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渐》(精选17篇)

《渐》(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渐》(精选17篇)

《渐》 篇1

  多媒体展示丰子恺姓名及照片。

  师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生(纷纷)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丰子恺先生的生平。

  多媒体展示丰子恺大致经历和有关评价。

  师丰子恺先生说,能够占据他的心灵的,只有“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经过刚才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他的信仰里有一种成分,那是……

  生佛家思想。

  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漫画世界。

  多媒体展示丰子恺漫画作品。

  生笑。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作品里有儿童,有大人,有大自然,有谐趣,也有诗意,可见丰子恺先生追求的有儿童的真,人间的善,还有大自然的美。

  在刚才的资料中,我们知道他不仅是中国漫画的开拓者,还被称为“随笔大师”。课本里的注释说,他的散文代表作品有……

  生《缘缘堂随笔》,《车厢人生》。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缘缘堂随笔》的第一篇――《渐》。

  在这篇文章里,“渐”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试着在每一段找出和“渐”字有关的句子。

  生翻看课文,思考。

  师既然它是文章的题目,和文章主旨的关系一定比较密切,那么,和“渐”字有关的句子应该是每一段的……

  生关键句。

  师对,我们一起一段一段地来找。第一段的关键句是……

  生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师这一段给“渐”字下的定义是一种“要素”,一种“手段”。第二段呢?

  生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

  师对,第三段呢?

  生看课文,思考。

  师这一段作者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为了说明……

  生阴阳潜移,春秋代序,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师这法则是什么?

  生渐!

  师这样看来,“渐”是大自然的一种法则。这一段里还有这样一句话……

  生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师“这”指代的就是“渐”。第四段。

  生“渐”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

  师原来“渐”的作用是这样。为什么它能够隐蔽这种种变化,使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呢?因为这种变化极……

  生极微,极缓。

  师“微”是变得小,“缓”是变得慢,这样来迷惑世人的眼睛。好,我们再看第五段,哪一句?

  生看课文,思考。

  师每一段的关键句,通常在段首,有时也可能在段中或段末。看看我们找到的一样不一样,来,我们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师生一息尚存,总觉得我仍是我,我没有变,还是留连着我的生,可怜受尽“渐”的欺骗!

  师原来,什么都在“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第六段。

  生“渐”的本质是“时间”。

  师好,我们认识到了“渐”的本质。最后一段。

  生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师作者认为认清了“渐”,就要这么做。

  现在我们就可以自己来整合这些信息,给文章中的“渐”下一个定义了。“渐”实际上是什么?我们先给它一个中心语。

  生变化。

  师对!这种变化的特点是……

  生极微极缓。

  师它的本质是……

  生时间。

  师这样,“渐”就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极微极缓的变化。对吗?

  生对!

  师好,我们已经一起解读出了文章里的“渐”。从刚才对各段的中心句的解读,我们知道文章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世间万物都在“渐”变,比如第五段举了时针为例,时针的移动虽然不容易觉察,但我们依然看得到它的移动,这是有形的“渐”。可是,时钟代表的是它背后的什么?

  生时间。

  师时间的“渐”变我们能不能看到?

  生不能。

  师那么,相对于有形的“渐”,这种“渐”是……

  生无形的!

  师这样,我们就认识到,文章列举的各种各样的“渐”,有有形的,还有无形的;我们还可以认识到,世间一切事物的常态,都是“渐”变。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学着去把握“渐”,而渐的本质既然是……

  生时间!

  师那么,把握“渐”,换一个说法,就是要……

  生把握时间!

  师对!通过把握时间来把握“渐”!

  可是,世间的一切都可以“渐”吗?都可以变吗?

  生思考,沉默片刻。

  生(几个声音)不可以!

  师有什么不可以“渐”变?

  生a: 亲情!

  生b:友情!

  师我们会慢慢长大,我们的父母会慢慢变老,这都是有形的“渐”。可是,我们和父母之间感情是无形的啊,我们愿意它“渐”变吗?

  生不愿意!

  师即使变了,也应该越变越浓,越变越好啊。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不是都“渐”变“渐”好了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文章的倒数第二段。

  师朗读这一段的最后几句。

  师在这一段里,从文中旅客搭车的那一幕,我们看到,毕竟还是有人在下车这件事上不跟随众人一起挤,这种人,作者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生明达之人。

  师百年的寿命,大家觉得长吗?

  生(笑)不长。

  师可作者为什么说,“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所以我觉得百年的寿命,定得太长。”?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生思考,讨论。

  生c因为短期的明达容易做到,要长期做到就太难了。

  师是的。在一时一事上明达容易,在长长的一生中要保持这份明达,就不容易了。所以,作者才会说,“我觉得百年的寿命,……”

  生“定得太长。”

  师对。佛家讲究人有善根,要守真守善。而这份明达,在信仰佛教的丰子恺先生看来,应当是内心深处的……

  生真和善!

  师不错。其实,作者不是感慨生命太长,而是感慨要在一生中坚守那一份真和善太……

  生太难!

  师所以,在看到能够在一生当中守真守善的人太少的时候,丰子恺先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百年的人生太长了!如果人的寿命就像搭船乘车的时间那么短的话,人世间也许会少一些争斗,多一些谦让,和平。如果能够坚守这一份真和善,那么,即使生命缩短为一个瞬间,那也是……

  生美好的。

  师既然这样,为什么作者又在最后一段说“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这和前文所说的宁愿缩短人的生命来使社会更美好,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为什么?前面明明说宁可要缩短生命,后面却说可以胜任百年或千古的寿命啊!大家讨论一下再站起来告诉其他同学。

  生讨论。

  生d前面这么说,是因为能够在一生当中坚守真和善的人太少了,所以,宁可缩短生命的长度,也要守住这份真和善。虽然能够做到的人太少,但毕竟还是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人他不仅能够胜任百年的生命,还可以留传千古。

  师什么可以留传千古?生命可以吗?

  生d不可以。但他的精神可以。

  师什么精神?

  生d坚守真和善,一生不变。

  师就像课文里的一句话所说,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他们能不为‘渐’所迷,……”

  生(齐读)“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师对,前面的情况是不得已而为之,后面的才是作者最希望看到的。这两种观点是不矛盾的。当我们认识到有些事物是不可以渐变的,我们就要学着不为“渐”所迷,守住我们的真,守住我们的善,不让它们“渐渐”遗失。

  现在,文章的要旨我们都把握住了。有人说,读文章有三读,一是读文章,二是读作者,三是读自己。那么回到我们自身来,在学了这篇《渐》之后,同学们,我们到底要怎样对待我们自己生命中的“渐”呢?我们好好讨论一下吧。

  生热烈讨论。

  生e升上高中以来,我没有把握好时间,不知不觉中成绩在渐渐地下降。到现在我才认识到是我没有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学习上慢慢松懈后,我不但没有发现这样的苗头很危险,还继续任它自由发展,一直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成绩。我不愿意它继续这样下去,我会努力,我要让我的成绩回升。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她的成绩渐渐地下降,自己一开始却没有发现这个苗头,这让我想起我们古代有一个成语叫“防微……”

  生杜渐!

  师对!在这个成语里,“微”就是事物不好的苗头,“渐”就是事物的开始,“防微杜渐”就是在错误或坏处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古人早就就告诉我们了,要制止不好的“渐”啊!

  生继续讨论。

  生f我觉得有一些做人的原则不可以变。我会努力,去追求我的理想我的目标,但是,就算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管身边的世界怎么变,身上的真诚和善良我还是要坚守。

  师是的!佛家认为人有善根,要守真守善。而在我们看来,如果我们原来就是真的善的,那就要防微杜“渐”,守住它们;如果我们身上本来就有不好的成分,那我们就要摒弃它们,迎接好的“渐”,努力使自己“渐”变“渐”好。在这种种的“渐”变中,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生勿以善小而不为。

  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受到一点启示:从量的角度来看,人生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但不管是短还是长,我们都要学着――防微……

  生杜“渐”!

  师守真……

  生守善!

  师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有质量的!好,下课!

《渐》 篇2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欣赏并感受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体会古诗意境的方法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难点

  从“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坚强品质。

  课前交流: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与我一同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差不多是我们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欢大班上课热烈的气氛。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姓郑,郑成功的郑。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是古琴的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真好,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又结识了( )位新朋友。你们愿意与我交朋友吗?

  好,那就请朋友们与我一同进入这“古韵流香“的课堂吧。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看到“古韵“二字,你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说得没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流香溢彩,举世闻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的迷人魅力。

  读诗题

  (出示2:课题)我们一起来来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师: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发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1地点 2送别诗 3送辛渐

  师板书课题

  疑:1芙蓉楼在哪里 2辛渐和王昌龄是什么关系? 辛渐要去哪里?(注释)

  点击相关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

  那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诗人

  那么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所得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师:同学 出示资料

  用一句话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王昌龄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 2 很重感情 3广交朋友 4才华横溢

  四、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读全诗及注释

  2,(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4人左右

  3,听范读,发现不足

  4,模仿诵读

  5,你通过朗读古诗和注释知道了什么?

