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通用16篇)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
【教育理念】
营造开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学会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反馈信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十六《要下雨了》。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下雨前燕子飞得很低。
生:小猫洗脸说明要下雨。
生:蚯蚓从洞里钻出来也说明要下雨了。
生:下雨前可以看到蚂蚁搬东西。
生:蚊子一大群一大群的说明要下雨了。
……
师:同学们调查得很好,看来从课外书上能学到很多知识。
二、多种活动,识记生字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朋友,瞧,它是谁?
(出示图片“小白兔”)
生:小白兔。
师:有一天,小白兔去山坡上割草,就要下雨了,它还没有割完,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生:好。
(出示“小草”图片,每棵小草上有一个生字)
生上台认读生字。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预习得很好,为他们这种好的学习习惯鼓掌。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谁能当小老师领读一下。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师:今天,我们班的“出色小老师”是郭颖同学。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到这些生字拼一拼,读一读。
生拼读生字。
师:我们来开一列单轨小火车,看哪一列小火车是“快易通列车”。
分别找二列小火车认读生字。
师:我们和这些生字娃娃初次见面,就交上了好朋友,再让我们熟悉熟悉吧!来,“识字方法交流会”开始。
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坡”的,土+皮就是坡。
生:我是用猜一猜的方法记住“闷”的,把心关进门里面是什么字?
生:我是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消”的,“悄”的竖心旁换成三点水就是“消”。
生: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住“潮”的,“朝霞”的“朝”加上三点水就是“潮”。
生:我是用联想的方法记住“割”的,割草、割麦子都要用到刀,所以这个字是立刀旁。
……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不少,你们不光是发现家,还是交流家,说得很清楚,那你们能不能给这些生字娃娃找一个好朋友呢?同桌探讨一下,一会儿,我们要启动“双轨小火车”。
同桌探讨生字组词。
师:“双轨小火车”开动了,一列读字音,一列组词,准备开始。
分别找两列“双轨小火车”活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在我们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小白兔安全地回到了家,它没有被雨淋湿,可是它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生:有。
师:小白兔问:我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在读课文之前,我们来看个动画片。
生观看动画片。
师:小白兔在路上遇到了谁?
生:小燕子、小鱼、大蚂蚁。
师:它们分别告诉小白兔什么?请三人合作读课文。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我们来展示一下。
生展示读。
师:初读有三点要求:一要读得正确、流利;二要读得有感情;三要读懂、读明白。今天这节课我们达到了第一个要求,老师真替你们高兴,来,拍拍小胸脯,说一句──
生:我真棒!
四、你说我猜,巩固生字
师:大家想不想考考老师?
生:想。
师:来,“你说我猜”游戏开始。
指名读生字(不发音),师根据嘴形来猜
师:这节课在我们的合作下,在同学们互相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来让我们互相握握手,说一句“合作愉快”!
生互相握手。
师:下课。
【教学反思】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识字量太大。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常常在想: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住课堂,切实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学生才能够认识教材中的认读字,才能较好地完成新课程在识字教学方面所设定的战略性目标 ──大量识字。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尝试与总结,初步设计了一个“五步识字教学法”。但这种教学方法与课文的融合程度还不够紧密,包含的内容不够全面,我会继续实验与探讨下去。
【点评】
一年级识字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一节课识记十四个生字的学习任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艰巨的。而孙老师在整节课中有张有弛,环环相扣,老师是在有意识地组织教学,而学生是在轻松又充满竞赛的气氛中无意识地学习。识字的过程应该科学,应该有趣,也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孙老师设计的 “五步识字教学法”就是在有趣的情趣中,在学生的无意注意中进行的。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幸福街小学:高梅)
整节课以实现互动交流式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体会。一些活动,如“单轨小火车”“双轨小火车”“你说我猜”特别适合我们这种班额大的教学群体。识字不离文,最后安排的初读课文正是一个展示识字成果的机会,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幸福街小学:李爱明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2
设计 杨明明
师:课题上面有个什么标记?
生:梅花。
师:什么意思呀?大家说,这是一篇什么课文?
生:自学课文。
师:说得很对,这是自学课文,要自己学会的。题目“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要快下雨了。
生:马上要下雨了。
生:再过几分钟就要下雨了。
生:一会儿就要下雨了。
师:就这个意思,快要下雨了,你们说对了。“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动动脑筋看。
生:不一样。“要下雨了”就是还没有下,等一会就要下了。“下雨了”表示已经下了。
师:《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生: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
生:可能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师:对。那么这篇课文讲些什么呢?我们打开113页,老师有个问题,你们是否学懂了课文,用什么来检查呀?
生:用课文后面的题目来检查自己学懂了没有。
师:说得对。让我们来看看课后的题目,第一个题目是什么?你念。
生:“看拼音读课文”
师:看拼音读课文要求我们怎么样?
生:要求我们把课文读通。
师:第二个题目是什么?要求我们什么?
生:“说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你知道下雨前还有哪些现象”。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把课文读懂。
师:第三个题目是什么?
生:“分段朗读课文”。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把课文读好。
师:把课文读好应该怎么样?
生:读得有表情。
师:课文后面的题目要求我们读通、读懂、读好。那么,我们首先把课文读通。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对于生字,学生自己按拼一拼(字音),读一读(连词),想一想(意思),记一记(字形)的步骤去解决。几个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把他们叫到讲台前辅导。)
师:都读通了?请大家互相检查。
(学生两人一组,每人读一句,进行两遍,一方有错,另一方帮助纠正)
师:都读通了。课文讲了些什么?
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低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往高处搬家了。
师:说得真清楚。谁还能说得这样清楚?
