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曹刿论战(精选17篇)
26曹刿论战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理解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指挥战争的策略是否得当,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大因素。
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掌握一些特殊文言词语用法,了解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
二 、 解题:
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作如下补充。
①《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史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②课文谈论的是古代战争故事。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
③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曹刿是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鲁国的利益,他主动为鲁庄公谋划。又亲临战场,协助鲁庄公指挥,为战胜齐国起了重大作用。但课文标题的中心词是“论”字,可见课文侧重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的看法,表现曹刿的战略思想,而不是侧重记叙长勺之战的战况。
三 、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
刿(gùi) 又何间焉(jiàn) 鄙(bǐ) 弗敢专也(fú) 小惠未编(biàn)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公与之乘(chéng) 辙(zhé) 轼(shì) 旗靡(mǐ)
2、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
①进一步给生字或容易读错的字正音,了解文句意思。
②课文共3段,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第1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3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课文详细地记叙了战前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可不可以打,最后得出“可以一战”的结论,而对长勺之战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所以课文详写战前讨论(论战),略写战争经过。
四 、研读课文
1、分析课文第1段。
①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齐师:军队。乃入见:于是,就。衣食所安:所用来养生的东西。小惠未 :小恩小惠。
必以情:实情。忠之属也:一类、之类。
可以一战:可,可以。以,凭借。一,助词,加强语气。
②这段文字先交代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和形势,接着写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谋划迎战条件,再具体写曹刿与鲁庄公的讨论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a.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伐”即齐国借口讨伐,要达到吞并他人扩张自己的目的。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
b.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c.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
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3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作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
③课文第1段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战争的性质及双方的形势,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的政治准备:必须取信于民。
④集体背诵课文第1段,简要复习第1段内容,导入下文。
课文第1段重点写了曹刿论述战前政治准备,否定了鲁庄公“衣食分人”和“诚实待神”就可以打仗致胜的看法,肯定了鲁庄公“小大之狱必以情”的做法,认为这是取信于民的,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入侵。并表示作战时他愿意协助鲁庄公指挥战斗。课文以此由写战前曹刿论战到战时曹指挥作战。
2、分析课文第2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战于长勺:在。齐人三鼓:击鼓。公将驰之:他们,指齐军。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军。登轼而望之:他们,指齐军。
(2).这段文字记叙曹刿指挥鲁国军队打败齐国军队的经过,写得非常简略,但重点却很突出,人物形象也很鲜明。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如何反击齐国军队入侵,课文写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指挥艺术,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指挥才能?
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
b.选择了有力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
c.选择了追击敌军开始的时机,齐军“辙乱旗靡”时。在观察情势的基础上,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②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
(3).第3段记叙了曹刿帮助鲁庄公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经过,记叙了长勺之战中鲁军防御、反击、追击的三个阶段,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
3、分析课文第3段。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公问其故:指代战胜齐军这件事。一鼓作气:击鼓。再而衰:低落。三而竭:尽。惧有伏焉:兼词“于之”,在那里。故逐之:追击。
(2).这段文字写战后曹刿对鲁军能够战胜齐军的总结,写得非常简洁,紧扣“论战”,抓住第2段中的“击鼓”和“逐师”展开,充分表现了曹刿的远谋和才智。分析时可以讨论如下问题:
①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打胜战争经验上来。
②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和如何选择追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的总结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制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地对鲁庄公作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照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引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
(3).第3段记叙了曹刿总结战争取胜的原因,是第1段“论战”的继续,进一步表现了曹刿的远谋才智。
(4).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4、课文标题为“曹刿论战”,而课文内容却是全面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而且叙述得非常简略。课文是怎样以简短的内容来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中心的?
(1).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略搭配得当。
课文标题的中心是“论战”,课文内容依照这个中心剪裁,取与“论战”有关的曹刿的行动和言论,而对与“论战”无关的战争原因、物质准备、激烈的战斗场面、胜利后的祝捷活动等都略去不写。课文共3段,详写曹刿对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战后的经验总结,略写战争经过。在略写战争经过时,又只突出“击鼓”和“逐师”这两个环节,一方面表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另一方面为下文总结战胜经验作了铺垫。这样既让读者了解长勺之战的全貌,又突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让曹刿的战略思想指导战争,以由战争实例来证明曹刿的作战理论。
(2).以简短的对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
为突出曹刿的战略思想正确,课文让鲁庄公的鲁莽无知和曹刿的远谋才智进行对比,使曹刿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课文写鲁庄公处处扣住一个“鄙”字,他把战争胜利押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和神灵保佑上。战争开始,就要击鼓进攻;齐军刚退就想盲目追击;战争胜利了却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刿却能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知道民心所向对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能正确运用引敌深入,避其锐气,敌疲我打的战略方针;又有重视调查研究,谨慎仔细,不盲目决断的作风。而所有这些,课文都是通过曹刿与鲁庄公之间简短对话来表现的。这样通过对比,让我们看到一个论战时侃侃而谈,指挥作战时沉着果断的曹刿形象
板书设计:
一、 文言词语
二、 课文内容
战前准备:取信于民(详写)
战争过程:略写。
战后分析: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详写)
三、 人物形象
曹刿:政治上远见卓识,军事上才能卓著
鲁庄公:政治上昏庸无能,军事上急噪冒进
26曹刿论战 篇2
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教学过程 :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处: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后加的。《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历史背景:
春秋初期,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强齐的史实。“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著名战例之一。
2、重点词解释:
齐师伐我――军队; 又何间焉――参与;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养;
小惠未 ――同“遍”,遍及、普遍; 牺牲玉帛――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小大之狱――案件;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借;
公将鼓之――击鼓;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故克之――战胜。
三、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一、第1段
①战争的时间、国家?
②表现战争性质的句子?“齐师伐我”(即对鲁国来说是正义之战)
③庄公的态度?“公将战”
④刿请见的原因?
直接原因-“齐师伐我”
根本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⑤这一举动表现了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
⑥刿分析战前准备“何以战”是通过与庄公的几次对话完成的?三次
⑦刿否定了什么作法?肯定了什么作法?怎样肯定的?
“衣食分人和祭神弗加”;“断狱以情”;“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⑧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战前准备上,曹刿重视的是什么?人民的支持
⑨这又反映了曹刿的什么战略思想?“取信于民”
⑩表现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公将战”,“衣食所安”“牺牲玉帛”“公将驰之”
5、小结:
本段写了两层内容,概述战前曹刿求见庄公,通过与庄公的对话,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二、 第2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刿与庄公二人的表现分别是什么?表现出各自的什么特点?
刿:“未可”,“可矣”,等待时机,观察时机 善于抓住有利战机
公:“将鼓之”,“将驰之” 盲目指挥,“鄙”
②体现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
③本段表现了刿的什么能力?决断能力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介绍了战争的哪两个过程?反攻和追击
5、小结:
讲述战争经过。
三、 第3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现庄公“鄙” 的句子?“公问其故”
②一“未可”为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③齐人三鼓后为何“可矣”?“夫战,勇气也,……彼竭我盈”
④二“未可”为何?“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后为何又“可矣”?“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⑥总结有利于反攻和追击的最佳时机是什么?
