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8》(精选15篇)
《习作8》 篇1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查找资料。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的观察,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对策:从例文中获取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教程:
一、习作准备
在习作前的一个星期,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通过采访、上网、阅读文本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一中特产,并做好记录。
二、谈话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2. 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展销会,向人们推荐、介绍家乡的这些特产。
三、阅读范文,了解习作顺序
1. 阅读课本提供的例文。
同学们,在这个展销回上,我们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特产呢?请大家先读一读沈平平同学写的《银杏》。
2. 交流阅读例文的心得。
阅读了例文,有什么收获?沈平平同学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银杏的呢?
(先详细介绍了银杏的外形,包括枝叶、果实,接着介绍了银杏果实的作用,最后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了银杏之所以被称为
“活化石”的原因)
3. 例文的写法对我们今天的介绍有怎样的启发?想一想,你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你的产品?现在我们就按照分好的小组来展开讨论。
四、合作交流,整合资料
1.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采访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等)
2. 没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做大组发言、交流。
(1)小组内准备。
(2)大组交流,本组成员补充。
(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或者提出意见。
五、学生写作
同学们把自己刚才在展销会上发言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习作了。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列出提纲。
2.交流提纲,互相补充意见。
3.学生按照列出的提纲写作。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习作例文是介绍“银杏”。我们让学生写什么呢?看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后,我思索着。对,我们昆山有三宝――琼花不是昆山的市花吗?很有特色啊!
提供琼花的资料: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果期10―11月,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具有通经络、解毒止痒的功效。
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现今长江中下游丘陵山区林下和灌木丛中常有野生,在河南、山东以南地区园林中习见栽培。琼花边缘有数量不等(多为8个)的白色不孕花。叶大,高通常不超过1米,花期5~7月,花被片4,花色品种丰富,多为红色、淡蓝色,作盆栽或园林地被植物。花期4月中旬到5月上旬,核果椭圆球形,初呈青绿色,果熟时先为红色,后渐转为蓝黑色,观果期为8~10月。秋果红若珊瑚,鲜艳可爱,为花果兼美的观赏树种。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课前思考:
在课前准备中告诉孩子们,因为所写作的家乡产品不相同,在介绍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区别,不能“自古华山一条道”。比如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和介绍家乡的一种工艺品,在介绍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水果要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它的营养价值或者用途,另外,这种水果的种植、习性特点等等都是可以介绍的内容。如果要介绍家乡的一种工艺品,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种工艺品的历史渊源,以及它的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角度进行介绍。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训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方法,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的一种特产,并能够按照由外部特征到价值到用途的顺序作比较进行详细的介绍。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种学习方法并行的探索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授后小记:
学生在上一篇家乡的美味中积累了一点习作知识,所以相对于习作4信心提升了。例文也十分具有典型性,学生能够进行模仿,也易于迁移到自己的本次习作中。大部分孩子写的还是可以的,而且所写的内容也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同学之间对批。效果还不错,经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后,又让孩子自己立刻修改,感觉文章还是有一定质量的。
课前思考:
我是这样想的,的确统一写作内容学生似乎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了。但从写作指导的角度来看,选定一篇进行详细指导要更有实效。我决定以大闸蟹为范例进行课堂的指导,教学生怎样合理取材,注意详略。再者这个题材比教贴近生活,容易取材,有共性的东西。
课后反思:
我搜集了关于大闸蟹的各方面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解决了部分学生无处上网、查阅资料的问题。(不知是好,还是不该,这样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就无法锻炼了。)这样做当然也有好处,本次习作主要锻炼他们如何有序、有详略地整理资料再成文。在这些资料里,大闸蟹的生活环境、营养价值要特别指导。
蟹资料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阳澄湖镇出产的大闸蟹,自古以来便享有至高无上的盛誉。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阳澄湖湖面开阔,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众所周知,阳澄湖出产的大闸蟹,历来是最负盛名的,肉质肥嫩鲜美,食过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阳澄湖蟹在海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华金丝绒毛蟹”。
阳澄湖蟹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同其它螃蟹或别的水产品相比,所含的水份较少,含蛋白质、脂肪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特别丰富。每100克蟹肉中含碳水化合物7克;蛋白质14克;热量139千卡;铁13毫克;核黄酸0.71毫克;单位); 维生素:a5960(国际脂肪:5.9克(据本草冈木)。
清蒸大闸蟹
这是大闸蟹最经典的做法,这种做法主要突出螃蟹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闸蟹的色、香、味。珠江春酒店的服务员把蒸好的蟹端上桌,大闸蟹色泽橙黄,肉鲜香甜美。翻开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浇上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果然是“蟹肉上席百味淡”啊。
吃阳澄湖大闸蟹时的注意事项
1.死阳澄湖大闸蟹不能吃 因为大闸蟹死后其体内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变质而致人食物中毒。
2.生 阳澄湖大闸蟹不能吃 因为其身上有寄生着肺吸虫及其他病菌。
3.阳澄湖大闸蟹的胃、肠、 鳃、心不能吃 大闸蟹的胃俗称“蟹和尚”为三角形囊状物,在头胸部前端;大闸蟹的肠子为一条黑色条状物,装着消化食物和粪便 ;大闸蟹的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俗称“蟹胰”,上面常有污物和寄生虫;大闸蟹的心脏位于胸部中央,为一六角形包囊。
4.阳澄湖大闸蟹不能与柿子 、茶水同食因为柿子、茶水中所含的鞣酸跟大闸蟹的蛋白质相遇后,会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块状物,人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5.脾胃虚寒者可少吃阳澄湖大闸蟹 因为大闸蟹性寒,多食会引起腹痛、腹泻。适量吃大闸蟹时蘸姜末醋汁,可去大闸蟹的寒气,就避免了身体的不适。
买蟹学问
怎么挑螃蟹?粗线条的说,蟹一定得新鲜,所以一定得拣活的。大小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重。因为母的蟹黄多,所以母的更好。据懂行的人介绍,精细选蟹要“五看”:一看蟹壳。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都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二看肚脐。肚脐凸出来的,一艘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三看螯足。凡螯足上绒毛丛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无绒毛,则体软无。四看活力。将螃蟹翻转身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弹转翻回的,活力强,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五看雄雌。农历八、九月里挑雌蟹,九月过后选雄蟹,因为雌雄螃蟹分别在这两个时候性腺成熟,滋味营养最佳。仔细研究并参照这“五看”,就能把优质蟹从众多的螃蟹中挑选出来。
秋到人间,菊花开放。水族中的"旅游世家"螃蟹,正是长得最成熟的时期。
蟹全身披褂带甲,兼备螯角武器,横行江湖,使一些鱼虾望而生畏,逃之夭夭。人类的祖先自从吃了螃蟹,发现它是水产品中最佳的美食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渐渐摸清了螃蟹洄游繁殖的规律,早就掌握了捕蟹的汛期.流传下来许多蟹谚,便是捉蟹和食蟹的经验总结。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 "西风响,蟹脚痒。"说明螃蟹成熟,进行洄游繁殖,正是捕蟹的季节到来了。 "九雄十雌",农历"九月团脐,十月尖, "分别表示九月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十月雄蟹性腺发育最好、最美,黄白鲜肥。这段时期,正持螯赏菊最佳的食蟹季节。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教学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注意说清楚琼花以下几点:1、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2、琼化的价值;3、琼花的美,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对于以上三点,要求学生在介绍的时候,注意详略得当,不要平均用力,着重注意介绍其外形和影响。
《习作8》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的内容读懂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插图图意的。
2、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点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语言来描述插图的意思。
难点:了解观察多幅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你们会观察图意吗?请你介绍你的观察方法。
2、出示挂图,学生说说意思。
二、学习例文。
1、指名读《脱棉衣》,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讨论:每幅图的意思,学生回答。
3、第一幅:春天到了妈妈给宋霞脱下了棉衣,换上了毛衣。
第二幅:宋霞对好朋友郑美荣说要给小树脱下去年穿上的棉衣。
第三幅:宋霞和郑美荣用剪刀剪断了捆在树上的稻草绳子,帮小树脱掉了棉衣。
第四幅:小树脱掉了棉衣后挺直了身子,不几天就长出了新的叶子。
4、(以例文为例)说说看图作文的要求。
看图作文紧扣图意,每段都简明地叙述一幅图的意思,语言通顺,层次清楚,我们也要这样写作文。
三、讨论问题。
