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说课设计(精选17篇)
《瀑布》说课设计 篇1
一,说教材
《瀑布》是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这是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首现代诗.
根据《新课标》对中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壮丽.
二,说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品味吟诵—迁移拓展"的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的学习方法,采用个人自读,同位讨论,全班交流汇报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课伊始,趣先行",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课前导入语:"孩子们,你们知道吗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造就了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水平如镜的西湖,还让我们拥有了如诗如画的瀑布,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爷爷,走进瀑布,去领略它独特的美."
(二)整体阅读,理清思路
叶老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文章的文路有利于领会作者的立意.
因此,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思考: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到瀑布的"美",再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向我们展示了瀑布的美呢 引导学生迅速有序地捕捉到瀑布的"美"表现在:声音和样子.
(三)精读感悟,情感诵读.
关于诗的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处,指导一两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1,学习第一小节诗,首先指名读诗,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诗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读诗句后谈感受.随机播放瀑布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受瀑布声音的气势磅礴,指导学生读出瀑布的雄伟.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你还能把瀑布的声音想象成什么,从而发散学生思维.
2,第二,三小节诗主要向学生展示了瀑布的形美.教学时,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抓住重点的诗句感悟诗歌语言的精髓.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出示《我会学》:
(1)自由读一读二,三小节诗,你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样的 用""划出来.
(2)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3)美美地读一读.
学生进行自学汇报时,抓住描述瀑布形美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一道白银,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如: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千丈青山"结合教室的高度,引导学生理解"丈"及"千丈",感受山的高.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景色无比壮丽,让学生想象这奇丽的画面,相机出示瀑布远景图,指导学生读出瀑布的壮丽.
②"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学生汇报到这一句诗,引导学生理解"珍珠的屏",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你还能把瀑布比作什么 进行写法指导,为 "写"这一环节作铺垫.
③"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诗,谈感受,说想象.电脑随机播放瀑布被风吹得水雾迷蒙的画面,学生身临其境,激动,兴奋之情油然而生.此时的情感与叶圣陶爷爷达到共鸣.再相机指导朗读"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句诗.瀑布的形之美已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烙下深刻的印记.
3,品味吟诵,欣赏意境美.
通过以上的读书,感悟,奠定了一定的情感基础,学生读好诗已不是难题了.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诗就是跳跃的五线谱.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和着音乐美美地读,使学生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朗读训练也将水到渠成.
(四)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光依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双翼,展开教学活动,使我们的小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最后一环节,伴着美妙的音乐播放露珠,大海,雪,小溪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把描述这处景物的小诗补充完整.
四,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机板书以下内容,以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语言艺术.
瀑 布
声 浪涌 风吹 ……
白银 珍珠的屏
形 ……
如烟 如雾 如尘
总之,本课的教学我力图建立一个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课堂结构,建立起师生平等,感悟的课堂,对话与实践的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在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瀑布》说课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 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CAI
教学过程
一、 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小结:我们通过上网,查书,看报纸,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等各种途径了解了瀑布的这么多知识,想知道课文的诗歌是怎么写瀑布的吗?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
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诗歌
找出描写瀑布声音和形态的句子用画下来并多读几遍,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弄懂?
五、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
1、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成片的松树林像树海一样,风吹得它哗啦哗啦响)
C、那瀑布声音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亲自去听听吧!
D、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你听到的声音怎样?
你能用朗读体现出你的理解吗?自己先练一练吧!
请学生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虽然耳边响着瀑布隆隆的声音,可我们见到瀑布了吗?
想不想快点见到呀?那让我们赶快上路吧,走着走着,山路忽然一转,( )!
A、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惊奇)你来试试吧!
抽生读大组赛读
B、作者也被这景象惊呆了,惊叹到,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这白银指什么?你觉得这般景象美吗?这般景象是什么样?
小结:
叶圣陶老爷爷很喜欢这瀑布还把它比作了白银呢!这苍翠的青山,再加上白银似的瀑布,色彩多么鲜明,真让我们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和同桌一起读读这小节,赞美赞美这般美丽的景象吧!’
同桌读( 瞧你们读得多棒,我也想来试试了)师生配合读
过度:
远望瀑布像一道白银,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瀑布脚下,离瀑布就更近了。站在瀑布脚下仰望,看到瀑布从天而降,你有什么感受?自己读一读三小节,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小朋友听听!
