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通用13篇)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通用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通用13篇)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1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护(pì)爱(mù)  b.视(fǔ)  味(fàn)c.愧(cán)忌(dù)  d.烟(cōng)  立(chù)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3.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4.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c.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d.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5.写出两则寓言的寓意。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空。①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拟人化的________作主人公,揭示某种深刻的道理。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________》,作者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________。(一)语段点将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1.蚊子先说:“你并不比我强”,然后说:“我比你强得多。”这是使用________法,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蚊子“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蚊子所用的战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①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这里的“吹着喇叭”表现了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理解文段中加粗词的含义,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a.强调蚊子至死仍然不服气,因为战胜过强大的动物。b.说明蚊子至死不明白自己被灭亡的原因。c.蚊子为自己的强大而遭覆灭感到惋惜。d.蚊子已感受到是自己的得意忘形使他遭到失败。(二)迁移过关运盐的驴子驴子背盐过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盐溶化了一些,它站起来时感到轻了许多,心里很高兴。后来有一回,它背着海绵走到河边的时候,以为在水里打个滚又会使负担减轻,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绵吸足了水,他再也站不起来,便淹死在河里了。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 2.①大模大样 ②张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3.c 4.d5.见“要点详析”部分 6.①植物或动物 ②伊索寓言 伊索 (一)1.激将法 鼓起勇气,挑气狮子的怒气 2.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3.①自信  ②得意自满  4.b (二)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  【提示】 (二)迁移过关:归纳寓意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背盐”、“跌倒在水中”、“轻”、“背着海绵”、“以为”、“故意”、“吸足了水”、“淹死”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寓意更容易。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2

  寓言四则

  执教人:更楼初中   余岳

  教学设想

  这是两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蕴涵深刻的道理。我们新教材上选的这两篇古希腊寓言就很有代表性,体现了寓言的几个特点: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这两则一则是神(其实也是写人),一则是动物(蚊子和狮子)。在教学过程 中,我着重把重点放在第一则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过改变故事情节来使学生们了解寓言的写作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让学生自己学习第二则寓言并且自写寓言。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学过程 

  1、  导入  新课: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

  2、  学生阅读课文导言,了解寓言的概念与特点: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特点,寓言都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3、  学生阅读课后注释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识:古希腊的寓言故事集。

  4、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与语调。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师生同评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语气、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问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现出来)

  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5、  概括寓言的寓意: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改编篇:假如(1)赫耳墨斯先问自己的雕塑的价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改动了故事情节的结尾)

  寓言改动之后寓意就有改变,寓言是通过对现实想象而来的它的写作取决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寓意。(师生共同总结)

  7、  学生自主阅读《蚊子和狮子》

  8、  一生朗读寓言《蚊子和狮子》

  9、  学生自主阅读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多角度从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狮子》之改编篇: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与文中寓言相比较: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10、小结:寓言的特点,寓言是通过对现实想象而来的它的写作取决于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寓意。

  11、作业 :根据所给的题目自编寓言

  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猫和老鼠。(注意情节是否合理、情节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一个故事最后点明寓意。)

  课后反思

  按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迁移能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我在这堂课的学习中,重视体现学生的迁移能力的训练。

  1、首先开启学生的思维,原来寓言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经接触很多,消除认为寓言很高深的情绪,让学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写法。

  2、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按照寓意来安排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3、联想与课外迁移,通过前几步到了自编寓言时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主动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数学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动参与,挖掘学生的潜能,部分学生写出了如《北风与太阳》、《狼与驴》等很有内涵的寓言。

  4、体现教学机智,学生在我布置自编寓言时,有部分学生提到也可以写如黑板与粉笔的题目时,我就顺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给的四个寓言题目之外可以自拟题目,学生的创造力与主人意识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3

  一、引入新课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 认读字音。

  ⑵ 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 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帮学生理解词义时,可以简化为: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两个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感悟

  1、自读课文。

  2、感悟上面提示的问题。

  3、选择一则细读体会。

  三、小组合作讨论

  1、同选一则寓言的一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3、小组代表综合同学意见,整理讲稿。

  四、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

  1、看图讲述寓言故事。

  2、读课文中带讽刺性的词句。

  3、体会寓意:

  ⑴ 联系课文谈体会。

  ⑵ 联系周围实际谈体会。

  五、朗读比赛,大胆质疑

  1、两组比赛朗读。

  2、质疑。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导学过程:

  预习提纲

  1、查找关于寓言的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2、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二则”的“则”是什么意思?(相当于“篇”)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我们先学习第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二、熟字新解,理解课题。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回?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什么?

