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咬文嚼字(精选17篇)

咬文嚼字(精选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咬文嚼字(精选17篇)

咬文嚼字 篇1

  学习目标  1、明确的真正含义。

  2、归纳概括文章所用的材料,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重点  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学习难点  品味妙语佳句。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文艺随笔

  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二、作家作品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预习检测

  1、注音:

  锱铢(    )   镞(  )     岑(   )      牍(   )

  下乘(    )   蕴藉(  )   付梓(   )

  2、解释词义:

  咬文嚼字:                         推敲:

  蕴藉:                             锱铢必较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是如何阐述“咬文嚼字”的?

  第一层(   至   )通过三个例子,说明     与      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     和       的调整。

  第二层(   至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   第8段   )点明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课文第一部分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之间在论述角度上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所做的剖析,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探究

  文学创作时的“套板反应”是指什么?其弊端究竟是什么?并从文中的例子和读过的诗句中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小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能否最大程度地见到“美”与“和”,天赋的高低具有决定作用。

  b.感受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也就是领略,它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c.一个人陷入岑寂和烦闷之中,往往是由于他的心境不够空灵而造成的。

  d.不同的感受角度决定了有人认为苍松宜于入画,有人认为苍松可以造船。

  2、文章题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咬文嚼字 篇2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笛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意。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的内涵及为什么要,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伺,在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学生讨论:

  (可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档,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教师明确:答案应为D.C基未切入正题,B项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A项是推敲文字的具体方法,只有D项是作者反复沦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如何评价“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应先从思想感情人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D.“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句话要说明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个一般陈述句。B句则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

                                                        ――《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

                                                               ――郭沫若《银杏》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为词典上的科学文字,A句的语言准确.精密,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笔下的银音,已经不仅仅是银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象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只有文学作品才会具有的深广内涵,也只有这样的文字;广称得―L是文学的文字。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旨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浯。

  3.从学过的文字中,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对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飞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但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学生讨论: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2.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是新鲜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从新的角度探讨――些旧的或有――定思维定式的话题,看能不能想出新意来。

  3.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读过此文,我们在慨叹朱光潜先生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哪儿,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渐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勤补拙,坚持积累。

  学生讨论: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师总结: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记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业 

  学习制作材料卡片,围绕某一主题准备素材。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有条件者也可利用确定“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按类下载资料。

  [1]

咬文嚼字 篇3

  主备教师:梁晓刚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咬文嚼字》

  (二)解析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二)解析

  通过对文章列举事例的分析,理解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搜集、整理事例的方法。从对文章的细致分析入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课文列举事例的方法,然后分析课文列举的事例,接着分析五组例子体现的意义。

  三、问诊断分题析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不是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很难在文中准确地找到中心论点。可以从梳理文章结构入手,让学生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二、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及《优化设计》之自主疏导

  三、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述。

  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在顾及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思路归纳:具体――一般

  现象――本质

  提升点拨:整篇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弟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感情。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第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3.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完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咬文嚼字”的好处?

  5.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郭沫若对“这”的用法理解全面吗?

  不全面。第一次觉得改得好,就依样画葫芦,第二次就改出问题了。

  “你是好小子,过来动一动你茗大爷。”有相同的句子吗?其中的意味还可以补充吗?

  你有种,有种来打我啊!(或讽刺否定,或激将)

  自己将《李广射虎》扩展之后再看看效果。

  六、课堂小结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词,被朱先生拿来褒用,就是为了突出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时候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目标检测:《优化设计》之自主梳理

  配餐练习:《优化设计》之巩固与拓展及课时训练

咬文嚼字 篇4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

  《咬文嚼字》

  (二)解析

  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4.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二)解析

  通过对文章列举事例的分析,理解文章“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搜集、整理事例的方法。从对文章的细致分析入手,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课文列举事例的方法,然后分析课文列举的事例,接着分析五组例子体现的意义。

