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蒋春梅《石榴》有感(精选12篇)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0
武进南宅小学 朱小燕
《石榴》这篇课文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今天听了蒋春梅老师执教的《石榴》一课,我有几点想法,很不成熟,而且,也是个人的浅见,供大家探讨。
1、蒋老师能运用媒体,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如果在课前能将网上的这些优美的图片重新进行组合,设计课件,那么在课堂上会充分发挥媒体的辅助作用,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句子。
2、准确把握练习说话的契机。其实在无锡听课时,我也听了一堂《石榴》的第二课时的教学。那位上课的老师很会抓住学生练习说话的契机,通过学生图文结合,发挥想象,拓展说话,真正做到了语言的积累。如石榴花还是花骨朵时,老师让学生观察图,完成这样的句式填空:( )的花骨朵,像( )的小葫芦。然后学生练习说话。石榴花慢慢地开放,老师再问:“在小朋友的眼中,这刚开的小花,还像什么?”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各种各样的想象展现在课堂上:“像点燃的火把”“像小姑娘的裙子”“像小铃铛”“像羽毛球”等等。石榴花完全开放了,老师又问:“这时的石榴花又像什么?”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由这里我觉得这位教师很会找学生练习说话的契机,而且训练层层深入,学生好象有说不完的话。
蒋老师课堂上也进行了说话的练习,但由于预设与生成相差太远,因此,使得这一环节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蒋老师要求同学们用“先……逐渐……最后”说句话,一看到这组词,我的心里就泛起了嘀咕:这怎么说呢?这时蒋老师有启发学生说:“比如早晨起来……”学生没经过多少思考就起来回答:“早晨起来,我先穿衣服,逐渐……?”学生哑然,怎么表达呢?这时才发现练说话的句式有那么点的错误。
所以在课堂上设计练说话时要准确地把握好时机,确实有练说的价值,我们再去让学生说话,而且要指导得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语言的积累真正落实到实处。其实说来容易,但自己操作起来也很困惑啊,希望在语文教学中能共同学习,相互探讨,一起成长。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植物特点的方法。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
3、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在读中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猜谜语引入新课:
黄瓷瓶,口儿小,里面藏着红珠宝,只能吃,不能戴,酸酸甜甜味道好。是什么呢?(石榴)
大家可真棒,不但会倾听,还会思考,会听,会思考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2.你们吃过石榴吗?能跟大家介绍介绍吗?(外皮是红的或是黄的,剥开皮才能吃,里面的果肉酸酸甜甜的。)看来你真的吃过石榴,知道哪儿的石榴最有名吗?(枣庄石榴园),我们是枣庄人,这是我们自己的石榴园,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榴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我们家乡的石榴的。看老师写题目。
3.板书课题:16 石榴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都认识了,自己先试着读一读。(出示课件词语)
喜讯 活泼 急切 甚至 扒开 抽出 仿佛 肚皮 张望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甜津津
指名2――3人读,及时纠正,相机指导“甚”“佛”,在田字格中各写两遍。齐读。
看来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挺好了,那如果放到课文中是否也能读准确
呢?
2、请大家翻到课本第85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这课共几个自然段?(四个)我们就找四个同学来读(找四生读课文) 师相机指导字音和难读句子。
三、整体把握,理清脉络
1、看来大家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了,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都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生自由读,汇报)(首先写了石榴园的产地:枣庄)我们枣庄的石榴园名气可真大呀!文中哪个词语能看出名气大?(驰名中外)能否换个词语说说?(闻名中外、举世闻名、远近闻名、闻名遐迩)
枣庄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你的心情怎样?(自豪)读出你的自豪吧!(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
2、除了讲到石榴园在枣庄,还讲了什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
书:春 长叶、夏 开花、秋 结果。)
3、大家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与石榴有关的内容。请大家默读课文2――4三个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课件填空)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到了,便开出了( )。到了,石榴花谢了,树上便结出了( )。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作者就是这样按照季节的顺序,给我们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
四、精读第二自然段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着季节的变换去欣赏石榴吧!
