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精选13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精选13篇)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1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捉小甲虫”这个典型事例来进一步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迷恋和痴迷。

  2、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并从法布尔的成长故事中受到启发。

  3、学习选择典型事例并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将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写生动。

  教学重点:

  通过学文了解通过文章是如何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衬托相结合、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来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迷恋和痴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学生齐读课题。你看,多的满出来,溢出来,读出这种感觉,齐――

  二、回顾。

  1、同学们,小时候的法布尔,特别喜欢小虫子,所以老是将衣袋装的满满的,但文章中并没出现喜欢、喜爱这一类词,而是用了个迷字,文中出现了三个带有迷字的词语,就是他们――

  2、出示:着迷、迷恋、痴迷。齐读

  3、读得很响亮,但没有把迷的程度的不同读出来,你看,一开始是着迷,后来是离不开它恋上了它,到最后是迷到了极点、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了。程度越来越深,读。

  5、那课文通过写哪两件典型事例来反映童年时的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呢?第一件是――指名说。第二件一起说(学生可以复述段意或说小标题:抓纺织娘、捉小甲虫。老师板书。)

  三、细读捉小甲虫

  (一)理清层次

  1、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抓纺织娘这件事已经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捉小甲虫的事情,来研究作者是如何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写具体、写生动的?好吗?

  2、老师告诉大家,课文的5――9小节就是写了法布尔捉小甲虫的经过,那文章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9小节,呆会用见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3、学生反馈

  看出来了吗?文章先写了什么?指名说――这么长的一句话,要把它写下来,那一定累得够呛,能不能浓缩成一个字。 板书  捉  接下来写的内容你也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根据回答板书: 骂    放

  (二)学习捕捉

  1、同学们,陈老师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文章的第五小节具体描写了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情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他对昆虫的深深的迷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第五小节,要用心读,要读得入情入境。呆会儿我就要请同学来读,看你能不能读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自己练一练(出示:有一次――好好欣赏。)

  2、学生自学

  3、交流

  ①感受到了吗?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出示有一次――高兴极了)

  指名读

  你读得不错,尤其是把法布尔捕捉时的迫不及待的样子读出来了。(板书   捕捉)

  我们一起学着他来读――

  读得太带劲了,同学们要这么读的话,小甲虫一定被吓走了,在心里激动地说。指名读 

  不错,但要像同学们刚才那样重重的一扑的话,小甲虫会受到伤害的,所以要――学生说   后面哪个词就是说动作要又快又灵巧――敏捷  来一起读。

  ②你把捕捉时的迫切读得很棒,不过,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你看,法布尔当时在观察周围的一切,在进行地毯式的搜索,猛然间,小家伙出现了,就像从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这个意外发现让他惊喜不已啊,这种感觉还不够。再来。齐读

  ③捉住了它以后,法布尔就细细欣赏起来,他比――比蓝天还要――,法布尔――高兴极了。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这只漂亮的小甲虫吗?

  出示甲虫图  赞叹什么? 

  是呀,看到这么美丽的一个小家伙,法布尔的心情是多么的高兴啊。你们读出法布尔欣赏时的那份喜悦了吗?再读   (板书   欣赏)

  感受到喜悦了,不错,同学们,他看的时候是那样的入神、专注,我觉得欣赏时的专注入神读得还不够。再读。

  是呀,这样的一个小东西,法布尔是越看越喜欢、越看爱看  

  ④他还要把它带回去好好地欣赏呢?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他把这个――好好欣赏

  (引读)他把它放进――怕伤害了它,还要给它――再――

  是呀,这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法布尔那小心翼翼呵护的样子。来     读

  5、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捕捉小甲虫的画面,就是围绕法布尔发现时的惊喜,捕捉时的迫切、欣赏时的喜悦,呵护时的精心,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之情表达了出来。

  6、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你们的朗读把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段话在本文中是最浓墨重彩的一个片段,字里行间深深地透露着他对昆虫的迷和恋。老师告诉大家,这一段的直接描写就叫正面描写(板书),而且在描写的过程中,为了强调突出法布儿迷恋昆虫的特点,作者分了四个步骤一层一层写的是那么具体,写的是那么细致入微,这就叫――具体描写(板书)语文中还给他一个专门的术语叫――细节描写(卡片读)。

  (二)责备

  1、学习语言文字

  (1)、法布尔捉住了小甲虫,还捡到了许多东西,心里是――甜滋滋的,注意,要甜在心里头,可回到家后,他却――难过极了。因为他遭到了――出示词卡   父亲怒气冲冲地责骂,父亲是怎么责骂他的?男生读出来。

  (2)他还遭到了母亲的母亲――责备。母亲是这样的责备?  厉声  女生做一回母亲,来厉声责备一下。来试一试!