3、前面有同学提出不理解珍珠的屏,现在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谁能用你的朗读体现出你的感受?个别齐读
A、一阵风的到来,一瞬间把瀑布变得更加美仑美奂,看着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B、我也似乎站在了瀑布脚下,无数的小水滴轻轻溅落在脸上,望着升腾起的雾气,像是置身于仙境中,我也不禁想起了一首诗:水帘垂挂悬崖边,隆隆作响生雨烟。千万双手抓不住,可是银河落九天!
C、这么美的景象谁想用读来体现? 个别2生比赛读齐读
六、总结全文:
瀑布这样壮观,难怪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你们的朗读让瀑布变得鲜活了,所以叶圣陶老爷爷一听到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得想看到它,从远望到近看,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瀑布那壮观秀丽的美,只要我们再仔细品位,你还能发现它有更多吸引你的地方,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吧!
个别你想邀请谁和你一起读?同桌读大组赛读
七、最后,让我们配上动听的旋律,来赞美这大自然伟大的奇观吧!
《瀑布》说课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联系全诗展开想象,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想象意境。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瀑布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听录音,猜一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2、你们见过瀑布吗?
3、背诵《望庐山瀑布》。
4、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反复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以及你喜欢的句子词语和不明白的地方。
3、同桌互相拼读要求认识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教师抽读卡片,说词,说识字方法。
5、 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反馈。
4、 学生自由说词,看谁说的多。
5、 有哪些字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范写。
6、 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生字。
二、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文,看你能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谁愿意说说自己读书的收获。
学生反馈,自主质疑解疑。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句子。
4、 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结合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描写的美好意境。教师根据学生所选的句子灵活安排学习顺序。适时指导。
5、 读全文。
(1)这么美丽的瀑布,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读呢?学生试读。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家评价。
(3)大家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试试,好吗?教师配乐朗读。
三、背诵课文。
1、学生试背课文。
2、教师指导背诵。
3、抽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瀑布的许多知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作业
听写生字。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瀑布》说课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3、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
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5、帮助学生会认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优美的音乐、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解题、读文,理清写作顺序,提出不懂问题。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教学重点:
读出诗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好结构复杂的字。
(4)检查学生读写情况并随机纠正问题。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解释词语意思。
4、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更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教师范读
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
(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四、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诗。(随机指导)
3、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5、帮助学生按照课后提示说出瀑布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瀑布录象、音乐、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引入: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交流抄写的语句。
3、小结:同学们认真地背诵、抄写诗句,可见大家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
二、自学思考:
1、出示要求:
(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
3、班内交流:
(1)思考问题明确:
第1节:瀑布的声音;第2-3节:瀑布的样子。
写作顺序:由远及近
(2)质疑问题
教师将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读书或查阅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重点研读问题:
1、瀑布声音的特点。
(1)指名读这一节诗。
(2)出示文字片:
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
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要点: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1)自由读有关诗句
(2)从忽然一转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3)啊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让学生品出读时的惊与喜,品出惊什么,喜什么?)
(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学习方法:
A出示瀑布录象
B想象当时情景(颜色、高度)
C结合录象、课文内容、生活实际谈想法、感受。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1)指名读这一小节
(2)仰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配乐读全诗,再次感受瀑布的壮丽奇异的景象。(指名3人读)
(2)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呢?
(3)归纳板书,理清作者观察地点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3、布置作业:
(1)选词填空
(2)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
(4)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
《瀑布》说课设计 篇5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瀑布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诗歌教学应以读为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乃至熟读成诵,从而获得语感,内化为特有的语言心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4、会认“叠、喻、屏”3个字,会写“瀑、叠、涌、摊、喻、衬、屏”等7个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
2、从诗歌美美的语言中,感受瀑布的雄伟与壮观。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不同声音和看到瀑布的不同景象,把看到和听到的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一)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望庐山瀑布》吗?我们一起来背背。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写的也是瀑布,作者是现代诗人叶圣陶。
(二)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写课题。注意写“瀑”字,它的右下部分不是水,而是像一朵溅起的水花。
板书课题: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过渡:叶圣陶笔下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边听边感受。教师配乐诵读诗歌。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多么美的小诗啊!同学们想读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展示课件第四屏)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展示课件第五屏)
2、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指定同学分小节读书,评价。
3、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声音样子远近
三、小结
诗歌《瀑布》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之情,再次美读诗歌。
四、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一)听写学过的生词。
(二)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板书:声音和样子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品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诗人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瀑布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小节。
2、交流,引导学生从瀑布的声音体会瀑布的气势雄伟。
(1)“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什么是“叠叠的浪”?(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
“叠叠的浪涌上岸滩”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六屏)
(2)“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展示课件第七屏)
(3)从瀑布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完成练习题
(展示课件第八屏)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读出瀑布气势雄伟。
(展示课件第九屏)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过渡:还没看见瀑布就听见如此响亮的瀑布声,接下来会看到的瀑布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诗歌第二、三小节,找出写瀑布样子的词句。
3、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
(1)“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在这个句子中“衬”字是什么意思?(映衬衬托)
同学们能用上“衬”字来说句子吗?
