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精选12篇)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精选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精选12篇)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堪称唐诗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作为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应该比较熟悉了,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之初,我就考虑到以学生为主题,课堂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接受文化熏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多数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形式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2、对学生能力经验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自由读诗文的基础上找出生字,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指导感悟,积累迁移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视频与静态的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看图,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朗读的指导,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诗文的前两句着重于写景,我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联系其他写景的诗篇,感受古诗文语言的精妙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力图让学生从心理上更加喜爱诵读经典的古诗词作品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树长得埃为什么能看到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他长在山上,启发学生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之后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2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17登鹳雀楼

  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

  3.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这首古诗我们早就会背了,但现在我们放在课文中进行学习,大家觉得现在的要求是什么?(要会背,而且要有感情地背诵;要了解它的意思;要会写)

  二、初读课文

  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由于学生已经能背诵,所以直接出示不带拼音的课文,指名读。

  三、理解诗句

  3. 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 出示课文挂图。

  设置情境:一天黄昏,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

  ②答问。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黄昏的太阳的?课文中称黄昏的太阳叫什么?这轮黄昏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协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

  ③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 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一起点评。

  8.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身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竞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五、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讨论。

  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六、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古诗《登鹳雀楼》,描绘出万里山河雄浑壮丽的景象,揭示了“站得高,看得远”这一哲理,表达了作者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中通过自读质疑,强调学生自学、自悟、自得,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辅以重点点拨,引导学生从诗句意思中理解生活哲理,领会奋发向上的精神。板书设计层次清晰,说明诗句前两行为作者所见,后两行为作者所想。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

  2. 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 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 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 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 (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 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 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三,写字教学

  1. 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 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 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 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2. 二,(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 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 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5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叫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

  在本课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想像力,让孩子在想像中感受美.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想像,学生的说话练习"我仿佛看到了( )."那夕阳在山边腾起大片余辉,浩浩荡荡的黄河涌动万点碎金流向苍茫无际的远方就在学生脑中清晰地展现出来.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了解黄河,句式练习说( )的黄河,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波涛汹涌,大浪淘天的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接着,由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小松树长在山上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畅谈自己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学生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在文章的结尾处,通过采访,知识的延伸,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

  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的事物画下来.要提醒学生不要照作者插图画,要尽量画得与众不同.要启发学生思考:作者的观点在哪里 鹤雀楼应画在什么地方 夕阳高山黄河应画在什么地方 想好再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达到感情的进一步升华.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

  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真正理解字义和诗句内容,深刻感知诗的意境及蕴含的道理,我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情况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对古诗《登鹳雀楼》比较熟悉,有部分学生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发现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不但不认识诗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连字音也读不准,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诗意及蕴含的道理。同时,我还发现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他们能说的喜欢自己说。

  对学生的情况充分了解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我在教学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即先自由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再自由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互查,让会读的学生帮一帮暂时不会读的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在学习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体。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先检查生字,再由生字连词。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我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而且,我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动手、动口、动脑去学习生字。教学“入”字时,与“人”比较。这是个形近字,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一起说说“入”和“人”的不同之处,再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教学“欲”字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媒体演示、反复朗读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帮助学生明像入境,让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明晰出现,让学生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

  教学后,我作了认真地反思,觉得这节课除了具有上述优点之外,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评价学生时,原先设计好的恰当的评价语言被一些苍白无力的评价语言所替代,使学生未能真正体验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悦感。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钻研,不断地改进,把发现的不足作为自己对教学探索的动力。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6

  南京 金德蓉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7

  教材简析:  《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第17课,作者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

  (1)指名说。点拨:*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8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二年         设计人:牛超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登鹳雀楼》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唐朝王之涣到鹳雀楼游览时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这首诗前两句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学习者分析

  这首诗的内容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已能熟读背诵,在诗意分析上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课外找一找王之涣的其他诗,介绍给大家,以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能把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体会诗词包含的哲理。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游玩一番。看,这是哪里?(出示鹳雀楼图片)

  师作介绍: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西15公里古蒲州城郊黄河之畔,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鹊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2.你想去那里看看吗?快让我们出发吧!

  3.播放相关视频。

  1、生作简单的预习交流。

  2、观看视频,交流体会。

  5

  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的预习已知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整体感知

  1、   齐背古诗。

  2、   交流预习成果。(师相机引导)

  1、   齐背古诗

  2、   交流。

  10

  通过一年级的古诗词背诵活动,学生已会背该诗。所以结合预习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是省时高效的。

  合作探究

  1.自读古诗,把不懂的字词圈出来。

  2.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结合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太阳下山了)哪个词表示太阳?哪个字表示下山?说明当时是什么时候?(傍晚)

  (黄河流到大海里去了)你从哪个字看出是流到大海里?(入)

  (2)指名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这两行诗写的是诗人在鹤雀楼上看到的景象,请你连起来说说,他都看到了什么 (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5)让我们也一起站在楼上看一看……朗读诗句。

  4.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采访: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看到什么?看这些够不够?如果想看更多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呀?