  (3)此时的法布尔难过极了,只好――把它――(引读)出示

  2、揭示写法

  同学们,你们把父母的责备读得太棒了,但是老师有个疑问,它既然是写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干嘛要把父母责备时的样子和语言写得这么具体?你们好好讨论一下看。

  是呀,父母的责备从另一面衬托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板书侧面)

  3、同学们,你们看,描写捉小甲虫这件事中,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地描写他捉小甲虫的情景和侧面描写父母的责备,把这件事情叙述得生动而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迷恋昆虫世界的小法布尔。板书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三)详略

  1、其实,文章除了写捉小甲虫,还写到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的好多事情呢!写他以后每次放鸭,仍然――(引读第10小节)

  2、引读第四小节 

  他一定还会在父亲叫他放鸭子的时候,去水边――去静静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看――看――看――

  3、(板书――)同学们,如果把这么多事情统统写出来,写得都像捉小甲虫那么具体,你觉得怎么样?

  4、所以,文章没有写得面面俱到,为了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作者选择了最典型的事例捉小甲虫来进行具体描写,其余的就概括的写了。

  ―板书: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

  5、总结

  同学们,现在,我们不仅了解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还掌握了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那就是要运用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

  四、拓展,巩固写作方法

  1、今天,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非常有趣的儿童习作,题目是出示并齐读――《可爱的“小馋猫”》。从这个题目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人物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馋    可爱)

  2、对呀,那课文选取了哪件典型事例表现出了小表弟又馋又可爱的特点的?同时写这件事的时候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捉小甲虫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看看我们同学谁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有所发现。请同学们读课文,你可一定得好好的读书啊。

  3、学生汇报

  看出来了吗?课文选取了哪件典型事例表现出了小表弟又馋又可爱的特点的?(“偷”吃肉  ) 

  写这件事的时候和我们今天所学的捉小甲虫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3、说得非常准确,拿起笔来,把你认为正面描写的内容用(   )括出来,侧面描写的地方用(   )表示出来。边默读边做记号。

  4、交流

  (1)同学们,找到正面描写的内容了吗?指名答    出示“果然――似的。

  找的很准,我刚才看到百分之九九的同学都找了这一段。

  (2)那你从这段内容中感受到了什么?怎么会有这种感受的?好好地读读文字,呆会儿请同学来交流。

  (3)学生交流

  第一部分    出示    果然――里去了。

  学生讲述

  师结:是呀,你看小作者抓住了表弟闻到肉香找肉吃时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馋还很可爱。

  第二部分    出示    他见――了下去。

  师结:一连串的动词,把表弟以手代筷偷吃一块肉的情景写得非常形象。

  第三部分   出示    紧接着――似的。

  师结:一个生动的比喻简直将他的馋样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4)同学们,你们看,这一段正面描写中,作者就是这样抓住了小表弟偷肉吃时的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出了他又馋有可爱的特点。

  (5)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表弟偷肉吃的情景,还写到了谁呢?一起说

  (6)出示侧面描写的内容

  你说说看,为什么要写这些?

  你为什么这么说?具体地说。

  说得不错,看来描写捉小甲虫这件事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已经完全掌握了。

  五、方法运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选择典型事例并运用具体和概括、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那老师也要提前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请你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人,然后选择典型的事例并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来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在下次的作文课上来完成。

  板书           抓纺织娘                

  装满昆虫的衣袋          捉     发现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

  着迷 迷恋 痴迷 捉小甲虫       捕捉

  欣赏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呵护

  骂

  放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2

  今天听了黄丽老师执教的《装满昆虫的衣袋》,受益菲浅,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置情境                               

  摸一摸你的衣袋里装了些什么?如果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会怎么样?大家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于是学生头脑就存在着疑问了。打开课本找出文中描写“衣袋”的句子都提到了“鼓鼓的”从而带出课题中“装满”这个题眼。  

  二、 两件事比较  

  学习两件事目的是为了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但两件事又有不同。一是抓纺织娘用了三天时间,捉甲虫却很“敏捷”地捉住了,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已相当熟悉了。而捉甲虫“静静的观察”说明法布尔已完全沉浸在昆虫世界中,从侧面更能体会他对昆虫的着迷。  

  三、对“着迷”的理解  

  文中出现了“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文章以此为主线。再经过捉纺织娘和捉甲虫这两件事,大家对“着迷”已有所理解。“迷恋”比“着迷”程度更深,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在捉甲虫后,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仍舍不得丢掉,说明他已沉迷与昆虫世界。而“痴迷”含义更深,已经着魔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法布尔终生致力于对昆虫的研究,从不放弃。才使他踏入科学的殿堂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四、再析题目  

  章最后提到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的雕塑上做了个高高鼓起的口袋,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昆虫”“小动物”,再次回到题目,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他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才使的他做的有滋有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3

  教学目的

  1、继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趣。

  3、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

  2、了解本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命题方法。

  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准备:字典,小黑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垃圾 纺织 殿堂 责骂 中毒 观察 可恶 痴迷

  2、同桌互相批阅,写的好的送一张笑脸给他。错的很快更正三遍。

  二;学习课文 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自己的观点,并说出理由。

  3、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4、默读课文,同桌讨论:课文中还有哪句话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课文中还有哪些带有“迷”字的词语?

