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精选9篇)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1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期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1)财政支出是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按照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主要包括:
①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首位,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的支出占了绝大部分。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包括:设备购置、维护费,人员经费,公务费用。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包括:政府、司法、驻外机构支出,军队、国防建设、国防科研的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国家财政为公民提供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的各种费用。
⑤债务支出。包括偿还内债和外债。
4.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1)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注: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如在通货紧缩时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社会总需求,就会出现一定的财政赤字,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若赤字过大,就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
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收入(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可能伴随着一定的财政赤字,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叫赤字政策。相反,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可能伴随着一定的财政节余。但若是略有节余或略有赤字,则仍然保持了财政收支平衡。
5. 我国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衡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要,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6.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注:税收属于分配范畴;
税收凭借的权力是政治权力;
税收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需要。
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是税法。
7. 税收的基本特征。
(1)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强制性的表现:一是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二是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正因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所以它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普遍、最可靠的一种形式。
注:社会产品的分配凭借两种权力进行,一是国家政治权力,二是所有者权力。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而利润是国家凭借所有者权力获得,个人分配中的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凭借所有者权力获得。
(2)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对纳税人返还利益。
无偿性是相对的。直接无偿,间接有偿,即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固定性:税收在征收前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4)三者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第一,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第二,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8. 个人所得税
第一,属于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第二,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①必须是合法所得; ②并非全部所得,有一定范围和起征点。(参阅课本,即可)
第三,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第四,税率: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第五,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运用:能够运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办法计算税收。
注意我国的个税的起征点已由1600提高到。
例:王某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为6000元,请问他每月的税后收入为多少?
应纳税所得额:6000-=4000元
500×5%+1500×10%+ ×15%=475元
6000-475=5525元
判断:个人的全部收入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 )
9. 税收的作用
(1)增值税作用:增值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可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
(2)个人所得税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公民自觉纳税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①由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决定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享受了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骗税、欠税、抗税
定 义 手 段 处 罚
偷税 用隐瞒、欺骗的手段(方法)逃避纳税义务 伪造、涂改、销毁账簿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欠税 以拖延的方式逃避纳税 超过纳税期限
骗税 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
抗税 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暴力、威胁、围攻、殴打等
偷税和骗税比较:手段相似,都采用欺骗手段;对象不同,偷税指向应纳税款,骗税指向税收优惠。
欠税和抗税比较:手段不同,前者拖欠,后者以暴力或威胁;结果一样,拒不缴税。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2
XX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1.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
项目
从选民的角度看
从候选人的角度看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含义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方式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方式
优点(1)它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2)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3)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等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有助于选民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也比较高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进行投票,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选择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的发生
适用范围选民较少,分布相对集中,目前适用于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选民比较多,分布较广,目前适用于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在极少数的情况下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等(2)懂得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意义: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方法:①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②要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内 容
方 式
依 据
意 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民主恳谈会、网上征集建议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使决策反映社情民意,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等,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众利益的各项决策进行公示,让公民后发表意见、建议
公 示
公民享有对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决策机关拟定的方案可能存在不足
听证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利民(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教学资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75">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其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再次,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推动决策的实施;
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
比 较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其他方式
不
同
点
含义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意见,提出批评、建议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
主要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方式
信函、电话、手机短信、当面指出等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以议案、质询的方式
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
特点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作用
a、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b、使公民的民主监督得以真正地落实,得到切实保障 c、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发挥独特的作用 d、各级政府创造的新形式新方法,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相
同
点
1、都是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在民主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2、其意义是相同的3、不论哪种方式,都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
(2)公民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如何正确行使:①公民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复习提示:(1)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是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的要求。公民通过多种形式行使监督权,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但公民要遵守法律的规则和程序。(2)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种方式中,民主决策影响着其他“三个民主”。决策是否民主,是对民主选举质量高低的检验;民主决策是民主管理的先决条件,只有民主决策才能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民主决策是民主监督的重点。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3
1.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货币表的现。
含 义 性 质 决定或影响因素 联 系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正比,在供求关系影响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①商品价值②供求关系③纸币发行量④地区、季节等因素
2. 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易错点] ①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价值量。②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
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的,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2)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注: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
4.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1)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
(2)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物以稀为贵)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货多不值钱)
巧记方法:对谁有利就是谁的市场
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如商品价值、供求关系、货币价值、纸币的发行量、国家的宏观政策等,其中只有商品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但通常情况下,价格的变动主要受供求的影响。