《渐》 篇3

  教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

  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再读,要求:连贯。

  4赛读,(分小组进行)。

  5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渐》 篇4

  第21课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

  1、背景:

  ①必要性: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些先进的爱国人士为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开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向西方学习。

  ②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

  2、代表人物:

  ①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

  ②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影响:

  ①“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启迪着人们摆脱闭关锁国的束缚,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去重新认识世界,去探索新的救国之路。

  ②从此,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

  1、体用的含义:

  ①体(中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

  ②用(西学)――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文化。

  2、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洋务派与顽固派争论的焦点是: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为之用。

  4、影响:

  局限于军事、经济等物质文化层面,但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早期维新思想(中法战争后)

  1、背景:

  ①中国人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认识了解逐步深入;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的影响;③洋务派失败教训。

  2、代表:王滔、郑观应等

  3、主张: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振兴工商业;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自然科技。

  4、评价:

  ①积极: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突破“中体西用”束缚,使西学东渐的内涵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

  ②局限: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未进行实践活动。

  四、维新变法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必要性: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

  ②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西学东渐思潮和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础;康梁维新思想的宣传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

  2、代表:

  ①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讲学;撰写《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用孔子权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公车上书;办报;建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上书光绪皇帝等;

  ②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③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

  ④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

  ①内容:

  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革教育制度;

  ②意义:

  高扬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旗帜,冲破封建顽固思想束缚,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渐》 篇5

  11、重复与渐变(新课标岭南美术第十册)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

  1、        掌握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

  2、        运用重复与渐变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

  教学重点:

  运用城府于渐变的构成原理装饰手提袋,加深对上述构成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重复与渐变的排列规律和构成形式及较精确的徒手绘制的表现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重复、渐变的实物和图片,手提袋、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        欣赏

  大自然造物鬼斧神工,物象千奇百怪,生活中的物象常常会呈现出有趣的排列现象。人们受到大自然的启迪,也会把这种现象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斑马:

  斑马身上的线状条纹反复出现(重复)与从疏到密排列(渐变),表达了由节律的美感。

  圆的渐变:

  感受凹凸变化的“圆”世界,原点的大小、形状、间隔变化,产生了体积感、空间感和光影感。

  感受生活中的装饰设计:

  由小贝壳按现行、十字形排列的花边,使重复构成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后提袋、包装和上的团, 是由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个圆角)重复排列形成的。

  二、共同学习美术知识,表现:

  出示图片和概念,小组学习,交流学习心得。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 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

  重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重复是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手法,以加强给人的印象,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在重复的构成中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重复中的基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然后以重复的手法进行设计,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主。

  重复的类型:  

  1.基本形的重复:在构成设计中使用同一个基本形构成的图面叫基本形的重复,这种重复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高楼上的一个个窗子。  

  2.骨格的重复:如果骨格每一单位的形状和面积均完全相等,这就是一个重复的骨格,重复的骨格是规律的骨格的一种,最简单的一种。

  3.形状的重复:形状是最常用的重复元素,在整个构成中重复的形状可在大小、色彩等方面有所变动。  

  4.大小重复:相似或相同的形状,在大小上进行重复。  

  5.色彩重复:在色彩相同的条件下,形状、大小可有所变动。  

  6.肌理的重复:在肌理相同的条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变动。  

  7.方向的重复:形状在构成中有着明显一致的方向性。  

  渐变是常常听说的一种效果,在自然界中能亲身体验到,在行驶的道路上我们会感到树木由近到远、由大到小的渐变。

  渐变的类型:  

  1.形状的渐变:一个基本形渐变到另一个基本形,基本形可以由完整的渐变到残缺,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渐变到具象。  

  2.方向的渐变:基本形可在平面上作有方向的渐变。  

  3.位置的渐变:基本形作位置渐变时需用骨架,因为基本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架的部分会被切掉。  

  4.大小的渐变:基本形由大到小的渐变排列,会产生远近深度及空间感。  

  5.色彩的渐变:在色彩中,色相、明度、纯度都可以出渐变效果,并会产生有层次感的美感。  

  6.骨格的渐变:是指骨格有规律的变化,使基本形在形状、大小、方向上进行变化。划分骨格的线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线、折线、曲线等个总骨格的渐变。渐变的骨格精心排列,会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有时还会产生错视和运动感。  

  表现: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装饰手提袋。 注意选好骨骼,截取基本型。

  三、评讲作业:

  组织“手提袋”展销会,以自我介绍来推销自己的设计意图,运用了重复与渐变的什么构成原理,效果怎样。

  教学反思:

  学生基本能运用所学的重复和渐变的知识设计所需图案,今后还要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象,养成勤于观察、敢于表现、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

《渐》 篇6

  碧湖中学  章军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老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能充分享受习作的快乐,能主动轻松地完成作文。那么,任何才能轻松作文呢?

  一.勤读书,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是智慧的源泉,读书使人身心愉悦。在知识的海洋,人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所以,对于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广泛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达到“言之有物”。学生的阅读量大了,思维活了,想法也多了,必然会产生说和写的欲望,这为习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做个有心人也同样重要。大自然的变化、植物生长、动物的乐趣、人们言谈举止等等都是他们观察的对象,只要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写作的素材。不断地积累,必然会产生质的飞跃,当他们觉得“言之有物”时,这就把好了写作的第一关,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也享受到了快乐!

  二.强口语,重规范,奠定写作基础。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素材,用语言表述出来时,我们要规范说话。在说话时要做到“言之有序”,有顺序,有条理的阐述事情。我们不光要重视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规范学生的口语,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口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故事会等等都是学生展示才华,强化口语的好机会。我们班有个学生大家都认为他能言善变,可他的写作水平却是平平,后来我发现,每次回答问题或参加活动他最积极,可说的话条理不清,想到哪里说哪里,导致他的作文也没有整体性,中心不明确,层次不明。后来我们在口语上加强练习,力求在口语上做到条理清楚,叙述完整,再落实在笔头上,这样作文的水平有了提高,他自己也更愿意去说去写了。当学生能说出丰富多彩的话语,发表一篇篇精彩的演讲时,这就为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写作,多练习,优化写作水平。

  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只有写得多,练得多,作文水平才能提高,写作技巧也随之积累。对于写过的作文,我们要做到及时总结,好的作文要汲取其精华,失败的作文要总结经验,在成功与失败中升华技巧,得到宝贵的经验,写作水平才能提高,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写。当然写一篇优秀作文会花一定时间和精力,但我们不要忘了平时的小练笔,当心有所思时,写写日记;发生一些趣事时,写出来;认识一些新事物,把它记录下来等等,各种体裁的作文都去尝试,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当然也不要漫无目的只要求数量,要有针对性去加强练习,提高写作技术,这样才能优化作文水平。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她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可水平一般,我们就鼓励她多写多练,尝试不同体裁的文章,总结成功与失败。她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经常的练习,让她的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后来有几篇作文在报刊中发表了,这更激发了她浓厚的写作兴趣,不断的练习,让她写作成了轻松的事情,在写作中体会到了成功,享受到了写作带来的快乐。

  四.少指责,多鼓励,激发写作兴趣。

  老师的评价对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热情的保持与老师的评价是分不开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赏识性教育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对学生的评价我们也少指责多鼓励为主。当学生认真完成一篇作文时,都想得到老师的认可,无论学生作文水平是好是差,只要他们认真写作,有一定进步,我们都应该及时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足的地方委婉提出,顾及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一个学生愿意自己写的作文被老师全盘否定,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必然会减灭,作文水平也不会提高。我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主要原因是自己学习热情不高,不愿意去学习,导致各科成绩都很差,作文水平更是一塌糊涂,他也很讨厌去写作文。有一次,写一篇关于学校的文章,也许是他对学校很熟悉,有很多话想说,居然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虽然水平还是一般,但比起他以前的作文已是个很大的进步,于是我认真给他修改,在评讲时表扬了他,还给把修改好的文章当作范文在全班宣读。同学们对他都刮目相看,他自己的兴趣也被提高了许多,在后来的作文练习中,他都认真对待,我也及时表扬和认真修改。渐渐地他不再讨厌写作,反而有想写的欲望。老师简单几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的心中会荡起层层波浪,所以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当然,作文教学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系统的,从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写,喜欢去写,才能更好的更轻松完成写作。

《渐》 篇7

  永远向前的足迹,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阅读原文:

  ①随着时光流逝,前辈们渐行渐远,其足迹本该日渐模糊才是;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有心人的不断追忆与阐释,加上学术史眼光的烛照,那些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身影与足迹,不但没有泯灭,反而变得日渐清晰。

  ②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距离太近,反而难辨清浊与高低;大风扬尘,剩下来的才是“真金子”。今日活跃在舞台中心的,20xx年后、50年后、120xx年后,是否还能常被学界忆起,很难说。作为读者,或许眼前浮云太厚,遮蔽了你我的视线;或许观察角度不对,限制了你我的眼光。借用鲁迅的话,“伟大也要有人懂”。就像今天学界纷纷传诵王国维、陈寅恪,20xx年前可不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最好的裁判,不管多厚的油彩,总会有剥落的时候。那时,什么是“生命之真”,何者为学术史上的“关键时刻”,方才一目了然。

  ③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对于那些曾经作出若干贡献的先行者,后人须保有足够的敬意与同情。20xx年前,我写《与学者结缘》,提及“并非每个文人都经得起‘阅读’,学者自然也不例外。在觅到一本绝妙好书的同时,遭遇值得再三品味的学者,实在是一种幸运”。

  ④所谓“结缘”,除了讨论学理是非,更希望兼及人格魅力。在我看来,与第一流学者——尤其是有思想家气质的学者“结缘”,是一种提高自己趣味与境界的“捷径”。举例来说,从事现代文学或现代思想研究的学人,多愿意与鲁迅“结缘”,就因其有助于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提升。

  ⑤对于学生来说,与第一流学者的“结缘”是在课堂。他们直接面对、且日后追怀不已的,同样并非是那些枯燥无味的“课程表”,而是曾生气勃勃地活跃在讲台上的教授们——20世纪中国的“大历史”、此时此地的“小环境”,讲授者个人的学识与才情,与作为听众的学生们共同酿造了诸多充满灵气、变化莫测、让后世读者追怀不已的“文学课堂”。

  ⑥如此说来,后人论及某某教授,只谈“学问”大小,其实是偏颇的。没有录音录像设备,所谓北大课堂上黄侃如何狂放,黄节怎么深沉,还有鲁迅的借题发挥等,所有这些,虽然都只能借助当事人或旁观者的“言说”,但搜集、稽考并解读这些零星史料,还是有助于我们“进入历史”,走近前辈大师。

  ⑦时人谈论大学,喜欢引梅贻琦半个多世纪前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除了学问渊深,还有人格魅力。记得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有这么一句话:“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而所讲的《说文解字》,却一句也不记得了。”其实,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走出校门,让你获益无穷、一辈子无法忘怀的,不是具体的专业知识,而是教授们的言谈举止,即所谓“先生的音容笑貌”是也。在我看来,那些课堂内外的朗朗笑声,那些师生间真诚的精神对话,才是最最要紧的。

  ⑧正因为此,除了井然有序、正襟危坐的“学术史”,那些隽永的学人“侧影”与学界“闲话”,同样值得珍惜。前者见其学养,后者显出精神,长短厚薄间,互相呼应,方能显示百年老系的“英雄本色”。老北大的中国文学门(系),有灿若繁星的名教授,若姚永朴、黄节、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沈兼士、刘文典、杨振声、胡适、刘半农、废名、孙楷第、罗常培、俞平伯、罗庸、唐兰、沈从文等,这回就不说了,因其业绩广为人知;需要表彰的,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长期执教于北大中文系的诸多先生,如游国恩、杨晦、王力、魏建功、袁家骅、岑麒祥、浦江清、吴组缃、林庚、高名凯、季镇淮、王瑶、周祖谟、阴法鲁、朱德熙、林焘、陈贻、徐通锵、金开诚、褚斌杰等先生。正是他们的努力,奠定了今日北大中文系的根基。