生:下雨之前,燕子飞低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到高处去了。
师:说得好,下雨之前……为什么下雨之前燕子飞低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搬家了?我们一小节一小节把课文
生:学懂。
师:现在先看看第二小节,燕子为什么飞低了?你们要把课文中的答案找出来,然后再对自己提出几个为什么,自己来回答。(学生读后回答)
生:为什么燕子飞得这么低呀?因为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平时燕子飞得很高的,飞得很灵巧。
生:为什么小白兔要问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因为小白兔象我们一样,都喜欢问为什么。
生:为什么说小燕子从小白兔头上飞过、这是要说明,小燕子飞得很低。
生:为什么书上写“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伸腰”,因为他刚才在割草;为什么燕子飞得这么低,因为小虫子飞得低了,虫子怎么会飞低的,因为小水珠把虫子的翅膀沾住了;小水珠是哪里来的,因为太阳晒到湖里,小水珠为成了水蒸气,散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冷风一吹,云变成了小水珠掉下来了。
师:嗅,真能干,我们为他鼓掌。他把《小水珠旅行记》里的知识都用进去了。我们要向他学习,问一个一个的为什么,我们学懂了很多问题,燕子飞低的原因也搞清楚了,而且许多问题都提得很有水平,现在我们轻轻地把第二节念一遍。
师:现在杨老师来念前面一句话,你们念后面一句话,分角色的话你们念。(师生对读)
师:行了,按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小节,要能回答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小鱼游到水面上来干什么?(学生自学后回答)
生:小鱼游到水面来透透气。
师:为什么要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生:因为水里闷得很。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水里会“闷得很”?
生:水里面没有空气。
师:对,要下雨了,溶解在水里的空气也少了,所以水里闷得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大家做小老师。做小老师要有很高的水平。要认真地、热心地帮助同学。
(学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对他的朗读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生:他的字音读错了,我能帮助他。
生:他的标点没有念出停顿来。
生:他念得太快了。
生:我认为他念得比以前有进步了,以前他很不自然。
师:对,我们既要看出缺点,热情帮助;又要肯定成绩,看到同学的进步。下面,还是老师读解说词,大家念角色的话。小鱼对小白兔很关心,要把关心的口气读出来。
(学生有表情地朗读)
师:第四节讲蚂蚁搬家,蚂蚁为什么往高处搬家,书中没有答案,谁晓得为什么?
生:因为蚂蚁住在地下,水流到洞里,蚂蚁会被淹死的。
生:水流下来,会流进窝里去的。
生:我有个问题,蚂蚁用触角讲话,小白兔怎么会听得见呢?
师:大家想想看,小白兔为什么会听见蚂蚁说话?
生:这是童话。
师:对,这是童话。所以蚂蚁要往高处搬家,刚才你们说的意思是因为水是往低处流的,容易流进蚂蚁的窝里去。
生:我有一个问题,泥土是会吸水的,水不会淹掉蚂蚁窝。
师:雨下得很大,它吸水来不及了。
生:前几天,雨水也流进我们家了,我们家涨大水了。西湖水都满上来了。
师:好了,现在你能回答书上的问题了吗?(指黑板板书)
生:(齐声)因为小燕子低飞了,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蚂蚁往高处搬家了,所以小白兔知道要下大雨了。
师:来,我们一起把课文最后两小节念一念。它们告诉小白兔的知识对不对?
生:对。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3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儿童有与生惧来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 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运用经验,导入 课文
出示图,配以电闪雷鸣的音像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雷声
师:能模仿一下吗?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闪电,像一把到把天空劈开了。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乌云。
生:我看见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弯了腰
生: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
生:要下雨了。(板书)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我们的课堂。新世纪的学生,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网络,媒体,社会、家庭都给了他们许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在知识面很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或多或少地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要活用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经验,以服务于教学活动,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将语文放进生活,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思维冲突,展开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阅读体验的欲望,疑问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处,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那么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鱼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飞得很低。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飞得很低吗?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飞得很低。
师: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学懂了那么多!那么课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奇怪)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写了!(读)“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该句
师: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明白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句
生:我觉得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解决了,他很高兴!
师:真不错,你来试试!
生读句。
师:看来小朋友把难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仔细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问,小白兔是怎么解决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师:是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有知识的获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子现,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们一起努力吧!
低段学生注重识字、积累,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疑点,引导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其目的性强,既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又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书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发展能力。
2、媒体辅助,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
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图)
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
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
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
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小鱼前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的读,不断的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
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还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课堂上,学生对于小白兔为什么感到奇怪,小鱼在水里的情景,通过课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再先出来,由于前面读的到位,学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我读懂了这里有一个多音字,‘空’”,这时,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词,那就先解决吧,不料学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学生都讲了“我学会了哪个字”把我的教学设计全打乱了。现在回想,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出来时,我就应即时引导,让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从内容找疑点,展开学习,这样。探究的氛围可能体现的更好。从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课都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机智如何。
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对待课堂突发事情时,没有冷静的教学机智,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学程序。今后因在这方面加强锻炼。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4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全文共9个自然段,4幅插图,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1、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3、抓朗读训练,语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能预示要下雨的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巩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3、学习分角色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4、学会写“虫”,正确的描写。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燕子为什么飞得低?鱼儿为什么出水透气?小蚂蚁为什么搬家?
