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重点】
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
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总体设计】
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把介绍文学常识、熟悉剧本情节放在预习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融戏剧常识、人物分析、情感体会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语文活动之中,课堂调控要灵活,要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改变传统的练习巩固模式,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设计(内容见前)
授课前3-4天发下预习设计内容,并提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二、课堂导入:
由一块石头(此石头表面含有两个人物外形,投影显示)的命名入手,谈谈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永恒主题:爱情。教师可以朗诵一首简短的爱情诗(或根据学过的文学作品编写)引出《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师模仿莎剧人物出场念《开场诗》,投影显示: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成了今天这一本戏剧。
交代过这几句挈领提纲,
请诸位耐着心细听端详。
三、熟悉情节: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常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人物对话比较多,读完后情节并不能很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的大脑中。而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一、、熟悉情节:
1、第五幕第三场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关系是怎样的?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课文节选部分内容。?帕里斯被罗密欧所杀;罗密欧为朱丽叶殉情;劳伦斯交待故事原委;亲王裁决两家终和解。
二、问题设计
1、当心爱的朱丽叶已长眠在冰冷的墓穴中。此时的罗密欧是怎样一番心情呢?
(归纳)暴躁、狂怒。
如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他还无理地咒骂坟墓。如:“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泥土本来是无辜的,但是它却使朱丽叶与罗密欧阴阳阻隔,再难相聚,所以在罗密欧心中,它变得面目可憎。
还表现在他与帕里斯的决斗上。(最好涉及到“骑士”“侠客”“武士道”精神)
2、问: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爱情变故时,往往有哪几种变化?
痛不欲生,立志殉情??-罗密欧 无能为力、殉情??焦仲卿 苟且偷生??李甲?
(归纳)。如:他对着“死”去的朱丽叶反复倾诉“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等。爱人已死,他不愿独活世上。
3、殉情的方式可不可取?或如何看待殉情这种方式?
明确:时代不同了,社会背景不同了,在今天,这种殉情的方式已不可取,但男女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幸福、自由,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 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让人钦佩。
当然也要允许学生“天涯何处无芳草”等另类的说法,不在于对错,重要的是引导。
4、“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什么呢?
(归纳)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现了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对于“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品味语言,我们了解到此时的罗密欧心情十分复杂。爱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一反昔日的温和有礼,变得暴躁,狂怒。他悲痛欲绝,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丝欣慰。就这样,忠诚的罗密欧带着对爱的向往,悲壮地倒下了。命运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间,朱丽叶却满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从假死中醒来。当她看到眼前凄惨的一幕时,不顾劳伦斯长老的劝阻,毅然决然地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三、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1、问: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与焦仲卿、李甲比较)
(归纳)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可结合剧情分析,如:两个家族的械斗,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女儿嫁给帕里斯等。两家的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顽固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他们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狭隘保守的旧道德、旧观念。
主人公的不幸结局都是由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盲目轻信。估计一些学生在此基础上会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家长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我们从剧本中可以得到一些社会教训。
2、帕里斯形象分析
一个贵族子弟,作者通过他与侍童的谈话及他在坟前为朱丽叶献花,向朱丽叶表达自己的悲伤来表现对朱丽叶的爱,特别是当罗密欧想打开墓穴时,他毅然以生命捍卫自己心爱的人的尊严,可见他是一个心底善良,而又不失尊严的爱情专一的血性男儿。第三者、爱上一个不爱他的人,怎么办?他应该说是全剧本中最富有悲剧意义的人物,或许是为了心爱人,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尊严,或许是……,对这个人物应该容许学生发表意见。我个人认为,分析帕里斯更有现实意义,往往这个人物被我们广大老师忽略了。?四、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近代和现代悲剧就不是这样,重要的不仅在于悲剧主人公个人的遭遇,而在于悲剧表现的矛盾的深度,解释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痛心,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这是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
四、观看电影片段:
选取罗密欧在朱丽叶墓前自诉和朱丽叶醒来一段。
五、赏读品味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请两位男生上台,对着投影“躺在墓中的朱丽叶”分别朗读帕里斯、罗密欧的台词。配音乐。
2、简评两学生的朗读。在分析时要扣住人物的性格。
3、让男生模仿罗密欧的口吻,想象一个情境(比如听到一只鸟叫,看到火把),再多说几句,书面表达出来;女生可想象朱丽叶在看到罗密欧已死去的神态动作语言,并描写出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
4、再请两位男生朗读帕里斯与罗密欧交锋的一段,并作简评。体会当时罗密欧、帕里斯不同的心理,特别是情感表现的程度。
六、探寻主旨
帕里斯死了。(死也就死了)可是,罗密欧死了,朱丽叶也死了,他们死在爱神的怀抱里。那么,怎么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呢?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七、结束授课 学生齐读剧尾维罗那亲王的台词,最后两句教师参与朗读。
八、创意表演:(如时间充足,可以放在课堂;否则作为课外表演练习)
让学生自荐出任导演,由导演选择演员,并安排剧情。教师随机采访其他同学对剧情及人物性格的认识、理解。
九、扩展阅读
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重点】
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
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
【总体设计】
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把介绍文学常识、熟悉剧本情节放在预习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融戏剧常识、人物分析、情感体会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语文活动之中,课堂调控要灵活,要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改变传统的练习巩固模式,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设计(内容见前)
授课前3-4天发下预习设计内容,并提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二、课堂导入:
由一块石头(此石头表面含有两个人物外形,投影显示)的命名入手,谈谈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永恒主题:爱情。教师可以朗诵一首简短的爱情诗(或根据学过的文学作品编写)引出《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师模仿莎剧人物出场念《开场诗》,投影显示: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成了今天这一本戏剧。
交代过这几句挈领提纲,
请诸位耐着心细听端详。
三、熟悉情节: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常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人物对话比较多,读完后情节并不能很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的大脑中。而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一、、熟悉情节:
1、第五幕第三场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关系是怎样的?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课文节选部分内容。?帕里斯被罗密欧所杀;罗密欧为朱丽叶殉情;劳伦斯交待故事原委;亲王裁决两家终和解。
二、问题设计
1、当心爱的朱丽叶已长眠在冰冷的墓穴中。此时的罗密欧是怎样一番心情呢?
