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本节讲述了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城市体系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教材结合案例,对上述因素逐一分析,并强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二、目标:
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三、重点与难点:
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来源:ks5u]
四、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
五、教学方法:
该部分内容较多,且不同模块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因此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看图讲解法: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较难理解,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插图进行讲解和归纳。
2.读书指导法: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较简单,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讲授法。
4.教具:世界和中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政区图等。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城市的区位因素,初步把握区位因素的内容[来源:Ks5u.com]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阅读分析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区位的含义: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那么,影响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学生思考] ①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而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
②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①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再者河流为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②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
[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思考: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 学生回答……
[总结] 河流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因此一些古城外有护城河。
[教师提问] 看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怎样的地形?
②请说说有那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回答……
[ 总结 ] 纬度:中低纬度地形:平原,沿海平原
气候:适宜的气温,适度的降水
[教师提问] 那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 阅读 ] 课文知识窗:重新崛起的城市――唐山
[ 总结过度 ]经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河流、矿产等。那么,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没其他的方面呢?
[ 学生回答] 交通,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
[ 引出问题 ]怎样理解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
[ 讲解 ] 城市的商品,物资,资金,信息,人员集散都需要交通。 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
扬州因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因海运、铁路的发展及大运河淤塞而衰弱。又因宁启铁路、宁通高速、京沪高速、润扬大桥而再度兴起。
[ 总结提问 ]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 讲解 ] 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
那么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
[ 回 答 ] 减弱因素:军事,宗教
新影响因素:科技,旅游
始终重要因素:政治,交通
[ 过渡]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与腹地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城市体系。
二、城市体系
[ 讲解 ]城市体系的含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 引导 ] 让学生看课本知识窗: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不做仔细讲解)
[ 读图 ] 看图2-2-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图
[ 解释 ] 三级中心地的相互关系: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彼此之间相距较远。反之则相反。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 过度 ] 前面我们从理论上了解到了城市体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功能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读图2-2-7“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
[ 活动 ]①熟悉本地区主要大城市及位置分布。
②指出本地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及城市名称。
③理解不同城市的层次性和城市体系。
[课下讨论]读图2-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
①说说上海市的城市区位。
②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多少不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在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一、(08重庆文综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解析:(1)考查技能点:地图的阅读。(2)考点:读图分析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位置特点,农业区位,城市区位。甲、乙、丙分别为哈尔滨、广州、拉萨。
答案: (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 (2) (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二、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⑴~⑵题。
⑴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⑵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以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集市活动覆盖27天,但周期并不完全固定;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高于其他六地;②地不能每天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消费群体少,购买力不足。
答案:⑴A ⑵D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区位
2.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地位
2.城市活动
3、城市体系
4、中心地理论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十、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来源:ks5u]
但是对于城市区位的分析,单靠本节课的学习还不够,还要要求学生进一步选择一些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学会知识建模如:城市区位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二、预习内容
知识点一 、城市的区位选择
主干知识
1.自然因素
(1)水:水对城市的选择十分重要,河流的_______和_______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另外军事防卫功能对古代城市的选址也有很大影响。
(2)气候: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大多分布在________适宜、_______适度的地方。
(3)地形、地质:城市的分布与地形、地质关系密切,_______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18世纪________以后,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城市。
2.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兴衰。
(2)_____: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3)军事:军事中心促进______的发展与政治地位的提高。
(4)宗教:宗教中心会促进城市形成。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主干知识
1.城市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它既是区域的______中心、______中心,又是区域的__________中心。
2.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 由不同 、不同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 、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中心地理论
⑴概念:为周围居民提供______和______的场所。
⑵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在空间上呈_________形。
⑶中心地的等级: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___, 职能种类___,数量____,距离____。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主干知识
1.一级中心:______――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不具备的职能, 服务范围不仅覆盖整个区域, 其影响还辐射到_____甚至_______。
2.二级中心:______、______――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服务范围主要是________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3.三级中心:______、无锡、常州、______等――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 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
4.四级中心:镇江、______、南通等――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______、______。
5.五级中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服务范围主要是本城镇和乡村。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如何分析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2.你能分析一下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吗?
