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剧》实录
〔说明:《菱角的喜剧》是粤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哲理散文。该文写于1957年,针对当时国家建设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的错误,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的道理。由于该文道理浅显好懂,而写法对于高一学生却极有学习借鉴价值,故重点放在“用事例来说理”的学习上。
本课的教学创意是:
1. 用“盲写比较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一周前试写同论点的作文,课文学习时,再与课文比较,自悟、体会,升华认识,获得一举多得的综合学习效益)。
2. 设计多种富有吸引力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
师:上课。今天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智力问答活动:一个小石片,怎样才能让它在湖面漂起来?注意 不能借助木头、绳子等任何依托物体。
生1:可以在石头上打些小洞。(众摇头,兴致勃勃)
生2:将石头中间挖空。
师:也许可能,但可行性不强。
生3:我有办法:用力将它甩出去……就是像打水漂那样。
师:很好,你这个办法很巧妙。我们都知道石头比水重,会沉下去,这是它的一般性。但是,给它足够快的速度时,它却可以漂在水面上。这又是它的特殊性。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特殊性,就会犯错误,连科学家也不例外,不信请看 (一学生读:)
投影《飞机不能飞上天》:上一个世纪,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还有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等,都纷纷出来断言:根本不可能发明什么飞机,且从“科学”上充分地论证出比空气重的机械绝不可能飞起来。然而,默默无闻的美国人莱特兄弟没在意那些伟大人物的“高论”。不断探索新知,终于在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
师: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某某同学你来说说对什么感兴趣?
生4:这些科学家都很有名气,没想到他们也会犯错误……
师:哦,你看到这么多知名科学家都犯了错误,所以你感到特别开心是吧?请坐。(众大笑)
师:为什么科学家会犯错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哲理散文《菱角的喜剧》,他会讲清这个道理。请大家开课本。
师:我们在昨天早读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再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生5:本文通过吃菱角的的事情……(师:请简洁点),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
生6:还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
师:大家都同意吗?很好。将两个同学的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呢?给课文列一个提纲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我们昨天做了这项作业的。请拿出来,再看投影,将上面的“课文内容提纲列表”中的空缺填出来。
(三个学生各自回答了自己所列的提纲,只有最后一部分有争议)
师:我看了大家的作业,大部分同学都将第十一和十二合段成一部分,老师的《教参》上和大家的各种教辅资料上也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小部分同学是将第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呢?
生7:我认为应将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因为第十一段谈的是掌握事物复杂多样性的做法及重要性。而这一段明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十一段完全不同。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具体说说。
生7:第一句话“既要……又要……”就是概括全文的,而后面“要与简单化绝对化打仗”是提出号召,从反面重申论点的,也是总结全文。
师:看来你是动了脑筋的,大家想想,这样划分是不是更有道理?可见,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有真知灼见。
师:好,下面请再来看《飞机不能飞上天》(投影),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观点,用课文中的话来来分析几位科学家的观点错在哪里?莱特兄弟的正确又表现在哪里?
生8:因为科学家只是从主观出发……
师:注意,要用课文中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
生8:科学家只是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把握特殊性,而在能否飞上天空这一点上,特殊性反而成了成败的关键。
师:对,扣住了课文,又会灵活运用。那具体到“飞机”这件事情上,一般性、特殊性又各指什么呢?谁来说清楚?
生9:一般性是指机械比空气重,飞不上天;特殊性是指当飞机的飞行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它却可以飞起来,我听说好像是时速200公里以上。科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考虑到这一特殊性,所以犯了错误。
师:说得好。看来我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请联系结尾处的写作时间,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吗?
生10:因为是在文革中,搞什么“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等生产运动,都违反了客观规律,所以作者要对这些盲干的做法敲响警钟。
生:对,还有“放卫星”“浮夸风”……(纷纷补充)
师:也就是说,本文是针对1957年前的“大跃进”的错误做法提出深刻的批评而创作的。不过,这是在文革前。作者的见解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振聋发聩的。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11:有,有的地方盲目建开发区,却不考虑当地经济的特殊性,结果开而不发。
生12:报纸上还说,某地方干部要农民统一种苹果,后来种得太多,苹果反而卖不出。
师:可见,秦牧提出观点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呀。当然,我们仅仅是理解他的观点还不够,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观点阐述得这样生动而透彻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主要是靠什么来将道理讲得如此浅显又令人折服的?