1、看针对例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启发:
(1)观察多幅图的作文,先要观察每一幅图,弄清每一幅图的意思。
(2)把四幅图联系起来观察,弄清四幅图之间的联系,看懂四幅图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
(3)哪些内容是从图上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图上看不到的,可以通过想象写出来的。
(4)写作时一般一幅图写一段,这样层次比较清楚。
四、学习写法。
1、看图选择内容。
2、看图说话。
3、看图习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采用自己所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观察多幅图的方法。
难点:按一定的顺序作文。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写作。
习作要求:
(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
(2)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内容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
(3)层次分明。每一幅图就写一段。
(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图写具体。
(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楚。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习作指导。
习作顺序:按每幅图的意思写。
习作方法:(分三步)
(1)看图选择内容。本次习作提供了两组图,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学生先看看两幅图,看懂图意后,从两组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观察。
(2)看图说话。第一组有三幅图,第二组有四幅图。学生应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图的意思,注意前后的连贯。
(3)看图习作。学生可以从书中选,也可以从自己看的课外书中选几幅连贯的图写。
二、进行口头作文训练。
1、先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
2、小组将说得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交流,相互评议,共同提高。
3、教师适当提供或引导学生交流好词语。
4、练说、交流、指导、再练说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自由读读例文,看看是否又有新的启发,体会例文的写作步骤。
三、看图练习。
1、小组分别交流自己写的作文,对照要求挑选好的同学到班级进行交流。
2、指名读自己写的事情,其他同学听,适当进行补充。
3、集体评议:看图是否恰当,内容是否真实,想象是否合理,事情是否说清楚。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
2、练习写稿。
3、修改评议。
4、学生誊写。
课前思考
1、本次习作的类型是看图作文,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层次分明地表述图中意思,建立事的概念。同时也在着力培养学生前后联系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例文语言清新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简洁正确,值得学生效仿。
3、在练习中如何将画面的内容活起来是训练的重点。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从偏到全,从简单到具体,从平淡到生动,循序渐进,逐步成文,又要显示学生习作时各自的个性。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4、要留足时间让学生从例文中悟,在对话中成文。
5、细节:让学生学习角色对话的不同写法。
教后小记:
今天上了习作1《看图写话》。课上,孩子们说得倒还不错,可交上来一改,感觉这篇看图写话犹如鸡肋,食之无味。
分析了一下,我认为问题可能在以下几点:
1.我在指导过程中,一直强调想象的合理性,比如从环境、动作等等。这一方面,这样做能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太过了也会严重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导致文章写上来缺乏灵性。
2.我在指导过程中,让孩子用一定的句式来说话:如,“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瞧,孙小圣有趣极了!……”,这同样各有利弊,一方面可以规范孩子的语言,一方面又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使文章中规中距。
3.孩子说和写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课上孩子们说的很多,写的时间相对减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在这指导的度上多下功夫琢磨琢磨,多平衡一下说与写的时间。注意指导的方式方法,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细致地看图,注意图中事物的联系,边看边想,弄清图的意思。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从图画出发展开想象,以丰富看图的感受,然后再引导他们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把丰富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说清楚,说明白。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写这样的文章对学生来说思路会清楚一些。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4幅图的意思,明白它们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引导他们从中得出写看图作文要注意的几个地方(1)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2)展开想象。图上看到的内容可以写,图上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来写。(3)层次分明。每一幅图就写一段。(4)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图写具体。(5)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楚。(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在指导学生选择一组图写作文时,我先请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了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原本乏味的作文课生动起来,充满了活力。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写得很长,也很有意思。
教后小记:
今天教了此内容,有点累,应该说我的教学步骤是有点章法的,但学生真正写起来感觉吃力。我先是让学生学习例文,读通例文,明确这是一篇看图习作文,并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我们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同样也要做到。学生交流:文章有意义,写得很通顺,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句子很生动,还谈到了“丰富的想象”。这些在阅读教学中经常说到,所以今天说来也并不费力,看来这些知识的掌握对学生习作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一些在脑海里贮存的标签而已,只有考试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学生对于小作者很有条理地写文,并不能体会,他们没有这种意识。后来在文后的提示中获得启发谈到了文章的层次。这一环节化了半节课左右。
紧接着开始“实战”,让学生看图说图之大意。当然这也并不难。可是一涉及写作的细节,如何将人物(角色)写活,将故事说完整说具体,就毫无办法了。
譬如说后一组图《亡羊补牢》,我们会想,羊的主人一大早发现很多羊一夜之间就不见了,心里一定会很伤心,一定会很着急,伤心的是辛辛苦苦养大的羊就这样不翼而飞了,着急的是如果羊还这样丢下去,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这是一段主人见羊丢失后的该有的心理描述,但三年级的小朋友很难揣摩到,他们只会写:羊主人发现羊丢了 许多,心里可慌了?怎么办呢?如此而已。
再例如,第一组图第一幅,按理来说,仔细观察的话应该能说(写)得具体一些,如:这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草木葱茏,小熊和小猴手拉手出发了,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他们说好了要去附近的公园玩个痛快。一路上他们蹦蹦跳跳,你说我笑,闻着清新的空气,听着鸟儿动听的歌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可到了学生手里便是一句话:一天,小熊和小猴去郊游。
老师一再强调要尽量写具体,想一想如果你是其中的,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把它写下来,这就叫“具体”了,只有写具体了,才会让读我们文章的人看了觉得历历在目,对你写的很有兴趣,受到感染;可大部分学生就是抓头搔脑,写不出来,要么你大部分地讲给他们听,在小枝节上让学生填补一些空白。老师讲了的大半,还有什么意义,就如同嚼烂了东西喂给他们吃,是不是有点“教死书、死教书”的感觉。
看来三年级的习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大难题:要么是我要求太高,学生本来就达不到这么高的水平?要么就是我的方法不对,还不够细致地耐心地寻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多幅图的写作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清楚图意,明白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读例文,引导学生弄清楚例文是怎么写的,从而明白,写几幅图,可以每一幅图写一段,使文章层次更分明。指导学生看图写作时,先让学生选择内容,重点细致地观察,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按顺序说清楚图意,把所要表达的感情渗透在习作中。看了张校长的教学小记,我在教学中,强调了每幅图的重点所在,如第一幅图以反映小猴顽皮的动作和语言,让学生赛一赛,谁的内容写得最生动,部分学生写得较生动。
授后小记:
今天上了让我最头疼的作文课。本学期的第一篇作文是看图作文。其实,写好看图作文的首要条件是看懂图片的内容,即图上画了什么,把图上的内容有条理地描绘出来,达到让没有看到图画的人看了你的描写也能够清楚、正确地了解图画的内容的目的。而图片上没有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合理地想象描述出来,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班的孩子们还很缺乏,他们缺乏想象的能力,不能从图片上已有的内容去联想到图片以外的内容中去,即使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写着写着,也会不自觉地离图片内容相去甚远,需要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拨回正路。有的图片不仅仅只是画了什么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有的还揭示了某个道理。因此,从更高的要求来说,看图作文一方面要做到将图片内容有条理地、正确地、通顺地以及有文采地进行描述,另一方面,要努力地把图片所揭示的道理看出来,写出来。要写好一篇作文,并非易事,要教好一篇作文,那就更难了,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思考,去改进。
《习作8》 篇3
习作2
课前准备
提前两天向父母表达你的感恩之心,把你的感恩之心说出来或者写在纸上交给父母,父母会有什么反应呢 别忘了把整个过程记下来.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感恩父母.
2,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结构合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感恩父母.
2,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结构合理.
一,导入
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母爱似海,无时无刻不在包容着你,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他们就是你的父母.同学们对呵护你的父母表达过爱吗
二,读本次的作文要求
个人读
说说本次的作文要求
三,诉说父母之爱
四,写一写
写一写,父母是怎么爱你的,你是怎样向父母表达感恩之心的,写的时候应注意文章条理要清楚,结构要合理,语句要通顺.
