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历史教案设计 >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选2篇)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选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选2篇)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篇1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法指导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看看有哪位同学从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中,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能由学生来述说最好,否则就由教师介绍,学生通过听,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么发生的。

  第二部分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看和议。学生的议,可以有两个主题:“痛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谴责沙俄野蛮割土占地”。让学生通过“说”,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且加深对这段史实的印象。

  第三部分,教师可以将问题打在屏幕上,让学生思考,而后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台书写答案,每人写一题,一个接一个上来写,看谁写的既快又准确,教师最后评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法建议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新课

  1.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具体的授课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入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活动与探究

  动脑筋

  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这个题目课结合到“谴责沙俄割土占地”中进行。学生可示图解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练一练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参考: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据当时记载:“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篇2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难点: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学习过程】

  1.布置学生预习

  根据《学案》让学生分组完成,小组可以讨论进行。

  2.教师进一步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辅导学生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3.学生展示《学案》,教师适当进行补充,表扬学生,对各组展示的情况进行评价。

  【预习提纲】

  一、火烧圆明园

  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莆事件”

  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罪行:①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②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 沙俄趁火打劫,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2. 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表。(学生根据表格内容,在地图上分别找到)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爆发。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2.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成立洋枪队,美国人华尔为领队。8月李秀成率太平军在青浦击败洋枪队。

  3.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英国人戈登继任洋枪队头目,1864年他率洋枪队进攻金坛,结果又一次失败。

  【预习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性质相同   b.根本目的相同    c.方式相同    d.结果相同

  2、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国、德国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日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遗址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4、近代史上,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堪分西北界约记》

  5、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主要是为了(        )

  a毁坏中国的财物、建筑              b给清政府以深刻的教训

  c将无法抢走的财物加以摧毁          d掩盖他们抢劫财物的事实

  6、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都城是在(      )

  a金田     b上海     c苏州    d天京

  二、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  英国报纸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竟被打碎了。

  材料二  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2)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什么?

  学习测评:教材第11页练习1与练习2

  完成《历史填充图册》上的习题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选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