  (2)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理解意思“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朗读诗句。

  5.“更上一层楼”已经成为千古名句,人们常常用它来指奔向更新的高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说说全诗的意思。

  7.朗读全诗。

  1、   读诗,划词。

  2、   看图片,交流。

  3、按要求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4、按要求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5、交流现实生说中的用法。

  6、指名说。

  7、感情朗读。

  12

  在平等交流的气氛下,师生共同合作理解古诗。

  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8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看到:白日 山 黄河

  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9

  一、说课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登鹳雀楼》。

  二、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旨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悟生活、品位真情。本册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活哲理。里面的五篇课文,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三、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长期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四、设计理念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

  1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六、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七、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课件的'使用在帮助学生把握诵读语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八、环节设计

  1、导入:

  《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我们觉得古诗的教学也不能只停留在古诗本身,还应从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进行渗透。所以在本课第一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谈一谈古诗的特点。由于现今我们的早期教育很注重古诗的背诵,所以从学前到现在很多学生其实已经接触过了大量古诗,从而对古诗在形式上的特点有了模糊的认识,只是没有有意识的整理过。所以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很快就归纳出以下几点:1每句字数相同。2每首有的四句有的八句。3每句有的五个字有的七个字。甚至还有一名学生答出:古诗字数很少,但是表达的意思却很多。由此可以看出,有些学生对古诗语言精练的特点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古诗是有了一定的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尚停留在表象上。接着,我请学生们背诵几首古诗,也要求是描写祖国美景的古诗。学生背了《鹿柴》、《早发白帝城》和《望庐山瀑布》。这一小环节既完成了本课拓展古诗的要求,又检查了学生日常积累情况。然后我总结道: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名篇,又一次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其实一首好诗不但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带给人一定的思考。本课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里既向学生渗透了古诗的又一个特点(文理结合,情景交融),又明确提示学生本文就有哲理需要我们体会。既自然导入了下一个环节,又提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环节虽然只有简短的三五分钟,但我们觉得已经初步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中低年级学习古诗,重点就是诵读。读也是学生们在预习时作的最得心应手的工作。所以在这一环节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预习情况的机会,指明读一读古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渴望展示的需要,也达到了指导学生读正确通顺的目的。这首诗中读题目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下提示:鹳雀楼是一座楼的名字,所以要连起来读。应该读成:登/鹳雀楼,而不是:登鹳/雀楼。

  读正确了,就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了。以往的教学中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讲授、讨论、质疑,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具有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这节课我们就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由于不知道学些什么,和不知道怎么学,而使得学习活动盲目和无序。如果这种盲目和无序的学习状态反复出现的话,必然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淡漠。所以在这次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我们依然照例先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我先请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过程,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们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归纳出以下几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我将以上这五点板书在黑板的一侧,以便学生在下面的自主合作中参照。同时及时鼓励这些归纳学习方法的同学是学习上的有心人,鼓励大家都向他们学习。这样就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着向学生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这些要求的提出,就是在告诉学生们在合作时应该怎样做。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解决了,学生的目标也明确了,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就有了方向和方法。到了这时,一切合作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3、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中指出:教师要对合作技巧给与指导,并对过程进行时间安排设计。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控整个学习过程。如果说前面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标的指导的话,那么现在在合作中教师的参与就是对学生在合作中具体操作的指导。我们分组的原则是异质分组,使学生们在性别、智力、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互补性,每一个人在合作中都能各尽其能。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合作中也会在不同的方面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教师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和指导。(放录像)刚才这一环节我们进行了十分钟。可以看出,每组的讨论交流氛围都很浓厚。学生们都很投入。在这里教师的巡视起到了以下两个作用:首先,了解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其次,对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控。

