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学计划 > 数学教学计划 >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这17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相关的文章。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篇1: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重点之一,《标准》中 强调: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淡化过分“形式化”和记忆的要求,重视在具体 情境中去体验、理解有关知识;注重过程,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活动,培养发现规律、探求模式的能力;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内容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融入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突出了《标准》对本节内容的特别要求。本节内容也为后继学习数学知识作必要的基本运算技能,虽注重应用,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基本的运算技能也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因此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5.-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讲评(-9)+(+6) -(-11)-7

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教师纠正)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负9正6正11负7的和或负9加6加11减7)

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 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 出来。

(1)(+9)-(+10)+(-2)-(-8)+3;

(2)- +(- )-(- )-(+ )

2.判断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三) 巩固练习

1.-4+7-4=-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

3. -9-3+2-4=___9___3___4___2

4. - - + = ___ ___ ___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 种读法读 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2题抢答

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讨论后回答 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 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 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篇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北师大版数学初一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四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如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___.同级运算按照从___往___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理数的运算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p66,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后作业

9.用符号“>”“<”“=”填空.

42+32________2×4×3;

(-3)2+12________2×ok3w_ads(“s002”);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5、小亮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2500元,按规定: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并按不同税率纳税,即不超过500元的部分按5%的税率;超过500元不超过20xx元的部分则按10%的税率,你能算出小亮的爸爸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篇3:初一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最后算_______,如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

2.-1-的倒数是_______.

3.-1的绝对值与(-2)3的和是_______.

4.(-3)2÷×0-=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与(-2-3)5相等的是

A.55

B.-55

C.(-2)5+(-3)5

D.(-2)5-35

2.某数的平方是,则这个数的立方是()

A.+8

B.-8

C.0或-8

D.+8或-8

3.10n的意义(n为正整数)是()

A.10个n相乘所得的积

B.表示一个1后面有n个0的数

C.表示一个1后面有(n-1)个0的数

D.表示一个1后面有(n+1)个0的数

4.n为正整数时,(-1)n+(-1)n+1的值是()

A.2

B.-2

C.0

D.不能确定

5.下列语句中,错误的`是()

A.a的相反数是-a

B.a的绝对值是|a|

C.(-1)99=-99

D.-(-22)=4

三、计算题

1.-7×6×(-2)

2.(-20)×(-1)7-0÷(-4)

3.(-2)2×(-1)3-3×[-1-(-2)]

4.23-32-(-4)×(-9)×0

四、代数求值

当x=-1,y=-2,z=1时,求(x+y)2-(y+z)2-(z+x)2的值.

参考答案

一、1.乘方乘除加减括号里面的。2.-,3.-,4.-

二、1.B,2.C,3.B,4.C,5.C

三、1.84, 2.20,   3.-7 , 4.-1

四、8

篇4: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五分钟练习):

(5)-252; (6)(-2)3;(7)-7+3-6; (8)(-3)×(-8)×25;

(13)(-616)÷(-28); (14)-100-27; (15)(-1)101; (16)021;

(17)(-2)4; (18)(-4)2; (19)-32; (20)-23;

(24)3.4×104÷(-5).

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讲授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

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

(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

篇5: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是在学习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的基础上。引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它是有理数运算的推广和延续。

本节课的重点是能熟练的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难点是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首先,我先复习了运算律,既是对上节的复习,又对这节学习作铺垫。又通过详细分析了例题,小组讨论。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更明确了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运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第三,在例题的讲解中穿插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锻炼的过程.及时的反馈学习情况.最后,通过“算24点”游戏,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课后的专家的对教学过程和课堂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希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例题的难度降低,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

本次活动,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的研讨,老师们都表现出高度的热情,整个研讨过程都呈现出浓厚的氛围。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能力,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实践,我们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会更快!

篇6: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课,课后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自己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力不从心。现在将上课后的反思总结如下: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三个选择题复习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然后进行三个基础性的计算题,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接下来解一道比较复杂的计算题,涉及的运算比较全面,但是在上课中学生出错的比较多,我想如果再加强几个训练题效果可能会好一些,但是考虑到后面还有任务,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学中,第一道题是用四个有理数去计算24,教材上有类似的`题目,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他们表现的很活跃。

其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再就是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是在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经验去和刚开始学习的儿童去比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篇7: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

关于初一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湖北宜昌中考)如果“盈利5%”记作+5%,那么—3%表示

A.亏损3% B.亏损8% C.盈利2%D.少赚2%

2.(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有理数,,,中,最小的数是()

A.B.C.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

C. D.

4.计算的值是()

A.0 B.