教具:cai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讲读法、朗读法、自学法、小组讨论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和会认字。理解课文内容时采取“教、扶、议”的方法,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看课件:天空阴沉沉的,随着一阵阵隆隆的雷声,一只小白兔一手拿镰刀,一手挎着篮子出现在山坡上。)问: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要下雨了》的生字词,我们再来认识认识这些生字宝宝。[点评: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的生字,增加与生字见面的机会,加深记忆。]
二、整体学习课文
复习之后,我们就要把生字词送回课文中,进一步学习课文。
听老师读,想一想:小白兔是从哪些有趣的事情中知道要下雨了?(天气很闷;燕子低飞捉虫;小鱼游出水面透气;小蚂蚁搬东西。)
三、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
2、学生汇报。(1、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2、天气很闷;3、小白兔弯着腰时间太长,想伸伸腰休息休息。)
3、学习生词:(生字卡片)山坡 割草 很闷 伸了伸腰
4、小结过渡:小白兔伸了伸腰,看见了谁?请看大屏幕。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详细指导)
1、(课件)指名看图,说说图意。(小白兔看见燕子飞得低,便问燕子为什么,燕子告诉他是为了捉虫子。)
2、请同学们回到课文读一读,找找这幅图讲了哪些自然段的内容?(第2、3自然段)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用“——”画出燕子说得话。
4、指名回答,学习生词:潮湿(结合学生的实际说说意思)
问:燕子为什么飞得低?请用“因为 …… 所以……”说一说。(因为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低飞是为了好捉虫子。)板书:燕子低飞捉虫
5、指导分角色朗读。(抓住“为什么”、“呀”引导学生读出小白兔充满疑问惊奇的语气。)
6、学习书写“虫”。
* 出示卡片,教师范写。
* 学生用笔在书上71页“我会写”中描一描。
8、学习句型:
————正——————呢!
指名说说句子
9小结:这2、3自然段讲了小白兔看见下雨前,小燕子飞得低是为了捉虫子。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两个自然段的?(总结学法:看——读——想——说)
[点评:教师根据文章结构相似的特点,着重指导课文的第2、3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 主动学习,总结学法,为后面的放手学习打下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放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用上述学法学习课文的第4、5、6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书,小组讨论: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
2、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明白的地方:(1)小鱼儿都游出水面是因为要下雨了,水里很闷,出来透透气。
(2)“闷”是指透不过气。(学生用手捂住鼻子和嘴巴感受一下,再各自说说自己的体会。)
(3)小鱼叫小白兔赶快回家是因为要下雨了,小心淋着雨。
不明白的地方:
* 小鱼为什么会说话?(因为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因此和人一样会说话了,会想问题。)
* 为什么下雨前水里会很闷?(因为平时水中的空气够小鱼们呼吸,但下雨前,水中缺少了空气,鱼儿呼吸不到足够的空气就会觉得很闷。)
3、小结:谁再来用“因为 …… 所以……”说说小鱼为什么到水面上来?板书:出水透气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是要下雨了吗?”这一句要读出小白兔怀疑的语气,后面抓住“怎么”“呀”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及小鱼对小白兔劝告的语调。)
(四)继续放手学第七自然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学习生词(出示生字卡片):连忙 消息 搬东西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1、小白兔看见一大群蚂蚁在搬家;2蚂蚁已经知道要下雨了……)
4、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蚂蚁为什么要搬家?)
板书:蚂蚁搬家防水
5、再次看图,理解课文。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蚂蚁肯定的语气)
(五)学习课文的第8、9自然段
1、过渡问:雨真的下起来了吗?(看课件证实学生的猜想)
2、齐读课文的第8、9自然,比较句子。
* 要下雨了。
* 大雨下起来了。
* 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点评:通过比较读,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不同的词“要”“真的”,学生反复读后明白第1句中是指快要下雨,还没下;第2句是指在大雨下了;第3句是指前面有小动物说要下雨,后面真的下雨了,验证了小动物 们的说法,使学生 更清楚地了解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课文,拓展练习
1、学了课文,我们弄明白了什么?
2、你知道下雨前,还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回家查查资料。
板书:
燕子 低飞捉虫
16要下雨了 小鱼 出水透气
蚂蚁 搬家防水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5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运用经验,导入课文
出示图,配以电闪雷鸣的音像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雷声。
师:能模仿一下吗?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闪电,像一把到把天空劈开了。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乌云。
生:我看见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弯了腰
生: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
生:要下雨了。 (板书)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我们的课堂。新世纪的学生,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网络,媒体,社会、家庭都给了他们许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的知识面很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或多或少地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要活用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经验,以服务于教学活动,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将语文放进生活,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思维冲突,展开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阅读体验的欲望,疑问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处,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那么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鱼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飞得很低。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飞得很低吗?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飞得很低。
师: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学懂了那么多!那么课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奇怪)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写了!(读)“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该句。
师: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明白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句。
生:我觉得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解决了,他很高兴!
师:真不错,你来试试!
生读句。
师:看来小朋友把难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仔细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问,小白兔是怎么解决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师:是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有知识的获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子现,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们一起努力吧!
低段学生注重识字、积累,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疑点,引导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其目的性强,既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又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书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发展能力。
2、媒体辅助,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
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
(小兔图)
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
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
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
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
(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
(读出奇怪的语气)
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小鱼前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的读,不断的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
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还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课堂上,学生对于小白兔为什么感到奇怪,小鱼在水里的情景,通过课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再先出来,由于前面读的到位,学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我读懂了这里有一个多音字‘空’”,这时,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词,那就先解决吧,不料学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学生都讲了“我学会了哪个字”把我的教学设计全打乱了。现在回想,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出来时,我就应即时引导,让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从内容找疑点,展开学习,这样。探究的氛围可能体现的更好。从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课都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机智如何。
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对待课堂突发事情时,没有冷静的教学机智,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学程序。今后因在这方面加强锻炼。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指名读题目:
“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快下雨了。马上要下雨了。)
2、“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
动动脑筋看。
3、《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可能会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灵)
听了录音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生字朋友?
抽生认,正音,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示:
“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声喊”等词语。
⑴指名读。
⑵开火车读。
⑶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齐读。
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想一想哪些地方不好读,可以作个小记号,过会提出来。
2、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提出来大家帮助你?
