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
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降雨和降雪景观图。向学生提问:这两幅景观图各表示什么天气?(降雨、降雪)降雨和降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们统称为大气降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方法2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或可以直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或简单的工笔画)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板)一、降水与生活
(板)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问1:当老师提到降水时,你是怎么理解降水的?(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讨论:引入:天气多变,降水的形式多样,你发现自然界还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分组讨论回答。(如雨夹雪,雨夹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雾是在近地面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形成的,因此不属于降水。)
问2:在各种各样的降水当中,你觉得在咱们重庆地区,哪种形式是最主要的?
降雨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转折:你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里边关于降雨的大小有哪些等级划分?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板)2、降雨的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师生互动: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对降雨进行等级划分,而是根据感受来进行判断。如:毛毛雨??春秋,暴雨??夏天午后等。当下毛毛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下暴雨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感受?(痛快,倍感清爽)雨后天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精神振奋)
转折: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降水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降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更大。
(板)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提供话题P54: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 b.阴雨连绵一个月;
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d.某城市下了大雪;
活动步骤:
A教师活动思路: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B学生活动步骤:
1.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
2.全班交流。
3.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
4.学生补充话题:
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
承上启下: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但是“适量”,这个降水量除了人们直观的感受外有没有准确的测量方法呢?
(板)4、降水的测量
学生阅读:P54《降水量的测量》
教师事先布置阅读目的 明确测量(雨量器和量杯)、单位(毫米)、 测量方法〔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转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此表也可以根换成本地区的具体数据)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4.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
5.活动小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本节课程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大雨、中雨、小雨)
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4、降水的测量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绘制
降水柱状图
判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二课时)
万州天兴学校 陈逸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降水?降水有那些形式?最主要的是降水形式是什么?
2、降水的测量单位?
3、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什么图来反映?(降水柱状图)
[学习新课]:
活动:
根据A??E五地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6.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教师并给学生说明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板书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
1、知道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3、通过对降水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难点
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
●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图像分析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1 教师在黑板上挂出降雨和降雪景观图。向学生提问:这两幅景观图各表示什么天气?(降雨、降雪)降雨和降雪是我们常见的天气现象,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我们统称为大气降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方法2 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之中。用一段视频材料“降雨、降雪、降冰雹”,依次展示三种天气现象,最后画面定格为正在降落中的雨、雪、雹三种降水的形式,使学生观察得出降水的概念。(或可以直接通过事先准备好的卡片或简单的工笔画)推出课题: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讲授新课]
(板)一、降水与生活
(板)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问1:当老师提到降水时,你是怎么理解降水的?(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讨论:引入:天气多变,降水的形式多样,你发现自然界还有哪些形式的降水?分组讨论回答。(如雨夹雪,雨夹冰雹,人工降雨等,但是要注意露霜雾是在近地面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形成的,因此不属于降水。)
问2:在各种各样的降水当中,你觉得在咱们重庆地区,哪种形式是最主要的?
降雨是主要的降水形式
转折:你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里边关于降雨的大小有哪些等级划分? 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板)2、降雨的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师生互动:生活中,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气象部门的标准对降雨进行等级划分,而是根据感受来进行判断。如:毛毛雨??春秋,暴雨??夏天午后等。当下毛毛雨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多愁善感,情绪低落)下暴雨的时候你又有什么感受?(痛快,倍感清爽)雨后天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精神振奋)
转折: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降水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其实,降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更大。
(板)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活动提供话题P54:
a.连续24小时的暴雨; b.阴雨连绵一个月;
c.有近两个月没有下雨; d.某城市下了大雪;
活动步骤:
A教师活动思路:
a.让学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
b.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并形成共同意见;
c.各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宣读本组的结论;
d.你能依照上面的方法,补充话题吗?
B学生活动步骤:
1.各小组根据话题的要求,进行发散思维。
2.全班交流。
3.再思考、再分析、再交流。
4.学生补充话题:
a.某地下了一场酸雨
b.某乡下了半个时辰的冰雹
承上启下: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只要降水适时适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就是有好处的。但是“适量”,这个降水量除了人们直观的感受外有没有准确的测量方法呢?