五,习作
第2课时
修改,誊写;
《习作8》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任务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按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过程与方法
在“说-评-写-改”的过程中把作文写得有条理,写得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教学重点:
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
教学难点:
写出个性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卡纸和小镜子。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任务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
3.按习作要求,按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
教学过程:
一、名片导入: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张名片,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向新朋友介绍自己。
2.提问:在名片上都有些什么呢?
一般会写上:姓名、职业、电话、通讯地址等。
二、读懂例文
1.谈话引入:有个叫杜小虎的同学,就有一张特别的名片,不仅有对他自己的介绍,还有自画像恩,你想去看看吗?想去认识杜小虎吗?
2.学生自己读例文,并结合图说说对杜小虎的印象。
3.那么你是从图或例文的哪些地方产生这样的印象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4.小结:介绍自己,就要向人家讲清自己的长相、年龄,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特点。
三、认识自己
1.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自己的长相,请学生把镜子拿出来,仔细打量自己的外貌。
2.谈话:你的外貌大家都看得见,你的性格、爱好自己了解得最清楚了,仔细想想,用几句话来说说
3.同桌互相说说对方的外貌特点。
4.分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相互可以补充。
四、仿照练习
1、让学生对着镜子画自画像,画出自己最有特点的样子。
2.同桌相互欣赏,比一比谁画得最象,并提出修改意见。
3.把自己画的,说的写下来。提供好词:活泼可爱、热情大方、兴趣广泛……
4.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习作2
外貌
我的自画像 性格
爱好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本次习作的心得、体会。
2、订正本次习作所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知道好的自画像应把自己的特点写清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写详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顺利进行了第二次作文。在这次习作中,你们向老师展示了各个活泼、可爱的你们;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天真、浪漫的孩子。
本次习作表现非常出色的有:
二、欣赏优秀习作。
1、实物投影出示几篇优秀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好在什么地方?
3、你学习到了什么?
你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地方?(同学讨论)
4、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戏,贴出自画像。
三、讲本次习作主要出现的问题。
1、有漏字的现象。有同学写:“今年我10啦!”
“体重25斤”、“身长33厘米”……
2、错别字:“刚笔”、“身才”、“令年”……
3、有同学只写了自己的长相,而忘了写兴趣、爱好等。
四、小组交流
1、小组内交流作文。
2、互相提出建议,互相评论好句子。
五、订正
学生订正错别字。看老师评语,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教后反思:
《习作8》 篇5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大量查阅材料,以便充分而详尽地获取材料,对于查阅得来的有关资料,按书上所提问题的顺序写下来。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习作指示”,讨论交流,明确这是介绍菊花有关知识的作文,不能写成看菊展的参观记或是菊花的状物作文。
3.要提醒学生不要罗列资料,而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特点比较鲜明的作重点介绍,其他的则应略写。
[教学要求]
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运用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习惯。
3.在实实在在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将查询的资料与观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难点:指导学生将查得的资料,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作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查找资料
2.作菊花幻灯片或图片。
[指导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金秋时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纷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去参观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们自豪的是,菊花的故乡就在我们中国。今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写一写菊花。
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自由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讨论交流: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3.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求:
(1)查阅资料,弄清菊花原产于哪个国家,人们根据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类、多少型?你认识几种菊花?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点?
(2)按上面问题的顺序写。
(3)选择自己熟悉的菊花写,要有详有略。
三.指导观察图片
1.出示:银针、苍龙爪;狮子须、紫矛、金绣球、鸳鸯菊等几种菊花图片。
2.观察思考: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和姿态怎样?
3.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三.交流查阅资料情况。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哪些关于菊花的知识?
2.阅读。教师将关于菊花的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阅读。
菊花,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栽培名花之一。传至国外后用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为主,亦可嫁接,育种可用种子繁殖。菊花的品种多达数千种。1982年中国菊花学术讨论会将菊花分为5类30型,5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和桂瓣类。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宽带型、荷花型、莲花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
3.讨论。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识?
五、练习说话
1.按问题的顺序,说说你对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说。
3.指名学生说,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好菊花瓣、花型的特点。
六、学生写稿,教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准确用词
七、评讲
1.指名学生谈自己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并给予评点。
2.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修改习作。
八、誊写
[1] [2] 下一页
精彩片断
师:古往今来,有许多文学家、诗人,他们都非常喜爱菊花,写出了许许多多咏菊的诗句,如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菊的诗句呢?
生:“荷尽已无擎雨益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写出了秋菊不畏严寒的品格。
生:“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对菊花真是依依不舍。
生:“宁可枝头抱得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也是写菊花的,菊花萎了,可花瓣不肯飘落。
师:是啊!诗人爱菊,同学们喜爱菊花吗?你们喜欢菊花什么呢?
生:我爱菊花,爱菊花鲜艳的色彩。我家有许多菊花,我经常在学习之余观赏菊花,心中感到特别舒畅。
生:我爱菊花的百态千姿,菊花有的像绣球,有的像龙爪,有的像胡须,每年公园举办菊展,我都要去看一看。
生:我爸爸是一位业余画家,他特别爱画菊,每到菊花开放的季节,爸爸都要背着画夹去画菊。因此,我也跟着学画菊花,我画的一幅菊花图,还得了奖了呢!
生:我爱菊花艳丽的色彩,爱菊花婀娜多姿,但我更菊花傲霜斗雪的品格。爸爸常说:做人就应该像菊花那样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师:对,菊花是可爱的,菊花以她那多彩的身姿,装点着我们这可爱的世界,菊花更以她那威武不屈的高尚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写菊花,应该学菊花的精神。
[评点]
这一教学片断,巧妙地挖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储备,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菊花的了解,唤起了学生对菊花的情感,从而为学生写菊花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情动而辞发”,教者是深谙这个道理的;同时,这一教学片断还为我们指导学生与出真情实感提供了范例。
抓住什么来写(一)
本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菊花的作文,可以写大规模的菊展,也可以写一种菊花。
说起菊花,同学们大概会想起在一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看菊花》,课文是这样写的:
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爸爸说:“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
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
从上面的这篇小小的文章里,你读懂了该如何写菊花了吗、
其一,这篇课文首先向我们点明了什么时间?谁到哪儿干什么?这是一般文章开头的写法,这样写简洁、干练。
其二,抓住了菊花的特点来写。在这里主要写的是作者所看到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看“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这不是一个中心句吗?在这段话中,它可是“段主”,下面就是围绕着这句话来写的啊。分成哪几个方面来写呢?一是写花的颜色,“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二是写花多,“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是写看花人的态度“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其三,是写菊花的品格,是如何来写的?小作者把爸爸说的话给记下来了“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也不怕冷,大家都喜欢它。”借爸爸的口来写菊花不怕严寒的品格。”这不是很独特吗?
其四,写出自己的感受,文章写了在公园里的所见所闻,还要写所感啊,“舍不得离去”是小作者所感,“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也是小作者内心的感受啊。
你看,写菊花就是这么简单啊!