3、解决了有难度的句子,请你们四人小组一起大声的,自信的读一遍课文。
4、哪些同学想来展示你的朗读本领?抽几名同学来读。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⑴我们一起玩吧!
⑵你写作业了吗?
⑶今天天气很好。
小结:有了这些语气助词的帮助,我们才能把课文读得那么美。
2、句子里的“吧”“吗”“很”是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4、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只有“虫”是独体字,另外5个字是左右结构)
5、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6、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7
《要下雨了》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老课文,文章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的气象常识。除了《古诗两首》外,本单元学习的都是童话故事,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本文有点长,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除了布置了预习之外,还利用了早读课带他们读了两遍。
上课伊始,我播放了一段下雨前的视频,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紧接着出示一首相关的儿歌,进一步引出课题,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理解“天气很闷”的时候,我请孩子们用手捏着自己的鼻子,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在抓住小白兔对要下雨了充满疑问到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这条主线的同时,我重点进行了朗读指导,尤其是问句和感叹句的指导,这一课出现了很多语气助词,指导他们读出语气,孩子们都读得有模有样。其间穿插了句子训练,如“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___”,还进行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谁来扮演兔子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呢?”正好把前面小鱼对小白兔关心的句子学以致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我播放了课文的动画,学生很感兴趣。最后,请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在下雨前会有反常的举动?有的说:“蜻蜓低飞。”有的说:“青蛙鸣叫。”当我告诉孩子们还有乌龟背上出汗,小猫洗脸,知了停止鸣叫,蚯蚓出洞,蝴蝶躲到树叶底下孩子们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副吃惊的表情。
不知不觉中,铃声响了,有个孩子说了句:“就下课了呀!”是呀,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如果每节课孩子们都能如此感兴趣,如此投入,那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不过,在做语文练习册时,发现要写关于天气的谚语,后悔课前没看,否则可以在课堂上拓展一下,只好之后补充。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8
佚名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创新目标 认识雨前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分析与处理:
重点: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
难点:认识下雨前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关键:是抓住好词、好句进行理解。
处理: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这些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字卡。
教学过程 :
一、导引目标,激发情趣
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
为什么?(讨论)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童话里都有谁?(用“这篇童话里有____和_______”的句式说话。)
(2)这篇童话主要讲了谁?
(3)“要下雨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几次?
都是谁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不做过多的课文分析
3、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图文对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
三、研究学习,体验发现
1、读了这几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雨下起来了,下得怎么样?说明了什么?
3、学习生字。找出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读文:思考你还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帮助我们做事情?说给大家听。(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1、练读生字,纠正字音。书写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3、本节课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说一说。
六、研究性作业 :
课外读一读关于自然方面的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版》
板书设计 :
16 要下雨了
燕子飞得很低
要下雨了 小鱼都游出水面
蚂蚁往高处搬家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9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儿童有与生惧来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 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运用经验,导入 课文
出示图,配以电闪雷鸣的音像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雷声
师:能模仿一下吗?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闪电,像一把到把天空劈开了。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乌云。
生:我看见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弯了腰
生: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
生:要下雨了。(板书)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我们的课堂。新世纪的学生,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网络,媒体,社会、家庭都给了他们许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在知识面很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或多或少地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要活用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经验,以服务于教学活动,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将语文放进生活,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思维冲突,展开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阅读体验的欲望,疑问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处,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那么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鱼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飞得很低。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飞得很低吗?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飞得很低。
师: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学懂了那么多!那么课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奇怪)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写了!(读)“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该句
师: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明白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句
生:我觉得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解决了,他很高兴!
师:真不错,你来试试!
生读句。
师:看来小朋友把难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仔细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问,小白兔是怎么解决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师:是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有知识的获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子现,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们一起努力吧!
低段学生注重识字、积累,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疑点,引导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其目的性强,既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又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书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发展能力。
2、媒体辅助,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
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图)
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
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
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
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小鱼前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的读,不断的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
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还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课堂上,学生对于小白兔为什么感到奇怪,小鱼在水里的情景,通过课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再先出来,由于前面读的到位,学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我读懂了这里有一个多音字,‘空’”,这时,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词,那就先解决吧,不料学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学生都讲了“我学会了哪个字”把我的教学设计全打乱了。现在回想,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出来时,我就应即时引导,让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从内容找疑点,展开学习,这样。探究的氛围可能体现的更好。从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课都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机智如何。
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对待课堂突发事情时,没有冷静的教学机智,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学程序。今后因在这方面加强锻炼。
◆[2004-04-10]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0
教学目标 :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了、不、太、也、左、右”6个字。认识笔画“ ”和4个偏旁“心、
2.认识句号和句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生字识记字形认读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课程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一.导入 新课
大家见过蘑菇吗?蘑菇的形状像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蘑菇帮助飞虫的故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领悟课文内容。
三.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
四.学习生字
1.出示
xiǎng dǎ wèi sǎn zài qián miàn hòu hái shì
想打为伞在前面后还是
2.小组内互学并讨论方法
①联系实物想象,识记“伞”。
②用比较法记“左”“右”“不”“还”“后”“在”
③用顺口记“为”:点撇横折钩,最后一点在里头。
3.从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并读带有生词的句子。
4.指读生字,扩词训练
5.巩固练习
①小组进行抢读字卡游戏
②继续扩词
五.继续练习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
一.检查复习
1.读字卡
2.指名读生字生词
二.指出本节课要学的生字
1.le bù tài yě zuò yòu
了不太也左右
2.观察字的各笔画位置,说说怎样写好这个字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相机辅导
5.投影比较生字,指出优缺点
三.学生书写生字
四.抄写词语
五.作业 :抄写生字、生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及生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认识句号和句子
1.出示“下雨了,下雨了,蘑菇想为飞虫打伞。”
2.思考: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写完后的标志是什么?
