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用2篇)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篇1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关素材)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就须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旅游这一观念。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 活方式。关于这一点,国 外一些学者也有同类的 叙述。如英国伊什图里金(estoril)就指出过旅游的性质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娱乐旅行概念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社会中的富裕的、有闲空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出国旅行,满足于欣赏外国风景、艺术作品。现在这种概念已完全改变。因为出国旅游者多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对旅游想法很不相同,所好和欲求更加五花八门,在有限的假期内尽量包揽这一切。②现代旅游是闲暇追享的“民主化”。如冬季旅游,过去是少数富人强占的运动;骑马、划艇、射击,是非大众化运动。但是嗜好和闲暇的“商业化”已使这种活动 能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国外去参加更为令人激动和更富有外国情调的活动,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马车旅行等。③现代旅游发展为“社会旅游”。如英国度假营,既提供传统的旅游胜地具备的一切设施,又不断开辟 和发展新的风景区域,组织大群游人观览,建造特别设计的低消费接待设施, 并经常 就地提供娱乐和其它服务。社会旅游可以把大量旅游者引入偏远和相对不发达地区 。伊什图里金讲的这些性质方面的变化,表明旅游的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旅游这种特殊生活方式是发展中的生活方式,不论规模、范围、内容和性质都起了变化。
旅游的特征 异地性: 指出旅游是在异地的暂时性的生活方式,不能离开居住地到目的地永久居住。但可以住多久,他并未说明,也未提出具体的划分标准。不过定义中已包含了这层意思,这样就可把平时在自己居住地方的日常生活区别开了。业余性: 提出了旅游的业余性这一特点。业余性就是许多国家学者讲的闲暇性。这种提法,从主观目的上是想把为业务目的旅行、考察活动摒弃于旅游之外,但是为科学目的的考察,不论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种旅游项目。因 为旅游目的之一就是“求知”,既包括业余性的求知,也包括业务范围内的旅游求知活动。因此,对旅游的业余性规定大体是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又难以区分。特别是在我国,利用开会、出差旅游的人很多。据统计,到北京来旅游的人,41%是会务旅游者。外国利用国际会议旅游的人也很多,如198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会议有274个,英国伦敦238个,比利时布鲁塞尔2 19个、瑞士日内瓦212个。这些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既是为了某一专业目的而去的会务者,也是一个利用会议参加旅游活动的游览者 。英、法、比等国家正是利用这种方式,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旅游收入。如1985年巴黎举行国际会议收入70亿法郎,其中30亿法郎为专题会议收入。享受性: 旅游是一种高级 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追享欲求。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旅游 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 条。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旅游者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在异地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知识性:旅游给大家带来很多见识,增进了对各地了解,丰富了人文知识。这才是旅游的真谛!意志性: 旅游给大家带来心灵的意志,会让自己的思维,心情发展到兴奋,快乐的极致。 休闲性: 日前高速运转的生活工作频率,使人越来越感到生活的压力过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日放松自己,到海滨城市享受阳光,沙滩,大海,蓝天,白云。 中国最近兴起以莫泰(motel)连锁酒店集 团为代表的迎合普罗旅行者的遍布中国大中城市和景点的高性价比新型酒店系统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篇2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测试)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 业”,旅游活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刻乱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2、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3、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发展交通运输造成的
b.旅游宾馆、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 乱扔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4、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5、“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环境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③ 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造成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调,以至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好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者的触摸、拍照所致
c.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d.旅游地居民不适当地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
7、下列属于旅游活动直接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台风过后,海边一些旅游设施遭到破坏
b.为改变“自古 华山一条路”,近年来开辟了复线旅游线路
c.在许多旅游风景区的著名景物上留有诗人和书法家的诗句和石刻
d.修建黄山 索道,砍掉山上的林木48450立方米
8、下列活动不会对旅游景观造成破坏的是( )
a.交通线经过旅游区,方便游客乘车
b.在森林公园内野炊,品尝野味
c.在敦煌莫高窟用闪光相机拍照
d.在海滨浴场游泳、晒日光浴
9、下列环境问题中发球旅游活动直接造成的是( )
a.近年来南极冰川的融化
b.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毁掉了一些旅游景观
c.为修黄山索道,仅建白鹅岭站房就毁山7750平方米,砍林48450立方米
d.厄尔尼诺现象使许多旅游景区出 现水旱灾害
10、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游览价值高的旅游资源,无论位于何地开发价值都高
b.一般来说,人们的经济收入越高,旅游的经济距离越 长
c.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必考虑其交通位置
d.景区空间内尽可能容纳的游客人数即反映景区的环境承载量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是重要的人文景观
b.山东的泰山是著名的断块山构造,有很重要的地学价值
c.北京故宫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资源
d.地理环境相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相同
12、下列自然风景中不属于气象气候景观的是( )
a.树桂
b.海市蜃楼
c.云海
d.三峡风光
13、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而无科学价值
b.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
c.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
d.现代人创造的文化景观一般价值不大
14、下列有关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规划属单项规划,不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
b.旅游规划目标是保证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c.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可促进旅游同环境的协调
d.旅游规划不包括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15、作为一个旅游者,个人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健康的身体
b.有快捷的交通工具
c.有旅游动机、时间和金钱
d.有拍照的技能和旅行经验
16 .关于旅游市场距离,正确的叙述是( )
a.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越大,其开发价值也 越大
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
c.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需求越强烈
d.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17.“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指旅游资源的( )
a.科学价值
b.经济价值
c.游览价值
d.社会价值
18.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是( )
a.游人过多,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
c.焚烧垃圾产生的浓烟
d.野外烧烤产生的浓烟
19.旅游地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所致
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所致
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所致
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所致
20.旅游地服务性设施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游览、娱乐等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c.对文物古迹的 破坏
d.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21.文物古迹直接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旅游者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
b.当地居民对珍禽异兽的 捕杀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在旅游区修建的道路
22.旅游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发展交通造成的垃圾
b.旅游饭店产生的垃圾
c.旅游者乱抛的垃圾
d.旅游区动植物形成的垃圾
23.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 )
a.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b.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c.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d.景区旅游单位面积内所能容纳的能力
参考答案
1、d 2、c 3、c 4、a 5、b
6、d 7、d 8、d 9、c 10、b[来源:第一范文网]
11、b 12、d 13、c 14、c 15、c
16、d 17、c 18、b 19、b 20、d
21、a 22、c 2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