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数学教案设计 > 《加法运算律》(通用17篇)

《加法运算律》(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加法运算律》(通用17篇)

《加法运算律》 篇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6-5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地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概括运算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天气渐渐转凉,学校将准备组织各年级体育活动,你们都喜欢体育活动吗?都喜欢哪些体育活动呀?经常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瞧,这些同学们也在开展活动,(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多指名说。

  [设计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题中所提供信息来选择与所提问题有联系的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1、出示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2)女生共有多少人?(3)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解决第一个问题,揭示加法交换律。

  (1)指名口头列式 ,28+17,还可以怎样列式? 17+28。说说各算式表示的意思。

  (2)这两个式子相等吗?为什么?(计算结果相等)(都是求跳绳的有多少人)那我们就可以用“=”把它们连接起来。教师板书:28+17=17+28,指名读算式。

  (3)仔细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两个数的位置变了,数据、运算符号、结果没有变)

  (4)你还能举几个像这样的例子吗?指名说,教师板书。

  (5)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能找出它们共同的规律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全班交流。

  (6)师:是不是任意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都不变呢?看来经过几个算式得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猜想,要验证这个猜想,就要举更多的例子。 学生各自举例验证。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7) 师:照这样下去,能写完吗?加省略号。这些例子都在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谁再来说说我们刚才的猜想?

  (8)师:你还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字母、符号、文字等方式把这个规律简明的表示出来吗?试试看。学生在自备本上尝试。指名说说。

  师:在数学界,我们公认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字母a、b分别表示这两个加数,我们发现的规律就可以写成a+b=b+a,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加数,b可以表示任意的另一个加数。这也是我们刚才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所得到的结论。这个规律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加法交换律.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运算律。(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过程。从实际事例引入,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规律、发现规律。同时,从用符号表示规律过渡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些规律,使得规律的表达更准确、简明、形象,既便于学生掌握,又发展了他们的符号感,也为后面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作好铺垫。)

  3、解决第二个问题,进一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看第二个问题,你能口头列式吗?这两个算式能用等于号连接起来吗?谁来说说看。这个算式就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4、巩固加深

  (1)根据加法交换律完成填空。

  指名口答,集体校对。

  (2)其实加法交换律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回顾一下,我们以前学习什么知识时也用了加法交换律?想一想加法是怎样验算的?

  判断下面各题验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二、探索加法结合律

  下面我们来研究第三个问题,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1、出示第三个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列式,说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组织交流想法,比较算式。

  这些算式它们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为什么?

  选择两个算式用等号连接。教师板书:(28+17)+23 = 28+(17+23)

  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如果给你选,你会选做哪一题?为什么?(计算更简便)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实际意义,感悟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继续认识这样的等式。完成书上填空,分组计算。

  4、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计算顺序变了,数据、运算符号、位置和结果都没变)

  5、你能根据这些等式,提出猜想,找出它们共同的规律吗?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式子都符合这样的规律呢?看来我们还需要多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学生自由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名汇报,板演等式。学生小结结果,得出结论。这样的算式都验证了我们刚才的规律。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的规律,该如何表示呢?

  板书:(a+b)+c=a+(b+c)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运算律,那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

  6、运用加法结合律完成填空。

  指名口答,集体校对。

  三、比较两个运算律

  运算律

  字母表示式

  变

  没变

  加法交换律

  a+b=b+a

  位置

  数据、运算符号、结果

  加法结合律

  (a+b)+c=a+(b+c)

  计算顺序

  数据、运算符号、

  结果、位置

  [设计理念](抓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比较,加深对两个运算律的本质认识。)

  四、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口答,其中最后一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它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想想做做”第4题。

  一题题出示,说说各题的计算顺序。

  不计算,猜一猜各组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如果给你选,你会选做哪一题?为什么?学生选做,集体校对。

  3“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同座校对。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运算律,是什么呢?你会用字母表示吗?那减法、乘法、除法是不是也有它们的运算律呢?带着这个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选择喜欢的3题做。

  七、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观察    28+17=17+28     (28+17)+23=28+(17+23)

  猜想     ?                         ?

  验证          …                         …

  结论       a+b=b+a                (a+b)+c=a+(b+c)

《加法运算律》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小组竞赛)

  前两组口算,体会凑整的好处;

  后两组口算,体会加法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谈话:你会计算这道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展示。

  比较: 1)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提问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的?

  谈话:这种方法的使用,使你想到了整数加法的哪些运算律?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2、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说一说使用的运算律。

  补充一题,问,这题为什么不可以用简便方法?

  提问:我们在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审:审清题目(特别是运算符号)。

  二看:观察数字特征,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

  三算:认真计算。

  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2、完成第2题。

  提问:求接力赛的总成绩,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看来加法运算律用到小数加法里,果然很简便。

  3、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谈话:下面进行个比赛,请一二两组同学计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的同学计算第二题。

  这两题做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整数减法的性质是什么吗?