(学生造句有困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句子如:绿叶衬着鲜花,使鲜花更美了。同学们洁白的校服衬着胸前的红领巾,使红领巾显得更鲜艳了)。
在这句诗中,就是说瀑布在高高的青山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展示课件第十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2)“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
为什么说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呢?在什么时候,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呢?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让学生说说对此课件内容的感受。
(3)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瀑布的样子,两个小节会不一样呢?
(因为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瀑布的样子不同)
(4)(展示课件第十二屏)
小结练习。
远望瀑布,瀑布好像(一道白银)。写出了瀑布的(色彩)美。走到近处,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风)。一阵风吹过,水珠像(烟一样)轻飘,像(雾一样)白茫茫,像(尘一样)纷纷扬扬。写出了瀑布的(形态)美。
4、指导读诗歌第二、三小节,读出瀑布的色彩美与形态美。(课件出示第二、三小节内容)
5、欣赏到这么美的瀑布,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同学们是否也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
6、把自己当作诗人,看到了瀑布,来到了瀑布的脚下,有感情朗读诗歌第二、三小节。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三、拓展延伸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
四、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雄伟壮丽的瀑布,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齐读诗歌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诗歌。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画。
《瀑布》说课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瀑布》说课设计 篇7
新课程实施以来,强调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改革教材及评价体系等举措,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进一步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学习,并善于掌握和运用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求得自身知识水平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团结合作、乐于探究,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大纲》相比,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结合《瀑布》一课,将自己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一些做法与各位老师进行探讨。
《瀑布》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清清的水”单元中的主体课文。叶圣陶先生的这首诗歌,语句生动、优美,犹如一股清新的自然之风,在简短的三个小节中,运用多个恰当的比喻,对瀑布的声音、形态进行了生动地描写,从而充分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美丽。
学生通过学习,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读写15个生字,总结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并通过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以及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中,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以趣促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想具体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一.运用快乐识字法,培养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作出了相应调整,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工具书自主识字”。把握这一理念,考虑到低年级是打基础,培养兴趣习惯的重要学段,在识字环节中我将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快乐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先请学生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在此基础上,请他们在小组中,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互教互学和使用工具书等多种方式自主合作识记生字,然后,进行了“开开小火车”的游戏,不但是帮助学生正音的过程,也是我及时了解、把握学情的一个过程。
在开火车的活动中,学生能够正确、流利的组词读字,正是前面扎实地自主、合作识字的生动体现。在此之后,通过“同桌对对碰”和 “生字娃娃找朋友”两个生动有趣的小游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巩固识字。结合以往的教学情况,我把指名学生参加的“抢字游戏”改为“同桌对对碰”,降低了抢字的难度,扩大了抢字的层面,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游戏发现识字的乐趣,同时,不易产生挫败感,从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生字娃娃找朋友”对口令的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启用平时积累,通过查字典等方法来收集词语,在交流中,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既培养了他们注重平日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又锻炼了他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通过新颖有趣的识字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爱学、乐学的心理趋向;通过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学生的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小游戏。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运用。
通过课堂的实践,我针对识字环节进行了反思。二年级下学期是低、中年级的过渡期,教学中应将侧重点放在朗读上,适当简化识字环节,因此,在巩固识字中,游戏要设计得更加精练、富有情趣,进一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学会探究,勇于创新,掌握科学、高效的识字方法。另外,本节课中,我在随文识字方面设计还有欠缺,北师大版教材最注重的就是在语境中识字,在今后教学中,如何将识字与学文紧密结合是我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朗读的热情。
“让学生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又一理念。朗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朗读中“正确、流利、有感情”三方面密不可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欲望,通过朗读,对感兴趣的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情感得到激发,通过进一步的美读,展开想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瀑布》是一篇很有美感的的诗歌,优美的语句及恰当的比喻,将美丽、壮观的瀑布,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尽管诗歌极具美感,但学生因为受到年龄的局限,仅靠抽象的文字根本无法真正感受瀑布的壮观和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无法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欲望。因此,针对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朗读的热情。