1、研读第一句
春天来了,我们走进万亩石榴园,看到了什么?(生读第一句)(出示课件第一句)
老师注意到你特别强调了“抽出、长出”这些词语,为什么要这样读呢?(我觉得这几个词写出了石榴长得特别快。我体会到石榴树的生机勃勃。)
是啊,新枝嫩叶在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里长得多快呀!谁再来读一读。(再找生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也想读吗?试试看!(生再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你读出了新生的感觉,真好。
2、研读第二、三、四句
石榴树的枝叶长呀长,长到郁郁葱葱时,夏天就到了。在这个火热的季节里,石榴开花了。(出示开花的课件)石榴花什么样呢?自己读一读吧。(找生读描写花的部分。)(出示课件二、三、四句)
大家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相机理解句子,相机出示所对应的课件。)(找生说理由,随即读出相关语句,并作一讲解。)(我喜欢这火红的花:因为这鲜艳夺目的色彩好像把人们的心都给点燃了。我喜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因为他们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像是在比赛呢!)
说的多好啊,你还喜欢呢?(我喜欢小喇叭,鼓着劲儿吹:从这里感受到石榴花好可爱。)
作者把石榴当成人来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石榴花的可爱。(板书:可爱) 石榴花好可爱呀,它“鼓”着劲儿吹,你能读出这股劲吗?(生读。) 读得真好,这石榴花真是可爱极了,作者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盛开的石榴花。(板书:喜爱)想不想看看绽放的石榴花?好,(出示配乐的图片)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
看到了绽放的石榴花,你想说些什么?(找生说:非常喜欢石榴花)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找生读2、3、4句)(出示课件二、三、四句)
花开得这样美,这样热闹,你觉得这花会把谁引来?引来后它们在做什么?(小蜜蜂来了,它在采蜜。小蝴蝶来了,它在跳舞。小鸟来了,它在歌唱。)
多美的花呀,多热闹的情景呀,怪不得作者说:(出示课件第一自然段)“我的家乡在枣庄”。
3、讲解详略写作手法
(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刚才我们读了石榴长叶的句子,也读了石榴开花的句子,请你再细细的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说:写石榴长叶的句子只有一句,而写石榴开花的句子却有三句)
你的观察力可真强!作者把石榴长叶的过程写的很简略,把石榴开花的过程写的相对详细,这样我们对石榴花的美丽印象很深刻!
下面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欣赏了石榴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的情景,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金秋,去领略石榴树的累累硕果。这节课就上到这,感谢大家,下课!
六、板书设计:
16、石榴
春 长叶 嫩绿
夏 开花 火红 可爱 喜爱
秋 结果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欣赏了石榴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金秋的石榴园,去领略石榴树的累累硕果。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秋天到了,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这些小石榴是怎样长大的呢?谁能为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找找答案!
2、那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相机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
(1)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你能给这些石榴娃娃从小到大排排队吗?师出示石榴图,排得对吗?对极了!
(2) 你能看着这些石榴娃娃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成熟的过程吗?石榴娃娃都在为你喝彩呢! 口头填空: 石榴一天天( ) ,一天天( ) 。它的外皮先是( ) ,逐渐变得 ( ) ,最后变成( )( ) 。
(3)石榴越来越熟了(板书:成熟) ,熟透的石榴高兴地笑了,引读第四、五句。 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石榴娃娃?相机教学拟人句。 呀!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娃娃,我们看了,心里怎能不喜欢?你能读出自己 的喜欢来吗?配动作示范读,学生练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石榴子的可爱、美。
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 样子、色彩美(出示红白相间的子儿理解):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板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请你来读一读,读出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的美)
(2)味道美:酸溜溜、甜津津的。(板书:酸溜溜 甜津津) (谁也读到了这股酸溜溜、甜津津的味道,请你来读一读。)
2、齐读。
四、回顾整体,小结
1、默读全文,感受课文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2、你看,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指卡片)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事物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六、布置课外作业
1、配乐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3、完成写话,并为你的写话配一副画。
七、板书设计:
16、石榴
春 长叶 嫩绿
夏 开花 火红 可爱
秋 结果 成熟
子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酸溜溜
喜爱 甜津津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3
这篇课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石榴的生长过程(即:抽枝、长叶、开花、结果。)来描写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同时我认为也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此文结构明朗,详写了石榴的花和果(就这两者而言,果更为突出。)故在教学中重点应把握这两点展开。
第二自然段写了枝条、嫩叶和石榴花,重点写出了花。分别写了花的色:“火红”;花的多:“越开越密”、“越开越盛”;花的形:“小喇叭”。写出了石榴的活泼、美丽,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石榴的美。从学生角度看,此节“抽出”一词学生可能提出疑问,或不易理解,教师要做好准备:让学生比较句子来揣测其用词的妙处。举例如下:
春天来了,石榴树长出了新的枝条。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
让学生在不断的品思中领悟其用词的准确生动。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解学生不能深入理解。
第三、四自然段它的果实――石榴。主要写了它的两个方面:
一、课文的第三节,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及它的外形。它的生长过程是:结出小石榴――天天成熟――熟透了;它的外形(随着生长过程而变化):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对熟透了的石榴描写特生动: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此段写出了石榴成熟的欢喜,同时也是作者及农民伯伯内心的喜悦!此外此段也突出了石榴所特有的特征:即成熟后易破皮!