  你掌握了这个性质后,这一组题,你会选择做哪题?

  小结: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4、判断下列算式,能简便运算的,在( )里打√,不能简便运算的打。

  2.7+6.6+3.4       (     )

  5.08-0.8-4.2      (     )

  7.5-3.87+2.13     (     )

  6.02+4.5+0.98     (     )

  6.17+28+3.2       (     )

  6.59+9.32-2.59    (     )

  小结:简便运算的时候,是不是光看数字就可以了?

  5、填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

  四、课堂作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整数加法运算率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的重点是顺利将加法(及减法的性质)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来,使得计算简便,难点是知识延伸中,学生的再建构。对于加法的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学生已有基础,因此我本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探索中寻求答案,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在探索中学会技能,避免了学习的单一性。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

  1、竞赛。本课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因此在口算题目的处理中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创设了小华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他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乐,不仅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计算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3、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题目,在本节课中,我另外编排了一些调动学生智力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提升。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板书受学生影响,没有列出更合理的,导致板书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几处重要小结也没有做到水到渠成,显得不自然。

《加法运算律》 篇3

  听了专家老师的视频讲解,使我懂得了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去读懂教材,分析教材。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资源,读懂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从不同角度分析教材、读懂教材,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意义十分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教材、理解教材: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理解《加法运算律的推广》的教材。

  1、从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去理解教材》

  分析、读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加法运算律的推广》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教学重点: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教学难点是:知识的迁移。

  2、充分利用教师参考书去分析教材、读懂教材。

  教学参考书都是一些专家或优秀的教师的结晶,在上课之前认真参阅一些参考书能使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教材,其实一本书代表着一些人的思想,看几本教参就是间接的和几个优秀的教师在讨论。因此,每当上课之前我都会认真的阅读手中的参考书,在阅读完之后再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我认为是精华的部分,最后再传授给学生。

  3、结合旧知识点去理解教材。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旧里蕴新,又不断化新为旧。《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本节课主要是教学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这是在学生在掌握了整数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次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在掌握了整数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发现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而推广到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等。因此,在教学每一节课时,不但要承前,就是要重温与新知相关的基础知识,重点分析今日新知与昨日旧知之间的联系,把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更好地同化或顺应新知。

  总之,教师从多角度读懂教材“读”是理解教材的基本手段,读教材要做到“仔细揣摩,透彻理解,反复琢磨,问个究竟”,要善于思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只有认真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功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才能更好的上好一节课。

《加法运算律》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

  出示前两组口算,体会凑整的好处;第三题口算,体会加法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二、探究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

  谈话:你会计算这道题吗?请你独立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展示。

  比较:

  1)观察这两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

  2)你认为哪种算法简便?

  提问用第二种方法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方法的?

  谈话:这种方法的使用,使你想到了整数加法的哪些运算律?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2、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集体交流,注意说一说,使用的运算律。

  补充一题,问,这题为什么不可以用简便方法?

  提问:我们在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一审:审清题目(特别是运算符号)。

  二看:观察数字特征,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

  三算:认真计算。

  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2、完成第2题。提问:求接力赛的总成绩,就是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决。

  小结:看来加法运算律用到小数加法里,果然很简便。

  3、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谈话:下面进行个比赛,请一二两组同学计算第一题,三四两组的同学计算第二题。

  这两题做完,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你知道整数减法的性质是什么吗?

  你掌握了这个性质后,这一组题,你会选择做哪题?

  小结: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对小数减法也同样适用。

  4、判断下列算式,能简便运算的,在( )里打√,不能简便运算的打。

  2.7+6.6+3.4       (     )

  5.08-0.8-4.2       (     )

  7.5-3.87+2.13    (     )

  6.02+4.5+0.98   (     )

  6.17+28+3.2      (     )

  6.59+9.32-2.59  (     )

  小结:简便运算的时候,是不是光看数字就可以了?