5.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规律)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交换规律)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正确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一,价格为什么会上涨或下跌?因为供求影响价格。
第二,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不但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说明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
第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也唯一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正确认识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 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二,等价交换并非指商品交换的个别场合,而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
第三,等价交换在存在于商品交换领域,而不能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升,则商品的需求量(“量”字不能少)减少。
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不同: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第一、互为替代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正向变化)
第二、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反向变化)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应用: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4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第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其交往方式存在差异,表现在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等。第二,这种交往方式的差异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第一,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的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第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特别提示】
1、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区别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如何交往,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人们如何思维,体现的是人们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①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②深远持久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第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特别提示】
1.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自觉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文化的影响,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影响。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
【应用指导】
1.观察生活中的文化礼节、总结其所代表的文化氛围,认识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交往的影响。
2.用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的知识,认识大陆和中国台湾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3.总结长城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的文化遗产,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3. 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注意:文化塑造人生,这里的“文化”是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
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5
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和职权。
(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以便更好地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如何区别全国人大四个权力?
四个权力区分的关键是看内容,而不是看文字表述中有没有“决定”两个字。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国家权力机关干部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
2.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产生的方式有两种: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设区的市(包括)以上的人大代表由下级人大选举产生,是间接选举;不设区的市(包括)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
(2)权利: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义务: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复习提示: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人民就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4.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权力机关,在所有的国家机关中处于核心地位,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复习提示:
1、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即其他国家机关不能监督人大。二者不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注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区别(即全国人大与人大的区别):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4、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常设机关,在前者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权力,后者对前者负责。
5、“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区别:“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不能等同。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
6、注意区分“人民代表的职权”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异同。
(1) 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都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2) 本质区别:
区 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议会制
经济基础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所反映的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阶级实质 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行使权力的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西方国家议会议员一经选出后,选民无权罢免,议员不向选民负责
活动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效率 议行合一,效率较高 相互扯皮,效率不高
8、我国的有关制度
(1)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2)我国的国家制度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的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3)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6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调节生产”,指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如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汽车产量的增加,对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必然推动汽车产业的升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注:消费的这一作用也叫做“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如当前汽车消费成为热点,从而带动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劳动力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脑力),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的内涵不同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人们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增加消费品数量和降低消费品价格,从而使人们的购买能力得以提高。“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是指: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补:再生产及四个环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交配、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理论依据(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意义(现实原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3)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集体成分有成分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含义
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地位 处于支配地位是其支柱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 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吸收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积累和税收 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可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制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注意:
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些地区或产业的公有资产不占优势,并不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优势不能简单地为数量的优势,如比例。
补: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为了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5.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
从区别来看:公有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所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当前国有经济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整个公有资产仍占优势,所以不会改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从联系来看: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之一。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含义
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资投资部分
特点 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存在雇佣劳动。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管理方法先进
地位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作用
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生产和灌中人民生活需要;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联系 ①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②作用:在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
注:①非公有制经济也叫私有经济,但不可叫做私有制经济
②比较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二者合称民营经济)
不同点:前者主要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后者主要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此外,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相同点:二者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私有性质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作用。
③外资不但包括来自外国的投资,也包括来自港澳台的投资。
④不能说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就是外资经济,它们本身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只有其中的外资部分才属于外资经济。
⑤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⑥国有经济≠公有制经济
⑦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⑧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否平等?要具体分析,在市场竞争中,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注:①这是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属于生产关系的范围。