通过课堂实践,可以看出,在“激发朗读兴趣,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声像俱备的多媒体发挥了不可获缺的辅助作用。教学时,音响逼真地播放出“叠叠的浪涌上岸滩”、“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的声音,首先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了瀑布的气势;接下来通过图片、影像演示“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以及“如烟、如雾、如尘”等画面,把学生引入一个赏心悦目、如诗如画的情境。此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让陶醉于美景中的学生真正做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迫切地想通过朗读抒发自己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朗读中来,在听觉、视觉、思维被充分调动的同时,朗读的热情也达到了高潮。
结合重点语句的美读,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美的意境,进一步自主感悟到文章所体现出的内蕴,在美读情感的指引下,主动完成熟读成诵的教学要求。配乐背诵的安排,不仅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且促进了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真可谓一举多得。环环相扣的设计,使激情朗读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将“以趣促读,读中品,品中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 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课后,针对朗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进一步地反思。学生虽然在激情朗读方面表现出色,但在“自品”、 “自悟”中语言比较贫乏,难以准确到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中,注意引导“自主、探究地学习,重视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我想,在教学时,安排学生先对所见所闻进行具体地描述,为后面的抒情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再品再悟,就会适当地降低难度,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另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触发了我的教学灵感。设计了一个“小百灵朗诵评台”的活动。(出示表格)大家看,表格中将朗诵的一些基本要求列举出来,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开展朗读小竞赛,以表格中画星的形式来评定朗读情况。我想,结合表格,可以使学生明确朗读时应注意的问题,有目的地练习,提高朗读水平;而通过竞赛的形式,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朗读的兴趣,应该是个实效性比较强的活动。
三.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巩固游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巩固的积极性。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遵循这一理念,我在知识巩固的环节中,设计了“组词说句”、“填充句子”和“有感情背诵”等一组练习,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探究地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对词句的积累,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同时,为达到“以趣促学”的目的,我采用了“快乐小飞机、游遍全世界”的游戏形式来包装巩固练习,使巩固练习的趣味性大大加强,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富有趣味的巩固游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游戏中的练习,都是经过对课文反复提炼而选择的应用性较强的语句,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地学习,在参加游戏的同时完成了知识的积累,培养了语感,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段落有感情背诵,既是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学生无论选择哪一小节,都可以在背诵中,再次品味诗歌的语言美,通过有感情地诵读,进一步感受瀑布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结合“瀑布”这一主题安排的几处景点,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美丽山川,乃至整个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课文主题得到升华。我想,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赋予了课堂教学真正的灵气吧!
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反思中,结合学生的表现,我也生成了一些教学的感悟。首先,在游戏的设计中,自主选择虽然是尊重学生的一种表现,但却没有体现出“分层次、有针对性教学,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的理念。在以前的教学中我曾经设计了一个“智力大比拼”的游戏,采用按星级选择题目难度的做法,我想如果在这一课中,按照旅游景点的位置来设设置题目的难易程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题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从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将回答问题后的图片改为相关瀑布的知识短片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美丽的风光片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在拓宽视野的同时,通过解说增长见识,再安排小组间交流心得,相信也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收集资料的一个途径。
以上,我结合教学实践,从识字、朗读及巩固三方面,具体谈了我在“以趣促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的几点做法。总之,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拓展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研究的方向。
《瀑布》说课设计 篇8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组自学,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美景的可以说一说,讲一讲,议一议;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瀑布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
师:瀑布的声音是那样的震天动地,那它的样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吧!请看第二节,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生:我用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二节。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画画的方法,请把画举起来,让大家先睹为快!
(师生共同欣赏这些绘画作品)
师:你们这些小画家真让我们大家大开眼界啊!能自愿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杰作展示给大家吗?
(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我画了一座高大的青山,青山上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因为诗句中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师:画得太美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语文描绘出“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的美景吗?
(全班没有一人举手回答)
师:不要紧,让老师帮帮你们吧!
(出示课件,首先观察画面,然后师生自由说,接着互相说,指名说。)
生1:银光闪闪的瀑布从高高的青山上飞流下来,与青山相映,光彩夺目。远远望去,好像一道白银镶嵌在青山之中,多么美的景象啊!