“。”句号
句子后面画句号,表示一句话,一句话能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
3.数一数这篇文章共有几句话?
三.说一说蘑菇为飞虫打伞都打在什么地方?请画出方向词
板书:前后左右
四.再读课文说说蘑菇是个怎样的孩子?那当你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怎么办?
五.练习背诵课文
六.想一想:你能用“前、后、左、右”说几句话吗?
七.作业
请你说说自己家住的位置,学校的位置等,最好说别人没说过的。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1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吗、吧”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确要下雨之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懂得课文说明的道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词卡、录音
教学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齐读课题。
2、(课件介绍新朋友)今天老师特地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黄帽,你们欢迎她吗?小黄帽很喜欢聪明能干的小朋友,她托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接受考验吗?
①指名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②指导写字。师: “吧”、“吗”他们都是轻声。(字卡贴黑板上)
a老师范写“吗”。(提醒:“口”很有礼貌,在写的时候他会跑到横中线的上面去,把下面的位置留点给边上的字。)
b学生试写“吗、吧”
师:“吗、吧”都是语气词,一会儿,会在朗读中体会这几个词的用法。
二、学习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读文,知道文中小白兔遇到了几个好朋友?都是谁?是在哪几段写的?端好书。眼离书本一尺远。(生答师板书)
师: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就让我们好好来学习课文吧。
(一)燕子低飞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让你知道了什么?(理解“很闷”,做做直起身子的样子)
2、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他是怎样对燕子说的?(课件)
3、指导朗读
①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生喊)
②( 出示句子: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
对啊,我们不光要大声喊,还要读出奇怪发语气。我们来比比看谁读得好。(指名――齐读)
4、(课件出示句子: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师范读小燕子的回答的话,想:燕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师引导用“因为……所以……”来说话.)
口头练习:用“正忙着……呢!”说话。
5、分角色朗读。
(二)鱼游水面
1、燕子的话,小白兔相信吗?为什么?(课件出示:是要下雨了吗?)
让我们吧“吗”去掉读一读,有什么不一样?
2、正在疑惑时,小白兔有碰到了谁?他们在说什么呢?
3、同桌分角色练读“一问一答”。(左边的同学读小白兔的问,右边的同学读小鱼的答。然后交换再读。)
4、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小鱼,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你觉得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来?
②(课件录音小鱼的回答: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你觉得读得好不好,为什么?谁来和他比一比。(引导学生注意“吧”,读出对小白兔的关心)
③“闷得很”和“很闷”有什么不一样?(再读课文)
5、集体表演:师生集体演小鱼,水里闷得让人受不了,使劲游到水面上来透气。追问:现在你的感觉如何?
(三)蚂蚁搬家
1、听了小鱼的话,这回,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理解“连忙”,找近义词。
2、(课件)这时,小白兔又碰到了蚂蚁。(师简笔画,两只蚂蚁)老师画的和书上的现象一样吗?(比较看出“一大群”)
3、演一演 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你猜他是怎样告诉蚂蚁的?(老师演蚂蚁,学生演小白兔。)像这位同学一样,把一些事情转告给别人的,就叫做“消息”。
4、蚂蚁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指导朗读,读出肯定的语气。
5、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急了,你们看…(出示: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6、(课件)大雨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 、总结课文
1、小白兔终于明白要下雨了,他是看到哪些现象才知道的?(生答师补充板书)
2、小黄帽她又来了,她要对我们说什么呢?
3、这会小黄帽又要考大家了吧,那你知道还有哪些雨前征兆的现象吗?(蚯蚓出洞、青蛙鸣叫、蚊子成团……)
4、师总结语:自然界很神奇,各种自然现象更是奇妙,只要我们用心地观察,会有更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
板书设计:
16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蚂蚁 搬家
评课人:陈阿秀
朱其亚老师的课上得很生动,也比较成功,我个人的感觉比较好,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实。无论从写字指导、朗读指导,还是用词造句,等方面都比较到位。
二.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活。(1)老师紧紧抓住小白兔和燕子、小鱼、小蚂蚁的对话来展开。让学生来理解本文所要学生掌握的鱼游水面要下雨,燕子低飞要下雨和蚂蚁搬家要下雨的现象。(2)老师在整堂课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采用了齐读、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色,让学生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感,要求读出疑问、怀疑、关心等不同语气。难怪朱老师班级的学生朗读水平有这么好。(3)老师注重语句训练。如:小燕子说的话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这组关连词让学生理解燕子为什么低飞。还让学生用“正忙着”说话,来体验生活。比较闷得很和很闷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感受到小白兔当时有怀疑,体会正确用词的重要性。
三.朱老师的课上得比较有趣。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是一种享受。第一,老师的过度语用得好,使整个童话故事比较连贯、完整。第二,老师注重情境教育,像最后一段课文学生的朗读似乎跟课件中的哪场雨相遇了,雨声和读书声绞织在一起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第三,小孩说的话也比较有趣,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个小朋友说(当白天黑的时候)朱老师马上笑着说,你是想说当乌云密布的时候,是吗?就一句话纠正了学生的语病。第四,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老师当小蚂蚁,让学生当小白,说让小蚂蚁搬家搬到哪里去?(学生的回答挺有创意的,有的说搬到树洞里,有的说搬到水泥板洞里。)我细细一想,似乎觉得小朋友还是不太明白小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蚂蚁很小,低处积水了会淹死要往高处搬。(他们的认识只是避雨、躲雨。)以上是我的一点初浅的看法,有不对或不妥的地方表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2
作者:姚燕萍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通过“鱼出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说明下雨前动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根据教材知识螺旋上升的这一特性,结合新课程提出的低年级学习要求,能“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综合文本内容,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这篇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在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身便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能引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注重观察,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身边自然科学现象的兴趣,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儿童有与生惧来的探究需要,好奇心强,喜欢追根问底,他们已经初步有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教材自身特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体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超越,辅以“思、议、评、演”等手段,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奥妙、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基础教育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基本点之一便是面向全体,从‘无人教育’转为‘为人教育’,将学生看成人,具有很大潜能、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所以,我把学生自主质疑或交流讨论后的处的难点、疑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努力引导学生体悟、欣赏小鱼的内心世界,抓住文章中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确定了课文的教学目标 后,紧紧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自身特点,以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中边学、边悟、边积累、边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受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一)运用经验,导入 课文
出示图,配以电闪雷鸣的音像效果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雷声
师:能模仿一下吗?