  5、填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   )

  四、课堂作业: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总结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顺利将加法(及减法的性质)的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中来,使得计算简便,难点是知识延伸中,学生的再建构。本节课,我在引课中合理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结合,并让学生感知简便计算的好处,以用来激发学生探索并使用简便运算的兴趣。教学中,牢牢抓住,这道题使你联想到整数计算中的相同情况吗?怎样算简便,及你是使用了什么运算律来计算进行提问,明确重难点,对知识有效进行延伸。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板书受学生影响,没有列出更合理的,导致板书不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得在教学中,对比教学部太好进行。教师的几处重要小结也显得不自然,没有做到水到渠成。最后,教师对简便计算的一些灵活性题目练习不到,学生真正进行计算的题量还是嫌少一些。

《加法运算律》 篇5

  一、 判断下面各题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能的在( )里打“√”,不能的在里打“”

  2.7+6.6+3.4 ( ) 5.08-0.8-4.2 ( )

  6.17+28+3.2 ( ) 6.02+4.5+0.98 ( )

  7.5-3.87+2.13 ( ) 6.59+7.32-2.59 ( )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1)6.7+4.95+3.3=6.7+( )+4.95 (加法交换律)

  (2)(1.38+1.75)+0.25=1.38+(1.75+( ))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下面各题简便计算

  5.78+0.84+0.16 1.27+3.9+16.1

  0.19+4.93+2.81 5.52-0.55-0.45

  四、填上一个数,使计算简便

  32.5+2.75+( ) 75-3.2-1.3-( )

《加法运算律》 篇6

  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p52 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他们对加法运算律在整数加法中运用得还是不错的。但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加法的计算能不能用得上呢?这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答案。

  针对这一思想进行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对比获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创设的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科研部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知识的意识。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3、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重点: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的适用性。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我们在四年级学过了哪些加法运算律?(指名回答)

  2、用字母怎样表示?(指名回答,教者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谁能用文字来说说这两个式子的意思?(指名回答)

  4、提问: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小数加法计算中是不是也能够适用呢?

  5、宣布本节课内容

  二、新知探究

  1、出示p52例题的挂图

  (1)指导看图,并提出问题:小华买下面的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教者板书)

  8.9+3.6+6.4+1.1

  (4)你想怎样计算?(教者巡视,请不用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演)                   

  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答:小华买下面的文具,一共用了20元。

  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答:小华买下面的文具,一共用了20元。

  (5)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观察

  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

  想:(1)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哪个式子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3、归纳小结

  三、练习设计

  1、计算(想怎么计算就怎样计算)

  4.7+2.6+7.4                  3.5+5.37+17.5                

  4.68+1.4+5.6+5.32       25.7+4.3+2.6+12.4

  2、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3、某化肥厂第一季度三个月的产量如下:1月份1.82吨,二月份1.76吨,三月份2.08吨。这个化肥厂第一季度的总产量是多少吨?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课后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把整数的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运算中去,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从整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得还不错的。

  2、设疑导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中,学生能体验到成就感,学习兴趣很高。

  3、但由于对整数加法运算律复习得还不够充分,在做练习时,特别是在4个小数相加时,有小部分学生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不能马上下笔来进行运算。因此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值得注意认真把复习做到位。

《加法运算律》 篇7

  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6~ 48页例1、例2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

  2.通过经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探究、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在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教师:森林小学今天要举行智力竞赛,让我们去看看吧。

  课件中出现:(1)小动物围坐在一起。

  (2)大象老师出第1道题:小老鼠扛着两个袋子,前面一个袋子装着米,后面一个袋子装着黄豆,小老鼠跑着跑着喊累了,怎么办?小鸟发言说:“把黄豆放前面,米放后面,这样就不累了。”

  2.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鸟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不对,米还是那袋米,黄豆还是那袋豆子,它们的位置变了,但是总的重量没有变。课件中出现小动物们鼓掌的画面。

  3.课件中大象老师出第2道题。12+2525+12500+300300+50030+20xx+301200+650650+1200这8道题小动物们要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不一会儿,小猪就写出了所有答案,其他小动物还在一道一道地算着,看到小猪算完了并得到大象老师的夸奖,小动物们傻眼了……

  4.教师:小猪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同学们知道其中的奥妙吗?请观察左边和右边的算式,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

  学生观察,同桌交流。

  5.学生在全班交流。

  学生1:小猪算了左边4道的结果,右边的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2:实际上12+25与25+12都是求12与25的和,所以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

  学生3:我发现左边和右边并排的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

  学生4:我发现……

  6引导归纳。

  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比较。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同学们发现的规律?

  学生1:两个数相加交换了位置,结果一样。

  学生2: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和不变。

  教师:如果用两个不同的字母表示两个加数,用一个等式表示加法运算的这个规律,你行吗?

  学生1:我用m、n表示两个加数,那么……

  学生2:我用a、b表示两个加数,那么a+b=b+a。

  教师:真了不起,你们已经归纳出了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想给这个定律起什么名?

  学生:加法交换律。

  ……

  板书:交换律,a+b=b+a。

  (齐读)

  [点评:创设生动的童话情境,使数学问题在富有童趣的事件中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先通过分析,得出交换大米和黄豆的位置,但总重量不变,为后面学习加法交换律作好了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再通过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理解加法交换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课件播放小动物集合图:一队89只小狗,二队96只小猫,三队104只小兔,小猴说:“同学们请帮我算算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2. 教师:该怎样列式?