C. D.

5.(2016南京中考)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5、-3,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A.-3+5B.-3-5C.|-3+5|D.|-3-5|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同号两数相乘,符号不变;

②异号两数相乘,积取负号;

③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一定为负;

④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气象部门测定发现:高度每增加1km,气温约下降5℃.现在地面气温是15℃,那么

4km高空的气温是()

A.5℃ B.0℃ C.-5℃ D.-15℃

8.在有理数中,一个数的立方等于这个数本身,这种数的个数为()

A.1B.2 C.3D.无数

9.(2016南京中考)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提倡低碳交通,近几年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根据规划,全市公共自行车总量明年将达70000辆.用科学计数法表示70000是()

A.0.7105B.7104C.7105D.70103

10.(河北中考)计算:3-2×(-1)=( )

A.5B.1C.-1D.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若规定,则的值为.

12.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13.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即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行驶2千米应记作千米.

14.测得某乒乓球厂生产的五个乒乓球的质量误差(g)如下表.检验时,通常把比标准质量大的克数记为正,比标准质量小的克数记为负.请你选出最接近标准质量的球是号.

号码12345

误差(g)-0.020.1-0.23-0.30.2

15.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选择题,规则是:选对一道得5分,选错一道得-1分,不选得零分.王明同学的卷面成绩是:选对16道题,选错2道题,有2道题未做,他的得分是.

16.(2016福建泉州中考)找出下列各图形中数的规律,依此,a的值为 .

17.某年级举办足球循环赛,规则是: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1分.某班比赛结果是胜3场平2场输4场,则该班得分.

篇8: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正确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的反馈情况,进行反思。

一、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在这节课之前,学习的是有理数加、减计算。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围绕如何能让学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来设计这节课的。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复习化简符号、同号数求和、异号数求和及三个负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和口算,把学生在本节课在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重点,转化成所学过的旧知识,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白的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记住即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缚,使学生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而要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必须改变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模式。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发现、认识、掌握和应用,主动构建新知识。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是对学困生所遇到的问题更予以关注,使他们有所收获。通过学生的反馈,我感到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我班学生不同程度都有读错数、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出现,严重的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只有正确率上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二、深钻教材,提高教师的能力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运算上。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学生在解题之前先观察题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运算,如何能巧妙的运算,在下笔解答。运算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够掌握较好,并应用到实际的运算当中。“法”“理”沟通是教学的关键,只有“理”明确“法”才能通。虽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还不错,但我觉得我在教学中把握教材的能力还要再提高,因为本节课“理”的教学不够突出。只有揭示概念的实质才能掌握计算的表象,这样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学生掌握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构建出牢固而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驾驭课堂方面还要多磨炼自己,认真总结每一节课的得与失,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作为一种资源来利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使学生得以成长,教师得以发展。

篇9: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是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最后算________,如果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___.[

2. 若 ,则 _______.

3. 已知 ,则 ______, =________.

4.平方得81的数是_____,立方得-27的数是_____.

5. 若 ,则 ________.

6.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___ . _____.

二、计算题

7.(1) (2)

(3) (4)

(5) (6)

综合训练

三、解答题

8.当 时,求 的值.

9 .如果 ,那么 的`值是多少?

10.已知 互为相反数, 互为倒数,且 是最大的负整数,求 的值?

拓展与探究训练

11.若 ,那么 的末位数是多少?

12..从一付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四张牌,根据牌面牌面上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和乘方混合运算(可以使用括号,但每张牌不重复使用),使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A,2,3,,K依次代表1,2,3,,13,红色扑克牌代表正数,黑色扑克牌代表负数。某同学抽到的是红桃3、黑桃4、方块6、和草花K,请你写出两个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乘方;乘除;加减;括号

2. 8 3. 4; 8 4. 9;-3

5. 7 6.128;0;243; ;-5;26

7.(1) (2)1 (3) (4)-2 (5)-5.1 (6)

8. 9. 10.-2 11. 6

12.(1)

篇10:新课标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有理数运算的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活动内容: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意巩固几种运算法则,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几种法则的要点。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

问题2:请同学们做一组练习,复习本章已学习过的有理数的加法混合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

⑴1/2-1/2+4/5;⑵(-5/6+3/8)×(-24);

⑶8÷(-4/9)÷18/5;⑷-(-2/3)3.