展开想象来写(二)
如果再把你看菊花时所产生的丰富的想象也写出来,那文章就生动起来了,如果你再把菊花当做朋友来写,那你笔下的菊花就“活”了!你们看写“高山流水”的这个片段:“高山流水”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紧紧的抱在一起,看上去像绿色的山崖。花朵并不大,但花瓣特别长。白白的,细细的,长长的花瓣,稀稀拉拉地从绿叶上垂下来,恰似悬崖上挂着的涓涓细流;快拖到花盆的花瓣顶端,向上一翘,弯成一个个圆圈圈,又像溅起的一朵朵浪花。侧耳细听,仿佛能听到潺潺的水声。作者所写的“高山流水”为什么能给我们留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首先是缘于小作者细致的观察,他的观察是非常有顺序的,先是从茎开始,然后写到叶子,最后是花瓣。
再者是抓住茎、叶、花瓣的特点来写,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紧紧的抱在一起j。”;花呢?“特别长。白白的,细细的,长长的,稀稀拉拉地从绿叶上垂下来。”
光是细致的观察就够了吗?不够,你还要展开想象,把眼前的景物带给你的遐思写出来,比如写叶子,作者想到了“绿色的山崖”,写花瓣,作者想到的是“悬崖上挂着的涓涓细流”,想到的是“溅起的一朵朵浪花”。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所以这“高山流水”才这样名符其实啊。
多角度、持续观察,让笔下的菊花五彩缤纷
像这样的命题作文,很多的同学只进行了一次实物观察,有的甚至只观察了几幅插图就草草动笔了,应该说这样做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你们的观察不能只满足于一次静态的观看,如果你们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观察它,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你们可以先确定观察的顺序,比如收茎到叶到花;确定观察的内容,比如说观察菊花的茎、叶、花等,观察它茎、叶、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你可以观察菊花的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各部分的变化。除了这些,你们还可以想到去观察清晨的菊花是什么样的;房屋中的菊花与室外的菊花有什么不同;盆栽的菊花与根植于地里的菊花不什么异同;雨后的菊花与晴天白日下的有什么不一样;被秋霜打过的秋菊是什么样的?静止不动的菊花给你什么印象?秋风中的菊花又是怎样的风姿?……这样一来,你所观察的菊花就变得丰富起来,你笔下所写的菊花也就五彩纷呈了!
(四)关注菊花的其它方面
在上面我们讲了,要想写好菊花,要多角度地持续观察,才能让笔下的菊花五彩缤纷。其实,除了这些,你们还可以把视角放得再宽些,比如说不同种类的菊花是什么样的?这样让你们从单一地观察一种菊花来过渡到观察多种菊花。你可以在这篇文章里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菊花。其次,你们还可以关注菊花的习性,菊花所喜欢的生存环境。你们还可以去搜集一下与菊花有关的诗文,通过引用所搜集的诗文来让你的文章产生新的魅力。再者,你还可以了解菊花的用途,比如菊花茶有哪些,饮用起来滋味如何,菊花茶的药用价值等。
好了,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相信你笔下的菊花一定让人赏心悦目,预祝你这次作文成功!
上一页 [1] [2]
《习作8》 篇6
一.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师恩难忘》,明确写法。
1.指导学生重读《师恩难忘》。
(1)师恩“难忘”,师恩“深重”,田老师教了作者4年,发生的事很多,作者选择了什么事来写?为什么要回忆这件事呢?
(2)读了文章,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受呢?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3.师生共同小结:由此可见,写人要选好典型事例,还要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
(二)学习例文《我的班主任》,领悟写法
1.自读例文,想一想:
(1)作者选择的事例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把描写冯老师动作、神态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分小组讨论、交流。
(1)选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从“小”处见“大”。
(2)写时抓住了人物动作、神态来描写,细致入微,具体感人。如“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一双眼睛望着我”……
(3)相应地写出“我”的感受和反应。
(三)阅读习作要求,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成长无不渗透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忆所有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后来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关心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组织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
4.拟题,完成初稿。
5.组织修改。
教后记:
《习作8》 篇7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可以用它的名字为习作命题。
2.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3.适当地介绍这一美味的做法,增加习作的感染力。
4.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写的时候,要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有重点的介绍这一美味,突出其特色。
教学难点:交代清楚自己喜欢这一美味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二、学例文,掌握方法。
习作要点:
赏美食(色香俱全)
做美味(动作准确)
尝美味(写出情趣)
补充:美食传说、趣文
三、创设情景,介绍美味
1.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2.小组讨论
(1)代表发言 (2)集体评议
三、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听后有什么感受?
四、集体习作。
第二课时
一、交流习作,指导修改
1.指名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二、佳作欣赏。
课前思考:
文章是精神的产物,它是生命在活动中的自由表达。习作教学就是要引导孩子们抒发自由精神与真诚心灵,学会自由、真实地表达他们生命的感受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标提出的要求呢?我们知道,生活是生命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是生命感受与体验的源头也是习作的源头。所以我们的习作教学要紧紧地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做到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显现生命的本色。本次习作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那么就可以按照与主题相关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层次逐层递进,尤其是对作文中应具有的观察、表达、修改、审美的能力进行训练。
课前思考: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本次习作训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好处多多。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作前素材的搜集和占有、情感的体验和积蓄上,而且也为学生的习作训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平台。在习作活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采访、介绍,品尝出生活中的情趣,感受到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授后小记: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火热的生活去煽情,就是用自己有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教学习作“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我一上课就深情地介绍小时母亲怎样油炸嫩豆腐情景。介绍那香喷喷滚烫烫的花生油里豆腐干怎样在里面翻滚冒泡发出炸响,绘声绘色介绍刚炸出的嫩豆腐干怎样色、香、味、形俱全,然后怎样把它放进酱醋里吱吱作响,香气四溢滋味诱人,最后怎样迫不及待地把它丢进嘴里,那香、脆、嫩、烫、鲜、酸的味道怎样妙不可言……说得学生口水真流。这样由于物质的条件反射唤起了生活的回忆,活生生的生活强烈地冲击了学生的心灵。于是趁机话锋一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小吃?说给大家听听。顿时龙虾,番茄蛋汤,羊肉串,刀削面,米粉,米线纷纷出笼,课堂上马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各种美味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孩子们表达情绪空前高涨。我就根据情况马上要求学生当一当小老板来“卖一卖”自己喜欢的美味吧――自己介绍,看谁把大家吸引过去。这样学生的表达欲望就更加强烈了,纷纷充满激情兜售起自己喜欢的小吃,结果一个个介绍得精彩极了,表达了自己对美味的喜欢,对生活的热爱。真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习作指导老师要用精彩的生活去点燃学生的热情,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感受生活,去寻找生活的焦点,从而产生美好的情感,产生歌颂美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课前思考: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指出了习作是一种表达,“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又说明了习作是一种情感活动的过程。作者会有“如量倾吐的快感。”读者会有“情感心通的妙趣。”
小学生的习作不能要求过高,否则,不仅达不到,而且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这恐怕也是不少小学生“怕”作文,作为我们教师总觉得学生习作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学生习作材料来源之一是直接的观察和体验,本次习作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中美食,要求写出美食的色香味行,和自己品味美食后的感受。
作为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方才悟出意义,触动情感,产生习作的欲望。同时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课后反思: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色、香、味、形。”这是本次习作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以及基本要求。本次习作训练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作文过程还原为儿童的生活过程,激发了实际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走向“学习写作的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资源,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自然应着力于唤醒激励、促进分享、引导自我教育。学习共同体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与保障,学生在民主氛围中相互合作各司其职,更为重要的是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把做出来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做出来,并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或关注。最后指导学生通过修改,突出美食的特点,提高学生自改习作能力。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真的感慨编者的良苦用心。是啊,习作要来源于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讲。对于学生来说,习作虽然贴近他们生活,但是如何写,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习作过程中,着重根据练习3上面介绍的老舍和叶圣陶老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读、念,根据自己品尝美味的色香味形和自我感受,来修改,学生颇有进步。
授后小记:
这篇作文的习作例文很好,作者的思路清晰、用词精准,利于学生模仿。每一节都有一个中心:“赏美食”扣住“看相好”,“做美食”扣住“做法简单”中的动作,“尝美食”的“有意思”,学生有章可寻,特别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很有帮助。
《习作8》 篇8
描写秋天的……
训练内容:秋天的公园、田野、山林别有一番景致,秋天里的名胜古迹也一定更有色彩,请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写一篇习作。
作文题目:秋天的田野
教学目标:
一、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二、使学生意识到美丽就在身边,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
三、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1、先到田野中观察,寻找适合作为校外课堂的地点。
2、把握《埃及的金字塔》及《游天然动物园》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学生:准备一篇你最喜欢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好作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描写春天的景物中你最喜欢哪篇?
2、能简单地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吗?