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
追击时机――其“辙乱旗靡”之时
⑦从本段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注重观察敌情,注重士气,注意抓住有利战机。
5、小结:
本段是全文重点,写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四、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军事才能。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论”
2、结构上,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语言简练生动。
4、人物形象对比鲜明。
五、 重点句式及词语:
1、判断句式:
①忠之属也。
②夫战,勇气也。
③夫大国,难测也。
2、古今异义的实词:
古 今
间: 参与 隔开,不连接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为正义事业而舍弃生命
狱: 案件 监狱
可以: 两个词,意为“可以凭借” 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许可
六、 重点句翻译: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何以战?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七、 完成课后练习
26曹刿论战 篇3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6曹刿论战 篇4
教学建议
一、内容与主旨
本文记的是史实。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个方面的一篇代表作。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二、段落层次
本文选自《左传》,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三、重点语段研读
语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研读
“齐师伐我”“公将战”两句,写出对话背景。“鄙”,为下文写鲁庄公张本。“远谋”二字是全篇文眼。鲁庄公一答,已见其鄙。分衣食,不过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鲁庄公二答,再见其鄙。鲁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统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其“远谋”可见。
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 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下视”也可译为“向下看”。
五、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ā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26曹刿论战 篇5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
1.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难点、重点分析]
1.“长勺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鲁国为什么能取胜?
分析:“长勺之战”的双方是齐国和鲁国,当时齐襄公做了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受连累,分别出奔到莒国和鲁国。这时齐国大臣先后杀了齐襄公和继立者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做国君。公子小白从莒国抢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齐失败。后来,齐国虽然杀死了公子纠,解除了争夺齐国君位的严重威胁,但齐桓公还是以此为借口,仗着国大力强,发兵攻打鲁国,爆发了长勺之战。
齐国攻打鲁国,显然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但鲁国按曹刿的意见,打败了齐国,使这次战争成为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役。
鲁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重视士气。要“一鼓作气”,因为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勇气十足,是战斗的最佳状态;而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泄完了,所以进攻要等敌人击完三遍鼓时,我们再进军。
另外,还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当齐军大败,纷纷溃逃之时,曹刿没有马上要庄公率军追击,而下车观察敌军的车辙是否纷乱,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溃退的齐军是否有诈,然后再追击齐军。
通过齐鲁“长勺之战”,说明只要能取得人民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制造并利用有利的战机,弱军也能打败强军,小国也能打败大国。
2.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分析:做衣服,选好料子,确定式样之后,还要量体裁衣,最后才能做出合体美观的衣服,写文章也是如此。在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之后,要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分清主次,决定详略,这就是剪裁。在这方面,古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其中又着重于战前政治准备的论述,因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文中只用四个短句直接写战斗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文中只用四个短句直接写战斗场面:“战于长勺”,交代战斗地点,“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概括了鲁军防御、反击、追击三个阶段。写曹刿指挥作战,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夫战,勇气也,”解释了“击鼓”一事,论战争中要养精蓄锐,激励士气,依靠勇气去压倒敌人。“夫大国,难测也,”解释了“追击”一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是表现中心的需要。文章的题目是,意在说明取胜的道理,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当然要详写论战,略写作战。
3.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分析: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不敢夸大数目,总是诚心诚意,这些本身和战争的取胜没有关系。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足见其迷信、愚腐的特点。在战斗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要盲目出击,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
另外,“长勺之战”的胜利没有曹刿不成,而曹刿能够参政、议政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不无关系。从文中不难看出,曹刿并非“肉食者”,国家危难之时,他能挺身而出,固然可颂,但如果鲁庄公一意孤行,拒不接受这样一个平民的意见,出战不带他去,战斗中也不听他的建议,那战斗的结果就会是另一样了。
4.《左传》是怎样一部书?
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也有人认为它是传(zhuàn解释)《春秋》的(《春秋》是鲁国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史书),故又称《春秋左氏传》。事实上不论历史或文学价值,《左传》都远远超过了《春秋》。
《左传》所叙史实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76年)。它比较忠实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左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写出了当时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和荒淫无耻,写出了当时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他们希望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秩序以及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写作技巧上,《左传》在记叙各个战场和复杂事件时井然有序,繁简适度,善于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中突出人物性格、值得后人学习。
但是《左传》是为统治阶级提供借鉴的,它提倡的道德、秩序、歌颂或谴责的内容,也大都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至于占卜预言、迷信天命等糟粕更是充斥于书中,反映了其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本篇作了简洁而生动的记述,学完后大家会对之有个了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 间(jiàn) 弗(fú) 偏(biàn) 帛(bǒ)
孚(fú) 辙(zhé) 轼(shì) 竭(jié) 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①字音准确。②句读正确。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
“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 ”: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未”:没有;“ ”: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 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 ,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
“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ù),语气词,置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人(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
[小资料]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作者。
是从《左传》里摘录出来的短文,《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史官左丘明。现代学者有人考证,《左传》的作者是战国初期人。
背景。
所写的故事,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齐国有个国君叫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逃到国外避难,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结果是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国的国境。这就是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课堂实录】
主持人:上节课分析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庄公同学们当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他寡谋少断,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指的就是他;一种认为他有谋有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作为主帅功不可没。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让双方的见解充分接受挑战,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准备一场小型辩论赛,辩题为:庄公有无“远谋”。正方观点是:庄公无“远谋”。主辩为殷秀平同学,助辩何孔明、何大静同学。反方观点是:庄公有“远谋”。主辩是程国香同学,助辩方习贵、何钱源同学。现在让你们智慧的花朵在赛场上绽放,让你们思想的活水在论辩中激荡吧!