  ⑵“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他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 _______)(板书:不听劝)(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开始。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

  (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四、回顾全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

  2、(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五、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一)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二)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吸引学生,请一名学生向相反方向取一物品,学生们会立即发现老所指方向有误,追问为什么取不到,由此引出本文,在古时候也有这样的一个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他,出示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利用工具书掌握它。

  2、正音,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互检,同桌互相读,检查字音。

  (二)识字

  1、把你认识的生字卡找出来,贴到黑板上,并读给大家听一听。

  2、一起给生字扩词,看谁想出来的多。

  3、在小组内以游戏形式读一读,考一考。

  (三)写字

  1、观察。仔细观察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出你认为难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来注意。

  2、指导,就小朋友们提出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其他字学生对照田字格自己写。

  3、评价,自评,互评相结合。

  三、自由阅读,个人质疑。

  1、可质疑词句意以及个人想了解的问题。

  2、个别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阅读。

  3、学生说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词义:盘缠? 硬要

  问题:“南辕北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南辕北辙》中那个坐车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谁想法对?为什么?

  四、讨论解疑

  1、随机阅读,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理解词义。

  盘缠(路费)硬要(一定要)

  2、通读课文,进一步认知课文。(读中思考问题)

  3、学习小组组织讨论。

  ⑴组长负责组织组员。

  ⑵针对问题讨论,组长归纳小组意见。

  ⑶选代表作答。(可以把这个机会让给胆小的同学,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小组汇报、讲读课文

  1、组员汇报形式(自由选):读文作答、口头说答、自由表演

  2、评点讲析

  ⑴动画演示故事梗概。(结合演示评析学生作答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⑵自由阅读、分角色阅读,理解问题。

  A角色:坐车人

  B角色:朋友

  ⑶结合课件动画、生活实际,认知“坐车人”和“朋友”谁对谁错。

  课件片段说明(动画展示)北▲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南?(楚国)

  3、引申阐发道理

  ⑴总结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⑵讲说道理,理解“南辕北辙”词义。

  本来要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⑶结合实际、课件演示深刻理解故事。

  告诉我们做事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无论条件多好,也不能到达目的。

  六、兴趣表演、加深理解

  1、自由阅读,指名复述。

  2、小组结合,导演故事。

  3、总结小评,启发教育。

  做事要明确方向不能背道而驰,要听取别人善意的意见。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4

  【指导思想】

  1、强调理解表述的准确性。

  2、反复练习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步骤】

  一、看导语默读课文

  二、借助注释、词典,识字识词

  审美 风韵 闲适 窖 身世 泯 厄运 慧心 皎洁 正色 归属 禀告 得失之患 心旷神怡

  三、朗读

  四、内容研讨

  1、研讨方法:提出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通过研讨,求得准确的理解。

  2、问题设计:

  有人认为,《白兔和月亮》的寓意是,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大家有没有不同看法?

  通过比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种构想,想想这一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落难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为“只有遭遇厄运才能坚强起来”,你有没有不同意见?