生2:教师,我想说说自己的心情。读了这样的诗句,听了大家的描绘,我陶醉了!不是吗?绿叶衬红花,月亮衬着星星,那么多的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多么令人陶醉啊!
师:是啊,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孩子们,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体会瀑布那雄伟壮观的气势吧!
师:远望瀑布就是那么美的动人,让我们心醉,当我们来到瀑布脚下,又会看到一番什么景象呢?请看第三节。
师:请用“读一读”、“演一演”方法的同学,大胆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吧!
(十几位学生朗读并表演,自我评价读得怎样,同学相互评价)
生:我认为自己读得很好,“好伟大呀!”我读出了赞叹、惊喜的语气……
《瀑布》说课设计 篇9
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我在上《瀑布》识字一课时,有效地把握了“生成”,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案例:
按照我事先预设好的情境: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然后把生字卡片贴在大树上,准备带着学生玩“摘果子”的识字游戏。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识字游戏。
(这时,却发生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插曲。多嘴的余威爆出:玩“摘苹果”的游戏。我没有想到我设想的只是“摘果子”而己,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去摘什么果子,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没有批评余威,而是适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了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巧妙的顺着学生的思维,上了一堂学生喜欢的识字课。)
师:哦,我们班的余威肯定最喜欢吃苹果了。
(学生们被我的幽默逗得哄堂大笑,余威也笑眯眯地望着我。)
师:小朋友们平时是不是最喜欢吃水果呀?
(学生们齐声回答:“是。”)
师:接下来,我就满足大家想品尝水果的心愿。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果园里,去尝一尝那些香气扑鼻、美味可口的水果吧。
(“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了。)
师:谁上台来把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介绍给大家认识一下?
(学生们兴奋地跃跃欲试,一个个高举着小手,生怕老师没有点到自己的名字,有的学生甚至在下面大喊:“我来,我来。”看到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我暗暗高兴不巳。)
刘超:我最喜欢吃苹果,所以我摘下来的是又酸又甜的苹果,请大家跟我一起认识它--“喻”“比喻的喻。”
(刘超从树上摘下了生字卡片,学生们就跟着他一起读。)
许可:我摘的是甜甜的梨子,请大家跟我一起读--“般”“一般的般”。
刘小毓:我摘的是人参果,请大家跟我一起尝一尝这美味的人参果--“屏”“屏幕的屏”。
李子为:我摘的是海南岛的特产椰子,我来教大家认识它--“丈”“丈量的丈”。
方诗佩:我摘的是又大又圆的桔子,喜欢吃桔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品尝--“尘”“灰尘的尘。”
柳昊:我的摘的是弯弯的香蕉,香蕉非常可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瀑”“瀑布的瀑。”
(指名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师:刚刚我们不仅品尝了各种各样的水果,小朋友们还很快地认识了6个生字宝宝,你们真聪明!
教学反思:
在本环节教学中,我完全没有按照事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教学生取代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地习惯,把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的识字成为自己的生活需要。
一、努力在识字与生活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深切体验这种需要,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摘水果”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它不仅把识字和实物建立了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给予了他们进一步去学习其他水果名称汉字的冲动。,因此,他们学得兴致盎然,表现得积极,热情,独立,主动。二、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识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离开语言环境孤零零地识字,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是我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始终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宗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让他们完全成为识字的主人的理念指导的结果。
《瀑布》说课设计 篇10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6个,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
2、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事物的方法。
3、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2、能够感情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背诵全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祖国山河无比壮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景象,进而体会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师生共同讨论,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学习目标与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
(三)各自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讨论交流。
五、教具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计算机及软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附课前预习提纲,把预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借助拼音渎准生词,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
(3)找出不懂的词句,画上“?”
(三)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情况。
2、理解词语。
叠叠:诗中是指一层又层,前浪未平,后浪又起,也就是后浪推前浪。
屏:指遮挡用的屏风,多扇相连,可以折叠。
如:好像。
涌:这里指水浪往上冲的意思。
2、检查读书情况
(1)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分小节渎。
(2)指名读全文,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在学生说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基础上,师再问:主要写了瀑布的什么?从而引出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
(板书:远――近)
3、学生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质疑
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
(教师要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一些非实质性的问题,可在当堂让同学们交流解决。教师鼓励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
教师根据学生质疑归纳出下节课学习目标:
(1)你感觉瀑布的声音和样子各怎么样?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怎样朗读才能把瀑布声音和样子的特点表现出来?