正方主辩平:我方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政治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指挥调度有板有眼;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茫然不知胜因。这些“远谋”,庄公具备吗?没有啊。我们看到的只有庄公被动应战的无奈与慌乱,看到的只是庄公处处受制的狼狈与张惶。若不是平民刿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远谋”拯国于危亡,那么庄公园破家亡、沦为臣虏的命运必定是不可避免的。怪不得曹刿感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了!(掌声)
反方主辩:正方辩友,首先我想阐述的是,作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不能相提并论。纵观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并不是本人如何谋略过人,而是善用有“远谋”的人才。选准了人,用对了人,就是有“远谋”。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不及诸葛孔明,但谁能即此断言刘邦、刘备就是无谋的呢?就鲁庄公而言,他用曹刿,确有胆识过人之处。从身份看,曹刿不在“肉食者”之列,而庄分贵为一国之君,这一贱一贵能够超越森严的礼法等级走到一起,外因是国难当头,外患骤至,内因从曹刿一面说,是他感于匹夫兴亡之责鼓足了勇气,从庄公一面说,是他放下诸侯的架子,广开言路,不以身份取人,不拘一格,打破了常规。他让曹刿越过三“关”,实现“三级跳”――得以入见、纵谈国事乃至直接参与指挥。这样的大手笔,非具备超乎寻常的胆识、从谏如流的勇气、知人善任的眼光不可。因此,我方认为:单就慧眼识才、超常规破格使用曹刿这一点来看,庄公确有“远谋”。(掌声四起)
正方助辩: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么他为何病急乱投医,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和近臣的拥护上?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眼前的“近谋”啊!(众笑,掌声)
反方助辩:对方同学问得好,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庄公与曹刿的谈话看成他政治上昏庸无能的表现。我方恰恰认为这是他治国有方,政治上成熟的显示。不错,前两问两答,庄公说到了神,说到了近臣,但能据此认定他政治目光短浅吗?不能,因为这样的看法是那时的大部分国君都有的,庄公当然不能免俗。可贵的是,庄公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是他高于别的国君的地方,这正是他有“远谋”的具体表现啊!还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对话过程中,不是庄公问计,曹刿作答,而是曹刿反客为主,一步紧逼一步,庄公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回答,其耐心、沉着及远谋不是于此尽显了么?倘若无视庄公精彩的第三次回答,只抓住前两次未能点出要害的回答,就断言他“病急乱投医”,那岂不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掌声)
正方助辩:我方很佩服对方辩友敢为庄公翻案的勇气,但很遗憾的是,你们热情有余,理智不足。请你们看看以下事实吧。长勺之战的前前后后,庄公的所言所行,丝毫显不出“远谋”的样子,有的只是处处被动:一开始“将战”,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战斗伊始又急躁冒进,不知深浅就要“将鼓”;敌军一败,即“将驰”。请大家看看吧,这哪里像一位有“远谋”的三军统帅,倒像一只被掐去了头到处乱撞的苍蝇嘛!(众笑,掌声)
反方助辩:对方同学,你们只看到庄公“将战”“将鼓”“将驰”的无奈与被动,为什么看不到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从善如流的果断与气魄?从指挥过程看,庄公是主帅,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意见,庄公“将鼓”时,刿曰“未可”,庄公虽不明就里,却能惟曹刿谋略是从,用人不疑,胆识可谓高矣,谋略可谓远矣!齐军大败,庄公“将驰”,曹刿又曰“未可”,庄公先从后问,当机立断,正确发号施令,终于大胜。反推一下,若庄公故作深沉以显“远谋”,非要刨根究底,或顾及自己权威固执己见,都会坐失那稍纵即逝的战机,鲁军焉能以弱胜强?总之,战争中庄公的果断、从善压倒了被动、无奈,这是庄公有“远谋”的又一有力证据。
正方主辩总结:我方认为,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非虚言,文中庄公所言所行恰恰印证了曹刿的话。庄公身为一国之主,三军之帅,战前不知作政治准备,头脑中存着天真可笑的幻想,战时不会调兵遣将,全靠曹刿的过人谋略,鲁国才险渡难关。正是这样一个缺谋少智的人物作反衬,曹刿的形象才显得光彩照人。与曹刿相比,庄公真的无“远谋”。最后要问对方辩友:你们认为庄公有“远谋”,那么曹刿的话错了么?(掌声)
反方主辩总结:我方认为,庄公确实是作为曹刿的陪衬出现在文中的,但是正衬,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反衬。鲁庄公是正面的人物形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有“远谋”。对方辩友问,曹刿的话有没有错?我方认为,当然没错,错的是你们,你们理解错了。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到底是指谁呢?结合全文,我方认为是指庄公周围的大臣,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大臣们受恩惠很多,“养兵千曰,用兵一时”,在国难临近时,理应为国解难,替庄公分忧。可是他们尸位素餐,不能为庄公设一计一谋,与不食君禄却为国建立奇勋的平民曹刿相比,他们这些“肉食者”才是反衬。(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感谢双方同学的踊跃参与。双方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振振有词,在论辩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能力。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今天的辩论正方锐气有余,底气似乎不足,论证未能充分展开;反方观点新颖,论据充分,但在概念上把不属于“远谋”的内容贴上了“远谋”的标签。至于庄公其人,论谋略不如曹刿,但不能说他无“远谋”,长勺之战,他还是有功劳的。老师比较倾向反方观点,同学们呢?
教学后记
26曹刿论战 篇6
【名师名案】
[教学目标 ]
1.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3.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难点、重点分析]
1.“长勺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鲁国为什么能取胜?
分析:“长勺之战”的双方是齐国和鲁国,当时齐襄公做了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受连累,分别出奔到莒国和鲁国。这时齐国大臣先后杀了齐襄公和继立者公孙无知,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做国君。公子小白从莒国抢先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即齐桓公)。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齐失败。后来,齐国虽然杀死了公子纠,解除了争夺齐国君位的严重威胁,但齐桓公还是以此为借口,仗着国大力强,发兵攻打鲁国,爆发了长勺之战。
齐国攻打鲁国,显然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但鲁国按曹刿的意见,打败了齐国,使这次战争成为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役。
鲁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重视士气。要“一鼓作气”,因为第一次擂鼓时战士们勇气十足,是战斗的最佳状态;而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泄完了,所以进攻要等敌人击完三遍鼓时,我们再进军。
另外,还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当齐军大败,纷纷溃逃之时,曹刿没有马上要庄公率军追击,而下车观察敌军的车辙是否纷乱,登上车前的横木向远处眺望溃退的齐军是否有诈,然后再追击齐军。
通过齐鲁“长勺之战”,说明只要能取得人民支持,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制造并利用有利的战机,弱军也能打败强军,小国也能打败大国。
2.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分析:做衣服,选好料子,确定式样之后,还要量体裁衣,最后才能做出合体美观的衣服,写文章也是如此。在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之后,要根据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分清主次,决定详略,这就是剪裁。在这方面,古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文紧扣“论战”,叙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宜,生动耐读。第一段略去曹刿求见的详情细节,对曹刿与庄公的论战作了详写。其中又着重于战前政治准备的论述,因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第二段不作战争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文中只用四个短句直接写战斗场面的一般描写,只概述了作战的过程。文中只用四个短句直接写战斗场面:“战于长勺”,交代战斗地点,“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概括了鲁军防御、反击、追击三个阶段。写曹刿指挥作战,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只讲其然,不讲其所以然。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写曹刿论“何以胜”。“夫战,勇气也,”解释了“击鼓”一事,论战争中要养精蓄锐,激励士气,依靠勇气去压倒敌人。“夫大国,难测也,”解释了“追击”一事,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文章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是表现中心的需要。文章的题目是,意在说明取胜的道理,表现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当然要详写论战,略写作战。
3.从齐鲁“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怎样的性格?
分析:由“长勺之战”可见鲁庄公既有目光短浅、迷信的一面,又有虚心听取下层人士意见的一面。
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中,他首先想到的是衣服、食物这些养生的东西,自己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以及敬神用的牲畜玉帛,有多少说多少,不敢夸大数目,总是诚心诚意,这些本身和战争的取胜没有关系。而鲁庄公却津津乐道,足见其迷信、愚腐的特点。在战斗中,他不懂“一鼓作气”的道理,更不懂“兵不厌诈”的战术,而要盲目出击,其“肉食者鄙”的特点暴露无遗。
另外,“长勺之战”的胜利没有曹刿不成,而曹刿能够参政、议政和鲁庄公的虚心纳谏不无关系。从文中不难看出,曹刿并非“肉食者”,国家危难之时,他能挺身而出,固然可颂,但如果鲁庄公一意孤行,拒不接受这样一个平民的意见,出战不带他去,战斗中也不听他的建议,那战斗的结果就会是另一样了。
4.《左传》是怎样一部书?