二、 课文第四节,写石榴子粒的形态和它滋味。此段学生易于掌握。但有一词“玛瑙”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我们可以找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段另有一重要训练项目――让学生仿写。我自己认为,可以选择桔子(我之所以选择是因为桔子吃的过程与石榴的步骤有点相近。当然也可以用其它水果来写,但考虑到本班的学生实际,还是简单一些好操作些,过难了反而达不到训练目的。)为主要写作对象,让学生在课上亲自照着课文的步骤试一试,这样学生当场亲自投入其中,写起来也不会空穴来风。
总体教学思路:
本课重点写了石榴的花和果,组织教学时,抓住这两点展。
颜色 成熟的过程及外形
形状 石榴子粒的形态及它的滋味
课外设想:
本文有点像我们小时候学过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我感觉也是写植物的范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故有打算课后指导学生写《故乡的银杏树》。
地点、特产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略写 抽枝长叶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略写 开花 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 次详 结果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详写果实的成长过程和姿态。 品尝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次详
花形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在吹呢。 果态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子状 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4
教学设计
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写于1942
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垂 安普刺 忍俊不禁
骨朵 柔媚 争妍斗艳 古味盎然 光嫩 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柔媚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六)作业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
(二)局部品味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写法,点出了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
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7自然段)
参考答案: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阳光的直射――敢于对抗骄阳,毫不示弱的精神;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品格。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b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
(三)主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交流后归纳)
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
(五)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感悟拓展
1.对比阅读。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喜欢热闹,耐不住寂寞,喜欢众人的参拜和瞻仰。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牡丹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
(3)你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的典故吗?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本应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传说唐朝时,女王武则天在冬天赏花,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因为自己是花中之王没有听从,从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长安,流放东都洛阳,所以洛阳从此成为牡丹的故乡;第二问答案,可引导学生。
参考“思维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绝》与本课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点: 语言较活泼,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绝》一文的语言则较含蓄,让人沉思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思维点拨: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它被人称为花中之王。作者怀着参拜和瞻仰的心情来到洛阳,满心以为牡丹也会喜欢热闹,没想到牡丹“朱唇紧闭,洁齿轻咬”,拒绝盛开。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中之王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品质。作者的心情由期待变成失落,甚至还有“惊愕伴随着失落和疑虑”,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牡丹为什么要拒绝的思考。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向同学们描绘你最喜欢的一种,要求尽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适当抒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七)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2.把本课中你喜爱的词语、句子摘录下来,抄进你的摘录笔记本中。
教学探讨
本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熟练地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品读,学生可以
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用词造句、问题探究、对比阅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朗读贯穿了教学过程 ,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有效激发了
围绕教学目标 ,一方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子富于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有效地驾驭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这样的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气,学生也学得扎实有效。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愈、振、铎、侍、篱、嵌、韵、昔”,掌握会写字“榴、郑、振、篱、嵌、赌、嘱、昔”。自主积累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3.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
《石榴又红了》是郑尔康怀念父亲郑振铎的抒情散文。通过对旧居石榴树、石榴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秋季,“我”便会想起故园的石榴树,愈加思念父亲。第2―4自然段写父亲在石榴果上刻上孩子的名字,过石榴节。第5自然段写父亲去世。第6自然段呼应开头,写“我”思念旧居石榴树,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思念父亲。
