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地理教案设计 >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精选2篇)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精选2篇)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 篇1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奉若神明”,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而新课程强调,教材是“教学材料”,而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唯一依据”,教材仅仅是一种充满了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了解现状

  首先,教师模拟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发布报告:在本世纪初,全球有近半数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xx年将上升到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联合国人居中心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欢迎大家进入城市世纪!

  其次教师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已从1990年的19%提高到目前的37%,预计到xx年和本世纪中叶,将分别达到45%和65%。而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尤为迅猛,目前已跃身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城市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将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化,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我国就占了7个,1998年监测的176条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我们的城市病了,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望、闻、问、切”来对症下药,以期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健康更美好地发展。

  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从而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我们的城市到底得了什么病,应如何去解决,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系统感知,找出问题

  由于这一部分内容浅显易懂,且学生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有切身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可以处理得简单些,不必浓墨重彩地展开。可采用亲身体验与观看录像相结合的形式来系统感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其实是带着已有的经验走入课堂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创设情境,唤起旧知,再通过材料和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把握,最后通过多媒体呈现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给学生造成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从而使学生能全方位地感知城市化问题的严重性,并油然而生运用智慧去探索解决城市化问题的可行办法。

  活动一:请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说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活动二:阅读材料“曾经流行的海派词汇”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上海使用频率较高、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词汇有以下几个:①亭子间(楼梯转角处的房间,一般不足十平方米)②倒马桶(马桶即粪桶,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倒马桶意味着没有卫生设备)③生煤炉(当时上海有近百万只煤炉,“生煤炉”,将熄灭的煤炉用柴火把煤球烧热)④轧车子(轧,就是挤公共汽车)⑤荡马路(荡,逛,指青年男女在马路上边走边谈恋爱,外滩的防洪墙因此而成为当时著名的情人墙)。

  思考:①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市的市民用语反映出当时上海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②你认为导致城市化过程中产生若干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环境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④除了书本上例举的四种类型外,还有没有其它污染类型?⑤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⑥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⑦城市人口就业难不难?发展趋势如何?带来什么后果?⑧除上述几个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评价,总结出还可能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治安、人口老龄化、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问题);

  活动三:通过多媒体呈现世界主要城市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如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曼谷拥塞的交通、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伦敦的内城衰落等。

  三、角色扮演,寻求对策

  有这样一句英语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属于情境学习,学生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从而建构起全新的理解和知识,并培养生活必备的能力,因此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部分的内容可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来进行学习。

  活动一:请大家思考一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或改善城市问题是不是仅靠单个部门如部门就能够做到。如果不是,你们认为应该由哪些具体的部门协同解决?

  学生众说纷纭,师生共同讨论选定以下部门:政府官员、城市规划设计师、交通部门官员、环保局、园林部门官员等作为供学生扮演的角色。然后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扮演以上角色,思考从自身角度出发如何来解决城市问题,其它角色可自由提问。

  活动二:由扮演政府官员的学生解答下列问题。

  ①上海作为超级大城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或改善城市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②上海市如何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③卫星城应该具备哪些功能?现在有些城市居民白天到郊区某城镇上班,夜间仍然回到市中心,郊区某城镇能否叫做卫星城?④上海市何时开始修建卫星城?有哪些卫星城?⑤浦东新区是何时建立的?职能是什么?建设浦东新区对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⑥上海众多卫星城的建立是否意味着上海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逆城市化现象?⑦建国后几十年时间里,上海一直在进行卫星城的建设,为什么还会出现都市病?

  在“政府官员”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应该指出:导致大城市产生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城市人口的无限制扩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应想方设法来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卫星城就应运而生,通过分担大城市的某种职能来达到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的目的,如嘉定科学城、松江大学城、宝山钢铁城、金山石化城等,亦可补充伦敦、东京、巴黎等卫星城的实例。同时指出,上海并未出现中心区衰落的情况,故卫星城的出现并不能说明上海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正确地理解在前一节内容中所涉及到的道城市化现象。

  活动三:由扮演交通部门官员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的学生解答下列问题。

  ①造成当前大城市交通问题主要原因有哪些?②如何改变上海市的交通拥堵状况?③目前上海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归纳得出以下原因:城市规划不尽合理、道路容量严重不足、汽车增速过快、公共交通还应加强、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整体交通发展战略等,对此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城市和道路规划,然后建立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其中也许有些想法暂时不一定能做到,但教师也应及时给予鼓励。

  通过多媒体简单展示上海交通运输发展的巨大变化,如横跨黄浦江的大桥、越江隧道、高架路、轻轨与地铁、磁悬浮等,从而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感受科技带来的美丽。最后教师指出,上海交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并且建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课件上所链接的世界主要大都市(如巴黎、伦敦、洛杉矶、东京、莫斯科等)交通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活动四:由扮演环保部门与园林部门官员的学生共同解答下列问题。

  ①上海市如何改善城市环境?②苏州河如何治理?③怎样才能让上海的天更蓝?④上海市如何使人均绿地面积由“一双脚”、“一张床”到现在的“一间房”?⑤城市绿地有何作用?