分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一般人认为它原是一部独立的历史著作,也有人认为它是传(zhuàn解释)《春秋》的(《春秋》是鲁国的一部大事年表性质的史书),故又称《春秋左氏传》。事实上不论历史或文学价值,《左传》都远远超过了《春秋》。
《左传》所叙史实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76年)。它比较忠实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
《左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写出了当时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和荒淫无耻,写出了当时统治者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现了他们希望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秩序以及重视人民生活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在写作技巧上,《左传》在记叙各个战场和复杂事件时井然有序,繁简适度,善于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其他细节中突出人物性格、值得后人学习。
但是《左传》是为统治阶级提供借鉴的,它提倡的道德、秩序、歌颂或谴责的内容,也大都从统治阶级利益出发。至于占卜预言、迷信天命等糟粕更是充斥于书中,反映了其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
《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本篇作了简洁而生动的记述,学完后大家会对之有个了解。
现在,请一位同学把“阅读指导”和注解①念一遍。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正音。
刿(guì) 间(jiàn) 弗(fú) 偏(biàn) 帛(bǒ)
孚(fú) 辙(zhé) 轼(shì) 竭(jié) 靡(mǐ)
四、学生朗读课文。
先提出朗读要求:①字音准确。②句读正确。叫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再让全班同学齐读第二、三段,读毕酌情讲评。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
齐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一段主要写什么?”齐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2.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师”:军队。“伐”:兴兵攻打。“我”:指鲁国。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君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公”:鲁庄公。“将”:打算,准备。“战”:作战,迎战。“请见”:请求拜见庄公。“其”:他的。“乡人”:同一个乡的人;“乡”: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肉食者”: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谋”:筹划,考虑。“之”:代抵御齐师之事。“间”(jiàn):参与。“焉”:兼词,于此。“鄙”:鄙陋,指目光短浅。“未”:不。“远谋”:深远谋划。“乃入见”: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于是。
问:“何①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①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⑤以一战。战则请②从。”
“何以战”: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拿,依靠。“衣食所安”: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安’:安定。“弗”:不。“专”:专有独占。“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一定;②“以”:把。“对”: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小惠未 ”: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未”:没有;“ ”:同“遍”。①“从”:听从。“牺牲玉帛”:祭祀用物;“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玉器, 璧之类;“帛”,丝织品。“加”:超越,这里指谎报,虚报。“必以信”: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用;“信”:诚实,不欺。“孚”:诚信感人。“福”:降福,保佑。“狱”:诉讼案件。“虽”:虽然。“察”:考核,明察。“必以情”:一定依照实情处理;④“以”:按,依照;“情”:情况,实情。“忠之属也”: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忠诚;“属”种类。“可以一战”: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凭借;“以”后省略“之”。“战则请从”: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②“从”,跟随。
3.内容。
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
讲解: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
提问二: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
讲解: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 ,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
第二段
1.全班同学齐读第二段。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第二段写什么?”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
2.词语、句子。
公与①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②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③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④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①“之”,代曹刿。“于”。在。“将”:欲,打算。“鼓”:击鼓,古代作战击鼓以发起进攻。②“之”:助词。“可”:能,可以。“三鼓”:三次击鼓,即三次进攻未能奏效。“矣”:语气词,表示肯定。“败绩”:军队溃败。“驰”:驱车进击。③④“之”:代齐师。“其”;代齐师。“辙”:车轮的行迹。“轼”:车箱前扶手横木,这里意为扶轼。“遂”:于是。“逐”:追击。
3.内容。
提问:第二段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概括作答)
讲解: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
第三段
1.叫一名同学朗读。
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这段主要写什么?”
2.词语、句子。
既克,公问其①故。对曰:“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②故克之。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③故逐之。”
“既克”:在战胜齐军之后;“既”,已经;“克”,战胜。“其”:代战胜齐军。①“故”:原因,缘故。“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①②“夫”(fù),语气词,置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使士气振作起来;“作”,兴起,这里是使动用法。“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下来;“再”,第二次。“竭”:尽,没有了。“彼竭我盈”:齐军的士气没有了,我军的士气正旺盛;“彼”,代齐军;“盈”,充满。②③“故”:因此。“测”:猜测。“伏”:伏兵。“靡”:倒下。
3.内容。
提问:这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
讲解: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
全文内容提问: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提问两三名同学)
讲解: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实词总结(从略)
虚词总结
以:①拿:依靠。“何以战?”②把:“必以分人。”③用:“必以信。”④按照。“必以情。”⑤凭借。“可以一战。”
之:①代词。“肉食者谋之”(代事);“公与之乘”(代人);“故克之”(代齐军)。②的。“小大之狱。”③助词,无义。“公将鼓之。”
省略句式:“(曹刿)乃人(朝)见(庄公)”(省略主语、宾语);“民弗从(之)也”(省略宾语);“必以(之)分人”、“可以(之)一战”(省略介宾结构的宾语);“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谓语、主语)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
[小资料]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季,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同乡的人对他说道:“有权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回答道:“有权位的识见鄙陋,不能深谋远虑。”曹刿于是入朝拜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去和齐打仗呢?”庄公说:“衣食这类使人安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臣下。”曹刿应答道:“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于众,庶民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牺牲玉帛,我不敢虚报,一定如实告神。”曹刿应答道:“这些小信用不能让神深受感动,神不会降福于您。”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细察,但是我一定合情合理处理。”曹刿应答道:“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的表现,凭借这点可以和齐军打一仗。如果迎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交战。一开始,鲁庄公想要击鼓发起攻击。曹刿说:“不行。”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未能奏效。这时曹刿说:“可以击鼓了。”齐军大败溃退。鲁庄公想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行。”他走下战车,察看了齐军的车辙,登上战车,凭轼遥望溃败的齐军,然后说道:“可以追击了。”于是挥师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以后,鲁庄公问曹刿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振作旺盛;第二次击鼓进攻,士气便衰减低落;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全都没有了。齐军已经完全没有了士气,我军的士气正旺盛高涨,因此我军打败了齐军。大国的情况难于揣测,怕他们设有伏兵。我看到齐军的车辙纷乱,又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确认齐军是溃败)因此才去追击齐军。”
作者。
是从《左传》里摘录出来的短文,《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史官左丘明。现代学者有人考证,《左传》的作者是战国初期人。
背景。
所写的故事,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齐国是个大国,鲁国是个中等国,齐强鲁弱,齐大鲁小。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省境内,齐在北,鲁在南。在齐鲁两国之间,靠近黄海,还有一个小国叫做莒国。
齐国有个国君叫齐襄公,荒淫无道。他的两个弟弟逃到国外避难,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鲁庄公八年和九年,齐国两个国君齐襄公和公孙毋知相继被杀,国内无君。这时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莒国也派兵护送公子小白赶回齐国。结果是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春秋时有名的五霸之长)。他立即出兵打败鲁军,并迫使鲁国杀死同他争夺君位的公子纠。但齐桓公还不甘心,第二年,即鲁庄公十年,又出兵攻打鲁国。鲁军在曹刿的出色指挥下,在长勺把强大的齐军打得大败,赶出了鲁国的国境。这就是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课堂实录】
主持人:上节课分析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庄公同学们当中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他寡谋少断,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指的就是他;一种认为他有谋有智,长勺之战大败齐军,作为主帅功不可没。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为了让双方的见解充分接受挑战,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准备一场小型辩论赛,辩题为:庄公有无“远谋”。正方观点是:庄公无“远谋”。主辩为殷秀平同学,助辩何孔明、何大静同学。反方观点是:庄公有“远谋”。主辩是程国香同学,助辩方习贵、何钱源同学。现在让你们智慧的花朵在赛场上绽放,让你们思想的活水在论辩中激荡吧!