  学生:89+96+104(板书)

  3.教师:请同学们再想想该怎样计算?

  (1)学生独立思考。

  (2)分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教师:谁代表你们这组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我们先计算89+96算出小狗、小猫共185只,再用185+104算出3种小动物一共有289只。

  (板书计算过程)

  学生2:我们先计算96+104算出小猫、小兔共有200只,再用89+200算出3种小动物一共有289只。

  (板书过程)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正确,下面请你们在书上完成“填一填”。

  4.学生填空后对答案。

  5.引导归纳。

  教师:从上面两组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每组算式中的三个数都是相同的。

  学生2:左边是前两个数先加,再加第3个数。右边是后面两个数先加,再加第一个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教师:那么左、右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学生:等号连接

  教师:对,能写成一个等式,89+96+104=89+(96+104)。

  (板书)

  教师:你们的发现是不是适合其他算式,请自己举例验证。如果适合,请用一个等式表示。

  学生1:10+20+30=10+( 20+30)

  学生2:5+6+7=5+(6+7)……

  教师:看来,你们的发现都适合三个数相加的情况。恭喜同学们又发现了加法的一个运算定律。为了简便易记我们需要几个字母表示?

  学生:3个不同字母。

  学生分组用字母表示。

  汇报并板书:(a+b)+c=a+(b+c )。

  教师:想给这个定律起什么名?

  学生1:加法组合律。学生2:加法结合律。……

  教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好,我们就按约定俗成的叫法,把它称作加法结合律吧。学生齐读加法结合律,(a+b)+c=a+( b+c)。

  课件播放小动物们鼓掌致谢的画面。

  [点评:学生在解决老师给出的问题时,懂得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并在学生学习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培养其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6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教科书上第46、47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上的重点句勾画出来理解并记忆。

  三、巩固规律

  1.第47页,课堂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填空,再集体评讲。

  2.第48页,课堂练习第2题。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校对。

  (4)问:136+89+64与 89+(136+64)用等号相连的依据是什么?

  3.练习九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校对答案。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交换律、结合律是加法运算的两大定律。

  (板书:加法运算律)

  它们在计算中怎样应用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本案例由胡文谦提供)

《加法运算律》 篇8

  一、 基本演练:

  89+145+55 67+(151+33) 236+(64+48|)

  二、 能力提升:

  216 ―75―125 +84 158+(27+142)―48

  三、 拓展应用:

  1+2+3+4+5+6+7+8+9

  1+3+5 = 3×3=9

  1+3+5+7=4×4=16

  1+3+5+7+9=5×5=25

  11+3+5+7+9+11+13=( )× ( )=( )

  1+3+5+……+15+17= ( )× ( )=( )

  1+3+5+……+23+25= ( )× ( )=( )

《加法运算律》 篇9

  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小学五年级数学课本52页例3以及相应的习题,主要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有3个:(1)让学生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可以适用。(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是正确应用运算定律,准确计算。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简单的挂图,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1、口算引入,复铺垫。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创设了小华到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她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的快乐,不仅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计算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3、巩固深化,应用拓展。4、总结。

  在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本人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

  1,首先是基本练习,基本练习由口算比赛和小华到超市购物两个环节组成,口算比赛中,学生积极思考,举手抢答,回答又快又准,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接着我创设了小华到超市购物的生活情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尝试计算,得出两种算法。

  通过讨论交流,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算法应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进行计算比较简便,我顺势提出:其实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加法运算律的推广。

  2: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由于前面基本训练已经复习了整数加法的简便计算,所以在新授课里一切显得是那么自然,流畅,我决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已是学习的主角,自主解决问题的快乐。学生很快得出的两种算法。

  通过讨论交流,同样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算法比较简便,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真正明白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可以适用,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小数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3,巩固练习,第1题、第2题练习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牢固地掌握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等运算定律,发现学生学的比较好,第3题检测学生是否自己能够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包括简便计算的步骤是否规范,计算是否准确,其中第4题5小题,主要是防止学生陷于思维定势误区,误以为学了简便计算,就什么题目都可以用简算。事实证明有一小部分同学把这道题做错了,我及时进行讲解,直到学生都弄明白。补充的两题是让做得快的同学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

  4,课堂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明白三点:1、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计算时,我们要认真观察题目中数字的特点,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有的题目是不能简便计算的。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加法运算律》 篇10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9―60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从课题出发:“加法运算律”是哪些运算律?说出相应的字母表达式及其意思

  板书:a+b=b+a (a+b)+c=a+(b+c)

  2、抢答小比赛:比比谁最快说出三角形角上三个数的和。

  并说说先算什么,体会“凑”的思想。(板书:凑)

  3、举例:46

  师:你能说出哪些数和46凑成整十,整百……?

