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精选2篇)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精选2篇)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 篇1

  备考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哲学践中锻炼成才

  ●考点突破

  1.人民群众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群众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没有群众的实践,任何个人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第三,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一切社会矛盾都是人与人的矛盾,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变革时期。

  ●误区警示

  杰出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解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杰出人物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伟大人物。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总是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为基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产生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源泉,杰出人物只有自始至终地依靠群众,才能有所作为。所以上述观点是错误的。错在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把杰出人物的作用凌驾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之上。

  ●真题再现

  例题1 (•上海春季,3,3分)“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赢得发展新优势的思路、破解前进中难题的办法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群众创造性实践活动之中。这是因为  (  )

  ①人民群众的认识就是真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点的理解。此题难度不大,可采用排除法。人民群众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①说法错误。故选c。

  例题2 (•全国)材料一 XX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

  答案:(1)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2)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粮食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3)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解决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点评:本题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必要性。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范畴。其次要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找出对应的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一知识要点,从我国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找出其对应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这一知识点,解答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和原理分析重视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考点突破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

  2.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3.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处于核心的地位。在主观世界中,“三观”是统一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世界观。

  4.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5.无论是改造客观世界还是改造主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我们必须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误区警示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关系

  解析: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相比,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具有统帅的意义。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人生观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思考人自身的问题。人生观的基本内容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人们的价值观以价值追求为核心,以价值标准为主要表现,其最深刻的根源和实质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1)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论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和根本指南。人生观对世界观也有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人生观正确的人容易接受科学的世界观,而人生观不正确,则容易受错误的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正确认识人生问题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关系: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因为怎样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价值本身反映的是主体人的需要和客体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所以,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人的需要的正确认识。前者是形成正确评价的基础,后者是必备的条件。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是对人的需要的认识,都首先是世界观问题,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

  (3)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是统一的。价值观是人生观的基本内容,人生观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正确地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从社会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从而把人生价值的真正意义看作对社会的贡献,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地分析人自身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但三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真题再现

  例题 (•上海单科,11,2分)指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我们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我们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就可以推动我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这表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是     (  )

  a.相互作用的关系   b.彼此分离的关系

  c.相互对立的关系   d.完全一致的关系

  点评:话,前一句表明的是改造客观世界对改造主观世界的作用;后一句表明的是改造主观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故选a。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 篇2

  备考高效学习方案政治考点专项:哲学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考点突破

  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1)我国目前存在多种价值观

  我国目前处于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经济体制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经营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出现多种价值观并存的情况。如: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我们应提倡和奉行的;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等,这些都是错误的价值观,是必须坚决反对的。

  (2)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3)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产生是与一定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

  集体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其内容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在原始社会曾产生原始的集体思想和观念,原始人以维护氏族整体利益为核心,来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只有氏族组织所形成的集体才能生存。

  当原始社会瓦解、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原始的集体主义原则出现了历史的演变。随着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维护和服从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被歪曲为维护服从奴隶主、地主阶级的国家。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私有制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此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被推崇为社会准则。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不可能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集体主义有了更加坚实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成为全国人民遵循的行为准则或价值取向。

  这说明,集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产生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其变化也是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4)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5)集体主义为什么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①因为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观点,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进行分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起反作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公有制经济关系所要求的,并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是社会存在,它决定了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集体主义,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维护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从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来分析。正确的价值观必须做到“两个符合”,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评价一种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这里就表现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在这里就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是因为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为什么集体主义能正确地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呢?因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体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肯定对于指导人们的活动有重要意义。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怎样正确调整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关系的科学规定。坚持这一价值观,就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解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集体主义是怎样调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的?第一,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因此,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就要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第二,二者也存在着矛盾。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就要在二者发生矛盾时,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做到更好地完善自己,以减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反作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有重大作用,它既然提供了正确调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相互关系的原则,它就会变成现实的力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现阶段,我国人民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使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投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之中。这样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成了“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6)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下做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的思想境界是多层次的,不论是学业选择,还是职业选择,价值选择具有多层次性,只要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应允许做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如:可根据个人意愿和国家需要,在学业上和职业上做出选择,且不可强求一致,只有这样,社会和个人才能和谐发展。

