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通用17篇)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通用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通用17篇)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

  一、激情导入

  师:请看大屏幕。师述:这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罕见奇特的现象。水滴拆接连不断地滴在石块的同一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地重着同一个动作,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我们把这个奇特的现象叫做--------(齐说“滴水穿石”)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板题,看着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请大家打开书,这一启示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一起读。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实现理想

  师:看来这一启示已经印在我们脑海中。那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下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呢?(在课文中“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具体体现在哪里?板书)

  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有更大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出示任务一:“滴水穿石”这一现象中,在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出水滴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词句。并作上记号,读一读。

  2、自主学习

  生:接连不断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师:找得很准。水滴这样接连不断地,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重复一个动作,从这里就能看出水滴的--------齐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师:文中用一组近义词写水滴不停地滴,就更能突出水滴的----齐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你能读出水滴的专一吗?谁能读得更好。更能表达出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滴穿石块也决非一日之功。可是,“功到自然成“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感受一下小水滴是怎么滴穿石块的,读出它的专一和恒心。(课件出示文字)

  生:齐读。

  师: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同学们,按理说雨水的力量远远大于水滴的力量,那为什么小水滴能滴穿石头,而雨水不能,其根本区别在哪里?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指读4自然段

  (课件出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师:一起再读这句话,这一句什么句?作者用设问句告诉我们,自己的观点就是------齐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水滴因为执着,滴穿了坚硬的石块,而雨水没有这样的精神,同学们水滴和雨水你喜欢谁呢?让我们带着喜欢的的感情读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在文中身担重任,想想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与课文的结尾形成了呼应。

  师:再读这句话,这句话又是什么句?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生:读“如果------就-------”

  师: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生: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作者强烈的反问语气告诉我们什么样观点?

  齐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是的,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古今中外,就有许多名人的事例更加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任务二:默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三位名人的事例,把使你感受动的词句画下来,可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写出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交流:

  师:课文例举了哪三位名人?

  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师板书

  师:谁的事例让你感受最深刻?

  交流李时珍: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巨著《本草纲目》。

  生:“其中,“二十多年”里,他翻山越岭,访名医,尝药草,说明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善于从数字中捕捉信息。我们也要善于从文字中想象画面。如:这是怎样的二十多年?不懈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想象表达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他的这种精神吗?

  生:读

  师:能听出来你对他的敬佩,谁还想试试

  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感觉到了你的信心。

  师:李时珍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能做到的是常人所做不到的。他就是靠着这种----------(齐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一齐读。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体会另外两位名人:爱迪生、齐白石。

  交流方法:

  1、读句子,找关键词。

  2、结合批注,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出你对他的敬佩之情。

  交流;

  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的艺术生涯中,始终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就是,。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地创作,

  生: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体会到爱迪生的特之以恒。

  师:他是如何孜孜不倦的?

  生:自谋生计,当小贩、服务员。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

  师:说得很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谁能读一读爱迪生的事例?

  生:朗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对他的敬佩之情。

  生:我也能读出来。读

  师:老师听了深受感动。白石老人的事例谁来说呢?

  生:我从“十年、没有停止、不教一日闲过、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体会到齐白石老人的坚持不懈。我还能用朗读表现出我对他的感慨。读

  生:我从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体会到白石老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

  师:体会太深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师;拿起书来,我们一起朗读体会他们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分角色朗读)

  师:名人成功的事例举不胜举,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的成功事例?他们也是具有这样“滴水穿石”的精神而取得成功的?

  生:匡衡凿壁偷光李白铁杵磨成针王冕放牛扣书徐霞客壮游天下等。

  师:大家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师补充贝多芬资料。

  师:挫折和障碍都没能把他们打垮,他们面对自己的理想,面对坎坷,不动摇,不妥协,不放弃,他们的这种精神就是--------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我们一起来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师:看来,同学们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含义,让我们再次铭记这耐人寻味的启示吧,齐读

  师: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这句话中有两组反义词是

  师:这种表达方式是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准确而又全面的表达,这种正反说明的方式更具有说服力,同学们这种方法作者在文中还有体现,请看黑板上的两个事例,你看出了什么?

  生:正反举例

  师: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也大胆的运用这种方法表达,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三、检测导结;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你能填出几个意思相同的四字词?)

  生: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不懈努力孜孜不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坚韧不拔

  师:看来同学们领会了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再读一次体会。

  生:读。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我们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里不防告诉在坐的老师和同学,你遇到过什么困难,当这些困难的挫折挡住你前进的道路时,你是怎样做呢?

  生交流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要想成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缺一不可,让我们都来做小水滴,都像名人一样学习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把我们刚才的心里话写下来好吗?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正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举例

  反雨水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实现理想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2

  【教学理念】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发现。”

  2、以“品文意、练思维、重朗读、抓落实”为研读目标,力求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 离 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引入漫画“挖井人”,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 教学方法 】

  用“五重教学法”教学,通过与文本对话,真实体验,展开想像,并运用形式各异、充满鼓励与思考的阅读,让学生读出情趣,咀嚼品味,通过课内外联系,获得立体的、多层面的审美感受,走的进,用的出。

  【 课堂实录 】

  师:普普通通的水(板书:水),平平凡凡的石(板书:石,书写较大),却演绎了一段滴水穿石的佳话(板书:滴、穿;穿字长些),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启示。(板书:的启示)

  师:留下了什么启示呢?在读书之前我送给大家一个字(板书:百,生读)有句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其实就算你读一百遍,如果是漫不经心,还不如认认真真读一遍,(用红粉笔描“百”字上面一横),下面就请大家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一遍课文,看看滴水穿石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认认真真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老师也找到了(出示小黑板:我们要铭记……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大家读一读,自己体会体会。

  生:读启示。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朗读。

  师:实现美好的理想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重要的启示呢?

  让我们走进太极洞,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大家细读第一节,思考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生:自由读第一节。

  师:谁愿意做个导游,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

  生:读第一节,很有感情。

  师: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谁来说说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何能够穿石?

  生: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的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一大奇观。

  师:你再读读这部分,看能不能让大家听出来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头的。

  生: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

  师:停,打断一下,老师感觉水滴着滴着停了,你再读一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同的感觉。

  生:再读,并强调了“接连不断”。

  师:谁听出来了,滴水是如何穿石的。

  生:因为水滴接连不断的滴,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生:水滴靠的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

  师:的确,功到自然成。大家能不能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水滴穿石的精神呢?

  生:自由读这部分。

  师:读给你的同桌听,看你的同桌有没有与你相同的感受。

  生:互读这一部分。

  师:滴水穿石成就了太极洞内这一大奇观,但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在生活中,雨水同样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从高空落下来,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

  生:因为雨水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师:没有专一的目标就是三心二意,(在小黑板上用“~~”标出三心二意)不能持之以恒就是半途而废。(在小黑板上用“~~”标出半途而废)

  师:其实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在小黑板上用“――”标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创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迹,让我们再读一读需要我们铭记的启示,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

  生:再读启示。

  师: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如果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名人,你找出有关内容,边读边想想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最佩服哪一位,把有关语句画下来,反复地读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思考,或把你想对这些名人说的话写下来。

  生:边读书边批注。

  师:在品读的过程中,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我先不找同学说,看谁能把你最佩服的人通过朗读,让同桌也拥有和你一样的感受。

  生:同桌互读。

  师:我看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说自己的感受了,先别急,你们小组内先互相说说,交流交流。

  生:小组内交流看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读书体会、个人感受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生:(读: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他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读到这儿,我觉得齐白石老人最值得我们学习,因为他到了晚年,本可以像其他老人一样安度晚年,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仍然每天坚持作画三幅,一直以来从没间断,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齐白石爷爷的“不叫一日闲过”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小学生最需要的一种精神,如果你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好好地利用每一天,那么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的确,时间就是生命!

  生:我也是佩服齐白石爷爷,小时侯他就开始打工,边打工边拿一个木棒在地上画,在他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时候,受到了很多挫折,可他都克服了,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画家,我们应该向白石爷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

  师:能看得出来这位同学一定很讲礼貌。老师问一下,白石老人小时侯的事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从书上看到的。

  师:不错,书是知识的海洋,接着来。

  生:我知道,白石老人的虾画得特别出名。由此我总结出一句话:成功的作品必须用勤奋去换取。

  师:精辟,老师想到一句话: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生:(读:他翻山越岭……《本草纲目》)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李时珍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历尽千辛万苦的,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可李时珍却靠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做到了。

  师:是啊,为了完成巨著,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努力,人生有几个二十几年啊!

  生:(读:明代著名……立志学医),读了这句话,我体会到了李时珍的成功不光靠持之以恒的精神,还靠目标专一。

  师:你的回答很精彩,我建议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生:我想,李时珍医生当时访名医、尝草药,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的药草是有毒的,从这可以看出,李时珍医生还具有一种随时为医学献身的精神。

  师:又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也许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才使他坚持到最后!

  生:(读: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093项发明专利权!)我很佩服爱迪生,虽然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却对自己所喜爱的事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照样成就了一番事业。

  师:是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生:我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对电学试验的研究,人类可能不会这么早拥有白炽灯、电话筒等发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大家拼搏吧!

  师:好!为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心人鼓掌!

  生:热烈鼓掌。

  师:访名医,尝药草,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毕生孜孜不倦给人类留下了1093项发明的爱迪生,还有“不叫一日闲过”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们钦佩不已。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毕生孜孜不倦,潜心科学研究,把一生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

  生:王献之发愤练习书法,练浑18缸水,由于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师:不错,他的父亲王羲之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书法家。

  生:我想到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诗人李白就是受了这个启示才发奋读书写作,成为“诗仙”。

  生:我想到了法布尔,他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亲叫他放鸭子的时候,他就到水边逮蝴蝶、捉甲虫,还背着父母研究昆虫,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

  师:对,靠的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我想到了华罗庚爷爷说过的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他也是这样做的。

  生:我想到了一个神话故事“劈山救母”,沉香为了救妈妈,不管白天黑夜,都发奋练武,终于救出了妈妈。

  师:是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咱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生:外公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每天坚持跑步,不管天有多冷。

  师:你外公身体一定很好吧。 (生:是的。)

  生:我班的秦艳同学每天坚持读书,而且读的都是中外名著,在上次徐州市“金山桥杯”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师:一等奖是靠坚持不懈的读书、持之以恒的写作换来的。

  生:我爸一有空就去钓鱼,有时老半天都钓不到,但他还坚持钓。

  师:放心吧,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会喝到鲜美的鱼汤的。

  生:我们学校有个小花坛,当中午的时候,花儿便从百花争艳变得奄奄一息,就当这时张柔同学便去打水“拯救”花儿,天天如此,从此以后,花儿在张柔的照料下更加鲜艳了。

  师:嗯,说的好!我建议大家再去读读这个耐人寻味的启示,我想此时此刻你的感觉一定更不一样了。

  生:读启示。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名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是个挖井人。(师出示漫画《挖井人》,介绍: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废锨,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断的水)

  师:通过这幅漫画,你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生:我看到了,挖井人马上就要挖到水了,可他却半途而废了,又转移了目标,这使我体会到了目标专一的重要性。

  生:我得到的启示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向挖井人那样,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生:我看出了挖井人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挖不到水。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挖井人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你看他都挖了那么多井,只不过他目标不专一,总是三心二意,所以挖不到水。

  师:说的好,要想成功,持之以恒和目标专一这两者缺一不可的。

  生:我懂得了,你只有持之以恒、目标专一,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水,才能获得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师:经典!(师伸出大拇指)

  生: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也许你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

  师:的确。有时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

  师:既然是朋友了,那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使他尽快的挖到水?