  五、语言运用

  1、 独具审美的慧心。

  2、 皎洁的月色。

  3、 无忧无虑的嬉戏。

  4、 心旷神怡地 。

  5、 不愧是 的行家。

  6、 各具风韵。

  7、 举世无双。

  8、 一扫而光。

  9、 闲适的心情。

  10、 乌云蔽月 。

  11、 心痛如割。

  12、 险象迭生。

  13、 心未泯。

  六、朗读

  七、作业

  “研讨与练习”一。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了解寓意。

  2.了解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

  4.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文学习的一般方法。

  2.了解 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难点:

  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激发学习了解古代文化的兴趣。

  教学方法:

  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一、检查预习

  1.查阅课外资料,掌握文学常识

  提示:①准备以前学过的一两则寓言并能口述出来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处的相关资料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

  契其舟( )

  二、 导入新课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如:掩耳 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另外两则寓言:《郑 人买履》和《刻舟求剑》,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3.介 绍作家、作品:

  韩非:战国后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 。曾与李斯一起受学于荀子。因见韩国日益削弱,上书韩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国强兵,韩王不听,退而著书十万余言。书传至秦国,秦王大为赏识,于是发兵攻韩,迫使韩国送韩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韩非被拘入狱,后被李斯毒死于狱中。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韩国贵族韩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 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三、范读正音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度其足 ( duó ) 吾望持度( dù ) 履 ( lǚ ) 遂 ( suì ) 宁( nìng )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郑人/有欲买履者。(主谓之见停顿)

  而/置之其坐。(关联词前后的停顿)

  何不/试之以足?

  3.老师再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四、合作翻译

  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在笔记本上抄写原文,抄一行空三行,字间距稍微大一点,学习时,便于整理记录。整理时间已用不同颜色的笔。

  示例: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欲(且):想要,打算 。

  履(lǚ)鞋子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A、 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

  B、 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 老师巡回释疑。

  D、 小组汇报

  E、 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

  (1) 操、持、取的意 义

  (2)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 宁信度、无自信也

  2.重点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 “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 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 倒装 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3.反馈交流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① 置之其坐 ( )

  ② 反归取之 ( )

  (2)请指出“之”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① 置之市( )

  ②而忘操之( )

  ③何不 试之以足( )

  (3)翻译句子

  ①何不试之以足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4.复述故事,准确翻译,做到字字落实。

  5.学生整理翻译,师巡回检查学生的整理方式。展示整理得好的笔记。

  五、质疑交流

  1. 构建画面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2.结合《郑人买履》中能反映那个买鞋的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说一说你认为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示例:《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作者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理解文章寓意

  (1)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示例: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2)明确寓意:说明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六、自主小结

  通过这则寓言的学习,我知道了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同时我也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七、反馈练习

  展开合理想象,扩写《郑人买履》的故事

  八、布置作业

  1.在笔记上整理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和特殊句式。

  2.背诵这一则寓言。准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韩非子》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6

  研究课题: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素质研究 

  基本实践观点: 

  1、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3、在句中理解字词用法。 

  4、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 

  教学内容: 

  课    题:《寓言四则》                      课    型:自  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方式:研读、点拨 

  教学目标: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及文学常识积累。 

  5、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训练。 

  教学重点:1、理解四则寓言的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2、能运用成语。 

  3、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 

  4、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难点:1、能运用成语。 

  2、文言字词积累。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展示:(幻灯展示) 

  二、 导入: 

  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寓言。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在初一我们已经学习了《伊索寓言二则》、《黔之驴》、《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等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四则先秦寓言。作为成熟最早的文学形式,他们具有什么样的文学魅力呢? 

  三、 幻灯打出课文标题。 

  四、 回忆寓言的相关知识。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在形象的故事中隐含一种规劝或讽刺的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文学体裁。 

  五、 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六、 检查预习:(幻灯打出)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祠(cí ) 卮(zhī) 椟(dú )  缀(zhuì)滥(làn)  竽(yú ) 

  廪(lǐn) (mín) 遽(jù  )  髀(bì)  跛( bǒ) 薰(xūn) 

  2、 解释加点字词: 

  引酒且饮之。    (拿来)         终亡其酒。  (失掉) 

  (1)                           (2) 

  丁壮者引弦而战。(拉)            马无故亡而入胡(走失) 

  缀以珠玉。    (用)             吾能为之足。         (给,替) 

  (3)                           (4)  为木兰之柜。          (做)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给,替) 

  此何遽不为福乎?       (是) 

  3、 翻译下列句子: 

  (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译:蛇本来就没有脚,(先生)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译:(结果)郑国人买了他(楚人)的(装珠宝的)盒子而把珠宝还给了他(楚人)。 

  (3)廪食以数百人。 

  译:用官仓的粮食来供养几百人。 

  (4)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译:这怎么就不能成为祸事呢? 

