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选12篇)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选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选12篇)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句;

  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词汇。要掌握文言文,首先必须解决词汇问题。王力先生说,解决了词汇问题,文言文也就解决了一半。但是,如果就词汇论词汇,教学过程 会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必须密切注视该词各种变化和各种活用情况,注视该词在现代汉语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成语。同时注意补充古代文化常识,增加信息量。二、朗诵。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感都很重要,而提高语感的最好办法是朗读,大声的朗读,重点难点部分还要加以背诵。三、背景资料。《勾践灭吴》涉及到吴越争战的历史,学生虽然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情况,但是仍旧非常关注吴越争战的始末和故事人物的最后命运,所以想参照学习《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四、《勾践灭吴》虽然是自读课文,鉴于内容和背景知识较多,拟上三课时。

  课前准备

  叫学生收集越王勾践在绍兴活动的资料,寻找与卧薪尝胆有关的名胜古迹,并预习课文,准备质疑。课外阅读《史记・项羽本纪》。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吴越争战的历史背景;

  以练习为预习。

  教学过程 和内容:

  越争战的历史背景: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以幻灯片展示):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丰守禹之祀。文(纹)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闾)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

  “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至吴陈(阵)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  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勿忘越’。

  “三年,勾践闻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接下来就是课文所写的内容了。

  提问:1、勾践的家世渊源,2、会稽之耻前吴越争霸情况。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一、勾践是大禹、少康的后代,他的一个先祖来到会稽守护禹陵,披荆斩棘,建立了绍兴城。越王允常从公元前497年起在位,如果“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所言不虚,那么绍兴城至少应该有2800年的历史了。二、越国初建就与吴国结怨,攻伐不断,可想而知当时越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越国因此而经不起一场失败,由此可知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对当时越国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后世、今天的重大影响。三、允常之时,中国历史已经进入战国(前475―前221)时期,所以把勾践列入“春秋五霸”显然是错误的。四、勾践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不听劝谏,所以有了下文的广纳贤良。

  二、灭吴后的越国:灭吴后勾践北上渡淮,“与齐、晋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之为伯,“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后经五世至越王无强,楚大败越,杀无强,越遂朝于楚……)

  三、检查学生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

  做练习卷《勾践灭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国语》介绍;

  二、掌握字词句。

  教学步骤 和内容:

  一、《国语》简介:

  联系课文注释一和P62的课后资料,指出:《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注意“最早”、“国别史”,并可联系学生过去所学:最早的纪传史、最早的断代史等。)《国语》的文学性不及《左传》和《战国策》,作为散文并不十分成熟,许多地方的文字因为过于简单而变得粗鄙简陋;但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仍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请同学朗读课后资料第三段关于《国语》文学性的介绍。

  二、朗读:分组。纠正读音错误。

  贾(人):音“古”;  :音“吃”;(伍)员:音“云”;(太宰)  :音“匹”;句(无):音“勾”;饩:音“戏”;  音“趁”。

  二、重点字、词、句的解释翻译(学生质疑,教师解惑;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句式变化不多,不列):

  第一段。栖:居住、停留;父兄昆弟:父辈兄弟,意即越国子民;退:使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知:管理,“知县”、“知府”;贾人:与商人相区别,“行商坐贾”,商人运货贩卖,贾人囤积营利,此处必须是“贾人”;爪牙:古今异义,古为“武士”今为“帮凶”;时雨:符合季节、时节的雨;无乃……乎:恐怕……吧;行成:执行和议任务。

  第二段。所移:所字结构,所,代词,移,动词,两者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意为“可以移动的地方”;饰:打扮;纳:送;服:使动用法。文中另有许多代词,如“是”、“其”、“之”,搞清楚其指代内容。

  第三段。更:改变;吊:慰问,“形影相吊”;然后:古今异义;卑事:卑贱地侍奉;宦:做贵族的奴仆。

  第四段。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不知“大运河”的“运”是否与此相关;致:招致、召集;二三子:你们;蕃:音“凡”,生息,繁殖;取:同“娶”;丈夫:古今异义,男子;免:同“娩”;当室者:嫡子,区别嫡子与庶子、支子的关系,以《红楼梦》贾府为例;政:通“征”,赋税;纳宦其子,把他的孩子送到官府(由公家供养教育);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三词皆为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俱:副词,全、都,两个以上的人做,区别于“具”。

  第五段。请:两种含义,一、请对方做某事,二、请对方允许我做某事;耻:前者为使动用法,后者名词意为“羞耻之心”;无庸:无用,成语“无庸讳言”;封:疆界,联系《烛之武退秦师》;其:同“岂”,难道;患:担心;志行:思想行为;亿:十万;有:通“又”旅:共同;“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句子翻译。

  第六段。果:坚决、果决;劝:勉励,劝勉;“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翻译;败:使动用法。

  三、学生翻译课文第五段。

  校对练习卷。

  课后作业 :

  背诵课文第五段,课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默写课文第五段。

  二、课文串讲:

  第一段:勾践从战争的失败之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提问),意识到放着越国乃至天下贤士不为我用的重大失策,所以退守会稽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提问)就是广纳贤才,并对能够帮助他击退吴国的人许以“共知越国之政”,也就是给他半壁江山。勾践话音刚落,文种应声而出(提问),可见文种一贯踌躇满志但不得重用。文种的一席话(提问)通过类比论证说明人才也要提前准备,不要事到临头没有个出主意的人。勾践恍然大悟,相见恨晚,“执其手而与之谋”,派他向吴求和。

  第二段:经过文种的一番利诱威吓,“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却遭到伍子胥的阻拦。伍子胥说:“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提问)从地理环境上论证了吴越争战的必然,此时不灭越,他年被越灭。夫差正在犹豫,太宰  又谏道:伍子胥是想陷夫差于不义(“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夫差当时已想北上与齐晋争做霸主,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越国的美人计已如一针麻醉剂注入了他们君臣的中枢神经,夫差不由自主地“与之成而去之”。古之忠君之道,文臣死谏武官死战,虽然同为效忠君主,但是文武之间经常是有矛盾的。如果武官(伍员)一举消灭越国,文官(太宰  )就会没有寸功,这是越国离间计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二两段为第一部分,文种献计,向吴求和。

  第三段:于是勾践一方面忍辱负重“卑事夫差”,争取保存越国;另一方面则努力争取百姓的理解,准备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正是对接下来第四段的越国富国强兵政策的总的概括。

  第四段:勾践保持了政治上的独立,有国有家,于是颁布改革命令,各种强国富民的政策措施详细倍至,其中包括(提问):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和广纳贤才等,勾践不仅关爱百姓,自己也与民同劳。于是十年之后,“民俱有三年之食”。“民俱有三年之食”(提问)就是说越国至少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停止经济生产来专心进行战争,越国复仇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四两段为第二部分,卧薪尝胆,准备复仇。

  第五段:“臣而思报君之仇”,越国人民对会稽之耻记忆犹新,所以主动请缨,“请报之”。然而勾践似乎一点儿信心都没有(提问),令越国父老热血澎湃情绪激昂,纷纷明确表态:“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原来勾践只是要看看他们的决心有多大,并且显示不是勾践要报一己之仇,而是百姓要报国家之仇。勾践答应越国百姓的请求之后,顺势提出军队纪律和奖惩办法,同时也指出了吴军的弱点,鼓舞士气。需要注意的是,勾践又抬出一个“天”来:“今寡人将助天灭之”,为越军壮胆助威,使师出有名。看起来,越国此战上应天意,下合民心,必胜无疑。

  第六段:收尾。越军出征场面激动人心。

  五、六两段为第三部分,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勾践性格特点分析(组织讨论):

  虽然勾践的性格特点具有两面性,在这里还是要集中在其积极的方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坚忍不拔、目光长远、心机灵巧等等;如果学生指出他性格消极阴郁的一面(鸟尽弓藏),也不作回避。

