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研修活动方案,本文共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研修活动方案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提升。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实现,让学生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展了知识素养,强化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以下就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分别介绍。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的'开展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基本的道德准则与法制常识组成的重要思想课程。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加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而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正是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效结合生活实践的最佳路径。
首先,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人类学习任何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的,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实践经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再次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以实践为依托,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其次,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实践措施来完成活动。在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将书本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力量,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
我们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本着发展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要求,从易开展、易提升、有意义的角度,组织学生进行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获取了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提升。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利用课本知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调查周围居民,获取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再经过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出调查报告,揭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状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我们在以“公民的宪法意识”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宪法内容与主要知识点,制作了“公民的宪法意识”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10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四个不定向的选项,通过这10道问题可以反映出被调查者具有怎样程度的宪法意识。如第一题“你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吗?”选项为“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d.不关心”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之后,5组学生共发放了xx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了158份。其中第一题选a的有98人;选b的有13人;选c的有23人;选d的有24人。表明62%以上的被调查群众,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样的调查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又让学生结合现实数据获得了知识提升,十分适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开展。
三、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
我们除了组织“公民的宪法意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之外,还组织过“公民的诚信意识”、“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的爱国意识”等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这些调查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开展,使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均取得了较大提升。
具体来说,通过实践活动,首先使得学生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为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以及法制观念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凸显了学生在服务于公共事业中的热心,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公共参与意识。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乐于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了。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到第一手的调查数据,使他们深切认识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让他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从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效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服务于公共事业,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
篇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研修活动方案
一、研修目标任务
国家统编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自20xx年秋季学期统一在全国一年级和七年级首先使用推广以来,我县一线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惑。召开本次研修活动的目的是破解教师们心中的困惑,树立新的教材观,树立“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的观念,充分拓展教材资源。
二、研修活动时间
20xx年××月××日
三、参与研修人员
××县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
四、研修活动主题
破解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树立新的教材观。
五、研修活动内容
1、听课“品”新教材特质?
(1)同课异构示范课:课题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执教老师(×××老师,×××老师)。
(2)听课专家从新教材观的角度点评示范课。
2、畅言“话” 新教材疑惑
参研教师,针对《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教材编写、教师对教材使用的一些看法及遇到的教学疑难等问题畅所欲言。
3、交流“谈” 新教材目标?
听课专家、教师针对参研教师提出的教学看法和教学疑惑进行全面诊断和交流。
4、指导“引” 新教材方向
专家就“如何树立新教材观”进行专题讲座。
5、反思“悟”新教材教学
每位参研教师撰写一篇研修心得。
六、研修活动要求
1、参研教师必须遵守活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旷课。
2、以书面形式认真总结、整理新教材使用中的经验和困惑,用于讨论交流。
3、研修心得不得网上下载,字数不少于1000字。
4、遵守活动会场纪律。
篇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研修活动方案
根据《济源市教师工作坊研修计划(20xx-20xx)》的通知(济教师〔20xx〕68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实际情况,成立济水一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工作坊,活动方案如下:
一、工作坊成立的背景
思政课是一门灵魂课程,铸魂育人是它的使命。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责任重大。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要密切联系中小学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的道理,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以事说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教学方法,即用事实来验证理论,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平时要多深入实际生活,多做调查研究,多看电视,多读报纸杂志,多听广播,特别是电视中的新闻联播、经济信息、焦点访谈等专题节目,从中收集大量的政治、经济、哲学、人生、品德等方面非常好的事例,及时运用这些事例去辅助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
二、工作坊研修主题与方向
通过以事说理、以事喻理、以事彰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工作坊主持人
孔新颜 济源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四、研修活动形式
以常规课堂教学和集中研修相结合的方式;
研修活动:理论研讨活动和专题研讨;
研讨形式:集中研讨和微信研讨;
活动形式:讲座、视频学习、理论研讨、学习反思
五、研修时间
每月第二周周四
六、工作坊工作制度
1.学习制度
(1)学期初工作坊成员要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2)每次活动前提交个人研讨材料;活动后提交个人学习总结或反思;
(3)通过看电视,读报纸杂志,听广播,收集事例,及时运用这些事例去辅助政治课教育教学,并把资料整理,上传公众号。
(4)活动以课例研究为研修形式,活动以同课异构、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
2.工作制度
(1)按时参加工作坊的研修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添加“济水一中道德与法治工作坊”微信公众号,
(3)加入“济水一中道德与法治工作坊”交流群,交流教学心得,研讨研究成果,增强教学能力;
(4)工作坊要做好考勤记录;
(5)工作坊成员各项材料必须按时上交,做好资料收集工作。
3.考核制度
(1)各成员必须按时参加研修活动,有事请假,不得无故旷会;
(2)成员每个学期参加工作坊学习交流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违反者自动退出。
(3)参加研修活动时不得迟到,迟到两次者自动退出;
七、工作坊成员
孔新颜 孔宝勤 高金歌 宋亚娟 郑亚萍
马小艳 商艳平刘艳玲 公秋霞 卢利波
崔明中 卢苏芳 杨丽丽