  三、问题诊断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不是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很难在文中准确地找到中心论点。可以从梳理文章结构入手,让学生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达观点的句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这便是它的出处。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他是如何解释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本,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5.蕴藉   

  6.付梓    7.尺牍    8.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论述。

  第二部分(6―7):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说明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在顾及文字的联想意义时,“唯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8):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升点拨:整篇文章告诉我们,“逐步达到艺术的完美”,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实际是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弟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感情。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第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义。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何“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3.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完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概括观点,突破重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让学生自行概括,不同意见的同学推举代表写在黑板上 。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三段)

  “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第三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第四段)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最后一段)

  教师不必急于下结论,可组织学生讨论,达到最终的明确和统一。

  参考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颇易引起争议,这是因为:一是本文结构与一般的议论文不同,它不是从观点出发,进行演绎论证,而是从个别到一般,然后再到个别;即从实例到论点,然后再展开证明;这样它便不是开章明义,而是中间揭示主题,中心论点在第三段才出现。二是本文有的分论点,有的重要论据貌似分论点,像“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推敲’”这样的话,并且课后练习题第三题的设计(“从读过的诗文中再举一两个例子说明这个论断”)也很能迷惑一些浅尝辄止的学生。三是学生的习惯思维,中心论点不是标题,或在开篇,就一定在最后。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最好让全班同学都来参与评析。

  分析思路:第一、二两段从实例入手,引入论题→第三、四、五段以静为例(《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套板反应”现象),说明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加以总结。

  可见,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5.设计问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重点品味。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明确: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

  (2)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三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明确: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点围绕并点击论题。

  (3)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观点,让学生自由评述。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参考提示:一般人不大重视语言修养,用一种粗枝大叶的态度对待语言文字,不注重对文字的推敲,甚至白字连篇,语病百出。读朱光潜的文章,会受到很大的触动,原来语言文字是那么微妙的东西,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字,一句话这样说,还是那样说,竟有那么大讲究。因此“一字不肯放松”,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习惯,一个人的语言修养就有希望逐步提高。再者,就是平时很注意品味语言的人,读了朱光潜的文章,也会感到自己的功夫还很欠缺,从文章精辟的分析中可以领悟到怎么品味语言才算到家。因此,课文对于人们提高语言修养也具有很大的教益。

  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因而,文字上作推敲,就是在思想感情上作“推敲”。这个观点抓住了语言的本质,抓住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阅读时,品味语言,要品味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时,推敲文字,要从根本上调整思想和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这样才能恰切地使用语言文字。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媒介和手段,然而,文学研究、文学批判,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够重视,朱先生在文章结尾的谆谆教诲,对于作家的修养和创作,对于整个文学事业,其指导意义都是很大的,遵循这个教导,一个作家可以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以上内容并非标准答案,只是供教师参考,用于指导学生讨论、分析、评价。

  (4).组织讨论练习题一、二两题。

  提示:本课的练习题设计很有匠心。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有利于把握全文内容。第二题让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比较辨析,利于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故选作课堂讨论练习,这样,既可对全文内容作一梳理,又可培养读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练习题第一题的完成,要指导学生不要搞单纯的摘抄,要学会先“寻章摘句”,再组织整理,作出正面表述的方法。

  答案(略)

  练习第二题旨在通过比较,把握不同问题的不同实质,只要能比较,能够得出看法,就可加以肯定,以下提示供参考。

  明确:朱光潜先生与马南所论述的对象不尽相同:朱光潜兼顾阅读、创作两方面,马南的观点单指阅读,如果说阅读有时只须观其大略而舍弃细枝末节的话,那创作就决不可粗枝大叶,须知炼字即炼意,即调整思想感情,最精确地表情达意。“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这是粗读,“咬文嚼字”“锱铢必较”这是细品。有的书只须粗读,而且有时受种种条件(如时间)的限制,也只能粗读。但粗读并不意味着不把握要旨,还是要做到“会意”。有的书必须细读,如文艺欣赏,只有咬文嚼字,涵泳品味,才能沉潜其中。再说,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并不一定反对咬文嚼字,多数认为“未晓处且放过”,不要死抠,待一段时间可以再细读,因而,这两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并不完全对立,读书究竟取何法要视对象和条件而定。

  六、课堂延伸练习

  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有的作者已有评价。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独到见解?