父亲童心未泯,在石榴果上刻孩子的名字;父亲充满情趣,和孩子们一起过石榴节。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优美的散文笔调和浓郁真挚的感情相得益彰。而如今石榴又红,亲人却已不在,睹物思人,是何等的惆怅与怀念。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教学时,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初读课文,“说说孩子们为什么盼望石榴节?”细读课文,以“在你眼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中心话题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词句积累]
“每当石榴开花,大家就盼望父亲在一颗颗石榴果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眼巴巴地盼着‘石榴节’的到来。”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盼望。表达了孩子们对石榴节的喜爱,对父亲的热爱。
“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石榴节’,大家望着那红得似血的果实,谁也不忍去摘,任它们在瑟瑟秋风中,枯萎,坠落,化成了泥土。”
不忍:不忍心。石榴又红了,而父亲已不在,睹物思人,无限悲伤。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郑振铎的资料,了解郑振铎。)
一、交流资料,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文《斗笠》借斗笠抒写浓浓的母子亲情;《傲霜篇》通过对菊花傲霜凌寒的描写赞美了不畏风雪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郑尔康的《石榴又红了》,这篇课文在描写石榴的同时还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2.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3.说说你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郑振铎。
4.指名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认读生字词。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谈自己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郑振铎。
4.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对话感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默读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感受,画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第2自然段,父亲爱好园艺,侍弄花草,怡然自得。故园的花草种类多――桃、李、杏、梅、兰、松、竹、葡萄、石榴、野菊花……赏花时间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尤其是“父亲”“采菊东篱下”田园心境,让人体会出郑振铎真是一个热爱花草、怡然自得的人。第3、4自然段,写父亲童心未泯,和孩子们过快乐的“石榴节”,他爱孩子,也深受孩子的爱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默读思考,勾画、批注。
2.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朗读全文,回顾课文。
分节朗读全文。
二、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你认为课文哪里写得好?为什么?(教师引导: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首尾呼应等)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1.畅谈品评。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练习表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幅照片、一首歌曲……只要是它带有朋友、亲人的一丝痕迹,就可能使你联想起一些往事,就可能有值得诉说的故事。把你想到的和同学说一说。
2.把你想到的写一写。
3.交流评价。
1.在小组中交流,打开思路。
2.小练笔。
3.交流修改。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7
by 雨后阳光
16.石榴(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喜讯”;
2、了解石榴地生长过程及特点,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幅石榴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作者的家乡在――(枣庄),那儿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一起走进枣庄,走进石榴园,去看看那儿的石榴叶、石榴花,还有那可爱的石榴果吧!
二、 教学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长出了……)
转眼夏天到了,【课件出示满树的石榴花】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说说你眼前的石榴花?
色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火红火红的。)
1)大家听出来没有?他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来说的。
2)是啊,这是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3)找出文中描写石榴花颜色的句子,并用“――”画出。――哪句话?
4)【课件出示句子】谁来读读这句话?(多人读)
(师评读:这花还不够红,再来!)【出示:“火红”红色】――齐读
量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密密麻麻的。)
1)他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来说的。
2)文中哪句话写出了石榴花的数量之多,请你用“==”画出。――谁来说?
3)【出示句子】哪些词写出了花多?――谁能把石榴花的多给读出来?
(多人读)――齐读
形 (生:我眼前的石榴花就像一个个小喇叭。)
1)这回,他又是抓住了石榴花的 来讲的。
2)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石榴花形态的句子。――哪一句?
3)【出示句子】齐读――告诉老师,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回答:
▲比喻句。把 比作了 。这个比喻句写出了石榴花的――可爱。
可爱不可爱,听了你的读就知道了。指名读。
还有谁能从情感方面来品一品这句话?
▲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作者对石榴花的喜爱。
你能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吗?――齐读
3、引读。
是啊,这石榴园的石榴花还真是美呀。你看,它们的色彩就够迷人的,――(……),它们竞相开放,花儿可多了,――(……),它们的形态才叫可爱呢,――(……)。
4、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你仿佛看到了――,你仿佛听到了――你还仿佛听到了――,看着这么多、这么艳的石榴花凑在一块儿,耳边似乎听到了那一个个小喇叭吹奏出的动听的乐曲,小作者用了一个虽普通但却能让人读了之后浮想联翩的词语来形容这时的石榴花――“热闹”。【课件出示“热闹”一词】
三、 教学第三自然段。
1、欣赏完夏天的石榴花,接下来,我们该去看看秋天的石榴果了。
【课件出示:轻声读读第三自然段,试着根据下面的主要意思把这小节分为三个层次,用单竖线在文中标出。】
交流分层情况。――男生读第一层,女生读第二层,齐读第三层。
2、那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小作者观察得可仔细了,谁来告诉大家。
【课件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这句话中用了许多表示颜色的词,你来说。【课件出示这些词为红色】
2)你们看,老师带来了4个石榴娃娃,你能给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吗? 指名上黑板排。
3)谁能看着这些石榴娃娃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它们成熟的过程。
自由练习――指名上台介绍(2人,第二个要求提高:眼看着石榴一天天成熟了,你应该越说越高兴,越喜欢。)――齐说
3、熟透了的石榴可逗人喜爱了,想不想看看它们?
【出示图片,再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有的……有的……。】
1)齐读这句话。
2)许多同学在读这句话时,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能告诉老师原因吗?