正方主辩平:我方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政治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指挥调度有板有眼;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茫然不知胜因。这些“远谋”,庄公具备吗?没有啊。我们看到的只有庄公被动应战的无奈与慌乱,看到的只是庄公处处受制的狼狈与张惶。若不是平民刿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远谋”拯国于危亡,那么庄公园破家亡、沦为臣虏的命运必定是不可避免的。怪不得曹刿感叹“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了!(掌声)
反方主辩:正方辩友,首先我想阐述的是,作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不能相提并论。纵观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并不是本人如何谋略过人,而是善用有“远谋”的人才。选准了人,用对了人,就是有“远谋”。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不及诸葛孔明,但谁能即此断言刘邦、刘备就是无谋的呢?就鲁庄公而言,他用曹刿,确有胆识过人之处。从身份看,曹刿不在“肉食者”之列,而庄分贵为一国之君,这一贱一贵能够超越森严的礼法等级走到一起,外因是国难当头,外患骤至,内因从曹刿一面说,是他感于匹夫兴亡之责鼓足了勇气,从庄公一面说,是他放下诸侯的架子,广开言路,不以身份取人,不拘一格,打破了常规。他让曹刿越过三“关”,实现“三级跳”――得以入见、纵谈国事乃至直接参与指挥。这样的大手笔,非具备超乎寻常的胆识、从谏如流的勇气、知人善任的眼光不可。因此,我方认为:单就慧眼识才、超常规破格使用曹刿这一点来看,庄公确有“远谋”。(掌声四起)
正方助辩: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么他为何病急乱投医,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保佑和近臣的拥护上?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眼前的“近谋”啊!(众笑,掌声)
反方助辩:对方同学问得好,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庄公与曹刿的谈话看成他政治上昏庸无能的表现。我方恰恰认为这是他治国有方,政治上成熟的显示。不错,前两问两答,庄公说到了神,说到了近臣,但能据此认定他政治目光短浅吗?不能,因为这样的看法是那时的大部分国君都有的,庄公当然不能免俗。可贵的是,庄公做到了“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是他高于别的国君的地方,这正是他有“远谋”的具体表现啊!还有一点不能忽略,那就是对话过程中,不是庄公问计,曹刿作答,而是曹刿反客为主,一步紧逼一步,庄公不仅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耐烦,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回答,其耐心、沉着及远谋不是于此尽显了么?倘若无视庄公精彩的第三次回答,只抓住前两次未能点出要害的回答,就断言他“病急乱投医”,那岂不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掌声)
正方助辩:我方很佩服对方辩友敢为庄公翻案的勇气,但很遗憾的是,你们热情有余,理智不足。请你们看看以下事实吧。长勺之战的前前后后,庄公的所言所行,丝毫显不出“远谋”的样子,有的只是处处被动:一开始“将战”,疲于应付,被动挨打;战斗伊始又急躁冒进,不知深浅就要“将鼓”;敌军一败,即“将驰”。请大家看看吧,这哪里像一位有“远谋”的三军统帅,倒像一只被掐去了头到处乱撞的苍蝇嘛!(众笑,掌声)
反方助辩:对方同学,你们只看到庄公“将战”“将鼓”“将驰”的无奈与被动,为什么看不到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从善如流的果断与气魄?从指挥过程看,庄公是主帅,他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意见,庄公“将鼓”时,刿曰“未可”,庄公虽不明就里,却能惟曹刿谋略是从,用人不疑,胆识可谓高矣,谋略可谓远矣!齐军大败,庄公“将驰”,曹刿又曰“未可”,庄公先从后问,当机立断,正确发号施令,终于大胜。反推一下,若庄公故作深沉以显“远谋”,非要刨根究底,或顾及自己权威固执己见,都会坐失那稍纵即逝的战机,鲁军焉能以弱胜强?总之,战争中庄公的果断、从善压倒了被动、无奈,这是庄公有“远谋”的又一有力证据。
正方主辩总结:我方认为,曹刿所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并非虚言,文中庄公所言所行恰恰印证了曹刿的话。庄公身为一国之主,三军之帅,战前不知作政治准备,头脑中存着天真可笑的幻想,战时不会调兵遣将,全靠曹刿的过人谋略,鲁国才险渡难关。正是这样一个缺谋少智的人物作反衬,曹刿的形象才显得光彩照人。与曹刿相比,庄公真的无“远谋”。最后要问对方辩友:你们认为庄公有“远谋”,那么曹刿的话错了么?(掌声)
反方主辩总结:我方认为,庄公确实是作为曹刿的陪衬出现在文中的,但是正衬,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说的反衬。鲁庄公是正面的人物形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有“远谋”。对方辩友问,曹刿的话有没有错?我方认为,当然没错,错的是你们,你们理解错了。曹刿所说的“肉食者鄙”到底是指谁呢?结合全文,我方认为是指庄公周围的大臣,庄公“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大臣们受恩惠很多,“养兵千曰,用兵一时”,在国难临近时,理应为国解难,替庄公分忧。可是他们尸位素餐,不能为庄公设一计一谋,与不食君禄却为国建立奇勋的平民曹刿相比,他们这些“肉食者”才是反衬。(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感谢双方同学的踊跃参与。双方都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振振有词,在论辩中交流了思想,提高了能力。鼓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今天的辩论正方锐气有余,底气似乎不足,论证未能充分展开;反方观点新颖,论据充分,但在概念上把不属于“远谋”的内容贴上了“远谋”的标签。至于庄公其人,论谋略不如曹刿,但不能说他无“远谋”,长勺之战,他还是有功劳的。老师比较倾向反方观点,同学们呢?