  生:朋友啊,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想做的事情就要做到底,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生:朋友啊,你挖了多长时间啊,如果你把这些时间花在一个井上,你早喝道甘甜的水了。

  生:三心二意,你好。你这样挖井是永远挖不到水的。一个人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希望你早日成为一心一意。

  生:朋友,你应当向白石老人学习,别再三心二意了。我建议你改个名字叫目标专一,把那把半途而废的破锨给扔了,换一把持之以恒锨,相信你一定会挖到水的。

  生:你知道吗,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实你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你目标不专一,我希望你以后改掉三心二意的坏习惯,你一定会挖到比什么都甜的水。

  师:同学们,对于你们的思维、你们的回答,老师只想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彩。

  师:咱们这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老师这还有项作业(小黑板出示)。

  师:超市里的东西随便挑,作业超市里的作业也随便挑,大家任选一题课后完成。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3

  作者:徐州庞庄小学 朱红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75

  基于学生视界,促进学生发展《滴水穿石的启示》沉淀在我心中的思考

  徐州庞庄小学     朱红

  前不久,我参加江苏省课题优质课比赛,执教的是《滴水穿石的启示》2次执教同一课,同样的教学目标,同样年龄的学生,但因调整了策略,前后的教学效果迥然不同。

  第一次执教片段

  师:滴水穿石的启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你要用这样的道理去说服别人是不够的。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人物,请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介绍了哪三个人?世上成功的人物太多像他们那样伟大的也不少,为什么作者单单写了这三个人?这三个人都与滴水穿石有关系,他们的什么方面与滴水穿石的哪一点相对应?

  生:因为爱迪生大家都熟悉。

  生:因为他们都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后来几个学生的回答也是“吭吭哧哧”教室里一时出现冷场)

  师(着急地):请同学们看看第3自然段的最后2句话,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因为这三个人是古今中外的代表

  生: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成功都是因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所以其它人的事例就不用举了。

  师:现在读滴水穿石的启示,心里应该厚实多了,对“滴水穿石”,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师:这三个人物你对谁最感兴趣?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我对李时珍最感兴趣,特别是“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令我感动。

  生:“访名医,尝药草”也令我感动。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二十几年”说明时间之长,令我感动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

  师:“二十几年”读得慢一些,这是坚持了多么长的时间,二十几年间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仍然坚持下来。

  (学生重新读,还是读得没有任何情感,又有几个同学读还是缺乏语感)

  课,就这样“顽强”地坚持下来

  课后,开始埋怨学生--文化底蕴浅薄,表达能力欠缺胆子太小,遇到有许多人听课,就吓得“呆若木鸡”。

  可是我们又拿什么责怪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注重平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了吗?注重在每时每刻让学生去积累语言、博览群书了吗?新课标表述的具体要求,我们真的做到了几点?我们真在平时的每时每刻尽到了语文教师的责任了吗?再说说我吧,在这节课上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为什么看到学生“冷场”的时候,不马上想出策略采取小组或同桌相互交流,缓和缓和气氛,再点拨学生指名发言呢?在学生读得淡而无味时,为什么不创设一种对话情境,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这样学生心灵受到触动,读书自然而然就声情并茂了,钻研教材,吃透文本,设计有深度的,符合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固然是好,可是课堂上做不到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因地制宜”或“因材施教”是不是缺乏应变能力的一种表现?没有任何“教学设计”能“包打天下”!只有自觉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应对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啊!看来,自己要很好地感谢这次教训--必须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位学生。

  第二次执教片段

  师:滴水穿石的启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你要用这样的道理去说服别人是不够的,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三个人物,请默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世上成功的人物太多,像他们那样伟大的也不少,为什么单单介绍这三个人物?这三个物都与滴水穿石有关系,他们的什么方面与滴水穿石的哪一点相对应?

  (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师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因为我们熟悉爱迪生

  师:再默读写爱迪生的句子,说说看你们熟悉爱迪生的什么?

  生:我知道爱迪生是发明家,他拥有1093项发明专利

  生:爱迪生之所以有这样成就是因他毕生孜孜不倦

  师:“毕生”指多长时间?他毕生都在干什么?爱迪生的什么方面与滴水穿石的哪一点相对应?

  师:李时珍、齐白石与滴水穿石有什么关系?

  生:都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生:这三个人成就事业,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的,

  师:李时珍是什么朝代人?

  生:明代

  师:是古代的

  师:爱迪生是哪个国家的?

  生:美国的

  师:是外国的,齐白石是哪个时代的?

  生:现代

  师:也就是今天的,谁现在明白了为什么选这三个人?

  生:他们是古今中外的代表人物

  师:写这三个人是因为他们

  生齐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二是因为作者想告诉我们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这三个人物跟“滴水穿石”有没有关系?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现在读滴水穿石的启示,心里应该厚实多了,比刚才读景观内容,你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对“古今中外”这个关键词语的点化,使学生认识到“古今中外”的具体含义,知道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将人物与滴水穿石勾连,这不就是启示吗?)

  师: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三个人你对谁最感动,圈画出最能表现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

  (生:默读课文,圈画词语)

  生:我最佩服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途中,会遇到许多危险还是坚持药学研究。

  生:二十几年都不间断,这种持之以恒令我感动

  师:我们班有同学参加比赛或演出的吗?

  生:今天早上我班参加市运动会,获得短跑第一名

  师:我能采访一下这位同学吗?

  请问:,为了这次比赛你训练了多长时间?在训练时有过放弃的念头吗?你又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生:……

  师:因为这一段时间,你的持之以恒,目标专一,你终于取得成功,祝贺你(和握手)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坚持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二个月都行,但让你坚持二十几年你能做到吗?李时珍为了研究医药,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多么漫长的时间啊!想象一下,这几十年间他会经历哪些考验?

  生:……

  师:现在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再次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会读出自己的感受,会读得有滋有味。

  (学生练习朗读,小明读得非常投入,声音凝重,不住地摇头和点头还伴有手势)

  师:请大家转过脸来,让我们再次聆听小明朗读的声音,欣赏他朗读的表情,分享他朗读的的愉悦

  (该生读后,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如果读文章能像小明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不仅证明你读进去了,而且证明你读懂了。

  两次教学同一课,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没变,必须完成的课堂训练没变,变化的只是为了达成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和手段,依学情而变,却变出有生命力的课堂,富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此大相径庭,原因何在?不得不引起我深深地思考:

  一、软性的设计

  上好一堂阅读课,课前,教师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和教材的具体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设定既明确又适当的教学目标,预先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预先设计教学方案,“凡事预则立”但课堂上教师完全按预设进行,而忽略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东西,就会使上课成了教师演示编制得十分精密的教案的单边活动。所以著名教育大师周一贯提出:课堂教学的设计要能够充分地按照课堂教学所具有的现场生成性的基本规律而作相应变化并为此留下最大的调适空间。

  如果说那些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必须实行的教学步骤,必须完成的课堂训练,无多大变化可言的话那么完成这些基本目标,完成这些基本任务的途径方法、过程、手段则应当根据具体的学情,灵活应变,现场处理,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型性。所以教学设计应当以具有高度柔性的“软性设计”为主。本案例中两次执教的教学目标没变,片段一:用告诉启发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片段二:用唤醒、疏导策略达到教学目标。第一次的教学设计统得过死,上课时不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第二次的设计为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调整教学的手段、方法、途径等。这样的软性设计也有不容易的地方,就是教师除了更高层次的把握文本备好教材外,还要预测学情,设想课堂学习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它要求教师必须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

  二、生成的课堂

  教师的预没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滴水不漏的,它有时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偏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

  本案例1中,教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学生诵读,可学生就是呆呆地,对再感人的精神也无动于衷。其实这种现象就是很好的反馈资源,在片断2中,我做个有心人,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明代的李时珍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文中人物的经历和学生的经历形成共鸣,正巧班中有一个学生在早上7:00多参加市运动会,100米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于是我就随机应变,抓住这个资源,“人物采访”“想象李时珍二十几年经历的考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

  总之,生成的课堂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质疑、问难和独特体验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因为我们的课堂是为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需要而存在的。(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研究》,12)

  搜索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www.diyifanwen.com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4

  这一课我是按照下面的思维来教的,与大家肯定有些差异,此文2002年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此文也收入我的拙著《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一书中。请大家批评之正。

  这篇课文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建议是这样的(因为笔者对这篇文章研究发现,如果这一课打破传统的方式来教,让学生以实验的方式来学,胜过书本的说教。这里将教学参考书的内容附上,一是告诉教师不要唯教参,一味地按照教参要求来教学,应该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维进行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二是以便与后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思维的教学之设计对照,以便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性策略;三是为教师构建新标准下的课文如何教的基本模式。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重点讲述了由这一奇观所得到的启示: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第一至二自然段为第一段,由“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第三至四自然段为第三段,用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事业的三个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并通过“水滴”与“雨水”作对比,从反面进一步说明这一观点。

  第五自然段为第三段,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课文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叙述言简意明,对由此所生发的感想写得有理有据。全文层次清楚,前后照应,语言精炼,应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仔细体会。

  [教学建议]

  ·读书指导

  首先,教师可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用讲故事的口吻,简要生动地讲述这一奇观,进而揭示“滴水穿石”。再以“我们从这一奇观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发问,既可完整地带出课题,也揭示了课文的重点和学习的要点。接着,让学生带着上面这个问题自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检查自读情况时,要注意正音,并检查学生是否把课文读通读顺了。在字音上,要特别注意“恋”读 “liàn”不读“niān”,“炽”读“chì”不读“zhì”,“给予”的“给”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ǐ”不读“gěi”。要提示学生注意一些长句中词语间的停连,如:“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要通过教师范读或启发自悟让学生读懂这些句子。