  四、课文总结。联系《史记・项羽本纪》,引蒲松龄《落第自勉联》(一说为朋友所赠):“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联讲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孤注一掷、绝处求生,终于击败强秦的故事(这一联叫学生来讲);下联讲的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终于灭吴报仇的故事。可见志坚有心者必有所成。――这正是《勾践灭吴》所写的内容。

  板书设计 

  [1]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2

  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 侯朝晖

  教学目标 :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自励,报仇雪恨的故事。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过程 :

  一、作品简介

  《国语》作者没有定论,相传与《左传》都是左丘明作。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全书按周、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公元前990年--公元前453年)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反映了这一漫长历史时期诸侯各国的交往、争战等情况。全书以记言为主,与《左传》重记事不同。语言艺术虽不及《左传》,但说理严密,刻划人物也比较形象生动,对后代散文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二、历史背景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494年大败越国。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三、介绍相关的知识:

  1、一副对联

  一个成语卧薪尝胆

  2、欣赏相关的图片 展示课件

  四、 学习以下知识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

  1、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3、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4、通假字

  5、文言实词 知 复 当 劝

  6、文言句式 倒装句 省略句 判断句

  7、重要句子翻译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五、学生总结课文大意( 学生讨论 展示课件)

  六、学生分析文章脉络 ( 展示课件)

  七、欣赏课文 ( 展示课件)

  八、写作特色(学生讨论后 展示课件)

  九、作业 

  [1]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篇目是《勾践灭吴》,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文言文)的第二篇。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包括古诗文词曲小说等在内)占了1/2的篇目,这篇文章上成功与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能否学好后面的文言文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就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考纲的要求如下: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其中,包括:

  1、理解: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20个: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被、宾前、省略、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①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②3大块9个考点,覆盖了大纲的要求。

  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考纲及教参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4、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

  6、教具: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我制作课件,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

  根据教参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计划用2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诵读、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诵读为主。

  二、教学过程设计说时。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1、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入如下:

  ① 投影几则小资料后说:

  一些媒体报道了复制珍贵文物越王勾践剑2500把,限量发行的消息。孰料一剑挑起千层浪,围绕能否“克隆”等问题,各方人士“舌战”正酣。

  ②我然后问:为什么“一剑挑起千层浪”?

  ③ 引出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投影、简单解释)

  2、接着投影、解说时代背景(5′)

  这里主要讲清楚吴越两国不共戴天的关系。

  接着投影、解说《国语》(2′)

  这里主要讲清楚《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掌握第一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掌握第二部分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最后两段这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理清思路,多次大声诵读,培养语感,自然成诵。

  第一步: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11′)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第二步:讲读第一部分(10′)

  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把一些疑难词句投影出来并作解析:这一步落实“教学重点:1”。

  第三步: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理清第一部分的思路,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此,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点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鉴赏的切入点和方法,逐步培养其文言文阅读能力。(10′)

  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4

  新会陈经纶中学实习队 徐徽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5

  宋发旺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学习勾践在困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精神。

  3.理解和整理归纳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栖、昆、资、形成、吊、蕃、释、饩、旅”等词语的意义。

  2.整理归纳“知、夏、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掌握古汉语中省略句式的类型和特点。

  2.体会本文外交辞令的巧妙传神,锤炼语言方面的字约义丰的特点。

  教具准备

  录音机,《勾践灭吴》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特点]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介绍有关背景。

  3.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清出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屋曾有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中的“苦心人”就是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天,我们就结合历史史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勾践事如何在失败中崛起,终于报仇雪耻,吞并吴国的。

  二、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看课文62页的介绍)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国语》是继《左传》之后的又一部历史散文著作。《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而且是第一部分国记言的国别史。它所记载的言论史实,上起于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947年),下止于战国初期的鲁悼公(公元前453年),全书分为八部分:即《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共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一卷,《越语》二卷。

  虽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但《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后人曾传《国语》和《左传》并称,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其实《左传》侧重记事,《国语》侧重记言,就文学价值说,《国语》不及《左传》。(请参考课本62页介绍)

  但总的来说,《国语》开创的国别史对后世是很有影响的。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司马迁《史记》和《世家》,陈寿的《三国志》,皆与《国语》一脉相承。

  三、背景介绍

  《勾践灭吴》记述了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勾践灭吴的故事。

  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摩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定要报仇,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大败之后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所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的故事。

  (放录音,让同学们整体感知课文)

  四、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生字:栖(qī) (chī) 譬(pǐ) 雠( chǒn) (pǐ) 赦(she) 鄞(yín) 蕃(fān) 饩(xì)

  (2)多音字:贾(gǔ)人  爪(zhǎo)牙  疹(chēn)疾疹  衣(yì)非其夫人之所识则不衣

  (3)通假字:“” 通 “哺”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

  “有”通“又”            例句: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三千

  (4)异体字:“已”同“矣”              例句:虽悔之,亦无及已

  “句”同“勾”              例句: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取”同“娶”              例句:令壮者无取老妇

  “免”同“娩”              例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政”同“征”              例句: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同“啜”              例句: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也。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读音)

  2.再读课文,指导诵读,理清思路,简析文章。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1)勾践之言要读得沉稳、坚定、语速适中,因它虽兵败栖于会稽,事急求谋臣,但紧张而不慌乱,实为将帅风度。

  (2)大夫种临危不乱,挺身而出,进见勾践。所言责备之中又可见忠贞和自负,要读出来。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节奏感很强,“夏、冬、旱、水”要用重音读。

  (4)“无乃后乎?”是大夫钟对勾践的提醒,要读出责备之中的忠诚之意。“何后之有?”虽是反问句却要读出诚恳的纳谏之意。

  (范读,学生齐读)

  提问:本段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段以简练的笔法写出越国兵败退守会稽之后,君臣执手相谋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本段主要记叙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言辞。勾践派大夫钟使吴,以求和解,伍子胥坚决反对,他的进谏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要读得从容不迫,抑扬顿挫,尤其是“不可!”和“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句要读得恳切、坚决而有力量。

  (大夫钟之言要以谦卑恭顺之语气增添吴王夫差的骄矜之气。

  (齐读,指名一学生读,读后点出不足之处)

  提问:大夫钟赴吴求和,吴国君臣的态度如何?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吴国忠臣伍子胥反对和解,力谏吴王夫差。认为“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吴国佞臣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以“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之,又何求焉?”站在越国的利益上,谏夫差同意和解。而夫差不听忠臣之谏,轻信太宰之言,与越国和解。

  (齐读一、二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疏通文意。

  2.完成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

  资料显示(一)(投影或多媒体)

  1.《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八国之事。

  2.《国语》是通过______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学生回答:《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是通过记载人物语言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

  资料显示(二)(投影或多媒体)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2.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3.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

  4.遂使之行成于吴

  学生回答:“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的“栖”应为“退守”之意。“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中的“昆”为“兄”之意。“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中的“贾人”为“商人”,“资”为“储备”,“”为“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遂使之行成于吴”句中的“行”为“赴吴”,“成”为“讲和”。

  资料显示(三)(投影或多媒体)

  1.大夫钟是如何论述为政必须先求谋臣的道理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2.对于越国的求和,子胥、太宰的态度如何?结局如何?

  学生回答:大夫钟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时。越王勾践退守会稽之后干的第一件是求谋臣。

  对于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坚决反对,太宰贪财好色,为越开脱,吴王夫差听信了太宰。

  二、学习课文的3~6自然段

  从第二自然段中可知:大夫钟略施小计,贿赂了吴国佞臣太宰,吴王夫差听信太宰之言,与越国订立了盟约,为勾践的报仇雪耻创造了条件。为了复国,勾践是如何做的呢?