  (5)人皆吊之。 

  译:人们都来慰问他(塞翁)。 

  七、 自由阅读、质疑、释疑。 

  八、 寓意讨论:(先由学生讨论,再用幻灯展示)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 

  买椟还珠――讽刺只注重外表,不看实质,只重形式,不重内涵的人。 

  滥竽充数――比喻无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或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 

  塞翁失马――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九、 成语造句:(先用幻灯展示例句,再由学生自由造句) 

  十、 小结:(幻灯打出) 

  1、 在课外自由阅读了课文,编成了课本剧并进行了表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2、 回忆了寓言的相关知识。 

  3、 分析了部分字词,结合句子重点讲了“为”和“以”的用法。 

  4、 解析了部分疑点。 

  5、 对寓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6、 学习了成语并进行了造句练习。 

  (其中,“为”“以”的用法,成语的运用和寓言的相关知识及寓意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十一、作业布置:(幻灯打出) 

  1、 熟读课文, 

  2、 任选一则寓言改写为白话文(可充分发挥想象)。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7

  寓言四则 习题精选

  一、词语练习题。

  1.给加点的字拼音。

  卮酒 买椟还珠 廪食 何遽 折其髀

  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b.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

  c.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d.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解释加点的词。

  (1)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2) 饰以玫瑰,辑以翡翠(   )

  (3)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

  (4)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4.解释每组中加点词的词义。

  (1)①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

  ②丁壮者引弦而战(  )

  (2)①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

  (3)①好―一听之,处士逃(   )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

  (4)①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

  参考答案

  1. zhì  dú  lǐn  jù  bì

  2. b

  3. (1) 本来。 (2) 通“缉”,连缀。 (3) 通“悦”,高兴。 (4)带领。

  4. (1)①拿 ②拉 (2)①缘故 ②所以

  (3)①喜欢 ②喜欢 (4)①没有 ②走失

  二、问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b.且人患志志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c.此何遽不为福乎?   d.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参考答案:d

  三、课文内容理解填空题。

  1.“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这是从_____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______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_______________。

  2.“滥竿充数”选自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用“_________”来比喻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也指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参考答案

  1.买了匣子,退还了珍珠; 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主次颠倒,不知轻重的人; 买方; 卖方; 注意包装商品,有时可以获得大的利润

  2.韩非子  南郭处士  不学无术,专*投机混日子的人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

  3.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8

  一、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二、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    )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

  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

  三、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

  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

  四、为下列加粗词选择正确义项。

  1.人皆吊之

  (    )

  a.慰问       b.吊着       c.哀悼

  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

  a.将要       b.带领       c.将来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

  五、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六、阅读。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

  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

  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二)

  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

  “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

  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

  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

  1.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________,这表现了浓烟________的性格。

  2.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3.简要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

  杨子之邻人亡羊①

  《列子》

  杨子②之邻人亡③羊,既率其党④,又请杨子之竖⑤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⑥,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⑦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注:①选自《列子・说符》。②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③亡:丢失。④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⑤竖:仆人。⑥既反:已经返回。既,已经。反,同“返”。⑦奚:何,为什么。

  1.邻人的羊丢失了,他为什么带着许多人去追?很多人去追羊,为什么还让羊跑掉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意思,并说说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zhòu  bì  jiào  kǎi  jù  bì  bó

  二、d  三、c  四、1.a  2.b  3.b

  五、1.√  2.×  3.√  4.×

  六、(一)1.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  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  2.(你并)不比我强  3.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或扬长避短  4.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  5.否定句  肯定句  第2句  第1句  6.bc  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二)1.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

  (三)1.因为岔道太多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邻人不知羊跑到哪条道上,没有去追,只好回来了。  2.歧路亡羊。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9