  在初读课文后,要进一步读懂课文,领悟思想,学习语言,教师应重点在指导“有感情朗读”上做文章。课文篇幅较长,要避免逐句逐段朗读的刻板程式,应突出重点,抓住联系。就本课来看,对三段课文的朗读品味,可以分别从下面三个句子入手。

  第一句:“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在内容上都与“奇观”有关,主要讲了三个要点:一是奇观的样子,二是奇观的形成,三是奇观形成的原因。要能够表情达意地读好这三个要点,可首先抓住上述重点句,通过对句子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这些关键词语的朗读品味,自然地连带出上下文的有关语句,并有意识地强调好这些词句。在朗读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递进句组语调的变化以及省略句、问句的读法。这样既突出了语句重点,抓住了前后联系,又理清了行文思路,提高了朗读训练的效益。

  第二句:“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吗?”首先,要让学生在前后联系中体会到,这句话用词准确,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前面列举的三个事例所要表述的意思,并明白“顽石”和“滴穿”具体指什么,什么是“滴水穿石”的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就比较容易把课文中写这些名人如何“滴穿”、“顽石”的有关词语(如“走遍”、“不懈努力”、“始终”、“仍然坚持”等)轻重疾徐、抑扬顿挫地读出来,读出对这些名人的赞叹之情。

  第三句:“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准确而又全面地揭示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可先指导学生联系第四自然段有关语句理解“目标专一”与“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与“半途而废”这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在读中强调具有正面意义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这两个词语。

  ·积累内化

  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可安排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进行口述。为帮助学生把握住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应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几个要求:①“奇观”引出感觉;②举例证明感受;③得到深刻启示。根据课文内容,每个要点还可以让学生再分细一点,以降低口述的难度。学生练习口述时可先围绕一个要点说,然后再连起来说,对三个事例可让学生任选一二口述。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揭示了“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语言精炼,对学生具有很深刻地警策意义,可布置学生于课外练习背诵。

  ·迁移练习

  一是用“启示”和“滴水穿石”造句。

  二是再举一个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实践活动

  本篇课文举了古今中外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精神对于成就事业的重要。课文重在说理,所以写例子时,采用的是概括性的语言。可据此指导学生于课外选择课文中提到和未提到的凭着滴水穿石精神取得巨大成功的名人的故事书,认真读一读,进而组织名人故事的汇报演讲,让学生在具体生动、有声有色的故事中进一步加深对课文题旨的感悟。

  ·建议本课教2课时。

  [参考资料]

  《本草纲目》:中药学书名。明代李时珍著,全书共52卷,分16部、60类。收载药物,以“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形态、栽培及采集方法等;“辨疑”“正误”考证药物品种真伪和纠正历史文献记载的错误;“修治”说明炮炙法;“气味”、“主治”、“发明”分析药物的性味与功用;“附方”搜集古代医家和民间流传的方剂共1.1万余条。并附有1100余幅药物形态图。内容极为丰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经验,是我国药物学、植物学等的宝贵遗产。

  另外还有白炽灯、启示、锲而不舍、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恋、孜孜不倦、炉火纯青、成就、半途而废等词语的解释,具体内容略。

  如何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思维来设计这一课,并使滴水穿石之精神能有效延续?

  我们设计的思路如下:

  [读题、析题]

  引导学生看懂课题,即课题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成语“滴水穿石”,二是“启示”。实质这两部分都是重点。虽然重心放在启示上,但“启示”必须依托“滴水穿石”。这样分析,学生可以初步知道学习这课重点在哪里。

  [阅读课文,初步明确课文是怎样写滴水穿石的]

  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学生可以明确课文写滴水穿石,写了两个内容,一是“滴水穿石”这一自然景观(这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事实,这一事实可以使学生明确这个成语不是凭空而造,而是大自然富予人类的、能启发人的美景。就是因为自然中的许多景观之美,才能产生许多感人的想象),二是写科学家不懈的努力(这是把自然之美与人建立联系,使学生明白道理的写法。这是地球主人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巧妙融合,就是这种融合才能激发学生不断努力)。

  因此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一定引导学生主动找到这两种形式的滴水穿石,一是物的,二是人的。

  [明白文章之理]

  这篇文章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明白,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坚持运用。引导小学生真正运用,可持续地运用的确很困难。这篇文章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生“自我教育”,恰恰这一点,却被教师们忽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仍以传统的方式教,学生所学,不过是那几个字、词,也就是为了考试的那几个词。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形式组织这方面的学习。让“滴水”与学生终身的学习“相联”。

  [“滴水”与“终身学习”相联]

  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可以从原来的课堂教学走出,将此课变为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活动课,引导学生边做实验,边学习。看“滴水”与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否相联。实验很简单,在学习时,在书桌周围的墙上放一个盛满水的雪碧瓶,到小诊所找到废旧的打吊针的输液皮管,下面放一个空的容器(最好在容器上画上刻度),让滴水与学习同步,坚持下去,看一年中,可以滴几瓶水,自己获得了多少知识。看滴水与自己获得的知识是否“吻合”?(注:实验很简单,贵在坚持,坚持也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从这个成语中看科学]

  学完这个成语后,学生都能知道这个成语的价值,即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但大多数人认为,高处落下的水撞击石块,每次相互碰撞造成一点损坏,时间长了石块形成凹坑,再加深以至被击穿(这篇课文的作者也是这样认识的)。可科学家们却要验证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科学家们用乒乓球反复和石块相撞,并未见石块有明显的损伤,乒乓球对石块的撞击力比水滴对石块的撞击力要大得多,却不能穿石。可见水滴撞击石块不是穿石的主要原因。

  科学家们用每秒可拍摄1500张照片的高速摄影机拍下了水滴落到石上的全过程,然后一张张仔细观察,发现水滴原来是流线型,落到石上后先是形状变扁,而后分散成许多小水滴向四周飞散,飞散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微小的由水膜包裹着空气的气泡,这些气泡表面的水膜由于表面的张力而很快收缩,气泡内的空气由于体积缩小而压强迅速增大。当压强足够大时就冲破水膜体积迅速膨胀,就像一次小小的爆炸,气体形成的冲击使石块受到了小小的损伤,日积月累,终至穿石,这种微型气泡“爆炸”损坏固体的现象被称为“气蚀”。

  “气蚀”现象一度是远洋航行的大敌。最初使用螺旋桨推进的远洋巨轮在航行12小时后就发现螺旋桨表面百孔千疮,无法使用,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螺旋桨高速旋转和水相互作用,在螺旋桨表面附近形成大量的微小的气泡,气泡虽小,但气泡内的压强却很大,可达到几千个大气压,无数小气泡破裂时对螺旋桨表面的冲击,使金属制的螺旋桨也显得很脆弱。找到原因后,人们利用改进螺旋桨面形状使之少产生气泡,选用抗气蚀金属材料,在表面加化学涂层等方法大大减轻了气蚀对螺旋桨的破坏。

  科学家们用“滴水穿石”的毅力揭开了这其中的秘密,同时克服了气蚀的破坏,并在进一步寻找气蚀现象的利用途径。

  虽然小学生对这段文字不可能完全理解,但他们可以知道研究这个成语却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所以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悟出传统式教学无法获取的东西(实质,看完这些材料,可以清楚地看出课文中所说的“滴水穿石”原因是人的直观思考,不是科学实验的结论,所以这篇文章有违反科学之处。因此这样延伸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殿堂)。实质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重视的就是最普通的自然现象。为了使学生更多的获得这个信息,这也是教学的延伸,为了这种延伸的意义扩大,我还为学生准备了“普里高津的事迹”,即耗散结构理论发明过程。

  普里高津是比利时具有哲学思想的著名科学家,他坚信世界总是不断向上变化、发展的,自然界应该存在着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规律。他是从一种叫“贝纳德花样”的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开水将沸腾前,会出现许多水泡,若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水泡呈六角形蜂窝状的有序状态,其中心液体向上流动,边缘液体向下流动,形成热量的对流,这就是“贝纳德花样”。普里高津发现,这种有序结构必须靠外界不断供给热量才能维持,一旦加热停止,结构就遭破坏。因此,它不同于像晶体那样“死”的有序结构,而是一种“活”的有序结构,要求不断地同外界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即“吐故纳新”。普里高津把这种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物质与能量,并且在物质和能量的消散中才能维持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的创立,为解释生命现象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钥匙”。生命就是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不断保持有序状态的。因此,生命体就是一种耗散结构。这为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进化开辟了道路。耗散结构理论被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最辉煌的科学成就之一,普里高津被人们称为“生命热力学的诗人”,并在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滴水穿石的教学延续]

  这篇文章真正延续,反映在全体学生能运用这个启示上,达到这一点,每个学生就能自己“滴水穿石”起来。因此在本次实践活动课后,我还让学生认识“座右铭”一词,引导学生把这个词变成自己的座右铭,让其“监督”自己的发展。另外在整个过程中还要告诉学生消除一些认为自己很笨的心理,让学生轻装上阵可持续地学习下去,去“蚀”每个难点。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5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习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3.初步了解说理文章的写作特色 .

  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通了课文,理清了课文思路,同时也了解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深入体会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齐读课题.

  2,概括课文内容:

  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浓缩,谁能围绕课文题目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写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自然奇观,引出观点,接着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例子,(板书人名)并与雨水进行比较,给我们一个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指导学生说清文路:现象启示 ——举例说明—— 揭示观点)

  3,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二)品读第一二自然段

  1,听滴水声,看图片,悟启示.

  你们听,这是……指名说,你们看,这就是滴水穿石的情景,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个奇观形成了过程的呢 指名朗读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2,教师引读,指导学生朗读

  是啊, 几百年过去了,在这块石头的上方,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在这块石头的上方,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告诉我们,任时光流逝,水滴仍在坚守着它的目标

  出示:……直到如今,在这块石头的上方, 依然( )

  3,联想词语

  读到这儿,相信滴水穿石的过程一定已经深深印在了你的脑海中 .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呢 为什么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时间久远没有中断

  目标专一:始终滴在同一个 地方;

  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反向来思考)

  4,出示词语,读词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滴水穿石

  5,引读第二节,并理解反问句.

  这句话告诉我们……指名说.

  6,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 水滴 用来几万年乃至更长时间 锲而不舍 最终滴穿石头.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

  1,浏览课文,概括三个事例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课文给我们举了三个生动的例子,请浏览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例.注意老师的提示:谁 时间 怎样做 结果

  2, 点明学习方法,重点出示三个词语 不懈努力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出示(先抓关键词,再联系课文语句和资料 ,想象当时的情景 )自己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你关注到的语句,细细品读.