  1.学习三、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1)“勾践说于国人曰”中“说”读shuō.“去民之所恶”中的“恶”读è,当作“不好”讲。“南至于句无”句的“句”读gōu,同“勾”。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中的“衣”读yì,是动词,当“穿”讲。“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中的“将”读jiāng,当“将要”讲。

  (2)“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以上句分四层意思,以分号为界,分号处要略作停顿。重音应放在加点的词语下面。又例“葬/死者”句“葬”字后也应有短暂的停顿。

  (3)“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句在“之”字后要略作停顿。应译为:一定哭泣着埋葬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句在“脂”字后要略作停顿。

  (4)“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句注意句中停顿的准确。

  (5)第三、四自然段看称锤炼语言的典范,字约义丰,三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一一相应,读时注意其节奏和抑扬顿挫。

  提问:为了复国,勾践对内外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关心百姓,鼓励生育,减免徭役,广招贤才,休养生息;卑事夫差。“十年不收于民,民俱有三年之食。”说明十年的养精蓄锐,使越国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勾践复仇的条件已完全具备。

  (齐读第五、六自然段)

  诵读指导: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句要注意句中停顿,“耻”字要重读。

  (2)“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一要注意句中停顿,二要读出忠诚可信之情,三要注意反问句的语气。

  (3)“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句中的“衣”是动词,当作“穿”讲,应读yì。“有”通“又要读准字音,注意“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后的停顿。

  (4)第五自然段记述的是君民的对话,越国父兄再三请战,情绪激昂,越王勾践谦逊、果断,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读时要注意以上方面的表达。语速适中,语调要激昂、高涨。尤其是“请报之”“请复战!”句要读出“国之父兄”摩拳擦掌的急切心情。

  (5)“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虽为反问句,却表达了越国百姓对勾践的一片忠心。因此,既要读出反问语气,又要读得诚信可见。

  (指名一位学生读,齐读,教师再加以指导)

  提问:第五、六自然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归纳。

  明确:①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②越国君臣的精诚团结;③越王勾践在国内外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④吴王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齐读五、六自然段)

  教师小结:最后两段,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形象地表现了越国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地情景。“国之父兄请曰……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这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谁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再次齐读五、六自然段,尝试背诵)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

  三、全文小结

  《勾践灭吴》一文一波三折,简练精彩,朴实无华而又余味无穷。先写君臣执手相谋,再写大夫钟使吴求和,又写勾践实施的一系列富国强兵之策,最后写越国终灭吴国。再作者的笔下,越王勾践深沉而丰满,他有胆有识,他胸怀大志,他处世不惊,他知人善任,他不忘国耻,他关心百姓。大夫文种忠于越国,机智过人。而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又是通过巧妙传神的辞令表现出来的。

  (再次齐读课文,欣赏本文的人物形象描写于表现技巧)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三题

  2.背诵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学生就文中南解语句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2.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步骤 ]

  一、检查复习

  1.检查背诵情况(略)

  2.检查练习第三题的完成情况

  (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同学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加以更正。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牢。

  (学生齐读三遍)

  (2)检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明确:“女”通“汝”,作“你”讲。重(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折节:屈己下人。吊:慰问。

  (3)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略),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

  (4)抽查学生为此段文字所拟的标题。

  明确:标题为:卧薪尝胆

  二、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提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句中“以待乏也”句是否有省略的成分?

  明确:“以待乏也”是个省略句,可以理解为“以(之)待乏也”。“之”代指“皮、、舟、车”等物。

  省略句在文言文中常见:

  又如“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句应为“夫差将欲听(之)与之成”。译为现代汉语应为: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讲和。

  再如“寡人请更”句应为“寡人请更(之)”,“更”为动词,当作“改变”讲,“改变”之后应连带一宾语为“治国政策”。此句译成现代汉语应是: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比较常见,类型较多而复杂,可分为四种类型。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3.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聊斋志异・促织》)

  (1)教师讲解:“公赐之食,(   )食舍肉”应译为:郑庄公赐给颖考叔酒食,(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此句省略了主语。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后两个分句(   )里省略了谓语“鼓”。

  (3)“壁上小虫忽跃落(   )襟袖间”应译为:墙上的小虫忽然跳到衣袖上。“襟袖间”前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到”。

  以上可知,省略句的类型可分为: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

  提问:“无乃后乎”中的“无乃”应如何理解?

  明确:“无乃后乎?”是古汉语中一种固定句式。副词“无”“乃”连用,与语气词“乎”呼应,表示对某种情况加以揣测,语气委婉。可译为:“恐怕太晚了吧”。又例“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之战》),可译为“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提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该如何理解?

  明确:“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句中的“去之”应理解为“使之去”。为古汉语中使动用法,全句应译为:“夫差和越国订立了盟约,让文种离开了”。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去之”即夫差发出的动作,“之”代指“文种”,“去之”为“使之去”。

  又例“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应译为: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国君再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耻”原为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表使动。

  使动用法除了上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外,还有名词的使动用法。例:“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龚自珍《病梅馆记》)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摧残梅树,使梅树损伤为职业来求得钱财。“病”原为名词,在此句中带了“梅”这一宾语,因而活用为使动词。

  三、结合练习第二题,师生共同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义项。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知

  例   句 出    处 意   义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国语・勾践灭吴》 感觉到

  素与副使张胜相知 《汉书・苏建传》 相亲,相好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败 《国语・勾践灭吴》 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 《列子・两小儿辩日》 通“智”

  2.复

  例   句 出    处 意   义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后汉书・列女传》 副词“又”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国语・勾践灭吴》 副词“再”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庄》 繁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柳宗元:《捕蛇者说》 恢复

  3.既

  例   句 出    处 意   义

  楚人未既济 《左传・子鱼论战》 完全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国语・勾践灭吴》 已经

  既而儿醒,大啼 林嗣环:《口技》 不久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候之难至矣 《孙子兵法・谋攻》 表并列的连词:“常”或“且”

  将军既帝室之胄 《三国志・隆中对》 既然

  4.劝

  例   句 出    处 意   义

  果行,国人皆劝 《国语・勾践灭吴》 勉励

  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说

  三曰劝农功 晁错:《论贵粟疏 》 鼓励

  5.遂

  例句 出处 意义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韩非子・郑人买履》 就

  遂使之行成于吴 《国语・勾践灭吴》 终于

  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后汉书・张衡传》 于是

  四方无一遂 司马迁《报任安书》 成功

  6.当

  例句 出处 意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阻挡,把守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抵挡

  吾闻二世公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史记・陈涉世家》 应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 正当

  北邀当国者相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主持,执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辞》 面对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将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史记・孙子列传》 必定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dàng) 《梦溪笔谈・雁荡山》 适当

  募有得捕之者,当(dàng)其租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抵挡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板书设计 ]

  与文种执手相谋                 十年图强

  勾践               派文种求和于吴                 医治创伤

  (栖于会稽之后)          实施富国强兵之策           

  举灭吴国                       结果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国语・勾践灭吴》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辱:污辱

  B.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                辱:辱临

  C.将焚宗庙,系妻孥                    孥:儿女

  D.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致死:导致死亡

  2.将所选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所选文段的中心内容。

  答案:1.D(致死:导致,效死)

  2.翻译:于是派文种实行媾和。文种说:“我们的国君勾践没有可派遣的人,只好派我来了,我不敢直接向吴王表达意见,只能向您的下属私下说:‘我们国君的军队不值得您亲自来讨伐了,我们愿意用金玉、美女来酬谢您吴王的辱临,请允许我们用勾践的女儿给吴王您作婢女,用大夫的女儿给您的大夫作婢女,用士人的女儿给您的士人作婢女,越国的宝物器皿全部随同奉献给吴国,我们的国君率领越国的百姓来归从您的军队。您可以任意调遣他们。如果您认为越国的罪不可免,我们将会烧了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缚起来,把金玉扔到江里,披甲的将士五千人将会拼命,于是一定有加倍的勇气,这样用披甲的将士万人来与您决一死战,恐怕会伤害您所喜爱的东西吧?是杀了这些人,还是应该得到这个国家,哪种做法有利呢?”

  3.文种向吴王陈以利弊,劝其讲和。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强调本文的出处,提示标划文学常识。

  导入  新课:

  提问:学生通过对《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是否对春秋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一个初步认识?

  生:有。

  问:是怎样的?(学生沉默)

  引导:是和平安定的?还是战乱的?