3、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生1:“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
生2:“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
……
4、教师小结板书:写出了春天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等特点。
二、自读感悟,明确要求
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也来写一篇描绘景物的作文,它有哪些要求呢?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要求。
2、学生参加班级交流。
3、教师随机板书并小结,学生进一步体会习作要求。
(按一定顺序具体地写出秋天的田野中最有特点的景物)
三、联系生活,选择材料
1、你认为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生1:“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
生2:“硕果累累的果园。”
生3:“挂满“红灯笼”的柿子林。“
3、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中,秋天的田野里最有特色景物是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板书:“稻田”。
5、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
6、学生自由说话,教师作随机板书。
生1:“遍野都是,而且看不见边际。”
生2:“在风的吹拂下,一浪推一浪地涌向远方,特像大海中的波浪。”
生3:“稻田是一望无垠的金色。”
生4:“稻穗沉甸甸的,粒粒挺着个将要胀破了的大肚皮,把稻秆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又是一个丰收年。”
四、抓住已知,指导写法
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
1、《埃及的金字塔》的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字塔的?
2、学生讨论,教师板书小结:是抓住金字塔的外型、名称的来历、规模、怎么建造四个方面写的。
3、写稻田应该写它的哪些方面?
4、学生讨论,教师随机板书。
生1:“应该具体地写出稻子的叶、杆、根、穗的形状及颜色。”
生2:“应该写清稻田的大小,整体看上去的感觉。”
生3:“人们的劳动非常美丽,也应该写一写。”
生4:“起风时的样子特美,应该写出来。”
教师小结补充:“对,不仅要写静态景物,还应该写出动态描写。同时,除了写实景外,我们还应该写由实景而引发的想象。”
五、利用地利,实地教学
1、下面我们就准备到稻田了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根据写作的各方面要求,我们应该如何观察?
2、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的内容:叶、杆、根、穗;方法:(1)按一定顺序,有点有面地观察。(2)及时捕捉相关事物,展开联想,如起风的情况,农民的收割等。
3、实地观察。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事先选好校外课堂,学生运用观察的方法独立观察,自由地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心想,并及时记录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显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田野里,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没有教室、桌椅的限止,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学习,心里是多么惬意!
忽然,天空飞来了两只美丽的小鸟,它们欢快地叫着,不停在田野上空盘旋。学生们随之欢呼起来,“看,两只小鸟多漂亮!”“声音多好听呀!”……
我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想象:“黄鹂为何而来?它们在干什么?”
生1:“它们被田野的美景吸引来的。”
生2:“它们用舞蹈和歌声欢庆着丰收的喜悦。”
生3:“它们把景色点缀得更迷人了!”
……
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上洋溢着自由、欢快的气氛。
4、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学生自由选择伙伴,把自己观察到、想象到的进行交流,并相互提出建议,取长补短。
(2)、大组交流。各组派代表参加交流,相互平议,教师相机点评,指导写作。(如:a、可以重点写稻穗饱满、粒多,压弯枝头等。写面时,应注意表现出放眼四望,看不见边际的感觉来表现丰收的景象。b、起风时,应注意根据起伏的形态、“沙沙”的声音,从跳舞、唱歌、欢庆等方面展开想象。发现小动物时,应从赶来欢庆丰收等方面展开联想,以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生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遍地金闪闪、黄澄澄的,秋天的田野更是非同一般。走进田野,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之中,每当一阵风吹过,金色的浪花便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天与地也融为一体,到处都是金黄一色。”
引导学生讨论:具体写出了秋天田野金黄的色彩;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稻田的宽广;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动态,显得特别生动。
生2:“稻子的长势十分喜人,每颗稻穗都有八十几粒,粒粒都挺着个快要胀破似的大肚皮,沉甸甸的,直往下坠。它的秆很细,但十分坚韧,尽管已被压弯了腰,但从不趴下。它的根像鹰爪一样,紧紧地抓住大地,任凭风吹雨打,丝毫不动。”
引导学生讨论。(略)
生3:“瞧,那边的老大爷正在收割,他技术娴熟地挥舞着镰刀,一会儿,那密不透风的稻田便被割了好几垅,好像是一条条通往幸福的金光大道。远处的谷场上人们也在忙得不亦乐乎……”
引导学生讨论。(略)
生4:“忽然,一只不知名的小鸟也赶来参加这丰收的盛会,它时而盘旋,时而俯冲,并欢快地唱着歌儿,似乎在用轻盈的舞姿和动听的音乐来歌颂这金黄的季节。我爱秋天的田野!”
引导学生讨论。(略)
5、学生根据他人的发言和老师的指导再次观察,进一步体会。
6、学生及时动笔创作。
7、小组合作修改。
六、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
2、教师对共性问题再作指导,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推荐优秀作文至各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设计评析:
作文教学存在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实;语言干瘪无味,无一点真情实感。笔者以为,其重要原因在于封闭的课堂离开了学生的生活。作文时,有些题目所需的素材,学生虽然已经经历过,但那种经历大都是无意注意,这些事物在学生头脑中记忆淡薄,感受不深,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再观察、再认识;对那些学生根本没接触过的事物,更要引导他们去观察积累。由于本次训练走出课堂,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没有教室、桌椅的限止,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学写作文,学生心里是多么惬意!他们显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投入到观察、交流、创作之中。我便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看,仔细听,认真想,并及时记录下来。田野里,忽然,天空飞来了两只美丽的黄鹂,它们欢快地叫着,在田野上空盘旋。学生们随之欢呼起来,“看,两只小鸟多漂亮!”“声音多好听呀!”……我抓住这一契机,及时引导学生想象,黄鹂为何而来?它们在干什么?“它们被田野的美景吸引来的。”“它们用舞蹈和歌声欢庆着丰收的喜悦。”“它们把景色点缀的更迷人了!”……学生们争着回答,“课堂上洋溢着自由、欢快的气氛。由于每一个学生都经过了仔细观察,并融入了自己的感受,都写出了有声有色的习作,更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这绝非一幅挂图、一个课件所能及。这样生动活泼、来源于生活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也使学生觉得“熟悉生活也是风景”,主动去写自己的见闻,产生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声的强烈创作愿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理念,真正使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理念。
附:学生习作
金色的田野
狄翠
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
走进田野,远远望去到处是一片金黄,犹如是一条金闪闪的巨毯。在阳光的照耀下,跳跃着点点亮光,仿佛是镶嵌在“金地毯”上的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十分耀眼。一阵微风拂过,稻穗摇晃着苗条的身躯,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声响。仔细倾听,仿佛它们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在风伯伯的召唤下,它们欢快地唱啊,跳啊……
走近一瞧,稻子的全身一片金黄,稻穗沉甸甸的,把稻秆都压得喘不过气来。每一颗稻穗都有八十几粒,粒粒挺着个将要胀破了的大肚皮,有趣极了。忽然,天空飞来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它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还不时地发出“唧唧”声,仿佛在以它悦耳的歌声和轻盈的舞姿欢庆着丰收。
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割。他们弯着腰,左手抓稻秆,右手有节奏地挥舞着镰刀,一会儿,便割倒了一大片儿。收割机也“突突”地赶来了,“唰唰”地忙碌着。那些声音合在一起,仿佛是一曲优美的田间交响乐。当我还沉醉在乐中时,那沉甸甸的谷子都已装入一只只大麻袋,被拖拉机运走了,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啊,秋天的田野真美!
《习作8》 篇9
【教学要求】:
⒈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
⒉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把文具的特点和用途写清楚。
⒉难点:观察要有顺序,叙述要有条理。
【请前准备】:
⒈一件文具及其介绍的范文。
⒉好词语表。(表现力强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⒈请若干同学佩戴文具的头饰,兴高采烈地走上台来。
⒉师述:同学们,文具宝宝向我们走来了,我们欢迎各位文具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⒊各文具介绍自己的特点和用途。师生同鼓掌。
⒋教师摘下学生的文具头饰贴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文具名。(出示好词语)
二、交流启发,确定对象
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呢?教师见机板书文具名称。
⒉在我们的学习中,每天都离不开文具,这些文具(指板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三、绘制头饰,准备介绍
以小小组为单位,请一位同学绘画文具头饰,另外三位同学准备一份文具的自我介绍。
⒈你愿意把你喜欢的文具画下来吗?观察你的文具,再模仿书的上插图,可想象画上眼睛,嘴巴等,配上合适的色彩,比比谁画得最漂亮。
⒉评议:同学们把这些文具的形状画得很准确,颜色也很鲜艳。我们在写的时候,也要写出来。
⒊把你画的文具粘在纸条上,戴在头上,看看你做的头饰是否最适合你自己。
⒋同时,请另外三个同学为小组的文具头饰准备一份自我介绍。注意:要介绍清楚它的形状、颜色方面的特点以及它的用途。
四、出示范文,指导写作
⒈学生自读例文《钢笔刨刀》,想一想,铅笔刨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外表和用途)
⒉指导写文具的外表:( )的 ( )的 ( )的
⒊从外表看,我是( ),我有( )、( )、( ),看上去( )啊!