  3,分享学习所得.

  a 李时珍

  (1) 相关句子: 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2)引导品读词语:翻山越岭,走遍,访名医,尝药草

  (3)了解巨著:

  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变成了这本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出示相关介绍,指名朗读.

  (4)指导朗读:

  b 爱迪生

  (1)相关句子: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2)引导品读词语:迷恋 毕生 孜孜不倦 一千多项

  迷恋 补充自己知道的关于爱迪生的轶事.研究灯丝,一千多次尝试,小时候火车实验被打聋耳朵,忘记参加自己的婚礼……

  (4)指导朗读

  c 齐白石

  (1)相关句子: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这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2)引导品读:不教一日闲过,每日作画三幅,炉火纯青

  (3)欣赏作品,感受艺术境界

  (4)带着对白石老人的敬仰之情读句子

  (5)明理:课文学到这儿,让我们明白了:

  出示 :( ),( ),(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 )

  出示:( ),( ),(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 )

  一个小小的省略号此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比如……指名举例

  4,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取得成功的人都有共同的品质那就是 (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这也是文中三个事例之间的相同之处,如果你再去细细品味的话,你一定会发现作者对这三个事例的描写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呢 再次浏览第三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1)国家不同,时代不同——这就是古今中外,你们看,作者选择事例是多么典型!

  2)取得的成功不同

  3)描写的侧重点不同

  a 李时珍

  出示句子:轻轻读这个句子,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李时珍努力的情景吗

  " 苦 "文中写到了那些苦呢 风餐露宿之苦,跋涉之苦,寻访之苦,尝药之苦……怎一个苦字了得,只是李时珍不说罢了

  b 爱迪生

  出示句子:读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

  "乐 " 迷恋之乐 实验之乐 发明之乐 他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c 齐白石

  出示句子:读句子

  "勤" 作画之勤 学习之勤 功夫不负有心人

  补充:齐白石学画虾

  大名鼎鼎的齐白石早已是家喻户晓了,但一提起他,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画的活灵活现的虾.灵动而呈半透明质感的虾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着实惹人喜爱.然 而 白石 老人取得这样前无古人的成就却是来之不易,据说他画虾先后竟历经八十六年, 真是千锤百炼才打造了"白石虾 ".

  齐白石老家有个星斗塘,塘中多草虾,幼年的白石常在塘边玩耍,从此与虾结缘.为了画好虾,他在案头的水盂里养了长臂青虾,这样就可以经常观察虾的形态并写生,能更好的了解虾的结构和动态.

  再以后,他在观察虾的过程中,将虾的进退,游的急缓,甚至斗殴,跳跃等等情态统统收于笔端.

  深谙艺术规律的白石老人将躯体透明的白虾和长臂青虾结合起来,创造了"白石虾",其实这种水墨虾在自然界并不存在,但是在符合虾的共性的前提下白石鬼斧神工地将他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的理念演绎的巧妙致极.

  七十岁以后白石老人画虾已基本定型,但仍在不停的改进,使其趋于完美,八十岁以后他的虾画的已是炉火纯青.活灵活现的虾配上芦苇,水草,慈姑,奇石,翠鸟等等,更以刚劲古拙的书法题上自作的诗句,加上充满力感的印章,成就了千百幅给我们高雅艺术享受的珍贵作品,极大的激发了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画虾仅仅是白石老人的雕虫小技,在他的艺术宝库中千百幅艺术珍品静待我们去观赏学习.

  李时珍之苦,爱迪生之乐,齐白石之勤 同样的事例,作者写的时候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可见作者真是独具匠心啊!

  4,理解句子

  出示"你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注意加引号的词语.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填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理会课文比喻句的精彩:

  读句子: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自读第4自然段:文中不仅举了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例子来正面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还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自己读第四节.

  2,雨水速度快,力量大为什么没有滴穿石块呢

  3,让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出示: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要想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就应该 (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而不应该(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5,练笔:课文学完了,你们领悟到"滴水穿石"启示了吗 请你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来写一句揭示"滴水穿石"精神的话.

  (五)总结课文

  在我们铭记滴水穿石给我的启示的同时,也让我们再次回眸那太极洞内的奇观, 聆听着滴水声,这水滴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话). 是啊,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滴水声中,都凝结成这八个字: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六)布置作业

  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孜孜不倦、炉火纯青"等成语,能主动运用"滴水穿石"和"启示"这两个词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课前准备:课文录音、写有字词的幻灯片、写有课文重点句的幻灯片   课文插图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复习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不单单说的是一处奇异景观,从中我们还会体会出做人做事的道理。2、复习词语。

  滴水穿石   微不足道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半途而废   三心二意

  (1)指名读 (2)齐读    二、图片出示,激趣导入 1、图片展示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启发谈话:我们先一起来欣赏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的石块,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太极洞滴水穿石奇观? 

  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润圆滑的小洞。

  2、设疑:这块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1)同学们,让我们来给“水滴”和“石头”加上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一下,怎样的水滴,什么样的石头?(板书:水滴   石头)(2)学生回答。相机指导理解“微不足道”形成板书: 水 滴       滴穿     石 头(微不足道)                 (坚   硬)3、出示课文内容。

  这个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1)这些话告诉了我们“滴水穿石”的奇观是怎样形成的。①相机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意思②结合课文内容,通过画图来理解奇观形成的原因。 板书:水 滴      滴穿        石 头(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坚   硬) (2)那么,从这个奇观的形成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出示: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  3、微不足道的小水滴由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终于滴穿了坚硬的石头,“滴水穿石”这个自然现象的形成需要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人如果也能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会怎么样呢?三、具体实例,论话启示 1、请大家听课文第3节的录音,思考: ① 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哪3位名人? 交流: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2、默读他们的故事,并做记号,想想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1)学生默读,学习交流。(2)理解“立志学医 不懈努力” “迷恋研究 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 坚持不懈”。(3)出示表格,让学生对照课文填空。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3、书上讲了这3位名人的故事,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名人故事呢? 师生交流。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4、同学们课前搜索的工作做得不错,通过这么多的事例,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出示:  (1)这是一句什么句?谁能用反问句的语气来读一读?(2)“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滴穿”的意思可理解为什么?(攻克、克服) “顽石”的意思可理解为什么?(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3)我们理解了三个词的意思,谁再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攻克各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 板书:人                 成 功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四、水滴、暴雨,对比揭示 1、动画演示《水滴》、《一场暴雨》,谁来说说暴雨的特点?(速度快、力量大……)谁再来说说水滴的特点?(速度慢、力量小……) 2、水滴的速度慢、力量小,它能把石头滴穿;暴雨的速度快、力量大,它能把石头滴穿吗?为什么?讨论:因为他们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齐读第四小节。 五、突出启示,感悟升华 1、我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应需要“滴水穿石”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还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那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开始你该如何去做呢?先小组讨论再个别发言。 六、总结全文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精神。那么,为了提醒和勉励自己,请同学们在空白的书签上写一句自勉的话,并用水彩笔加以美化。 七、创作书签,个别点评。 (单击出示书搜集的书签及名人名言) 1、学生创作书签,教师指导巡视。 2、找出几个优秀的,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        水 滴      滴穿        石头(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坚   硬) 人                 成 功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理解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等词语意思。学习写随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做事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质。

  重点:理解“滴水穿石”现象给人什么样的启示。

  难点:学习写作方法(受一件事物启发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石块、水瓶(做滴水穿石的实验用)

  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

  教师做滴水击石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水滴不停的滴落,结果会怎样?你从这个实验能联想到什么?

  二、 新课

  (一)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课文哪分写的是实在的自然现象?哪部分是为说明道理而例举的事例?哪部分是作者的感受和要说明的道理?

  (二)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1、2自然段围绕滴水为什么能够穿石?这一问题圈画有关词句。

  (2)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①指名回答:滴水为什么能穿石?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字

  A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B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②让学生朗读这两端文字,说说那个词语最吸引你?让你感受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点击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接连不断”等词语的意思。

  ③小水滴不管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总是对着一个目标,滴啊、滴啊永不停歇,这就叫“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出示滴水石穿的动画,让我们怀着敬佩的感情再读这两段话,引导学生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

  ④看这小小的水滴,多么令人佩服,作者看到这一现象会联想到什么呢?全班齐读。让学生变换句子的说法。指导读好反问句。

  1、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自读3自然段,明确作者举了那些人的例子?(出示第三自然段中例举名人事例的文字),三人中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永一个词就是――古今中外。

  (2)选择三个事例中你最敬佩的人的事例来读出你的敬佩之情,再说说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们“滴水穿石”的精神。(结合学生回答,点击词语“坚持不懈”“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并说说怎样理解词语的含义)。

  (3)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值得我们总结一下(出示文字:你看,古今中外所有……)

  (4)学生自己练读文字,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理解体会的再指名读说说对“滴水穿石精神”和“滴水顽石”的理解?

  (5)小组比赛读第三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作者从正面例举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反面的例证,我们来看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例举了一个什么事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明确,从正反两方面例证,增强课文说服力。

  (2)说说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示?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目标专一而不 ,持之以恒而不 ,就一定能够 。

  (3)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这句话。

  三、巩固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领悟了什么道理,作者在说明道理的方法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你还知道哪些能说明滴水穿石精神的事例?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利用读书,上网等渠道搜集能证明滴水穿石道理的事例。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8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课题)

  第一课时,我请你们语文老师给你们上了,谁来说一说,滴水穿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生: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我们读到滴水穿石这个词,就一定能想到——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出示:读读下面的词语,其中有哪些词和滴水穿石一丝不相近?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简练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生:三心二意,微不足道

  生:炉火纯青,形容齐白石绘画的技能达到精湛、完美的地步了。

  生:孜孜不倦,形容学习非常认真,不相近。

  师:倦什么意思?

  生:厌烦的意思

  生:放弃

  生:疲惫。

  师:不倦就是不知道疲惫。孜孜?字典带了吗?字典是你不说话的老师,合起来要理解成勤奋的样子。这个人勤奋的工作,勤奋地学习到了不知道疲倦的时候,叫孜孜不倦、

  生:翻山越岭,走的路很长。

  生:经过了很多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达到了目标。

  生:接连不断,东西多。

  生:几件事连续不断地出现

  师:是指一个接一个,没有间断。

  师:连起来把三行字读一读,在体会体会。齐读

  师: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滴水穿石的奇观

  师:那第二自然段呢?