(拟人,写出了石榴的可爱。)
师:哦,我知道了。原来你们也都情不自禁地喜欢上石榴娃娃了,是吗?
这些石榴娃娃真是可爱极了,你喜爱它们吗?――那你来读。
你喜爱它们吗?你呢? 分别指名读。
师评读:你的表情告诉我,你还不够喜欢它。再来。
嗯,老师闭上眼睛听,都能感受到你对石榴娃娃的那份喜爱了。
齐读。
4、更可爱的是――齐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怎样就是“急切地扒开”、“朝外张望”?谁可以来学一学?(你急什么呢?)――那“喜讯”又是什么呢?
2)你看,这个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它在说:“ 。”
再看,这个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它在说:“ 。”
快看快看,这边的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它们在说:“ 。”
3)那这句话该怎么读才好呢?指名读。
5、【课件出示描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两句话】
1)这熟透了的石榴真是太惹人喜爱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2)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两句话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这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小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6、拿起书,一起美美地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四、 教学第四自然段。
1、多美的石榴花,多可爱的石榴果呀,现在,你想不想看看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来剥开它的外衣瞧一瞧。【出示实物石榴】
2、能说说你看到的石榴子儿吗?它们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
相机理解:“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紧偎”。
3、【课件出示写石榴子儿样子的句子】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多人)
4、想不想尝尝?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石榴尝一尝,待会儿告诉我什么味儿、感觉怎么样。
5、这么好吃啊,老师的口水都快被你们说得流出来了,一块来读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写石榴子儿味道的句子】
6、你们看,这一小节写石榴的果实,小作者先写了――石榴子的样子,再写了――石榴子的味道。读了这段话,谁都想尝一尝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拿起书,让我们再一起来尝一回。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 小结。
1、齐读全文。
2、小结。
1)《石榴》一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 、 、 和 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 。
2)写石榴花时,作者先写其 ,是“ ”的;再写其 ,是“ ”;最后写其 ,是“ ”。写出了石榴花的 和 。
3)写石榴成熟的过程时,抓住了其 的变化来写,先……逐渐……最后……;重点写了熟透了的石榴惹人喜爱的样子,这里作者运用了 手法,把石榴写得可爱极了。
4)最后写了石榴子儿,这一小节又是先写石榴子儿的 ,再写石榴子儿的 。
六、 课外作业。
1、摘录文中你所欣赏的词句。
2、观察并品尝一种水果,下节课我们来试写。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7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石榴漂亮吗?
生:(异口同声 )漂亮。
师:怎么漂亮啊?
生:它是圆的,是红的。
师:圆的,红的,我怎么没听出什么美观来。
生: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它圆溜溜的,红彤彤的,真漂亮。
师:我也觉得石榴漂亮了。但是我不明白,圆溜溜也是写圆,红彤彤也是写红,为什么听起
来就比“圆”和“红”要美呢?
生:圆溜溜说明很圆,还有光滑的意思,红彤彤的是叠词比红还要红的意思。
师:想摸摸吗?
生:想。
师:(请一个学生摸)摸后是什么感觉?
生:很光滑。
师:(请五、六个同学摸)把形状、颜色、摸的感觉连起来说说。
生:摸上去滑溜溜的,真舒服。
师:你真会用心感受。同学们,刚才我们是从那几个方面讲石榴的?
生:从形状和颜色。
师:对。(板书 形状 颜色)
生:老师,我可以用比喻句来说石榴。
师:真棒,请讲。
生:石榴圆溜溜的,红彤彤的,像妹妹的红脸蛋,真可爱。
师:你真会学习,会用比喻句了。
师:谁能用几句话说说,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这么可爱的石榴,以及它的形状和颜色。
生:第二节课铃声响了,马老师走进教室拿出一个石榴,这个石榴真漂亮,圆溜溜的,红红的,像妹妹的脸蛋一样可爱。
师:评一评,你认为怎么样?
生:我觉得还可以。
师:还可以怎么讲,能说具体点吗?
生:他讲了什么时候,是谁带来的石榴。还讲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用了比喻句,很形象。
师:你听得很认真。
生:我有补充。马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从包里拿出一个石榴。
师:你不仅观察仔细,还能认真听同学发言。真会学习。
师:这么可爱的石榴想尝尝吗?
生:想 (异口同声)
师:在品尝之前,我想问问,你们看到这么漂亮的石榴,心中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这么漂亮的石榴一定很甜吧。
生:我想味道一定好极了。
生:一定是酸甜可口。
师:好吧,开始品尝吧。(于是,我借了一把小刀把石榴皮划开,举起剥开的石榴)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石榴籽,有什么话要说?