  答案:

  1.b(见课文)

  2.b(a项有“套板反应”之嫌,b项文字虚写却恰到好处,使人产生联想,更增美感)

  3.a(a项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特点,更增动感,b项一般化,难以产生联想义)

  4.b(a项“嘴巴下”嗦,b项简洁明了)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讨论、比较、赏析和品味,明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并对作家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懂得了作者的殷切教诲,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咬文嚼字”,更要敢于创新。

  八、布置作业

  1.从自己的习作中任找一篇,也来个“咬文嚼字”。

  2.鼓励学生制作小卡片,对文中的事例、分析、观点、结论进行整理,互相交流。

  附:卡片示例:

  事例: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两句诗:“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分析: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

  结论:点铁成金。

  观点:文学的文字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赏析第七段,明确“套板反应的弊病,并通过自由发言,感悟本文

  所给予的启示,为在阅读、写作实践中的借鉴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看两段文字描写:这是某年高考中两位考生对一对孪生小姑娘的肖像描写,你认为哪段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

  1.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看样子也就十岁左右,个子长得差不多高矮,穿戴也都完全一样。两个人都是苹果脸儿,樱桃嘴儿,浓黑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乌黑的杏核儿眼,一笑两个小酒窝,两个人都扎着两个羊角辫,辫上都扎着粉红绸结……

  2.两个小姑娘个头一般高,模样差不多,都穿着粉红色连衣裙,都扎着马尾辫儿,辫上扎着红绸蝴蝶结,跑起来就像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这是一对孪生小姐妹,不细看很难分清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个眼睛虽大,却显得沉静秀气,一个大眼睛乌溜溜地左顾右盼, 显得更天真活泼……

  讨论明确:第二段文字较为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一对蝴蝶追着两朵鲜花飞”,活灵活现,非常生动,说明作者观察细致。同时,有关眼睛的描写,同中有别,抓住了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一段文字虽然也文通字顺,描写也很细致,但有点“千人一面”之嫌,这种情况朱光潜先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套板反应”。对这种现象朱光潜先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咬文嚼字》。

  二、精读品析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齐声朗读。

  提问:什么叫“套板反应”?朱光潜先生对这种现象是如何看的?

  明确:在写作中,一写就先联想到一些陈词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

  朱先生非常反感这种做法,他说:“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

  提问:为什么“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死敌?

  明确:因为“套板反应”使人安于套语滥调,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而创造的动机则要求创新,套板反应与创造的动机是不相容的。

  提问:作者在文中提到了韩愈的一句话,“惟陈言之务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说“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明确:“惟陈言之务去”出自《答李翊书》,意思是:“一定要舍弃那些陈腐的思想和言辞”。惟陈言之务去,才能不致滑到套板反应,在思想情感上和语言上创新,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提问:既然语言跟着思想走,思想情感应是主导的,为什么反过来说“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明确:语言与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相随而变的,思想情感固然是主导的,但是语言也影响思想情感。语言上刻意求新,也能推动人们在思想感情上的求新,遇事朝深一层去想。

  提问:“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这个“作”字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创新,就是匠心独运的创作。

  提问:著名画家达•芬奇初学画的时候,老师让他画鸡蛋,可他画了一阵子,就觉得没意思,不画了。他的老师告诉他,在不同的光线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都会有不同的结果,希望他能努力去做,达•芬奇听了之后,按老师的话去做,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最终成为一名大画家。著名的短篇小说艺术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却告诫他,每个事物的情状的描写,最准确的只有一个词,在写作中运用了这个词,文章就最简洁。同学们,你们能用文中朱先生所讲的道理来解释一下吗?