(板)4、降水的测量
学生阅读:P54《降水量的测量》
教师事先布置阅读目的 明确测量(雨量器和量杯)、单位(毫米)、 测量方法〔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转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当地一年内各季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转入降水的季节变化。
(板)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此表也可以根换成本地区的具体数据)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毫米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
(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
(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某地各月雨量的分布
3.学生画好图后,鼠标点击读图要求,引导学生分析该地降水在一年的季节变化情况。
(1)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7、8、9月份)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1、2、3、4、11、12月份)
(3)该地的年降水量是多少?(约749毫米)
(4)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该地全年降水较多,且不均匀,夏秋降水较多,冬春降水较少)
4.多媒体展示反馈练习。
5.活动小结.根据以上分析,总结降水柱状图的阅读方法。先让1??2名学生谈谈,大家补充,最后归纳: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刻度,读出各月降水量的约数,以及计算全年的降水量。其次分析降水在一年内的季节变化情况,包括该地降水全年多或少,各季降水分配是否均匀,什么季节多雨,多到什么程度,什么季节少雨,少到什么程度等。
[本节课程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降水与生活
1、降水及其主要形式
2、降雨的等级(大雨、中雨、小雨)
3、降水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4、降水的测量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绘制
降水柱状图
判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二课时)
万州天兴学校 陈逸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3、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1、什么是降水?降水有那些形式?最主要的是降水形式是什么?
2、降水的测量单位?
3、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什么图来反映?(降水柱状图)
[学习新课]:
活动:
根据A??E五地的全年各月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多少毫米?(B图所在的地方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最多月与最少月相差约200毫米)。
(2)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都很少?少到什么程度?(E图所在的地方全年少雨,少到连续几个月不降一滴水)
(3)哪个地方的降水量冬季多,夏季少?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D图所在的地方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年降水量约850毫米)
(4)哪个地方各月降水量适中,分布比较均匀?各月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左右?(C图所在的地方雨量适中,各月降水量分配比较均匀,而且大致都在50毫米左右)
(5)哪个地方各月的降水量都很多,最多的月份在多少毫米以上?(A图所在的地方各月降水都很多,最多的10月份降水量达到400毫米以上)
各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评价点拨后承转:世界各地的降水不只是季节上有变化,就不同地方来说,降水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多,如A地,(指图)有的地方少,如E地,(指图)那么,世界降水分布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1.教师指出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等降水量线与前面学习过的等高线、等温线一样,都属于等值线。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等降水量线图的阅读要领与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的阅读要领基本相同。
2.多媒体展示课本P56图3.21“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分析下列问题。
(1)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
(2)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
(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4)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5)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和最贫乏的地区各分布在哪里?
3.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为底图,教师边鼠标点击,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读图要求,边得出结论。
(1)画面显示用红色勾勒出赤道,并闪烁。对赤道附近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一问的结论: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2)画面显示用蓝色虚线勾勒出南、北极圈,并闪烁。对两极地区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地区用黑色闪烁,让学生读出降水量,归纳出第二问的结论:两极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
(3)画面显示用绿色虚线勾勒出南、北回归线,并闪烁。然后用黑色块分别闪烁回归线东西两侧的降水量,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三问的结论: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4)画面分别显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南回归线和南极圈,让学生指出是哪两带?(北温带和南温带)然后对温带地区内陆和沿海地区降水量分别闪烁,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第四问的结论: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5)画面分别显示乞拉朋齐和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地方及降水量,并闪烁。让学生从两地所在的降水量的多少,得出第五问的结论: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阿塔卡马沙漠。
4.通过以上读图分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板书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让学生回忆影响世界各地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的因素有哪些?(纬度、海陆、地形)同样,使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也是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因素影响的结果,除此之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6.多媒体演示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画面显示山体。
(2)画面显示暖湿气流,并沿坡爬升,闪现云层、降雨。
(3)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哪是迎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多)哪是背风坡?降水多还是少?(少)大家评判补充,使学生认识迎风坡和背风坡及其与降水多少的关系。教师并给学生说明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印度境内),位于迎风坡,因而降水很多,被称为世界“雨极”。
板书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边检测,边质疑,边归纳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