练习写文具的用途:句式练习。(只要……就……)
⒋练说,指名说,评议。
⒌合作编写,交流汇报。
⒍评议最佳文具头饰奖。
五、自主创作,互评互改
⒈自主命题。教师指导命题方式:
⑴直接以事物名称命题。
⑵以事物特点命题。如“我爱语文书”“我有一个小书包”等。
⒉自主编写。
⒊交流评价。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批互改,教师参与讨论。
[1] [2] 下一页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是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体会文具是我们的好伙伴,是我们所不可缺少的。指导学生习作从三方面入手。1、指导学生自学例文。2、让学生学习例文中作者的观察方法。提醒学生细致的观察是写好这次习作的前提。3、指导学生练说,在练说的基础上再自由读读例文。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主要领悟描写方法,独立观察文具
1、学生独立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教师提醒学生细致的观察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
2、注意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外到里,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主要到次要,仔细看看文具的形状、上面的图案,有几部分组成、怎么使用等。
3、学生自己观察后,练习说一说。
4、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拿着自己喜欢的文具向其他同学介绍文具的特点和用途。
5、在指导过程中,教师除了适当的评点以外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词句,帮助学生表达。
课前思考:
写自己喜欢的文具,非常符合“言之有物”的要求,可以重点以谈话式来展开习作教学。首先设计“自己最喜欢的文具是什么?”导入新课,紧接着讨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各抒己见后归纳,也就是指导了本次的习作要求,在此基础上再逐句逐句地学习例文,深化习作的内容,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
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到只有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才能将喜欢的文具写得生动逼真。学生独立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教师提醒学生细致的观察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注意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外到里,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主要到次要,仔细看看文具的形状、上面的图案,有几部分组成、怎么使用等。
请同学动动口,替自己的学习伙伴作“自我介绍”,提醒一下:你们要把自己当作你们的这些学习伙伴,用第一人称来叙说,注意说清名称、特点、作用、以及主人对你的情感。――给充分的时间学生练说。
本次习作,学生能按照按一定顺序写文具的形状、图案、组成部分和文具的使用、作用等,特别好的地方是学生还能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通过写一写平时对文具的爱护等,使文章内容更充实。
第一课时反思
首先,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到只有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才能将喜欢的文具写得生动逼真。其次,由于之前写过《我的新朋友――钢笔》的日记,正好可以一用,就把写得好的文章当作范文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作为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也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鼓励,相信自己也能写出同样好地文章,或许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学生听得特别的仔细,用心,用仔细、独立的心态去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教师提醒学生细致的观察是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注意观察顺序: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由外到里,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主要到次要,仔细看看文具的形状、上面的图案,有几部分组成、怎么使用等,并能用通顺流利的话写下来。
我的新朋友----钢笔
柏庐实验小学 三(2)班 何陆毅
上三年级了,我的老朋友铅笔退休了,又迎来了一个新朋友――钢笔。
我的钢笔是绿色的,细长细长的身体,上面有几只可爱的小熊在花丛中玩耍,非常漂亮。不过这位新朋友你可要小心的照顾它,如果给它喝的水太多,它就会反胃,大口大口的把水吐出来,如果给它喝的水太少,它就会有气无力,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的,要给它喝的刚刚好,写出的就是一手好字。
有了钢笔的帮助我很快就能写完作业,我非常的喜欢这只钢笔,但是我也不会忘记我的老朋友铅笔,我想对我的两个朋友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课后反思:
通过对例文的学习,感悟到了:一是能把文具的特点(外形、结构)和用途写清楚,二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进行自我介绍,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体会到只有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是状物文章写作的要领,才能将喜欢的文具写得生动逼真。
课后反思:
抓住文具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描写,学生需要投入自己的感情,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联想等,可以让读者也生喜爱之情。这是在审题时就要点明的,本次习作要求是自己喜欢的一种文具,那要求中的喜欢就必须在文中通过描写明确地表示出来。言之有序也在本次习作中很好地体现,这也是指导中的一大重点。
授后反思:
今天的作文课经过精心的备课,一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不错。课堂谜语的导入,我考虑到了面向全体,避免了好学生统一包揽的局面,让学生在书写谜底的基础上再举手回答;简单介绍文具的部分也精心设计了固定的说话的句式;课本的利用也可谓充分,从习作的要求到例文的学习,都让学生学得十分透彻;自己以为的课堂亮点也做得比较成功,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轿车铅笔盒的特点和用途,学生在课堂上也讲得头头是道。
课后反思:
带着十足的信心和满心的期盼开始批阅学生的习作,一开始还是沾沾自喜,学生都写得合乎规范,都是先写文具的特点,再写文具的用法或用途。可是批了十几本以后,我发现问题了:学生写不同的文具,怎么给我的感觉都差不多,有好几篇竟然和例文相差无几。回首习作指导课,我整整用了一节课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指导,对于正在学习习作的三年级的孩子来讲,如此详细的指导,怎么不会形成思维的定势呢?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当然是情理中事。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学生非常喜欢,他们通过观察一样喜欢的文具,体会文具是我们学习必不可少的好伙伴。学生能按有外到里、由整体到局部等的顺序介绍文具的形状、上面的花纹,有几个部分组成、怎么使用等等,介绍它的特点和用途。在学生的例作中能用到一定的好词好句,更有利于学生的表达,让习作更饱满、更精彩。
上一页 [1] [2]
《习作8》 篇10
训练内容:元旦期间,大家少不了走亲串友,少不了和家人、同学一起玩。这学期快结束了,回忆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更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如帮助别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选择一件事写下来,要求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作文题目:一件值得写的事
教学目标:
一、能读懂《写春联》,感知内容,体会写法。
二、能做到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三、能写出值得写的原因,并从中建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四、能激发习作兴趣,鼓励学生自由地说,生动地写。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读懂《写春联》,把握本次教学的要求。学生,复习第十册习作《记一件难忘的事》,课前每个学生写三件本学期经历的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元旦期间,大家少不了走亲串友,免不了和家人、同学一起玩。这学期快结束了,回忆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更有许多值得写的事,如帮助别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2、学生回忆、自由地练说。
二、比较发现,明确要求
1、今天,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与别人分享,题目是《一件值得写的事》。
2、学生自读思考: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3、讨论明确。(1)有一定的价值。(2)叙事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进一步思考:《一件值得写的事》和《记一件难忘的事》相比较,共同点在哪儿?不同点在哪儿。
5、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共同点:所记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写“一件”事,不是几件事。不同点:前者侧重于“难忘”,印象特别深刻,在时间上一般离现在较远,但仍然记得十分清楚,值得回味。而后者侧重于“值得写”,必须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示。)
三、回顾生活,选择材料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学期中,有哪些值得写的事?你准备写哪件事?并说清楚写这件事的原因。
2、学生思考,并参加交流。
3、师生评价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教师根据事情对学生相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若学生谈了要写同学助人为乐时,教师及时指出:“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为学生的选材点明思想意义,同时赞扬高尚的道德行为,在学生心灵中树立美好的形象。若学生谈到要写和邻居家发生的事时,教师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并鼓励学生:“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这样的点拨,深中肯綮,学生会领悟到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4、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编写作提纲。
四、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有一位小作者也写了一件值得写的事――《写春联》,写得具体、生动,重点突出,字里行间还透出节日的欢快!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她成功的秘诀。
2、学生轻读例文,思考练习。
(1)《写春联》的起因是_________,经过是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
(2)“连眉毛尖尖上都是笑”和哪句相呼应?有什么好处?