篇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随笔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理论知识较强的科目,教师讲起来抽象,学生听起来感觉枯燥无味,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师若能满怀激情,生动有趣地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投入,使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气氛中,那么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教学的效果就好,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性。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构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
微笑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眼神,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安祥的基调,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表情是精神的外在体现,精神愉快是教态积极的一面,微笑是精神愉快的外部表现。若春风拂面,带给学生的是亲切、融洽的学习氛围,因为良好的表情始终是用微笑来赢得的。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可作出凝视皱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动嘴唇想说而未说等来提示学生注意;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必要时用冷静的默不作声的方法来制止,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养成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教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新知识的状态,就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之中,这正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创设的理想环境。教学中要重视课程实施与教学的关系,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创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
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的构建,关键在教师,要学生亲其师,教师必先要爱其生,热爱学生是师德的集中反映。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惟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创造条件。
二、发挥教学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品德课是具有情感性、抽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诉诸于学生,使之入心入脑。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情绪和教态艺术,调动学生兴趣和随机应变的艺术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也是上好每堂课的重要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优美、流畅、动听的语言能够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张驰有致、轻重适度、缓急合理的良性状态。这种优美的语言艺术应表现为: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生动准确、娓娓动听。在教学中若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艺术。灵活多变的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入境“。必然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体态语言的运用,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表达思想感情和内容的。当口头语言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时,教师若能将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这样,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进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心的以一种饱满的、愉快的、积极的教学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气氛热烈、趣味盎然的学习情境,而且还能使学生由于受到教师教学激情的感染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教师既能保持清晰流畅,又促使语言生动活泼,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一节好课还与教师良好的教态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可分开来的,教态是教师教学素质和能力的结合体,所以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油然而生责任感、自豪感,会在教学中表现出和蔼可亲、严中有爱、微笑始终的良好教态。
兴趣作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它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使师生间的情感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始终 处于教师预定的效果。
一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课堂教学中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这种应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体现出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淘气,把一只刚会飞的小鸟或一只大青蛙带来不小心发出的鸣叫声,因而影响到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作为教师就要适应这种突发事件,掌握好随机应变的教学艺术,迅速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控制好课堂秩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为人师表,善于学习,潜心探索,深入研究,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用新的教育思想,知识技能,教学艺术充实自己。逐步提高教师课堂艺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师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善于捕捉教学中的闪光点,善于反思教学得失,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注意总结点滴的教学经验并善于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立足于教学,立足于学生,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5: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随笔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实践证明,教师若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勤于反思,勇于反思,善于反思,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体成长必将取得令人满意的收获。
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一方面要向他人学习,研究他人的教学方法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自我认识,自我监督,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认清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自我完善,寻求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一堂课后,如能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教学过程和自己课堂教学的表现,如教态如何,板书怎样,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妥当,教学气氛是否活泼等,这样边回忆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你会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机智应变等可取之处,会心地点头微笑;你也会因自己在课堂中的小小缺憾和不足之处,而面带愧色。经常这样认真的“推敲”自己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就能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磨练敲打,不断的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增强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要的一条是坚持执行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普遍问题。课堂反馈、课后练习、形成测验,要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暴露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从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练就一双慧眼,那么自己教学中乃至身边的种.种现象,都值得反思研究,我们可以反思对心理偏差学生的教育方法,可以反思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据问题去学习、研究、实践,从而能不断的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特级语文教师魏书生曾经说过,只要坚持每天写一点教学笔记或心得,十年以后也许你就是一个教育家了。实践表明,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提炼反思,写好教学后记或反思总结,可以把自己点点滴滴的感悟联系起来,进行经验的归纳提炼,形成有见地的论文;可以纠正教学中的偏差,减少盲目性,增强科学性,从而取得教育教学的更大成效,以更好地促进自我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教师思考的大脑才能教会学生思考的大脑,同时只有喜欢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喜欢学习的学生”。
篇6: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随笔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也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二、教学措施
1、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课。
3、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上课过程中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
6、结合课文内容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独立完成
篇7: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随笔
第一、根据教材中每一课的六个板块,即“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相关连接”、“拓展空间”、“方法与技能”,灵活机动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体验、领会、探究学习内容,探索学习方法。并让课堂的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如学生自评、他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刘专家讲的入心入脑的效果,收获很大,全然一新的内容板块设计让我觉得非常好。