  5、指名读自己找出来的句子。

  6、观察开头、结尾的特点,并分别读一读。

  7、讲解;这篇课文首尾呼应我们应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效果。

  8、出示课文中带有“迷”字的词语。(着迷、迷恋、痴迷)

  9、借助字典,了解“迷”的意思。同时教师出示:

  “迷”的意思是:(1)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2)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3)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4)使看不清,使陶醉。

  10、四人小组讨论;以上三个词语中的“迷”字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应该是第几种意思。

  11、交流自己的意见。

  12、再用“迷”字的其他意思各组一个词。根据其它意思我们把法布尔称为什么迷?

  13、指名发表自己的观点。

  14默读课文,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都说明法布尔对昆虫很着迷?

  15、四人小组学习课文。并在组内讨论交流所画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写法布尔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句子,体会他的感情。

  16、全班交流。

  17、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

  三:总结全文。

  1、文中多次提出“把衣袋塞的鼓鼓的”你认为为什么要这样写?

  2、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3、讲解:课文是用一个人的特征为题,回忆学过的课文或写作的时候,还有别的命题方法吗?

  4、小结:用人名或动物名为题;用事情为题;用地名为题;用人物语言为题。

  5、指名分别举例说明。

  6、谈谈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 收获。

  四:课内外积累;

  1、介绍《昆虫记》这本书以及法布尔生平,了解法布尔精神。

  2、搜集自己喜欢的昆虫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着迷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迷恋 捉纺织娘 捉甲虫 昆虫迷

  捡贝壳 石子

  痴迷

  教后记;

  教学思路;

  1、围绕中心句,从“迷”字入手紧紧扣住“着迷、迷恋、痴迷”通过质疑、讨论来学习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两件事。

  2、运用画、议、读的方法感悟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对昆虫的痴迷。

  3、通过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来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

  4、通过查找资料,听教师讲解,丰富积累,增长见识。了解名人的生平,学习名人的精神。

  教学效果;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是由于是周一,学生状态不佳,参与面不广。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4

  在第五个专题中有幸领略了李老师的上课风采,真的是收获颇多。我主要从教学流程的设计方面对这节课进行了观察,感觉李老师这节课真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学目标的制订紧紧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和学情分析到位,制定的教学目标操作性强。从教学视频来看,李老师切实转变了观念,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会了学生在阅读中写“批注”的方法,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长。

  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由五大环节组成: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学习运用方法;4.课堂练习,情感升华;5.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其教学程序的设计遵循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教学内容特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学生实际。五大环节教学思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通过课堂观察,我认为以下几点更值得我去学习:

  一、激情导入,设计巧妙

  李老师确定以《昆虫记》中的一个故事片段导入本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孩子探索的欲望。紧接着李老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由问题入手,直奔中心,这一点设计非常巧妙。

  二、精读课文,学习并运用方法。             

  “迷”是这篇课文的灵魂,教师在“学习方法”环节通过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且对学法进行了总结:抓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特点,将揣摩的感受作好批注。然后到了“运用方法”环节先回顾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去自学第4-10自然段,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李老师的课堂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的教学节约了时间,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做到了“从学中来到学中去”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深化中心、升华情感。  

  李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一个思考题:“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在学生对课文由初步感知到精读感悟之后,设计这样一个练习题对于深化中心,升华情感真可谓是起到了“水到渠成”的作用。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通过“说说你的收获”让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总结与反思,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并出示法布尔的名言激励学生。最后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了说、听、写、读等不同的作业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去重读人物,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完成了开放式课堂的构建,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完成了从开放到开放的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

  通过对这节课教学流程的观察,我所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怎样上好一节课,更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作为现代老师的使命: “教生一年,为生一生”。在教学中我们不是蜻蜓点水,更不能花拳绣腿,要真正授之以渔。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5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领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学习描写昆虫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有关昆虫的谜语。

  2、法布尔图象的投*。

  3、描写蝴蝶的一首短诗。

  课程实施过程:

  课前游戏:

  猜几个关于昆虫的谜语。

  一、导入新课:

  1、刚才的游戏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对昆虫的了解还真不少!在上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来自法国的世界的昆虫学家,他就是――法布尔。

  2、(投影示法布尔图)

  瞧,这就是法布尔!你觉得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衣袋高高地鼓起)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1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打开课本,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到了法布尔的衣袋?

  知道这鼓鼓的衣袋里放着的是什么吗?