  ⑨没错,学问乃天下之公器。可有了“师承”,有了“同窗之谊”,阅读传世佳作,以及这些书籍背后透露出来的或灿烂或惨淡的人生,则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然文字寿于金石,声音却随风飘逝,虽然当初五彩缤纷的文学课堂,早已永远消失在历史深处,但在感慨唏嘘之余,长久凝视着百年间前辈们那些歪歪斜斜、时深时浅、却永远向前的足迹,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阅读题目:

  14.怎样理解“时间是最好的裁判,不管多厚的油彩,总会有剥落的时候”这句话的含意?(2分)

  15.作者在第⑥段提及黄侃、黄节、鲁迅等人,请问这有什么作用?(5分)

  16.作者为什么说除了井然有序、正襟危坐的“学术史”,那些隽永的学人“侧影”与学界“闲话”同样值得珍惜?(5分)

  17.请概括本文中的“大师”的共同特点。(4分)

  18.鲁迅说 “伟大也要有人懂”。作者在本文中引用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或亲身体验,举例对这句话进行评价。(7分)

  《那些日渐清晰的足迹》阅读答案:

  14.时间让我们(读者)不再被眼前浮云遮蔽视线,不再被视察角度限制眼光,从而看清“生命之真”和学术史上的“关键时刻”。

  15.内容上:①后人论及某某教授,只谈“学问”,其实是偏颇的。②搜集、稽考并解读当事人或旁观者的“言说”,有助于我们“进入历史”,真正走近“前辈大师”。③黄侃、鲁迅等人是“大师”的典型代表。生动而直观地展现大师的音容笑貌,就丰富了“大师”的内涵。结构上:引出下文评价“大师”需要学问渊深和学问渊深两个标准。

  16.(1)因为前者见其学养,后者显出精神。(1分)(2)前者与后者互相呼应,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大师。(3)(1分)同样珍惜这两者,也能彰显北大的本色。(1分)(4)作者对大师们人格魅力和北大中文系的充分肯定。(1分)(5)提醒读者(我们)通过阅读大师们的传世佳作、讲述大师们言行的传记等方式全面了解大师,向他们汲取精神的营养。(1分)

  17.①曾上下求索,坚定前行;②与他们“结缘”,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趣味与境界;③学问渊深,有人格魅力;④曾生机勃勃的活跃在讲台。

  18.作者应用这句话旨在说明,伟大的人物需要人们抛开世俗的偏见,站在正确的角度才能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2分)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回答了为何那些伟大的“前辈们那些上下求索、坚定前行的身影与足迹不但没有泯灭,反而变得日渐清晰”,同时也为后文揭示这些伟大人物共有的性格特质做铺垫。(2分)

《渐》 篇8

  课题:渐

  教学目标 :

  1.     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

  2.     学习本文化抽象为具象的写法:以常见的生活琐事举例,以寓言故事举例,生动形象的比喻

  3.     个性化解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观点,探讨课文对我们的启发作用。

  教学难点 :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以及“大人格”、“大人生”的具体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教学板块找出中心句,概括本文的主旨。

  1.     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概括课文的主旨。

  2.     讨论:

  ⑴作者“渐”为题目,能否换成“变”,为什么?

  ⑵文末指出的“明达之人”、“大人格”、“大人生”具体指什么样的人?试举例加以说明。

  第二教学板块写法鉴赏

  1.     教师讲解:本文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很具体,主要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     鉴赏写法:

  ⑴分别找出文中用了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的语句或者段落,说说他们的好处。

  ⑵分别仿照文中的写法再写一段文字。(仿写段落1、2、4、6段)

  第三教学板块比较阅读

  1、     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2、讨论《匆匆》与《渐》在立意、写法、语言风格上各有何不同之处。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录:

  匆 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1922年3月28日

《渐》 篇9

  探幽览胜 渐入佳境

  ――《观潮》教学片断及反思

  作者:安陆市实验小学 李翠花

  [情景说明]

  《观潮》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文质兼优,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的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然而要让远离大海的小学生体会大潮的壮观,却有较大难度,不少教师教学本文按课文层次逐段读讲,效果不佳;有的教师一味以学生喜爱的段落、语句为主,又显得凌乱。鉴于这些,我根据教材特点、重点,汲取上述两种方法的长处,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先直扑重点段3、4自然段,在指导3、4自然段进按作者的观察顺序,读思结合,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过程]

  片断一

  (音频播放潮水声,无画面。)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水声。很大很大的水声。

  师:对,这是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的水叫潮水,(板书潮),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了资料,谁来说说潮是怎样形成的?

  生: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海水会发生定时涨落现象,这就叫作“潮”。

  师:想看看吗?(在“潮”字前加一个“观”字。)谁来说说这个观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观”就是“看”的意思。

  师:老师带你们到钱塘江去观潮吧。

  (视频出示第一段的那句话:“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指名读。)

  师:“天下奇观”的“观”与“观潮”的“观”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天下奇观的“观”意思是“景象”,“观潮”的“观”意思是“看”。

  师:很好,那么“天下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那么,看到“观潮”这个题目,你想了解哪些信息?

  生:我想知道作者“观潮”的过程。

  师:请说得详细些。

  生:就是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情况。

  生2:我想知道:“潮”的样子、声音。

  生3: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师:看了画面,听了声音,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

  [教学反思]

  一阵山崩地裂的潮水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观潮”。“观潮”与“天下奇观”中“观”字的理解,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固有魅力――对语言文字的探究。接着由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引入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从而直扑重点段3、4自然段。我想,学生对“观”字的理解,对也好,不对也好,这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思考的结果,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培养、训练他们能思考,善于思考,并逐步训练他们自己能提出问题,再学会独立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才算学会了怎样读书。

  片断二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讲“潮来时”的景象?

  生:课文第三、四段写潮来时的景象。

  师:你真会读书。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板书:声音、形态)

  生: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首先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从远到近的词语来。

  生:远处、向我们移来、再近些。

  师:你找得真好,从这些词,还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你们能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吗?

  生:午后一点左右、过了一会儿。

  师:好极了,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先自已把潮的声音、形态,人们的表现做上不同的记号,组内议一议你们的体会,再互读互听,把你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先请小组齐读。)

  师:读得这么好,看得出,你们一定有自己的体会,能说说吗?

  生:我的体会是潮的声音很大!

  师:哪些词是表现潮的声音挺大的?

  生:“隆隆”、“闷雷滚动”。

  生:刚才他们把“隆隆”、“闷雷滚动”读得很重,就突出了潮的声音很大。(板书:闷雷滚动)

  生:还有后来,“响声越来越大”读得也很生动。

  生:他们读“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山崩地裂”一字一顿,“颤动”读得慢而有力,让我就好像听到了那声音一样。(板书:山崩地裂)

  师:山崩地裂什么意思?

  生:山倒塌了,地裂开了。

  生:那声音是挺大挺大的,大得很吓人的。

  师:体会得不错,谁能把这些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

  师:大家对潮的声音体会得不错,那么对大潮的形态体会又怎样呢?

  生:一开始是一条白线,后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形成白色城墙、最后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板书: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色城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师:那么,你们认为哪些词用得非常好?或对哪些地方还不明白?

  生:我觉得白线用得好,说的是潮离我很远,好像一条线。

  生:白色城墙也用得好,潮近了,看出高度来了!

  生:“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就更具体了,浪很高,还写出了它的动态美。

  生:“横贯江面”好像是整个江面都铺满了,但我说不清楚。

  师:那么你们看看就明白了!(CAI课件图片: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哪幅图填横贯江面?

  生:第一幅图。

  师:那第二幅图应该填什么词?

  生:横卧。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体会得真好。还有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生: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CAI课件显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伴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跑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生:……

  师: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听到这么有气势的声音,人们的表现也很精彩吧?谁来说说?

  生:一开始是人声鼎沸、再是踮着脚尖往东望去、后来是沸腾。

  师:你找的词很准,鼎沸是什么意思?

  生:大鼎里的水煮开了。

  师:那人声鼎沸呢?

  生:形容很多人都在说话,各人说各人的,而且声音很大。

  师:这是怎么回事?

  生:人们听到“闷雷滚动”的声音,知道大潮就要来了。想早点看到大潮,所以踮着脚尖往东望。

  生:人们从早上一直等到午后一点左右,终于等到了大潮,心情很激动。

  师:你还联系到前面的课文了,很好,那么,当时人们会说些什么?

  生:大潮就要来了!

  生:哇!终于等到了!

  师:我们全班同学来学学观众的样子吧!

  生:……(学人声鼎沸状。)

  师:还有什么地方写人们的表现?

  生:“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请说说你的体会。

  生:人们听到潮的声音有一会儿了,但还没看到大潮的样子,这时人们看见了远处的白线,知道大潮就要来了,再次激动起来。

  生:我认为读这句的时候,“又”字要读得重点,体现人们的第二次激动。

  师:体会得真好,后来还有人们的表现?

  生:没有。

  师:那么精彩的大潮,作者没有写人们的表现,我想大概是要留给我们思考的吧,请你们想想,人们的表现可能是怎样的?

  生:有的人可能惊呆了!

  生:胆小一点的可能吓得闭上眼睛。

  生:还有的可能因为声音太大了,捂起了耳朵。

  生:……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那么我们来当作者笔下的观众,一起来观潮,把他们的神态再现出来,好不好。(播放潮来课件:潮的声音响起,学生大声地欢呼,并踮着脚尖望;后来响声越来越大,看到一条白线,学生再次欢呼;大潮的高潮部分,学生有的目不转睛地望着,有的闭上眼睛,有的把身边的人紧紧抱住……)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老师也想当观众,这样吧,请同学们读课文中“潮”的部分,老师读人们的表现部分,你们读好了,老师就能体会人们的心情了。

  (师生对读)

  ……

  附:本片断板书:

  声音     形态

  远: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潮来时              横贯江面

  白色城墙

  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教学反思]

  在很多阅读课上,老师们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会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引导,从而把课堂带到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使整节课中心突出,主次分明。执教本课时,我也想过像这样以学定教,毕竟这种方法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但反复权衡,我还是采用了按观察的顺序来引导学生体会,我想,课堂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应该不排斥老师的引导吧,事实上,学生通过“人群”、“大潮”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的理性阅读,课文读得更好了,真正做到了走进文本、走出文本、又超出文本。记得一句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既然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我又何必拘泥于教学的方式呢?