生:轰隆隆,轰隆隆
师:真不错!还有呢?
生:我看见了闪电
师:能说具体些吗?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闪电,像一把到把天空劈开了。
生:我看见了天空中布满了铅色的乌云。
生:我看见了小树苗被大风吹弯了腰
生:我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电闪雷鸣,乌云密布。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那么大家知道这种现象预示着什么?
生:要下雨了。(板书)
在教学活动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时时关注学生、处处细致倾听,抓住从学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学生的生活经验,提炼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优化我们的课堂。新世纪的学生,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网络,媒体,社会、家庭都给了他们许多的学习机会,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在知识面很广。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或多或少地指导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要活用学生所掌握的各种经验,以服务于教学活动,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拓学习的新领域。将语文放进生活,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而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二)初读识字,感知文本。
1、思维冲突,展开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问才能激起学生阅读体验的欲望,疑问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索的前奏,如果能找到文本的因果矛盾之处,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那么学生就会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师: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下雨前小鱼游在水面上。
生:我知道了燕子飞得很低。
师:无论什么时候都飞得很低吗?
生:不是,是下雨前它才飞得很低。
师:是呀,小朋友真能干,学懂了那么多!那么课文里的小白兔懂了吗?
生:懂了。
师:(奇怪)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里写了!(读)“哦,原来是这样!”小白兔明白了
出示该句
师: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
生:我觉得要读出明白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师:你能试试吗?
生读句
生:我觉得要读出高兴的语气,因为小白兔的问题解决了,他很高兴!
师:真不错,你来试试!
生读句。
师:看来小朋友把难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仔细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我想问,小白兔是怎么解决的?
生:小白兔他都明白了什么呀?
……
师:是呀,“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只有不断产生疑问才有知识的获得。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子现,只要我们认真读课文,一定能把这些问题解决,我们一起努力吧!
低段学生注重识字、积累,在会认会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疑点,引导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其目的性强,既激发了兴趣,张扬了个性,又使学生主动参与,在读书中自己挖掘到文本的答案,在探究中形成能力,发展能力。
2、媒体辅助,阅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小鱼在水里很闷,我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从观察入手,结合阅读,感受文中小白兔和小鱼的心灵世界。
出示课件观察:谁能看着图说一说?(小兔图)
师: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见小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生:我看见小鱼在吹泡泡。
师:真是一只仔细的小白兔。那么这和平时我们看见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抢答)不一样,不一样。
生:小鱼经常在水底游的。
生:是呀,平时水面是看不到小鱼的!
师:是呀,所以小白兔觉得――
生:(齐答)奇怪。
教学“奇怪”
师:那么小白兔怎么想?怎么问?
生:真奇怪,今天小鱼怎么在水面上了?
生:咦,怎么回事,小鱼怎么跑到水面上来?
生:真奇怪,这是怎么回事,我还是去问妈妈吧!
师:课文中哪一部分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出示小白兔问的话,朗读感悟。(课件)
师:你认为小白兔的话应该这样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生读小白兔的话
师:(引导)是呀,太奇怪了,那么小鱼怎么回答小白兔呢?
出示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小鱼说些什么?
生:我看见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好象在说“哎呀,怎么这么闷呀!”
生:我觉得小鱼在水里很闷。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它在水里不停地吐泡泡,好象在喘气,它肯定在说:“闷死了,闷死了,我都透不过气了!”
生:我也知道小鱼在水里很闷,因为我知道小鱼前水里的氧气很少。
师:真了不起!是呀,小鱼在水里垂头――(生补)丧气,无精――(生补)打采。那你再读小鱼的话,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了,读小鱼的话。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体会人物感情时,我让学生不断的读,不断的提高,对每一次读都即时评价,努力让学生在一次次读中,从文字材料中探究“鱼出水面”的根源,从而挖掘出这一现象的实质。
教学效益的真正体现是单位时间内学生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了哪些进步和发展。当学生感知体悟了文本后,我还引导学生潜心品读它,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初步受到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的同时,内化语言文字本身,内化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情感,达到品读成诵,达到为我所用。
课堂上,学生对于小白兔为什么感到奇怪,小鱼在水里的情景,通过课件,都以感受的十分真切,并用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了。我又安排演一演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再先出来,由于前面读的到位,学生自然演的也十分精彩。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主要是要体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引导学生你读懂了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我读懂了这里有一个多音字,‘空’”,这时,我想既然提出了字词,那就先解决吧,不料学生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学生都讲了“我学会了哪个字”把我的教学设计全打乱了。现在回想,如果当第一个学生出来时,我就应即时引导,让学生回到课文内容上,从内容找疑点,展开学习,这样。探究的氛围可能体现的更好。从这里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每一堂课都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机智如何。
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对待课堂突发事情时,没有冷静的教学机智,没有妥善处理好教学程序。今后因在这方面加强锻炼。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3
作者:丁香
本课课文内容与插图一一对应。第一课时安排整体感知和识字。
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味,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从课文插图入手,将识字教学与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了一种学生喜文乐学的教法:
“为生字词在图中寻找相应的位置”
具体操作如下:
一、在黑板上出示四张大幅插图、相关的生字卡片:
喊 割草 山坡 搬家 一阵 雷雨 哗 潮湿
二、动脑子,想想这些生字卡片该贴在图中的什么位置最为合适。
三、学生讨论,操作贴画。
说说为什么贴在该位置。
四、巧记字形。
(这些生字与图意几乎都有联系,对孩子识记字型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些关联通过孩子们的仔细观察均易发觉。)
例:
“割草”的“割”:联系到小兔手上拿的镰刀。
“山坡”的“坡”:联系到图上的土坡。
“搬、闷、哗、潮湿”均为形声字。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割、翅、膀、珠、忙、淋、连、雷8个字。
2、初步地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词语和会认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下雨了
让学生读:下雨了。
2、板书:要用红笔写。
让学生读:要下雨了。
3、提问比较: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说的是将要下雨了,还没有下,要是将要、快要的意思。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起来了。)
二、启发激趣。
下雨前大自然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呢?你们想到想知道?