  从这儿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法布尔是一个痴迷于昆虫的人,写人离不开写事,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1)法布尔终于找到了歌唱家纺织娘;

  (2)法布尔放鸭子后经常去观察昆虫,虽遭父母责骂,依然痴迷于昆虫。

  3、小组学习:

  投影学习要求:

  a、自由读2-10自然段,划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句子;

  b、把你划出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你划出它的理由,听一听别人对你的朗读评价;

  c、有其他的感受也可相互交流。

  4、集体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没用的玩意儿”指什么?为什么加引号?

  5、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一生痴迷于昆虫的研究,他专心地观察、探究昆虫,常常忘了周围的世界.父母的责骂也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凭着这种痴迷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他走进了科的殿堂,成为了一位世界的有影响的昆虫学家!

  齐读第11自然段。

  6、再次投影示法布尔图,同时出示句式:

  看着法布尔鼓鼓的衣袋,我仿佛看到他。

  现在请你想想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题?

  7、你从法布尔身上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四、迁移训练:

  1、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昆虫是很可爱的,它们的外形就很有特点。

  找出课文中描写昆虫的句子,读一读。

  2、老师学了这篇课文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了几句,想看看吗?

  投影:像指挥棒一样灵活的触角,

  像鲜花一样斑斓的翅膀,

  像晨曦一样轻盈的体态。

  你翩翩飞舞着,

  美丽了人们的视线……

  能看得出写的是什么吗?

  3、课外,我们也观察了昆虫,也想来写几句吗?

  用一段话描写一种昆虫的外形。

  4、交流。

  五、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昆虫的生活,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昆虫记》读一读。

  设计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

  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6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9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今天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上一节研讨课,现在的感觉一阵轻松,轻松当然不是来自于自我感觉的良好,而是自己从紧张到平常的一个转变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课堂气氛的活跃让我对这些孩子看到了希望吧?!

  今天的学生应该说是给足了我面子,课后统计了发言的人数,占班级的一半,这是前所未有的。看来我一开始对他们提的要求开始有效用了:不管是对是错,一节课至少要发言一次,让大家知道你在思考。从这一点来说我感觉到:孩子其实是很听话的,因为这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

  而我也在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和他们贴近,让他们觉得上语文课很有趣。今天因为有听课的老师,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准备充分了,所以我能用自己的语言、情绪去感染学生,让他们跟着我走,进入了文本的世界中去。备课是花了心思了,找出了以前的听课记录,汲取别人之精华,搜索了网络上的有关教案,进行参考,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估计精心设计。

  今天的课堂没有用多媒体(呵呵,也就是说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但是我从来就不认为没有电化教育的课堂就不是一堂现代化的好课(是不是有些张狂?当然我不是说我的课好),但是我觉得一堂课要体现一个理念,要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特色,在课堂上要认准一个目标,有重点地训练。

  我不记得是哪个特级老师说过的(好象是殷特):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在一节课上给学生一个知识点,那么这个老师就很了不起(大意好象是这样的)。你想啊,一个学期有多少的语文课?我们小学六年要上多少的语文课?而我们要让孩子掌握的知识点或者说学习的方法有多少呢?这样一比,我们就不难发现我们平时的课堂其实很多时候缺少了一种思考,缺少的是一个目标。课文读过去就算了,字会写就行了,那么除了这些,语文还能给孩子一些什么呢?一种思想、一个习惯、一种能力……或许还有更多,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地训练的,或者说是熏陶更恰当一些吧?

  所以,今天我这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感悟,要会钻进文本,要会咬文嚼字,那么我把重点放在了感悟上面,通过字、词来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默读体会、写批注、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内化、朗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当然我还用了自己夸张的表现,用了我自己设计的一些小小的圈套,挖掘课文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想象――比如“法布尔听见父母的喊了吗?为什么?”孩子说没有听见,因为他研究昆虫聚精会神呢!正确,你很聪明!孩子说听见了,继续追问“那为什么不回答呢”?学生一想,因为他怕把虫子吓跑了!哎呀,你也很聪明,会想啊!孩子别提有多得意了!(其实,自己看见他们这么投入地钻我的圈套,我更得意啊!)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会往里面跳,而他们越跳进去越会觉得“哎,语文真有趣,怎么怎么说都对啊,怎么说都可以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他们学会说自己的理解而且自圆其说,这也是一种本领。

  我觉得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情趣,要让学生自己乐于说自己的感受。有文学评论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是一个评论家,我们能够倾听他们的声音和理解,那么我们就更能够引导他们走进语文的世界。让他们感觉到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其实很有趣。那么这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让他们少写一些作业也没有关系了,他们喜欢语文、会用语文就可以了,你上课也会觉得轻松了,如果有一天他们说的滔滔不绝,你只有点头的份了,那就是你省心了,你成功了。那这样的课堂是我向往的,也是我所追求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果说第一堂课是在教给他们方法,那么第二课时我是准备实施演练了,同一课内容,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是,让学生多说一点,让自己轻松一点。但在备课的时候我做到一点:如果学生说不上来我怎么说?