  ○教学目标 

  ①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  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10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遽(    )  髀(    )  跛(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 《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与                    的对立统一关系。4.根据解释,写出成语。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5.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①人皆吊之(    )a.慰问         b.吊着            c.哀悼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a.将要          b.带领           c.将来③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6.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二、阅读理解。(一)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个故事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2.“要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5.“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6.文中写狮子与蚊子的“战斗”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手法。a.对话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7.在文中最后一节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二)有一次,浓烟忽然俯视一下烟囱,就嘲笑起烟囱来了:“多渺小、多可怜啊!你那样一动也不动,不嫌乏味么?我看你就像一根呆板的木头…你是什么时候站在我身子底下的?你注意了我高超的舞蹈么?你看了不觉得惭愧么?”烟囱回答道:“你比我高,比我粗大,还会舞蹈,这都不假。只是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这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浓烟冷笑了一声说:“你这完全是妒忌我。但妒忌也是白搭。你看我的千变万化,你看我越变越大……”浓烟继续自我欣赏,继续在摇摇摆摆中腾空。他一边飞舞一边扩散,色彩越变越淡,声音也越来越微弱。飞升呀,飞升呀,他不断扩散,最后终于完全消失了。1.写浓烟居高临下、自高自大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表现他对烟囱说话的口吻时,用的词语是________,这表现了浓烟________的性格。2.在烟囱的回答中,哪句话击中了浓烟的要害,指出了浓烟的不足?                                                                   3.简要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揭示了烟囱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三)运盐的驴子驴子背盐过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盐溶化了一些,它站起来感到轻了许多,心里很高兴。后来有一回,它背着海绵走到河边的时候,以为在水里打个滚又会使负担减轻,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绵吸足了水,他再也站不起来,便淹死在河里了。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杨子之邻人亡羊①《列子》杨子②之邻人亡③羊,既率其党④,又请杨子之竖⑤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⑥,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⑦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注:①选自《列子・说符》。②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③亡:丢失。④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⑤竖:仆人。⑥既反:已经返回。既,已经。反,同“返”。⑦奚:何,为什么。1.邻人的羊丢失了,他为什么带着许多人去追?很多人去追羊,为什么还让羊跑掉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意思,并说说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zhòu  bì  jiào  kǎi  jù  bì  bó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 4.①大模大样 ②张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5.①、a  ②、b  ③、b6.①.√  ②.×  ③.√  ④.×二、阅读理解:(一)1.a.在竞赛或斗争中比试高低;毫不畏惧  b.打了胜仗所唱的歌;洋洋得意  2.(你并)不比我强  3.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或扬长避短  4.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  5.否定句  肯定句  第2句  第1句  6.bc  7.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二)1.俯视;嘲笑;傲慢、自大  2.你的行动没有一定的方向,你永远只会随风飘荡  3.语言描写,揭示了烟囱坚定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品格。(三)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凭“老经验”办事,否则就会受到严惩(四)1.因为岔道太多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邻人不知羊跑到哪条道上,没有去追,只好回来了。  2.歧路亡羊。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11

  教案

  ○教学目标

  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分析故事情节。

  ③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分析故事情节。

  ②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反思

  《寓言四则》整体阅读难度不大,因此我不准备在对课文整体阅读上花时间,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寓意的理解和寓言同学生的关系。

  寓意的理解我的目标不是说仅仅让学生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而是把寓意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本来我设立的目标为一则寓言,多种解读。

  这四则寓言,我也没有按照书本的顺序来教,而是让学生来挑选,他们对哪则寓言最感兴趣哪则就先交,学生说他们对《蚊子和狮子》这一则寓言最感兴趣,我想,学生可能对情节性比较强的作品更感兴趣。在理解寓意的时候,一些学生认为蚊子被蜘蛛吃掉,那是偶然的,但是书本上又认为这不是偶然的,显然这正是难点之所在,学生无法说出理由,我认为这和学生对偶然和必然的理解有关系,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偶然。我分析说:“同学们认为蚊子战胜狮子是必然的,因为在战胜狮子之前,蚊子做了精心的布置,但是蚊子被蜘蛛网粘住,那是因为蚊子不小心的缘故,所以是偶然,对不对?”学生们同意了我的看法。