生13:文中用了很多事例来说理。
师:这叫事例论证的写法,用事实来说话。找一下,文中分别用了那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生2:证明“事物都有复杂性”时,用了小时候认识菱角的事情,还有过敏反应、牙齿多少因人而异的几件事例。
生13:还有,在谈“既要掌握一般性,又要掌握特殊性”时,用了农民识天气、种子变劣、山洞养猪的事例。
师:你们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事例?
生:八个。(投影:①对菱角的认识、 ②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⑤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⑥牙齿的多少。⑦农民识天气 ⑧种子的优劣 ⑨山洞养猪)
师: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
生(纷纷):可以通俗易懂,变抽象为形象;读起来有趣,易于接受……
师:(显示投影,总结了几点好处: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好,这些好处你们几乎都说出来了。课文中的事例属于什么事例?与老师所举“飞机”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生14:课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识、自然现象;老师举的是名人事例。
师:对,前者是生活实例,后者是名人名事。大家喜欢那一类?(多答后一类) 其实,两者各有好处,前者鲜活生动,后者经典、极具权威性。那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名人名事,而大量用生产生活的事例呢?
生14: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生动有趣,使得道理深入浅出。
生:为了使文章更形象,更具有散文的风格。
(投影??事例使用(1):因对象而异,因文、目的而异)
师:我还补充一点,此文主要是写给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看的,故要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可见,用事例说理时,还要注意对象。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用事例来讲道理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下面请打开你的作文本,看看你在这次作文中用了那些有说服力的好事例?还能否增加或改换一些事例?将你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对比,说说你获得了那些有益的启示?请相互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现在先请自荐或推荐好的事例。
生15:我在作文中用了这个事例:寒潮虽然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寒潮也能带来降雨,改善空气质量……(念作文)
师:好,这个事例不错。好像是你们《地理》课本上的吧?(点头)请班上用了这个事例的同学举手。(近半数人举手)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这么多的人都用了这个例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众答):雷同了,没新意了……
师:是啊,事例不仅要得体,还要尽可能新颖独到些。
生10:我有这个事例:亚里士多德只知道物体的重量与降落速度有关,得出了重的东西先落地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却经过实践,发现了空气阻力、体积、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师:很经典,是名人名事,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大谈伽利略如何实践,而是把重点放在他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上,这扣题很紧。请大家接着说。
(学生依次介绍:杀狼护鹿,导致鹿群退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特殊性的认识;深圳的成功显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有的赢得了掌声)
师:太精彩了。再请大家谈谈对比作文与课文后所获得的启示。
生(依次):我学到了多样化使用事例的方法。我的事例不太恰当,也不生动,应该用经典的事例……
师:是的,收获不小。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事例说理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后,投影??事例的选择、使用(2)):
选择上:1、事例能深刻地证明观点。2、事例有代表性。3、事例经典,有权威性。4、事例为讲道理服务。使用上:1、要简洁概述。2、要加评议,突出论点。3、充分而适当。
师:让我们再回到课本上,看看文中的事例是不是这样的。请大家读一下“农民识天气”这一事例。(生读完),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叙述的?
生:用概述语言。
师:再来读一下事例后面的的话。(生读完),这几句点评的话可否不要?
生:不行,因为这一点评就把事例和观点联系起来了,说服力更强。
师:看来,举了例还要加以分析,才能画龙点睛,避免堆砌事例。好,请看屏幕,这是两则精彩事例,请大家试着将事例(一)放到课文中去,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好?怎么放?