3.提高城市等级和扩大服务范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呢?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如何分析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2.分析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3. 从扬州和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4. 平原是城市的理想环境,为什么巴西有许多城市分布在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你能分析一下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吗?
2.提高城市等级和扩大服务范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呢?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以山东省为例,简要分析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2.现实生活中完全呈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存在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三、总结反思
四、当堂检测
一、(08重庆文综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解析:(1)考查技能点:地图的阅读。(2)考点:读图分析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位置特点,农业区位,城市区位。甲、乙、丙分别为哈尔滨、广州、拉萨。
二、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⑴~⑵题。
⑴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⑵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以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集市活动覆盖27天,但周期并不完全固定;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高于其他六地;②地不能每天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消费群体少,购买力不足。
答案:⑴A ⑵D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结合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从城市的起源来看,麦加、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疗养城市 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矿业城市 D.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2.从城市选址来看,上海、伦敦、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位于海岸、河口的城市 B.临近了矿业资源丰富的地方
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击平原 D. 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
3.下图中的四座城市形成均与河流有关,对应正确的是
①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②两点河流的汇合处 ③过河点位置 ④河口位置
A.甲―① 乙―② 丙―③ 丁―④ B.甲―② 乙―③ 丙―④ 丁―①
C.甲―③ 乙―④ 丙―① 丁―② D.甲―① 乙―③ 丙―② 丁―④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4-5题:
4.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A B.B C.C D.D
5.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
A.A B.B C.C D.D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6~8题。
6.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
①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的增长中心 ④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适应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早点铺与宾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8.有关南京与常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京的服务范围比常州小 B.南京的职能种类比常州多
C.南京等级高,不具有常州的一般职能 D.南京与常州的服务范围是相互独立的
9.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和无锡两个同级相邻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B.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镇江的服务范围小,这样的城市数目也小
C.无锡、苏州主要面向乡村,制造业比较发达[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D.上海作为中心,它的辐射范围是整个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
10.阅读某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分析我国下列大城市的职能与图示城市相符的是( )
A.上海 B.南京 C.天津 D.鞍山
二、综合题
11. 读图,完成(1)~(2)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2.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13.右图是乐平市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城市的等级主要是根据城市提供的________和_________确定。
⑵图上两个服务中心从等级看,乐平市____,刘家庄_____。
⑶就服务中心相关知识填下表。
服务中心乐平市刘家庄服务中心乐平市刘家庄
职能种类 商品等级
服务范围 服务种类
所需人口 服务机构
⑷若乐平市的服务机构有百货店、早点店、理发店、小学、中学、医院、银行、集贸市场等,而刘家庄只拥有其中的5种,另外不可能拥有的3种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多建在河流或大道的会合处。我国南方的城市大都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北方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大道会合处。到了近代和现代,铁路运输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分布沿铁路干线集聚的特点十分明显.当世界进入高速公路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后,城市的总体分布模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4. 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巴西高原气候凉爽宜人,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提示:城市通常在区域内居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区域的服务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2.提示: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等条件。
3.提示:服务范围即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作用的范围。服务范围大小受服务人数、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提示: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级别越低(如县、乡等),数目越多,分布比较均匀,服务范围小,彼此间距离就较小,而中心地级别较高(如地市),数目较少,服务范围较大,彼此间的平均距离相对要大;而中心地级别最高,即省级行政中心,数目最少,只有一个,并分布在区域的中间位置,其服务范围也最大,覆盖全省。济南和青岛属于一级中心城市,烟台、济宁等地级市属于二级中心城市,胶南、曲阜等属于三级中心城市,一些乡镇属于四级中心城市。
