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精选3篇)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习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点:学习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掌握“五十步笑百步”的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篇散文看似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思路分明,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整体感知,学习孟子的思想。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从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我们能够看出这是孟子和梁惠王之间一次对话,对话就有一个话题,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他们之间谈话的“话题”?
明确:
民之加多
2、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明确: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第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第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第5、6、7段)
3、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
明确: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民不加多”的疑惑。(1)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民不加多”的原因。(2―4)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使民加多”的措施。(5―7)
三、合作探究,感悟孟子的论辩技巧及其思想
1、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明确: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2、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临国之政比较,为什么孟子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明确: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3、“五十步笑百步”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之君无所作为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接下来,孟子把“仁政“的实施分为“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个阶段。关于“王道之始”,我们借助于两个问题来思考。
(1)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当采取了这些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呢?
明确:
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说活着的人能得到供养,死去的人能得到安葬(有足够的木材打造棺材)。这样,百姓生而无忧,死而无憾,就是王道的开始。
5、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回答)
明确: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就是王道之成。
孟子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
四、小结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才能得民心,得天下。
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篇3
四、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习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平。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