②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③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原因: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7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1)喜: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2)忧: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a.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的名义,迎合低级趣味;c. 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3)对策: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作为公民应自觉抵御、拒绝污染。
【深入】
1.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具有双重影响,应辩证地分析,把握其主流。
2.对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进行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应用指导】
能针对当前文化生产、文化消费出现的现象,如:政府为打击网络、手机庸俗内容而采取的行动。
2. 发展大众文化。
(1)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误区警示】
“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是两个不同概念,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是能够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而“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会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深入】
(1)大众文化、时尚文化与先进文化
①究竟什么是大众文化,不同的学者在上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大会传媒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进行动作,旨在使普通大会获得感性愉悦的文化形态,包括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影视作品和广告等。可见,大众文化中既有文化中的精华,也可能包含着庸俗和糟粕的部分,不能将大会文化等同于先进文化。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样的文化当然是先进文化。
②时尚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短时期内特定社会群体所崇尚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体验。时尚文化并不等于先进文化,有些时尚的东西往往是披着时尚的外衣宣扬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
③在不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有不同的内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当时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好的阐释。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的,但流行并不一定是经典。
(3)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活动,只要符合社会主义要求,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即大众文化。
【应用指导】
能结合先进文化建设的实际,阐明应发展为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即大众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3. 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1)落后文化:
a.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b.表现: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c.政策: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a.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b.危害: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c.政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3)存在的原因:
a.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历史原因)
b.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现实原因之外因)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现实原因之内因1)
d.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现实原因之内因2)
【深入】
传统习俗与落后文化
传统习俗不等于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应当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其中的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指点迷津】
落后文化不同于腐朽文化。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8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而不是“大脑”或“头脑”。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注意:(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只不过二者性质不同而已。
(3)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4)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等主客观的因素,人们的意识会存在差异。
(5)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人脑,人脑仅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工厂”。
4.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注意】
(1)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对客观存在都有反作用。意识能动性的发挥有双重性(二重性):从认识世界来看,意识既可能正确的反映客观存在,也可能错误的反映客观存在。从改造世界来看,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 内涵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观自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状态”
范围 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提示】
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从主观出发有三种表现:从理论出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为什么
(1)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第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2)现实意义
第一、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三、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怎么办
(1)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注意:
(1)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出发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是唯心主义。
2022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篇9
【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
(1)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优化方法课程标准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备考指要
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可结合xx大报告关于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进程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考查;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行考查。【考点精讲精析】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一、 知识梳理1. 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①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②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易混点归纳】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分歧的三个方面基本观点根本观点具体事例根本分歧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
(1)“人能群,彼不能群”
(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3)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事物的矛盾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矛盾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事物中没有矛盾 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 ①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联系的普遍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联系的客观性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误区警示】(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2)联系是客观的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就是说人可以创造联系,但创造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胡乱创造联系。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③方法论要求:我们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还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易混点归纳】关系整体部分区别内涵不同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友情提示】(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a.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b. 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友情提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两者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还强调层次性、有序性。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二者不完全等同;要素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也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完全等同。【总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 典型例题 1.(・上海单科,21)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 a.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b、d不符合题意,都没有 示材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答案】c2.(・新课标,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3.(广东文综,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客观性的理解。无论是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客观的。a项表述错误,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b、c两项表述错误;d项正确反映了材料意思,即使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答案】d4. (浙江文综,28)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 ② 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 ④ 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材料可知,考古遗物,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通过对个体的认识可以透视整体,故①正确;②不符合题意;考古遗物是实践活动,故③正确;④表述不准确。【答案】c
5.(天津文综,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三大产业结构比例(XX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XX年)中国10.6:46.8:42.61.7%(XX年)世界平均3:28:692.21%(XX年)
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XX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6.(安徽文综,37(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XX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话题 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解析】本题可分解为两小问。首先,要求从《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角度阐述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名牌。答案应围绕“知名品牌”进行挖掘。可以从提高产品质量、适销对路、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自主创新、科学管理等角度组织答案。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加以论述。其次,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阐述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企业相对国家来说是部分,可以用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作用的相关原理及其方法论,结合材料展开论述。【答案】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