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一量 找规律》教学设计(精选2篇)
《量一量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77――78页。
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学生分析:
活动课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上课形式,在活动课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比平常较自由的进行发言、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比较轻松活泼,所获得的知识也较为贴近生活,真实有趣,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这节课首先就有一个制作简易称的实践操作,一下子把单一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了起来,学生在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时也充满了一种验证的欲望,想试试自己成品的功效。五年级的学生又都知道皮筋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外力作用下能够拉伸变长,在加上学生们已具有较为准确的测量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再结合刚刚学过的方程知识,以小组的团队力量要破译这节课的规律易如反掌。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皮筋拉得太长以致使用的工具尺无法测量;2皮筋超出弹性限度发生永久变形;3目测时不够水平以致统计的数据不够精确;4所用木棍太细引起变形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课前准备器材时予以及时的提醒。
教学思路: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秤。具体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拴住。
2.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整理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用的范围。
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乐趣。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方面的知识,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自制简易称,并探索用简易称称量物体的规律过程,体验探究发现规律的乐趣,培养探究与创新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感知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2 4 8 16 32 64(学生找出这一组数字之间的规律)
(二)出示课前准备的一副图片,学生观察上面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师:我们生活的世界上,很多的事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有些是比较明显的,有些是比较隐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它都能被我们破译。过去的四年我们曾破译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今天,又有一轮新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同学们,你们能把它破译出来吗?
二、新知探索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拉力器
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
学生:拉力器变长了。
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板书)
教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弹簧与受力大小之间的规律。(板书课题)
㈡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师:我知道,关于这一节内容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认真的预习和充分的准备,现在,把你们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让老师欣赏一下。
(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简易称。)
1、 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简易称
提问:为什么用皮筋制作的简易称老师要求你们至少要使用两根皮筋以上?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自己的单线皮筋简易称上放不同本数的教科书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皮筋的变化。得出:一根皮筋的弹性和受力极限太差,容易拉死造成实验数据不准确。
2、 引导学生把握实验要点
教师:古人云“谋定而后动”意识是:谋划好了再行动。你们觉得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
①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②稳定状态再测量。
③摆正尺子,不可歪斜。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
⑤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
⑥边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边分析,边大屏幕显示)
3、出示实验记录表
实验记录表
第 小组 单位:厘米所称课本数123456皮筋总长度 皮筋伸长长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明确需要采集那些数据。)
4、小组长进行分工,分组开始实验。
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5、探索规律
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2个问题:
①每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
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请1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我们现在采用“变中抓不变”的眼光去看表中的数据,哪类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哪类数据几乎是不变的?
学生:课本数和弹簧总长度不断变化,每增加1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再任意找2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发现类似规律存在。
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学生:折线统计图
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大家根据误差最小的这一小组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如果要称7本书的话,请你估计一下弹簧大约会伸长到多少厘米?(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折线统计图相对应的位置标出点来。)
②如果是8本书、10本书呢?如果是13本书呢?(学生根据得出的规律进行回答)
6、知识延伸
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挂了6本书,如果继续挂10本、100本、1000本甚至10000本,弹簧还会无限制伸长吗?
学生:不会,会断掉。
教师:规律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板书:在一定范围内
三、提高性练习
观察老师课前测量的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能想出称量多少本书,弹簧的长度是22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实验记录表
单位:厘米
所称课本数0123456…?…皮筋总长度46810121416…22…皮筋伸长长度2222222…2…
四、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出示:弹弓、(电话用)弹簧线
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发现的规律。它们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题?