  提示:答案不拘一格,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

  参考分析:这两个故事其实说明的都是观察的重要性,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画蛋”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方位。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要细致、详备。这两个故事都是和“套板反应”唱对台戏的,都力求创新。只有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才能发现一些别人所看不见的东西,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来。写作上也要求观察必须细致,力争找到最恰切的词语去表达,这样,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简洁明了又栩栩如生的效果。

  提问: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分析,仔细品味,明白了在语言运用上要力戒“套板反应”“惟陈言之务去”,要努力创新,才“不致落入下乘”,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发表意见。

  参考内容:要抓住作者的有关言论去阐发。例如:“‘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语言的完美。”应让学生明白,语言要新,关键是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认识了事物的特点,语言也就新了。“朝深一层去想”就是要认识事物的特点。

  三、整体把握,获得启示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篇末告诉我们,“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才是“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与吻合”正是“咬文嚼字”的要求。以谨严的精神,“留心玩索”“刻苦自励,推陈翻新”,这是“咬文嚼字”必须下的功夫。这些内容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朱先生的谆谆教诲。我们学了之后,也深为朱先生的“咬文嚼字”的功力所折服,那么我们从中获得哪些教益呢?请同学们敞开自己的心扉,或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示,或就自己的写作实践来说说得失。

  文章的篇名是“咬文嚼字”,文章的内容讲得也是语言的赏析,我们就先从语言的品味来谈起。

  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或小组进行,最后归纳,或自由交换意见,大胆陈述。形式视情况而定,在组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 ,尤其是这个题目范围过宽,可设计一些问题,或限定一些内容,或循序渐进,可视情况而定。以下从四个方面提供参考。

  1.可结合郭沫若改字的事例,来谈谈咀嚼品味语言,一定要有谨严的态度。

  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要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经人提醒后才知道用“这”比用“是”要好,可他又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老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并且讲出了一大篇道理。品味语言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我们不仅要有文字的敏感,而且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可见语言文字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品味玩索语言是个很不简单的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要提高语言修养,就非下苦功不可,并且很有必要学点语言知识。要知道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地咀嚼,且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才行。

  2.结合“推敲”的事例,明白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的道理。

  “推敲”这个故事,已经早有定论,且“这段文字的因缘古今传为美谈”,甚至把斟酌字句的做法,就直接称之为“推敲”。因为韩愈是大家,谁也不曾去怀疑。古今人们也都赞赏“敲”字用得比“推”字好。可是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并讲出了一大篇道理,由此可见,作者是不迷信,不盲从的,是富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只有独立思考,才会有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和学习都是很好的启示。

  3.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非常形象地描绘“狂人”能从字缝中读出字来。品味语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从那几个事例中品出这一番大道理来的。味者,有情味、意味、意境也。品,就要体味,就要思考,思考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例如,作者从“你这”的“这”,品出极端憎恶的惊叹情味,品出了强烈的情感,从“视之,石也”四个字上,品出“发出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特别是对“推敲”二字的品味,更富有启发性,作者从“推”字想到门是掩的,由掩门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提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做,自然是在告诉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要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才能品味到位。

  4.品味语言也要努力去求新。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品味语言的重要性,也清楚地了解到品味语言是一项很不简单的事,但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品味的方向。作者列举了很多事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非常佩服朱先生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也深深叹服朱先生渊博丰厚的知识。他那举重若轻、流畅生动的讲述,那运用材料信手拈来的说理,更是在写作上给予了我们更丰富的启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谈谈在材料的积累和使用上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明确:①材料的积累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朱先生的学问佩服得简直是五体投地。其实,学问靠积累,朱先生有这么大的学问,自然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慢慢地积累所致。我们应该明白,做学问,没有材料是不行的,材料是学问的基础,即使像这篇简短的文字,也是需要相当的材料的,而朱先生运用起来如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这和他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当然,一个人的智力也是有限的,要靠大脑去记住所有的东西,那是不可能的,像我们这篇文章中的例子,有的可能是朱先生凭记忆写出的,有的单凭记忆就恐怕不行,像《水浒传》《红楼梦》上的例句。但可以肯定,最起码有个印象,一翻就可以找到,我们不一定都能像朱先生那样博闻强识,但可以养成做卡片、记笔记的习惯,即使是做个索引也行,这样写作起来,我们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②写议论文,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事例,“事实胜于雄辩”,这是谁也明白的道理。有了例子不典型,讲得道理就不到位,举了例子解说不到位,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自然也不充分。我们所学的这篇文章,例子举了很多,而且每个例子都很典型。讲解也非常精辟,道理也讲得令人心悦诚服。选例、讲例更是给我们以莫大的启示。