  第二,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正当的个人利益也应得到保护。这里应当区别什么是正当的个人利益,什么是不正当的个人利益?任何个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利益要求都应当无条件得到满足是对维护正当个人利益的曲解,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为获取和扩展个人的特殊利益不惜以违反法津,违背伦理道德来损害和牺牲公共利益,这是要坚决反对的。因此,个人利益的正当与否,其尺度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体的,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合理节制的,而不是无限膨胀的,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当得到保护。

  第三,社会、集体应不断完善和发展,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由于知识更新的周期加快,一个人要想发展,必须要接受终身教育,因此,教育制度应不断完善,办学模式应不断调整,以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社会、集体要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

  2.正确理解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的不断实现,个性的不断发展,归根到底要靠社会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而社会集体利益也不能离开个人利益而存在。任何集体利益都是由个人活动创造出来的,同时又总是通过个人利益表现出来。离开个人利益,社会集体利益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而社会集体利益更具有根本性的特点,占首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个人的积极进取,努力奉献,将推动社会集体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个人利益的满足提供物质基础;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又反过来激发人们去巩固和发展社会集体利益。

  第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也存在着矛盾。

  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在二者发生矛盾时,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做到更好地完善自己,以减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为什么能统一

  这是因为我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也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人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3)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为什么会对立

  由于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而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是对立的。在二者必居其一时,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要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

  (4)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不仅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甚至在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来保卫集体利益;同时,也要求国家和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5)提倡集体主义是否要求放弃个人利益

  第一,集体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和谐发展,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第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集体主义的发展和巩固,为个人的正常发展、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提供前提和基础。所以集体主义不是要求放弃个人利益,而恰恰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要求。

  第三,不能否认,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常常会发生矛盾。按照集体主义原则的内容,必须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来保证集体利益。集体主义原则并不是随意要求放弃个人利益,只是在十分必要时才这样去做。一般情况下,要求集体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

  第四,不能把个人利益与正当利益混为一谈,它们是有区别的。个人利益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我们说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要是指不正当的个人利益不要妨碍集体的利益,但有时也指个人正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一致时,个人的正当利益也需要放弃,以维护集体利益。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第一,市场经济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结合的社会制度。我国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就是它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作为社会意识的价值观,主要是由它来决定并为它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适应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求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按照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动。生产者和经营者,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出发,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发展生产,为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而且有利于获得自身的正当利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除依靠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外,还必须用集体主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其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第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常常发生矛盾。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分散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法则尚不健全等,因而在市场经济领域,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道德的手段去解决。就道德而言,就是要按照集体主义的要求处理,做到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全局利益,以促进个人、局部与集体、全局的协调发展。

  第二,在解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时,集体主义的作用是:它一方面促使各种经济法律和法规的贯彻,使国家整体利益得以保障,使个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它要求各市场利益主体必须从国家大局、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克服地方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个人主义,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误区警示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总是一致的

  解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要具体分析。在不同社会形态以及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性质的集体中,二者的关系是不同的。原始社会,氏族整体利益与氏族成员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在阶级社会,社会、国家利益与统治阶级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与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对立的,是对抗性的矛盾。当然,剥削阶级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也有矛盾,但这是非对抗性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集体利益与劳动人民的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非对抗性的矛盾。

  ●真题再现

  例题 (•重庆)国内某企业家说:“我觉得我们企业家要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要照章纳税,努力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财富。这是我们的本分。”材料表明     (  )

  ①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②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③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一致性

  ④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具有一致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评:本题应选a。材料中企业家的话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影响。②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④不为材料表明。

  ●考点突破

  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就要把集体主义精神渗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总的要求是: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1.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人在社会中,不与他人发生联系和关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呢?

  (1)要尊重人。要尊重别人,不要自以为是,自命清高;要同情人,体贴人,这是尊重人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没有这种思想和感情,就不可能在行动上对人有尊重的表示,即使有也不会持久。

  尊重人包括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为社会所做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感情、爱好、兴趣、个性、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等,人的能力有大小,贡献和分工也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家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应当尊重老师、家长、同学。

  (2)要主动关心人。主动关心人,是尊重人的一种表现,要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急人所急,帮助有困难的人排忧解难。

  (3)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个人身体的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一方面个人正当利益应得到尊重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大力表彰社会主义社会为保护他人的正当利益、生命安全挺身而出,置个人安危不顾的英雄模范人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评选和表彰“见义勇为好市民”,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的力度,正是对人民正当利益的保护。

