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学困生指一个“病根”
近年来,语文教学中,朗读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也得到普遍的认同,“书声朗朗”成为语文课的必备,课堂上形式各异的朗读指导。
很多地方流行这样的语文课堂,一让学生读书就要大声读,或齐读或散读,气势如虹。一提问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更有起立讨论、前台展示等加持,课堂可谓书声琅琅,群雄争辩,气氛浓厚。
至于阅读的姿势,当前最流行是立正站好,双臂斜上45°举起一本书,学生仰头,放声“怒嚎”。面目以眉头紧皱为佳,嘴要张大,声音放开,牙齿呈啃咬状为宜,一句话一个词要多次重复。
如此群体放声,颇具醒盹、造势之功效。该种阅读技术含量低,肺活量要求高,便于“检查”,在阅读选择上颇占优势,大有一统江湖之势。其余的如吟诵、有感情阅读之类,技术含量高,也有“造作”之嫌,常不被高学段学生使用,在高中学段几近绝迹,只多为小学阶段欢迎。
我认为,琅琅书声固然是语文学习离不开的,但默读同样不可或缺!
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与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默读的弱化甚至缺失,将使语文陷入“断根”之危;如“有声有行”成为了唯一标尺,那语文将有“灭顶”之险。
高声嚎读,优势在调动激情,声音刺激,适于浅易知识的背诵,却不适宜陌生文段之思索。
抑扬顿挫,优势在情理兼备,身心投入,适于已懂文本之演绎,却不适宜大量信息之速览。
而高中学段的语文学习恰恰有文段长、信息多、难度大的特点,如一味强调“有声”,而轻视“默读”,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是默读呢?默读的特点是什么?
默读,是不出声的阅读。其特点是不出声,不指读,动眼不动嘴,速度快,便于集中注意力独立思考,边读边想。不受时间、地点、场所的局限,适用范围极广,将伴随人的一生。高中学段各科的学习用到的阅读方式,主要是默读;平时看书、看报,看其它文字材料,主要是默读。
默读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初中生每分钟500字以上,高中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一定的阅读速度是当前高中语文学习的必备,是破解高中考试多阅读、大题量的最重要能力之一。但很显然,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高中学段的要求。
实际上,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进行默读训练,养成阅读重要的基本功,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理念,借助足量的阅读和恰当的指导来进行默读能力训练,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是最起码的保障。
但是种种原因导致很多学生该项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很多学生到了高中默读能力依然严重不足。而高中教学和管理中对“默读”的重视同样存在问题,“默读”因其不像“出声阅读”一样便于检查,不像“嚎读”那般有气势,便常被忽视。
一直以来对“有声阅读”的过度强调,使得师生和家长形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出声”才是“阅读”,只有“指读”“点读”才体现的认真态度,只有“精度”才是有效阅读,泛读默读无效。在这种误解的指导下,默读常被当做“不认真”“效率差”来加以打击,导致默读时间严重不足,该项能力开发受阻。
其实,默读能力不足是很多语文学困生的“病根”之一。
因为在高中,“出声阅读”和“指读”常常在大量阅读素材面前败下阵来,严重影响阅读效率。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越是“认真”越是“跟不上”的恶性循环,导致情绪受挫,知识落伍。
什么阅读形式是好的,不能一概而论,不能都以分贝定优劣,都以速度评高低。
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具备多种阅读能力,使其能够分辨阅读材料的性质,因之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背单词和读诗歌不一样,读新闻和读论文也一样,读散文和读小说不一样,读现代文好和读古文也不一样,读英语和读语文不一样,读史地政和读理化生也不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到: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这将是课堂最真最美的时刻。
老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语文课堂也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阅读不光是信息的获取过程,更是个体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与“理解”相伴而行的过程。它既需要声情并茂,也需要默默体味,既需要群体讨论,也需要安静沉思。
这样的安静时分,不是“冷场”,恰恰是思维的“热场”,或者即使是“冷场”也是“绿色冷场”,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请给默读以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