附板书设计:
量一量 找规律
拉力越大 ,伸得越长;拉力越小,伸得越短。
每增加一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在一定范围内)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综合应用的活动课,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的存在的规律。教学难点是实验过程中数据的测量及皮筋或弹簧受力情况的把握。在这节课中我使用的教具有拉力器和弹簧简易称,学生使用的学具是已经制作完工的简易称(有弹簧的也有皮筋的)和米尺。制作简易称本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容,我把它放在课前完成就是为了不耽误教学重点的完成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了,因为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这个称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中间要把握的东西很多,课前我有充分的时间帮助学生去选择器材和指点制作的方法,为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精良的学具使用,能达到最好的实验效果,顺利的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是一节课下来,尽管我课前对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预测和预防,但这节课我还是上得很累。使我累的感觉有:1 学生在动手测量时每一次的起点和终点找不准;2测量皮筋(弹簧)长度时不知道要等橡皮筋和秤盘均处于稳定状态时再测;3称量时不知要设法使木棒保持水平后再量……这些都是使测量数据误差减少的重要因素,也是能正确的,尽快的发现规律的基石。而我在课前恰恰对这些细节的情况缺少预测和部署,以致在课堂上发现时已有些为时已晚,这节课的基调和节奏被打乱,感觉非常的吃力。所幸规律的发现并不难,课堂中间虽度过了一段艰难时段,结尾还算是有些光彩。此外由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平时训练较少,课上时间紧张,动手也有些茫然主动性不强。总的感觉就是活动课看起来容易,上起来难。虽能上个热闹,却很难驾驭。
评析与研讨:
试教后教研组组织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和研究提出了如下存在的问题:
(一)这节课听起来像是一节中学物理课。缺少小学生天真、活跃,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不停的记录,实验,课堂的高潮没有体现,少了一种吸引人的东西。
(二)这节课中教师始终在用“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学生走,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我”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不是自发主动地要探究规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降低。
(三)关于实验注意要点部分师生互动分析,教师说得多,有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要点教师还是有包办代替现象。
(四)在学具的使用方面,比如简易秤的制作还是应由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动手参与更好。
《量一量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方面的知识,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存在的规律, 渗透函数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发现皮筋(弹簧)长度和课本数量之间的存在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过程
四、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
五、学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
六、教具、学具:展示台、拉力器、弹簧、线绳、托盘、盒尺、数学书等。
七、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件宝贝。谁能猜一猜是什么?(人有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 双手会做工, 大脑会思考。 用手又用脑, 才能有创造。)希望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我们能一起动手动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拉力器
谈话:这是用来健身的拉力器,拉力器主要是用弹簧做的,谁能来试试把它拉开?(邀请两位学生来拉一拉)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用力拉的时候拉力器有什么变化?
学生上台来拉一拉
学生:拉力器变长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两位同学拉的时候,弹簧伸长的长度
一样吗?为什么?如果想让弹簧伸得更长应该怎么办?
教师:那么你们认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因势利导:拉力越大,伸得越长;
拉力越小,伸得越短。
㈡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能否就刚才发现的规律进一步思考,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用1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伸长a厘米;用2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就会伸长2a厘米;用3分的力量拉弹簧,弹簧就会伸长3a厘米……
教师: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根据你们桌上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猜想?或许里面有着神奇的规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板书课题:量一量找规律)(这一过程教师可以逐步提示为学生准备了那些材料)
适当点拨:拉力的大小如何确定一个标准? 学生:需要更大的力量。
学生不置可否
学生小组讨论
制作简易秤,称量重量相同的数学书。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拉力器请学生亲自动手拉一拉,使学生初步感知拉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的长度存在某种联系。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由被动的操作者变成主动地设计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古人云“谋定而后动”意识是:谋划好了再行动。你们觉得实验中要注意什么,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教师边演示,便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要点:
①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②稳定状态再测量。
③摆正尺子,不可歪斜。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水平。
⑤设法使铁棒保持水平。
⑥边测量数据,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边分析,边大屏幕投影)
实验记录表 第 小组
所称课本数0 1 2 3 4 5 6
皮筋总长度(厘米)
皮筋伸长长度(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明确需要采集那些数据。可与1个小组合作,演示测量、填写1-2个数据)
小组长进行分工,开始实验。
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
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2个问题: 通过师生互动分析实验注意要点,使测量更准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①每增加一本书,弹簧大约伸长多少厘米?
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先请1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教师:我们现在采用“变中抓不变”的眼光去看表中的数据,哪类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哪类数据几乎是不变的?