生:无数颗石榴籽紧紧地抱在一起,很团结。
生:像一粒粒牙齿。
生:不美。我觉得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更恰当些。
师:“像晶莹剔透的珍珠”这个比喻不仅恰当,而且有美感。可在石榴籽不仅是透亮的,它还是红是色的,该怎么说呢?
生:石榴籽红中透亮,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我想马上吃一颗尝尝是什么味道。
生:谗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生:我有点迫不及待了。
师:好吧,那就开始吃吧。(我把掰出来的石榴籽分给孩子们品尝。)
师:提出问题:老师发石榴籽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感觉如何,品尝后觉得味道怎
样?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石榴籽,连忙塞进口里,真甜啦!
师:真是个小谗猫。
生:当老师发给我时,我连忙伸出手把石榴籽捧在手里,想快点品尝,可我又少不得吃,因为只有几颗,一口就可以吃下去。于是我拿起一粒放进嘴里,慢慢地品尝,红红的汁水流出来,顿时,一股甜滋滋的味道直冲喉咙,真舒服。
师:你还真是个美食家呢!知道用心去品尝。
生:味道美极了,真是美味佳肴。
师:味道美是可以的,但不能说是佳肴,佳肴是指丰盛的菜和饭。
(学生大笑)
师:我们这是从哪个方面来讲石榴的?
生:味道。 (板书 味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都干了什么?
生:看了石榴的形状和颜色。
生:还吃了石榴。
生:说了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板书 心情 动作)
师:对。这节课,我们既欣赏了石榴的外表美,又品尝了它的味道,还讲了自己吃石榴的动作和心情。
师:真是越学越清楚了,还有补充的吗?
生:石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什么时候见到的?
师:老师补充一点,我是怎么把石榴剥开的?
生:老师借用桂乃星的小刀在石榴皮上划了一个口子,然后用手剥开了石榴。
师:观察非常仔细。非常真实。把我们亲眼所见的、亲口品尝的写下来,这样的作文是非常真实的也是最可信的。因此我们要写真实的作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
生:观察了石榴的形状、颜色,还品尝了石榴的味道。
师:这节课高兴吗?
生:高兴。
师:想写下来吗?
生:想。
师:觉得难写吗?
生:不难。(有学生开始动笔写了)
师:用什么题目?
生:我用《快乐的语文课》做题目。
生:我用《我喜欢的石榴》做题目。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8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小作者的家乡在——(生接读),那里有——(生接读)的石榴园。什么叫“驰名中外”?
生:就是名声很大,国内外都知道。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看一看!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你读到的内容一会儿说出来。
(三分钟后主动停下来)
师:从大家刚才的朗朗书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什么叫“求知若渴”,你们认真学习的劲头,真让我佩服。现在,谁愿意说说你读到的内容。(生踊跃举手)愿意说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吧!
生:我读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师板书:花 注:红色笔)
生:我读到了嫩绿的石榴叶。(师板书:叶 注:绿色笔)
生:我读到了可爱的石榴果。(师板书:果 注:红色笔)
生:我读到了红白相间的石榴子。(师板书:子 )
师:说的真全面。现在我们来看看石榴的这些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出示开满花的石榴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火红的石榴花。(.相机读好“火红的石榴花”)
师:让我们再走得近一点去看!(师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长得特别象什么?
生:象小喇叭花。
师:你把它说得真是太可爱了,谁能读好这句话?(师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师:这么可爱的花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长成的,它们可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从石榴树上长出来的,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读第二段)
3、师: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生接读),长出了——(生接读)。这叶儿长得怎么样?(嫩绿嫩绿的)
4、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师出示一朵花)同学们,开这么多够吗?(再出示几朵花)再开一些,够了吗?还不够?为什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请学生读) 老师通过你的声音听到了——那火红的石榴花、那朵朵盛开的石榴花。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叶子有变化,还有同学发现了石榴花,谁来读一读描写花的部分?
学生读描写花的部分(教师贴两三朵石榴花)
师:行了吗?(不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一朵朵、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了
师:你真细心,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自已读一读
指名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不错,同学们想象到石榴树开满石榴花的情景了吗?感觉怎样?
生:很美
师:假如你就是一朵火红的石榴花,你会怎样把自已的美丽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呢?同桌再读一读试试。.
