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同步训练(精选14篇)
《草》同步训练 篇1
卫生员抽噎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截,逼着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吃草,嗯,说得好啊!”周副主席严肃的点了点头,“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更好些!”“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稍微喘息了一下,他又说下去,不过话却温和多了,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这些话,从那瘦弱的身躯里,从那干裂的嘴唇里发出来,又慢,又轻,可是,它却象沉雷一样隆隆地滚过草地,滚过红军战士的胸膛。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他向着敬爱的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地一挥,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跑去。医生向卫生员嘱咐了句什么,也紧抓着那个红十字挎包,向另一个方面跑去。周副主席望着两个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耳边传来警卫员的话音。话是对着小卫生员说的:“……看你说的,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1.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周副主席说:“要记住这些草”,“懂得这些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副主席的声音既是“又慢又轻”,为什么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副主席在小说中一直是很严肃的,为什么到最后他“宽慰地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宿迁中考题)(仔细分析近义词的区别义。围绕关键段落第⑦段,反复领会,回味。)我的沿阶草①她静静地伏在窗台上,默默地度过了无数个朝夕晨昏。年复一年,除了数日一勺清水外,再也不曾得到任何微薄的a。②可许久了,我却喊不出她的名字来,只知道针叶b地排列在藤条上,无声地展露着生命的韵律。春天,悄然地沿枝条开出极小极小的淡蓝色小花,不久,便会结出一串串浅绿色的果实;而到了秋天,那果实则变得殷红殷红的,远远望去,酷似儿时家乡崖畔上的酸枣或枸杞,委实可爱。③因为珍惜这果实的色彩,便从不忍心摘,以至经过漫长严冬,等果实失去了水分,有的偶尔落到地上,才捡起来,剥开干瘪的表皮,只见里面一圆圆的果核,显黑色,用舌尖一舔,方觉有一种淡淡的酸苦味儿……④不料,某日邻居突然闯来,说要几粒拿去治病。我为之诧异,忙问道,这果实真能治病么?谁知人家要的是根――一种半透明的、状若枣核形的药材,具有养阴生津、清肺止咳的功能,名为麦冬。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盆景竟是沿阶草,其根部真是一种止咳良药,可惜的是自己也曾久咳不止,以至卧床成疾,却未能求助于她……真是两心相近不相知。⑤春日将至的日子,伏案已久后,便抬头伸腰,却不想被什么触动了头发,待放眼一看,见正是这沿阶草长出了几条长长的蔓条,上面已爆出了纤弱的叶芽。那嫩绿的色彩,虽然幼稚,却透露出一种勃然的生机……⑥我忽而想到,相伴数载,却似乎从未见过她有如此诱人的风采。是因为严冬并不严寒的缘故,以至这春天的精灵过早获取了对春的敏感?但仔细思考,又不以为然。心想,也许是那次邻居的意外觅求,使我真正了解了她,从而在我心头突然产生了一种珍惜之情,彼此的心灵贴近了许多。⑦也许人间至为珍贵的,恰恰是用真诚换来的友情,而理解才是叩开友情之门的钥匙。当她在窗台上默默奉献的时候,因为无人理解,而常常“眼空蓄泪空垂,暗洒闲抛更向谁”,此刻,当寂寞寥落的心境获得了理解,那生命的朝霞才忽而绚丽起来,呈现一派罕见的色彩,展露出一种少有的潇洒……⑧我窗台上的沿阶草,你是否因为领受了一次心灵撞击的回音,才使生命的价值获得了升华?1.从后面的备选词语中,选出两个分别填入①、②段的a b处。a处应填________;b处应填________。(回报、馈赠、细密、周密)2.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句话,用“――”在原文中画出来。3.文题“我的沿阶草”,从“我的”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沿阶草的什么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答:可以看出作者对沿阶草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本文的有关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前三段描绘了沿阶草的生长情况,第一句话中的“静静地”“默默地”重在强调她的静默寥落,为下文作铺垫,这是一种欲抑先扬的写法。b.文章第④段点明沿阶草的特殊作用,这是我对沿阶草感情产生变化的直接原因,行文至此陡起波澜。c.文章第⑤、⑥段对沿阶草进行描写议论,表现她因去年冬天不太寒冷的缘故而透露出前所未有的诱人风采。d.文章第⑧段换用第二人称“你”与沿阶草直接对话,感情达到了高潮,也在读者心灵上引起了撞击。e.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以“我”对沿阶草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及拟人等修辞手法,思想上具有普遍意义。参考答案 1.主席意味深长议吃草,战士深受鼓舞向前进2.“要记住 这些草”是因为这些草使红军战士明白了革命斗争需要正视困难,进而战胜困难。懂得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锻炼得更加坚强。3.因为周副主席对革命大业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4.这是看到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后的宽慰的笑。1.馈赠 细密2.第7段第一句话3.喜欢、珍爱、亲近 沿阶草需求很少;有治病作用;“我”了解了她后,她的生命因此更加绚丽多彩;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哲理。4.a、c
《草》同步训练 篇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王愿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本
1、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字词积累:(找出重点字词与易读错的字)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气、停顿、节奏、重音,并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人物和情节。当然,读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表情、动作和声音的设计。
1、请同学们用你的理解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1) 读对话,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如“人群和担架都停下来……僵住了”。)
(2) 读语言,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如“吃草。嗯,说得好……吃得胜利了”。)
(3) 读描写,读出情感,读出节奏。(如“杨光不安地走过去……敬礼也忘了”。)
2、 默读全文,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让我感动的理由是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小组竞赛,读书后第一题
2、学完这篇文章,你对草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三、小组合作总结
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蔫巴( ) ②蒜苗( ) ③背阴( )
④绽开( ) ⑤瘦弱 ( ) ⑥火燎( )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
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五、巩固、拓展延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线索。
2、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人格。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的特点: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
4、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原形的一些特征加以综合而成。因此,比现实中原形更为典型。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5、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6、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7、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8、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特殊类型-微型小说)
9、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自学书后2、3题,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找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二、学会赏析重点或精彩语句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两个“就会”强调了什么?