  学生齐答:是战乱的。

  出示“春秋时期诸侯形势图”的投影片,介绍时代背景:当时原本统一着中国的周王朝衰落,诸侯势力兴起,相互讨伐战争,争夺土地和资源,黄河流域一带就有齐、宋、晋秦、楚等多个大诸侯国争霸,中原大地可谓狼烟四起。而在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两个国家不甘示弱,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是吴国和越国,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来看看吴越两国的争霸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交代吴越战争的由来:吴王阖闾曾经打败过吴国西面强大的楚国,一心想向中原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当诸侯的首领,可是其南面的越国也一天天强盛起来,不断第派兵骚扰吴国的边境威胁到吴国的后方,使它北上争霸受到严重的牵制,吴越两国的仇怨摩擦从此就一发而不可收了。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阖闾就趁着越国的国丧带领其子夫差攻打越国。然而,阖闾在这一仗中被砍掉了一个脚指头(学生笑),这一伤说轻一轻,说重又不重,可阖闾老了,受不住伤痛折磨很快就死去了(学生兴奋)夫差发誓报酬,在前494年又与越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杀得勾践只剩兵五千,退居会稽山上,此时越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情况危急,我们的课文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提问:在这种局面下,勾践有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坐以待毙呢?(齐答:没有)

  引导:那我们看看他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乃号令……”,可见他正积极着手招揽人才为他出谋划策,而且还有优厚的待遇呢!“共知越国之政”不就几乎等于说“分半壁江山给你”吗?!看来这对于有政治抱负、想建功立业的人是个不可多得的良机呀!结果有没有被吸引出来?

  齐答:有。

  问:这个人是谁?

  齐答:大夫种。

  对了,大夫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大夫种主动出来进见勾践了,我们看看他说了些什么,请齐声朗读一下文种的话。

  学生朗读,结束串讲文种这段话。

  提问:请一个同学找出这段话中心句,即这个句子要表达这段话中心的意思,看看文种在论述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甲答:“无乃后乎?”

  引导:那是什么“太迟”了!什么“后”?

  学生甲:求谋臣。

  引导:那么讲求谋臣道理最明显的应是哪一句呢?

  学生甲:“然谋臣……不可不养而择也。”

  对了!就是“夫虽无……养而择也”这一句,论述的就是一个国家求谋臣应该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他论述的时候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学生齐答:比喻。

  问:对,还有没有呢?夏则……冬则……旱则……(提示)

  学生某答:排比。

  引导:对了。那么我们看,既然勾践已经在求谋臣了,文种还来大讲求谋臣的道理是不是很多此一举而无关痛痒呢?

  齐答:不是。

  唔,大家都觉得不是,那么他究竟用意何在呢?

  (学生作思考状)他的话是不是婉转地责备了勾践不能早一点……

  学生接话:“任用贤才。”

  对了,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上一课,文种是不是也和烛之武对郑伯一样在发怀才不遇的牢骚呢?

  学生齐答:是。

  是吗?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不是?我们知道,文种是主动来进见勾践的,主动进见勾践难道就是为了发发牢骚而已吗?

  学生回答:不是。

  显然不是。我们看看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侃侃而谈,镇定自若。而且还敢责备他的君王。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什么人能做到这样啊?

  个别学生轻声答:有能力、有志之士。

  是有才能、有办法退吴的人是吧?看来文种就是想要勾践看出这一点,赏识和重用自己的呀。那么勾践看穿了他的心思没有呢?

  齐答:看出了。

  我们看看勾践是怎么回应的,请一个同学翻译他的话。

  学生翻译后,讲清楚“何后之有?”这个倒装句,用不紧不慢的语调摹仿勾践这句话。

  引导:又是一个镇定自若!一个谋臣临危不惧,再加一个国君处变不惊,看来这个国家是有希望了。看他们两个人怎么做――“执其手而与之谋”,是谁执谁的手啊?

  学生齐答:勾践执着文种的手。

  对,看来勾践真的看出了文种的才华,要重用他了。可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了,大家想想,通常一个文居万人之上的君王若被一个小小的大夫公然责备了是不是早就火冒三丈了,对这个犯上的家伙肯定是轻则处罚、重则处斩了?

  齐答:是。

  但勾践对文种不但不生气,而且还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十足的亲热,这是为什么?

  学生在下面议论。再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勾践东山再起以后还会实现他当初:“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的诺言吗?

  几个学生答:不会。

  为什么不会?“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不应该实现诺言吗?

  学生议论纷纷。

  好,这个问题我们暂先不讨论,我们先看看课文他们究竟商量出了什么对策,请同学们在原文找答案,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乙:“逐使之行成于吴。”

  对了,“行成”是什么意思?

  齐答:求和。

  那么是使谁向吴求和呢?

  生答:文种。

  没错。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求和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猜得到了,那么他们有没有顺利达到目的呢?请继续往下看第二段。

  第一句话即表明了夫差,即吴国的最高领导者欲和。请同学们想想倘若你一个军事领导人,正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但又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的时候,你会不会那么容易就和敌方讲和呢?

  齐答:不会。

  而夫差这么轻易就和对方讲和了,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啊?是不是想“你越国区区五千人马对我强大的吴国已经毫无威胁力了,跟你讲和又怎么样呢?”可见夫差很轻敌,已经以强者自居了,对吧?

  齐答:对。

  那么让我们看看他的臣子们态度如何?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生答:反对。

  全反对?没有支持的吗?

  有。

  对了,吴子胥反对,但太宰伯喜否是支持的。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呢?我们看看他们各自的理由。请齐声朗读子胥说的话。

  子胥的话字字铿锵,十分有说服力,如果你是夫差,你肯定会听他们的话?

  生答:对。

  但是夫差没有听从子胥的劝谏,他听了谁的话?

  生答:太宰喜否。

  对的,太宰喜否是怎么说的。

  太宰喜否主张适可而止,大家想想这岂不是等于帮越国说话吗?他为什么要帮越国说话呢?

  生答:中了美人计。

  对了,越国用美人计收买了太宰喜否。到此为止,子胥和伯喜否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根本原因是不是很明显了?子胥从什么立场出发的啊?

  齐答:国家利益。

  对,子胥的劝谏为国家大局着想,而太宰喜否呢?

  齐答:个人利益。

  没错,伯喜否自私、贪婪,只想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两种不同的人格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那么关键就看其领导者,而夫差却听从了喜否的话,因为他的话对夫差来说是正中下怀,他不是本来就想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吗?!讲和要意味着放弃进攻,这样越国亡国的危险就轻易地解除了,这个结果若不从越国的角度可概括为什么呢?

  明确:勾践存国。

  总结1、2段内容,突出勾、夫二人的对比,结果一个是使国家从被动变为主动,一个是使国家不利。

  问:国家保住了,倘若你是勾践,下一步你会怎么做呢?

  某学生马上答:招兵买马。

  勾践是怎么做的呢?下节我们再一起学习。

  上节课最后老师留了一个问题:你要是勾践,存国之后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同学马上就说要招兵买马,看来这个同学非常急于替勾践报仇。但是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要干大事业的人,性子不能这么急躁呢?

  生答:不能。

  对,我们想想,一个国家在战后,尤其是战败国,其精壮人口大量战死沙场,物质和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国家衰弱,人口稀少。没有人,去哪儿招兵呢?没有物资和money,买什么马呢?(学生笑)再有倘若再加上民怨沸腾的话,即使有人有马,谁又愿意替你卖命呢?那么这些勾践都注意到了吗?

  生答:注意到了。

  对,从哪里可看出啊?从第三自然段勾践说 的话中就可以看出。

  因此,要复仇,首先要怎么做?

  齐答:使国重新强大、兴盛起来。

  那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勾践复国。

  具体来说,首先是主动承担战败的责任,其次是改变治国策略。说到国策,就肯定有外交和内政,那么勾践对外、对内各采取了什么措施,还有,对民和对己的态度又是怎么样?

  卑事夫差等对外措施。这是不是一种互利的外交关系呢?