  我一直都很崇拜于永正老师的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走遍天下。所以我也学着这样(当然我没有这样的功力啊!)。还记得以前上课师傅郭小磊常常批评我的:“备课从来只备条条框框,上课学生答不上来你怎么办?”所以,现在备课我的大体思路先确定,然后我要准备我的“救场”――如果学生不能反应过来我怎么引导。

  所以,随着自己对教材把握是深入,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对课堂情况的预先估计,冷场的情况逐渐好转了。但是,因为准备的充分,所以就希望学生能掌握的全面,以至于最后有一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仓促了。

  当然,凤凰小学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老师都对我的课进行了研讨,大家给予了肯定,对我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在磨练中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成熟!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3、体会法布尔对科学的热爱,知道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初识人物

  他,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的圣莱昂小村;

  他,对昆虫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度付诸于一生的努力;

  他,是一位饮誉世界的昆虫学家,其著作《昆虫记》是不朽的传世名著。

  他是谁?

  二、走进人物

  1、法布尔生活的村子景致优美,花草丛生,鸟栖虫居,这里是小动物的天堂,也是法布尔的乐园。他从小就对昆虫表现了非同一般的喜欢,也就是“着迷。”

  (老师板书)

  这些昆虫令法布尔非常着迷,它们怎么会有如此美丽的外表?它们又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妙的声音?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法布尔。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2-3节,试找出有关表现法布尔着迷的词句。

  找到了吗?有哪些?在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说的话

  想一想,法布尔和妈妈说话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这只会唱歌的虫子是法布尔偶然抓到的吗?所以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个字?

  三天前法布尔就注意到了花丛中有动听的声音,今天终于抓到了,心中是多么的兴奋,自豪啊!

  你再读读,注意在语句中体会出法布尔此时的心情。

  2-3名学生读书。

  生2:“三天前……不知是谁在唱歌。”

  对于别人习以为常的昆虫的鸣叫,法布尔却听出了别样的精彩,他觉得这实在是太美妙了,简直就像是唱歌,并几天来一直留心观察花丛中的动静,由此可见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

  生3:现在,他终于……家。从这句话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为什么?

  对虫子的关注由来已久,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个中喜悦之情无法比拟,让我们一起来把第2节细细地品读一下,感受法布尔内心的激动,体会他那非同一般的着迷。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是啊,自然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法布尔在昆虫的世界中感到了快乐。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昆虫的喜好也与日继增。课文中又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对昆虫的喜爱?板书:迷恋

  仔细地默读课的4-10节,找出哪些语句可以表现出法布尔的迷恋?

  生读课文后说一说,并说出如何理解?

  生1:第4 节

  父亲 让法布尔支放鸭子,但是飞舞的蝴蝶、穿梭的游鱼把法布尔的心带走了,蝴蝶、甲虫、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使法布尔产生了深深的迷恋。

  生2:他边走边用小手扑过去……

  这是一只怎样的甲虫?

  仅仅是一只甲虫而已,可法布尔支高兴极了!这句话应该如何朗读呢?试试看。学生先同桌之间朗读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3:他把……欣赏。

  如此这般,简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小心翼翼。对昆虫的这般呵护皆源自对昆虫的迷恋与钟爱。这句话可以怎样读?试试看。

  生4:这一天……

  夕阳西下……

  鼓鼓囊囊,形容袋里装的东西非常多,都凸出来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法布尔的兴趣非常广泛。

  满载而归,说明了法布尔今天收获非常多,心里很开心,用了一个词:甜滋滋。同桌之间相互把这两句读一读,体会一下法布尔的心情。

  这里要反映出法布尔的心情,作者用了两个叠词,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鼓鼓囊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5:第9节

  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衣袋里装的是他的最爱,然而父母之命难违,只好忍痛弃爱。即使这样,作者选用了一个词:放进。这里能改用成其他词语吗?如扔进、丢进……,说说看,放进是一种怎样心情的放?如何放?

  法布尔心不甘,情不愿,在这种难分难舍的矛盾之中,他轻轻地、无可奈何地把心爱之物放进了垃圾堆,他对昆虫是多么地迷恋哪!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起来。

  三、理解人物

  1、法布尔为什么会这样地难过呢?他的爸爸是怎样责骂他的?

  按理说妈妈最疼爱孩子了,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法布尔还只是八九岁的孩子,他的父母不爱他吗?为什么又要责骂他呢?