4、本课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下节课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学会了生字、生词知道了这首诗主要写了瀑布的声音和样子。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瀑布的。)
(二)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这小节主要写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小节主要写了没见到瀑布,先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2、自由读这小节,说出这一小节给你什么感觉?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教师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一节给我们的感觉是瀑布的声音很大,瀑布很壮观。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来体会瀑布声音的响亮。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重点词句中去理解。
(1)“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还没看见瀑布,说明还没到瀑布跟前,就已经听到了它的声音,说明瀑布声音一定很响
(2)“叠叠”“涌”叠叠就是一层又一层,前浪未平。后浪又紧跟着涌上来,后浪推前浪。瀑布的声音就像浪涛翻滚时发出的巨响。
指名说出海浪的声音怎么样? (去过海边的都能说出海浪翻滚时声音很大,哗……哗……的。)板书:叠叠)
(3)“阵阵”“吹”
风吹过松林时,会发出“轰……轰……”的响声。瀑布从上落下来冲击岩石,跌进潭里,发出的就是像松涛一样的吼声。(板书:阵阵)
(在理解到“叠叠”和“阵阵”这两个重点词语时,播放瀑布落下进的声音的录音,帮助学生理解“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声音,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3、指导朗读
(1)复合投影片出示第一节停顿和重音提示: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习读。
(4)揭去复合投影片中的朗读提示
5、学生再次感情朗读第一小节,体会写法的巧妙。
(三)总结学法。
师生共同总结出第一小节的学法:
1、读这小节,了解这小节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说出这一节给你什么感觉?说说从哪读出来的?
3、有感情朗读这一节。
过渡:听着瀑布的声音,我们随着诗人转过山路瀑布就出现在了眼前。瀑布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照刚才学习自学第二、三小节。
(四)自学二、三小节
1、让学生按上述学法自学二、三小节,投影为学困生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2、3小节,想想:这两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2)默读两小节,思考:看到瀑布之后,瀑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怎么读才能表现出瀑布的特点?
(4)这两小节中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学生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组内讨论。教师要进行巡视指导,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讨论。
3、学生汇报。
(1)第二小节写远看瀑布的样子。第三小节写近看瀑布的样子。
(2)学生概括出感觉瀑布很雄伟之后,引导学生重点通过以下词句进行理解。
①“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中的“千丈青山”和“一道白银”(运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没条件的可以用投影。)
“千丈青山”实际不是真指千丈,是形容山高。“白银”是指瀑布。绿色的高山衬着白色的瀑布,对比鲜明,使得瀑布显得更加壮丽。(板书:一道白银)
师提问或生质疑:为什么作者先说没法比喻,然后又把瀑布比作了白银呢?
(引导学生从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去理解。初见瀑布,它实在太美了,美得超出想象,一时被它的美吸引住了,想不出用什么比喻好。仔细看看瀑布的样子和周围的山,作者自然想出了这个比喻,并且用一个“衬”字,非常巧妙。)
②“一座珍珠的屏”也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和美丽。(继续运用计算机软件)
“屏”是指比较讲究的装饰品,珍珠的屏说明瀑布飞泻而下时,串串乳白色的水珠被阳光一照,闪着光亮。整个看,就像一道珍珠做的屏风,真是雄伟、美丽。(板书:珍珠的屏)
③“如烟,如雾,如尘”当有风吹过时,珍珠的屏被吹散了,水花飞溅,腾起水气,缓缓飘落,这时就像烟一样飘飘悠悠,像雾一样朦朦胧胧,像尘一样四处飞散。(计算机软件帮助理解) (板书:如烟如雾如尘)
师重点指导:读这句话时,如烟,如雾,如尘之间停顿时间可略长些,声音轻而缓慢,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此时看得入迷的心情。
说明:学生理解到哪,教师就随着学生指导到哪并且理解到哪,学生就在已有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师指导。
(3)有感情朗读这两小节。
(4)引导学生说出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写得非常好。在学习第一节的基础上,学生回答出这样写更加形象,具体,使瀑布的样子更雄伟,美丽。
(5)质疑:为什么作者写到的第二、三小节瀑布的样子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作者的观察角度不同。)
(五)计算机软件播放整首诗。让学生边听,边看,边体会瀑布的雄伟壮丽。
(六)总结。
瀑布从高山上飞流直下,气势磅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仿佛听到了那如浪涛轰鸣,似松涛欢吼的瀑布声音,又仿佛看到了那雄伟、美丽的瀑布景象。在我们国家,像诗人看到的这样的瀑布还有许多,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等。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把我们今天听到的和看到的变为现实。
(七)作业。
《瀑布》说课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板书:远 近)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瀑布》说课设计 篇1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声音,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教学设想:通过听声音、猜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在头脑中对瀑布的声音形成一定感知,为学习诗歌作铺垫。)
2、对,这就是瀑布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到瀑布脚下去看看,感受瀑布的魅力。
二、读中感悟,放飞想象
(一)学习第一小节
1、瀑布的声音像什么?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瀑布的声音还像什么?指导用“瀑布的声音像。”说话。
3、指导朗读感悟瀑布的声音美。
4、听到这么美的声音,你想到的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播放瀑布影片。
2、刚才老师从大家的脸上看到了惊喜,你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3、指导朗读诗句,体会作者看到瀑布时的心情,感悟瀑布的形态美。
4、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相机指导理解“一道白银”的意思。
过渡:看到这么美的瀑布,现在你最想做什么?(生畅所欲言)老师也迫不及待想到瀑布脚下看看,走,一起去吧。
(三)学习第三小节
1、师范读:“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2、理解“珍珠的屏”指的意思。
3、指导用“好像一座珍珠的屏。”说话。
4、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瀑布的近旁,一阵风吹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你又有什么感觉?