  四、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在重点赏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品味语言和运用语言上给予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作者勇于质疑的严谨治学的精神,这对于我们的写作将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认真读书学习,学会品味赏析,“于无疑处生疑”,只有不断地练习,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会真正地提高。

  ●板书设计

  六、目标检测

  1.自习时讨论完成练习题三、四两题。

  2.选几篇自己的作文,“咬文嚼字”一番,并写作分析文章。

咬文嚼字 篇5

  【教学目标 】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 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成语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则提倡我们要,那么作者笔下的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提名阅读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并填表 明确: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 篇6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笛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意。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的内涵及为什么要,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伺,在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学生讨论:

  (可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档,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教师明确:答案应为D.C基未切入正题,B项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A项是推敲文字的具体方法,只有D项是作者反复沦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如何评价“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应先从思想感情人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D.“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句话要说明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个一般陈述句。B句则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

                                                        ――《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

                                                               ――郭沫若《银杏》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为词典上的科学文字,A句的语言准确.精密,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笔下的银音,已经不仅仅是银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象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只有文学作品才会具有的深广内涵,也只有这样的文字;广称得―L是文学的文字。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旨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浯。

  3.从学过的文字中,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对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飞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但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学生讨论: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2.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是新鲜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从新的角度探讨――些旧的或有――定思维定式的话题,看能不能想出新意来。

  3.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读过此文,我们在慨叹朱光潜先生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哪儿,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渐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勤补拙,坚持积累。

  学生讨论: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师总结: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记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业 

  学习制作材料卡片,围绕某一主题准备素材。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有条件者也可利用确定“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按类下载资料。

  [1]

咬文嚼字 篇7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导言】

  《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篇课文与其它版本在文字上稍有差异。于是我就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通过比较揣摩、咬文嚼字去加以探究,并以此带动全篇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录】

  (一)多媒体展示: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课文);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其它版本)

  师:这两个诗句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异吗? 

  生1:不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师: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很好。那么,换一个说法,其意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2:“穿”字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但“崩”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崩塌,显得更有气势。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和“千堆雪”。

  生3:同样的道理,“拍”只是动作本身,而“裂”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拍”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

  师:很好!对上面的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精练的语言做个归纳。

  生4: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嘛。那么,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哪些作用呀?

  生5:烘托当年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

  生6:我觉得还可以烘托下片所写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二)多媒体展示:1、樯橹灰飞烟灭(课文);2、强虏灰飞烟灭(其它版本)

  师:“樯橹”和“强虏”相比,用哪个词语更好?为什么?(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7: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

  生8:我补充一个理由。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打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师:二位注意课外阅读,值得大家学习。有不同意见吗?

  生9: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

  生10: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它比“强虏”更形象,而形象化应该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

  生11: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

  生12:我还补充一点。“樯橹”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象更一致。

  师:看来争论还很大呢,不过也都有些道理。

  生13:老师,你的意见呢?(众笑)

  师: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当然也只是个人意见。至于理由嘛,大家都已经说完了。(众大笑)这样吧,下课之后,大家把自己的意见写成小论文交给老师,怎么样啊?

  生:(齐答)好!