  四、深入思考,探求特色

  如果按照传统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的观念,此时,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要求我们考虑有效的教学应该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体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同时,还要考虑怎样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智力和创造力,而且具有丰富鲜明的个性和情感,并树立更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学会共处和合作,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关心世界。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思考,城市作为一种聚落,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地协调?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才能因城而直营造城市竞争力?

  活动一:阅读材料“中国城市六大败笔”,思考中国的城市应怎样发展?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1)破坏旧城──在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冲突中,牺牲的往往是前者,20年来建设对旧城的破坏超过了以往1xx年,成为上世纪中国城市建设者们最短见的城市行为。

  (2)疯狂克隆──千城一面,标识风格一样的连锁快餐店与星级酒店、马赛克与玻璃幕墙、所有高楼和商业街都挤在市中心、一样的模式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

  (3)胡乱“标志”──以最新最高最现代的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目前中国城市标志性建筑的一大误区。

  (4)攀高比傻──高楼大厦成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代名词,建筑师只追求高大、宏伟、气派。

  (5)窒息环境──景观建筑学在中国建筑界缺席,钢筋水泥的丛林让人窒息。

  (6)乱抢风头──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今天中国的建筑却只考虑个体如何出奇制胜,一个地域的多个建筑很难做到协调和谐。看上去面光光、住进去心慌慌,没有亲和力。

  活动二:畅想未来城市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柔和的音乐,可以换一种你认为最舒适的坐姿,畅想2030年的城市:(1)那时你多大了?(2)你可能会居住在哪一座城市里?你所生活的城市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3)你可能会居住在一座什么样的房子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4)你的上班距离为多少?通常采用何种交通运输方式上下班?(5)请用笔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学习不单是在“传输”“接受”的状态下进行的,更多的情况应该在“活动”的状态下展开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比较关注“我怎么来讲,我如何来教”,而较少关心“学生如何在活动中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部分。高中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发展意识,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教师特地设计了这个畅想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各抒己见,提出了大量有创造性的意见。

  随后,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出部分学生绘制的未来理想城市图,有的象水城威尼斯、有的是“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山水城市、有的是极其恢弘大气却又绿意盎然的现代都市,教师在进行激励性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来的城市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随着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已成为城市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的两个主题之一的“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说明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活动三:结合张家港市政府提出的目标“绿色张家港,人居新典范”,请你们为张家港市设计城市名片,注重突出张家港市的城市特色。

  通过这个活动增强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爱乡情感。继续强调每一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五、展望未来,天人合一

  我们聆听、探讨着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遥想着城市的未来,让我们每一个城市居民,关注城市,热爱城市,既做城市环境的建设者,也做城市环境的保护者,让我们都来弘扬上海申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布置课外作业:辩论──城市是不是越大越好?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表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某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关键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难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和运用案例分析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

  学生回顾:

  国家

  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水平

  发达国家

  早

  慢

  高

  发展中国家

  晚

  快

  低

  承转过渡: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多媒体投影:图6.20、6.21、图6.22-6.23和表格。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学生阅读教材并填写表格。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人们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人们休息、工作和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多媒体投影:图6.24和图6.25。

  启发思考:城市化的发展还会产生什么问题呢?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启发思考:除了以上问题外,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3.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学生阅读教材: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启发质疑:城市化产生了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解决?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投影:图6.27“上海交通的改善”、图6.28、图6.29。

  分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如下: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继续启发质疑:除了以上措施,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思考回答:如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大治理污染力度;进行产学研相结合和加强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

  课堂练习:

  1.上海市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所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卫星城    b.开发浦东新区    c.提高房租水平    d.拓宽交通干道

  2.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多,主要有

  a.失业问题、治安问题 b.交通问题、环境问题 c.住宅问题、资源问题  d.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

  3.下列措施有违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是

  a.在市中心修建起大型停车场          b.禁止过境货车驶进市区

  c.鼓励市民乘坐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d.工厂安排不同的时间上下班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利措施

  a.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

  5.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______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加快,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水平______,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____________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镇____________逐步完善,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向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回流,大城市中心区________,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4)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海市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6.读“按经济水平划分的城市人口增长图”,分析回答:

  (1)图中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曲线,请判断:

  曲线a是,曲线b是,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全世界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或者说标志)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不利影响的是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因城市化过快而造成不良后果,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我国则从国情出发,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城市发展方针。

  板书设计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教学设计(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