  在大人的眼中,法布尔带回家的仅仅是“没用的玩意儿”,他们不清楚法布

  尔的兴趣、爱好。自己的爱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捡回来的宝贝还被勒令扔掉,心里别提有多委屈、多难过。禁不住,眼泪就刷刷地往下掉。

  出示: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默默地说:“_____________。”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坚定地说:“_____________。”

  是的,尽管有父母的责骂,但法布尔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他仍然迷恋于他的昆虫,仍估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我们真该为他的这份执著而鼓掌。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节有感情的读一遍。

  2、正是法布尔的执著,正是他近乎疯狂的着迷、迷恋,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最后用了哪个词语来形容他的这种极度喜爱?

  板书:痴迷

  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不能自拔。

  出示两段补充资料。

  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守与执著,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动与付出,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痴迷与钟爱啊!同学们,面对这样的一位科学巨人,我们心中由然而生的只有无限的钦佩和叹服!后人为了纪念他,给他建了一座别样的雕像。

  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认为现在法布尔的衣袋中装的是什么?

  他的衣袋中装下了他无限的迷恋,他对科学的热爱,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未知之迷的久久期待……如果要在他的雕像下写上一句独白,站在巨人的脚下,我们能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评价他呢?

  学生一句话评论。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一段别样的痴情,一个精彩的人生。

  ……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敬仰、带着感动,再一次有感情地把朗读课文。

  3、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法布尔的资料,读一读《昆虫记》。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8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的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句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这是课文的重点。

  我上的是第一教时,教学目标主要是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知道法布尔是一个“昆虫迷”。教学中我立求做到以下两点:其一在整体上,教学中为提高实效,改变按常规“平推”的教学流程,从突破教学重难点出发,科学剪裁,合理地实施教法,落实评议基本功训练,体现语文学科“文”、“情”、“趣”合一的特色。其二朗读时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开始就示课题,读题。请学生说说谁的衣袋里装满昆虫,引出法布尔,并用自己的话介绍法布尔。再用“课文就给我们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观察昆虫的趣事”,让学生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这样的设计紧紧围绕重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接着让学生按要求读课文,然后检查自学情况。在检查时,我从一组词语入手“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鸟栖虫虫居”让学生找到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读句子,并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并用图出示这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因为这段说到有许多小动物跑来跑去,所以顺利成章地引出“文中写到了哪些小动物”,为下面理清课文条理埋下伏笔。接着用课文主要写了法布尔抓哪些小动物的经过呢?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学生在归纳这两件事的时候,可能说不完整,可能段落找不全,我也不急于求成。例如第一件事,法布尔为了捉纺织娘,结果忘记了回家。先让学生用听老师读,想象画面等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举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走入文本,正确流利地朗读。然后我作适当的指引“纺织娘是捉到了,可法布尔却忘记了?”让学生填空,全面地了解第一件事情。再请学生迁移读法,用“再现情境法”朗读第二自然段。整个这件事的教学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找、读、思、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朗读:

  “法布尔为了抓小甲虫,遭父母的责骂,但丝毫没能阻止他对昆虫的迷恋”这件事时,要求略有提高,要学生完整地叙述这件事。此外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先让学生理解“责备“、“责骂”的意思,接着提示学生这是一般的批评吗?学生立刻从“怒气冲冲”、“厉声”感知父母的批评是严厉的。最后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水到渠成。

  总之,我认为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灵活多变,要让学生更自由、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更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的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6

  作者:刘颖  

  教材简析:

  课文记叙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通过两个具体的故事表现法布尔从小对昆虫入迷的程度。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听课思考:

  案例一:

  《装满昆虫的衣袋》中描写法布尔珍爱小甲虫的一个段落: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在教学时,老师指导学生从“放进”、“包上”、“装进”、“打算”和“欣赏”这些动词中想象出法布尔不同的动作,再把动作连贯起来,再现法布尔捉小甲虫的有趣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加深了。老师以其生动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再现出生动的画面,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再现课文内容的习惯。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从插图中感知事物,展开想象以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去感知形象画面,展开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要重视借助课文内容,通过词句再现画面,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再现,就是根据课文文字,在头脑中勾画出所描绘的有关人物、事件、情景等。它是学生想象能力发展的表现。

  案例二:

  课文中讲了法布尔的这样一个故事:法布尔三天前发现了一种会唱歌的虫子,他花了三天的时间在田野里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它的名字叫纺织娘。在父母因为找不着法布尔而万分焦急的时候,法布尔突然大叫“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学生读出了法布尔油然而生的喜悦,“妈妈,我在这儿呢!”一声一声,动情不已。课文中还有一个故事,讲法布尔为了逮一只飞行速度相当快的小甲虫,动作简直比小甲虫还要敏捷。老师请了一位平时行动敏捷的学生来读这段话,学生联系自己的个性特点,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兴趣盎然。当法布尔带着满满两口袋宝贝甜滋滋的回家时,却遭到了父母的一番训斥,这一段责骂的对白学生分角色读起来真是感触颇多,那样的严厉,那样的怒气冲冲,学生从这样的责骂声中体会到法布尔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学生对课文文本的见解主要源于多读书。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不读熟不开讲;要找准可读处让学生联系生活读出自己的感受;要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法,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灵活运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判断对错的能力,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可采用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材等方式。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如评价学生的朗读: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听了他的发言,你想说些什么?评价教师朗读:你认为老师读得怎样?你能帮帮老师吗?评价教材:文中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把评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平等对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装满昆虫)