同桌互读
师:谁愿意把自已的美丽展现出来呢?(生不好意思)小石榴花们 ,别把你的美丽藏起来,大胆的展现自己的美丽吧。(生陆续举手)愿意读的石榴花请站起来读吧。(放音乐)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从你们有声有色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男生读春天的石榴树,女生读夏天的石榴树。]
师:夏天的石榴树很美,可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他们却逐渐凋谢了。你们感觉到遗憾、惋惜吗?
生:不惋惜,它们要结果了,果子才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生:惋惜。那么美丽可爱的花儿就要凋谢了,我们又少了一个可以观赏的风景。
师: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转眼间收获的季节来临了,又一个可爱的生命也随着石榴花的凋谢而诞生了。你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石榴树又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自已读书找一找
生: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是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吗?老师呀真是粗心,打这段文字时出现了一个错误,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出示课件)[开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生:应该是热闹而不是开
师:这个词不改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学生思考)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6
无语浪漫 发表
学习了《石榴》一课,让学生写一种植物,这是学习写作的一个好机会。
《石榴》一课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我简单地指导学生说,要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来写,仿照《石榴》一课的写法。
习作交上来后,内容比较丰富,有写梨子,写桃子,写葡萄等等。其中出现了几个现象。
现象一:有的学生语言简短,言而无物;这一类的学生不善于学习,不善于读书。
现象二:有一部分学生完全按照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水果的生长过程,只是将其中的一些词语进行修改。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还是不错的,说明这一部分学生挺聪明的,三年级学习写作是起步阶段,学会模仿是基本要求。
现象三:有一部分学生几乎是模仿课文语言,可是却像只馋猫只会偷吃,不会擦嘴,露出了马脚。如有一个写到:“我的家乡在枣庄,那里有驰名中外的梨子园。”《石榴》一课说“我的家乡在枣庄,那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我们这个小山村根本不是“枣庄”,就算有梨子园也不会“驰名中外”,我建议将这个词改为“远近闻名”。再如,课文有一句“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有的学生写到:“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桃花。”这种学生可能是缺乏生活经验,或者是根本没有动脑思考,桃花是春天开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的。
我将这些现象向学生说明后,他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又将一位同学写得比较独特有自己想法的习作念给他们听。附上她的习作:
迎春花
春天,迎春花开了,一朵朵金灿灿的.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涂了金片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美丽的花朵在绿叶的衬托下,像姑娘配绿裙一样漂亮.
夏天,花儿谢了,不过绿叶还是不甘示弱,变成更加葱绿.远远望去,就像一张绿色大床垫.近看,像是一个花蝴蝶的舞台,是专门设计的.
夏妹妹刚走,秋姐姐就挥起那魔杖,把迎春花的叶子给换成枯色短裙,有一些还没来得及换上新装.可是最奇怪的是:居然,让我发现了一朵骄艳的迎春花,不应该改口为迎秋花了.风伴着秋来到了人间,风一吹,便于工作把枯黄的迎春花叶子吹了下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写得真好.没错,落红的确不是一个无情的东西,它化了变成泥土会保护花儿的.
迎春花最怕过冬天了,风残酷地吹着,不像春,夏,秋那么轻柔地像母亲般的抚摸着它们.冬,不给它那碧绿得如玉,葱绿得如小岛,黄得如黄金的衣服穿了.不过,它深信离春天不远了,再大的困难都要敖过去,摔了就要爬起来.以前,它们也敖过了,现在也一定要敖过去,更何况以前弱小现在长大了.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diyifanwen.com)
本文转载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10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石榴的,能依照课文第三自然段,按一定的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果实,并按一定顺序写它的成熟过程及特点。
四、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石榴、小卡片,观察一种果实。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演示实物“石榴”,问:这是什么?
交流板书课题:石榴(简单识记“榴”字)
2、谈话,观察石榴,什么样儿的?什么颜色的?
你对石榴还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
1、拼拼读读记记课后生字,读准一、二类字音。
2、初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检测读生字词的情况。
逐一卡示,开火车认读,相机正音。
读准词:甚至、喜讯、甜津津、郁郁葱葱、小喇叭、玛瑙
4、再读课文、思考。
石榴是怎样成熟的?
课文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5、指名接读课文,并交流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交流相机卡示: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再交流:石榴是怎样成熟的呢?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到了成熟的过程?(2、3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我的家乡在哪里?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上述问题。
2、交流:
相机学词:枣(zao)庄
A:读准字音。
B:分析字形。(也是红“枣”的“枣”,枣有核,所以下面有两点。)
3、枣庄是个怎样的地方?