  师:看来连加中也藏着不少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使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复习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算律,二是渗透简便运算中“凑”的思想。抢答比赛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带动新知学习,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能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氛围。]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将题意说一遍?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各自算法并相应板书: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129(人) =29+100

  =129(人)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再次强调“凑”)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优化算法,体验简便运算的优点

  2、试一试

  出示题目:69+75+25 78+(47+22)

  师:先观察,怎样才能简便运算?

  师:你想将谁和谁凑在一起?怎样才能凑在一起?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谁能具体地说一说?谁再来说一说?

  着重讲第二题的运算律的应用: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将78和22靠近,再运用加法结合律,使78和22先算。

  师:请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展示交流

  [试一试,先让学生说,再完成在练习本上。主要是想通过说,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不总是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在明确了每一步的意义及所用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练习。]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

  调换书上气球的顺序:64 19 36 38 18 32 79 59 21

  师:你是先算谁和谁?为什么?

  38 18 32 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79 59 21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哪一种更好呢?(当方法多种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拓展:361+72+439+128

  师:这一题,你想如何解决呢?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打开书,完成第4题。只观察,用小弧线将先算的两个数连起来,比比哪组完成得又好又快。

  独立完成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a:出示:175+201

  师:这一题你能简便运算吗?

  只有两个数,如何凑呢?

  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先“拆”?

  拆谁?

  出示:175+199

  师:你想对哪个数动个小手术?

  出示:238+402 354+102 105+216

  354+298 204+499 216+99 (对书上第3题稍加改动)

  师:同桌先互相说一说,你打算对每题中哪个数动手术,怎么动?哪一种方式更好?(体会对接近整百的数动手术的优点)

  分组完成在练习本上

  b:拓展:361+72+439+128

  师:这一题,共四个数,你又想如何解决呢?

  c:拓展:1+2+3+4+……+100

  师:一百个数呢?

  讲数学王子高斯7岁时运用简便运算计算1加到100的故事

  d:(100+a)+(100+a)+(200+b)+(200-b)

  师:你能迅速说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4、“想想做做”第6题

  师:独立完成第6题,并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各自的发现:1、加数都是200,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

  被减数都是200,减数越大,差越小

  2、把两个得数加起来,结果都是400

  把两个结果相减,结果分别是20、40、60……

  [在练习的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通过“先观察不动笔”“同桌相互说”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而不总是“笔动”。用“思维的动”代替“笔动”,并用语言将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思考。]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堂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第5题

  2007-11-13

  教学反思:这一节是一人一课。课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本课结束之后,感受比较深的有这样几点:

  1课堂语言要多“磨”

  数学课堂的语言以科学,简洁,严谨为第一要义。另外还要富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启发性。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表扬,一个过渡,一个追问,都要做到言而不废。

  《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的座谈会――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就提到了对于课堂语言的磨练。徐斌老师为了将自己的课堂语言更能为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坚持每天听鞠萍,孙敬修的童话朗读磁带,我们又为何不可在课前将课堂上所讲的每句话磨上几遍呢?

  2教案设计要多“思”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学会多向自己提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有吗?有没有更好的?明确每个环节的作用,杜绝课堂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环节的现象,使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可是启发,可是新授,可是练习……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另外还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要让每一个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仅仅让教案成为一纸空文。

  3学生思维要多“动”

  数学是思维的运动。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许多学生仅仅停留于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因为思维过程不是一个可以量化衡量的物体。所以只有通过学生的说,通过学生的看来体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述得清晰,完整,同样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思维过程。

  另外在设计练习过程中,我强调学生不动笔,让学生先观察思考,再讨论。观察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思考的方式。而许多学生并未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也未曾认真观察过,以致在作业中常有题目未读,或读不懂就下笔的情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让学生多观察,以察促思。

《加法运算律》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学重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0.52+0.48=              3.6+6.4=                 2.5-0.5=                

  0.17+0.33=              0.47-0.4=                1-0.75= 

  48+52+37=             593+19+281=            176+195+324=

  257+245+743=          134+266+866=           39+73+27=   

  师:同学们请看到黑板,你能迅速解答出这几道题来吗?

  下面请同学们口算黑板上的各题,看谁算得既快又对

  学生回答省略  在回答整数加法时问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啊?你是怎么算的?目的引出学生说出加法的运算律。

  二、创设情境 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回答的这么好,都是计算小能手。老师想请大家帮小华一个忙。你能吗?

  生:好的。

  出示例题:小华在文具店买了下面的文具,一共用了多少元?

  出示实物 彩笔8.9           记事本3.6元          钢笔 6.4元           三角尺 1.1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8.9+3.6+6.4+1.1=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你能计算吗?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计算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8.9+3.6+6.4+1.1=12.5+6.4+1.1=18.9+1.1=20(元)

  师:还有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吗?