  此文转载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10

  《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描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侯对昆虫迷恋的故事。课文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着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分明。所以我以法布尔对昆虫着迷为主线设计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中迷恋昆虫的样子。

  一、设置情境

  摸一摸你的衣袋里装了些什么?如果一个人的衣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虫子会怎么样?大家感到“惊奇”“不可思议”,于是学生头脑就存在着疑问了。打开课本找出文中描写“衣袋”的句子都提到了“鼓鼓的”从而带出课题中“装满”这个题眼。

  二、 两件事比较

  学习两件事目的是为了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但两件事又有不同。一是抓纺织娘用了三天时间,捉甲虫却很“敏捷”地捉住了,可见法布尔对昆虫已相当熟悉了。而捉甲虫“静静的观察”说明法布尔已完全沉浸在昆虫世界中,从侧面更能体会他对昆虫的着迷。

  三、对“着迷”的理解

  文中出现了“着迷”、“迷恋”、“痴迷”三个词语,文章以此为主线。再经过捉纺织娘和捉甲虫这两件事,大家对“着迷”已有所理解。“迷恋”比“着迷”程度更深,有“依依不舍”的意思。在捉甲虫后,面对父母的责骂,法布尔仍舍不得丢掉,说明他已沉迷与昆虫世界。而“痴迷”含义更深,已经着魔了无法自拔了才叫痴迷。法布尔终生致力于对昆虫的研究,从不放弃。才使他踏入科学的殿堂成为一名昆虫学家。

  四、再析题目

  文章最后提到了人们为了纪念他,给他的雕塑上做了个高高鼓起的口袋,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昆虫”“小动物”,再次回到题目,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他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才使的他做的有滋有味,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11

  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最先接触到的文本信息。由课题设计问题,切入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突出教学重点,有效统领全文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匠心独运的课题,是提示法布尔性格特点和成功奥秘的点睛之笔,是后人设计法布尔塑像的创意之举,也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本、走近人物、品味语言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紧扣这一课题设计教学,不仅能有效突出课文的核心内容,突破教学难点,还有助于学生深入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

  教学重点

  抓住课题,品读课文,从典型事例中读懂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

  教学过程

  一、切“题”导入

  1.出示法布尔塑像,引导学生观察:这是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塑像。看了这尊塑像,哪一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抓住“高高鼓起的衣袋”,揭示并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了解大意。

  3.质疑:你觉得法布尔的衣袋里仅仅装的是昆虫吗?里面还“装”着什么?(在课题的“装”字上加引号。)

  设计意图:“装满昆虫的衣袋”既是这课文的课题,也是课文的一则妙语,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法布尔痴迷昆虫与对自己梦想的执著追求。然而让学生理解这样深刻隽永的表达还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从课题导入,设计“法布尔的衣袋里还‘装’着什么”这一贯穿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减少教学中的枝蔓,直奔教学的核心内容,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二、扣“题”品文

  1.师:课文中有一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你能找出来吗?

  (板书:着迷、迷恋、痴迷。)

  2.师:正如课题所写的一样,课文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小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热爱。自读课文第2―10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些事例中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请在这些词语、句子或段落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体会。

  (生自学,组织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捉纺织娘”“放鸭时捉甲虫”两个典型事例进行理解。)

  3.品读“捉纺织娘”。

  师:在法布尔眼里,这是一只怎样的纺织娘?

  (抓住“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和“动听的声音、歌唱家”体会纺织娘的可爱、漂亮,以及法布尔对纺织娘的喜爱;抓住

  “天黑未归”和“三天前”“终于”等词语,体会法布尔捉纺织娘的不易和捉到纺织娘后的喜悦。)

  4.品读“放鸭时捉甲虫”。师:他是怎么捉到这只甲虫的?

  (抓住“扑过去、捉住、包上”等

  动词,体会法布尔捉虫子时动作的熟练,感受他对昆虫的喜爱。)

  师: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甲虫?出示“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词

  语、句子进行品析,是阅读的基本技能。对于进入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品词析句不能只停留在“读懂了什么”上,要能够围绕阅读的主旨,联系全文以及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读出“为什么要这么写”。

  5.体会“典型事例”的作用。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让我们感受到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与痴迷的呢?快速浏览第2-10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生说。)

  师:是的,要突出人物特点,就得通过具体而又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正因如此,课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出示并朗读: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三、由“题”知人

  1.师:只有着迷、热爱,就能在科学的道路上有所收获吗?他的衣袋里除了“热爱”,你觉得还有什么?默读体会,再讲一讲。

  (课件出示: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父亲是怎么责骂他的?