  生:举例了滴水穿石的事情。

  师:举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来说明这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正确的。

  师:那第四自然段?

  生:雨水不能滴穿石块。

  师:第五自然段?

  生:作者由滴水穿石的器官的道德其实,他要求我们把这个启示铭记在心。

  师:作者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这篇文章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边读边想,课文为什么一开始要滴水穿石的奇观呢?

  学生自由度。

  生:因为不写奇观,就不知道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他写奇观,目的是为了因出自己所得到的启示,懂得的道理,我们来读课题。

  他不写奇观,大家就会不知道你这个启示是怎么得到的?

  师:杨老师想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是:先分析了水滴能穿石的原因,,接着读。

  师:接着写了自己有滴水穿石而获得的启示

  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生:像水滴一样目标专一锲而不舍

  师:读一读,要读出正确的语气。

  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指名读

  师范读

  谁读出来了?

  生:杨老师

  为什么?

  生:杨老师读出了肯定的语气

  师再范读,体会出来了吗?

  生:杨老师的声音很豪迈

  一起读一遍。

  再读一遍。

  这个句子,什么意思啊?

  生:如果我们有水滴穿石的精神,所有的事情都能做成。

  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这两个句子意思一样,作者为什么不用上面一个,而要用下面一个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 。

  生:反问句比陈述句的语气更强烈。

  师:它是在强调自己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是不可置疑的,

  既然这样,你再读一读,把作者的这个想法读出来。

  齐读。

  再读一遍。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作者举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事例,同时作者还作了总结,快速浏览一下第三自然段,下面请你们重点读一读,对古今中外名人作总结的句子。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在这一段中,有三个词加了双引号,分别是?——滴水穿石 滴穿 顽石

  作者为什么在这三个词上加引号呢?

  生:还有另外的含义

  师:还有什么含义?

  生:滴穿就是克服,顽石就是困难

  生:扫除

  生:坚持不懈地努力

  如果我们把滴穿理解为战胜,顽石还可以理解为艰难险阻

  这两个词加上引号,就是告诉我们有特殊的含义阿

  那滴水穿石呢?

  生: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篇课文写的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作者重点要论述的。

  读一读这句话,把作者加引号的用意读出来。

  读的时候要给听着留下思考的时间。

  个别读。

  师范读

  齐读。

  你们读得这个句子和我们上文学的那个句子是同一个类型的?

  出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一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下面请同学们抓住红色的字,想一想,意思有什么关联?

  红色:如果,

  所有成就事业

  生:只要我们能像水滴一样,就能做成所有的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由滴水穿石的精神。

  没说准确

  大家看第一句,从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是一个假设的观点,但是这个假设的观点,到底是正确还是不正确呢?要论证

  在看第二局,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它时说所有做成事业的人,都是靠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个句子,是说前面这个假设的句子是正确的,因此,从这个句子和上一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举了古今中外的名人,就是为了进一步论证它的这个启示是正确的。

  那么作者为什么在第四段又要写雨水呢?

  出示: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他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他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转移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生:这也是距离,也告诉我们启示是正确的,因为它目标不专一,所以不能穿石。

  师:名人的例子目标专一能取得成功,这是正面的例子,而雨水却不能,这是反面的例子,出示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什么?

  生:如果遇水没有滴水穿石的精神的话,就不能滴穿石头

  师:所有这个问题提醒读者去思考,这个为题有答案吗?——读。

  师:读了这个答案之后,有什么想法?

  生:如果雨水有专一的精神,他也能滴穿石头。

  师:英雄所见略同的喜悦,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师:像这种自问自答得句子,我们就叫——设问句,读

  设问句有两个部分,自问,自答

  读

  在课文里,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在课文第一自然单,读一读,找一找

  启示是正确的,所以要铭记在心。

  一起把这个启示读一读。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一想,各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浏览的最好方式是默读。

  出示:课文先……接着……又……再……最后……。

  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把你想到的各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同桌先相互说一说

  个别说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把刚才你们说的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收获,连在一起,就是读后感,所以杨老师想让你们写一篇读后感。先写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写你的收获,写收获的时候,特别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写完后交流交流。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9

  一、一起来写课题,大家猜猜为什么要让大家跟老师一起写?强调“滴”这个字。

  二、看到这篇课文,你想到以前学过的哪篇课文?四年级学过《说勤奋》,下学期要学习《谈礼貌》、六年级还要学习《学会合作》,这一类的文章都叫议论文,议论文一般分为哪几部分。(板书)

  板书:

  提出观点

  举出事例

  总结观点

  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习议论文的写法。

  提出观点

  1、个别生读书第一节。

  2、水滴具有什么精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从这一节哪个词看出具有这一精神?(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感受到水滴的.精神吗?指导读书(抓住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终于,奇观)

  3、投影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板书:反问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作者的观点就在其中,谁来概括一下?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

  举出事例

  1、同学们默读第3节,说说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了几个人的例子?(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几个人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说。

  2、填表。

  姓名

  国籍

  身份

  付出的努力

  获得的成就

  李时珍

  中国

  医药学家

  二十几年不懈努力

  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爱迪生

  美国

  发明家

  毕生孜孜不倦

  拥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齐白石

  中国

  画家

  坚持不懈地创作

  技艺炉火纯青

  3、逐一汇报。

  4、指导朗读。抓住“走遍了”“终于”;“!”(包含着什么?赞扬、敬佩);“炉火纯青”

  5、“……”代表什么?读作者的总结的话。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指导朗读。

  6总结板书,大家评价一下,作者举的这几个人物怎么样?有代表性,怎么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

  7这几个例子够了吗?还不够。作者又举了一个例子,个别学生读这一节。讲解设问句,在文中还有一处设问句,能找到吗?(板书:雨水)这个例子有什么特点?反面。

  8、总结“举出事例”,同学们知道要证明自己的观点,应该怎么做?出示投影:

  为了证明一个观点,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总结观点

  文章的结尾,作者总结了他的观点,齐读。教师板书:“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四、总结板书。

  五、这节课通过学习这篇议论文,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和议论文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也能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六。、布置作业。如果让你模仿着这篇课文和《说勤奋》写一篇议论文,你打算写什么?举什么例子?出示投影。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提出观点

  举出事例

  重申观点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0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通过一些现象和事实说明一个道理。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进一步深化了 “坚持才能成功”这一单元主题,同时又是这一主题的总结与升华。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先由“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入手,提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观点,并以古今中外的名人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成就事业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本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有理有据,适宜体现高年段“篇章”教学的特点,通过深刻领会关键词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脉络,初步掌握通过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将这种能力和方法进行迁移。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3.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并尝试列阅读提纲和习作提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研究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艰苦奋斗的经历和伟大精神。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环境:多媒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

  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滴水穿石、鬼斧神工、奇迹、赞叹、奇怪……)

  2.引出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老师强调“滴”字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教师巡堂,相机指导文中易读错的字。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3.带问题再读课文,把与“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

  (1)读启示。

  (2)抓关键词进一步体会、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三)细读课文,理解“启示”

  1.品关键词,了解现象

  (1)学生找到描写滴水穿石现象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

  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②重点抓住“日雕月琢”中的“日”“月”二字进行品悟,感受水滴的持之以恒。

  ③体会“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一组近义词在句中连用的表达效果。

  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一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带有关键词“同一个地方”的重点句,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

  (3)回读体会,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靠的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通过对“滴水穿石”现象的学习,提炼出说理性文章的脉络结构──看到现象(板书:现象)

  2.品反问句,明确观点

  (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通过给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的句式训练,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2)提炼出说理性文章脉络结构──提出观点。(板书:观点)

  3.品重点段,学习事例

  (1)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的事例。

  (2)学习李时珍的事例。

  ①细细品读李时珍事例片段,运用“学习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②小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李时珍获得成功的原因。

  预设1:抓关键词“翻山越岭”,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困难重重。师提升:这就是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预设2:抓关键词“访名医,尝药草”,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危险重重。师提升:这就是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预设3:抓关键词“二十几年”,加深领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③感悟朗读李时珍事例片段,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容易。

  ④观看《本草纲目》资料,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

  ⑤对比李时珍和水滴的相似之处,齐读句子: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理解句中“顽石”的意思。

  (四)学一带一,领悟写法

  1.回顾小结,梳理文章脉络,师生共同归纳现象──观点──事例──启示的思路。(相机完成板书:事例 启示)

  2.观看蚂蚁搬食的漫画,进行写法迁移,尝试完成《蚂蚁搬食的启示》习作提纲。(板书:习作提纲)

  (五)小结下课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3.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启示。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

  1.读课后四字词语,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抓关键词句把握内容和思路的方法,再现本文的整体结构脉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运用方法,深化理解

  1.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抓关键词把握内容和思路以及整理文章思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1)抓住“迷恋、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语品读爱迪生成功的事例,体会爱迪生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2)抓住“数十年、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炉火纯青”等关键词语品读齐白石成功的事例,体会齐白石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哪些现象也体现了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呢?

  2.小结,进一步深入领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三)正反对比,领悟写法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2.领悟写法:运用正反例子对比的说理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巩固积累,拓展深化

  1.体会文章用词特点,进行四字词语积累。

  2.在课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类型的问句,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进行反问句、设问句的句式练习。

  (五)结束学习,布置作业

  进一步完善观后感《蚂蚁搬食的启示》的写作提纲并完成习作。

  四、板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1

  一、观察奇观,初悟“启示”。

  出示滴水穿石奇观图

  师:哪位同学能向同学们和听课老师介绍一下太极洞滴水穿石奇观?

  生:一生读课文第一节,其他同学边听边观赏奇观。

  师:哪些词语表现了水滴的品格?

  生:接连不断

  生: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出示文本框: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对,你能用联系下文的方法来概括水滴的精神。那么第二节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

  生:“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这句话承接上文。

  师:“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起什么作用?

  生:引起下文。

  师:第二节在全文起到――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师:水滴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可是它的大自然兄弟雨水又怎样呢?课文哪一节作了介绍?

  生:指名跳读第四节。

  师:雨水的致命弱点是什么?

  生: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师:水滴和雨水比,我们更喜欢谁?

  生:水滴!

  师:我们带着喜欢水滴的感情,再来朗读第二节,注意突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师:刚才我们读到了两个带问号的句子,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一句,先问后答,第二句只问不答,但答案就在问句里了。

  师:对,前句是设问句,后句是反问句。不改变原来的意思,能将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吗?

  生: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

  师: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就是像水滴这样的人,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些名人好不好?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位名人?

  生: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师:默读他们的故事,并做记号,想想他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生:边默读第三自然段,边勾勾画画。

  师:“不懈努力”什么意思?

