“法lun功”等邪教。
7、弘扬科学精神
(1)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对中学生的要求:作为中学生,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3)中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必要性
①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是由中学生的历史地位决定的(中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④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总结:四个不矛盾→①实行信仰自由政策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不矛盾;
②实行宗教自由政策与宣传无神论不矛盾;
③实行宗教自由政策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不得信教不矛盾;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与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不矛盾。
三、练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