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政治教案设计 >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精选2篇)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精选2篇)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1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辩证的看待个人成长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个人成长的社会条件

  教学设计构思(略)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涉及到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导入  新课

  通过复习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类的进化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生产着人,人也生产着社会,这就涉及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板书)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则起阻碍作用?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作用又小得多呢?

  钱学森:当初险些被枪毙后成归国潮中第一人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并成为清华公费留学生。1935年8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10月转加州理工学院,成为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从1939年6月完成《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后,便在冯・卡门领导的火箭技术研究小组从事薄壳体稳定性的独立研究。然后成为冯・卡门的助手,是美国火箭技术摇篮--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最早的6名成员之一,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肉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如今钱老已经90高龄了。而半个世纪前,为回到祖国怀抱,钱学森险些被美方枪毙。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闻知祖国建设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三四十年代留学海外的学子们纷纷举家回国。1950年,留学美国的钱学森买好车票,托运了行李,准备报效祖国。

  而美国却无理阻拦。当时,37岁的钱学森已是世界知名科学家。闻知他要回国,美国海军次长电告司法部:“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允许他离开美国,决不!他至少抵得上十个师!”

  于是,钱学森被指责为“携带机密资料”、“非法入境”。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受到监禁和监视。

  钱学森归心似箭。1955年6月,他在寄给比利时亲属的包裹中巧妙夹带了一封信,由亲属辗转交给陈叔通副委员长,请求其帮助回国,以投身新中国建设大潮。后转给周恩来总理。

  钱学森在信中倾诉自己的心情:“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

  钱学森在信中戳穿美国政府的谎言:“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

  在最后一句话的下面,钱学森特意用红色铅笔划上粗杠,以醒目。如今40多年过去了,信纸已泛出微黄,但那条红杠却分外耀眼,似一条割不断的血脉,似一颗跳动的心。

  两个月后,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方代表拿着这封信与美方交涉,要求允许钱学森等离境。铁证面前,美国政府不得不放人,并与中方达成了允许平民回国的协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妻带子乘美国克利弗兰总统号游轮回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社会的人,具有能动作用,即人具有认识世界和履行世界的能力。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地、能动地改造世界。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质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活动就能对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比如,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新中国,之所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之所以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是因为其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其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样。具体的说,杰出人物由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为当时的社会需要服务,比普通人战得高、看得远,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历史任务并组织群众为之奋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起着较大作用。但必须注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没有一个个的普通个人,就无所谓人民群众。因此不要小瞧普通个人的作用,一个人再伟大,离开人民群众也难以发挥其作用。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对个人活动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板书)

  第一,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板书)

  这里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条件。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所有的大学都不招生了,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上大学深造吗?“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学招生了,但不是通过考试录取,而是“推荐”,在上大学的人之中没有未经“推荐”选择考试录取的途径上大学的。同样,今天,所有的大学都要经过高考招生录取,你们要想上大学深造,有不经高考就上大学的选择吗?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选择、人生实践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它必然要受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也是因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要求。

  例如秦始皇,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顺应了实现社会统一的要求;封建社会中,适应农民革命战争的需要,出现了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南宋,适应抗金的需要,产生了岳飞;清末,适应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孙中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了“以德治国”及“三个代表”。

  所以,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是由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而善于使自己的追求适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符合社会需要而获得成功的。因此,并非任何个人的主观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并非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会有成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个人活动也需顺应社会的具体条件。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下,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归纳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认识个人成长的条件,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有利条件:

  ①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条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的不断健全,为青年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③思想文化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精神条件。

  ④政策和社会风气等条件: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步形成。这都是青年学生成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条件。

  不利条件:

  ① 经济上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② 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的程度还不高;

  ③ 思想文化上剥削阶级思想道德残余的影响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存在,党风、民风中的腐败现象等,都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阻碍作用。

  把这个问题进一步具体化,和我们的距离拉近,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们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还存在哪些不利条件呢?

  (学生讨论、发言)

  设问:分析清楚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加以利用。那么,面对这些有利与不利条件,应如何正确对待呢?我想,概括地说,对待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对待不利条件,不能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更要奋发图强,借此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变不利为有利。

  第二,个人活动还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板书)

  在社会历史领域,任何活动都是由人来参与的,但决定社会发展的并不是人的动机和目的,而是社会自身的规律性。

  我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人们有着良好的动机和愿望,希望一下子摆脱贫穷和落后,希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跃进”,反而因此而延误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只有人的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汪洋大海与小小的水珠之间有何联系呢?

  水是大海之一滴,大海由一每一滴水珠组成,水珠与大海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形象比喻,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1)二者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

  (2)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一、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板书)

  讨论:鲁滨逊的故事能否说明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发展?

  第二、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板书)

  (3)反对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片面观点(板书)

  (4)方法论意义(板书)

  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巩固新课

  我们崇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请用本节课学习的基本观点分析爱因斯坦这段话。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篇2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辩证的看待个人成长的社会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个人成长的社会条件

  教学设计构思(略)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涉及到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问题,如何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导入  新课

  通过复习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关系,我们知道,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对人类的进化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社会生产着人,人也生产着社会,这就涉及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板书)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板书)

  请同学们列举实例说明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推动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则起阻碍作用?同样是个人活动,为什么有的人的活动起着重大作用,而有的人的活动作用又小得多呢?