问题3: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题,各包含了哪几种运算?这种运算应该怎么进行?

⑴18-6÷(-2)×(-1/3);

⑵3+22×(-1/5);

⑶(-3)2×[-2/3+(-5/9)].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1)复习回顾小学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为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的学习铺设台阶;通过活动(2)复习本章已学习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乘法、除法、乘方运算法则及其运算律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做准备;通过活动(3)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

活动内容:(1)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例1计算:

24÷3+22×(-1/4)

(2)由学生独立完成第一环节活动(3)的计算,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算理.

⑴18-6+(-2)×(-1/3);

⑵3+22×(-1/5);

⑶(-3)2×[-2/3+(-5/9)].

(3)由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89页随笔练习

计算:⑴8+(-3)2×(-2);

⑵100÷(-2)2-(-2)÷(-2/3).

活动目的: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3)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

第三环节:游戏活动,巩固提高

活动内容:(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投影片展示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投影片展示课本中问题)

(3)让学生当场从教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并向同学们展示,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

活动目的:活动(1)让学生阅读规则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动(2)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因为游戏中“已知结果写算式”的过程正好与过去“已知算式求结果”的过程相反;活动(3)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游戏的乐趣,也是活动(2)的继续,同时展开竞赛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第四节课: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表现学生独立、自主、自信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活动内容:教科书第90页习题2.15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

活动目的:复习巩固有理数混和运算的知识,训练运算技能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

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规律方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怎样学好初一数学的方法技巧整理

预习的方法

上课之前一定要抽时间进行预习,有时预习比做作业更重要,因为通过预习我们可以初步掌握课程的大致内容,听课就能够把握好重点,针对性比较强,还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效率就会比较高,上课听明白了,完成作业也会更好更快,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

听懂课的习惯

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不断练习

不断练习是指多做数学练习题。希望学好数学,多做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做练习的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熟练和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二,引导同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做题的水平;第三,融会贯通。通过做题将所学的所有知识点结合起来,加深同学对数学体系化的理解。

及时小结,温故知新

一要进行复习小结,及时再现当天或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二要积累资料进行整理。可将平时作业、小测验中技巧性强的、易错的题目及时收集成册——错题本,便于复习时参考。

初中数学中心对称知识点

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2、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3、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篇12: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后检测题

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课后检测题

1、当a=1时,a-3舻闹滴

A.4;B.-4;C.2;D.-2;

2、在四个数0、-2、-1、2中,最小的数是()

A.0;B.-2;C.-1;D.2;

3、点A在数轴上距原点5个单位长度,将点A先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此时A点所表示的数是()

A.-1;B.9;C.-1或9;D.1或9;

4、如果a<0,b<0,且a>b裟敲a+(-b)一定是()

A.正数;B.负数;C.0;D.不确定;

5、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n等于()

A.4;B.8;C.-10;D.-2;

6、有理数a、b、c满足a+b+c>0,且abc<0,则a、b、c中正数的个数是()

A.0个;B.1个;C.2个;D.3个;

7、计算-3+2的结果是()

A.1;B.-1;C.5;D.-5;

8、已知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数x、y互为倒数,那么a+b-2xy的值等于()

A.2;B.-2;C.1;D.-1;

9、计算的结果是()

A.-1.1;B.-1.8;C.-3.2;D.-3.9;

10、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000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64×107;B.6.4×106;C.64×105;D.640×104;

篇13:《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及向学生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及用计算器对比较复杂的式子进行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只有把握住了重难点,才能在运算顺序的“指挥”下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对加、减、乘、除法的法则进行巩固复习,克服学生对运算法则掌握不熟的困难,并利用课本例题,引导学生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并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用计算器对例题进行验算,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捷。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1、在导入时,先对加减乘除的各运算法则进行巩固复习,结合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为新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保证。

2、在讲解例题时,让学生先动手试做,关注到了学困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将笔算与计算器计算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会动手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计算器对于复杂式子运算带来的便捷,感受了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实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生分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本节课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1、分组学习中,各组的讨论积极性不高,特别是第四组和第六组的同学,各做各的,基本没有充分的讨论。对各组里的学困生的学习指导不到位是讨论不积极的关键。

2、对学生的激励不足,比如第四组的罗发兰同学到黑板做题时直接写出了结果,未能给予学生更好的鼓励,而是直接指出其不足,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在教学之初复习运算法则时,没能列举出典型例题,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使得学生对法则的掌握还是不到位,导致后面学生在做题时出错。