2.提示:现实生活中完全呈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是不存在的,受地形、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正六边形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如在大城市附近,由于人口密度较高,只要较小面积的服务范围就能达到,故大城市附近低级城镇聚落比较稠密,越向外延伸,低级中心地的密度逐渐减少。又如,在河谷里的中心地受狭窄谷地的限制,其服务范围会被沿着河谷拉长。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解析:地形、气候、河流都对城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图中看,B从三个方面看都有优势,而A仅在地形上有优势,C在地形和河流方面有优势,D在气候方面有优势,故B优势更多,最容易形成城市。 5.C 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形为平原 ,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这二者结合是该地湿润而人口稀少,不容易形成城市;人口往往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河流的交汇处和河口位置,则这些位置易形成城市。图中四点唯有C点具有地形与河流优势,形成城市。6.D 7. D 8.B 9.D 10.C
二、综合题
11. 解析:第(1)题要突出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对农业及交通的作用;第(2)题应密切关注图示信息,从燕京所处的位置、怎样沟通周围不同地理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图中的四条大道是重要的解题信息。
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槽)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河流交通运输,以及除交通因素外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1)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判断出A为武汉市,E为上海市,再结合城市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河流的不同区位影响。(2)A、B、C、D、E城市的区位既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地形(平原)、气候(季风)、河流(长江)等,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3)依据图中的信息可知A、B、C三城市分别为武汉、九江、南京,再结合我国的铁路分布特点,判断出铁路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本节讲述了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城市体系的知识,结合案例分析了不同等级城市的功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教材结合案例,对上述因素逐一分析,并强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应该从这个城市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找出其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因素。
二、目标:
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三、重点与难点:
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来源:ks5u]
四、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还未学习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工业、农业等内容,学生对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还很陌生,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会相对较难一些。
五、教学方法:
该部分内容较多,且不同模块的知识能力目标不同,因此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看图讲解法: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较难理解,教师可依据教材中插图进行讲解和归纳。
2.读书指导法:城市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较简单,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在教材中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讲授法。
4.教具:世界和中国地形图、气候分布图、政区图等。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城市的区位因素,初步把握区位因素的内容[来源:Ks5u.com]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阅读分析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思考:世界上为什么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又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中国和世界的众多的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状况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区位的含义: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那么,影响城市所占据的场所。城市区位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学生思考] ①为什么世界古文明发祥地都在河流沿岸;而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非常密集?
②武汉、重庆、宜宾都设在河流汇合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①一方面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再者河流为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②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人员、货物的集散
[教师提问]看课本图2-2-1“巴黎市区的变化”思考:为何古代巴黎建在塞那河曲流处? 学生回答……
[总结] 河流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因此一些古城外有护城河。
[教师提问] 看课本图2-1-5“世界六大城市带的分布”和图2-2-2“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 思考:①世界大多数城市分布在怎样纬度,怎样的地形?
②请说说有那些因素对城市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回答……
[ 总结 ] 纬度:中低纬度地形:平原,沿海平原
气候:适宜的气温,适度的降水
[教师提问] 那我国的包头、攀枝花、大庆、克拉玛依等没有地形、气候、河流优势,为什么会形成城市? 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 阅读 ] 课文知识窗:重新崛起的城市――唐山
[ 总结过度 ]经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质、气候、河流、矿产等。那么,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有没其他的方面呢?
[ 学生回答] 交通,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
[ 引出问题 ]怎样理解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
[ 讲解 ] 城市的商品,物资,资金,信息,人员集散都需要交通。 扬州的兴起,衰弱,再度兴起与交通有什么关系呢?