  [专家点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综观阅读教学,有的老师喜欢逐段读讲,这样显得很有条理;有的老师喜欢直扑重点,以“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来以学定教,这样更容易彰显学生个性。这位老师的优点在于他没有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形式,能够汲取各种教法的长处来服务于自己的教学。首先用CAI音频引入课题,激情入景,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观看CAI课件直扑重点段3、4自然段。采用了第二种方法。

  接着,老师采用第一种方法,通过分组合作体会、朗读训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钱塘江的涌潮的雄壮美,以及观潮人们的心情:潮的声音由大到更大,潮的形态由模糊到清晰,人们的心情由激动到更激动,并巧妙地把“人们”与“涌潮”的声音、形态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从三条线路上探幽览胜,渐入佳境,逐步升华,因而教得轻松、学得主动,达到文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

  此外,教师教学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思考的读书习惯,加速了学生的内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课堂上始终注意集中、反应灵敏的精神状态,又使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发展。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需要思考的地方,整堂课的教学,教师的预设、引导多了些,学生的自主发挥少了些,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更好发挥。但是,每种教学方式,必然会有它的利弊,人常说:“需要就是合理。”从这一点上讲,这个片断的教学是成功的。(沈爱贞)

《渐》 篇10

  课题九:纯度渐变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1、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识,了解明度、纯度的概念和纯度渐变的调配方法。 苏少版美术教案――课题九:纯度渐变

  2、操作领域:要求学生通过色彩纯度渐变的调配练习,学会色彩,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3、情感领域:分析色彩对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对色彩的渐变的兴趣,体验出纯度渐变的艺术风格,提高表现能力。 苏少版美术教案――课题九:纯度渐变

  教学重点:1、了解纯度的概念,感受纯度渐变的艺术特点以及构成规律,练习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2、骨骼、自然形的设计。

  教学难点:1、探索纯度渐变的规律,绘制丰富的纯度渐变图案。

  2、添色时要均匀有致,细致耐心。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准备好作业所需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从颜料中的色彩着手,找出红、黄蓝等各种系列的色彩。比较颜色的鲜艳程度,通过实践引出问题。

  二、新课教学。

  a、先选择一种原色,逐渐调入一种灰色,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颜色的变化。

  b、回顾对比色的概念,选择一种原色,逐渐调入对比色,要求学生观察说出变化。

  c、回顾明度渐变的骨骼设计,在创新的基础上设计新的骨骼。

  学生观察、讨论,试着调配色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色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并把结果有序的添在作业纸上。

  四、布置作业。 苏少版美术教案――课题九:纯度渐变

  a、设计骨骼或者自然形。

  b、练习色彩调配方法,调配出有区别的纯度渐变色彩,有序排列。

  五、学生自评。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感受或是进行评价

《渐》 篇11

  活动目标:

  1、再说说、想象、变变的过程中,感受圆形的特征。

  2、幼儿能在圆形的基础上添画各种物体,知道圆形能变成各种有趣的东西。

  3、在绘画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能用一个至几个圆变成各种物体。难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绘画和别人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课件、魔术表演视频。

  2、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一大张长方形绘画纸(可供全班幼儿作画)、黑色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观看魔术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魔术表演吧!

  2、播放视频:魔法表演

  教师:魔术表演好看吗?那小朋友看到魔术里都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魔术师把画有一幅鸽子的画,变成了真鸽子)。

  二、基本部分:

  在圆形变化的过程中,感受圆形变化的特征。

  1、教师: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呀?(1)出示ppt圆形

  教师:请小朋友看好了,教师快速用ppt圆形变出一朵花。

  (2)再出示一个圆形ppt圆形变成小猪的头。

  2、圆形添画,知道圆形能变出各种有趣的东西。

  (1)教师:小朋友你们能把圆形变成红红苹果吗?你们会变吗?

  (在红色圆上画上绿色的叶子就变成苹果了)

  (2)教师:我不仅会变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还会变许多圆呢。

  (ppt把两个圆变成了小鸡,三个圆变成了小气球,四个圆变成了蝴蝶,许多圆变成了葡萄。

  (3)小朋友,你能把两个圆,三个圆,四个圆,许多的圆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讨论,告诉身边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

  1.我们今天也来学变圆的魔术。

  (1)老师出示为幼儿准备的材料,(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大小的圆,一大张绘画纸。)

  (2)请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几个圆变成什么东西,然后找到你所需要的圆,贴上双面胶,粘在纸上,再把它添画好。

  2.教师巡回指导。

  3.欣赏交流:说说我的圆都变成了什么?师:你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谁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的圆都变成了什么?他们都能干什么?(例如:圆变成了皮球,可以拍球,等。)

  4.游戏:幼儿跟着音乐玩“我问你答”的形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如:跟着音乐节奏老师问:你的圆形像什么,幼儿答:我的圆形像太阳,等)。

  小结:今天你们的圆形变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等会请小朋友把它们带回教室,帮它们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背景,好吗?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在导入环节中,观看魔术师视频,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在幼儿自由讨论想象这一环节,我让幼儿先观察老师是怎样用一个圆形变成一朵花和一个小猪的头,用两个圆形变出小鸡。再请幼儿自由讨论:如果你是魔术师,你要用一个圆形、两个圆形、三个圆形、四个圆形、许多圆形变出什么呢?给幼儿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学习用语言表达圆形的各种有趣的变化。

  本课抓住了幼儿好奇好动喜欢探究的心理,让幼儿在自由想象的同时又约束了幼儿的乱想,幼儿想象力丰富,画面完整情节生动,如:小乌龟在沙滩上散步,鸡妈妈带着小鸡在草地上做游戏,西瓜地里有好多大西瓜,小女孩在吃棒棒糖,小鱼吐泡泡等。幼儿想象力极其丰富,,在绘画过程中大胆想象,完全出乎老师的预料,效果很好!

  不足之处是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弱,想象力有限,需要老师的不断提示和帮助,所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要多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每一幼儿都能发挥想象力,大胆作画,体验活动中带来的乐趣。

《渐》 篇12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是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诗词阅读原文

  卜算子慢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诗词阅读题目

  8.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诗词阅读答案

  8.①承上启下。晚景总括了上文的所见所闻,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由上阕的写景过渡为下阕的抒情

  ②伤怀念远,直接表达作者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共5分,意思对即可。)

  9.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诗词鉴赏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4]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7]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渐》 篇13

  教材分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综合阅读中的第十首词,是一首送别词,其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的诗词中别具一格。

  全词以活泼的笔调、别致的比喻、风趣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回家乡时的心绪。词的上阕写友人归去的家乡山水秀丽,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起首两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两个奇特的比喻,一反以山水形容女子的常态,翻新用女子容颜来形容山水,运用移情手法,把写景语变成抒情语,化无情为有情,把山水变成了有情物,似乎山水都为友人离去而动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送别好友的惜别之情。三、四两句“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点出了友人出行的目的――回家看望自己的妻子。“眉眼盈盈”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女子的秀眉和明眸;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三、四两句既是说友人故乡山水秀丽(去的目的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有感情地朗读,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⑵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读通词文,初步感知;再读词文,理解大意;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谁能背诵一首离别诗?(《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广陵》)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

  3.板书课题,齐读,解题。

  “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鲍浩然,诗人的朋友。之,去、到。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4.作者简介

  王观,宋朝人,(1035~1100年)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擢置高等,仁宗嘉二年(1057)进士。神宗熙宁中,曾以将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扬州江都县事。在任时作《扬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 1卷。后官至翰林大学士。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黄金殿里”词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认为亵渎了神宗赵顼,第二天便被罢职,遂自号逐客,最后为一介平民。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风趣,近于俚俗,却又谑而不虐。

  有《冠柳集》 1卷,宋代有长沙书肆《百家词》本,早佚。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均有辑本。《全宋词》录词16首,断句1则。《全宋词补辑》又增补12首。

  二、读通词文,初步感知

  1.自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的形式。)

  3.范读,齐读。

  4.再读,同桌读。

  三、再读词文,理解大意

  1.请你们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生自由交流。

  2.交流对字词的理解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眉眼盈盈处:山与水交汇处。才始:刚刚。若:如果。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弱国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四、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⑴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的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⑵这样美得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展现了这幅美丽的山水图的?

  ⑶指导朗读。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吧!生读,生评价。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⑴师:这美丽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

  小结: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板书:景)

  ⑵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美丽景色。生感情朗读。

  ⑶师小结上阕:上阕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⑴师: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

  ⑵难道作者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送走了春天,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

  ⑶师:我们的感情是美好的,就像这美丽的春天啊,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离的。看到了什么画面?

  ⑷感情朗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⑸师小结下阕:下阕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最后词人发出美好祝愿,希望朋友和春天相聚,和家人相聚。

  4.“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为什么要和春住啊?生汇报交流。

  ⑵师:原来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愿,希望朋友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成人之美,替代了离别的依惜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你们看:这两句就抒发了作者的什么啊?(板书:情)这是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啊?

  ⑶感情朗读。

  师:“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你们看“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是对别离的伤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他还依依不舍地站在哪里不忍离去。……人生自古伤离别。

  5.归纳中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写作手法: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丽,很有表现力。且俏皮话说得新鲜不俗,颇受人们喜爱。“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五、指导背诵,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

  2.拓展延伸

  3.搜集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渐》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走进诗人内心,揣摩情感变化。

  难点: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你读出了什么?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

  《赠汪伦》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汇总离别诗里的名句,读,你读出来什么?

  自古离别多惆怅,有辛酸,有无奈,有思念,有嘱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提笔写下了一首离别诗,他一改以往离别时悲怅的笔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味个中滋味。

  3、老师板书芙蓉,强调写法,芙蓉“即木芙蓉,一种植物,本是荷花的别称,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里指的解释即为荷花,不过宋代以后,很少有人将荷花唤作芙蓉了。

  4、生齐读课题,出示全诗。用一句话说题目的意思。谁送谁?哪儿送?芙蓉楼在哪儿?

  二、初步感知诗歌,熟读诗歌,把握韵律。

  1、提示”壶“,部首:士

  2、自由读诗3遍。读准字音,诗句读通顺。

  抽生读,师点评。

  A:(微笑)嗯,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平明“的”两个后鼻韵“,她读准了,再比如”夜入吴如相问“的”如“翘舌音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字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前后鼻韵读得好。

  B: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更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听清楚要求,每一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冯老师来读,明白吗?好,准备。题目和作者也由冯老师来读。把头抬起来,深深吸上一口气。交换读

  3、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读诗不但要读出它的节奏和味道,更要关注和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情绪和那一种感觉。

  这是一首送别诗,朴实平淡的送,饱含了作者几多深情和惆怅呢?