  【后记】

  朱光潜先生说:“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强调“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上述观点和要求在教学片段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1]

咬文嚼字 篇8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思考问题(读书),教师板书字词。

  1.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2.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3.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三.字、词(学生看书思考间隙,教师板书)。

  1.选出注音无误的一项(D)

  A下乘(cheng)岑寂(cen)付梓(zi)锱铢(zizhu)

  B没镞(mozu)咬文嚼字(jiao)咀嚼(jue)嚼舌(jiao)

  C蕴藉(yun)累积(lei)憎恶(zengwu)便宜(pianyi)

  D尺牍(du)灞桥(ba)剥啄(zhuo)清沁肺腑(qing)

  2.下列解释有误的是(B)

  A援引:引用不求甚解:很深刻咬文嚼字:比喻斟酌

  B尺牍:书信一川烟草:一片平地付梓:刻字

  C蕴藉:含蓄拘礼:限制游离:不确定的

  3.辨析词语:

  ①斤斤计较――锱铢必报

  ②顺畅――通畅

  ③简洁――简练

  四.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解答思考题,并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六.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咬文嚼字 篇9

  教学目标 :

  一、 分析评价文章的观点。

  二、 如何克服“套板反应”。

  预习提示:

  1. 词语积累:

  锱铢必较

  清沁肺腑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套板反应

  举不胜举

  刻苦自励

  推陈翻新

  自鸣得意

  索然无味

  不即不离

  点铁成金

  一时兴会

  尺牍

  下乘

  玩索

  流弊

  援例

  冷寂

  岑寂

  拘礼

  游离

  蕴藉

  2. 文学常识

  朱光潜

  谢灵运

  韩愈

  贾岛

  李商隐

  贺铸

  3. 背诵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锦       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长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惠山烹小龙团

  宋・苏轼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4. 附录

  ①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②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

  ――贾岛

  ③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

  教学过程 :

  一、 新课导入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没有一项意思是褒扬的。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

  二、 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

  三、 什么是“套板反应”?怎样克服套板反应?整理成一段文字。

  四、 讨论课后第四题,并举出例子。

  五、 参照《语文读本》,讨论课后第二题,并整理成一短文字。

  六、 作业 :完成第十课基础训练。

  [1]

  [1]

咬文嚼字 篇10

  教学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上获得一些启示

  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二、投影材料

  三、联系实际 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上面的分析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表达的观点,我们已经和朱先生达成共识。

  《汉语大词典》

  1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2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3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朱光潜先生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义。

  读课文,找一找朱先生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明确:不能懒 刻苦自厉 推陈出新求思想感情的精练与吻合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找一些用字精当的例子,体会妙处。

  3思考练习

咬文嚼字 篇11

  【教学目标】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 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 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 提名阅读

  四、 分析课文

  1、 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 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二、每节课的活动项目应尽可能单一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好活动程序,活动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咬文嚼字 篇12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

  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层(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1.用“这”和“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启示?

  明确: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

  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 →启示:A.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个好小子。”――表假定语气。

  ④“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启示:B.结构不同,不合逻辑

  →启示:C.连郭沫若用好一个字也颇费周折,说明用好语言文字很不简单,一定要细细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2.作者列举改字不当之例,常常用怎样的写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确: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

  3.所句举例子的共同点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明确: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层(3、4段):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1.为什么我们在咬文嚼字时,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明确: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修改后的句子为什么不好?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3.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当地表情达意。

  (三)分析第三层(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1.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明确: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2.世人与钱钟书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明确: A.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

  B.钱钟书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

  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3.与前面例比较,此事例从什么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确:从文字表达的意境。总之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总结:第一部分举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的写作特点:

  即举事例,讲道理。不举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说不好,道理也讲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辟,令人心悦诚服。

  例子是具体的,具体的例子可以给人以丰富的启发。

  二.分析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1.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

  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2.什么叫直指的意义?什么叫联想的意义?各有什么特点?各用什么修辞格?(略)

  3.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的区别是什么?(略)

  4.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5.“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一句可否变换分句顺序?为什么?