  生:“不懈”就是毫不松懈,“努力”就是非常勤奋地去做。不懈努力的意思就是毫不松懈,非常勤奋地去做。

  师:哪些地方表现出李时珍很努力?

  生: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

  师:老师刚才听清楚了,你读“翻山越岭”的时候“越”读得很长,表现了李时珍越过一座座山岭时的艰辛和决心。还有哪些同学读懂了这句话后面的内容了?

  生:“大半个中国”说明李时珍走的路很长,他不怕累。

  生:他访名医的时候很可能要吃好多次闭门羹,但他没有气馁。

  生:有许多药草可能有毒,他却还要亲口尝一尝,多危险啊。

  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不懈”呢?

  生:“二十几年”看出他从来不松懈。

  生:他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出示文本框:

  (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谁能通过板书提示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生:边看题边思考。

  生: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如果我们也能像李时珍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对,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呢?

  生:我们应该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读。

  师:我们就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吧,读的时候注意突出表现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语。

  生:有感情的朗读李时珍的故事。

  师:老师刚才和大家一起,先读一遍李时珍的故事,然后抓住“不懈努力”这个词来理解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有感情地朗读。现在各学习小组按照这个方法来选学爱迪生、齐白石的故事好吗?

  生: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自学、探究。

  师:在各小组间相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来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抓住了哪个词解读爱迪生的?

  生:孜孜不倦

  师:“孜孜不倦”理解了吗?

  生:孜孜不倦就是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师:爱迪生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工作呢?

  生: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

  师:他是电学实验迷,前面我们还遇到过哪些迷?

  生:法布尔是昆虫迷。

  生:贾岛是诗迷。

  生:富兰克林是雷暴迷。

  生:诺贝尔是炸药迷。

  生:谈迁是《国榷》迷。

  师:对,他们都是像水滴那样的人啊!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结果怎样呢?

  生:他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灯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生:老师,我还知道他发明白炽灯的时候先后用铁丝、头发丝等做灯丝,经历了若干次的失败。

  师:对!你补充的资料足见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老师,我还知道爱迪生在他年老多病的情况下还坚持做实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师:你的这个小资料正好可以解释一个词――

  生:毕生!

  出示文本框:

  (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我们把前面的填空再做一下好吗?先说给自己听听,然后再举手回答。

  生:爱迪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如果我们也能像爱迪生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生:齐读

  师: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将来也做爱迪生怎么样?

  生:好!

  师:我们再来朗读爱迪生的故事,体会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哪个小组研究齐白石了?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我抓住了“坚持不懈”

  生:我抓住了“炉火纯青”

  师:哪个词更能反映齐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

  生:是炉火纯青。

  师:炉火纯青什么意思?

  生: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师:相传道家炼丹炼到炉里的火发出青色的火焰时就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谓的炼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齐白石炼的是什么?

  生:齐白石老人炼的是画功。

  师:故事里哪些词语能表现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生:始终没有停止过作画。

  生: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叫一日闲过。”

  生:就是到了晚年,也任然坚持作画三幅。

  生:他数十年如一日。

  师:对啊,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

  生:所以他画的虾像在水里游动!

  生:所以他画的虾叫人垂涎欲滴!

  出示文本框:

  (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               )。如果我们也能像 (         )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我们现在再来按上面的填空题提示说一段完整的话怎么样?不着急回答,还是先说给自己听听。

  生:自言自语。

  生:齐白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果我们也能像齐白石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师:老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刚才学习三个故事的时候也做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像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书读不成呢 ?

  生:掌声雷动。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齐白石的故事吧。

  生:以自己的方式朗读。

  三、互动生成,体悟“启示”。

  师:书上只讲了三个典型事例,你们还知道哪些名人故事呢?

  生:富兰克林经过长期观察、研究,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生:诺贝尔一生从事炸药研究,即使被炸得鲜血淋淋,还是没有停止过研究。

  生:谈迁经过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编年史巨著《国榷》。

  生:吴魏从小刻苦练习乐器,哪怕不吃不喝,也要把曲子练熟。

  师:吴魏是我们高邮人的骄傲,仇王佑同学也是音乐迷,每天坚持练二胡,只要你像他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老师相信你肯定会成功的!

  生:掌声鼓励仇王佑。

  师:我们讲了这么多故事,概括起来说就是――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

  生:思考。

  出示文本框: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的精神,才 (                      )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能把你的理解溶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才攻克一道道难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生: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扫除一只只拦路虎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师:所以我们要铭记――

  生: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找出两组反义词。

  生: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

  四、领会特色,赏悟“启示”

  师: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再来回眸太极洞奇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奇观!

  生:有感情朗读太极洞奇观。

  板书: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爱迪生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                     炉火纯青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2

  教学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3、从名人事例中懂得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

  教学准备:查找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

  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

  (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

  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

  3、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

  解决问题(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

  (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

  师: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

  4、解决问题(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

  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

  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学生汇报:

  (1)李时珍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可李时珍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对药物描述不清,药性介绍不详,尤其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并利用行医的机会,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了完成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不怕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产药的名山,行了上万里路。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还亲口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他历时27年,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终于在6l岁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有52卷,16部、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师:想象一下,在这二十几年里,他会遇到哪些困难?

  也许他攀登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绝壁;也许他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也许他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2)爱迪生

  爱迪生开始试验做灯丝的材料: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又用钉、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下来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他先后选择了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就连跟随他的助手都灰心了,劝他放弃这项试验。面对失败,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仍然继续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后来他又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试验,当他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这盏电灯亮了45小时,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又继续做试验延长寿命,发现用竹丝作灯丝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这种竹丝电灯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

  师: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这是————的7000次啊。

  师:这就是爱迪生的孜孜不倦,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3)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师:90岁的老人,本应该————本应该————可齐白石呢?依旧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

  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课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荀子》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

  下课!

  板书:

  目标专一   不三心二意

  滴水穿石的启示

  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3

  盐城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简报

  第 38 期              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本期内容

  2007年盐城市小学语文“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专辑

  ● 2007年盐城市小学语文“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在大丰三小成功举行

  ● 研究课教学预案、课后反思和备课介绍

  ● 沙龙发言选登

  2007年盐城市小学语文“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在大丰三小成功举行

  2007年盐城市小学语文“与新课程同行”主题沙龙活动于11月29—30日在大丰市第三小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市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部分省级实验小学校长或分管校长、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及各县(市、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近60人参加了活动。大丰市教育局成秋生局长、何钢副局长到会看望了与会代表。

  沙龙活动分两步进行,29日下午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分别由大丰市第三小学陈慧君、盐城市第一小学秦岭、东台市实验小学王泽海三位老师执教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30日上午,与会代表围绕本次沙龙活动的主题——“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进行交流、研讨。三位执教老师所在的三个学校备课组首先汇报了各自的备课情况及教后反思;随后,与会代表根据三节观摩课及平时的教学实践争相发言,大家就“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怎样上?如何上得扎实而有效?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各自的侧重点在哪里?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研讨活动结束前,市教科院蒋康华副院长作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本次沙龙活动所取得的预期效果。接着,介绍了市教科院从今年开始在小学数学、小学语文学科分别举办了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沙龙活动,以期达到这样一些目标:1、深化学科教研。以小型沙龙活动的形式来实实在在地研讨学科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从而指导面上的教学。2、培训学科骨干。通过活动来搭建平台,把全市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校校长、青年骨干教师、教研员集中起来,进行研讨、交流,从而提高学科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学科整体研究水平。3、增进学科交流。通过沙龙活动,同行之间增加接触,增加了解,增进友谊。4、引领学科课改。通过针对性强、有实效的市级活动,引领、推动全市的新课程改革。最后,他希望全市各地、各学校也能很好地借鉴市级活动的模式,扎扎实实地搞好本地、本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市教科院)

  研究课教学预案、课后反思和备课介绍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预案和课后反思(一)(大丰市第三小学 陈慧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流程

  一、构建阅读话题,引起阅读期待。

  1.由图导入成语。同学们看图:知道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吗?

  2.揭题,板题,审题。“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讲。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什么是启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总是或隐或现地表现出文章的主题。说说你从“滴水穿石的启示”这双眼睛中,知道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读准课文生词,读通课文句子。

  1.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滴

  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检查生词、重点句子朗读情况。

  生词:持之以恒  本草纲目   小贩    迷恋    专利权    勉励

  安徽省    日雕月琢    碳粒电话筒      给予

  重点词语:本课的四字词语很多,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它们的意思,然后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状如卧兔    光滑圆润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三心二意    半途而废

  重点句:

  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三、反馈自读情况,弄清每段意思。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后交流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指导读后评价: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围绕“正确、较流利”这个标准来评价。读得好我们就表扬一下,让他更有自信,哪儿读得不好了,我们提出来,让他及时改正。

  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滴水穿石”形成的原因。

  第2自然段:由“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提出观点——如果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第3自然段:用三位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从正面说明观点。

  第4自然段:用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例子从反面说明观点。

  第5自然段:再次强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四、把握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学生相互交流。

  3. 教师小结,学生感知说理文的特点:这是一篇说理文。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由滴水穿石的现象提出“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把事情做成”这个观点。接下来课文的第三、第四自然段用三个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和雨水不能滴穿石块这个现象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这个观点。文章最后强调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五、完成生字描红,摘录好词好句。

  观察生字,说说书写注意点,完成描红。

  2.摘录本文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课后反思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围绕这一目标,高林生老师提出:阅读教学的实施应遵循这样的几条原则:一是阅读教学应当以不断地建构话题为引导。二是阅读教学应当以层进的自读为主要原则。三是阅读教学应注意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四是阅读教学的过程要实现动手动脑的结合。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备课组在多次集体备课后确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那就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生词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叶老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五年级学生来说,应当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因而,对生词及句子的朗读我们主要是通过检查预习情况来反馈和强化的。而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我们则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这个目标上。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大家对第一课时需不需要进行精读课文的讨论比较激烈。大多数老师认为如果一篇课文都读不正确,读不熟,那么精读课文的效率不会高。所以,我们认为:第一课时的目标仍设定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上。只有目标效率达成度高了,才能高效率地精读课文。

  如何达成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呢?根据张庆主编对阅读教学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样的八字要求,我们也提出了我们第一课时的教学原则,那就是“求简、求实、求效”。求简就是要求目标简单而明确,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环节简单而清晰,教学手段简单而有度;求实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中的对学生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实在训练;求效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措施做到扎实有效。

  通过讨论、交流,我们在统一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目标和原则后,在教学环节上也做了相关安排:1、建构阅读话题,引起阅读期待。2、读准课文生词,读通课文句子。3、反馈自读情况,弄清每段意思。4、把握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5、完成生字描红,摘录好词好句。