2、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3、我认为其他精彩的语句有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它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续写下联。
2、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赞美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完整的两句。
五、巩固、拓展延伸
见《练习册》
《草》同步训练 篇3
佚名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草
《草》同步训练 篇4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习“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草》同步训练 篇5
一 教学要求:
1 通过朗读,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养成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 重点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2 通过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词典字典。
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习了《找春天》,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 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
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 小组合作朗读,
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习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习。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四 总结;
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五:作业
填空;
离离―( ) 一岁―( )野火―( )春风―( )
《草》同步训练 篇6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推”和“倒”的动作。
2、能根据游戏需要控制“推”和“倒”的动作力度。
3、体验和自我游戏的乐趣。
4、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的《墙头草》图谱。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知道墙头草吗?他有什么特点?老师念一首儿歌名字就叫《墙头草》,你们听听儿歌里的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2、学习歌曲《墙头草》。
提问,而歌中有谁?墙头草有什么特点?
出示《墙头草》图谱,根据图谱有节奏地读歌词,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欣赏,熟悉旋律熟悉歌词内容。
3、随音乐做身体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两编导的动作。
提问:①你们知道墙头草被风吹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②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要求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引导幼儿按节奏作出推的动作。
提问:风吹墙头草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根据音乐玩游戏。
教师示范玩游戏,简介玩法和规则。
师:这个音乐还能玩好玩的游戏,小朋友来唱歌,老师玩一遍,小朋友们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玩法:两人面对面站立或蹲下,第三人先站中间当“墙头草”,两边的人随音乐轻轻推“墙头草”,“墙头草”身体向两边倒。
规则:两边的幼儿,控制推地力度,“墙头草”倒的时候保持不跌倒。 请三名幼儿示范玩游戏。
组织幼儿结伴游戏,体验听音乐玩游戏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草》同步训练 篇7
目标
掌握古诗基本内容。
让幼儿知道草是我们的朋友,要爱护小草的生命。
通过学习古诗,使幼儿知道草的生长规律。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产生对古诗的兴趣。
准备
图片(草原和野火)。
魔法棒,图书。
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导入
1.以防火知识的重要性为题让了解火警的电话。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小图书上都有什么?(消防车)。
2.消防车是用来灭火的。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别的火。(野火,展示野火图片)。
二、学习古诗
1.师:“平原上繁茂的野草,每年都会繁茂枯萎一次。(出示平原图片)
2.学习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3.师:“小草每年的春天都会靠它顽强的'生命,长出绿绿的身体。小草帮助我们呼吸新鲜的空气。牛婆婆吃了它,能给我们提供好喝的牛奶。小草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让我们的大地结结实实的。每年的秋天小草开始枯萎。”
三、游戏给山林种草
拿一张白纸,生动地引导幼儿。(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差,草树是我们的朋友。只有更多的草和树,我们的空气才会更清新,生活才会更美好。)在白纸上画上漂亮的树和草。
我们要爱护小草。巩固古诗。
活动延伸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使幼儿了解小草生命的意义。知道小草能保护环境。让幼儿知道草是我们的伙伴。
《草》同步训练 篇8
40分钟学习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觉得对古诗教学有这样设想: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的后两句为重难点来突破。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草》同步训练 篇9
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相互游戏,促进师生间的交往,体验游戏中的快乐。
2.幼儿能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地颜色进行染色、作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狗尾巴草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狗尾巴草
1.小朋友已经认识它了对吗?它叫什么?