4、讲解计算器的按键时,缺少举例,一笔带过,使得部分学生还不会使用计算器计算,特别是计算中按键的顺序。

5、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未能更好地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使得教学内容未能得以全面完成。也使得教学时间过紧,对于部分学生做的题中的'问题讲解不全面,比如第一组的肖启艳同学在做题时,将乘法分配律中的“+”写成“times;”,未能及时给予纠正。

6、学生分组出题、做题时,对于做得又快又准的小组激励不足。

三、今后的教学方向:

针对本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并不断应用于本班教学实践,根据小组教学的要求,逐步探索出适宜本班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适量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事情,需要一如既往的热情和不断进取的上进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写好教学反思,将自己的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中去,逐步完善自己的课堂,使自己能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

篇1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为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减少运算的繁琐,增加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混合计算的步骤锐减,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二十四”点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并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

2、经历“二十四”点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培养探索思维方式。

教学流程:运算法则→混合运算→探索思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生活应用引入:

[师]我们已学过哪种运算?

[生]乘方、乘、除、加、减五种。

[师]这五种运算顺序怎样呢?请看实例:

一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m的正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该花坛的关际种花面积吗?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这个花坛的实际种化面积是多少?

[生]列出算式3.14×32-1.22

包括:乘方、乘、减三种运算

[师]原式=3.14×9-1.44

=28.26-1.44=26.82(m2)

[师]请同学们说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

(生相互补充、师归纳)

一般地,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是: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有括号,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二、混合运算举例。

1.(生口答)下列计算错在哪里?应如何改正?

(1)74-22÷70=70÷70=1

(2)(-1)2-23=1-6=-4

(3)23-6÷3×=6-6÷1=0

2、例1计算:

(1)(-6)2×(-)-23; (2)÷-×(-6)2+32

解:(1)(-6)2×(-)-23=36×-8=6-8=-2。

(2)÷-×(-6)2+32

=×-×36+9。

=-12+9=-

3、课内练习

计算:(1)1.5-2×(-3); (2)-×(-2)÷

(3)8-8×2; (4)÷(-)+(-)2×21

4、例2:半径是10cm,高为30cm的圆柱形水桶中装满了水,小明先将桶中的水倒满2个底面半径为3cm,高为6cm的圆柱形杯子,再把剩下的水倒入长、宽、高分别为50cm,30cm和20cm的长方体容器内,长方体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cm(π取3,容器的厚度不计)?

分析:

解:水桶内水的体积为π×102×30cm3,倒满2个杯子后,剩下的水的体积为

(π×102×30-2×π×32×6)cm3

(π×102×30-2×π×32×6)÷(50×30)

=(9000-324)÷1500=8676÷1500≈6(cm)

答:容器内水的高度大约为6cm。

三、分组探索

下面请同学来玩“24点”游戏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可能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1)甲同学抽到了,7、3、3、7,他运用下列算式凑成24,7(3+)=24。

(2)乙同学抽到了,7、3、-3、7,他能凑成24或-24吗?7(-3-)=24。

(3)丙同学抽到了,7、3、-7、-3,他能凑成24或-24吗?7(3+)=24

(4)某同学如抽到下列一组牌3、12、-1、-12,你帮她设计一下算式使之能凑成24或-24。

24×3-(-12)×(-1)=24或-12×3-12×(-1)=-24

(5)老师抽到下列四张牌,1、-2、2、3,你认为能凑成24或-24吗?

[3-(-2)]2-1=24

试一试,你自编两组可凑成24或-24的牌,请邻座同学帮你设计算式。

四、作业:课本第54页,作业题。

教学反思:对于有理数混合运算,关键要把握好两点,运算次序和符号,不必让学生训练太繁琐、太复杂的计算,而多应该增加探索计算题(编不同的“二十四”点题就很好)。

篇1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的习惯.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识到小学算术里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有理数系,学生会感受到知识的普适性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

2.学生学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有理数混合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用投影出示练习题,学生用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出示投影1)

1.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口答)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教法说明】2题都是学生运算中容易出错的题目,学生口答后,如果答对,追问为什么?如果不对,先让他自己找错误原因,若找不出来,让其他同学纠正,使学生真正明白发生错误的原因,从而达到培养运算能力的目的.

(二)讲授新课

1.例2 计算

师生共同分析:观察题目中有乘法、除法、减法运算,还有小括号.