  生答:不是

  所谓“弱国无外交”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外交事务,不用处理对外关系,而是说它在外交事务上没有发言权,只是低头做小.大家看越国此时是不是这样啊?连堂堂一国之君都要为人牵马,何其屈辱!那么请问这样做是吴国强迫他们,还是构勾践心甘情愿的?

  答:心甘情愿的。

  对,这是他的治国策略之一,对吧?但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这么做的?是不是很没骨气呢?

  答:不是。

  为什么要这么卑下?

  学生丙答:为了争取时间,是缓兵之计。

  对了.这位同学答到点子上,我们想想,复国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呢?

  不是。

  倘若吴国在越复国的中途翻脸,求和之举不就功亏一篑了吗?因此这些对外措施就是要讨好吴国,先稳住吴国,缓和局势,让吴国放松警惕,减少对越国的戒心。可见,勾践是多么深谋远虑,处事是多么的谨慎!

  鼓励生育政策。

  倘若让勾践坐到今天江主席的位置上,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笑,有学生故意答:人多力量大,能战胜美国!

  现代战争是靠人多就能打胜仗的吗?是靠先进的科技。那么人口就只会使国家的经济不堪重负,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模仿!不同的历史条件之下,治国的政策也不相同,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国人请战勾践为什么要推迟?

  勾践欲擒故纵,再次把以前战败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显得非常仁厚,使国人更加爱戴他,从而把他们的同仇敌忾的情绪推到一个新的高峰。

  勾践为什么要"助天灭之"?

  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能够相互感应,人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天就会惩罚他,现在夫差如此昏庸,天也要灭他。勾践这样讲,就为自己挑起复仇的战争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国人就会更加卖力。

  越国伐吴,国人为什么皆劝?

  勾践在复国时,采取了有效的治国方略和亲民措施,使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于是百姓觉得"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勾践是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国君,故他们同仇敌忾,互相勉励一心伐吴,为越国报仇。

  在国富民强、民心所向良好局势下,勾践攻伐吴国势如破竹,一战再战,一胜再胜,终于灭掉吴国。学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为勾践成功灭吴感到痛快呢?

  有学生答有,有学生摇头说没有,铃响。下课。

  上节课讲到勾践成功灭掉了吴国,我问同学们有没有痛快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就拼命摇头。那么摇头的同学可能是比较冷静和理智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有无正义和非正义可言呢?

  齐答:没有。

  对了,谁赢谁输,意义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说,感到痛快的同学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勾践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的艰苦准备,我们觉得这一仗该是他赢的,对不对?

  齐答:对。

  那么请问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什么?

  齐答:勾践灭吴。

  没错,我们一看课题就觉得本课的重点应该会写"灭吴"这件事,对不对?

  齐答:对。

  但是学过课文之后,真正写到灭吴是在哪些地方呢?

  有人答后两段,有人答最后一句。

  是的,写到灭吴这件事只有后两段,而正面写直接灭吴的只有最后一句。那么作者的大量笔墨,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答:存国、复国。

  对,写了许多勾践在灭吴国之前的准备工作。请同学们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的详略处理呢?他写这样一篇历史散文的目的是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记录下勾践灭吴这个事实?

  部分答不是。

  那么他的意图在哪里?

  学生沉默思考。

  其实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往往在客观史实中寄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优良传统。《左传》《国语》等史书,是这一传统的最早体现者。《勾》一文就是这样。请问本文真正能为我们提供经验教训的究竟是后两段还是前四断段?

  齐答:前四段。

  对了。作者之所以花了更多的笔墨去写灭吴前勾践的准备,就是为了寄寓这件事的经验教训。倘若我们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道理,从他所写的历史人物身上学到一点可取的东西,那么我们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才算得上是“功德圆满”的。

  首先我们来总结一下越国最终能灭掉吴国,最根本的原因,

  学生丁:勾践深得民心。

  对了。这个同学一下子就答到点子上。勾践由于励精图治,忍辱图强,所以深得民心,在民众的倾力支持下一举灭掉了吴国。但是,我们想想,倘若吴国的国君也像勾践那样,吴国实力很强的话,越国能不能这么轻举灭掉吴国呢?

  答:不能。

  那么吴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纷纷答:夫差轻敌,轻信小人。

  对了!吴国君王夫差倨傲纵敌,听信佞臣,不听忠言,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过着安逸的生活,失去了民心,最后身死国亡。其实子胥曾不止一次劝谏夫差不要放过越国,但是夫差不但不听,还处死了子胥,后来越兵攻破吴都时,夫差决定自杀,死前吩咐其手下,在他死后的脸上蒙一块白布,因为怕没脸去见伍子胥,下场凄惨。由此我们从中也可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由于揭示了这样深刻的经验教训,勾践灭吴这件事在中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而勾践灭吴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出现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一是“破釜沉舟”,一是“卧薪尝胆”。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两个故事的,请讲讲。

  学生答:听过这些成语,但不知道意思!

  那让老师来告诉大家。首先是“破釜沉舟”,讲的是我国秦代的又一位王者――楚霸王项羽,我们后面有一篇课文《鸿门宴》里,讲会讲到他。当时他作为上将军,率领其军队与秦军交战,要越过漳河到对岸抢占对方的阵地,为了表示有进无退,有战必胜的决心,他与军队渡河之后,要把军队中的“釜”――古代一种煮饭的锅,全部砸碎,把渡船也砸烂沉到江底,

  有学生应答:背水一战。

  对,有这个意思,于是他的军队士气高涨,异常勇猛,与秦军大战九次,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为以后攻破秦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破釜沉舟”。而“卧薪尝胆”讲得又是谁呢?

  齐答:勾践。

  对了,我们课文哪里提到了这个故事呢?

  答:课后练习三。

  让我们一起看看勾践像。看着这幅画,想必大家已经感觉到,一股克己自励、发愤图强精神力量。蒲松龄这幅对联写得是相当之好的,当同学们面对一道道需要攻克的难题的时候或者面对高考沉重压力的时候,大家就想想项羽和勾践,只要有决心并付出了努力,你们的汗水就决不会白流。

  那么,通过对课文和成语典故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勾践那么多的事情,大家一定对他有新看法,让我们全面的看看勾践是个怎样的人,讨论一下他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略)

  [1]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8

  勾 践 灭 吴 选自《国语》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1/3]

  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

  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大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1/3]

  《勾践灭吴》 勾 践 灭 吴 选自《国语》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2/3]

  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谏曰:“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2/3]

  《勾践灭吴》 勾 践 灭 吴 选自《国语》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3/3]

  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了。”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没,又郊败之。

  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寰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3/3]

  《勾践灭吴》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9

  课题: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

  同上1、3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 学习第一段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 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 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 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   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    事――侍奉    宦――使……为官    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    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    丈夫――男子   免――娩   豚――小猪   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    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    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 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 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了我点小礼物,我激动不已,或是因为课前学生齐声喊了句“司老师,您节日快乐!”,我兴奋不止,这些导致我心一直在狂跳不辍呢?