三、初读课文内容。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标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4、电脑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读。
①出示:
②出示:生字不带拼音。
③出示会认字:
yāo
要
④出示词语:小兔弯腰直起捉虫飞得高往家跑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听他们读音是否正确?
6、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燕子、鱼、蚂蚁)
7、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4幅)电脑出示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8、再读课文内容,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第一幅图:(1、2、3段)
第二幅图:(4、5、6段)
第三幅图:(7段)
第四幅图:(8段)
9、通过初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板书:低飞
游到水面
搬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下雨前会出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自然现象,并初步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下雨前的自然现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1段:
1、自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提问:小白兔为什么直起身子不割草了呢?
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由于空气潮湿感到不舒服)
3、请一名同学读第一段,一名同学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做动作。
4、在小白兔做的动作中,有两个正相反的动作,你们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画下来。
(弯、直)
5、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2、3段:
1、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什么?电脑出示第一幅图。
2、燕子和平时一样吗?(不一样)从哪儿看出来的?(燕子平时飞得高,而现在飞得低)。
3、燕子为什么要低飞呀!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指名读这段,其他同学听一听,燕子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哪句话与燕子低飞有关系呢?读一读,画一画。
你能用因为所以说说燕子为什么低飞呀?
出示电脑投影:因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让学生练习说一说。
5、分角色朗读课文。
①同桌同学,一个当燕子,一个当小白兔练习朗读。
②请一组对读。
③教师指导:
小白兔长到了小燕子说了些什么?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这些话呢?(大声喊)想想应该怎样读呢?应读出问话的语气,自己试试。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小燕子是怎么回来的呢?指名读。小燕子飞不高的原因是什么?(燕子低飞是为了捉虫子)自己试着读读最后一句话。
④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教师读旁白,男生当小白兔、女生当燕子。
三、总结学法:
1、抓住燕子为什么低飞这个问题,认真读课文2、3段。
2、找出燕子低飞的原因,画下来,抓住燕子说的话边读边想什么意思。
3、燕子说的哪句话与燕子低飞有关系。
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课文2、3段。
四、小组讨论学习4、5、6段。
五、学习4、5、6段。
1、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电脑出示句子:是要下雨了吗?
①让学生出声读读这句话。
②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白兔对燕子说的话半信半疑。)
③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
3、电脑出示2个句子:
读读这2句话,说说有什么不同?
书中用的是都为什么?
4、电脑出示第二幅图,看到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此话该怎么读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小鱼的行为跟平时不同,小白兔感到奇怪,急切地想知道缘由。)教师指导朗读这句话,速度稍快些,读出急切、疑问的语气。
5、小鱼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燕子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6、哪句话与小鱼游出水面有关,读一读,画一画,用因为所以说说小鱼为什么游出水面?
出示电脑投影:因为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
(1)分小组读课文4、5、6段。
(2)分角色读课文。
(3)教师指导读。
7、你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小鱼生活在水里,平时水中的空气够用,但要下雨了,水中的空气少,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小鱼要到水面上透透气。)
读小白兔的问话应读出急切、语气亲切。当读到第三句话时,要读出对小白兔的关心。
(4)分角色学生练习读,练后指名读。
六、学习第7自然段。
2、这时小白兔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白兔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还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
3、蚂蚁在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往高处搬呢?
电脑出示第三幅图。
4、指名读第七段,学生边听边想,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七、学习8、9自然段。
1、电脑出示第四幅图,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样做的?他一边跑一边喊什么?(教师引读)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到此为止就下起来了。这雨下得怎么样呢?齐读第9自然段。教师指导读大雨真的下起来了中的真的要加强语气来读。
3、教师重点指导第8自然段,语速稍快,特别要读出小白兔急切的语气。
八、分角色朗读全文,学生带着头饰可以进行表演。
九、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要雨了会出现什么自然现象吗?用一句话说一说。
2、除了书上的这三种自然现象,你还知道有哪些下到此为止前的自然现象。
3、老师希望你们像小白兔那样看到不明白的事情多问别人,还可以到书中去寻找答案,老师想念你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兔、弯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读本课的9个生字。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确?