(投影):好事例欣赏(与改进):
1、一天课上,先生问道:“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整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效果才佳。” (毕淑敏)
2、古代,沧州寺庙门前的石狮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僧就请人沿河流往下游去寻找,找了十几里还有找到。老船工听说这事,笑着说:“石狮入水中,河流至此被阻,必从其周旁上下而过,顺势冲击石狮下边的泥沙,带走其中的一部分,时间一长,石狮迎水一面之下,必然出现一小坑,待到小坑扩大,日久,石狮又将必然落入坑中,如此下去,则石狮忙必沿河流上去。”人们赶到河流上游,果然找到石狮。(清.纪晓岚 )
生16:我认为可以将事例(一)放到课文的第7段。因为这里都是讲认识出现错误的。
师:有无不同意见?
生17:我认为应该放到第6段。因为酒精的杀菌特点属于自然现象,与这一段中其他自然现象是一样的。
师:大家的意见呢?
生(多数):后一个同学的放法好些。第7段写的都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事例,放进去了有些不伦不类。
师:当然,如果单从认识规律方面讲,放到第7段也不算错;但不如放到第6段妥贴。那好,谁来试一下,放进去?
生18:(读文中几句后)……还比如,毕淑敏在读书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几乎一字不改搬入课文)
生2:(插话)不好!
师:呵,出现反对派了。(对生18)看来你的方法有人不同意,请坐。生2有不同看法,那你来试一试。
生2:应这样:人们常以为酒精浓度越高,它的灭菌效果越好,但实际上浓度过高会让细菌表皮形成保护层,结果反而杀不了细菌。
师:就这么简洁啦?厉害!大家认为好不好?应给点掌声吧?(热烈鼓掌)
师:看到了吧?有了好事例还要用概述的方式才得体,这是我们刚才总结强调了的一个规则,请大家一定牢记。不过,也得感谢生18,她虽然出了差错,却给了我们有益的提醒。
师:借助事例来讲道理,的确有很多好处,我们不仅要学会用好事例,还要学会将它们放在最佳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本文的开头就很有特点:先从自己认识菱角的亲身经历谈起,从中引出论点。大家想想,这样开头好不好?有哪些好处?
生19:我觉得这样开头有真实感,自己经历过的,令人信服。
师:对,还有吗?为什么不先提出观点,再写经历呢?
生20:先提出观点就没有悬念感了,先写经历一开始就能吸引人,生动有趣。
生3:我还有:这样可以更通俗易懂,自然而然,让人易于接受;而且,这个经历本身也是一个好事例。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特别是注意到这个开头本身是作者巧妙地写了一个真切而发人深思的的事例。这个开头就显得别开生面,既生动形象,又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哲理散文的艺术性。
师:这种用事例开头的写法,就叫做“故事开头法”,它特别适合于提出新的、人们不易接受的观点。大家平时见过类似的作品没有?(生回应并信口举例),大家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写法?下面我给你们两个“惊世骇俗”的话题,你们看看能用什么好的事例来开头?怎么写?思考一下,可以交流。
(投影作文题:1、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2、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师:想好了没有?谁来说说?
生12:我选第二个。用比尔盖次的故事 比尔盖次在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学习,当他发现计算机的商机到来了的时候,就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大学文凭,投入到创业的奋斗中,结果赚了大钱。
师:这个开头好吧?比尔盖次放弃了大学文凭,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不过,不要说“赚了大钱”,就说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好不好?写文章境界还是要高一点为好。(众笑)
生7:我选第一个。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两千多次错误,才找到最理想的材料……
师:这个事例的知名度很高。但要写生动一点。最好还要引用他那句名言“我不是失败了两千次,而是成功的发现了两千种材料不适合作灯丝”。
生12:我用婴儿学走路的事:婴儿学走路时,总是不停地跌倒。当父母的不要一味去纠正,因为他们正是在错误中学习……
师:用了生活实例,很有启发性。
生2:我说第二题。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虚竹放弃了……成了一代武林宗师。(讲武侠人物故事)
师:哦,看来你是“金庸迷”。大家评价一下,怎么样?