  我现在还在激动着。

  课堂上,我好些地方,感到语无伦次,几个地方没有备好,对编者的删节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虽提出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它。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爪牙”的“爪”学生有不同的读音,我发现了,竟然没有指出来。音乐“高山流水”也没有“流”出来。作业 未经慎重考虑,匆匆布置,不好。

  再谈谈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情况。

  相比而言,大有改观。自己讲话也比较简洁了,流畅了,学生似乎配合得更默契了。

  高山流水依旧未流。二班没有布置作业 。

  勾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打措施呢?自己未有总结,却直接拿来现成的文字,结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时,就发现那些文字是有些些问题的,没问题的,自己讲起来也没有多少滋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也是好的。似是而是,似非而非,是可怕的;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也是可怕的。

  第三课时

  一、 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 学习第四段

  1、 如果你是勾践,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窃喜不?除此之外,还急于想复仇,对不对?(致众而令,曰:“小儿夫差,耻寡人诸侯之国,今吾亦节矣,请为报之。”)勾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四段。

  2、 教师讲析第四段

  (1)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耻――使动用法。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姑――暂且   一词多义:庸――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而,不译。

  一词多义:其――难道

  志行――思想行为

  欲――赞成

  旅进旅退――同

  一词多义:常――合于规定的

  (2)学生谈谈勾践是如何发动对吴的战争的。

  A、教师引导:“国之父兄”也许就是勾践暗示他们做的,他们一起演出了一起“无中生有”“以进为退”的好戏。(勾践愁云于色长吁短叹每于密臣前,臣惊问,对曰:“夫差……,唉!”臣明其意,退而召“国之父兄”,曰:“大王对汝何如?”对曰:“甚于父母。”曰:“如今大王见欺,当如何?”于是国之父兄入而请战。)――此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次请战,回绝;第二次,则“许之”。接下来,雷厉风行,致众誓之。誓词中讲明了两个原因:一是知耻而行,这与前边的回答是相矛盾的,可见勾践城府很深。二是助天灭之。誓词中还讲了对军队的要求:旅进施退――赏刑分明。

  三、 最后一段

  1、 找一学生“当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

  2、 教师强调:

  果行――果决,不是果然。

  劝――劝勉。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有谁像这位国君啊,可以不为他去死吗?死――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举例: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虽以史迁善传游侠

  ――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3、问:全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而全文只有三句话写到灭吴的战争经过。文章详略处理很不得当。你怎么看待呢?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从本文来分析――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从《国语》来分析――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长于写对话,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四、 问题讨论:

  评价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1、 学生分析。

  2、 教师引导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最好再引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导学生思考勾践的阴暗面)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呢?选择题――

  对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 利用夫差艽色、贪财的弱点

  C、 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 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五、作业 布置

  思考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有能力的同学用文言形式写出来。可写多点。

  第四课时(课堂自测)

  一、 课后练习

  第二题:共进式――找学生当即说出答案。

  第三题:限时(5分钟)――找一学生先读一下,说明自己的句读标点。

  教师明确。

  二、《学习方略》中“随文练习”(限时10分钟)

  教师明确答案。

  三、【延伸阅读训练】(20分钟)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1、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现实,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1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2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3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1、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3、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教后感

  昨天是促秋节。想家。

  身在异乡,漂泊难定,难堪话凄凉。强打欢颜,不言伤。个中滋味,有谁能解?形影相吊,何止思量。把酒问天,天不应,惟得洒地祭家乡。

  流浪。

  本是热情满腔,初露真相,有点上当――原来只是稀松平常复平常。双节高菁每人三千八,省靖二百还无望,几步之隔,大不一样。

  看自己的洋相。

  心不平,气难顺,种种心情齐袭上,一个踉跄。

  这般把课上……

  羞愧难当。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10

  一、课文悟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二、亮点探究

  1.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2.勾践事急而求贤,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3.第3段“勾践说于国人曰”的“说”;第4段中“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第5段中“乃致其众而誓之”的“誓”;“勾践辞曰”的“辞”各是一种语体(或文体)。结合语境,体会各种语体的特点和作用。

  探究学习:第3段的“说”辞,心情沉痛,语调哀婉,反省自责,立志改革,令人动容。

  第4段和第5段各有一段“誓”辞。第4段中的“誓”表明勾践要学“古之贤君”,率众休养生息。第5段中的“誓”,是越国将士整装待发前勾践“战前动员”的“誓师之词”――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法纪军令。

  前面评析的“说”和“誓”,都是越王勾践精心准备之后向民众演讲的,第5段中的“辞”则是他对国之父兄请战的即兴答对。他内心虽燃烧着复仇的烈焰,蓄意灭吴,但他却一再自责免战。这种以退为进、欲擒故纵之法,意在积蓄民众的复仇情绪。先塞后流,汹涌爆发,势不可挡。

  4.第4段主旨是写勾践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为何开头先交代“勾践之地……广运百里”?

  探究学习:开头插叙这几句,表面看似行文不畅,略显突兀,实则很有必要,说明败后的越国,不仅人口减少了,国土削小了,形势严峻,百废待兴,复兴大业举步维艰。这就更能显示勾践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神的可贵。

  5.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6.在勾践复国的二十余年中,越国数次打败吴国。但写对吴的几次战争,作者既没有交代战前的部署,也没有反映战况,只是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国人皆劝”的高昂参战情绪和列叙战绩:“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为什么这样写?

  探究学习:这是写作目的,主题使然。事实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战争,并不是没有时间间隔的连续的一场战争。作者意图不在表现战前的谋略运筹和战争场面的激烈壮观,而是要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由于“国人皆劝”,越军长驱直人,所向披靡,节节胜利。这就突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谁赢得人民的倾心支援,谁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主题。

  三、选题设计

  1.文章最后,勾践从自身经历中吸取教训,以“遂灭吴”的果断行为回答了夫差的求和,戛然而止,警策峭拔。结合《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删节文字,想像灭吴过程和结果,特别是吴王、伍子胥、太宰的命运和下场,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

  研究方法:

  (1)展开合理想像。

  (2)要有合乎逻辑的情节发展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展示。

  参读书目:

  (1)《国语・越语・范蠡佐越灭吴》。

  (2)《国语・吴语・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3)《史记・吴太伯世家》。

  (4)《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5)曹禺话剧《胆剑篇》。

  2.阅读《左传》中的《越伐吴》《越灭吴》;《国语》中的《勾践灭吴》《范蠡佐越灭吴》《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申胥自杀》《勾践灭吴夫差自杀》;《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比较研究各类史书对同一事件记叙的详略、角度、侧重、笔法、体例等的异同。

  研究方法:

  (1)去图书馆找到相关书籍。

  (2)运用比较阅读法,发现、探究各段文字的异同,体会各类史书的特色。

  参读书目:

  (1)《左传》。

  (2)《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

  (3)《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列传》等。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的兵器技术冠绝一时。1965年在原楚国属地湖北江陵楚墓中出土了铸有铭文“越王勾践自用剑”的青铜剑。该剑表面的菱形暗格纹和剑首端部薄壁如纸的同心圆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曾经引起中外考古界和科技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70年代末,中外学者曾经对其制作工艺作了推测,然而始终未有定论。“菱形纹饰”“剑首同心圆”和“青铜复合剑”于是被称为吴越青铜兵器技术“三绝”,成了古代科技之迷。

  2500年前如何能有这种高超的工艺技术?你能否破解这种“古代科技之迷”?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创造精神对我们有何启发?

  研究方法:

  可查阅有关文物考古资料或咨询有关专家学者。

  参读书目:

  (1)《文汇报》2002年2月22日。

  (2)《文摘报》2002年3月3日。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11

  课题:                           勾践灭吴

  教学目标 :

  1、 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

  2、 揣摩人物语言,体会其说话艺术。

  3、 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来评价勾践等人物。

  4、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想。

  教学重点:

  同上1

  教学难点 :

  同上1、3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宣布上课后,直接播放音乐,屏幕显示杨慎的《廿一史弹词》。

  播放完后,教师:话说天下大势,中国诸侯,尔虞我诈,逐鹿纷争,此消彼长,遂有五

  霸。南之吴越,意欲逐鹿,然两国彼此虎眈……(――司马)

  下一张幻灯片: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 

  教师:但越王夫差与吴王勾践之间的恩恩怨怨并未由此结束,惊心动魄的战争也就是从这儿才真正开始!

  二、 学习第一段

  1、 找一学生朗读该段。要求尽量读出:勾践号令三军时的虽败犹昂扬的语气,对答文种既含蓄地承认错误又不失其君王身份的口气;文种从容镇定、侃侃而谈、敢于责备君王、忠贞和自负的口气。

  2、 教师讲析该段,需要强调的重点字词:

  栖――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使动用法:有以助寡人谋而退吴者――退

  知:管理     资:积蓄   水:动词,发大水    苟:如果   子――加在人名或官名前表示尊敬。

  古今异义:爪牙――勇猛的将士

  然后:这以后  无乃后乎――恐怕太迟了吧?

