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初中读后感作文 > 倪焕之读后感

倪焕之读后感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倪焕之读后感(通用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倪焕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倪焕之读后感(通用5篇)

  倪焕之读后感 1

  一、雄心壮志

  主人公倪焕之有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中学毕业后,经过友人金数伯的介绍,到江南小镇的小学当教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校长蒋冰如,一同致力进行教育改革,同时金树伯的妹妹金佩章有着同样的兴趣,很快与倪焕之结婚,他们把学习、种田和做工结合起来,对学生实行感化教育。

  二、遭受挫折

  教育改革的结果并不好,既没得到同事的支持,又遭到群众舆论的反对,连地痞也无理阻挠。同时,由于金佩章生了孩子,专注力回到了家庭,从一位进步的新女性变成了传统家庭妇女,与倪焕之没有了心灵上的交流,遭受事业和感情双重打击的倪焕之感到十分苦恼,他的.革命热情也慢慢的降温了。

  三、重燃热情到彻底绝望

  几年后,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帮助下,倪焕之认识到了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并决心参加社会革命,倪焕之到了上海,正直“五四运动”,他积极投身运动,之后的大革命他也十分积极参与,后来革命遭到蒋介石的血腥镇压,倪焕之不是选择坚持,而是用酒精麻痹自己,最后病逝。

  四、感悟

  《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经历了辛亥革命到大革命的历史转变,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尽管他心中有抱负,有改变当时中国的理想,但是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又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小说也描写了当时新女性的形象,也有坚定的革命者形象,这部作品给当时青年极大的鼓舞力量,即使是现在也能给当代青年极大的思想教育意义。

  倪焕之读后感 2

  “当教师的第一要认识儿童,要认识儿童就要探究到根上去。单单对一个个儿童看是不行的,至多知道谁是胖的,谁是瘦的,谁是白皙的,谁是黝黑的罢了;我们要懂得潜伏在他们里面的心灵,才算数。”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倪焕之》这篇小说中,借由蒋冰如所讲的,我很赞同这句话。

  的确,教育工作者不单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的快乐与忧愁,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小说中有一段描写倪焕之对调皮学生的教导让我印像深刻,他并不是同其他老师一样惩罚犯错的.学生,而是通过分析其犯错的深层原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一个顽皮的学生主动认错,这在现在看来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是我需要学习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同时也是教师体验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我们应该像倪焕之一样热爱教育,忠诚于教育事业。

  理想在于热情,理念在于坚持,做事在于实践。在社会大繁荣大发展的和谐坏境中,我们要对教育怀着一份纯真的执着,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出教育的正能量。

  倪焕之读后感 3

  叶圣陶先生的小说《倪焕之》是一部描写中国教育和社会变迁的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倪焕之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为主线,展现了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迁。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倪焕之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他经历了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变迁。 小说中,倪焕之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改变社会现状。 他的经历让我深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提高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人才。

  小说中,倪焕之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他不断努力克服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 我敬佩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他的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信仰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是我们追求理想信念的动力。 只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奋斗,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在小说中,倪焕之还遇到了许多有趣的人物和事件。 他的同事和学生的各种行为和想法也让我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的经历和想法也让我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追求自己的理想信念,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叶圣陶先生的《倪焕之》是一部优秀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教育和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的教育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活和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我相信这本小说将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倪焕之读后感 4

  《倪焕之》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较有份量的、直接反映“五四”以后的时代形势及其对知识分子命运深刻影响的长篇小说。

  《倪焕之》前半部分像纪实文学,是叶圣陶在路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主人公倪焕之,是个热切追求新事物的青年。同辛亥革命失败后不少进步知识分子一样,他最初把救国的“一切的希望悬于教育”,真诚地期待着用自己的“理想教育”来洗涤尽社会的黑暗污浊。

  他还憧憬着一种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互助互爱的婚姻关系,爱慕和追求一个思想志趣和自己相似的女子金佩璋。然而,严酷的`现实生活,破灭了倪焕之的许多不切实际的空想。不但在教育事业上多次碰壁,而且家庭生活也远违初衷。婚后的金佩璋,沉没有琐细的家庭事务中,对于前途、理想、教育、书本都不再有兴趣(作者在这里实际上写出了长期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习惯力量给予妇女以多么深重的影响),这使倪焕之深深感到“有了一个妻子,但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的寂寞和痛苦。五四运动到来,大批倪焕之式的知识青年被卷入革命浪潮里。

  倪唤之的文学形象深深刻入了我的脑海,我看到了一个热血青年怀着他对教育的梦想孜孜不倦的耕耘、实践。他虽然有困惑、烦恼,但是,他得到了当时校长的赏识与支持,在路直他能实践他的教学理想,他应该是快乐的,也许,正是这段经历造就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吧。

  所以那段日子虽然短暂,给他一生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数十年后还重返路直,把这儿当作他的第二故乡,愿意长眠在这里,我想,叶圣陶在天之灵一定还在关注着教育事业,尤其是路直的教育事业吧。

  《倪焕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重要长篇,正是跟作者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分不开的。

  学校是年轻人的世界,也可以说是年轻人成长的摇篮。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年轻人确实应该把握机会,像叶圣陶当年一样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倪焕之读后感 5

  读完叶圣陶的《倪焕之》,整颗心都被浓浓的悲伤刺痛着。在我看来,《倪焕之》这部作品应该归为悲剧。作品讲述了倪焕之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其间穿插着他的爱情故事,但不管开始得多么美好,最终都以悲剧结尾。尤其是小说最后,倪焕之经受不住好友王乐山被捅死丢入河中的打击而患病身亡,将这个悲剧推向顶峰。

  倪焕之在年轻的时候,不甘平庸,拒绝了父亲让他去邮电局工作的安排,他希望做对大多数人有用的工作。虽然刚开始他并不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受同事的影响,最终他还是喜欢上了这份教育事业。他和同样热衷于教育的蒋冰如(一个学校的校长)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学校的教育工作。为了发展教育,他们在学校开设农场、戏剧社等等,希望学生们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在那个时代,想要推行全新的教育理念,是要面对非常多的困难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非常的守旧,农民把孩子送进学校,还不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找到更加体面的工作而不是像他们一样下地干活,他们怎么能容忍将孩子送到学校继续下地干活呢?放眼全国的教育界,教育改革之风怕是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改革,确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虽然只想把自己所在的学校搞好,仍然不会是一帆风顺。

  但是,倪焕之的乐观和冲劲却让我感动。面对一件事,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他会用尽自己的热情,拼命地坚持着。而现在,很多人都冷漠麻木地做着那些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事情,他们那些人大概都不知道自己喜欢做的.究竟是什么事情了,更不要提热情和坚持了。同样,倪焕之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有点过于乐观了,对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挫折,他都表现出很弱的适应能力,导致听到好友遇害的噩耗以及面对自己理想的破灭后丢了自己的性命。也正是这样一个乐观、热情、坚持的人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走向毁灭,才更加让人惋惜,才让作品充满更浓郁的悲剧意味。

  教育事业的改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部作品写于1928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育事业还是面临着一系列改革,具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我想没有人能够知道。我只知道,要想取得教育事业改革的伟大成功,必须要有倪焕之这样的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倪焕之读后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