教学后记
26曹刿论战 篇7
21、(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把握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主旨,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
2.品析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翻译课文;研读第一段,并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都知道“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吧,它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这个成语的出处呢?它就出自《左传 庄公十年》。《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著作,长于记述战争,人物形象鲜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的特点
1、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
2、记事条理清楚、叙述准确。
3、详略合宜,简洁,委婉、曲折。
4、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听读要求:注意听准字音,听出语气和句中停顿。
掌握下列黑体字的读音:
(1)曹刿( guì)
(2)又何间(jiàn )焉
(3)肉食者鄙( bǐ )
(4)弗( fú )敢加也
(5)小惠未 ( biàn )
(6)小信未孚( fú )
(7)下视其辙( zhé )
(8)登轼( shì )而望之
(9)彼竭( jié )我盈(yíng )
(10)望其旗靡( mǐ )
(11)夫( fú )战,勇气也
(12)牺牲玉帛( bó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请学生翻译课文,其他同学补充。
4、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出示课文翻译。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加黑的字)意思:
1)齐师伐我 师:军队 伐:攻打
2)肉食者鄙 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
3)又何间焉 间:参与
4)小惠未 “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6)弗敢加也 加:虚报。
7)必以信 信:实情
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
9)神弗福也 福:名词作动词用,是保佑、赐福的意思。
10)小大之狱 狱:案件。
11)虽不能察 虽:即使
12)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13)登轼而望之 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14)既克 克:战胜
15)一鼓作气 作:振作
16)再而衰 再:第二次
17)难测也 测:估计,推测
18)惧有伏焉 伏:埋伏
19)望其旗靡 靡:倒下
5.学生复述课文大意:鲁庄公十年春,齐国进攻鲁国。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庄公参战。鲁国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公解释取胜的原因。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指导背诵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伐”是“攻打”的意思。
补充历史背景:春秋时期,齐强鲁弱。齐襄公在位时做了不少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小白抢先赶回,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立即派兵攻打护送公子纠的齐国的军队。鲁军被打败,公子纠被逼死。齐桓公依然怀恨在心,以鲁国参与了齐国内政为由,于第二年(公元前684),即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再次兴兵攻打鲁国,战于长勺。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
“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
3、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①齐师伐我,公将战。
②肉食着鄙,未能远谋。
4、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起反衬作用。表现曹刿对国事的关心、对当时形势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对鲁国战前政治准备的忧虑,这些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反映曹刿身份卑微却能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事深谋远虑的品质。
这也是一个小插叙,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5、鲁庄公认为战前需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的评价:
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 ,民弗从也。”
(补充介绍: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指这种征集工作来说的。并且,春秋时期,“人”一般指贵族或有地位的人,“民”指奴隶和普通百姓。曹刿认为你的小的恩惠只赢得近臣的拥护,老百姓不会跟从你的。)
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请同学们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是“保佑”的意思。)
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6、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三)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
“何以战”是个宾语前置句。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的临阵参战指挥。
(四)齐读第一段。根据板书提示背诵第一段。
(五)检查背诵第一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的情况。通过他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曹刿的答语正是全文的纲领,下文便一面写曹刿的“远谋”,一面写鲁庄公的“肉食者鄙”。我们下一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预习第二、第三段。
2、熟读第一段并背诵。
3、对于曹刿和鲁庄公你有怎样的评价,希望同学们能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板书:
公将战――请见(表现主动关心)
求见
乡人劝――何间(衬托爱国热情)
衣食分人――小惠――民弗从
分析 祭品弗加――小信――神弗福
断案以情――忠之属――取信于民
26曹刿论战 篇8
教学目标 及重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夫”的用法。
2、判断句式。
3、记叙战争的方法及剪裁上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预习、自学,理解生字、难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分析。
3、结合课文向学生进行在学习上也要有正确的学习目的(战略)和正确的方法(战术)等思想教育。
4、教学时数:三课时。
总第1课时(2005-1-29)
教学内容
指导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提问:革命战争能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概述,引入新课:革命战争能取胜的最根本原因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是基础,也是强大的后盾,这是战略;另外,也重视了各个战役的战术。得当的战略战术是战争取胜的主要原因。古代的军事家,在战略战术方面也很重视。今天我们来读读我国《左传》中记载的,看看曹刿是怎样在这两方面论述战争的。(板书课题)
二、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题目是编者加的。《左传》是根据我国春秋时代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史书。作者据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这部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题目是一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战争是本文的中心。
三、指导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刿 鄙 间 帛 勺 辙 轼 夫 靡
2.解释下面的词语,并注意黑体词的古今含义:
师 伐 肉食者 间 鄙 牺牲 加 信 孚
属 败 绩 既克 夫 一鼓作气 狱
四、读全文
1.个人默读。
2.全班齐读。(订正读错的音)
总第2课时(2005-1-29)
教学内容
翻译全文,难句,判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自学预习情况
让学生试翻译全句,然后辨析黑体词的古今义:
(1)肉食者鄙 (2)又何间焉
(3)牺牲玉帛 (4)大小之狱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示:古今异义的词,如何确定古义?一是靠比较记忆,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文中除了上面加黑的,还有一些这样的词,自学时要加以注意。)
二、进行新课
学生逐段试译。
学生译后,教师订正,提示重点。
(1)古今义不同的重点词。
(2)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3)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4)倒装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常式是主―谓―宾顺序,但有的文言句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情况,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顺序。
下面是各段中的重点词、句,学生翻译时教师相机板书。
三、小结强调
1.判断句的常见形式:
2.“也”表判断,也有表语气用的,如:“弗敢加也”
总第3课时(2005-1-29)
教学内容
分析,总结,指导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翻译全文
二、进行新课
1.提问:(1)文中讲了哪些具体的事?(2)哪些详写?哪些略写?(3)以什么为线索?
(上面三个问题答完一个再答一个,学生边回答,老师边作如下板书。)
2.提问:前面四件事为什么略写?后面三件事为什么详写?还有什么事没提到?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课题的中心是“论战”,文中紧扣“论战”来写。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详写。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3.提问:我们写记叙文在材料剪裁方面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学生能答出: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交待、照应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4.根据以上的分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提问。
①文章记叙了什么?(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史实。)
②说明了什么?(要讲究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才能取得胜利。)
③表现了什么?(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2)让学生把上面分析回答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
5.联系实际。
(1)古代战争要注意战略战术,现代战争也同样要讲究战略战术。长勺之战是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毛主席很重视。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评论了这次战争。请同学们联系革命战争的实际,谈谈对战略战术的认识。
(2)不但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我们的学习、工作也得讲究战略战术。请大家想想,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可以先几个人议论,然后发言)
三、复习巩固,指导作业
1.生字、重点词、几种句式。
2.自己做课后练习,有不懂的要提出来。
板书设计 : 《左传》
曹刿论战 剪裁得当 结构严谨 语言精练
26曹刿论战 篇9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文章记事详略安排得当,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并要求学生注意积累重点字词,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可直接从对《左传》的介绍开始谈起,引出齐鲁长勺之战,以引入新课教学。
二简介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
1.《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相关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刘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其中字词的读音。读后引导学生解决字词读音。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刿(gùi) 间(jiàn) 褊(biàn) 帛(bó) 孚(fú) 辙(zhé) 靡(mǐ)
四、学生自由散读课文,然后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后,-教师注意及时指出学生朗读的优点和不足,特别注意指出学生在句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全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文句的意思,并标注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句。
3.采用学生自由提问的形式,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的字词,如:
(1)曹刿请见:曹刿请求面见。 (2)肉食者鄙:当官的目光短浅。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牺牲玉帛,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如实反映。
(4)小信未孚: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详细审察,但一定按照实际情况处理。
(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4.依次思考如下:
(1)“十年春”指的是哪一年?此句中解释为“讨伐”可以吗?