(归纳)暴躁、狂怒。
如罗密欧一上场,就对他的仆人用了一连串的命令语言,甚至夹有恐吓。“把那锄头和铁钳给我。”“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
他还无理地咒骂坟墓。如:“你无情的泥土,吞噬了世上最可爱的人。”泥土本来是无辜的,但是它却使朱丽叶与罗密欧阴阳阻隔,再难相聚,所以在罗密欧心中,它变得面目可憎。
还表现在他与帕里斯的决斗上。(最好涉及到“骑士”“侠客”“武士道”精神)
2、问:一个人在面对巨大的爱情变故时,往往有哪几种变化?
痛不欲生,立志殉情??-罗密欧 无能为力、殉情??焦仲卿 苟且偷生??李甲?
(归纳)。如:他对着“死”去的朱丽叶反复倾诉“我要永远陪伴着你,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我要在这儿永久安息下来”“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等。爱人已死,他不愿独活世上。
3、殉情的方式可不可取?或如何看待殉情这种方式?
明确:时代不同了,社会背景不同了,在今天,这种殉情的方式已不可取,但男女主人公坚韧、执著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去追求幸福、自由,创造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 ??? 倾心相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未成眷属,但他们誓死捍卫爱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信念让人钦佩。
当然也要允许学生“天涯何处无芳草”等另类的说法,不在于对错,重要的是引导。
4、“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指的是什么呢?
(归纳)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表现了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对于“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的理解,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小结:通过品味语言,我们了解到此时的罗密欧心情十分复杂。爱人的死使他失去了理智,一反昔日的温和有礼,变得暴躁,狂怒。他悲痛欲绝,立志殉情,所以痛苦之中又感到一丝欣慰。就这样,忠诚的罗密欧带着对爱的向往,悲壮地倒下了。命运似乎在故意作弄人,就在他倒下的瞬间,朱丽叶却满怀与罗密欧相聚的希望从假死中醒来。当她看到眼前凄惨的一幕时,不顾劳伦斯长老的劝阻,毅然决然地举起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
三、分析剧作的矛盾冲突,理解作品的主题?
1、问: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一对生死相恋的情人,一朵绽苞初放的爱情之花,就这样凋零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场悲剧呢?(与焦仲卿、李甲比较)
(归纳)封建世仇和封建家长制。可结合剧情分析,如:两个家族的械斗,朱丽叶的父亲逼迫女儿嫁给帕里斯等。两家的家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顽固维护着本家族的荣誉和势力,他们实际代表的是一种狭隘保守的旧道德、旧观念。
主人公的不幸结局都是由自身的某些弱点造成的,所谓的悲剧实际是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奥赛罗的盲目轻信。估计一些学生在此基础上会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固然与封建世仇和家长制分不开,但与罗密欧的急躁也不无关系。我们从剧本中可以得到一些社会教训。
2、帕里斯形象分析
一个贵族子弟,作者通过他与侍童的谈话及他在坟前为朱丽叶献花,向朱丽叶表达自己的悲伤来表现对朱丽叶的爱,特别是当罗密欧想打开墓穴时,他毅然以生命捍卫自己心爱的人的尊严,可见他是一个心底善良,而又不失尊严的爱情专一的血性男儿。第三者、爱上一个不爱他的人,怎么办?他应该说是全剧本中最富有悲剧意义的人物,或许是为了心爱人,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尊严,或许是……,对这个人物应该容许学生发表意见。我个人认为,分析帕里斯更有现实意义,往往这个人物被我们广大老师忽略了。?四、莎士比亚的悲剧特点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近代和现代悲剧就不是这样,重要的不仅在于悲剧主人公个人的遭遇,而在于悲剧表现的矛盾的深度,解释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痛心,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这是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
四、观看电影片段:
选取罗密欧在朱丽叶墓前自诉和朱丽叶醒来一段。
五、赏读品味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请两位男生上台,对着投影“躺在墓中的朱丽叶”分别朗读帕里斯、罗密欧的台词。配音乐。
2、简评两学生的朗读。在分析时要扣住人物的性格。
3、让男生模仿罗密欧的口吻,想象一个情境(比如听到一只鸟叫,看到火把),再多说几句,书面表达出来;女生可想象朱丽叶在看到罗密欧已死去的神态动作语言,并描写出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
4、再请两位男生朗读帕里斯与罗密欧交锋的一段,并作简评。体会当时罗密欧、帕里斯不同的心理,特别是情感表现的程度。
六、探寻主旨
帕里斯死了。(死也就死了)可是,罗密欧死了,朱丽叶也死了,他们死在爱神的怀抱里。那么,怎么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呢?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七、结束授课 学生齐读剧尾维罗那亲王的台词,最后两句教师参与朗读。
八、创意表演:(如时间充足,可以放在课堂;否则作为课外表演练习)
让学生自荐出任导演,由导演选择演员,并安排剧情。教师随机采访其他同学对剧情及人物性格的认识、理解。
九、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