2.为什么叫它狗尾巴草?"它的形状像什么?
(狗尾巴草的穗像狗的尾巴,叫它狗尾巴草。)
3.狗尾巴草生长在哪里的?
(田野、田埂边)原来狗尾草离我们这么近它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你们有没有和它玩过啊?
4.狗尾草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呢,它想亲亲小朋友的脸,谁愿意让它亲一亲啊。
(你觉得让它亲了有什么感觉啊,是不是痒痒的啊。)
5.老师让它也来亲亲,老师觉得它像毛毛虫一样,挠在脸上痒痒的。
6.老师编了一首儿歌:狗尾草像毛毛虫,爬过来,亲一亲,笑呵呵,哈哈哈。
(幼儿学儿歌几遍)7.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狗尾草互相嬉闹玩玩。
二、教师示范
1.狗尾草说:我跟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全身都是汗了,我想洗个澡了。
(收起幼儿手中的狗尾草)老师先来帮它洗个澡,哦!洗好了,老师给它洗完澡了,要请它在这个白色的舞台上跳舞了,瞧,它们跳的舞蹈漂亮吗?
2.请一幼儿示范,教师提出要求。
尽量不要把颜料弄到"舞台"外面,要求幼儿说出跳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舞蹈。
三、幼儿用狗尾巴草染色、拖画
1.老师已经为狗尾草们准备了特别的洗澡水,你们看看都有些什么颜色的洗澡水?
2.请小朋友们动手操作。
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帮它们洗澡啊。
那小朋友也来给它们洗澡,让它们跳舞好吗,老师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狗尾巴最漂亮。
三、请幼儿欣赏大家的作品10:05-10:15 盥洗活动要求:
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 10:15-10:45 户外游戏
教学反思:
1、从选择的内容上看,比较贴近农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比较熟悉的一种秋冬季植物,他们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做到了活动内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体的使用使活动内容更加直观,便于幼儿理解,使幼儿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狗尾草的生长环境,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特点。
3、多种颜色的'使用:丰富了幼儿视觉感受。红、黄、蓝做为小班幼儿最便于认识的颜色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视觉效果,从而保证了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性,
4、实物的使用,从多种感官来刺激幼儿,便于幼儿深入理解实物从而为其后的活动做好铺垫的作用。的环节让幼儿大胆地触摸、观赏、感受狗尾的特性,让幼儿喜爱上狗尾草,喜欢和狗尾草游戏。从而为后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画环节打下基础。
5、作为综合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我注重了各领域的整合渗透,在作画环节中我不仅强调了艺术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还注重了情绪方面的体验,让幼儿感受自我作画带来的快乐和自我作画过程中的快乐。
《草》同步训练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ì。(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
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
岁:年。
尽:完。
生:生长。
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
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
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五、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3.指导书写。
六、板书设计
草
《草》同步训练 篇11
(节选)
――于永正教学实录
佚名
教育格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记者感悟]
这个教学片段受到了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的高度称赞,已经成为于老师教学中的经典片段。笔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能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
《草》同步训练 篇12
【导练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说出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样不怕困难、顽强不屈。
3、启发儿童想象,让学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导练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导练难点】
1、理解“离离、枯、荣、尽”的词义。
2、懂得句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录音带。
【导练过程】
一、初读阶段
1、情感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
(出示草原图)
师: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⑴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⑵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⑶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⑴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
(出示课文内容)
⑵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⑶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⑴完成练习题。
(出示练习题后,教师明确要求)
⑵评讲。
(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⑶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
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⑴齐读“离离原上草”。
(软件出示)
⑵问:
①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②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
(引导学生看图)
(又高又密,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诗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野草茂盛的样子?
(“离离”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样子)
④让一两位同学说出诗意。
⑤指导朗读:
师:第一句诗主要写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样子。读的时候,“离离”读重一点。
⑶师:这些野草有什么生长常规呢?诗中又是怎样写的?
(让学生回答)
①指导朗读:“一岁一枯荣”。
“一岁”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
一年中有哪几个季节?
师:请你们告诉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长情况一样吗?
(软件出示:春、夏、秋、冬图)
②看图后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长情况。
③看了图片,野草长得最茂盛的是哪一个季节?枯萎是哪一个季节?
④师:现在谁把“枯”、“荣”两个字摆在相应的季节下面,并说说“枯、荣”的意思。
⑤“一岁一枯荣”是什么意思吗?
(让一两位同学说说)
⑷
①师:熊熊的野火燃烧起来了,草原上的野草会怎样呢?