(2)此时的曹刿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他为什么要去拜见鲁庄公?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筛选信息,只要找准相关句子,这两个题目很容易解答。
5.提问: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这一段。
3.指名学生翻译这一段。
学生翻译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翻译错误,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的重点字
词,以加深印象。
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长勺: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驰之:之,音节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驱车追赶。
辙:车轮行过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4.学生思考讨论:
(1)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
(2)曹刿是如何帮助鲁庄公选定这个反攻时机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选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5.学生记忆并背诵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二段,并导入 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段。
2.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疏通字词意义。
3.以口头考查学生的形式,强调重点词句。
注意以下重点词句:
既克:既,已经;打了胜仗后。
夫战:夫,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一鼓作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
惧有伏焉:焉,指示代词,意为“那里”。
4.思考:
(1)这一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归纳:这一段写了曹刿论述了取胜的原因。
5.学生记忆并背诵第三段。
三、学生再次默读全文。思考
1.从本文来看,你认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先指名几名学生发言,然后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
2.归纳中心思想。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3.题目为,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4.归纳写作特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
26曹刿论战 篇10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译文及其它
.《曹刿论战》教案7
.《曹刿论战》教案8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案4(三课时)
.《曹刿论战》教案3
.《曹刿论战》教案2
.《曹刿论战》教案1
.《曹刿论战》说课教案
.《曹刿论战》的说课反思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曹刿论战》练习题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曹刿论战》目标检测卷
曹刿论战练习
《曹刿论战》rm音频课文朗读
《曹刿论战》ppt课件8
《曹刿论战》ppt课件7
《曹刿论战》ppt课件6
《曹刿论战》ppt课件5
《曹刿论战》ppt课件3
《曹刿论战》ppt课件2
《曹刿论战》flash在线课件朗读
《曹刿论战》avi视频朗读
26曹刿论战 篇11
12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预习]
1.诵读并抄写课文。
2.参照注释,口译课文。
3.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起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
2.理解和掌握一些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并能够准确翻译。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诵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同桌二位同学相互检查抄写情况,并对错别字进行登记。
3.教师在黑板上对错别字进行汇总,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订正。
4.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加以解答(也可以留待课文讨论时解答)。
二、导入课文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这不是太轻松了吗?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其实不是。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左传》据说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
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
重点词句:
(1)乃入见:(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祭祀用的牛、羊、猪等。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信用、信服;福: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请:请允许我……。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n ):战车。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方法如上。
重点词句:
(1)战于长勺:(两军)在长勺开战。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鼓:击鼓;名词作动词。之: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驱车追赶。之:语气助词,不译。
(4)下视其辙:(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打战,靠的是勇气。夫,句首语气词;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 曹刿的判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 ,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①②国内政治方面;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问题二: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问题三: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论。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问题四: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问题五: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参考答案]
1.(1)谋划/参与(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可以凭这个打仗。(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
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一番的。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国军队不动声色。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从道理上说,齐鲁两国军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民心。
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士气。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本文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经典,就是因为用了一些文学的笔法来讲述这段史实。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他否定:“未可。”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可矣。”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未可。”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又说了两个字“可矣!”这真是太精炼了。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血肉横飞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打我国。庄公决定迎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他的同乡说:“这是官老爷的事,你参予进去干什么?”曹刿说:“官老爷眼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就去见庄公。曹刿问:“您凭什么去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回答道:“小恩小惠不能使人民都得到,人民是不会听您的。”庄公说:“祭神用的三牲、玉器和绸缎,祷告时一定老老实实,决不敢虚报。”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不会得到信任,神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明是非,但一定按实际情况处理。”曹刿说:“这是尽心为人民办事,可以凭这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庄公和曹刿坐在同一辆战车上,在长勺作战。庄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齐军已经击过三次进军鼓了,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军大败。庄公要命令军队追击,曹刿说:“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望着远处的齐军,说:“可以追击了。”便追逐齐军。
战斗胜利了,庄公向曹刿询问战时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道:“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勇气振作;第二次击鼓时,勇气便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他们的勇气消耗尽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所以能打胜。大国,很难估计它的底细,怕他们留下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的轮迹混乱,望见齐军的战旗倒下了,所以去追击他们。”
(二)“阅读练习•探究”解答
第一题
重在“论”。以叙述为主。
第二题
第1小题:“既克,公问其故。”
第2小题:曹刿头头是道的分析,使鲁庄公对其智慧和能力产生了信任感。虽然从总体而言,“春秋无义战”(孟子语),但在具体战役、局部问题上,还是有诸如诚信与否、民心向背等方面的“得道”与“失道”之分的。曹刿善于审时度势,其战前的分析,基本符合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尤其是最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一语,充分肯定了鲁庄公应战的正义性和可行性,赢得了鲁庄公的认同和信任(或者说,迎合了鲁庄公的欲战心理),因此在战斗中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
第3小题:主要有三大好处:第一,给读者造成悬念;第二,更能体现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第三,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
第4小题:一般而言,曹刿的分析有道理,一是抓住了交战方的心理特点,二是避强敌锋芒。第一鼓如果没有把勇气激发出来,第二鼓就难了,第三鼓反而会把气都鼓泄了。这讲的就是战争心理学。以鲁国之弱,对付强大的齐国,主张避其锋芒,后发制人,这个战术是正确的。当然曹刿的分析,只是一种常规常理,对于一场具体的战役来说,可能有简单化的缺陷。因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复杂、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的“勇气也”。另外,兵不厌诈,战场上往往不按常规用兵。比方说,“一鼓”未必就是“作气”,也可能是佯攻,或虚张声势,等等。
但要说明的是,《左传》记事很简约,许多实际的细节、过程、复杂情况,可能都略去了。同时,记叙战争,也多带有主观性、倾向性,或事先加强某些情节或言论以预示结果,或从结果中引出“原因”以“证实”其观点,所以往往强调一点,不及其余。课文中曹刿的言论,以及战役的过程,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记录,其中多有《左传》作者的臆度或发挥。所以,我们读《曹刿论战》,一方面应把握它表达的基本道理,另一方面不应机械教条地去理解套用。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强调诚信、民心,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具体战役的胜负,主要是取决于实力和谋略。毛泽东的评论,说的主要就是谋略。)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流行,曹刿的分析,强调了诚信、民心等道义因素,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人类进步的战争思想。但与上一题同样,也不应机械地理解。因为对于具体的一场战役而言,并非得了民心就一定能取胜,其中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恐怕还在于军事实力的较量,以及在谋略和战术方面的对策(尤其是当我方实力较弱时)。而曹刿的分析,却对此只字不提。事实上,鲁国的最后取胜,恰恰就在谋略和战术的运用上,至于民心的作用,反倒是不怎么体现的。
毛泽东的话,严格说来,并非对“曹刿论战”的专门评述,而主要是取“长勺之战”这一战例中的战略和战术的运用,并联系历史上其他类似战例,来论证其“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这一“战略防御原则”的,因此重在战例的过程和结果,而对于本文重点的曹刿之论,他没有作更全面深入的分析评论。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何:何必。间:这里作动词,读去声,意为参与。现代一般作名词,读阴平,多表示两者之中或其相互的关系。
2.牺牲:祭祀所用牲口。现代引申为动词,舍弃,捐弃。加:夸大,虚报。现代一般不用此义。
3.狱:讼事,案件。现代指监禁罪犯的地方。以:介词,根据,按照。
4.以:介词,凭借。何以,即“以何”,凭借什么。
5.可以:意为“可以凭借……”,二字分别独立使用,“可”是“可以”,“以”是介词,其宾语承前省略。现在“可以”二字连用,表示肯定或允诺。
6.败绩:军队溃败。
7.作气:振作士气。再:第二次。在上古汉语中,“再”只表示“二”或“第二”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行为的重复。
26曹刿论战 篇12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返回上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曹刿(guì)又何间焉(jiān)肉食者鄙(bǐ)牺牲玉帛(bó)小信未孚(fú)登轼而望之(shì)吾视其辙乱(zhé)夫战,勇气也(fú)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5)
(6)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 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涌课文第1段。
2 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折・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1.“理解・积累”题五。
2.“理解・积累”题六。
3.背诵并默写全文。
26曹刿论战 篇13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黑体的字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ū) 望其旗靡(mǐ)
2.比较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 ,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1段。
2.完成“朗读・背诵”题一、2和“辨析・比较”题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刿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26曹刿论战 篇14
课题: 九年级语文 姓名: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等;
2.品析“论战”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
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今天,我们就走进历史,了解战国时期齐鲁之间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介绍《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学者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根据各诸侯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晋杜预把它按年代顺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认为它是用史实来阐述《春秋》经义的。《春秋》记事非常简单,近乎大事年表,例如这篇课文所记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话:“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我 们现在所看到的《左传》节文的标题,都是后人加的。
4.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5.背景简介: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前此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二、自主学习课文:
(一)对照书上注释、查阅工具书并结合相关资料,逐字逐句理解文意,请你将认为应积累的词圈点起来。不清楚的地方请打上“?”号,在小组内讨论。
(二)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曹刿(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小信未孚( )
登轼而望之( ) 吾视其辙乱( ) 夫战,勇气也( ) 望其旗靡( )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齐师伐我 公将战
肉食者谋之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衣食所安
小惠未 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神弗福也
必以信 虽不能察
忠之属也 必以情
遂逐齐师 公将鼓之
公问其故 公将驰之
惧有伏焉 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故克之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古今语义: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 今义:
4.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古义: 今义: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义: 今义: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一词多义):
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故:公问其故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彼竭我盈,故克之
属:忠之属也 以:可以一战
神情与苏黄不属 必以情
有良田美池之属 必以分人
伐:十年春,齐师伐我 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益慕圣贤之道
◆找出文中的“之”“其”“而”,分别加以解释。
(六)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句式并翻译:
1.何以战?