  4、全班交流,展示成果,检测评价。

  中低年级孩子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在合作中主动的表现也是在为汇报时做准备。所以给学生提供能充分展示的平台特别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中,合作后的展示汇报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合作中语文基础知识学习上的漏洞,思想观念上的偏离,学习方法上的缺陷等等各个方面,及时进行补救。在汇报的时候,我们先选一个小组给大家介绍了作者王之涣。由于课前搜集了资料,合作时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所以该组代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作者,并举出了他的其他两首作品《凉州词》和《送别》。接着又有一个小组主动要求为大家解释古诗的意思。他们先派了一位代表,把整首诗的意思解释了一下。他是这样说的:太阳渐渐落下去了,黄河流向了大海。想要看到千里的景色,就得再上一层楼。他说完以后,同组另一个人立即站起来补充道:依是紧贴着的意思,所以太阳是紧贴着高山落下去的。这样一补充画面就更加明朗了。我把这个字的意思写在了黑板上,并表扬了他。接着同组另一个同学又起来补充道:我补充一下,黄河是滚滚流入大海的。因为我从电视上看到黄河非常大,水流得也特别快特别急,所以应该是滚滚流入大海。这是一个很会联系生活经验的孩子,分析的条条是道。滚滚一词地加入,立即让画面显得气势宏大起来了。我立即表扬了他及这一个小组。肯定了他们互相补充的合作意识及会学习的优点。提示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帮助我们理解文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使我们理解得更加准确。这是另一组一名学生要求继续补充。他说:我觉得“千里目”不是指千里那么远,就是很远的意思。我给予了肯定。又有一名学生补充说:我觉得后两句话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这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听了他的补充,我立即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夸他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一下子就感悟到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在这里学生们通过小组间相互补充和其他组的相互补充,自己就完成了整体感知诗意的目标。我接着说:“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然后我请一名平时朗读的比较好的同学给大家朗读古诗,其他人边听边想象。读完后请学生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正慢慢落下去。”有的说:“我好像看到了远处雄伟的高山,被夕阳一照,特别美。”还有的说:“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流入大海时发出了特别大的声音。”也有的同学说:“我觉得这幅画很壮观。”我问:“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我们请了两名学生试读。第一人读完后,一名男生评价说:“我觉得第二句读得不够好,没有读出黄河的气势,读这句声音要特别洪亮。”他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我们就请他读第二遍,读完后另一名学生评价说,第一句语气要读得平稳一些。因为太阳是慢慢落下去的。我说:“大家谈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壮观的画面。”这时我为学生们用课件展示了这幅配有古韵风格音乐的画面,描绘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10

  知识目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第一首诗重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其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设计思路:

  本节课巧妙创设情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本首诗的多媒体课件 1个;山水画的投影图若干个;配有读诗的有关乐曲及有关大自然的音乐 。

  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边放大自然的音乐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好不好?(好!)闭上眼睛!出发!让我们伸开幻想的翅膀:我们仿佛每人长出一对翅膀,开始起飞吧。飞呀……我们越飞越高。睁眼!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师边说边分别出示各种大自然的美丽画面)看!我们又来到了哪儿?(学生不时地发出赞叹声)

  二、谈话提示课题

  师:大家说美不美?实际上大家想一想: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呢?(是!)那今天我们也邀请他们,跟随他们一起去,好吗?(好!)好!那让我们随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起先到第一站:鹳雀楼(边说边出示课题:登鹳雀楼)准备好了吗?出发!

  三、学习第一首诗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指导看图。

  (1)师:登上鹳雀楼,这时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师边指图边绘声绘色地介绍鹳雀楼的来历。

  (3)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4)师:现在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这首诗的(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和朗诵)

  (5)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指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

  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师肯定后其他同学再互相试着说说。

  学生归纳:这两句写的是它的景色(师板书:景色)

  3.师: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

  学生分别朗读第三、四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并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学生归纳:后两句写的是诗人的感想(师板书:感想)

  4、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5.学生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并试说全诗意思

  6、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7、找一找: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8、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举例说说如何运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句并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说明什么哲理?(板书:哲理)

  四、按上面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重点内容如下:

  1.知诗人,解诗题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1)师:诗人苏轼站在庐山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

  (2)师: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 (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题西林壁》和朗诵)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师:登上庐山,诗人看到了什么?并指导看图。

  并解释题目: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 、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7、 想意境,悟诗情

  (1)放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五、学生小结:这两首诗各有特色,而且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是写诗人的感想。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使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

  指名拼读"登",要求读后后鼻音。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

  3、解题。

  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投影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范读。

  三、理解诗句。

  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理解意思。

  2、出示课文图,设置情境: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这气势多么壮观。诗人在黄鹤楼上看到了什么?(太阳、青山、黄河)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它会怎样落下去呢?课文中哪个次是"靠着"的意思。(依)

  引导学生理解"尽",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傍晚,一轮太阳挨着群山缓缓沉落,滔滔的黄河水奔腾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3、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三、四行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

  2、指名读三四行。

  3、理解:欲:想要。穷:穷尽。千里目:就是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更:再。

  4、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必须登上高一层楼。

  练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讨论:诗人登高观景时的心情、神情、动作,会是什么样子,他可能讲些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五、作业 。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生字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高楼楼房钟楼)

  依(依靠依依依山傍水)

  尽(尽头用尽尽力穷尽)

  入(进入入门出入)

  穷(穷尽贫穷穷苦)

  3、教学字形。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抄写。

  山白日千里目

  海黄河一层楼

  2、根据诗意说出诗句。

  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再登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篇12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精选12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