  不行。前句与“联想”衔接,后句与“熟路”衔接。换后,就不衔接连贯了。

  6.作者举从前做诗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图何在?

  表明他们的套语滥调根本与文艺无缘。

  7.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8.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怎样才能克服“套板反应”?

  ①套板较省力(人生来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层想。

  9.最后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东西?

  A.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B.必须勤奋。C.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归纳总结:

  1.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

  2.写作目的:让读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谨严的态度,刻苦自励,留心玩索,推陈出新。

  四.造句:活用词语,推陈出新的句子。

  初来乍到→初学乍练。

  五.作业:课后练习。

咬文嚼字 篇13

  10月29日,在北师大附中我终于上完了两节汇报课。我讲授的课文是朱光潜的《咬文嚼字》,虽然在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这两节课还是留下不少遗憾的地方。

  首先,这两节课还不能充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然后就带领着学生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方法等;在第二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出一些炼字练习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在这两节课中虽然学生也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回答,炼字练习也能完成,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去阅读课文,按老师设计的问题去解答,学生没能自主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中也没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第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虽然在课前我进行教学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不够踊跃,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我觉得这两节课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做得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咬文嚼字 篇14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笛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意。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伺“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学生讨论:

  (可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档,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教师明确:答案应为D.C基未切入正题,B项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A项是推敲文字的具体方法,只有D项是作者反复沦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人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D.“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句话要说明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个一般陈述句。B句则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

  ――《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

  ――郭沫若《银杏》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为词典上的科学文字,A句的语言准确.精密,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笔下的银音,已经不仅仅是银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象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只有文学作品才会具有的深广内涵,也只有这样的文字;广称得―L是文学的文字。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旨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浯。

  3.从学过的文字中,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对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 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飞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但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学生讨论: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2.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是新鲜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从新的角度探讨――些旧的或有――定思维定式的话题,看能不能想出新意来。

  3.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读过此文,我们在慨叹朱光潜先生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哪儿,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渐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勤补拙,坚持积累。

  学生讨论: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师总结: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记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业 

  学习制作材料卡片,围绕某一主题准备素材。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有条件者也可利用确定“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按类下载资料。

咬文嚼字 篇15

  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同学们能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吗?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提问:古今的伟大作家为什么像李白式的诗人很少,而大多数人却都要“咬文嚼字”,苦苦修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分析

  1.理清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首先,让学生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

  (1)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①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通过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不求甚解》一文。

  三、分析《不求甚解》一文

  1.请划分《不求甚解》一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困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 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咬文嚼字 篇16

  (一)明确目标

  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

  阅读马南《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

  答:不矛盾。《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  “不求甚解”是谈学习

  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观点:反复修改   把握精神实质

  精益求精       不拘于表象

  侧重点:  写作     读书

  角度:  态度     方法

  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

  附:    不求甚解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  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  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  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②,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①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  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五柳先生传》)这是陶渊明一篇自况的短文。因宅边有五株柳树,作者就自号为“五柳先生”。

  ②[普列汉诺夫(1856--1918))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后成为修正主义者,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③[王粲的《英雄记钞》)王粲(177―217),东汉末文学家,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史书无王粲作《英雄记钞》的记载。本文所引《英雄记钞》中语,与《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鱼豢《魏略》中语,文字悉同。

  [1]

  [1]

咬文嚼字 篇17

  教学目的:

  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幻灯片显示)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

  三、分析课文观点: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

  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四、引申:

  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运用:

  课堂口头作文练习:任选一词口头说一段话,要表达出主观感受。

  1、太阳云天空校园人们小路

  2、我树林飞鸟风

  六、作业布置:

  大家回去拿出自己以前的文章的某一段,咬一咬,嚼一嚼,让这一段精练,让它能与你的丰富的情感相吻合,避免因词害意。好不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咬文嚼字(精选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