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种群
一、课标内容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要求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
发展要求1.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2.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说明1.活动:“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不作要求。
2.课外读:“种群生命表”,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
容。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基本要求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设计:不同温度对酵母种群增长的影响。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发展要求
说明小资料:“海洋鱼类的最大捕获量” 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基本要求1.简述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波动和周期波动。
2.说出影响种群数量的调节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发展要求
说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三、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5课时)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1课时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2课时(含活动)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课时
复习与小结1课时
2.教法建议
(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难点是种群的存活曲线。①通过种群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种群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种群的概念。②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③通过用黑白子或者大小相同的黄豆红豆模拟标志重捕法,分析如何准确地估算种群密度。④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①以细菌的繁殖为例预测细菌后代数量变化,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细菌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②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③结合野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蚜虫或者P125思考与练习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种群指数增长曲线和指数增长数学模型。④从资源、空间分析并结合绵羊、黄猩猩果蝇培养实验得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3)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数量波动;外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①通过相关数据和坐标曲线图辨别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简述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说出种群的平衡密度。②通过实例对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加以理解。
四、实验与活动建议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除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外,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草履虫、绿眼虫、衣藻代替酵母菌进行探究,可以降低实验难度。这个探究活动可以扩展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项目。
一、课标内容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要求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基本要求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
3.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标志重捕法。
发展要求1.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2.辨别种群的存活曲线。
说明1.活动:“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不作要求。
2.课外读:“种群生命表”,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
容。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基本要求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设计:不同温度对酵母种群增长的影响。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发展要求
说明小资料:“海洋鱼类的最大捕获量” 只提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基本要求1.简述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波动和周期波动。
2.说出影响种群数量的调节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发展要求
说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的具体内容不作要求。
三、建议
1.课时建议(共计5课时)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1课时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2课时(含活动)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1课时
复习与小结1课时
2.教法建议
(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难点是种群的存活曲线。①通过种群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种群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种群的概念。②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③通过用黑白子或者大小相同的黄豆红豆模拟标志重捕法,分析如何准确地估算种群密度。④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①以细菌的繁殖为例预测细菌后代数量变化,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细菌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②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③结合野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蚜虫或者P125思考与练习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种群指数增长曲线和指数增长数学模型。④从资源、空间分析并结合绵羊、黄猩猩果蝇培养实验得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3)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数量波动;外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①通过相关数据和坐标曲线图辨别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简述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说出种群的平衡密度。②通过实例对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加以理解。
四、实验与活动建议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除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外,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草履虫、绿眼虫、衣藻代替酵母菌进行探究,可以降低实验难度。这个探究活动可以扩展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