5、指导朗读诗句。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诗歌。
2、欣赏瀑布图片,你想对瀑布说什么?
3、我们不仅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瀑布,还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瀑布,这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壮美景观,让我们敞开心扉,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吧!
四、课后作业
背诵诗文,积累你最喜欢的优美词句。
《瀑布》说课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瀑布》说课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比喻的贴切。
教学准备
教师:卡片、瀑布挂图或瀑布的声像资料。
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瀑布的文字、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小河、长江、大海。小河的水轻轻地
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奔腾着,大海更是波涛翻滚。有一种水流,不是大海、长江、小河,它从很高的山上一泻而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大瀑布呢?生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介绍瀑布的文字。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重庆江津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
教师总结:是啊!我国有那么多著名的大瀑布,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爷爷去听一听瀑布的声音,看一看瀑布的样子,领略领略瀑布的神奇与美丽吧!(放瀑布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同时,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同桌讨论交流。重点理解:叠叠、涌、仰望。
2、再次小声读课文,了解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3、请生找出课文中表示听见看见的词,用画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勾出山峰、瀑布和山路的简笔画。
(1)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游客听见望见仰望瀑布分别在什么地方?同桌讨论,抽生上台贴卡片听见望见仰望,并说出这样贴的理由。
(2)教师总结: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瀑布景色的。
三、品读诗句,感悟瀑布的神奇、壮美
1、品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讨论,想象朗读,并背诵。
重点理解: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森林。
(3)自由读,背第一小节,边背边想象。
(4)师生合作,齐背第一小节。
2、品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评议,在评议中加深理解。
①你最喜欢哪一句?(指名读)
②在评议中,重点理解: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啊表示作者非常惊讶)
教师相机引导:一开始,我们只听到瀑布的声音,这下,我们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请同学们看图(课件或挂图),面对如此美丽、壮观的瀑布,你会说些什么?抽生回答。
此时此刻,作者简直惊呆了,这般景象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理解一道白银千丈青山衬各是什么意思?
(3)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点评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背第二节。
(5)齐背第二节。
3、品读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问难。
(3)引导学生讨论释疑,相机指导朗读。
①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指导学生理解屏,字典上的屏是什么意思?(屏是用来遮挡视线或挡风的用具)
你在哪里见过屏?(绣屏、冰雕成的屏,玻璃屏)
这句诗中的屏是什么屏?珍珠的屏指的什么呀?那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仰望瀑布时壮观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当有风吹来的时候,水珠如烟飘飘悠悠
如雾朦朦胧胧
如尘四处飞散
教师总结:这是何等的轻柔,何等的美丽呀!能把作者此时的感情用声音表现出来吗?指导
朗读并背诵。
四、总结全文,背诵全诗
1、读全文,思考:三节中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2、背诵全文,你的记忆方法是什么?同桌交流。(询问记忆方法,引出理解记忆的方法根据观察点不同来背诵课文)
3、准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特别提醒尘是会意字,即小小的土粒)
五、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某瀑布景点的小导游,请你为游客作介绍。
2、假如你是刚从某瀑布景点回来的游客,为自己的同学或亲朋好友做介绍。
《瀑布》说课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题法。
教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情景)链接: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生命的珍品。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它们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二、自学导航
1、学生介绍作者,老师总结。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
3、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嚷穗舱绽凑酿发端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立凝望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
【师生探究】
1、听读课文。
2、查字典,教师正音。
【自学导航】
1、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3、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师生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教师领读,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对文章进一步理解做铺垫。
教师小结;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归结起来,本文主要内容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欢欣的心情描写了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
三、即时训练
1、比较眼前花和记忆中的花有什么不同?(花势,价值,命运)
2、解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瀑布》说课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1、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弄清作者在不同观察点听到瀑布的声音和看到的瀑布的样子,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观察点的变化。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瀑布的声音和样子,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见过瀑布吗?它是什么样的?
