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通用15篇)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通用1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通用15篇)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

  一、成功之处

  1、使用讲学稿,学有所依,目标明确。讲学稿是有效引导学生完成课业任务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它涵盖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各项内容,学、讲、练结合,手、脑、眼并用,使生摆脱了原有的只听不看、只听不练的单调的学习模式,克服了固有的学习惰性。讲学稿以书面的形式把所学的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为教师直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本节课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1)本首诗是学生升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首唐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了诗词诵读四步法:知作者――诵诗文,――品诗句――悟诗情。这不仅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方法,也对今后的诗词学习起到了指导的作用。(2)就中考而言,诗词诵读必不可少,其考察范围不拘一格,单靠抓重难点,已远不能满足中考要求。本首诗也不例外,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故讲学稿内容涉及了作者、易混字词、朗读节奏、文学常识等最基本的知识,旨在提示、强化学生记忆,夯实基础。对重难点问题的生成,也不是一蹴而就,力求把知识问题化、问题梯度化,使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做到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3)板书设计,一目了然,构建了知识框架。合理有效的板书为本节课的内容起到了总结概括的作用,便于学生对知识整合与识记,形成了知识框架,达到了概括能力提升的目的。

  二、不足之处

  1、学生学习步调不一致,教师缺乏灵活多变的调控措施。在自主学习环节,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快速完成任务,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相对滞后,速度较慢。为照顾到全体学生,教师不得不耐心等待,致使优等生相对时间闲置,出现了时间浪费的现象。我想今后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引导优等生:(1)反复识记,加深印象。(2)优帮差,提升自我能力。(3)回归文本,为质疑问难做充分准备。总之,力争使每位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让他们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能力。

  2、小组合作欠积极,教师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中,组员显示出较大的盲目化、形式化,“做个样子给老师看”的心里很严重。如:当老师提到对 “杨花”这一意象的理解时,很多学生不从问题本身入手,大胆质疑讨论,而是急于翻阅参考资料,盲目求助于组员,更有甚者,泰然处之、坐享其成。对这一现状,教师显得无所适从。我想,今后应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尝试。(1)采取小组积分,引入竞争机制。(2)充分发挥组长的协调作用,把任务下达到每个组员,发挥整体优势。(3)对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少批评。(4)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较难的问题,适时地给予点拨指导。避免过度等待、不等待两种极端现象的出现,提高课堂效率。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2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第一课时以认知性阅读、感知性阅读为主,准字达到读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二课时以涵泳性阅读为主,达到深入作品意境之中,细细品位妙处的目的。

  2、通过关键词语和句子,理清课文思路,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位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4、当堂课讲解的有关课文内容,尽量当堂背诵。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可由单元提示直接导入,也可由背诵描写春天的名家名句导入,或者由动人的音乐《春之声圆舞曲》,或由优美的图片名画导入。

  2、默读

  3、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些景物各有何特点?各段描写之间有何关联?请用简洁的语言,尽量完整的说出本文的行文脉络。

  6、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文理,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大师笔下春天的主要内容。

  7、朗读全文。

  8、背诵其中精彩语段。

  9、作业。

  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5分钟完成《课课练》一、二、三、四、五大题,巩固词语。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播、补充。

  ――你喜欢文中哪些优美的语句?为什么喜欢?用简洁的语言来分析。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并模仿举例。

  ――你认为好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特点?应当如何品位语言的精妙之处?在文字表达上应注意些什么?

  3、小结归纳出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由学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师以实例点播启发,尽量不要告诉学生现成答案。学生说不全就再读相关语段,再体会,再尝试表达。

  4、伴随音乐,自由地、富有激情地朗读《春》,再次体会大师笔法,体会自然之美,体会生活之美,体会情感之美。

  5、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6、语段训练:完成景物片段描写训练《校园的春天》,进一步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交流改进。

  7、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精彩语段,感悟体会,加深印象。

  8、课后练习:

  ――完成《课课练》。

  ――进一步补充完善课堂片段练习。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3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近,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4、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6、信息反馈: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4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三、课前准备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语言之美。

  2、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3、研读与赏析

  ①整体感知后,对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

  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学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向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

  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

  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4、[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②自由探究

  [问题组]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明确]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5、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打下牢固的基础。

  ③延伸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6、信息反馈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5

  一、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

  ③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四、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②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显示)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朗读之后,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明确]

  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b.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研读与赏析

  ①示学生绘制的图画或。(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a.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②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 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b.由远及近的顺序。

  c.优美语句赏析:

  先找出优美的语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

  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美句赏析参照)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为什么“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③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3、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4、布置作业

  ①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5、信息反馈: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5、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

  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简况,弄清本文内容(检查预习)

  1、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内容: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3、谈一谈初读感受。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2、译一译:

  ①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A、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谒:谒:扳:称:

  B、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C、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议一议:

  ⑴课文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⑵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⑶辩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A、天资聪慧是成长的关键

  B、后天教育是成长的关键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②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以议论为主。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④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如何体会。

  可从两方面体会:

  a、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其中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b、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3、模仿表演:模仿仲永及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情节。

  五、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语言简练。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2、拓展阅读:

  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六、分层检测(见题卡)

  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我们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2、课外延伸:

  ①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②组织讨论当今社会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③课后背诵全文。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7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三、课前准备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人新课

  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的意境之美,品味的语言之美。

  2、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

  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互相补充。

  [明确]

  a,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b,写对济南的总体感:“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写薄雪覆盖下的山

  再写城外的远山,

  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写水藻之绿,衬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

  3、研读与赏析

  ①整体感知后,对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

  问题组:

  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

  学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一?向晴 }宝地

  与热带相比温晴

  b.济南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

  此处学生可再体会:①为什么称“小山”因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与之比较)。②“圈儿”、口儿,,将“儿”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读一遍,比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儿”与“小”搭配,贴切地表现出其“小”,表达出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情”。并让学生试着画出这种地形,体会其特点,教师可根据学生画出的地形图作小结。

  4、[教师小结]

  在济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正是这特殊的地形特点,使得济南的冬天“暖和安适”。

  ②自由探究

  [问题组]

  a.你最喜欢济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认为语段中哪个词语用得最妙?妙在何处?

  b.有感情地朗读你所喜欢的语段。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明确]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f.“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如此要点,文中还有多处,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有感情地朗读。

  ③合作探究

  进一步探讨,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明确]

  a.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点“温晴”为主线贯穿全文的。

  b.作者紧扣这一点,三段文字写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写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将天气、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

  d.多用比喻和拟人,形似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表达了作者喜爱赞美的深情。

  e.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其含义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的算是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5、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好,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本文,你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打下牢固的基础。

  ③延伸作业

  请你仔细观察你家乡冬天的景物,倾注你对家乡无限热爱之情,借鉴课文中的某些写法,将最有特点的景物写出来,自拟题目,字数不限。

  6、信息反馈: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8

  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研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多媒体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或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例)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2、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例1: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例2: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三、作业

  ① 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 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三、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xx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积累、拓展

  1、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

  2、背诵课文

  五、作业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六、教后反思: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9

  教案作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案是教师把所学教育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出的成果,那么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是什么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伤仲永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4、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5、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体会揣摩语言的简洁、洗炼。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名言导入,激趣引读

  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简况,弄清本文内容(检查预习)

  1、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内容: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3、谈一谈初读感受。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2、译一译:

  ①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疑难词语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教师适当提高、指导。

  A、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隶: 谒: 谒: 扳: 称:

  B、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①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②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③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 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⑤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①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②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③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④受于人者不至:被,介词

  C、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3、议一议:

  ⑴课文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

  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⑵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⑶辩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A、天资聪慧是成长的关键

  B、后天教育是成长的关键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②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以议论为主。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④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如何体会。

  可从两方面体会:

  a、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其中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b、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3、模仿表演:模仿仲永及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情节。

  五、体验反思,拓展阅读

  1、体验反思: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 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语言简练。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2、拓展阅读:

  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六、分层检测(见题卡)

  七、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我们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2、课外延伸:

  ①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②组织讨论当今社会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③课后背诵全文。

  伤仲永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道理。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什么是天才?古今往来,有许多鼓励人们成才的格言,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这些话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就是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自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才也是需要后天学习的。

  二、作者介绍

  王安石( 1021 - 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文题含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找出因字词句造成的阅读障碍,做出标记。

  2 、互动交流:凡是不懂的问题,包括汉字的读音、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都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来。学生互问互答,实时引导指点。

  3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 | 识书具,忽 | 啼求之。

  ②借旁近 | 与之,即 | 书诗四句,并 | 自为其名。

  ③其诗 |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 | 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 | 皆有可观者。

  ⑤父 | 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 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 | 久

  4 、重点词语的理解:

  ( 1 )课文注释中的重点字词;

  ( 2 )一词多义:

  ①其:并自为其名——自己的(他的);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指方仲永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仲永写的诗; 父利其然也——他的;

  其受之天也——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

  彼其受之天也——他; 如此其贤也——助词,无意

  ②之:忽啼求之——代书具; 借旁近与之——代仲永;

  传一乡秀才观之——代仲永写的诗; 邑人奇之——代仲永写诗这件事;

  或以钱币乞之——代仲永写的诗; 余闻之也久——代方仲永很有才这件事;

  于舅家见之——代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受之天也——调节音节,无意; 卒之为众人——无意义

  ③于: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到,引出对象; 于舅家见之——在;

  贤于材人远矣——比,表示比较;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从

  ④然:父利其然也——这样,指“或以钱币乞之”;

  泯然众人矣——……的样子

  ( 3 )词类活用:

  ①伤仲永——哀伤,为……哀伤; ②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③邑人奇之——对……感到惊奇; ④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

  ⑤父利其然也——以为……有利可图

  (4 )翻译重要句子

  四、研习课文

  1 、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 1 、 2 段,叙事——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闻

  “……——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见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闻

  第二部分:第 3 段,说理——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2 、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明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 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3 、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 好处?

  明确: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4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

  从方仲永的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使学”;从道理上讲,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 、最后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明确: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6 、最后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明确: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 至也”。从“彼其……”至文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 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五、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1 、语言简练而精当。

  ①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②“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③“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 、借事说理,叙事平实,说理自然,叙是议的依托,议是叙的深化,说服力强,引人深思。

  3 、先扬后抑,以巨大的反差给人强烈的心理反差。

  4 、事理结合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但情感的流露也增色不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教学反思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要是以前教师可能经常寻找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抛出了),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事又使我想到,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这次高拓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它超出了我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是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的。它让我深感到,一个责任心强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及时给予鼓励、引导。请随时提供给同学畅所欲问、畅所欲答,尽其所未尽,知其所未知的学习空间吧!要知道,超常的思维更能有超常的创造,“节外生枝”花更艳!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0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2、 做“学习与评价”是的有关练习。

  《蝶恋花》诗词鉴赏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析晏殊的这首《蝶恋花》,可着一“愁”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愁?词中已明确告诉我们了,是离别之愁。古今写离愁的诗词多如牛毛,那此词有何独到之处,以致能脍炙人口。因为它能融细腻与宏阔为一体,不仅写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写出愁之变、之动。本词中所写之愁,不管是意蕴内涵,还是其呈现方式,均在不断流动变化着,对比分析词的上下片,这种变化体现得很明显。如果说词的上片对愁的刻画是内倾的幽深的,那么词的下片对愁的展现则是外向的悲壮的,这种格调变化有力地提升了词的品质内涵而区别于一般写离愁别恨的诗词。

  词的上片,作者寄愁于景,通过槛菊、兰花、月光等意象渲染离愁之苦,这种情感呈现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槛菊愁烟兰泣露”,传神在“愁”、“泣”二字,用拟人化手法隐约透露主人公内心情感。试着将这二字改成“绕”和“滴”,就韵味全无了。“燕子双飞去”、“月光穿朱户”,这些景象触动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隐秘处,使其内心愁绪弥漫扩散,彻夜难眠。

  内心之愁实在无法装盛了,那就只好设法排解,于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独上高楼”的举动和“欲寄彩笺兼尺素”的愿望。“望尽天涯路”似乎为情感宣泄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但天涯路的尽头是什么呢?除了虚空还是虚空,这使主人公内心之愁更深更浓了。欲寄书信,却又是山长水阔,无处可达,更使内心之愁带上一点悲凉甚至悲壮的色彩了。

  “曲尽幽微,富于变化,境界宏阔,格调高远”是晏殊这首《蝶恋花》的过人之处。

  附词话三则

  1、词人须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2、诗词鸣不平。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之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国维《人间词话》

  3、大家诗词脱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蝶恋花》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2分)

  (2)“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景中含情”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3)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2分)

  ①拟人;(1分)

  ②清冷(哀愁)。(1分)

  (2)(4分)

  ① 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景色萧索;(1分)

  ②暗示主人公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愁苦心境;(1分)萧索之景含有强烈的孤独之情。(2分)

  (3)(4分)主人公因离别之苦而一夜未眠,次日所见庭院之景更感孤独凄清;(1分)登高望远不见所思,满腹离愁更无处可寄。(1分)刻画了一位满腹离愁、孤独(怅惘)的女主人公形象。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1

  二)