  生:我的计算方法和他的不同。

  师:那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2:8.9+3.6+6.4+1.1=(8.9+1.1)+(3.6+6.4)=10+10=20(元)

  师:两种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说明两种方法都正确的,下面请同学们比一比,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简便。

  生:生2的计算方法简便

  师:同桌讨论,这样简便计算时你是用的什么运算定律?

  生: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律的推广。师:谁说说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  加法的结合律a+b=b+a    

  加法的交换律 (a+b)+c=a+(b+c)

  师: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是的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同时出示小黑板)

  三、巩固练习

  出示:1. 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5.78+0.84+0.16            1.27+3.9+0.73+16.1

  0.19+4.93+2.81            5.52-0.55-0.45

  师:请五位同学上黑板板演,然后一起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思考的。

  2.  算一算,比一比。

  6.48( 4.48+0.9  )

  6.484.480.9

  师:先计算 再比比  你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

  生:相同,

  师:也就是两个式子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计算对比,进一步体会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整数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加法运算律》 篇12

  教学目标: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灵活地应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⑶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预设:一、出示情境图片,进入新课。⑴列式计算。(可能)29+46+54 29+(46+54) 46+54+29⑵灵活合理地计算。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29+46+54 29+(46+54) 46+54+29=29+(46+54) =29+100 =100+29=29+100 =129 =129=129⑶感悟加法运算律的价值。交流改变运算顺序的数学根据。揭示课题――加法的简便计算。板书:数学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二、自主练习,加深理解。⑴试一试: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①69+75+25 ②78+(47+22)理解第②题中( )所表示的意思;感悟简便计算中应用的加法运算律;正确书写计算过程。⑵总结:学生说说得到的收获,总结简便方法,特征是加法,有两个数加起来刚好是整十数,反思用的运算律。三、多项练习,形成基本技能。⑵计算175+201①竖式计算。 ②口算。 ③把口算过程写下来,并感悟数学根据。175+201=175+200+1=375+1=376⑶独立作业第60页:2、3、5题。

《加法运算律》 篇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九册第52页例3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教学重难点: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请你们口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指名口答)

  0.52+0.48=              3.6+6.4=                 2.5-0.5=  

  0.17+0.33=              0.47-0.4=                1-0.75= 

  48+52+37=             593+19+281=            176+195+324=

  257+245+743=          134+266+866=           39+73+27=  

  在口答整数加法时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啊?说说看你是怎么算的?(目的引出学生说出加法的运算律。)

  二、创设情境 揭示主题

  1、新学期张洁同学要买一些学习用具,他来到了商店要购买以下几种文具:

  (出示:文具图片及单价)

  假如让你在这些商品中任意选购两件商品,你会选购哪两件?要付多少钱?(指名说)

  2、假如张洁买了下面的这些文具

  (出示:文具图片及单价)

  请你帮他算算他一共用了多少钱,好吗?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

  列式:8.9+3.6+6.4+1.1  (板书)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同时教师走下讲台去找不同的算法)

  计算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8.9+3.6+6.4+1.1

  =12.5+6.4+1.1

  =18.9+1.1

  =20(元) (板书)

  师:还有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的吗?

  生:我的计算方法和他的不同。

  师:那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2:8.9+3.6+6.4+1.1

  =(8.9+1.1)+(3.6+6.4)

  =10+10

  =20(元)(板书)

  师:两种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那么说明两种方法都正确的,下面请同学们比一比,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简便。

  生:生2的计算方法简便

  师:同桌讨论,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小结:整数加法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律的推广)(板书)

  师:谁来说说两个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生:  加法结合律a+b=b+a       加法交换律 (a+b)+c=a+(b+c) (板书)

  师: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生:是的

  这里的a、b、c可以表示什么数?(整数和小数)

  三、巩固练习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8+5.7+6.2=(3.8+ □)+5.7

  1.25 +6.3+4.75+3.7=(□+4.75)+( □+3.7)

  在这两个算式中,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指出:在计算中,往往要同时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同时出示小黑板)

  出示:(1)用简便方法计算

  2.78+0.8+0.2              0.37+1.79+0.63

  5.78+0.84+0.16            1.27+3.9+0.73+16.1

  0.19+4.93+2.81          

  师:请五位同学上黑板板演,然后一起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思考的。

  继续看图,小明买了一本笔记本和一枝钢笔(课件示图片和文字),付了20元钱。

  如果你是营业员,你会找给小明多少钱?