思考:首先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然后再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乘除运算,这样运算的步骤基本清楚了.带分数进行乘除运算时,必须化成假分数.

动笔:按思考的步骤进行计算,在计算时不要“跳步”太多,最后再检查这个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教法说明】通过此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观察―思考―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计算:

① ;

② .

【教法说明】让学生仿照例题的形式,自己动脑进行分析,然后做在练习本上,两个学生板演.由于此两题涉及负数较多,应提醒学生注意符号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作适当评价,并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变式训练.

3.例3 计算: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观察题目中有乘方、乘法、除法、加法、减法运算.

思考:容易看到 , 是彼此独立的,可以首先分别计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动笔:按思考的步骤进行计算,在计算时强调不要“跳步”太多.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一个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予以指正并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4.尝试反馈,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计算:① ;

② ;

③ ;

④ .

首先要求学生观察思考上述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然后再动笔完成解题过程.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说明:1小题主要考查乘方、除法、减法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学生容易出现 的错误.通过此题让学生注意运算顺序.3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负数的奇次幂、偶次幂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点.让学生搞清 与 的区别; , .计算此题要特别注意符号问题;4题主要考查相反数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等知识.本题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教法说明】习题的设计分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通过变式训练,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对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回授讲解,然后再出一些变式训练进行巩固.

(三)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要求大家做题时必须遵循“观察―分析―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

【教法说明】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给学生运算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算的准确率.

(四)反馈检测(出示投影4)

(1)计算① ; ②

③ ; ④ ;

⑤ .

(2)已知 , 时,求下列列代数式的值

① ; ② .

以小组为单位计分,积分最高的组为优胜组.

篇1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篇17: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题

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B.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和0

C.有理数中不是负数就是正数D.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陕西省元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延安市的最低气温为-6℃,西安市的最低气温为2℃,这一天延安市的最低气温比西安市的最低气温低()

A.8℃B.-8℃C.6℃D.2℃

3.下列各计算结果是正数的有()个.

①-(-2)②-│-2│③-(-3)2④[-(-3)]2

A.1B.2C.3D.4

4.计算2-(-1)2等于()

A.1B.0C.-1D.3

5.若>0(n取正偶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是负数B.a一定是正数

C.a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D.a可能是任何数

6.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都小,那么一定是()

A.这两个有理数同为正数B.这两个有理数同为负数

C.这两个有理数异号D.这两个有理数中有一个为零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7.的.绝对值是,相反数是,倒数是.

8.如果m

9、式子-62的底数是,指数是,计算结果是。

10、若(a-1)2+|b+2|=0,那么a+b=。

三、解答题

11、计算(每题5分,共30分)

①18-6÷(-2)×②(-)×(-8+-)

③-(1-0.5)××[2-(-3)2]④-22+(-2)3×5-(0.28)÷(-2)2

⑤-×[-32×(-)2-|-2|3]⑥用简便方法计算:

12、=,=,求m+n(本题8分)

13、学校组织同学到博物馆参观,小明因事没有和同学同时出发,于是准备在学校门口搭乘出租车赶去与同学们会合,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6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1.2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乘车1.8千米,应付费________元。(3分)

(2)小明乘车3.8千米,应付费_________元。(3分)

(3)小明身上仅有10元钱,乘出租车到距学校7千米远的博物馆的车费够不够?请说明理由。(4分)

14、先阅读下面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常见到求平均数的问题。例如:

问题某校初一级篮球队12名同学的身高(厘米)分别如下:

171,168,170,173,165,178,166,161,176,172,176,176

求全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解:分别将各数减去170,得

1,-2,0,3,-5,8,-4,-9,6,2,6,6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1-2+0+3-5+8-4-9+6+2+6+6)÷12=12÷12=1

则已知数据的平均数为170+1=171Xkb1.com

答:全队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71厘米。

通过阅读上面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利用它解决下面的问题:

(1)10筐苹果称重(千克)如下:

32,26,32.5,33,29.5,31.5,33,29,30,27.5

问这10筐苹果的平均重量是多少?(4分)

(2)若有一组数为:a-1,a+5,a-1,a-2,a-4,,a+1a+2

这组数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5、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中的规律:

—1,,,,,

(1)填空:第11,12,13三个数分别是,,(4分)

(2)第2008个数是什么?(4分)

(3)如果这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个数越来越近?(4分)

16、附加题已知ab>0,试求的值(10分)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llxed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246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计划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