扬州因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因海运、铁路的发展及大运河淤塞而衰弱。又因宁启铁路、宁通高速、京沪高速、润扬大桥而再度兴起。
[ 总结提问 ]扬州的几度兴衰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
[ 讲解 ] 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
那么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
[ 回 答 ] 减弱因素:军事,宗教
新影响因素:科技,旅游
始终重要因素:政治,交通
[ 过渡]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与腹地的联系,从而形成了城市体系。
二、城市体系
[ 讲解 ]城市体系的含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
[ 引导 ] 让学生看课本知识窗: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不做仔细讲解)
[ 读图 ] 看图2-2-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图
[ 解释 ] 三级中心地的相互关系: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彼此之间相距较远。反之则相反。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 过度 ] 前面我们从理论上了解到了城市体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功能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读图2-2-7“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
[ 活动 ]①熟悉本地区主要大城市及位置分布。
②指出本地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及城市名称。
③理解不同城市的层次性和城市体系。
[课下讨论]读图2-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
①说说上海市的城市区位。
②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多少不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在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一、(08重庆文综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解析:(1)考查技能点:地图的阅读。(2)考点:读图分析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位置特点,农业区位,城市区位。甲、乙、丙分别为哈尔滨、广州、拉萨。
答案: (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 (2) (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二、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⑴~⑵题。
⑴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⑵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以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集市活动覆盖27天,但周期并不完全固定;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高于其他六地;②地不能每天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消费群体少,购买力不足。
答案:⑴A ⑵D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区位
2.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地位
2.城市活动
3、城市体系
4、中心地理论
5、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十、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识记一些特殊区位的城市,熟悉世界政区、气候、中国地形、中国城市分布、中国和世界矿产资源分布等地图,为学生进行其它相关方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来源:ks5u]
但是对于城市区位的分析,单靠本节课的学习还不够,还要要求学生进一步选择一些相关题目进行练习。
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学会知识建模如:城市区位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二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城市活动和城市体系的形成。
3.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
二、预习内容
知识点一 、城市的区位选择
主干知识
1.自然因素
(1)水:水对城市的选择十分重要,河流的_______和_______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另外军事防卫功能对古代城市的选址也有很大影响。
(2)气候:气候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大多分布在________适宜、_______适度的地方。
(3)地形、地质:城市的分布与地形、地质关系密切,_______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4)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18世纪________以后,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城市。
2.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集散地客观上需要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如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兴衰。
(2)_____: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3)军事:军事中心促进______的发展与政治地位的提高。
(4)宗教:宗教中心会促进城市形成。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主干知识
1.城市的作用: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它既是区域的______中心、______中心,又是区域的__________中心。
2.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 由不同 、不同 、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 、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3.中心地理论
⑴概念:为周围居民提供______和______的场所。
⑵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在空间上呈_________形。
⑶中心地的等级: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___, 职能种类___,数量____,距离____。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主干知识
1.一级中心:______――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 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不具备的职能, 服务范围不仅覆盖整个区域, 其影响还辐射到_____甚至_______。
2.二级中心:______、______――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服务范围主要是________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3.三级中心:______、无锡、常州、______等――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 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
4.四级中心:镇江、______、南通等――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______、______。
5.五级中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服务范围主要是本城镇和乡村。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如何分析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2.你能分析一下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吗?
3.提高城市等级和扩大服务范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4.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呢?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影响区位发展变化。
2、中心地理论和城市体系。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如何分析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
2.分析河流与城市区位的关系?
3. 从扬州和济宁等城市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4. 平原是城市的理想环境,为什么巴西有许多城市分布在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你能分析一下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吗?
2.提高城市等级和扩大服务范围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 什么是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呢?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以山东省为例,简要分析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2.现实生活中完全呈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存在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三、总结反思