  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3)算一算,比一比。

  6.48(4.48+0.9)

  6.484.480.9

  师:先计算 再比比  你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怎么样

  生:相同,

  师:也就是两个式子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那你还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计算对比,进一步体会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板书:整数减法的运算规律对小数减法同样适用)

  (4)发展性练习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得计算简便。

  13.5+4.87+(    )

  4.61+8.2+(   )+(   )

  16.84.56(   )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所有的小数加法计算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说一说

《加法运算律》 篇14

  四年级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结合律、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整数的简便计算。本节课是让学生验证这些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是否存在,并会用这些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材安排的例3,让学生计算四个小数的和,感觉让学生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去计算的成分比较多,而去验证这些运算律在小数的加法运算中也同样存在的成分比较少。所以我设计了如下的备学提纲:

  1、整数有哪些运算律?你能用字母式子写出来吗?

  2、小数运算中也能运用这些运算律吗?举些例子来说明。

  昨天一直为工作的调动手续忙碌着,备学提纲是用家校通发给孩子们的,没给他们作一些必要的指导,所以很多孩子好像没有看懂提纲的要求。

  关于第1题,有些孩子只写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名称,没写出字母表达式;有的只写了a+b,a+b+c,ab等,而不是一道完整的字母表达式;还有的竟写出了减法交换律,加法分配律等,虽是四年级刚刚学过的知识,孩子们已忘记得差不多了,所以课始一定要组织孩子们一起回顾一下整数的运算律有哪些?

  关于第2题,每个孩子举的例子都是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简便计算,而不是举一些例子去验证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运算中也是同样存在的。所以我准备在课的一开始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举例子去验证。

  课堂回顾

  一、回顾整数的运算律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这两个运算律。

  提问: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引出:可以表示小数吗?你能用例子来验证一下吗?

  二、验证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存在。

  这一环节我借用了四年级上册探究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写算式,计算结果,写出一道道等式,用不完全归纳法验证。

  三、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1、出示例3的四种文具的情境图。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学生都能根据加法的运算律简便计算。

  这里,学生都能自觉把整数加法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体会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练一练的第1、2两题。

  3、练习九的第2题。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能体会到整数减法的性质在小数减法里也同样适用。

  4、拓展练习

  (1)判断下面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2.7+6.6+3.4②5.08-0.8-4.2

  ③7.5-3.87+2.13④6.02+4.5+0.98

  ⑤6.17+28+3.2⑥6.59+9.32-2.59

  学生在做这一题时,感到了兴趣。

  陈智超:①、②、④、⑤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黄博浩:第6题也是可以简便计算的,先把6.59-2.59,再去加9.32.

  :第5题是不可以的,28加3.2没有凑整,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不能使计算简便。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只要我们把这道算式稍加修改一下就可以简算了,怎么修改呢?

  :把28改成2.8,这样2.8加3.2的结果就是一个整数。

  杨国庆:第3题也是可以简便计算的,我们可以先算3.87加2.13.

  :这里我们应该先算减法,不可以先算加法。

  师:我们也可以把这道算式修改一下就可以简便计算了!

  :把加2.13改成减2.13

  一些后进学生对于第3和第6题,确实非常容易混淆,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辨析。

  (2)填上一个数,使计算简便。

  32.54+2.75+7.58-2.66-

  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学生举了一些例子后,帮助他们总结第一个括号里的填的小数的小数部分是46或者是25,第二个括号里的小数的小数部分是34或者是58.

  反思:

  学生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较前两节课兴趣浓了一些,作业中对于一些基本的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计算的题目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对于一些变式题,学生有些搞混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简算,什么时候又不好简算。关于简便计算的题目,我不知道要拓展到什么程度。

《加法运算律》 篇15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7册p59-60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单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发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p57的场景图

  师:看图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五,六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分别是:29人,46人,54人)

  知道这些条件,你可以自己出些数学应用题吗

  (学生举手回答,只要对就行)

  二,新授

  1,教学p57的例题

  师说: 那么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呢 请你解答在你自己的本子上.

  (教师巡视后,让不同算法的学生都上黑板板演:29+54+46;54+29+46;46+54+29……)

  请你们比较黑板上的算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学生算法可能有: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46+54+29

  =129(人) =29+100 =100+29

  =129(人) =129(人)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数相加时,54+46的和是一个整百数,先算54+46比较方便,所以29+54+46按加法结合律为29+(54+46)计算起来也就比较方便;46+29+54也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29+(54+46)进行计算,学生初步体会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2,教学p59的试一试

  出示69+75+25和78+(47+22),

  师说:你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律,使这两题的计算简便吗 请做在本子上.

  (思路:找出两个相加是整百数的加数后,再通过运算律,使这两个加数可最先进行计算.较对时,学生要一步一步说明自己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1

  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答案,比比谁写得又快又对,交流时学生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即先算什么,体会到把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再与另一个数相加,比较简单.(第一题既可以先算18+32,页可以先算38+32)

  2,"想想做做"的2

  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在本子上,同桌交流,全班较对时,再次强调要把可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先加起来.