  钱学森:当初险些被枪毙后成归国潮中第一人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3岁时随父到北京。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并成为清华公费留学生。1935年8月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36年10月转加州理工学院,成为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钱学森从1939年6月完成《高速气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4篇博士论文后,便在冯・卡门领导的火箭技术研究小组从事薄壳体稳定性的独立研究。然后成为冯・卡门的助手,是美国火箭技术摇篮--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实验室最早的6名成员之一,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肉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如今钱老已经90高龄了。而半个世纪前,为回到祖国怀抱,钱学森险些被美方枪毙。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闻知祖国建设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三四十年代留学海外的学子们纷纷举家回国。1950年,留学美国的钱学森买好车票,托运了行李,准备报效祖国。

  而美国却无理阻拦。当时,37岁的钱学森已是世界知名科学家。闻知他要回国,美国海军次长电告司法部:“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允许他离开美国,决不!他至少抵得上十个师!”

  于是,钱学森被指责为“携带机密资料”、“非法入境”。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受到监禁和监视。

  钱学森归心似箭。1955年6月,他在寄给比利时亲属的包裹中巧妙夹带了一封信,由亲属辗转交给陈叔通副委员长,请求其帮助回国,以投身新中国建设大潮。后转给周恩来总理。

  钱学森在信中倾诉自己的心情:“无一日,一时,一刻不思归国参加伟大的建设高潮。”“我们在长期等待解放,心急如火,惟恐错过机会……”

  钱学森在信中戳穿美国政府的谎言:“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回国者皆已放回,我们不免焦急。我政府千万不可信他们的话,除去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

  在最后一句话的下面,钱学森特意用红色铅笔划上粗杠,以醒目。如今40多年过去了,信纸已泛出微黄,但那条红杠却分外耀眼,似一条割不断的血脉,似一颗跳动的心。

  两个月后,中美两国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中方代表拿着这封信与美方交涉,要求允许钱学森等离境。铁证面前,美国政府不得不放人,并与中方达成了允许平民回国的协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携妻带子乘美国克利弗兰总统号游轮回国。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作为社会的人,具有能动作用,即人具有认识世界和履行世界的能力。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地、能动地改造世界。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性质不一样,这是因为有的人的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活动就能对社会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比如,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新中国,之所以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其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之所以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是因为其法西斯战争的性质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之所以有大有小,这是因为在同一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其作用大小也就不一样。具体的说,杰出人物由于他们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为当时的社会需要服务,比普通人战得高、看得远,能掌握时代的脉搏,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提出历史任务并组织群众为之奋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起着较大作用。但必须注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没有一个个的普通个人,就无所谓人民群众。因此不要小瞧普通个人的作用,一个人再伟大,离开人民群众也难以发挥其作用。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对个人活动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板书)

  第一,个人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板书)

  这里的社会环境,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精神条件。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所有的大学都不招生了,当时的高中毕业生可以选择上大学深造吗?“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学招生了,但不是通过考试录取,而是“推荐”,在上大学的人之中没有未经“推荐”选择考试录取的途径上大学的。同样,今天,所有的大学都要经过高考招生录取,你们要想上大学深造,有不经高考就上大学的选择吗?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选择、人生实践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它必然要受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也是因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条件、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要求。

  例如秦始皇,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顺应了实现社会统一的要求;封建社会中,适应农民革命战争的需要,出现了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南宋,适应抗金的需要,产生了岳飞;清末,适应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产生了孙中山;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和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有了“以德治国”及“三个代表”。

  所以,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是由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而善于使自己的追求适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符合社会需要而获得成功的。因此,并非任何个人的主观努力都能有所收获,并非任何个人的奋斗都会有成绩;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个人活动也需顺应社会的具体条件。那么,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下,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归纳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认识个人成长的条件,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有利条件:

  ①经济条件: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我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条件: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法制和民主的不断健全,为青年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③思想文化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的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精神条件。

  ④政策和社会风气等条件: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步形成。这都是青年学生成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条件。

  不利条件:

  ① 经济上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② 政治上民主法制建设的程度还不高;

  ③ 思想文化上剥削阶级思想道德残余的影响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存在,党风、民风中的腐败现象等,都对青年学生的成长产生阻碍作用。

  把这个问题进一步具体化,和我们的距离拉近,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我们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还存在哪些不利条件呢?

  (学生讨论、发言)

  设问:分析清楚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加以利用。那么,面对这些有利与不利条件,应如何正确对待呢?我想,概括地说,对待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对待不利条件,不能怨天尤人、悲观失望,更要奋发图强,借此来磨炼自己的意志,变不利为有利。

  第二,个人活动还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板书)

  在社会历史领域,任何活动都是由人来参与的,但决定社会发展的并不是人的动机和目的,而是社会自身的规律性。

  我国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人们有着良好的动机和愿望,希望一下子摆脱贫穷和落后,希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跃进”,反而因此而延误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因此,只有人的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板书)

  汪洋大海与小小的水珠之间有何联系呢?

  水是大海之一滴,大海由一每一滴水珠组成,水珠与大海的关系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形象比喻,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

  (1)二者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

  (2)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第一、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板书)

  讨论:鲁滨逊的故事能否说明一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发展?

  第二、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板书)

  (3)反对把个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片面观点(板书)

  (4)方法论意义(板书)

  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便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巩固新课

  我们崇敬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在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请用本节课学习的基本观点分析爱因斯坦这段话。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