  三、品诗意

  1、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提示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点评

  想一想:诗中的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好的,不着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诗。想一想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你在这些地方做一做记号,明白吗?有些同学不用老师提示,已经把笔拿起来了,好习惯,这就是我们多年来养成的默契。

  2生反馈,

  寒:

  A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意思为,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

  什么样的雨称为“寒雨”呢?“寒雨”怎么样呢?板书:雨

  “秋风秋雨秋煞人”,“寒雨”不仅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

  B江,板书江

  此时江面感觉如何?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夜雨更增添了萧瑟的秋意。

  C吴地

  今江苏镇江一带,三国里的孙吴故地,称吴。这里用了连和入,字面上写雨势的平稳连绵,将于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感知。这雨何时来的?诗人感知到了吗?

  D这寒意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吗?对,更浸透在两个离别的友人心头上。

  3.透过诗句,我们也仿佛和王昌龄站在芙蓉楼上看到了什么?

  这样的一幅画面,那就是(师指着板书,学生说,吴江夜雨图)

  此刻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在你脑海定格,你看到了寒气笼罩的江面上……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

  你看到了纷纷扬扬的秋雨……

  此画面在你脑海定格……

  雨点滴落在你身上,寒意侵入了你的……(心)

  此时你的感觉是,……你心里泛起的情绪是……

  师:这就是诗人,而你眼前出现的是……

  生:

  师:又一个诗人,是的,孤独,因为一想到朋友即将离我而去,一片估计油然而生……

  4.初解孤

  师:因为孤独,诗人在满江烟雨中,又看到了什么……

  生:楚山。

  师:怎样的楚山?生:孤独的,孤寂的。孤傲的,用孤说词语……

  从哪个字看出来的?谁“孤”呢?仅仅是“楚山孤”吗?还有谁是孤零零的?

  师:诗中有一对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和平明”,什么时候感受到寒雨?什么时候看到楚山?王昌龄一共写了两首《芙蓉楼送辛渐》,此为其一,是天亮时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时所作,另外一首是描绘前一天夜里两人在芙蓉楼里饮酒话别时的情形。

  出示另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指名学生读。

  师:窗外秋雨绵绵,芙蓉楼内二人相对而坐,饮酒道别,他们会说些什么?抽3―5人说

  此情此景,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凄凉,忧愁)

  师:这种情感凝聚在诗中哪个字中?(孤)带着这种感觉,谁想读前2行。

  5、走进作者,品读文字

  师:猜猜看,这王昌龄何以孤独至此,中晚唐的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的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琐碎的事物上,

  《夜雨寄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声声慢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而王昌龄却将听觉、视觉、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气势,如若让你给这幅吴江夜雨图着色,你会用什么色调?

  为什么?想映衬作者的心境?什么境遇?

  生:

  师:你查过资料?什么叫贬谪?

  可能是因为屡遭被贬,现在的我们谁也不清楚当时的王昌龄,送别辛渐的王昌龄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感到孤独,孤寂,孤僻,但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满江烟雨的寒意,冷意,孤意,抬头看黑板,大家看,在王昌龄严重,寒意的秋雨是景,浩渺的江面是景,孤寂的楚山是景,这样的景层层包围着谁?

  生:王昌龄

  师:听,王昌龄在吟诵……生跟着诵读

  四、悟诗情,再品孤。

  师:好友辛渐要走了,即将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

  生: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

  师:这些亲友见到信件后可能会问些什么?

  生:他为什么不回来?

  他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被贬?

  师:是啊,洛阳亲友的问题,疑惑,王昌龄都想到了,但他在送别辛渐时只有一句嘱托的话语,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引读:当友人问起时,王昌龄会豪迈地说……

  当结发妻子问起时,王昌龄会深情地说……

  当年迈的双亲问起,王昌龄依旧坚定地说……

  师:冰,玉有什么特点?(纯洁、透明、洁白无瑕)

  师:王昌龄一遍又一遍的在心底呐喊,是想表白自己的什么?(不因两次被贬而改变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师: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唐开元宰相姚崇自写下《冰壶诫》“冰壶者,清洁之至也,君子对之,示不忘乎清也。”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李白也曾用冰壶自我鼓励。

  倘若你离家多年未归,会给亲友带去的口信是什么?

  生:报平安

  师:

  “玉壶”比喻什么?王昌龄的真心

  那为什么王昌龄却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保持操守的信念?

  师:王昌龄从清澈无暇,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精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洛阳亲友,这比任何相似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

  师:寒气漫天的夜雨,打湿了他冰洁的真心没有?

  烟波浩渺的吴江,隔断了他对亲友的倾诉没有?

  此刻,那孤独的楚山呢?在这吴江夜雨图中,又是怎样的气势?

  生:雄浑,豪迈,孤傲,

  师: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出塞,从军行,他同情,写了宫怨诗,这是怎样的王昌龄?

  积极向上,忧国忧民,壮志雄心

  师:这样的诗家天子王昌龄,在屡遭被贬后,仍壮志雄心,在他被贬期间,许多好友纷纷做事来表达对他的同情和安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指名读

  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王昌龄依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师:尽管友人已离我而去,但作者的内心更加孤傲坚定,从孤独到孤傲,让我们走进冰清玉洁的王昌龄,齐读全诗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那苍茫的江雨,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了诗人送别诗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孩子们,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五.拓展

  这首诗写了一种情绪,人人都会有的情绪,一个大写的孤子,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所以古今中外表达此情的诗歌不计其数。

  大屏幕展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李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师:正所谓烟雨迷蒙吴江寒,孤傲寂寥望楚山,但孩子们,你们想过吗?人有悲欢离合,若没有了那场送别,这满腹的豪情壮志又与谁诉说呢?所以王昌龄这样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

  从此,送别诗成了传递情义,表达惆怅诉说衷情的上好方式。于是王勃写下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维在送别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诗:劝君更尽一杯酒……

  高适作别董庭兰寄语:莫愁前路无知己,……

  李白对自己粉丝王伦赠言:桃花潭水深千尺,……

  它送别故人孟浩然留下千古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节课就上到这儿!

《渐》 篇15

  一、         教学内容

  主题:探索并掌握声音力度的渐强渐弱变化。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              本课的知识点,认识一对作用相反的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它们能使演唱产生强弱起伏的听觉效果。

  第二、              歌曲的情感处理:《火车开了》、《小宝宝睡着了》、《赛船》这三首歌曲都可结合旋律走向和歌词内容作渐强渐弱的力度处理,表现音乐形象。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能够提炼并总结出渐强渐弱概念并识记其记号。

  2、              能力发展目标:能够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两个记号,表现音乐形象。

  3、              审美目标:学生能够充分体验歌唱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并总结出声音力度的。

  难点:将渐强渐弱记号运用于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之中。

  四、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活动法、开放式启发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通过学生自由地演奏几种小乐器(三角铁、木鱼、竖笛、鼓、响板)仔细倾听它们的声音。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这些声音具有长短、高低以及强弱的对比变化。通过这样的实践,让学生对声音的奥秘产生进一步去探索的兴趣。

  (二)引导探索之一

  1.              利用多媒体的音响给学生演示多种交通工具的临场音效。(飞机、警车、救护车)

  2.              老师与学生展开讨论式谈话,总结并提炼出这种声音的变化在音乐的理论上被称为渐强和渐弱。

  (三)、引导探索之二

  1.          学生寻找讲述生活中具有渐强和渐弱声音变化的实例。

  2.          请出几位孩子对同学们进出教室的声音是否具有渐强、渐弱变化进行亲自实验。

  3.          全体学生在教师指挥下以击拍的方式体验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

  (四)、引导探索之三

  1.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划船游戏规则,知道比赛过程并进行现场录音。

  2.       学生倾听现场录音,进一步体验因为船队人数的增减 而造成的渐强、渐弱力度变化。

  3.       在背景音乐(具有渐强、渐弱力度变化)的伴奏下,想象画出两个记号的雏形。

  4.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作品,部分学生利用投影展示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意。

  (五) 、归纳识记渐强、渐弱记号

  1.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儿歌,并配以手势动作帮助学生识记渐强、渐弱记号。

  2.              教师以动作带领学生朗读识记儿歌。

  渐强号象呐叭,左边小来右边大,声音越唱越响亮。

  渐弱号象把剑,左边宽来右边尖,声音慢慢听不见。

  (六)巩固运用

  选用三首不同内容,不同训练程度的歌曲对渐强、渐弱记号进行巩固运用。

  1.       对歌曲《火车开啦》进行力度处理

  A.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火车开动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其声音的强、弱变化。再讨论说出《火车开啦》的开头及结尾部分应该选用的力度记号渐强和渐弱。

  B.      按照力度记号标识完整演唱歌曲。

  C.     为歌曲配上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进行表演。

  D.     教师带领学生为大屏幕的动画配上进行力度处理后的情景表演。

  2.《小宝宝睡着了》的艺术处理

  A.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电子歌单,教师创设为正在睡觉的小朋友演唱摇篮曲的形式范唱歌曲。

  B.      学生通过聆听找出歌曲的演唱情绪(安静、优美)并对歌曲的结束句采取启发式谈话的方法进行渐弱处理。

  C.     配以动作进行完整表演唱。

  3.《赛船》的力度处理

  A.听录音范唱要求学生体验歌曲激烈的比赛场景找出演唱时的情绪。

  B.通过聆听师生共同讨论得出歌曲的演唱情绪(饱满、热情地)对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进行渐强的力度处理。

  C.按对歌曲的力度处理完整演唱。

  D配以锣鼓表演唱。

  六、         结束

  今天,我们的探索活动非常的愉快而有意义。小朋友们在游戏活动中找到了声音的又一个秘密――渐强和渐弱。把它们运用与歌唱当中效果也很棒。音乐王国的秘密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把握今天的知识继续明天的探索吧!

《渐》 篇16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丰子恺(1898-1975)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有《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众多作品行世。

  【识记积累】

  注音

  纨绔子弟     佣工    围炉拥衾    刑笞

  牛犊     轧朋友      倾轧       轧钢

  【课文初探】

  1.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讲明白?