  3,"想想做做"的3第一行

  (1),讨论175+201怎样算简便.(把201分成200和1,先做175+200得375,再做375+1)

  (2),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175+201

  =(175+200)+1

  =375+1

  =376

  (3)师: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生:这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本来是200和1加在一起的.先把175和200先相加,改变了运算顺序

  (4)学生独立做354+102,105+216,两人上黑板,集体订正.

  (5)师:为了反映出思考过程,在做这类题目时还要像刚才做题一样写出运算过程,等到以后遇到这类题目时,只要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可以用这种方法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4,"想想做做"的4

  (1),默读题目

  (2),师:看谁能很快得填出合计数.

  (3),指名说出三户各自用电得合计数,共同校正.

  (4),师:你是怎样计算得

  (5),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们运用了简便算法,这很好.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所以今后遇到加法计算,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就用简便算法计算.这种情况,计算过程只要在心里,不要写出来,直接写出得数.

  5,"想想做做"的6

  出示p60第6题的表格

  各自填表.

  从左往右观察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与和,看他们变还是没变,怎样变的,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观察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第2行,第3题第2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所有的加法计算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简便计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要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要弄懂简便计算的根据,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今后做题时,只要题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就要写出简便计算过程,如果不要求简便计算,先要看看题目是否合适用简便方法计算,,如果合适,就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必写计算过程,只要直接写出得数.

《加法运算律》 篇16

  首语:

  为了如何解决好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准确找到凑成整十、整百数的问题,我校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探讨,大家集思广意,集体备课,在修改的基础上,整理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案,针对此方案,望各位同仁积极参与我们的教学探讨,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为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课件、例题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什么叫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 课件出示并口算:

  (1)186+100 325+100 186+30 325+20 186+75 325+87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7+8 4+37+6 3+46+17 3+8+7+2

  (3)105=100+( ) 201=200+( ) 308=300+( )

  二、教学新课

  1. 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例题插图和问题,请同桌互相说说有几种计算方法、试一试,并交流。

  (2)课件出示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计算方法:

  29+46+54 54+46+29 29+54+46 29+46+54

  =75+54 =100+29 =83+46 =29+(46+54)

  =129 =129 =129 =29+100

  =129

  54+(46+29 ) 29+(54+46 ) 29+(46+54)

  =54+75 =29+100 =29+100

  =129 =129 =129

  (3)比一比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算简便在哪里?为什么?

  29+46+54

  =29+(46+54)

  =29+100

  =129

  (4)小结:(板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成整百的数)

  三、组织练习

  1.完成59页“试一试”,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并说说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 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1题。

  3.完成60页第3题

  小结:过去学过的口算加法,先把一个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应用加法结合律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1. 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6题。

  2. 完成 “想想做做”第4题。

  3. 完成 “想想做做”第5题。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14+35+6 69+75+25 78+(47+22) 26+17+34+53

  (1)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算一算。

  (2)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

  从刚才的学习可以知道,如果在加法里两个数正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一般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再和其他的数相加,使计算简便。

  五、作业

  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2、题。

  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应用加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在加法里两个数正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一般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整十)的数,再和其它的数相加,使计算简便。

《加法运算律》 篇17

  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并掌握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过程方法:通过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认识,发现在进行计算时有时应用加法的运算律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35+( )=65+( ) ( )+147=+274

  56+74=( )+( )    a+200=( )+( )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270+380=390+260   30+50+70=30+70+50 a+800=800+a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 出示例题插图和问题。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2) 比一比哪种解法简便,这样的算的简便在哪里?

  提问:三个数相加,为什么要先算54+46?改变顺序先算54+46可以吗?这里用了什么运算律?

  (3) 小结:刚才的同学按顺序计算比较麻烦,应用加法结合律,先算能凑成整百的数,再算一个数加整百的数,使计算简便.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69+75+25 78+(47+22) 请同学们用简便方法来算一算.

  (2)指名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们算,尤其是第2题

  板书: 78+(47+22)

  =78+(22+47)…………………..( )律

  =(78+22)+47…………………..( )律

  =147

  请同学们说说每步用了什么定律,并板书.

  (3)小结: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加法计算中,两个数能凑在整百数,一般用加法运算律,先进行计算,使计算简便.

  3. 完成书第59页上的想想做做工

  4. 出示64+75 请同学们想想,以前学习口算时是怎样算的?

  板书: 64+75 提问:这里应用了什么律?

  =64+70+5

  =134+5

  =139

  学生练习:175+201 238+402

  三、组织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同桌之间交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加法运算律》(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