第二、在教学中根据学情适当选用其中的板块内容,从调动学生的真问题入手,把学生需求和教学内容要求结合起来,用教学情境把内容、观点、学生问题统筹起来,符合学生的发展。不必只注重教材文本,可采用富有时政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探讨,可把教师对前面教材的经验融入,启发学生思维,得到结论的教学方式;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社会调查,演示讲解,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也可尝试用音乐和视频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第三、《道德与法治》这本新教材,教学内容特点确实有“近、实、难”的特点。内容主题与孩子的成长需求接近,活动设计贴近孩子成长需要,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教学资源时间节点,教学场景设计贴近学生。所以备课中教师要有意识,教学中要有落实。例如,每一单元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实,这要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材观点引导和方法技能满足孩子真实需求,教师利用已有资源拓展生活领域加强教育,同时注意观点的生成。
第四、新教材是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生活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基于此,在教学中,可结合课堂的小故事、小品、情景研讨、社会调查、写感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但教师教学中讲解要注意把握度,恰当的运用资源,根据学生情况给学生预防性教育或矫正性的教育,落实学科特点。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我觉得新修订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观点的生成、教学资源的运用,两位专家给出了建议。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有的老师说犹如“放风筝”,要求教师既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又要在学生将要失控时把学生“拢”回来,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
篇8: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随笔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
上学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本人的业务水平也有了必须的进步,能够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改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本人的业务理论水平没有较大的提高,还不能迅速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2、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没有构成。
3、差生的转化工作不到位。
4、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没有落到实处。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狠抓学风建设,做好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面向全体提高“学优生”的各项潜力,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中一改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法,活动法,实践探究法等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来使学生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潜力,把教条的东西转化为学生的感同身受。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制定贴合自己的思想、学习等人生目标。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镇情教育,如家乡的状况让学生以建设家乡为己任,利用家乡的先进人物,身边的在校大学生等对学生进行人生目标的教育。
3、狠抓学风建设,做好复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有目的的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潜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风气的提高。
做好复习工作,本学期是学生升学最关键的一学期教师能否做好复习决定着学生的升学。因此教师要制定贴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的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制定学期、单元、每个月的复习目标。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在课堂教学中全面的反映出来,针对上学期学生的实际状况,优秀生较少,同时各项潜力较弱,学困生偏多,以及观察、分析生活的潜力欠缺等,针对此教师首先要加强备课,备教材教法及备好例题和练习提前备课2节。教案的设计力争设计成学生的学案,才能更好的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培养学生的潜力,备教学的生活化,逐步的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悟生活的潜力。
为更好的上课,本学期要做到一周一次的自学业务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严格要求自己,并思考如何运用并做好笔记本来设计教学,力争做到学有所用,同时认真学习学校的集中业务学习和本教研组组织的业务理论学习,从兄弟教师身上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经验。
4、面向全体提高“学优生”的各项潜力,不断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教师先充分的了解学生,建立学优生和学困生档案进行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研方面
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树立教研意识,用心参与群众备课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力争在本学期出一节汇报课。
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逐步实施,并进行课题研究,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潜力。
篇9:移动互联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与解决方案论文
移动互联网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与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全面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在教育事业中得到有效应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而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学科,需要积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本文首先对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重点对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道德与法治;现状;教学策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全面的融入社会生活,人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实现对课堂的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需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
如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进行,不利于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教学中教师对移动互联网教学不够重视
如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对移动互联网教学改革不够重视,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和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进行课程知识的背诵,无法进行自主学习,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高。
(二)初中教学中学生受外界影响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移动互联网教学的核心,对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自身年龄问题,对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受到极大的影响,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是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限制和教学能力的不足,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一)加强教师的重视,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教师课堂中移动互联网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要积极加强教师的重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分析,结合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观念,让教师充分认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重要性,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引导,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社会案例,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吸引学生兴趣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改革,充分利用各种移动互联网技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道德品质有效教学。在初中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常见的事物引入课堂,吸引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时代》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进行教学改革,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中学时代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如,中学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梦想等内容,教师可以进行详细整理,结合学生的日常,在视频上进行展示,引导学生思维,与学生的生活形成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
(三)结合实际社会案例,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结合各种实际案例,对学生实际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有效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道德知识和法治规定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培养。
综上所述,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需要,对课堂进行有效改革,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教学资料进行调查分析,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龙妮娜。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2]扈秀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3]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