2.夫战,勇气也。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必以分人。
第二课时
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一)第一部分(第1段):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2.曹刿的身分怎样?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4.“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5.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
、 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二)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2.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
◇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第三课时
(三)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可以分为几层?
◇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四、总结归纳,深入探究:
1.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的?
2.分析人物形象:
①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曹刿认为“肉食者鄙”在文中能找到根据吗?
③相比之下鲁庄公又是怎样的形象呢?
④庄公除了见识鄙陋之外,就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吗?
⑤对于人物的刻画运用了哪些方法?
3.文中哪些地方是详写的?哪些地方是略写的?为什么这么安排?
五、重点提升: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又何间焉( ) ⑵弗敢专也( )
⑶公将鼓之( ) ⑷彼竭我盈( )
2.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和下列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成语。
例子: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①彼竭我盈――( ) ②小信未孚――( )
③故克之 ――( ) ④下视其辙――( )
⑤未能远谋――( )⑥夫大国,难测也――( )
3.用原文回答,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同意鲁庄公跟齐国打仗的原因是 。
4.结合原文,请分析曹刿的性格特征。
5.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6.长勺之战是古代著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著名战役?请你谈谈战争中能以少胜多的原因是什么?
26曹刿论战 篇15
教学建议
一、内容与主旨
本文记的是史实。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个方面的一篇代表作。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二、段落层次
本文选自《左传》,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三、重点语段研读
语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研读
“齐师伐我”“公将战”两句,写出对话背景。“鄙”,为下文写鲁庄公张本。“远谋”二字是全篇文眼。鲁庄公一答,已见其鄙。分衣食,不过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鲁庄公二答,再见其鄙。鲁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统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其“远谋”可见。
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 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下视”也可译为“向下看”。
五、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此文内容的论述为指导,深入钻研课文,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了解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用法;解释“牺牲”“狱”“间”等古今异义的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2.因为我国古代记载史实常与史论结合起来,所以此文虽是一篇记叙文,但又以“论”为中心。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布置学生熟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弄懂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分析讲解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就此战例作了精辟分析。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叙此战的一文。
二、检查预习作业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曹刿(guì) 又何间焉(jiā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 登轼而望之(shì) 吾视其辙乱(zhé)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三、研习新课
1.解题。指导学生读课文注释。题目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明确: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人曹刿见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建议鲁庄公要取信于民。鲁庄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采取了得民心的一些措施,并在曹刿的协助下选择了利于打仗的地点长勺,有利于攻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有利于追击齐军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结果鲁军大获全胜,鲁庄公问曹刿其中的奥妙,曹刿雄辩地论述了鲁胜齐败的原因。
3.理清线索,给课文分段。
(1)本文有几条线索?学生讨论后明确: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部分。
4.研读第一部分(第1段)。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3)曹刿的身分怎样?
讨论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国忧”。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
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乃入见”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什么成分?
明确:在具体的语境中,省略了主语“曹刿”和宾语“之”(代鲁庄公)。
(7)“何以战”是个介宾前置的句子。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讨论后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请同学注意:“福”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保佑”的意思;“可以”应译为“可以凭借”,和今义“可以”用法不同。
(9)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10)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11)小结:第1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准备,显示了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抽背课文第1段。;重点讲解分析课文第2、3段内容,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完成课后有关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背诵第1段
二、研读第二部分(第2段)
1.这次战争是由谁指挥的?根据何在?明确:由鲁庄公指挥,曹剑协助。这从“公与之乘”可以看出。“乘”有两义:(1)为共乘一车,“乘”读chéng;(2)为另给一车相随,“乘”读shèng。课文从“乘”(1)义说,这样比较好理解,因曹刿与庄公同乘一车论战才方便。
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3.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明确:在“彼竭我盈”之时。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土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4.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
三、研读第三部分(第3段)
1.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故,“攻击”的缘故和“追击”的缘故。
2.曹刿是如何回答的?明确: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谒”)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拭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
3.小结:第3段写曹刿论述战胜齐国的原因。
4.指导背诵课文2、3段。
四、归纳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思想。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题目为,这是一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明确:这是一篇记叙文,但全文以“论”为中心。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归纳写作特点。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
26曹刿论战 篇16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译文及其它
.《曹刿论战》教案7
.《曹刿论战》教案8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案4(三课时)
.《曹刿论战》教案3
.《曹刿论战》教案2
.《曹刿论战》教案1
.《曹刿论战》说课教案
.《曹刿论战》的说课反思
.《曹刿论战》课堂实录
.《曹刿论战》练习题
.《曹刿论战》同步练习
.《曹刿论战》同步训练
.《曹刿论战》目标检测卷
曹刿论战练习
《曹刿论战》rm音频课文朗读
《曹刿论战》ppt课件8
《曹刿论战》ppt课件7
《曹刿论战》ppt课件6
《曹刿论战》ppt课件5
《曹刿论战》ppt课件3
《曹刿论战》ppt课件2
《曹刿论战》flash在线课件朗读
《曹刿论战》avi视频朗读
26曹刿论战 篇17
教学建议
一、内容与主旨
本文记的是史实。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个方面的一篇代表作。文中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
二、段落层次
本文选自《左传》,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全段32字,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三、重点语段研读
语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研读
“齐师伐我”“公将战”两句,写出对话背景。“鄙”,为下文写鲁庄公张本。“远谋”二字是全篇文眼。鲁庄公一答,已见其鄙。分衣食,不过左右之人而民弗及,是为“小惠”,故民不从。鲁庄公二答,再见其鄙。鲁庄公三答,始有所悟。国君忠其事则民服矣。统观曹刿所言,皆着眼于“民”,其“远谋”可见。
四、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 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下视”也可译为“向下看”。
五、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而且,段落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如第一段用“战则请从”过度到第二段的从战;第三段用“既克”承上启下,题得承接自然,一气流转,使文章浑然一体。
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
第 1 2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