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o M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教后记: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引导了教学内容:降水的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绘制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能正确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和降水季度变化规律。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
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
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读围观察讨论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相关课件雨量器量杯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地区在地球上属于高纬度,还是低纬度地区?一年之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生:略。
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同学们鼓掌,烘托课堂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
讲授新课:(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气降水有哪些形式?
生:降水、降雪、冰雹等。
师: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降水,总之在大气中一定要含有水汽。那么大气中的水汽是从哪儿来呢?(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知道湿衣服晾在室外,过一段时间就干了,那么衣服中的水分到哪去了呢?(蒸气后变成了水汽发进入大气中)
海洋、河流、湖泊以及土壤和植物等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或蒸腾的水汽,进入到大气中,这就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
板书: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1)什么是降水?
(2)降水是怎么样形成的?
(3)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
板书:三、降水量的测定
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18已经画得十分清楚。
通过阅读、看图。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
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
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
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
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
讲完以上知识点,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活动(可以分为三个大组)完成课本第54页。
活动内容:写出如果出现这种降水情况可能会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第一组回答:阴雨连绵一个月
第二组回答:有两个月没下雨
第三组回答:某城市下了大雨
这时老师要加以引导回忆春天、秋天、冬天的天气,同学们讨论会更热烈,三分钟后,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宣读本组的结论。也让别的组的同学加以补充。
这时老师要给予同学们鼓励:不要求说得多么完整,能说出三个方面就不错了,通过这样的联系实际活动,同学们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了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
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
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
回答:略
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5页(图3.19)
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
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
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
然后进行活动练习。
读图3.20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后,让学生用表3.2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
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
板书:世界的降水分布
老师:指导学生读书课本第56页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并提出问题(书上活动)。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干旱的地区各分布中哪里?
老师:这时要给同学们说明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的因素与气温一样,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地形的影响。
板书:(1)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新加坡、印尼)。
(2)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减少。
(3)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即世界“雨极”,位于乞拉朋齐(印度,迎风坡,属于地形雨)。降水最少的地区,即世界“干极”,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通过读图,我们大致了解每年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降水与降水分布,明确了解了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测量。通过阅读了解了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能看明显的规律,并学会了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把学会的知道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巩固练习
1.下列地区中,属于冬季多雨地区的是(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 B.30度~40度大陆东岸地区
C.地中海沿岸 D.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
2.赤道附近的全年的降水量一般在( )
A.1000毫米左右 B.2000毫米左右 C.500毫米左在 D.3000毫米左右
3.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4.下列地区中,属于全年少雨区的是( )
①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③30度~40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主题板书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的概念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降水的测量
1.工具:雨量器
2.单位:毫米
3.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
三、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
四、世界降水量的分布(等降水线──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
(1)大陆东岸──降水多
(2)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地区
(1)沿海地区──降水多
(2)内陆地区──降水少
教后记: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引导了教学内容:降水的形式、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从而更好地使学生将学到的课本知识服务于生产和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绘制降水柱状图,使学生能正确掌握降水的空间分布和降水季度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