  童趣

  一、学习目标

  ①背诵、翻译全文。

  ②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

  ③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二、学习重难点

  ①掌握文言词句,

  ②感悟“物外之趣”。

  三、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②掌握字词。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疏通文意。

  ②理解课文内容。

  二、自学设计

  1、导入

  同学们,儿童是天真烂漫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做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学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

  板书课题。

  2、作品、作者简介

  3、教师导学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二是要用心领悟;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本文,首先要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

  4、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和点拨。

  解释词义,疏通文意

  ①默读课文,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

  a.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b.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d.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e.果如鹤唳云端。f.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g.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h.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i.昂首观之,项为之强。j.徐喷以烟。

  k.以草为林。l.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在教师的帮助下,试着让学生将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③反复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三、作业

  ①完成“研讨和练习”二。

  ②写复述课文内容的提纲。

  ③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理解课文中表现的“物外之趣”。

  ②认识“物外之趣”这一精神体验的意义。

  二、自学设计

  1、检查作业

  复述、背诵、翻译课文。

  2、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a.这篇课文的主旨是什么?

  b.请概括地说出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物外之趣”?

  ②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启发、点拨、引导。

  a.参考注解,试说说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提示]“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b.你认为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是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3、体验与反思

  a.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试展示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鼓励同学们敞开述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畅谈体会,做好评价。

  b.讨论: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提示]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

  c.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提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

  答案不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热情鼓励。

  多角度思考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提示:a、珍惜生命。b、处置有度

  三、作业

  a、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b、 将“体验反思b”写成300字的短文。

  四、小结

  同学们,《童趣》是一篇饶有兴味的文章。作者的奇思妙想引发我们很多美丽的联想和想像。其实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

  都是在联想、想像甚至幻想中产生的。少年儿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我们应当把它充分开发出来,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

  多姿多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逐渐引起对文言文兴趣,多多积累文言词汇,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五、板书设计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联想和想象

  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

  草丛、虫蚊、土砾

  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

  癞蛤蟆

  庞然大物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2

  一、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三、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五、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1、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2、诵读课文

  3、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4、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5、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6、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3

  一、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例如:

  a. 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 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

  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看云识天气

  3、感知内容

  ①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4、研读赏析

  ① 教师导学:科普说明文的学习,可以遵循规律,即: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从以上四个方面去研读一篇文章,会更加清晰。

  ② 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填表,准确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表示的天气情况。

  可让学生自行设计表格,在阅读中思考:a.共有几种类型的云?b.表格如何设计得简洁明了?巳也可以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也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在班上讲述自己的设计和理解,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设计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课文。

  教师总结指导: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种。只要顺序合理即可,设计的简洁些、详细些都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学生讨论填表后,教师进一步指导:通过表格的填写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说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气的关系,同时有一定的合理说明顺序总分。为了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等等(当然也有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总括看来可称为生动说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请同学们研读讨论。

  ③合作探究

  a. 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b. 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学生可以讨论并畅所欲言,也许所说的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胆讲述,教师都应表示赞赏,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把它们之间的差别,进行了比较说明,这种作比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气关系的特征。许多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仅使文章生动,更重要的是让云的特征更加鲜明。用词准确,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吗?为什么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④反馈交流

  学生再次速读课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题目,交流思考,看看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出示投影)读课文,理解概括交流对以下问题的解答。比一比,哪一组思维更敏捷,

  问题组: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b.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d.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e.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b.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c.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d.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e.论述有理即可。

  总结: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5、延伸作业

  用本课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小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拟。 -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4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①范读

  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

  ③默读

  感知课文内容:

  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

  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篇15

  指导思想及教学目标:

  1、以学生自读为主,培养运用多种自读的方法阅读课文的能力。

  2、调动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世界,体会诗情画意般的美感。

  3、加强朗读训练,精彩片段要求背诵。

  教学步骤

  安排一课时

  1、悬测:阅读标题,悬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2、速读:抓住重点词语,理清作者思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划出文中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3、精读:潜心与作品之中,品位体会,理解赏析,分析作品都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的,文章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等等,通过学生提问研讨加以解决。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想象,为什么?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分析其作用。

  ――与《童趣》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想象力给人们带来的富有情趣的美好体验。假设自己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口头表述一段文字。

  4、点拨:由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强调要点。

  5、由学生归纳出本课的学习要点。(写作手法,语言特色,人生感悟等)

  5、反复朗读课文,反复朗诵精彩片段,培养语感并达到会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通用15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