  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执其手而与之谋――而,表示顺承

  行成――求和

  教师分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1) 先设想自己是勾践,被逼留于会稽山上,自己会怎样想和做呢?(事已至此,

  无力回天矣。乃献国书,进国资,两股战战,口结涕飞,仆地而求赦。)(或者:夫差小儿,欺人太甚,大仇不报,誓不为人。成败之机,在乎今日。――乃致众而誓,曰:“士可杀,不可辱。必与越国共存忘!”)

  (2) 文种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 在这么危急的时候,被大臣批评,你又会怎么做呢?(仰天太息,曰:“寡人

  鄙,未能远谋,诚有罪,请恕之。天欲灭我,我亦无所用焉。”

  三、学习被课文删去的部分

  原文――(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达)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指军队),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子女赂(送财物给人而有所要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作奴仆)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全都带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调遣)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拘囚)妻孥(儿女),沉金玉于江,有带甲一千人,将以致死(效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交。子胥(名员,吴国大夫,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并率吴军攻破楚都。后为吴王夫差赐死。)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中原各诸侯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 ,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 谏曰:“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1、 先让学生设想,自己若是夫差,会如何对待勾践、如何对待子胥呢?

  2、 然而,夫差并没有那么做。而是――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第二段。

  3、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

  于是――这种局面 上党之国――中原之国

  四、拓展思维:(如果学生有时间看完全文,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请你认真阅读下文,认真思考:编者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第二段删去呢?你认为这合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不站在全文的高度上,是拿不出成熟的观点的。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希望结合注释认真自读课文。

  我的看法

  这一段一删,就使得比原文大为逊色。一是使“遂使之行成于吴”,没有了下文,求和究竟成功了没有啊?全文中线索不明显。二是使勾践其人失去了最好的比较对象,使勾践的形象略显单薄。三是失勾践灭吴的理由不够充分了。如果一是一味地讲勾践如何求人、求才、求强,那么夫差怎样呢?如果他对勾践心存戒心的话,勾践灭吴,我看未必。四、删去的那一段正是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删去该段,着实少了些许情节上的波澜。

  教后感

  不知为什么,在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意识到,把被删去的那场外交之战放到这节课上,实在上显得太雍肿,内容太繁杂,于是“忍痛割爱”。

  事实证明此乃明智之举。这节课就得得精致了许多、从容了许多。

  我先把“随文练习”给学生进行了讲解,然后再步入新殿堂。

  学生很喜欢杨慎的《廿一史弹词》,他们情不自禁地去高声朗读它。他们也逐渐熟悉了“司马”这个名字,一见就它,学生就喜不自禁,因为司马总会给它们带来许多新鲜的东西,而且来得时机恰好。我常感到惭愧,光让司马来舞文弄墨,学生只是来拜读其文,总是一种遗憾,一种失败。于是就有了一个梦想――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写出象模象样的文言短文,让我所教的学生也都在文言课堂上都能说出象模象样的文言来。虽任重道远,然窈窕淑女在诱惑,于是,我只好迸发出初恋般的激情来了。

  这节课还临时加了点佐料。前他们起立时,我未让他们坐下,而是让他们齐声连喊两声――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情绪激昂,慷慨之至。甚好。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公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课来上!

  把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一生的最后一件来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检查预习:

  1、 学生齐读第一段及所删的段落

  2、 找两个学生分别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教师:以前我们总是先解释讲析,后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先提出问题,大家从文中找到依据,也就是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如果我们把勾践采取的措施归纳为对已、对吴、对民三类的话,请问――对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已:卑事夫差、“卧薪尝胆”、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对吴呢?――麻痹之(宦士三百人于吴)

  对民呢?――以民为本(制订“婚姻法”,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览纳士;轻徭薄赋;整顿军纪)

  2、找一学生“当老师”,讲台上为全班讲析第二段。

  3、教师强调:

  其――自己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以,连词,表示结果、用途、目的。

  中原――这里指原野。

  更――改正。更衣:如厕,上厕所。

  吊――慰问。   有喜――讳饰语

  去――废除。    事――侍奉    宦――使……为官    为――充当

  4、教师讲析第三自然段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至于――古今异义,到达    广运――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致――召集   

  取――通“娶”    丈夫――男子   免――娩   豚――小猪   饩与忾的辨析

  政――通“征”    必哭泣……如其子――介词结构后置    洁、美、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    

  5、教师: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勾践主要采取了三十六计的哪些策略呢?

  (附三十六计:满天过海、围魏救越、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苦肉计――暗渡陈仓――

  5、 学生熟读这两段。教师巡视,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三、作业 布置:

  经过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请课下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思考这个问题。

  教后感

  总体感觉这是上得最不好的一节课。

  是不是教师节这个伟大的节日,学生送给了我点小礼物,我激动不已,或是因为课前学生齐声喊了句“司老师,您节日快乐!”,我兴奋不止,这些导致我心一直在狂跳不辍呢?

  我现在还在激动着。

  课堂上,我好些地方,感到语无伦次,几个地方没有备好,对编者的删节好还是不好的问题虽提出来了,但并没有解决它。也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爪牙”的“爪”学生有不同的读音,我发现了,竟然没有指出来。音乐“高山流水”也没有“流”出来。作业 未经慎重考虑,匆匆布置,不好。

  再谈谈下午在二班上课的情况。

  相比而言,大有改观。自己讲话也比较简洁了,流畅了,学生似乎配合得更默契了。

  高山流水依旧未流。二班没有布置作业 。

  勾践究竟采取了哪些打措施呢?自己未有总结,却直接拿来现成的文字,结果在学生进行归纳时,就发现那些文字是有些些问题的,没问题的,自己讲起来也没有多少滋味。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也是好的。似是而是,似非而非,是可怕的;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也是可怕的。

  第三课时

  一、 学生齐读第二、段。

  二、 学习第四段

  1、 如果你是勾践,看到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窃喜不?除此之外,还急于想复仇,对不对?(致众而令,曰:“小儿夫差,耻寡人诸侯之国,今吾亦节矣,请为报之。”)勾践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下第四段。

  2、 教师讲析第四段

  (1) 重点字词句的强调:

  耻――使动用法。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判断句

  姑――暂且   一词多义:庸――用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而,不译。

  一词多义:其――难道

  志行――思想行为

  欲――赞成

  旅进旅退――同

  一词多义:常――合于规定的

  (2)学生谈谈勾践是如何发动对吴的战争的。

  A、教师引导:“国之父兄”也许就是勾践暗示他们做的,他们一起演出了一起“无中生有”“以进为退”的好戏。(勾践愁云于色长吁短叹每于密臣前,臣惊问,对曰:“夫差……,唉!”臣明其意,退而召“国之父兄”,曰:“大王对汝何如?”对曰:“甚于父母。”曰:“如今大王见欺,当如何?”于是国之父兄入而请战。)――此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B、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第一次请战,回绝;第二次,则“许之”。接下来,雷厉风行,致众誓之。誓词中讲明了两个原因:一是知耻而行,这与前边的回答是相矛盾的,可见勾践城府很深。二是助天灭之。誓词中还讲了对军队的要求:旅进施退――赏刑分明。

  三、 最后一段

  1、 找一学生“当教师”,到讲台上来讲解。

  2、 教师强调:

  果行――果决,不是果然。

  劝――劝勉。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有谁像这位国君啊,可以不为他去死吗?死――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举例: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虽以史迁善传游侠

  ――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3、问:全文的题目是“勾践灭吴”,而全文只有三句话写到灭吴的战争经过。文章详略处理很不得当。你怎么看待呢?

  学生讨论思考。

  教师明确:

  从本文来分析――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从《国语》来分析――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长于写对话,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四、 问题讨论:

  评价文中人物性格特点?