  ◎堂上演练

  【夯实双基】

  1.下列各项词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朱拓(tuò)      仓颉(jié)  

  胚胎 ( pēi )    瓮牖绳枢(yǒu)

  b.炮烙(páo )     喁喁(yóng)   

  埋怨(mái)    牛山濯濯 (zhuó)

  c.吮吸(yǔn )     脑髓(suǐ)   

  札记 (zhá )    一觞一咏(shāng)     

  d.讥诮(qiào)     畏葸(xǐ)    

  祈祷 (qí )     横样子 (hèng)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暄  藕段丝连  张冠李戴   天有不测风云

  b.迄今   百无聊赖    翻云覆雨    皇亲国戚       

  c.通宵   礼上往来    星陨如雨  幅员辽阔

  d.恶梦   没精打采    不成体统    凭心静气

  【疑难探究】

  1.文章两个故事寓意含蓄而深刻,即农夫抱犊跳沟的故事,乘火车的旅客这一个比喻,分别对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什么深刻寓意?

  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这句话中“人”的理解?

  【文段精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9-12题。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假使人生的进行不象山坡而象风琴的键板,由do忽然移到re,即如昨夜的孩子今朝忽然变成青年;或者象旋律的“接离进行”地由do忽然跳到mi,即如朝为青年而夕暮忽成老人,人一定要惊讶、感慨、悲伤、或痛感人生的无常,而不乐为人了。故可知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这在女人恐怕尤为必要:歌剧中,舞台上的如花的少女,就是将来火炉旁边的老婆子,这句话,骤听使人不能相信,少女也不肯承认,实则现在的老婆子都是由如花的少女“渐渐”变成的。

  1.“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一句中,“圆滑”的含义是什么?

  2.如果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因为其变更是一分一秒地渐进的”,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3.为什么说“渐”是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为什么说人生是由“渐”来维持的?请联系文段,用自己的话来作答。

  4.对划波浪线的句子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不知不觉中,经过长时间后,好人“渐渐”坏了。突出人生变化的巨大和不幸。

  b.人的变化,短时间里是不知不觉的,在较长时间里是巨大的。突出人的变化是一个渐进过程,这个渐进过程有很强的隐蔽性。

  c.在不知不觉中,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人生之变不易察觉。

  d.在不知不觉中,人“渐渐”地变化了。突出人的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拓展提升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鬈曲(quán)     汲水(jí)

  娓娓而谈(měi)  摇曳(yè) 

  b.镌刻(juān)     粗犷(uǎn)

  汨汨流水(ǔ)  泥泞(nìn)

  c.暌违(kuí)     鞭笞(chī) 

  不能自禁(jīn) 棱角(lín)

  d.镶嵌(xiān)    颓圮(qǐ) 

  喇叭声咽(yè)  彳亍(chìc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走头无路   励精图治  钩心斗角  静谧

  b.庖丁解牛  苦心孤诣  峥嵘岁月  絮聒

  c.光怪陆离  无是生非  扶摇直上  漪沦  

  d.休戚相关  声名狼籍  功亏一篑  恸哭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是

  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请说说,你在台上装腔作势是出于你的内心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低档观众的需求?

  c.没有意思硬要说,那是瞎说;意思没有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d.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和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小巨人姚明身高220厘米,即使到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出类拔萃的。

  b.狗咬人,当然是该谴责的,叫做“狗咬吕洞宾”。但为什么老天注定狗咬的一定是吕洞宾呢,明明有许多警犬咬的不都是贩毒分子、车匪路霸吗?

  c.庖丁解牛,世称绝技。解狗骂人,没有一个不是天才,能把狗的每一个零件都拿来骂人,连狗尾也逃不过,叫“狗尾续貂”。

  d.他一向写鼓吹的文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可千万别当一回事。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  的小曲,在  的日子里寻一点  的安慰和满足。

  ②所有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家长却在他们生命的最初六年里,    了他们的天资。

  a.风味  苦涩  短暂  磨灭

  b.风格  苦难  临时  消灭

  c.风尚  辛苦  暂时  磨灭

  d.风姿  艰苦  须臾  泯灭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事实再次证明,不管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美之间还存在一些分歧,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b.新落成的图书馆分别设有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英语角等多个部分组成。

  c.创刊一年来,该报针对行业特点,遵循“指导性强、信息量大”的办报方针,取得了很大成绩,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誉为“导向好、品味高”。

  d.来自铁路、邮电、卫生、公安、金融、电力等行业和部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厦门、大连、苏州等城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会。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马  诗(选一)①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②。

  何当金络脑③,快走踏清秋。

  [注]①《马诗》二十三首,是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种种感慨。②燕山,指幽州蓟门一带藩镇割据最甚的地区。钩,古代的一种弯刀。③金络脑,指一种贵重的鞍具。

  1.找出诗中表示意象的词语: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1― 4题。

  胡 杨 仰 止     王本道

  中巴车在浩瀚的戈壁滩奔驰,映入眼帘的是望不到边际的深褐、暗红、灰黄、浅绿的色彩。深褐是遍地的砾石,暗红是高低错落的红柳,灰黄是起伏流动的沙丘。那一片片的浅绿呢?请教身边的文友――啊,是胡杨!

  利用一次旅途的小憩,我走进了附近的一片胡杨林。百里空旷的大戈壁上,在一片浑黄起伏的沙丘之中,突兀出现的一片胡杨林,显得伟大而孤独,很容易引起人的敬畏。

  在林中,我细细地观察着每一棵胡杨,他们中高的五六米,矮的只有二三米,相互簇拥地生长着,棵棵都长得铁干虬枝,粗壮有力,就连每一个细小的枝杈都显得刚劲而凛然。那树干的树皮纵裂,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树冠阔圆如伞,叶子呈灰绿色,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下,显示着荒原上独有的明艳与旺盛。胡杨林深处,我陡生一种肃穆,一棵棵胡杨那巨大的、苍迈的、奇形怪状的形态,仿佛有了灵性。他们有的像龙蛇盘踞,有的像鹰鹊独立,有的像豹熊的背影,有的像骏马惊立,有的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恐龙、一只巨蜥、一条鳄鱼……啊!胡杨,这茫茫大漠造就的生命,浩浩沙风雕镂的塑像,给我提供了宽泛无际的想像空间。

  我似乎踏上了月球,萌生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胡杨林中,有的显然已经衰老了,树皮的褶皱高高地翘起,时光的足迹在她们身上显而易见,有的树干中心已成空洞,但伸展向四方的树枝依然绿意蓬勃,有的已经死去倒下了,但仍然保持着刚劲的躯体;还有的已被埋进了沙丘,但坚韧的枝枝杈杈仍然倔强地在地面上伸展着,顽强地固守着周围的一片沙土。细想起来,胡杨的奉献何止是“一生”?她经历的岁月这么悠久,足见她的根系扎得多么深,躯体和筋骨有多么坚硬。即使生命止息了,倒下了,她生命更多的部分仍然延伸在大地的深层! 怀着肃穆与景仰,文友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我的目光依然搜寻着车窗外远远近近的胡杨。忽然我惊异地发现,视野中时常与胡杨同时出现的是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只是房屋显得有些低矮,也没有炊烟、鸡鸣、犬吠。新疆的文友告诉我说:“那不是村庄,是少数民族的墓地。”茫茫大漠的十几天行程中,我所见到的这样的墓地――准确地说应该叫墓群,实在比村庄还要多,与绿洲、河流、帐篷、牛群、羊群一道,构成了戈壁滩亮丽的风景。各民族长眠于地下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活剧,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拼搏过,燃烧过,奉献过,因此活着的人才精心维护着这些墓群,作为缅怀列祖列宗的一种方式。

  在新疆,维吾尔族称坟墓叫“玛扎”,哈萨克人似乎也叫“玛扎”,回族人叫“拱北”,蒙古人叫“敖包”,只是坟墓的形态各有不同。在荒凉的戈壁之上,我还碰到过十分眼熟的馒头一样的墓群,那就是生产建设兵团【注】的“十三连”。按照一个团的建制,本来只有十二个连队,兵团死去的人,便被戏称为“调到十三连”去了。“十三连”是清一色的土坟,没有鲜花,没有装饰物,只有周围几株胡杨静静地陪伴着他们。坟前一块简陋的木牌,写着亡人的名字和他们遥远的家乡:河南、上海、天津、山东……

  天空中有苍鹰在盘旋,中巴车继续向前疾驶着,一片又一片胡杨林在车窗外掠过,随之扑入视野的是一片片“村庄”。是,那不是村庄,是玛扎、拱北、敖包,是“十三连”。它们静静地躺在天山山麓博大的怀抱里,谛听着这片土地上长风的呼号,马达的轰鸣,欢庆的锣鼓。“村庄”中的每一个成员本该安然地歇息了,但是他们的脉动并没有停止,像那一株株坚韧的胡杨,活着的时候不避艰险,不怕孤寂,不择壤土,即使倒下了,他的生命还在大地的深层中延续着……

  【注】1954年10月,中央决定驻新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

  1.开头描写浩瀚戈壁滩的独特景观,有何作用?

  2.文章描写了胡杨的哪些特点?试根据三、四两段的内容,作简要概括。

  3.(1)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胡杨,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坟墓?