3、讲解:瀑布就是从高山陡壁上或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来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布。
4、观看录像:谈谈观看后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词读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认真听,正音;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
根据讨论,板书:声音、样子
三、导读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作者离瀑布还很远,就听见了瀑布的声音,说明瀑布的声音很大。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理解“叠叠”(一层一层)
一层又一层的浪涌上岸滩,声音是怎样的?(谁来模仿)
这说明瀑布的声音怎样?
谁能把瀑布的声音的大读出来?(个人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会是怎样的声音?(谁来模仿)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再听瀑布的声音
联系课文,你觉得用哪个词来形容瀑布更恰当?(板书:雄伟壮丽)
4、有感情地朗读
5、填空:瀑布的声音像。
四、导读第二节
1、从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接着,我们跟着作者继续往前走,来看看瀑布的样子。
2、自读第二节: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法学习第二节,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下来;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美美地读一读,把你读懂的意思读出来,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瀑布的美景。
3、交流自学情况。
出示学生的画:点评
两座高大的青山,根据诗中的“千丈青山”画成
(山很高大,山上长满了绿色的村)
中是的白色的水:根据“一道白银”画成
“一道白银”在诗中指什么?
为什么把瀑布比作一道白银?
(瀑布的水清澈透明,它从山下直冲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闪闪,真美啊!)
请喜欢读的同学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面定格,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4、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不禁想起李白的两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有感情朗读。
(读出作者的惊喜,读出瀑布的雄伟壮丽)
6、填空
瀑布的全身像。
7、接着作者又情不自禁地来到哪里看瀑布?(完成板书)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把你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完成填空。
3、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觉第三节。
《瀑布》说课设计 篇17
1.借助录音带,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声响之美。
本诗第一节“先声夺人”,写瀑布之声。学生对“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的声音比较熟悉,但对“风吹松林”的声音却很陌生。于是我录制了这两种声音。在讲授这节诗时,给学生播放录音,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心理状态去感受这两种声音之不同:“浪涌岸滩”表现了奔放、洒脱之美,而“风吹松林”则蕴含着宏大、磅礴之美,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瀑布流泻过程中的声响之美。
2.借助投影片,让学生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诗的第二节,作者化动为静,描绘了瀑布的颜色和光彩。随着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瀑布突现,令作者产生“这般景象没法比喻”的感想。为什么作者无法比喻这般景象我边背诵第二节,边放投影片。学生看着眼前这幅山水画:雪白耀眼的瀑布在高高的青山的映衬下,是那么鲜明壮美,气势逼人,个个不由得惊叹起来:真是壮观啊!情境的设置,令学生自然地进入这美的画面中去,感受瀑布的色彩之美。
3.借助录像带,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形态之美。
诗的最后一节是对瀑布形态的描写,结尾处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巧妙地写出了阵风吹来时瀑布的形态之美:“如烟、如雾、如尘。”这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什么像烟,像雾,像尘呢学生不容易理解。我选择了科教片《黄果树瀑布》中一段瀑布飞流而下的画面,连续放了三遍,一边放一边引导学生观察:瀑布直泻千尺,撞击岩石,飞溅无数细小水珠,在阳光下,飞珠徐徐上升、飘舞,呈现袅袅的轻盈之状,便 “如烟”一般;阵风吹来,云雾随风扩散、弥漫,瀑布呈现若隐若现的朦胧之态,便“如雾”一般;须臾细小的水珠在风中四散下落,又呈现飘洒自如之姿,又“如尘”一般。
瀑布的声响、色彩、形态无一不美,令人叹为观止,心驰神往。运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在充分欣赏了瀑布的声、色、形之余,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那炉火纯青的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