3、出示电脑读词语让学生读。
4、教师用颜色考考同学们。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分析字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
2、请小老师讲解:
3、请小老师讲解:
兔:tù兔字上面是刀部,中间是扁口,下面是撇、竖弯钩点。组词:小兔子。
弯:wān用小儿歌帮助记忆: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弓字在下边。组词:弯月、弯腰。
直:zhī用学生认识的真字来记,去掉八字底就是直字,注意里面三个横。组词:一直直起。
得:dē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双人旁,右边用部件来记,上面是旦字,下面是寸字,合真情为就是得。组词:飞得低,跑得快。
呀:yā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牙字加上口字就是呀字。组词:好呀。
高:gāo
用顺口溜的方法记:一点一横长,口字顶房梁,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组词:高大,飞不高。
捉:zuō用学过的足来记,左边加上提手旁,就是捉。为什么捉是提手旁呢?因为捉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组词:捉虫,捉人。
呢:nī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尸和,合起来就是呢字。
往:wǎng
左右结构的字,用住字多加一撇就是往字。也可以用主字加上双从旁就是往字。组词:来往,
三、写字教学:
1、学生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观察后再描一描,边描边记住重点笔画的位置。
2、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在书中空白田格中试着独立写一个。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修改!
3、学生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兔、直、弯。
4、教师指导书写
(1)教师指导兔字。
①实物投影打出带田格的兔字。
②学生观察范字。让学生说说重点笔画的位置。
③教师范写兔字。边写边讲:写在田字格上半格,扁口最后一笔写在横中线上。撇在竖中线上起笔,竖弯钩的竖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一个小点千万不能丢。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的兔子
⑥评改!
(2)教师指导写弯字
①电脑打出带田格的弯字,让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②学生边说占格位置,教师边板书:亦这部分要写在横中线上边,第3、4笔的两个小竖分别写在竖中线的两侧,第2笔横稍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5
走下教师比武的讲台,我轻轻地吁了口气,放下一个担子,可心中又爬上了另一个阴影。
我执教的课文是《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1、根据课文中小燕子、小鱼、蚂蚁讲的话次序相似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导、扶、放、演”的教学模式。首先采用“看、读、领、读”的教学方法“导”学课文的第1―3自然段。
再以“看、读、议、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的第4―6自然段,此为“扶”;最后,再让学生按此方法自学第7―9自然段,由此,学生经历了一个“看图,读文,自学,美读”的学习过程,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如此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解决疑难,培养学生初步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
2、在教学中,我以动画片、夸张的语言等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学生在情境中读的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如“现在你们就是可爱的小白兔,一只小燕子(手拿小燕子的图片)从你们头上飞过,你们大声喊――”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里面,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特点,我运用了多种朗读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范读、让学生朗读,同桌练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等方法,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在课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及时提问:“我们认识了小燕子、小鱼还有小蚂蚁三个天气预报员,小朋友还知道其他预报员吗?”以及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知道的丰富课外知识,并加以鼓励,这样不仅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还训练了他们认真听的好习惯。
当然,在课堂中留下的遗憾一直令我耿耿于怀!
1、在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白兔和小鱼,小白兔和蚂蚁的对话时,由于我的引导不到位,以至于不少孩子找不到小动物的对话,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我能在教授1-3自然段时及时小结方法,到4-7自然段时提前让学生找出小动物们对话的自然段或者句子,再由学生根据总结出来的方法自主学习,相信孩子们可以很好地跟上。
2、反馈语言不够机智。课堂中,很多孩子的回答非常精彩,我都能感受到场下老师们赞许的目光,比如一个孩子站起来大胆评价他人:“你读的很大声,要表扬!但没读出疑问的语气。”但是我没有给予相应的反馈,而且如果我能适时地请他来给同学们读读这句疑问句,肯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教学中,范读太少,学生朗读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如:男女对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就更能突破难点了。
一句“下课”后,我就将自己埋进了深深的自责中,感觉两个星期以来的辛苦都要被自己的遗憾给毁了,回到教室自然也没给孩子们好脸色。接下来又是语文课,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教学比武时我暴露出来的问题我竟然能注意并及时调整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充斥心中,今天已经不重要了,明天该如何才是正题。突然释然了……
反复的试教是乏味的,反复的磨课是痛苦的,可又有谁的成长没有一段跌跌撞撞的痛苦,没有“作茧自缚”的痛苦,哪来破茧成蝶的惊艳!“成长”――永远是青年教师比武不变的旋律,又何必介怀于哪个遗憾,某个缺失,凤凰涅 ,在浴火中重生才是我们的目标,今天不过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成长!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篇16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的.老师有许多困惑,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识字量太大。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常常在想、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只有抓主课堂,切实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学生才能够认识教材中的认读字,才能较好的完成新课程在识字教学方面所设定的战略性目标――大量识字。
于是,在教学《要下雨了》时,我不断地尝试与总结,初步设计了一个“五步识字教学法”。只有当学生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就不会厌倦,而会觉得是一种乐趣、一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方式识字。现在,我的学生能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常见的识字方法识字,还能用猜一猜、编一编、联想等自创的方法识字。在课堂上,我就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去交流,于是就有了一个小小的“识字方法交流会”。在交流会上,他们一个个像小记者询问着别人,也阐述着自己的发现。
1、双轨小火车,记忆字形,在交流过识字方法之后,学生基本记住了生字的音与形。这时候,就让他们给生字找好朋友,即生字组词。老师怎么来检查,学生怎么来交流,于是我就设计了“双轨小火车”这种形式。这种活动调动的学生人数多,两列同学,一列读字音、一列组词,学生又一次复习了字的读音,又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丰富了词汇量。
2、你说我猜,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来巩固生字。“你”指的是学生,“我”指的是教师。这一环节,师生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说来考老师。他们可以用不同的识字方法来解释某个生字让老师猜,也可以不出声的读生字让老师根据嘴形来猜字,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和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整个一节课,教师创设了不同情境,让生字复现――复现――再复现,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反复和生字见面。整个识字过程,教师是在有意地组织,学生是在无意地学习,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识字。
但这种教学方法与课文的融合程度还不够紧密,包含的内容不够全面,我会继续实验与探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