(软件出示:燃烧图)
②让学生说说;
野火烧去了野草的茎和叶,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烧不掉的。
③教师画简笔画。
④诗中是怎样写的呢?请读出有关的诗句。
(强调“尽”的意思)
⑤由于草根没有烧掉,所以草会怎样呢?并说出诗句意思。
(出示软件)并说出诗句意思。
⑥指名到黑板上把最后一句的意思画出来,并告诉大家所画的意思。
⑦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要求用高扬的语气朗读)
春天一到,野草又重新生长出来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读的时候语气要高扬。
⑸师:野火烧得这么厉害,野草的茎和叶都被烧光了,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这些小草怎么样?你喜欢这些小草吗?为什么?
(板书:非常顽强)
三、复读阶段
1、朗读全诗。
(分组朗读、注重情感)
2、背诵全诗。
3、巩固:
⑴做练习。
⑵评讲。
4、播放录音。
再次到大草原去领略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
四、总结
学习了古诗《草》,初步知道了小草这种小植物虽然不起眼,它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欣赏的。我们要像小草那样,遇到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
《草》同步训练 篇1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王愿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本
1、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字词积累:(找出重点字词与易读错的字)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气、停顿、节奏、重音,并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人物和情节。当然,读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表情、动作和声音的设计。
1、请同学们用你的理解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1) 读对话,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如“人群和担架都停下来……僵住了”。)
(2) 读语言,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如“吃草。嗯,说得好……吃得胜利了”。)
(3) 读描写,读出情感,读出节奏。(如“杨光不安地走过去……敬礼也忘了”。)
2、 默读全文,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让我感动的理由是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小组竞赛,读书后第一题
2、学完这篇文章,你对草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三、小组合作总结
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蔫巴( ) ②蒜苗( ) ③背阴( )
④绽开( ) ⑤瘦弱 ( ) ⑥火燎( )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
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五、巩固、拓展延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线索。
2、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人格。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的特点: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
4、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原形的一些特征加以综合而成。因此,比现实中原形更为典型。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5、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6、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7、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8、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特殊类型-微型小说)
9、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自学书后2、3题,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找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二、学会赏析重点或精彩语句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两个“就会”强调了什么?
2、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3、我认为其他精彩的语句有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它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续写下联。
2、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赞美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完整的两句。
五、巩固、拓展延伸
见《练习册》
《草》同步训练 篇14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师:那是1200多年以前的一个春天,在古都长安城郊,年仅16岁的白居易送他的一位友人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到了城外,只见杨柳依依,青草茵茵。就在揖手作别之际,这位朋友想到了孤身一人要到一个如此偏远的地方,不禁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此时,白居易指着满山遍野的青草说:“去年秋冬时节我们经过这里时,只见一场野火过后,满目灰烬。可是你看,春风吹来,小草萌生,到处又都是绿油油的一片了。贤弟呀,小草的生命力尚能如此顽强,又何况人呢?!这正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啊!”他的这位朋友听了白居易的这首诗后,心情愉快地上路了。这位友人为什么先前心情不好,听了白居易的这首诗后马上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了呢?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深深的打动了他?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学习。
(自由读)
(教师对本课的生字“枯”、“荣”进行正音)
(指名学生读)
(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按诗歌的音步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对诗歌逐句地进行学习和理解。以下着重提示教者是如何引导学生依据字理进行识字析词的,一些教学过程略。)
离离原上草——
“离离”与下面的“萋萋”意同,都是表示草茂盛之貌,而用在“送别”和“离别”这一特定的情境里,又使人不禁产生“离别了,离别了”的声声送别和告别的情境之中。“离”的现代义与表示草茂盛的古义相去甚远,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从字的音义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和识记:
师:“离离”读音lí lí,下面老师念几个表示颜色的字,你们听听哪个字词的读音最接近“离离”。“离离——红红”(学生摇头),“离离——蓝蓝”(学生摇头),“离离——紫紫”(学生摇头),“离离——绿绿”(学生点头)。是啊,读到“离离”就可以联想到近音词“绿绿”。
(教师板画茂盛的草叶)
师:我们先看这葱绿浓密的草叶,然后再看“离”的字形。“离”字的笔画很多,而且很不规整,一些笔画相互交叉在一起的。看到这样的笔画又可以使我们联想到(指示板画的茂盛的草叶图)——
生:(有所感悟地)仿佛看到茂盛的小草枝叶相互交错在一起。
师:读到“离离”的读音就联想到——
生:小草“绿绿”的颜色。
师:看到“离”字很多笔画交叉的字形就联想到——
生:小草茂密的叶子。
师:所以,“离离原上草”就是指原野上的草长得——
生:绿绿的,又多又密。
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小草长得——
生:非常茂盛。
一岁一枯荣——
枯——形声字,木形古声,原指树木枝叶的枯萎,所以用“木”表义。本课引申指草叶的干枯、枯萎。一些学生灵活识记为“古”老的树“木”容易干枯,教师认可他们独特和富有创造性的记忆方法。
荣——古文字的“艹”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