  2.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1)什么是顾全大局。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是指个人和集体的言行应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2)小团体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小团体主义也叫本位主义,他们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其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利益。

  小团体主义在经济生活中有,在政治生活中也有,如:有些地区抵制外地产品,有的地方保护伪、劣、假、冒产品,极大地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小团体主义的危害极大,其表现是:资金使用分散,建设布局分散以及科研力量分散,结果是基本建设战线过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生产集中率低,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竞争力严重弱化等。小团体主义的蔓延还会涣散人心,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碍现代化建设的正常进行。

  (3)小团体主义的实质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

  (4)克服小团体主义的办法,从思想道德上讲,就是要坚持集体主义,着眼“全国一盘棋”,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3.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1)个人主义的特征

  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作为价值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内容:

  第一,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个人是目的,社会、集体、国家、他人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

  第二,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强调个人民主、自由和平等,反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

  第三,作为一种经济理论,强调个人的私有财产制度,保护和实现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2)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实质

  个人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既直接适应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又适应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并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适应,进一步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3)个人主义的危害

  个人主义对个人、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极大,主要表现:第一,个人主义必然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第二,个人主义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残酷的斗争,危害社会稳定。第三,个人主义必然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我行我素,以至违法犯罪而不能自拔。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有的人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企图用“个人主义原则”代替集体主义原则。个人主义膨胀,必然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我们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误区警示

  1.小团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

  解析: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集体主义要求要顾全大局,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利益。小团体主义实质上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它的蔓延会涣散人心,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碍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2.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解析:(1)二者的含义不同。

  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包括个人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精神利益。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

  (2)二者的方向和目的不同。

  凡是为了人民的整体利益,把珍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增长自己的才能和本领,作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来看待,并且根据客观的可能来争取的个人利益,就是个人正当的利益;反之,如果把个人利益作为唯一的目标,把个人利益与人民的整体利益截然对立起来,甚至不惜背离或损害人民的整体利益,以达到个人利益的满足,就是个人主义。

  (3)二者所处的地位不同。

  凡是把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当二者发生冲突不能兼顾时,自觉地使个人利益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这种利益就是个人正当利益;反之,如果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二位,当二者发生冲突不能兼顾时,不惜损害人民的整体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来满足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4)二者实现的手段不同。

  凡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通过辛勤的、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得的个人利益,就是个人的正当的利益;反之,通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偷税漏税等不正当手段而获得个人利益的,就是个人主义。

  ●真题再现

  例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范围和设定权限,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答案:(1)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2)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集体主义要求各市场主体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便实现各自的利益。

  (3)地方保护主义对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实行差别待遇,阻止外地企业和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保护本地假冒伪劣产品,违背了普遍联系的原理和集体主义的要求,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会使本地企业最终丧失竞争能力。因此,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回答本题时,既要对有关理论加以阐述,又要把理论与材料结合起来。同时,要具体说明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考点突破

  “诚信”和“失信”是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它们对社会各方面的作用也就完全不同。

  在经济活动中,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越发达,就越要求诚实守信。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缺失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大大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降低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干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为此,我们必须切实抓好诚信建设,以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和发展的通行证,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必须遵守诚信这个经营准则。近几年,企业因“失信”而导致破产的已经不是个别的事例。同样,国家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信用机制。

  诚信已经成为经济长远发展的一种战略资源,无视信用则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公害。

  在其他活动中,诚信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诚信还是一种人品修养。作为一种人品修养,诚信就不再是交换手段,更不是谋取公理的工具,而是人格的提升和情操的高尚。

  诚信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关键。只有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才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和保持社会稳定。

  总之,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是高尚的人格力量,是宝贵的无形资产,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是诚信建设的最终目的。

  ●真题再现

  例题 (•北京春季)在哲学的意义上,守信与失信行为体现了两种性质相反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据此说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

  答案:(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信用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信用意识是正确价值观的体现,对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对抑制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牺牲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点评:解答此题一定要围绕材料提示的内容进行回答。材料提示,社会信用意识是社会意识、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围绕社会意识、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回答增强社会信用意识的必要性。回答必要性时,一要回答其理论根据,二要回答其重要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2023年高考政治高效学习考点复习(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