  (指名读父亲的话: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师:可是父亲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课件出示: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师:母亲又是怎么批评他的呢?(指名读母亲的话: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2.生齐读: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师:你从这一句中读出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不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对梦想执著追求,坚持到底。师板书:执著追求。)

  3.师:是的,法布尔凭着自己的仔细观察和悉心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研究和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部科学性、文学性兼备的十卷巨著――《昆虫记》。此时,法布尔的故事一定让你想起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谁来说一说?(生说。)

  设计意图:“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语言情境,运用机会,提高语言积累的效果。

  四、解“题”之妙

  再次出示法布尔塑像: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来,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现在你读懂了这位雕塑家的意图了吗?(生说。)

  设计意图:课题的妙处与雕塑家设计的妙处是一致的。很显然,如果一下子让学生回答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课题好在哪里时,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而让学生先猜猜雕塑家这一创新设计的意图,学生不仅参与性高,而且比较容易读懂其中的原因。这样,整个教学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浑然一体,层层深入,实现了从理解含义到领悟写法的升华。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从阅读课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从小养成爱科学、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听一段录音:《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螳螂捕食蝗虫

  2、听了这个片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中的一个片断。. 

  3、你们对法布尔有什么了解吗? 

  4、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5、为什么法布尔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 

  出示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

  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进行评议生字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流利。

  3、教师出示重点词卡检查:浓厚、训斥、迷恋、怒气冲天。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各自轻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读后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2、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隐”,右边不写成。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评议。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文中好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大致内容,导入新课。

  1、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对小时候的法布尔有哪些了解?谁能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

  2、通过刚才的读书,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相信同学们对法布尔会有更多的认识。

  二、品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由读2、3段。

  (1)你们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

  依据学生当时的读书感受和情感表达的需要,教师结合重点做相机的调控。师生共读、共议。

  (2)引导想像:你们想想,为了找到这只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3)指导朗读:你们的描述让老师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法布尔捉住这只纺织娘的确是不容易呀。你们能把这种很不容易的感觉读出来吗?

  (4)学生练读2、3段(“三天前”“终于”这些重点词要体现)

  (5)创设对话情境,入情入境地与学生对话。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行吗?

  师读第二段,加上录音(呼喊的声音):法布尔!法布尔!法布尔!

  生读法布尔的话“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住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师:这只虫子真可爱!三天前,你就告诉妈妈,花丛里经常传来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原来是它呀!你是怎么找到这位歌唱家的?

  生:我在草丛中趴了三天,才抓到了它。

  师:看来,找到这位歌唱家可真不容易呀!难怪你这么高兴呢!

  生练读法布尔的话。

  (6)学生练读2、3段,齐读2、3段。

  (7)过渡:法布尔就是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2、出示第一段,读第一段。

  3、法布尔的故事可多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4、5、6段,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大声读,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写上批注,并多读几遍。

  学生依照自己的情感体验,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说使自己感受深刻的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1)每到早晨,法布尔把鸭子赶进池塘后,就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师相机指导:看看书上的插图,想一想,法布尔趴在岸上,都观察到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2)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师(相机互动交流)我觉得这一句有些问题,我想改一下:“……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小小的甲虫。”因为我觉得小甲虫怎么能比作珍珠呢?

  (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相机指导读好这一句。)

  (3)夕阳快下山时,法布尔口袋里装着放甲虫的蜗牛壳,欢欢喜喜地赶着鸭子回家了。

  法布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家人的训斥并没有削弱他对昆虫的迷恋,大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眼中都是那么神秘,那么美好。(引入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话。

  4、过渡:爸爸的训斥削弱了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吗?自读最后一段。

  (1)大家预习时搜集了很多法布尔的有关资料,资料中有许多关于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例,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交流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有关资料。

  (2)师补充资料:法布尔受到国王接见时竟觉得国王和大臣都很像鞘翅目昆虫。

  (3)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指名读、齐读第一句话。

  (4)正是这种兴趣,把法布尔引进科学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虫的世界,甚至了解昆虫的内心世界。

  听一段《昆虫记》的录音――花金龟的内心世界

  他用自己的笔给人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昆虫世界,展现出了昆虫世界的奇妙。

  师:(配乐)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一生为虫子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他取得的成就,是血汗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探察的花朵,更是勤于总结的果实啊!

  (5)齐读最后一段

  三、拓展引申文本,追求超越升华。

  1、再读课题,文章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

  2、如果要你为法布尔设计一个雕像,你准备怎样设计?

  3、出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齐读。

  小结:这是法布尔的精心独白,相信对我们同学们也会有所启迪。

  五、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法布尔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写成一段话。

  3、法布尔的《昆虫记》,办一个主题展览。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