(3)文章重点写了“对话”,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4)你认为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
3、学生讨论交流。
生1:“《写春联》的起因是大年三十,两个舅舅在写春联,他们想考考我。经过是我巧妙地对上了大舅的上联,还根据二舅舅的横批,为他写了有关养鱼的对联。结果是大家都夸我语文学得好,大舅妈还奖励我呢。”
生2:“‘连眉毛尖尖上都是笑’和‘她高兴得合不拢嘴’相呼应,这样写前后呼应,使文章联系的更紧密,也更突出了过年的喜悦。”
生3:“我认为‘屋里贴年画,喜气洋洋,门上再贴上春联,就开门大吉了!’写得好,不但引出了写春联的主题,而且写出了过年欢快的气氛!”
生4:“我认为‘小湛,听说你们语文课本里讲过春联,老师还教过你们对‘对子’,’写得好,它为下文‘我’能对出巧妙的‘对子’作了铺垫,使文章更真实可信。”
生5:“我认为‘碧波跳红鲤,绿水跃白鲢。’写得好,写出了鱼儿泼剌剌欢游的景象,用词也十分准确。”
生6:“这篇紧扣住写春联来描写,从没有多余的笔墨,而且文章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一种节日的欢快气氛,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生7:“有许多动作写的很好,如‘拉’、‘搂’、‘塞’等都表现了长辈对我的爱。”
生8:“人物的神态写得也很准确,如‘合不拢嘴’、‘嗔’、‘沉吟’、‘眉毛尖尖上都是笑’等。”
4、教师小结:应当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重点――值得写的原因,详细地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注意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五、运用写法,独立创作
1、请同学们运用学到的写法,结合自己的感受,把刚才确定的内容写下来。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相互修改。
六、推荐发表,展示风采
1、小组推荐佳作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赏析,教师对共性问题再作指导,并抓住积极因素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对写做错事的同学,既从写法上评论,又从思想上评论。比如对写《悔不该……》的同学,教师应说:“一个人应该有诚实的美德。现在你能把这件事写出来,说明你还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2、学生再次修改。
3、教师推荐优秀作文至各报刊、杂志发表。
教学设计评析:
作文教学不单是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的训练,同时也是思想认识和道德品格的训练。通过作文的训练,不仅要使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使他们在作文过程中建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情感,从而在生活实践中规范道德行为。本课设计遵循叶老“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的教学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坚持文品和人品的结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在指导审题中,引导学生明确习作目的。抓住“值得写”这个题眼,启发学生确定文章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做了适时的、恰当的点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写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件事来“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给人一个启示”。确定了育人的导向,把学生的写作动机引向认识事理的轨道,增强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二,在指导选材时,注意把握德育契机。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第三,在评改草稿中,强化德育效果。教师在评论草稿时,既从写法上评论,又从思想上评论。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怎样认识事物,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认识的直接流露;行如其人,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听其言观其行,及时端正学生的认识,强化德育效果,使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同步发展。
附:学生习作
难吐真情
董盼
哎!老师今天要来家访,我心蹦跳,脚发抖,汗豆大。真不知老师来时,我是哭呢,还是笑。对了!索性避而不见吧。于是我早早地躲进了我的小天地!“呼呼”,风狂猛,吹拂下,带着点点小雨,也带着老师兜了一个大圆圈,最终才来到我家,成了第一个我“讨厌”的客人。我摒住呼吸,侧耳倾听,还是不真切,只能隐隐约约地听见他们的声音,想下楼,可总是迈不开步履。
终于,不知是妈妈的催促,老师的呼唤,还是自己抑制不住的内心的渴望,我还是与老师见面了。当时,您对我在学校里的表现以及成绩做了一系列的评价。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那些话一直激励我前进,失利时,扶着我,停滞时,推着我,使我不断向上攀登。
此时,我心里火辣辣的,在确定奋斗目标时,我也只是不尽点头。面对您,心里有说不出的羞涩。给您倒茶时,我还真希望满满杯中水能代表我的心愿,一万句感恩尽在无言中。
时间冲刷了一切,语言超过了生命的长度,风雨又带走了您,我感到万分懊悔,任何东西融于口中都是辣的。也不知怎的,许多埋在心底的话,我都没有倾吐。短短的时间,我品尝了人间的四大珍宝――酸甜苦辣。很长时间,只有沉默寡言与我为伴。明天,我只能用勤奋去弥补自己的笨拙。
徐老师,是您!更进一步激起了我对作文的热爱,我能够从中抒发情怀,它成了我的一个知心朋友。您让我不但要提高自己,还要带领班级更上一层楼。也许是我能力有限,班长的工作完成得还很不够出色,但,请你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带着全班奋进。
敬爱的老师,明天那绚丽的“花朵”就是我对您珍藏已久的真情!
《习作8》 篇11
习作 6
参观
教学要求:
引导学生观察例文《参观“中华名胜微缩景观”》,直到例文桉参观的顺序写了参观的经过,重点写了参观“故宫”和“少林寺”的微缩景观,初步认识写参观记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
引导学生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作修改,可对草稿进行初评,在初评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 组织活动,实地参观。
二, 学习例文,激发兴趣。
导入 。
初读例文,了解大意。
再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
时间、地点、对象、顺序、重点。
再读例文,抓重点部分。
如何具体写故宫微缩景观的?
先总写故宫建筑群逼真的外形。
再具体写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雄伟壮丽,特别戏写了汉白玉雕琢出来的台基等等。
小结。
三, 出示要求,分析理解。
出示习作要求:
写参观过的地方。
有顺序、有重点。
进行修改。
四,对照要求,习作。
《习作8》 篇12
课的开始,我先读了几封家长给孩子的信,学生们听得很认真,特别是收到信的那些孩子听得更认真,也特别感动。在学生都很感动的时候我停了下来说:“家长对大家的关心、期望是这么高,你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知道自己的长处吗?”
大家都说知道,我顺势说:“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自己的长处吧,也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了解你们。”板书:谈谈“我”的优点、特长
学生们很激动,纷纷说,我做事很认真;我常帮妈妈做家务;我擅长讲故事;我爱读书;我玩双扛最利害……
我小结:同学们刚才说得很好,那能说得详细些、具体些吗?学生无言。
我又引导:我们课本上也有两个同学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特长,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看看他们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
学生读课本上的例文。
先看第一篇例文,指名读第一节,同时思考这一节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我的特长)
提问:是怎样介绍的?(有学生说:先说自己活泼,力气大,再突出自己力气大)
再问:你能这样说说自己的优点长处吗?指名试说,
在学生基本能说出后再问:还有没有更好的介绍方法了?
很快有学生说:“可以这么说:你知道我的特长是什么吗?”
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有什么好处吗?
生:让别人想看,
生:这样设计一个悬念,引起人读的兴趣。
我立刻表扬:你说得太专业了,非常棒!接着学生又说了几种开头都还不错。
师小结:这几种开头都不错,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头,不过要注意这样就可以是一个小节了,再写下面的内容时,我们就应该另起一段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样向我们具体介绍他的这个特点的。
学生再自由读下一节。讨论得出:他是举例说明的。并谈了谈小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接着再看第二个例文,学生立刻指出他是一段倒底的,这样不好。于是我说:“那我们来看看可以在什么地方分段?”
师生共同研究,发现可以分三段。第一段直接说出自己的特长并讲出不容易做到。第二段举例说自己练功的辛苦。第三段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取得的成功。
我表扬了他们同时提问:同学们你们仔细读读第二段,你看到这位同学练功的辛苦了吗?找出相应的词。学生列出:我胆小不敢双手撑地,双腿腾空。回到家我不气馁,咬牙坚持……
师:不气馁,咬牙坚持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能想出来吗?
生:不能,我们可以再写写“我”是怎样不气馁,咬牙坚持的。这样就容易多了。
师:说得对,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在能写得具体的地方要写具体,这样就能让读的人觉得很形象。
接着我们又一同看了并讨论了同学们自己找到的觉得不错的例文。
最后学生同桌互说自己的长处、优点,再动笔写,因为下课了,也没有看到学生的作文,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了一下去,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从上课的表现来看,应该还好,不过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
《习作8》 篇13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物。
2、在图上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二、教学重点:在图上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三、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颜料等做画工具 。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
1、看图:
(1)学生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
(2)说时按什么顺序?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可以)
2、指导学生在图上添上动物。
(1)学生说说天空中有哪些动物,树林中有哪些动物,小河里有哪些动物?