交流相机学词:驰(chi)名中外
A:读准字音。
B:“驰名”有著名、有名、闻名的意思。意思是“中外闻名”。
4、指导读。强调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5、过渡:石榴树是怎样抽枝、长叶、开花的呢?作者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让我们看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圈划出体现作者叙述顺序的词语。
2、指名读,并交流圈划情况。
①学习生词:抽(chou)出
②小结:作者叙述的顺序是这样的`,石榴树先是抽枝、接着长叶、然后开花。完成板书:抽枝→长叶→开花
石榴树从抽枝到开花都在什么季节完成?
交流。相机板书:春、夏
③指导读1、2两句话,体会作者的叙述顺序。
3、石榴的枝条、叶子、花儿都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
交流。相机圈划有关词语:新的、嫩绿、郁郁葱葱、火红的
学词:郁(yu)郁葱葱
A:读谁字音。
B:理解意思:长得非常茂盛。
C:填空:郁郁葱葱的
再次体会读1、2句话,强调枝、叶、花的情状和色彩。
4、师圈划“越……越……”、“不久”、“挂满”。这些词说明了什么?(花多)。指导体会读读。
5、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在写什么?(石榴花)石榴花长得啥样?文中用了什么方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学词:小喇(la)叭(ba)
师谈话:石榴花那么小,作者却能形象又细致地写出它像小喇叭,说明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指导体会读读最后一句话。
6、过渡:石榴果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呢,下节课再学。
7、齐读第二自然段。
8、完成填空,练习说话。
作者是按照这样的叙述顺序来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春天和夏天,石榴树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1、齐读生字词小卡片。
2、指导书写本课时所学生字。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11
[说教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说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4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说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另外,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说教法、学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二、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四、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五布置作业
以上是我对《石榴》一文的教学校思路进行进行总结,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听蒋春梅《石榴》有感 篇12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小作者的家乡在――(生接读),那里有――(生接读)的石榴园。什么叫“驰名中外”?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块去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看一看!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师出示开满了花的石榴树。请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相机读好“火红的石榴花”)
让我们再走得近一点去看!(师出示一朵石榴花。)你瞧它长得特别象什么?你把它说得真是太可爱了,谁能读好这句话?师出示:“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这么可爱的花儿可不是一天两天就长成的,它们可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从石榴树上长出来的,请你赶紧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告诉老师,春天的时候石榴树发生了什么变化,到了夏天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3、同学们,你们瞧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生接读),长出了――(生接读)。这叶儿长得怎么样?老师送给小朋友一个词语“郁郁葱葱”。(读好词语。
4、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师多媒体演示)同学们,开了这么多够了吗?再开一些,够了吗?还不够?为什么?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5、这么多的花,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教学”热闹”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秋天到了,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的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这些小石榴是怎样长大的呢?谁能为我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找找答案!(教学“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
2、A老师说是“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可以这样说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B那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
相机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C你能给这些石榴娃娃从小到大排排队吗?师出示石榴标签
排得对吗?对极了!你能看着这些石榴娃娃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它们成熟的过程吗?石榴娃娃都在为你喝彩呢!
D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看:“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你能发现什么不同吗?
这样写是不是也可以呢?
你们说得对极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让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4、最后石榴娃娃都熟透了,你们想看看熟透的石榴娃娃吗?
师出示图片。瞧,你觉得他们像什么?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呢?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呀!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娃娃,我们看了,心里怎能不喜欢?你能读出自己的喜欢来吗?
5、我还知道这些熟透了的石榴娃娃迫不及待的想见人们呢!你知道老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吗?“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怎样叫“急切的扒开”“向外张望”?谁可以来学一学?能读好这两个词了吗?假如你就是这些石榴娃娃,会说些什么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学到这,你想对石榴娃娃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块儿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么可爱的石榴娃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剥开它的外衣去瞧一瞧吧!瞧――――――师出示实物。
2、你能说说你看到的石榴籽吗?它们是怎么样的?相机教学“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紧偎”
能读好这句话吗?
3、想尝尝吗?我知道同学们肯定都早已尝过石榴了,但是今天你尝的石榴很特别,是老师给你的,我只给你两粒,而且这两粒可不是白给你尝的,尝了之后你还得告诉我你感觉怎么样?4、这么好吃啊,老师的口水都快被你说得流出来了,一块来读读这句话吧!
5、好吃的石榴应该让没尝过的人也尝一尝,同学们能不能为它设计一句广告语,让所有的人听了口水都会流出来!比比谁的本事最大!
太好吃,让我们再来品尝一次石榴吧!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结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同去领略了这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的风景,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既然印象这么深,那就让我们再稍稍停留一会,再去领略一下!齐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