  1、 学生分析。

  2、 教师引导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最好再引用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引导学生思考勾践的阴暗面)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否喜: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勾践为什么能灭吴呢?选择题――

  对勾践灭吴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种这个人才的发现和重用

  B、 利用夫差艽色、贪财的弱点

  C、 勾践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政策

  D、 以顺服夫差作掩护休养生息,国人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五、作业 布置

  思考你从文中受到什么启发?有能力的同学用文言形式写出来。可写多点。

  第四课时(课堂自测)

  一、 课后练习

  第二题:共进式――找学生当即说出答案。

  第三题:限时(5分钟)――找一学生先读一下,说明自己的句读标点。

  教师明确。

  二、《学习方略》中“随文练习”(限时10分钟)

  教师明确答案。

  三、【延伸阅读训练】(20分钟)

  甲、《左传》(选)

  吴王夫差败越与夫椒,报木隽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大宰喜否以行成。吴子将许之。伍员曰:“不可,臣闻之:‘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郇,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忌(原字为“其”字头,“心”字底)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壹(浇的弟弟),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于是乎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雠,后虽悔之,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蛮夷而长寇雠,以是求泊,必不行矣。“

  弗听。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思考题

  1.从《勾践灭吴》中找出与本文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与《勾践灭吴》相比,伍员还提出哪些包括与越议和的道理?

  1、 请结合课文与本文,根据现实,谈谈你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2)夫吴之与越仇,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之无所移。有吴 则无越,有越则无吴。(3) 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一。2、○1通过类比举例,把夏少康比作勾践,从历史的角度证明除害必须彻底,放虎归山,贻害无穷。○2分析勾践的为人,证明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是吴国最危险的敌人。○3与越议和是违背天意主张仇敌,而处在蛮夷之间助长仇敌则难成霸业。3、这句话体现的是勾践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与实践,也是越国反败为胜,灭吴复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现在不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落伍者和失败者。因此,我们的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体察民意,与百姓同甘共苦,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的政策,才能富民强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乙、《史记》(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思考题:

  1、 从《勾践灭吴》一文中找出与本段画线句意思相近的句子。

  2、 请根据范蠡的对答,分析该人物的形象。

  3、 请谈一谈你对勾践“卧薪尝胆”的认识。

  参考答案

  1、(1)非其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2)送往者,迎来者。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2、范蠡是一个军事才能突出,既有自知之明,又能知人之才,胸襟开阔,一心为国的忠臣。3、吴越之战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典故是“卧薪尝胆”,勾践的这一举动,是对自己的鞭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勾践是一个不为失败 所压垮,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同强大的敌人抗争的有道明君。这个典故后来演变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教后感

  昨天是促秋节。想家。

  身在异乡,漂泊难定,难堪话凄凉。强打欢颜,不言伤。个中滋味,有谁能解?形影相吊,何止思量。把酒问天,天不应,惟得洒地祭家乡。

  流浪。

  本是热情满腔,初露真相,有点上当――原来只是稀松平常复平常。双节高菁每人三千八,省靖二百还无望,几步之隔,大不一样。

  看自己的洋相。

  心不平,气难顺,种种心情齐袭上,一个踉跄。

  这般把课上……

  羞愧难当。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 篇12

  吐鲁番铁中刘松义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清代蒲松龄有副对联―― 

  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苦心人”,指的就是卧薪尝胆,雪耻复仇的越王勾践 。那么勾践究竟是如何忍辱负重、厉兵秣马,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灭掉吴国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勾践灭吴》。 

  二、解题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原文没有标题,题目是后人加的,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的一般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其说不一。争霸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齐桓公称霸。(2)晋文公称霸。 (3)楚庄王称霸。(4)吴、越争霸。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越灭吴的故事,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中的著名史实。记载这一史实的古代典籍很多,民间传闻也很丰富,而尤以《国语》中的《勾践灭吴》写得最为简练、精彩,最富文学意味。统观全篇,故事情节曲折委婉,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外交辞令巧妙传神,特别是史实所提供的教训,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公元前494年,吴、越大战于五湖夫椒,越王勾践兵败会稽,濒于亡国。吴国以伍子胥为代表的“灭越派”和以太宰为代表的“存越派”,反映了吴国内部上层的矛盾。在大是大非、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攸关时刻,方能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卓见、才华和品性。伍子胥深谋远虑,一番兴霸良言,精湛深刻、一针见血,极具预见性。但遗憾的是,沽名钓誉、自矜功伐的吴王夫差,利令智昏,倨傲轻敌,一心北进中原,争当盟主,他怎听得进伍子胥不合己意的言论!至于太宰,鼠目寸光,贪色受贿,十足的误国小人。他那“今已服矣,又何求焉”的姑息之论,荒谬迂腐,愚不可及,是“妇人之仁”,又极具迷惑性。他的庇护,对越国是“福音”,对吴国却是“祸水”,事实上他已沦为越国的内奸了,真是“国有佞臣,敌国之福也”!而昏聩的夫差却亲疏伍,近佞远贤(后来竟杀害了伍),非但未乘胜灭越,扩大战果,反放勾践返国,放虎归山,使越国有了韬光养晦、休养生骤、东山再起的良机。吴国的君昏臣佞,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从公元前494年越国战败濒亡,到公元前473年吴国由盛而衰,以至灭亡,才短短二十余年,其间,吴、越两国的兴衰消长,“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竟如斗转星移,天翻地覆,其历史教训,令人深思。 

  令人慨叹的是,仅隔二百余年(前473年―前206年)后的“楚、汉相争”,“鸿门宴”上又再现了与“吴越相争”惊人相似的一幕:占尽优势的项羽(类似夫差),不听从范曾(类似伍子胥)的忠言,却听信内奸项伯(类似太宰)的盅惑,不以史为鉴,一味沽名钓誉,刚愎自用。他可以残忍地坑杀20万秦降军,也可以焚烧壮丽的阿房宫,但却“不忍”诛杀一个政敌刘邦,这种“匹夫之勇,妇从之仁”致使项羽重蹈了历史的覆辙,犯了同夫差一样的低级错误。历史的教训是多么沉痛啊! 

  明人陶望龄以“妙理玮辞”评价《国语》,这“妙理”中即蕴涵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确实有“骤读之而心惊,潜玩之而味永”之境界。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

  1、 对照注解,学生自读 

  2、 教师范读或听录音

  (二)讲读文章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扫清字词

  点拨:实词------栖、退、进、资、行、成

  虚词------乃、则、夫、虽、之、然

  固定短语------无乃……乎?

  特殊句式------何后之有?

  古今异义------行成

  3.思考:

  ⑴.开篇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为何用一“栖”字,而不用“退”“守”“军”等字? 

  探究学习:《史记》中称:“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就形象地写出了勾践兵败退守会稽山的窘迫、凄惶。 

  ⑵.勾践事急而求贤,越国大夫种对勾践“求谋臣”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文种用了一段精彩的语言阐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道理,这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学习:凡事应该早做准备。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⑶.本段大意:勾践求贤,文种定计,向吴求和。

  (三)讲解文章第二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利用注解,学生自我疏通字词

  3、教师点拨:

  实词------说、暴露、更、致、誓、帅、蕃、取、免、饩、释、洁、礼

  虚词------于、以、而

  通假字------帅、取、免、政、摩厉、

  难句翻译------

  4.思考:

  ⑴、勾践对内对外“请更”,有哪些具体措施? 

  对内: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对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⑵、勾践这一系列的“更”,其目的是什么? 

  卧薪尝胆,准备复国 

  ⑶.为复国勾践采取了那些一系列具体措施? 

  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休养生息。

  ⑷.按说,富民强邦,重点应是发展生产,但文中勾践制订的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围绕繁衍人口这个中心,特别是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这是为什么? 

  探究学习:此即《左传》所称的“十年生聚”。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同时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兵员的多寡。勾践要复兴越国,首先重视发展人口,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而生女孩给予更多的奖赏,不过是为了赢得更多的生育者。同时勾践给予“达士”优厚待遇,礼贤下士,广揽人才,说明他在重视人口数量的同时,更注重人口质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勾践灭吴》教案教案(精选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