四、当堂检测
一、(08重庆文综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图下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
(2)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 解析:(1)考查技能点:地图的阅读。(2)考点:读图分析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的位置特点,农业区位,城市区位。甲、乙、丙分别为哈尔滨、广州、拉萨。
二、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⑴~⑵题。
⑴该地区
A.集镇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⑵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解析:从材料和图示分析可以看出:集镇等级分为两级,集市活动覆盖27天,但周期并不完全固定;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高于其他六地;②地不能每天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消费群体少,购买力不足。
答案:⑴A ⑵D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结合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从城市的起源来看,麦加、拉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疗养城市 B.以军港和兵营为中心的城市 C.矿业城市 D.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2.从城市选址来看,上海、伦敦、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位于海岸、河口的城市 B.临近了矿业资源丰富的地方
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击平原 D. 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
3.下图中的四座城市形成均与河流有关,对应正确的是
①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 ②两点河流的汇合处 ③过河点位置 ④河口位置
A.甲―① 乙―② 丙―③ 丁―④ B.甲―② 乙―③ 丙―④ 丁―①
C.甲―③ 乙―④ 丙―① 丁―② D.甲―① 乙―③ 丙―② 丁―④
读右图,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回答4-5题:
4.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A.A B.B C.C D.D
5.下列各点中,与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兴起的自然条件最吻合的是: ( )
A.A B.B C.C D.D
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6~8题。
6.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
①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的增长中心 ④每一个城市都有与之适应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早点铺与宾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8.有关南京与常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京的服务范围比常州小 B.南京的职能种类比常州多
C.南京等级高,不具有常州的一般职能 D.南京与常州的服务范围是相互独立的
9.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州和无锡两个同级相邻的服务范围有可能发生重叠
B.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镇江的服务范围小,这样的城市数目也小
C.无锡、苏州主要面向乡村,制造业比较发达[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D.上海作为中心,它的辐射范围是整个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
10.阅读某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图,分析我国下列大城市的职能与图示城市相符的是( )
A.上海 B.南京 C.天津 D.鞍山
二、综合题
11. 读图,完成(1)~(2)题。
(1)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12.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13.右图是乐平市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城市的等级主要是根据城市提供的________和_________确定。
⑵图上两个服务中心从等级看,乐平市____,刘家庄_____。
⑶就服务中心相关知识填下表。
服务中心乐平市刘家庄服务中心乐平市刘家庄
职能种类 商品等级
服务范围 服务种类
所需人口 服务机构
⑷若乐平市的服务机构有百货店、早点店、理发店、小学、中学、医院、银行、集贸市场等,而刘家庄只拥有其中的5种,另外不可能拥有的3种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多建在河流或大道的会合处。我国南方的城市大都分布在河流汇合处,北方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大道会合处。到了近代和现代,铁路运输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分布沿铁路干线集聚的特点十分明显.当世界进入高速公路时代和航空运输时代后,城市的总体分布模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4. 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巴西高原气候凉爽宜人,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知识点二、城市体系
1.提示:城市通常在区域内居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区域的服务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
2.提示: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丰富的资源等条件。
3.提示:服务范围即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作用的范围。服务范围大小受服务人数、周围地区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以及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提示:根据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级别越低(如县、乡等),数目越多,分布比较均匀,服务范围小,彼此间距离就较小,而中心地级别较高(如地市),数目较少,服务范围较大,彼此间的平均距离相对要大;而中心地级别最高,即省级行政中心,数目最少,只有一个,并分布在区域的中间位置,其服务范围也最大,覆盖全省。济南和青岛属于一级中心城市,烟台、济宁等地级市属于二级中心城市,胶南、曲阜等属于三级中心城市,一些乡镇属于四级中心城市。
2.提示:现实生活中完全呈六边形分布的服务范围是不存在的,受地形、人口密度、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正六边形的形态会发生改变。如在大城市附近,由于人口密度较高,只要较小面积的服务范围就能达到,故大城市附近低级城镇聚落比较稠密,越向外延伸,低级中心地的密度逐渐减少。又如,在河谷里的中心地受狭窄谷地的限制,其服务范围会被沿着河谷拉长。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1.D 2.A 3.D 4.B解析:地形、气候、河流都对城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从图中看,B从三个方面看都有优势,而A仅在地形上有优势,C在地形和河流方面有优势,D在气候方面有优势,故B优势更多,最容易形成城市。 5.C 解析:亚马孙平原地形为平原 ,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这二者结合是该地湿润而人口稀少,不容易形成城市;人口往往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河流的交汇处和河口位置,则这些位置易形成城市。图中四点唯有C点具有地形与河流优势,形成城市。6.D 7. D 8.B 9.D 10.C
二、综合题
11. 解析:第(1)题要突出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对农业及交通的作用;第(2)题应密切关注图示信息,从燕京所处的位置、怎样沟通周围不同地理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图中的四条大道是重要的解题信息。
答案:(1)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槽)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2)位于几条古大道的交叉点,对外联系方便;东北可通东北平原;北可接内蒙古高原;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并进而联系大西北;南经华北平原可通东部平原地区,且东南离海较近
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区位因素的河流交通运输,以及除交通因素外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1)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判断出A为武汉市,E为上海市,再结合城市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河流的不同区位影响。(2)A、B、C、D、E城市的区位既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地形(平原)、气候(季风)、河流(长江)等,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经济发达,农业基础好)。(3)依据图中的信息可知A、B、C三城市分别为武汉、九江、南京,再结合我国的铁路分布特点,判断出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