  回想自己所执教的教研课,应该用“真实、朴实、实效”这三个词来概括自己这节课所追求的教学境界。真实即指教研课的真实性。它完全以“家常”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听者拥有探讨研究的效度更高些。朴实即指教学手段的简朴无华。没有过多的期待那亮点的展现,而是从课文文体出发,从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出发,实实在在地进行语文素养的训练。实效即指效果的实在和有效。不管是语言文字的感悟,还是课文内容的熏陶,一律为孩子的发展服务,力求达到实效性强。

  上完教研课,静静地反思,欣喜之余又略感遗憾。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以及对教学生成的处理,都能让自己满意。但如果能更多地从学情出发,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学习空间,那这节课定会更加自然和谐。

  备课介绍:求简求实求效的第一课时(大丰市第三小学备课组 姚卫祥)

  如何上好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更好地为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时、第三课时做好铺垫、衔接,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全面提高?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要求和高林生老师提出的阅读教学的实施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我们备课组在多次集体备课后确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那就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生词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第一课时的重点、难点,则放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这个目标上。

  根据张庆主编对阅读教学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这样的八字要求,我们也提出了我们第一课时的教学原则,那就是“求简、求实、求效”。

  对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的环节安排:

  建构阅读话题,引起阅读期待。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没有话题,对话就会演变成漫无边际的“侃大山”,这样的授课形式在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中是不适当的。关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与期待。抓住了课题,往往会收到鸟瞰全文,找准基调,引发猜想,建构话题,形成阅读期待的奇效。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它既是课文主要内容的体现,又会激发学生思考:这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呢?从而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因而,在第一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由图导入新课的环节,让学生知道滴水穿石是个成语,也作“水滴石穿”讲,再让学生审题,说说我们从这双眼睛中可以发现些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读准课文生词,读通课文句子。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的前提。一篇文章中如果还有许多字不认得,自然谈不上阅读,更谈不上理解。任何一篇课文都需要同学们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入理解、品悟的过程。因而在第一课时的第二个环节设计上,我们要求孩子们能“读准课文生词,读通课文句子。”这个要求的提出又是基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的识字能力。所以我们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在孩子们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课堂上的通读全文以检查的形式出现的。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4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感悟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4、让学生领悟要实现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教学重难点:

  1、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感悟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

  2、让学生领悟要实现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交流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自己的理想,谁能说说自己的理想?

  (生畅谈理想)

  2、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能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它的威力可大了,它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认真听讲的学生肯定能在课文还没学完的时候找得到,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找得到,大家有信心吗?

  3、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

  二、由奇观初步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观察插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

  预设:它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划有关语句。

  b.交流讨论。

  (1)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理解“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从第二段文字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意思。

  (2)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

  (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省略号)

  3、哪位同学能把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指名读,教师及时点评)

  4、小结: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反问句,让学生变换句式。)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我们的力量无限大,拥有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必定能成功。咱班谁想成功,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啊?那就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吧!(指名读反问句)

  三、整体感知

  过渡:是啊,微不足道的水滴竟有如此大的力量,那我们人类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很了。下面我们了解几位古今中外的名人,课文讲了他们的那些事情呢?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交流

  生: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爱迪生拥有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绘画达到炉火纯青的技艺

  2、他们真厉害,谁能告诉我他们是凭着什么实现理想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同学们,现在你们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钥匙了吗?它在哪?

  生齐: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4、课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升华拓展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正是我们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怎样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呢?让我们下节课解决这个问题吧。

  五、布置作业

  完成以下表格

  姓名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成就

  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六、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分析:

  苏教版第九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以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奇观揭题,接着讲奇观形成的原因,接下来列举因为这种精神而取得成功的三位名人,最后画龙点睛,揭示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在教学中,我用“理想”将课文内容导入,很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试着运用“问题”教学的方法,组织了本课的教学:开始先让学生说说观看奇观图片后的疑问,意在明白奇观形成的原因,理解“滴水穿石”的意思;并且随机学习新词“锲而不舍”、“日雕月琢”,通过这些词再次感受“水滴”的力量;紧接着以小见大,引出“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激起学生的成功欲;再通过了解文中提到的三位名人事例,明白成功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后齐读作者给予的最好的诠释——最后一自然段。在品读中一次次让学生们懂得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会取得成功。课堂上,学生在读中、悟中得到启示,学习起来轻松快乐,而且有了奋发向上的兴致。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课前准备:写有字词的小黑板、写有课文重点句的小黑板、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谈话激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并努力地去实现理想。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   

  2、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出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过渡,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文举了哪几个名人的事例?

  这些名人取得了哪些成就?他身上哪里体现出“滴水穿石” 的精神?

  2 学生分组学习: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说说。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5、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学了这么多事例,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指什么意思。

  (2)练读。

  四、读“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3、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

  (课件出示)绳锯精卫聚沙只要工夫深,

  五、领悟写法,为说写作准备。

  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六、作业。 (略)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爱迪生   千多项发明           持之以恒,终于成

  齐白石    炉火纯青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每一幅图都蕴含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如果你知道,请在嘟声后抢答。

  出示成语“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让学生讲述其意思,并引导发现其共同之处,进而揭示课题。

  齐齐乐投票器的抢答功能齐读这些成语。

  这几个成语都包含同一个意思:只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一、揣摩图画,揭示课题

  1、【出示图画】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听到了水滴的声音)

  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看老师书写这个成语(板书:滴水穿石)谁来读一读这个成语?

  3、人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4、请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5、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看到的一种现象,提出了观点,并用大量的事例来真是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请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作者由现象提出的观点是什么?用那些事例来证实观点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呢?

  2、检查四字词语。

  (1)我们先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

  本草纲目小贩自谋生计迷恋专利权自勉(指名读齐读)(2)文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

  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持之以恒炉火纯青坚持不懈半途而废孜孜不倦接连不断翻山越岭锲而不舍

  A、指名读,相机纠错。如“锲qiè”,学生可能读成“qì”。“琢” B、道:在这里是“说”的意思锲:是雕刻

  C、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练到炉里德货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石,就算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请你选选哪些词语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我将分两组让你们选择。投票器进行多选。注意反馈。

  齐读选中的词语。

  三、精读课文,深入其中。

  1、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中。课文的'第几小节讲述的是作者看到的现象,并由此现象提出的观点了呢?

  (1)出示课文的第

  一、二小节。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读读这两小节。

  作者由看到的现象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2)看这段话,标红: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

  作者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后自己又回答了这个问题。像这样的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3)标红: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需要你回答吗?像这样只问不答,却知道答案的句子叫“反问句”

  这两种类型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你能找到吗?

  (4)出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出示:你看,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5)让我们再次把表明作者观点的这段话读好。齐读

  2、为了使自己提出的观点更具说服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作为论证,请你读读课文3-4小节,说说作者列举了那些事例?

  板书: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雨水(板书)

  3、正面事例论证。

  (1)作者用这三位人物从正面论证观点,而雨滴则是从反面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再朗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三位当中,你最敬佩的是谁?可以联系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想法?我们要关注里面的每个词,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甚至是其中的一个标点。(2)交流:

  A、我最敬佩“李时珍”(请你将描写李时珍的话读一读)。

  引导学生关注:从小立志学医。访名师、尝草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写成巨著来谈。

  板书:不懈努力著书立说B、我最敬佩“爱迪生”。读相关的话。

  引导关注“迷恋”电学实验研究一千多项发明。

  补充: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你还知道爱迪生在发明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故事吗?

  为了电丝他就尝试了1063中,每一种都是经过几百次,甚至是上千次的实验,每一次失败,爱迪生都没有放弃。

  板书:孜孜不倦发明创造

  爱迪生家境贫困,但他有没有放弃过对电学的追求,这就是“迷恋”,他的这种迷恋就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读段落。

  C、我最敬佩“齐白石”(读);

  引导关注:数十年,么有停止炉火纯青板书:不懈努力炉火纯青

  4、出示: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读)

  4、反面事例论证

  (1)请同学读这个事例。其他同学思考雨水和水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交流:相同点:都是水,都从高处落下

  不同:雨水比较的分散,是绝大多数时间是斜的,而水滴永远是直滴下来,在同一个地方。

  (3)这也就是为何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齐读: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5、通过大量的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因此在文章的结束时,作者给出着这样的结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五、布置作业

  围绕这个论点,从自己的身边或是知道的名人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论证观点。

  六、板书设计

  李时珍不懈努力著书立说

  论点论证正面爱迪生孜孜不倦创造发明结论(目标专一齐白石坚持不懈炉火纯青持之以恒)反面雨点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 篇17

  【课前谈话】

  师:第一次见面,老师想和你交个朋友,好么?

  生:好!

  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刘。你们可以叫我——

  生:刘老师。

  师:大声地跟老师打个招呼!同学们好!

  生:好!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刘老师是从哪儿来的么?你说说。

  生1:浙江。

  生2:江西。

  师:孩子们,告诉你们,刘老师来自巫溪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刘老师的家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那儿独特的卡斯特地貌,千百年来孕育了形象各异令人称奇的自然风光,而刘老师生活的城市又都是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被称为“奇石之都”。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师:这小鱼是不是栩栩如生啊?这像不像咱们国宝的大熊猫啊?

  师:同学们,从你们神往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咱们柳州的奇石很感兴趣,是吗?

  生:是。

  师:其实啊,还有比这更神奇的石头呢!今天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安徽广德太极洞去领略大自然的又一大奇观吧!同学们准备好上课了吗?

  生:准备好了!

  【上课时间】

  师:好,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请再看大屏幕。看到什么了?听到什么了?谁来说说,大胆一些!咱们五四班的孩子很能干啊!好,你来!

  生:我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看到了这块石头由于滴水的缘故,所以几千年过去了石头上有一个圆圆的小洞。

  师:孩子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好,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那么小的水滴,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怎么能把一块石头滴川呢?

  师:还有吗?

  生:水滴为什么会从上面滴下来呢?水滴滴了多长时间吧这块石头滴川了呢?

  师:这个问题相信学了课文你会找到答案的

  生:石头那么坚韧水滴怎么可能把石头滴川呢?

  师:对啊,刚才几个同学都想知道:这小小的水滴怎么能滴川这坚硬的石块呢?同学们,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22课。来,我们全班一起读课题:22 读。

  生:22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教材自由读读课文,注意倾听老师的要求,第一,读懂字音难读的的地方多读两遍把它读通都顺为止。第二,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什么了?好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放出声音来读,开始。

  师:同学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自己的,好吧,好,开始读,自己开始读。

  师:孩子们课文都读完了么?