  (2)文章特别点出新疆各族对坟墓的称呼,以及“十三连”简陋木牌上的家乡名,这是为什么?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段最后两句,就“那一片片的浅绿”设问作答,流露惊赞之情,起到了突出胡杨、激发读者情趣的作用。

  b.“我似乎踏上了月球,萌生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以夸张的笔法抒发感受,表现了戈壁滩的孤独、寂寞和荒凉。

  c.文章描写胡杨仿佛具有灵性的各种形态,为人们提供了宽泛无际的想像空间,意在表明沙漠具有勃勃生机。

  d.末段写“村庄”成员谛听“长风的呼号,马达的轰鸣,欢庆的锣鼓”,讴歌新时期边疆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振奋。

  e.文章以“在浩瀚的戈壁滩奔驰”的旅程为线索贯穿全文,抒写自己一路的所见所感,由物及人,思路清晰。

  【语言表达】

  1.根据下列内容写一则通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要点,语言简明、连贯。

  ①校学生会准备举行欢庆XX年“元旦”文艺晚会。②全体同学参加。

  ③晚会时间为XX年12月31日19时。

  ④晚会地点在学校的学生活动中心。

  答:

  2.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请拟一条以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答:

  3.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或“生命”“物质”“价值”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述一种情景,或陈述一种见解,要求内容合理,有意蕴,语言生动流畅。(说明:三个词语的语序可以改变,不少于40字)

  答: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汉字检定协会每年都举行“世态汉字”活动,评选出一个汉字反映当年的日本社会世态。XX年12月12日,该协会宣布当年的当选汉字是“伪”。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得知这个结果后表示:“虽然同为‘人’字旁,但与‘伪’相比,我更愿意选择‘信’。”

  那么,“伪”和“信”两个汉字(或者其中的一个汉字)让你想到什么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感受或看法。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11.渐

  【识记积累】

  纨绔子弟wán kù    佣工 yōng     围炉拥衾qīn

  刑笞 chī 牛犊dú   轧 gá朋友    倾轧yà     轧zhá 钢

  【课文初探】

  1.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人生。

  2.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音乐符号、时钟等,说理形象而到位。

  【夯实双基】

  1.d。a朱拓(tà)、b埋怨(mán)、c吮吸(shǔn )

  2.b。a藕断丝连、c礼尚往来、d噩梦、平心静气     

  【疑难探究】

  1.(1)联系课文理解,“犊”可理解为在工作中人们抱着不放的“名”与“利”,某一天,“我们”因其他原因而停下工作时,有了一段想一想的时间,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为名为利是多么的“苦劳”。

  (2)根据课文第六段论述“乘火车的旅客”的事例,明确的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的问题。

  2.指具有“大人格”“大人生”的人,文章虽未指明这样的人是谁,但从文中关于“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

  ‘人生’的长期的旅客”的描述,应该指对上社会、对人生有所补益,不计个人得失,追求一种超越心态的明达之人。

  【文段精析】

  1.人生各阶段的变化非常细微、平缓,不易察觉。

  2.不好。这里使用繁笔,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生变化的“渐进”的过程,和下文的比喻也更加吻合。

  3.“渐”使人生圆滑地进行,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变,由孩子最终变成老头子,而这种渐变又不留痕迹,让我们误以为恒久不变,这不是受了“渐”的欺骗吗?“渐”让人生的变化不易察觉,让人易于接受,如果让一个少女很快就变成老太婆,那就难以承受了,所以说,人生是由“渐”来维持的。

  4、b(注意:对“渐”的特点描述的准确性,对表达意图分析的合理性。)

  【基础知识】

  1.b  a娓娓而谈(wěi)c棱角(lén)d颓圮(pǐ)

  2.b   a走头无路走投无路;c无是生非无事生非;d声名狼籍声名狼藉

  3.d   a“干警”为常用语,中间不必用顿号隔开;b选择问前一个问题不用问号,用逗号,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即可;c“就是乱说”后用冒号,表示后面部分是对前面的话作总括。

  4.a “出类拔萃”的含义是“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此句中使用不当。

  5.a “磨灭”是经过相当时间的逐渐消失,“消灭”的对象应是具体的。

  6.d   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为“尽管”;b句式杂糅,“分别设有……”与“由……组成”;c成份残缺,“誉为……”后缺宾语中心语“报刊”。

  【诗歌鉴赏】

  1.大漠、沙、燕山、月、金络脑、清秋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惆怅之情。

  【阅读提升】

  1.展现浩瀚戈壁的独特景观,交代胡杨特定的生存背景,为下文写胡杨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胡杨的情感作铺垫。

  2.胡杨粗壮刚劲,明艳旺盛;奇形怪状,似有灵性;生命长久,坚韧倔强。意思对即可。

  3、 (1)坟墓与胡杨、牛群等共同构成戈壁亮丽的风景;赞颂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奉献燃烧的墓中人。意思对即可。

  (2)有助于表现新疆各族、祖国各地人民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伟大贡献。意思对即可。

  4、a、e。b项“洪荒”,指混沌蒙昧的太古时代,从下文“时光的足迹”不难看出,非指“孤独、荒凉”的感觉。c项错在“意在表明沙漠具有勃勃生机”,实际上“各种形态”仅是人们关于胡杨的想像。d项“马达的轰鸣,欢庆的锣鼓”固然含有歌颂新时代的意义,但文中主要表现胡杨即使倒下生命仍在延续的品性。

  【语言表达】

  1.示例:校学生会将于XX年12月31日19点在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庆祝“元旦”的文艺晚会,请全校同学准时参加。

  2.示例:⑴能识字,真好。⑵扫盲使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⑶文明开启心智,文化建设家园。

  3.示例:⑴我喜欢在大海边静静地思索。当躯体休息下来的时候,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像面对缥缈无涯的晴空一样,思维的翅膀才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飞的很远很远。

  ⑵示例:不要浪费生命,去积累那些最终只会灰飞烟灭的东西。追求物质不如花更多的精力去追求理想,因为理想本身赋予生命以意义和价值。

  【写作导引】

  “伪”字获选XX年度“世态汉字”,主要是因为日本社会爆发了多起知名食品公司造假的丑闻,让民众心生感慨。“伪”代表世态,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日本民族的“真”和“勇气”。平心而论,这个“伪”如果放在中国是否合适呢?答案不言自明。从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不胜枚举的假冒伪劣产品,到见诸报端有关各行各业造假行为的报道,从高校、医院、企业界、学术界到楼市、股市、文物、学历……从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中国人的造假能力令人瞠目。

《渐》 篇17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第28课  早期的西学东渐 [教学目标]1.知道利玛窦来华的基本情况;了解早期西学传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方面的内容;掌握早期“西学东渐”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积极意义。 2.通过对传教士的代表人物利玛窦来华传教历史的学习,掌握早期西学东渐的背景和状况;通过对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合作的史实探察,感知早期西学东渐的特点和意义;通过大量历史信息的冲击,基本归纳整理早期西学东渐的历史,能够正确分析早期西学东渐的相关评价。 3.通过传教士来华和西学的传入历史的学习,认识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树立平等对话是人类交往的正确方式。理解异质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发展的趋势,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克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意识,抛弃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中外交往意识和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学的传入 难点:评价西学东渐 说明:1.传教士来华始自唐朝以前,但超出宗教内容,进行科学文化传播是在明末。因此,从历史意义上讲,西学传入是鲜明的特征。从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看,对明末知识分子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对以后历史发展和对今天现实的警示意义上讲,早期西学东渐也是具有突出的时代意义。 2.从知识积累上看,学生还没有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历史储备。从历史的复杂性来看,一是涉及到精神文化领域的交往,层次较高,其次是新航路发现、殖民、基督教传播、科学文化交流等内容交叉在一起,头绪比较多。从西学东渐这件事情来看,发生在真正的世界历史出现的时代交叉口,纵横理解和评价的难度自然增加。 [教学设计]1.悠久历史联接东西双方---导入新课:回顾历史引导解决什么是西学东渐,不仅导入新课,而且提醒学生关注西学东渐的内容突破了古代东西方交往的传统和藩篱,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运用马可波罗这样已经学过的内容又可直接导入传教士来华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时间线索来把握历史的能力。在远古时代,东西双方在对方眼中都是一个梦,一个神话。希腊人最早把中国人称为“赛里斯人”,“身高达十三肘尺”,“寿逾两百岁”,“皮与河马相近,故万箭不能入”,中国人简直是半人半仙。我们的《山海经》也说西方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西方人在中国人的眼里也是半人半仙啊。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汉王朝到宋王朝长达13xx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古道悠悠的漫长商道上,美丽的丝绸作为主要介质在沟通东西方,可见,那时交流的主体是什么呢?预设答案:器物交流占主体。是啊,到13世纪,蒙古人西征,把欧亚的交通渠道变得更为畅通,看看频幕上的这幅画面,此时有一个欧洲人倍受大元皇上忽必烈的亲睐,这个人是谁?他有何贡献?预设答案:是马可•波罗,他后来向欧洲口述了,《马可•波罗行记》激发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兴趣和信心勇气,大航海时代来临了。这件事情说明东西方交往还是持续了传统,书中重点介绍的是中国的富庶繁华。物质交流还是核心内容。因此刺激了东西方新航路的发现,15世纪的大航海一开始,真正的世界历史也就开始了,中国也被纳入了世界体系之中,请观看一个画面,这仅有一面墙的天主教堂是什么地方?这里为何有天主教堂?预设答案:澳门,因为在明朝后期,葡萄牙殖民者已经占据了我国澳门。好的,殖民者利用澳门基地创建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但还是为了物质利益。可是能获取高额利润的商业,更加顺利安全的航行,为大量的欧洲人来华提供了经济的、地理的诸多方面的便利。也就在这个时期,西欧天主教一家天下的历史被打断了,请看画面,这是著名的德国人马丁•路德,他在1517年发动宗教改革运动,新教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天主教为了捍卫其地位,大量选派如耶稣会士这样的精英力量四处传教,扩大天主教阵地,这件事以后还要详细讲述。这里,我们已经关注到一个问题,代表基督教文明核心的或者说是思想的东西---即基督教就被这些传教士带到东方,与以前的东西方交往大不一样了。东西方在继续大量的物质交往的同时,增添了新的内容,那就是正在变革的思想文化。以此为内容的交往我们称为“西学东渐”。中国历史上的西学东渐有两次,这第一次就是明末清初发生的,我们把他叫做“早期的西学东渐”。2.搭建西学东渐平台---把基督介绍给中国:通过以上学习总结传教士来华的国际国内背景,同时鼓励和引导同学从东西方角度回顾最近所学的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然后以利玛窦为代表通过叙事的方法去理解传教士来华后的传教活动,掌握他们的活动特征,对他们的活动目的进行评价。看来传教士来华是有许多原因的,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和以上所讲内容归纳一下。 预设答案:历史原因:东西方历史上有联系,而且西方倾慕东方已久; 时代条件:新航路发现建立了路径;殖民地提供了落脚处; 直接动因:西欧宗教改革促使天主教大力向东方发展; 中国因素:明朝后期,政府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16世纪中叶开始,天主教耶稣会士远涉重洋,源源奔我明朝帝国而来。物质交流是为用,好理解,容易成功。可是当异质文化碰撞,必然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应当说是历尽千辛万苦。从当时中国著名思想家,江南泰西学派的重要人物为著名传教士利玛窦的折扇题诗,就可见一斑。(见材料1)利玛窦从南而北,自1582年来华直到16xx年在北京去世,时间长达27年9个月,是名重一时的传教士之一。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个人,请看书中利玛窦的画像。在观察中,我补充一些资料: 1582年,利玛窦刚来中国在广东肇庆传教时,与他师傅罗明坚二人仿照中国和尚的样子,剃光头发,改穿僧服。以后进入内地,随着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在到韶州、南昌、南京后改穿儒士服装,去世时,其弟子游文辉为怀念而创作了利玛窦油画像。你们觉得这种服装的改变是为何? 预设答案:融入中国社会,取得中国人的认同。开展传教活动。 请大家浏览教材上利玛窦的事迹,想象利玛窦有一定的成功是依赖于怎样的做法? 预设答案:入乡随俗;科技吸引;接近官员;文化对接。 从他的事迹来看,利玛窦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位博学的人。我感觉他更是一个智者。康熙大帝所指的利玛窦方式就是他以尊重和平等对话的方式推动异质文化的交融。由此,我就想是什么促使他们百折不回?那时殖民者到澳门是谋财,是梦想用武力征服东方,换取现实的天堂般生活;而这些传教士却梦想用文化征服东方,这要靠什么支撑艰苦的传教活动呢? 讨论总结为:god(上帝),perseverance(毅力),friendship(友谊),knowledge(学识) 日本作者平川佑弘在《利玛窦传》一书中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而在xx年在首都北京的中华世纪坛雕塑的百位影响中华历史名人雕塑中,有两位外国人位列其中:马可•波罗,利玛窦。正如有学者指出,前者是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而后者是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你会怎么理解呢? 预设结果:前者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的繁华发达,燃起了西方寻找新航路的激情,改变了世界。后者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引发了中西文化的第一次碰撞,某种程度改变了中国。 3.结出西学东渐硕果----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反复通过材料和教材总结早期西学东渐的具体内容,构成早期西学东渐完整的知识结构,接着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分析早期西学东渐在当时的不同反响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肯定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的文明交往,文化交融是人类的智慧,是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利玛窦不仅给中国送来了时间(自鸣钟、日晷、沙漏等),还送来了空间(世界地图)――全新的空间概念。 那么究竟这些传教士带来了什么让我们如此关注呢?除了基督教以外,还有什么?请大家根据我提供的先看教材填写早期西学东渐内容列举表:

  分类

  学科

  时期

  代表人物

  来源

  形式

  列举

  数学  天文学 地理学 物理学 美术 音乐 建筑 哲学 逻辑学

  希腊文化

  文艺复兴的近代文化

  利玛窦

  徐光启

  李之藻

  杨廷筠

  翻译原著

  创作

  传教士和中国学者有合作

  文字,

  地图,

  绘画,

  器物。在难于填写的项目上清参照我提供的材料,(见附录材料2)。 由此,我们看看两个评价。(见附录材料3、4)。你认为两人的评价侧重于什么方面? 引导出预设结论:前者侧重西学东渐;后者侧重宗教传播的作用。 这真是一次大碰撞啊!从民间到官员朝廷,从百姓到皇上,从沿海到京城,从自认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建筑工程到艺术领域,可以考证的事情还很多,可以思考的角度也不少。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文化交流是否少了一些什么? 引导出一些思考:没有正规学校和机构,没有中国留学生去西方,科学并没有独立,与神学、儒学、政治搅和在一起,东西方思想文化尚处于初步结合时期。 无论如何,丝绸之路13xx年后出现了马可•波罗,又3xx年后来了利玛窦。可以说,如果没有利马窦,如果没有李之藻、徐光启,我们对西方科学知识的启蒙还要晚不知多少年。在当时可喜的是有一批人出现了觉醒。比如徐光启,他不仅致力于西学的传播研究,甚至想去西方直接见识,教材55页的知识链接中提到的朱宗元认识到了中国已经出现的严重差距。这些都足以说明早期西学东渐的重大影响。但也有让人懊恼不已的场景。利玛窦献上的世界地图被皇帝做成了屏风,根本没有去注意中国大陆以外的世界,太平洋和长城以外的世界!西洋钟、望远镜,这些本有着科技含量的东西来到当时的中国却成了达官贵人手中的玩物。利玛窦去世时差一点在北京都不能安葬,还是在许多人的力争下安葬。但墓葬后来还遭到几次毁坏。或许当时,传教士们也许一边用这些东西贿赂官员,一边在内心对大明王朝、大清帝国感到不屑。在一个把科技当作“奇巧之术”而摒弃、蔑视的国家里,这些东西的价值仅在于它可以使传教士能够登陆,能够传教!利玛窦自己就在札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应该谈淡硝石;这种东西相当多,但并不广泛用于制备黑色火药,因为中国人并不精于使用枪炮,很少用之于作战.然而,硝石却大量用于制造焰火,供群众性娱乐或节日时燃放.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类表演,并把它当作他们一切庆祝活动的主要节目。他们制作焰火的技术实在出色,几乎没有一样东西他们不能用焰火巧妙地加以摹仿。他们尤其擅长再现战争场面以及制做转动的火球,火树、水果等等,在焰火上面,他们似乎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我在南京时曾目睹为了庆祝元月而举行的焰火会,这是他们的盛大节日,在这一场合我估计他们消耗的火药足够维持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达数年之久。”所以金庸大师在武侠小说《碧血剑》中就有一个利玛窦制造火药武器训练人员帮助袁承志的情节,发明者成立学生!这足以让我们深思。 4.穿透历史看世界----把世界给每一个人16世纪,有人把他称之为一个“革命的时代”,东西方已经出现了两种交往方式,澳门标志着殖民方式,传教士标志的利玛窦模式。两相对比,我们有怎样的感慨呢?后来的殖民者更加肆无忌惮,把文化也拿来做为殖民的遮羞布,演绎了一次次东西方关系的悲剧,直到今天还无法摆脱东西方关系的正常道路上来。东西方交往在以后走上了人们不愿意的道路上了。往事不能追悔,但来者犹可追。 1983年,中国台湾举行利玛窦来华传教400周年纪念活动。发行了纪念邮票。 xx年,中国台湾大师李敖来北京专门瞻仰了。“洋和尚的墓地”。 xx年深秋,上海隆重举行了“――1607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出版4xx年周年纪念”活动。利玛窦的后人、徐光启的后人、熊三拔的后人都参加了这次盛会,场面十分热烈。 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交通越来越发达,科技越来越进步,财富的追求哪里是个头啊,如果把文化交融作为根本有意义的事情来做,把理解尊重作为交往基础,那距离人类千百年来的理想就不远了。由此来看,利玛窦模式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撷取、包容、结合,人类一定会更加安宁与祥和。请读一下伟大的文学家歌德的诗歌,体会我们所学习的早期西学东渐吧! [资料附录]材料1: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刹刹标名姓,山山纪水程。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观光上国未?中天日正明。-----(明)李贽材料2:17世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著作列表16xx年 利玛窦著《坤舆万国全图》。16xx年 利玛窦著《乾坤体义》 《四库全书》称之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16xx年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译欧几里德原著前6卷。1623年 艾儒略、杨廷筠作《职方外纪》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1624年 毕方济、徐光启 灵言蠡勺 译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后收入李之藻《天学初函》。1628年 傅泛济、李之藻等翻译亚里士多德《论天》,注释本。1631年 傅泛济、李之藻 名理探 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前10卷,第一次介绍西方逻辑学的著作。1634年 徐光启、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制定《崇祯历书》。历时5年。1641年 南怀仁等翻译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后20卷。材料3:利玛窦实为明季沟通中西文化之第一人。自利氏入华,迄于乾嘉厉行禁教之时止,中西文化之交流位蔚壮观。西洋近代天文学、历学、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无不在此时传入。------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卷第629页,岳麓书社1989年材料4:利玛窦神父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化交融”的领域上。他以中文精编了一套天主教神学和礼仪术语,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由于利玛窦神父如此道地的“做中国人中间的中国人”,使他成为大“汉学家”,这是以文化和精神上最深邃的意义来说的,因为他在自己身上把司铎与学者,天主教徒与东方学家,意大利人和中国人的身份,令人惊叹地融合在一起。---教皇若望•保罗二世在《利玛窦到北京四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致词》[板书设计]

  早期西学东渐

  原因

  (16世纪中叶)

  内容与特点

  意义

  地理,殖民,

  历史,宗教,

  中国政策变化

  西方科技文化

  伴随着宗教传入

  中西文化的第一次碰撞

  开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训练设计]以下两则材料均选自利玛窦《中国传教史》(中国台湾光启出版社1986年): 1.中国最大的哲学家是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活了七十余岁,一生以言以行以文字,诲人不倦。大家都把他看为世界上最大的圣人尊敬。实际上,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他的后代子孙一直受人尊重;他的后嗣族长享有帝王赐的官衔厚禄及各种特权。除此之外,在每一城市和学宫,都有一座极为壮观的孔庙,庙中置孔子像及封号;每月初及月圆,及一年的四个节日,文人学子都向他献一种祭祀,向他献香,献太牢,但他们并不认为孔子是神,也不向他求什么恩惠,所以不能说是正式的祭祀。----第23-24页 2.从皇帝到平民,儒教最隆重的事,是在每年的某些季节,给逝去的祖先献供,有肉,有水果,焚香及丝巾……穷人则以纸代替丝布。他们认为这是尽孝道,所谓“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教之致也”,他们并非认为死人会来吃上述的东西,或需要那些东西;他们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别的方法,来表示对祖先的爱情及感恩之情。-------第85页 3.有些人曾对我们说,订立这些礼法,主要是为活着的人,而非死人;即是说,那是为了教导子孙和无知的人孝敬仍然在世的父母。看到有地位的人,侍奉过世的仍像在世的,自然是一种教训。无论如何,他们并不想逝去的人是神,不向他们祈求什么,祝愿什么,与偶像崇拜无关,或许也能说那不是迷信,虽然最好在成为基督徒后,把这份孝心,改为对穷人施舍,以助亡者之灵。 ---第85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则材料都记述了明朝社会的一些场景,你能找出哪些来? 答:祭祀孔子;祭祀祖先; (2)材料1认为孔子受到从帝王到百姓的尊敬原因正确吗?为什么?孔子的“以言以行以文字”,你能按要求列举一例吗? 答:基本正确。孔子是以自己的道德和文化遗产受到后人尊敬的,他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言(一句名言)机动答案 行(一件事情)私人办学;著书立说;周游列国 文字(一本书)《春秋》《诗经》 (3)材料2和材料3是说得同一件事情,一般中国人主要在什么季节的什么节日进行?你觉得两则材料所说的观点对吗?面对今天传统节日的传承,你有何启迪? 答:春季;清明节 符合中国人的祭祀目的:怀念祖先,教育后人 倡导现代孝道,重建现代伦理,是我们今天利用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4)材料3可以看出,利玛窦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达到目的的最好方法是什么?你怎么看? 答:让中国人信仰基督教。 把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与基督教的信仰结合。 看法:文化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相撷取,吸收,融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渐》(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