  我接着说:“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了确实是偶然,但是对于一只骄傲自大的蚊子,它放松了对比狮子弱小的生物的警惕,它就危险了,如果不是被蜘蛛吃掉了,迟早也会被壁虎吃掉了,或者被那一只癞蛤蟆吃掉。这是不是就是必然的。”学生理解了这个难点。

  我再问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们纷纷举自己在考试中经常遇到难的题目能完成,但是简单的题目却经常出现问题的例子,这也算是切题。

  学生第二喜欢的是《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故事》,不过,学生对这个故事阅读还不够到位,他们认为赫尔墨斯到人间真的是为了询问自己到底值多少钱。我提一个问题:赫尔墨斯如果真的是为了搞明白自己到底值多少钱,那么,他应该认为自己有可能会值大钱,也可能不值钱,但是从他询问宙斯和赫拉的价格以及认为自己为商人做好事应该值大钱的心理活动,说明了赫尔墨斯这个人是有这很强的虚荣心。学生于是明白了。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我问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似乎还是没办法从这个抽象结论里找出生活中相对应的例子,我举了学生打扮的例子:很多人觉得穿好看的衣服别人会特别注意,但是对班上的同学来讲,很少人会因为打扮而对自己印象好起来,大部分人和同学交往主要是看交往的实质内容,比如你这个人的脾气怎么样,会不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我读初中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的姐姐,据说她一天要换三套衣服,她以为自己这样的打扮很抢眼,但班上的同学却赠送给她一个绰号:白骨精。这是贬义,说她像白骨精那样善变。

  学生第三喜欢的是《智子疑邻》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我举一个例子,比如陈默涵(平常表现好)和王兵(平常表现不好)两个上课把书该在头上睡觉,老师说:“瞧,王兵这个人就是不爱读书,读书的时候却在睡觉,看看人家默涵,睡觉的时候还在读书。”学生笑起来,找出生活中许多对人不对事的例子。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感情用事的例子太多了。

  《塞翁失马》这一则寓言,福祸转化的故事在我们生活里也是太多了,像《蚊子和狮子的故事》这一则就是福祸相互转化的故事,我主要向学生传达,当你做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下去,就像黎明之前那一刻是最黑暗,如果能坚持下去,光明就要来临了,大多数在都是“死”在黎明之前那一刻,缺乏的就是坚持。

  这一类文章最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相挂钩,学生听课比较有兴趣,对老师来说,寓言并非是为孩子准备的,像《皇帝的新装》那样,大部分新装都有那么一个皇帝,所以无论大人小孩都容易引发共鸣。本来课文目标是一个文本,多个解读,对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的难度。只是,这样的课似乎政治课的味道更浓,上得有些不像语文课。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12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 篇13

  ○教学目标 

  ①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② 分析故事情节。

  ③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④ 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① 分析故事情节。

  ② 多角度概括寓意。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结合注释试着翻译。

  老师: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教学设计

  导入  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① 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② 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

  ③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这个环节一定要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④ 复述课文大意

  这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

  讨论

  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

  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这个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可以讨论出结果。教师告诉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见到成语,可以从寓言故事的角度帮助理解意义。(当然,并非所有的成语都是从寓言故事中概括出来的。)

  小结

  ①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②布置作业 。

  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教学设计

  导入  

  ①《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②你是如何得出这寓意的?

  (由学生回答《智子疑邻》寓意的理解,过渡到寓意是通过分析寓言情节得出的。)情节的设置、想像是寓言创作中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再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发挥想像,学习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

  讨论,分析寓言情节,认识寓言情节的作用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底谷。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白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③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像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①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编题目:a.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b.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②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学生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编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正合适。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想像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像;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总结

  ①教师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②布置作业 

  a.依据课堂讨论,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b.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寓言四则》(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评估测试(通用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