再任意找2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发现类似规律存在。
教师:弹簧总长度随着课本数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一种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教师:为了更好地分析数量的变化规律,我们大家根据误差最小的这一小组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下面问题:
如果要称7本书的话,请你估计一下弹簧大约会伸长到多少厘米?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
折线统计图相对应的位置标出点来。如果是8本书、10本书呢?如果是13本书呢?
学生:课本数和弹簧总长度不断变化,每增加1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折线统计图
渗透函数变化的特点。
根据折线统计图“数形结合”的特点帮助学生归纳推理,深透函数对应的特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刚才我们只是挂了6本书,如果继续挂10本、100本、1000本甚至10000本,弹簧还会无限制伸长吗?
教师板书:在一定范围内
提高性练习:观察老师课前测量的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你能想出称量多少本书,弹簧的长度是23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实验记录表
所称课本数 0 1 2 3 4 5 6 … ? …
皮筋总长度(厘米) 5 7 9 11 13 15 17 … 23 …
皮筋伸长长度(厘米) 2 2 2 2 2 2 2 … 2 …
㈢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教师出示:门弓子、弹弓、(电话用)弹簧线
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了我们发现的规律。它们的运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帮助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附板书设计: 量一量 找规律
拉力越大 伸得越长
每增加一本书,弹簧伸长长度大约相等
学生:不会,会断掉。
使学生了解规律有适用范围
运用逆向思维,更进一步渗透规律中的函数思想。
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最近我试讲了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数学综合实践课《量一量 找规律》。通过分析教材备课,我感觉这节课很难把握,经过试讲后效果也不理想。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大家,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的批评指正意见。
㈠试讲后和教师们交换意见,有的教师提出来“这节课听起来更像是一节中学物理课”,我也深感“数学味”好像不甚浓。现在也很矛盾,数学综合实践课究竟该如何上,把握到什么程度,有些困惑。
㈡这节课中教师始终在用“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学生走,尤其是开始部分由教师提出的假设等内容,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我”在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不是自发主动地要探究规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降低。
㈢关于实验注意要点部分师生互动分析,教师说得多,有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要点教师还是有包办代替现象。一方面我深感教师说得多束缚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说不出来、点不到,在后面实验中结果必然误差较大,难以发现规律。
㈣在学具的使用方面有的老师提出问题。比如简易秤是否应由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动手参与制作。我的设计是提前做成的半成品:托盘打好了3个眼,课前线绳拴好了角度系上了挂钩,学生只用简单组装就可以。教学建议上确有说法“拴盘子时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绳的长度,使托盘在称量时保持水平、稳定。”,我想在此环节节省时间,不知是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些好,还是这样就可以了。有的教师也提出:是否应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实验材料,比如说有的小组用弹簧试验,有的小组用皮筋试验,有的小组用气煤芯。课前我做过试验,采用的弹簧弹性系数和抗疲劳性较好,能得到较理想的实验数据,而皮筋和气煤芯数据偏差较大,不太好向学生说明偏差原因。这节课是发现这个规律更重要些,还是采用多种实验材料对比试验得出弹簧规律性强,皮筋(气煤芯)规律性差重要些。
㈤关于教材的使用方面。我把实验记录单进行了改造,主要是第三行的项目名称,把“皮筋伸长长度”改为“每增加1本书皮筋伸长长度”,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每增加1本书皮筋伸长长度大约相等,但是它对于渗透这个函数y=a+bx(等差数列)好像不如课本中表格好,但是如果课本中表格由于数据存在测量误差学生又不易发现规律,应如何处理?
㈥关于归纳推理部分,问题也很大。对于折线统计图我主要想利用其数形结合的特点,重点渗透函数对应的思想。除了根据实验记录单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外,要求学生把7、8、10本书情况在图中描出点来,13本书在折线统计图中已无法表示,要学生说明如何思考,渗透函数思想。但总觉得这部分做的不足不透,对于这个函数思想究竟要渗透到什么程度尚感觉把握不好。关于提高性练习运用逆向思维,有的老师提意见难度较大是否不要了。
此外由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平时训练较少,课上时间紧张。总的来说这节课我感觉上得很累,学生动手也有些茫然主动性不强。相信主要原因是设计不科学合理,希望能聆听您的教诲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