  生:读完了。

  师:这篇课文有几个生字咱们要特别注意的。来,谁来读这两个字?好,请你来。

  生1:给予给予锲而不舍锲而不舍。

  生2:第二个字的读音你再看看。

  生1:锲而不舍。

  师:对了,来同学们咱们全班一起来读。

  生:给予。

  生:锲而不舍。

  师:同学们这个“给”是个什么字?

  生:多音字。

  师:还可以读成。

  生:给。

  师:谁能用gei给这个读音来组词呢?好请你来。

  生:送给。

  师:看来呀,字词是难不倒大家啦,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课文主要写什么了?好,老师请你来。

  生:课文通过讲滴水穿石这一件事,告诉告诉我们就是让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要专一,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

  师:不错,你的概括能力挺强的。但是有一个字音你没有读准,给予(jǐyǚ)我们的启示,记住了么?好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说一说?你来。

  生:一块小小的水滴,能把石头滴穿。一滴小小的水滴能把石头滴穿,从这件事里他给我们,他给予我们一件,一个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这篇课文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

  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孩子,老师听明白了,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

  生:美好的理想。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

  生:启示。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想知道;这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块的吧?

  生:是。

  师:看看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第几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重点是第一自然段。

  师:对拉,那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好,请这个女孩来读。对,拿着你的话筒,其他同学要注意听。

  生: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出来。

  师:滴落下来。

  生: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孩子,这段这么长,你能读的这么流利,真棒!来。请坐。同学们,现在谁来描述一下这水滴是怎样滴穿石块的?能用上课文中的句子么?好请你来。

  生: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你真能干,一下子找到了描写滴水穿石的句子。而且读的很有感情,老师真佩服你。请坐。同学们,老师建议大家也来读读他找的这段话,边读边想:哪些词引起了你的关注?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预备齐。

  生: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谁来说说哪些词引起了你的关注?好,老师请你来。

  生:从接连不断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水滴有专一的目标,才能把石块滴穿。

  师:你真会读书,还读出了水滴的精神。孩子,那水滴接连不断向下滴,他滴在了什么地方,什么地方?你来说。

  生:这块石头上,这块石头的上面。

  师:上面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这水滴滴在?

  生:滴在这块石头的岩缝里

  师:哦,没想好,坐下,别着急,坐下。你来帮助他。

  生:滴在石块的一个地方

  师:是呀,孩子们,不管岁月如何三番变化,这水滴就是朝着同一个地方,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水滴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还谁来说说,你还关注了哪些词?好请这个小女孩。

  生:我从锲而不舍这个词中看出了水滴持之以恒他总是朝一个目标往下滴才能,终于把石块滴穿

  师:是呀。你也很佩服,读出来自己的感受。同学们那咱们来看看锲而不舍这个词,“锲”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没关系,那老师来告诉大家。“锲”是雕刻的意思,那整个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好,那位男同学。旁边的小女孩拿话筒给他好么?

  生:那个词的意思是不断的雕刻。

  师:对,那整个词放在课文中他指的是什么?好,请你来。

  生:他指的是水滴不断的雕刻这块石头。

  师:对呀。同学们这水滴不断的雕刻这块石块,往下滴。他这样,是一天两天吗?

  生:不是。

  师:那是多长时间?看看课文怎么说的?一起说。

  生: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

  师: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这水滴不断的往下滴,都在雕刻着这石头,这就是课文中的另一个词,一起说。

  生:日雕月琢。

  师:我们再来看看,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这两个词。你有什么发现么?你来说。

  生:我发现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近义词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同学们,作者在一句话当中用了一组近义词,来写水滴不停的往下滴,就更突出了水滴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一起读。

  生: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滴水能滴穿石块也绝非一日之功啊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再读。

  生: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们更能体会到水滴的目标——

  师、生:专一、持之以恒。

  师:我们一起来。在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读。

  生: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师:听,我们的耳边又想起了这滴答水滴的声音,这小小的水滴居然能把滴穿石块滴穿,看到这滴水穿石的现象。作者又想到什么呢?我们全班一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水滴的力量,预备齐——

  生齐读。

  师:作者想到了什么?看看课文,好请你说。

  生:作者想到了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他能把石块滴穿的。

  师:孩子,如果说石块是有精神的,那水滴的精神又是什么?

  生:水滴的精神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对了,再看看,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好请你来。

  生:还想到了我们如果能象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师:对呀,作者还想到了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句子,什么句子?

  生:反问句。

  师:能给他换种说法,意思不变吗?好,你这个小男孩,来,话筒呢传给他。

  生:如果我们我们如果都象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师:你能读好这个反问句么?试一试,好么?

  生:如果我们能象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师:老师感受到你有把事情做好的决心,但是如果通过你的朗读,能把你的决心亮出来就更好了,再试试好吗?

  生:如果我们能象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师:老师感受到了你的自信心,同学们,咱们全班一起来读,如果——齐。

  生齐读。

  师:同学们,这强烈的反问句分明是再告诉我们,做事情要——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才能够获得——

  生:成功。

  师:这就是作者由滴水穿石的这个现象,所提出的观点,为了更好的讲清楚观点,作者接下来举了一些例子,列举了一些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列举了哪些人?

  师:你来说说作者写了哪些人?

  生:写了李时珍、爱迪生、还有齐白石

  师:同学们你对那一个人物成功的事例比较感兴趣呢?能和我们谈谈吗?好,请你来。

  生:我对齐白石,我对齐白石老爷爷感兴趣。因为他有一次到了晚年的时候他都会坚持每晚,每天做三幅画。从这里我知道了齐白石老爷爷并不是因为自己到了晚年而不作画

  师:看来是白石老爷爷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你给感动了。是吗?还有谁来说说不同的。你想来?

  生:我对李时珍这位名人很感兴趣。因为他为了成功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获得成功,他有滴水穿石的这种,持之以恒,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是呀,看起来也是他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你给感动了,同学们其实每一个成功的名人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学李时珍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李时珍的部分来。请你来读读?

  生: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看来有点紧张,同学们现在我们放慢阅读的角度,再来细细地品读这段话。注意从这段话抓关键词来体会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为了帮助大家学习老师下发了学习卡。你们看,我们这个学习卡有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学习要求,第二板块是学习资料,是来帮助我们来学习李时珍的故事的。第三个板块是学习疑惑,同学们在学完这段话之后,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把它写下来。大家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完之后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学习。好,自己读。可以选择你自己喜欢方式:默读,放出声音读。都可以。

  师:已经读完的同学们,就回头找到你的小伙伴,利用学习卡快速学习吧。同学们,老师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大家要高效率的完成。

  师:找到了关键词,大家动笔在文中把它画出来。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咱们来交流交流吧,交流是一种分享,分享咱们就有收获了,待会儿,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请汇报,可以结合你的阅读的体会,或者利用学习卡来谈一谈,好吗?来,哪一小组想跟咱们汇报一下,交流一下?好,请你来。

  生:我们小组学习的是翻山越岭,

  师:你们学的是翻山越岭?

  生:翻山越岭和李时珍的第一本《本草纲目》和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白天冒着毒蛇猛兽滑落深山的危险,还没有草料。晚上还要整理材料废寝忘食我很小就体会他很认真。

  师:看来,你们小组读出了李时珍的艰辛哪,同学们,刚才这个小组抓住了“翻山越岭”这个关键词来学习,那我们也要关注一下这个词,还有哪个小组也是抓住这个词来学习的,来谈谈吧,好,请你来。

  生:他如果不翻山越岭的话那他就踩不到草药这样的话他就没有刚才的《本草纲目》。

  师:是啊同学们通过“翻山越岭”这个关键词我们似乎看到李时珍艰难跋涉在崇山峻岭当中,随时都有滑落山涧,还会遭遇到毒蛇猛兽的袭击,那可是会有生命的危险的呀,面对这样的危险,他放弃了么?

  生:没有。

  师:那这是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呀,从这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李时珍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还有那个小组想和咱们交流一下?好请你来。

  生:我们组抓到了“偿药草”这个词因为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遍百草吃药草,一次亲身体验曼陀罗的药效,失去知觉,双宝黛比。几十年来他遍尝了上千种,获得了宝贵而真实的药效资料。

  师:同学们别小看“偿药草”这三个字,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遍尝了上千种药草,这些药草有点可能是甘甜的,有的可能是苦涩的,还有的可能是有毒性的,可以说李时珍每一次常药草都是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危险他放弃了么?

  生:没有。

  师:从这个词咱们又能看出李时珍的。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同学们,李时珍他这样翻山越岭,一一偿药草,他这样不懈的努力,只是一天两天么,一天两天么?

  生:不是。

  师:那是多长时间?课文哪个词告诉我们?一起说。

  生:二十几年。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二十几年哪?你今天回到问题非常积极,老师表扬你。

  生:是非常辛苦、非常艰难的二十几年。

  师:这还是一个怎样的二十几年?你来说。

  生:是和生死之交的时候,和生死魔鬼搏斗的二十几年。

  师:搏斗的二十几年,还有么?

  生:生死边缘徘徊的二十几年。

  师:说的好。

  生1:坚持、危险,冒着生命的危险的二十几年

  生2:这是随处充满危险的二十几年

  师:这还是一个目标——

  师、生:专一,持之以恒二十几年

  师:这更是一个创造奇迹的

  生:二十几年

  师: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这段话,你们就更能体会到李时珍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明白作者的用意。齐!

  师:同学们,学到这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么?

  生:我的问题是《本草纲目》是一般什么样的书?他里面都写了什么内容?

  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药学巨著,是吧?同学们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本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师:同学们,看着《本草纲目》中这一串串数字,你们一定读懂了这数字背后的艰辛与坚持,这数字背后的毅力。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容易么?

  生:不容易。

  师:水滴能够滴穿石块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那么水滴和李时珍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好请你来。

  生:他们都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师:是呀,正像课文中最后一段所说的,来我们一起读,我们要铭记。。

  师: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就是《滴水穿石》指引我们的——

  生:启示。

  师: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是一篇体裁独特的说明事理的文章,在这样说明事理的文章,是我们五年级阶段第一篇。现在同学们就跟着老师来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今天的学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作者先写了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

  师、生:现象。

  师:接着提出了,只要——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为了更好的讲清楚这个观点作者接下来,作者举了一些——

  生:例子。

  师:事例。最后作者得出了,只要——

  生: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师: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个启示。同学们看,象这样说明事理的方法层次清楚、有理有据。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李时珍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下节课老师带着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个名人成功的事例,好,同学们那就让我们收获满满的下课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实录(通用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