(2) 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贴在书上的图上。
(3)学生也可以直接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到图中。
二、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过去听一听,除了风吹过树梢的洗涤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 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
2、学生自由作画。
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
三、指导学生涂颜色。
1、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涂上各种颜色。
2、老师巡视,不作统一的规定。
3、由图画入手,从整体观察图画。
四、练习说话。
1、指名说说自己画了什么动物,并简单说说理由。
2、抓住图画内容,老师出示填空:
( )的天空,的小河,
( )的树林,的野花。
3、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景物连起来说一段连贯的话。
板书:
习作3
观察景物 画上小动物
按顺序抓住主要景物。
有详有略,有动有静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写动物的基本要求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要求写本次习作,并誊写,字迹端正、清楚。
二、教学重点:写好作文。
三、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写出动物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五、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读例文。
1、学生读懂每句话,了解写动物可以写哪些内容。
2、说说例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二、指导学生写景物。
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 白云悠悠 五彩缤纷 点缀 生机勃勃 一碧如洗 生机盎然 涟漪
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
路边的小花儿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有趣极了!
1、让学生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说说。
2、按一定的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连贯成一段话。
3、在本篇作文中景物可以简略地写。
三、指导学生写动物。
1、读了例文,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仿照例文说一说。
2、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醒、补充,弥补自己的不足。
3、组将说得较好的同学推荐到班级里交流,互相评议,共同提高。
4、老师小结。
四、老师提供部分精彩片段赏析。
1、一群小虾时而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来几下立定跳远。它们摆动着长长的胡须,挥舞着两只大钳子,好像在说:“别看我们小,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2、小树林里一片宁静,一阵微风吹过,树叶发出了“沙沙”的声响。小山坡上,小草晃动着小脑袋,好奇地望着新世纪。小野花们竞相开放,一丛丛、一簇簇,五颜六色。它们摇曳着美丽的身躯,逗得蝴蝶、蜜蜂一个劲地围着它们唱歌、舞蹈。
3、小乌龟呀,真是一个胆小鬼!你瞧它,走一步,东瞧瞧,西望望,就怕遇上危险。哈,前面漂来几棵水草,小乌龟以为是遇上了敌人,急忙把头、脚、尾巴一下子缩进了硬壳里。
五、学生独立仿写练习,老师巡回指点。
六、交流评价,修改誊写。
1、交流学生的习作。
2、学生自己修改誊写。
板书:
习作3
观察景物 画上小动物
按顺序抓住主要景物。
有详有略,有动有静
教学反思:
一、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通过本课的试上,我深刻体会到钻研教材,仅靠一本教参是不够的。教参上,习作教学的教学建议不多,还有许多课堂上会产生的问题是教参上没有的。比如有的学生准备的动物图片与画面不符,有的是不合实际,有的是不美,需要老师充分把握教材,同时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多动脑筋,才能解决好这些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领会编者意图,编者的本意是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着色,产生表达的愿望,如果不是时间的限制,我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着色,效果会更好,甚至可以边画边交流,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二、习作教学不应仅局限于习作课。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不太强,口语多,不会使用关联词,方位词等使句子连起来,在平时的语文课上老师就要关注这个问题,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不仅仅是考虑学生的回答是否是正确答案,还要考虑他语言表述的规范性。这样才能逐渐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起来,而如果仅靠习作课来解决这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三、习作课力求上得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在学生表达之前,我带领大家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的课文,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学过的词句学以致用,做到温故知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循序渐进,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知道要按一定顺序,然后指导简单说景,最后重点指导写动物。同时在学生说话时老师带领同学们认真倾听,因为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还不太强,口头语言较多,通过师生的评议规范学生的语言。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不太会将词组组合成句子,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
课后反思:
《习作3》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一次通过给图画着色,然后简单写景,详细写动物的习作,是低年段学生刚步入中年段的初始阶段的习作练习。在本课的备课、上课过程中,我有许多的收获与感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先来说说“美和趣”:编者为学生提供的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孩子的着色使画面有了色彩,更加生动,更美了。学生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是非常喜欢,也乐于介绍自己的作品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情境,通过对第二单元课文的回顾,学生作品的展示,老师语言的描述,使学生能体会到美,通过老师的表扬鼓励等激励手段,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觉得表达是快乐的。
“实且细”:习作课力求上得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在学生表达之前,我带领大家回顾以前学过的写景的课文,目的就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学过的词句学以致用,做到温故知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知道要按一定顺序,然后指导简单说景,最后重点指导写动物。同时在学生说话时老师带领同学们认真倾听,因为三年级学生表达能力还不太强,口头语言较多,通过师生的评议规范学生的语言。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指导学生简单地描写景物,具体写一写动物。教材分为三部分:一是一幅画有天空、树林、小河的景物图;二是提供了一位同学描写小鱼的例文;三是习作要求。学生自由地画,自由地写,在协作中充分体验到了快乐。
《习作8》 篇14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大量查阅材料,以便充分而详尽地获取材料,对于查阅得来的有关资料,按书上所提问题的顺序写下来。
2.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习作指示”,讨论交流,明确这是介绍菊花有关知识的作文,不能写成看菊展的参观记或是菊花的状物作文。
3.要提醒学生不要罗列资料,而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和特点比较鲜明的作重点介绍,其他的则应略写。
[教学要求]
1.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2.运用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逐步养成查阅资料、观察事物的习惯。
3.在实实在在的训练过程中,学习将查询的资料与观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难点:指导学生将查得的资料,有选择地、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作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查找资料
2.作菊花幻灯片或图片。
[指导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金秋时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纷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姿,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去参观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们自豪的是,菊花的故乡就在我们中国。今天,我们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写一写菊花。
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自由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讨论交流:本次习作要写什么?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作文?
3.师引导学生归纳写作要求:
(1)查阅资料,弄清菊花原产于哪个国家,人们根据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类、多少型?你认识几种菊花?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点?
(2)按上面问题的顺序写。
(3)选择自己熟悉的菊花写,要有详有略。
三.指导观察图片
1.出示:银针、苍龙爪;狮子须、紫矛、金绣球、鸳鸯菊等几种菊花图片。
2.观察思考:这些花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和姿态怎样?
3.同学们还认识哪些菊花,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
三.交流查阅资料情况。
1.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哪些关于菊花的知识?
2.阅读。教师将关于菊花的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阅读。
菊花,原产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栽培名花之一。传至国外后用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为主,亦可嫁接,育种可用种子繁殖。菊花的品种多达数千种。1982年中国菊花学术讨论会将菊花分为5类30型,5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和桂瓣类。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宽带型、荷花型、莲花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
3.讨论。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识?
五、练习说话
1.按问题的顺序,说说你对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说。
3.指名学生说,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说好菊花瓣、花型的特点。
六、学生写稿,教师巡回辅导,指导学生准确用词
七、评讲
1.指名学生谈自己的习作,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并给予评点。
2.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修改习作。
八、誊写
《习作8》 篇15
教学要求:
1、 通过阅读例文,知道写参观或游记一要按照顺序,二要抓住重点写出特色,三要写出自己的感想。
2、 学习例文的写法,自定题目,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习作准备
在本次习作之前,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
阅读要求:1、把你觉得作家描写最传神、最细致的部分反复朗读,并摘抄。2、选择其中的两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个提纲式的记录。
二、赏析部分作品
1、 同学们,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与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有哪些收获呀?
2、 请同学们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一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1) 在小组里交流。
(2) 大组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3、 师生共同阅读习作例文。
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的肚子里。
(2)、读了文章,你感觉到了“绝”么?为什么?
(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
三、指导练笔
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
2、指导学生写提纲。
提纲要求:(1)列出写作的顺序。
(2) 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
(3 )一些精彩语言。
3、交流习作提纲。
4、学生练习写作
第二课时
学生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相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