生(纷纷):不好,小说本身是虚构的,说服力不强……
师:是啊,你的阅读很广,但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来开头,一旦别人没有看过这本小说,你怎么办?岂不是“杨白劳”了吗?(众笑)
师:好了,大家的创造力真是惊人啦。虽然没有时间让你们畅所欲言,但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新思考、新发现写到作文中去:课后请大家修改或重新写上一次的作文,力争把今天领悟的东西运用到作文之中。我希望能看到有更好的,甚至是超越秦牧的佳作。下课。
(根据课堂录像整理)
〔教后反思〕:
1、语文教学要找到两个价值的统一,即教材的价值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能给学生哪些丰富的学习营养;另一个是学生需求的价值,即学生需要学习哪些东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绩效。本教学选择学习“用事例说理”,正是理性思维加速发展,表述能力却欠佳的高一学生迫切需要的,学之即会的。
2、语文教学“要走思维训练之路”(宁鸿彬语)。本课教学发掘教材的思维价值,也有课外趣味事例引入,都有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课堂上不断掀起高潮,学生学得很投入,极受启发,收获很大。
3、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的艺术的确能很有效的吸引学生,促进思维深度,提高学习效率。引进课外事例,却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依据来分析,变熟悉、简单、枯燥为陌生、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跳摘桃子”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充分活动中学习”“内外经验的有效建构”的新课程理念和价值目标。
4、本课也有不少缺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准备不够,教学上喜欢贪多求全,有些地方教学进程略快,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
【课后评课】:
〔说明:《菱角的喜剧》是粤教版必修二中的一篇哲理散文。该文写于1957年,针对当时国家建设中的简单化、绝对化的错误,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阐述了“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的道理。由于该文道理浅显好懂,而写法对于高一学生却极有学习借鉴价值,故重点放在“用事例来说理”的学习上。
本课的教学创意是:
1. 用“盲写比较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一周前试写同论点的作文,课文学习时,再与课文比较,自悟、体会,升华认识,获得一举多得的综合学习效益)。
2. 设计多种富有吸引力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
师:上课。今天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智力问答活动:一个小石片,怎样才能让它在湖面漂起来?注意 不能借助木头、绳子等任何依托物体。
生1:可以在石头上打些小洞。(众摇头,兴致勃勃)
生2:将石头中间挖空。
师:也许可能,但可行性不强。
生3:我有办法:用力将它甩出去……就是像打水漂那样。
师:很好,你这个办法很巧妙。我们都知道石头比水重,会沉下去,这是它的一般性。但是,给它足够快的速度时,它却可以漂在水面上。这又是它的特殊性。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特殊性,就会犯错误,连科学家也不例外,不信请看 (一学生读:)
投影《飞机不能飞上天》:上一个世纪,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勒让德,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赫尔姆霍茨,还有美国天文学家纽康等等,都纷纷出来断言:根本不可能发明什么飞机,且从“科学”上充分地论证出比空气重的机械绝不可能飞起来。然而,默默无闻的美国人莱特兄弟没在意那些伟大人物的“高论”。不断探索新知,终于在1903年把人类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
师:大家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某某同学你来说说对什么感兴趣?
生4:这些科学家都很有名气,没想到他们也会犯错误……
师:哦,你看到这么多知名科学家都犯了错误,所以你感到特别开心是吧?请坐。(众大笑)
师:为什么科学家会犯错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哲理散文《菱角的喜剧》,他会讲清这个道理。请大家开课本。
师:我们在昨天早读读了一遍,下面请大家再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生5:本文通过吃菱角的的事情……(师:请简洁点),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特殊性。
生6:还告诉我们不仅要掌握一般性,还要掌握特殊性。
师:大家都同意吗?很好。将两个同学的综合起来就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的呢?给课文列一个提纲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路,我们昨天做了这项作业的。请拿出来,再看投影,将上面的“课文内容提纲列表”中的空缺填出来。
(三个学生各自回答了自己所列的提纲,只有最后一部分有争议)
师:我看了大家的作业,大部分同学都将第十一和十二合段成一部分,老师的《教参》上和大家的各种教辅资料上也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小部分同学是将第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呢?
生7:我认为应将十二段单独划作一个部分。因为第十一段谈的是掌握事物复杂多样性的做法及重要性。而这一段明显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十一段完全不同。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具体说说。
生7:第一句话“既要……又要……”就是概括全文的,而后面“要与简单化绝对化打仗”是提出号召,从反面重申论点的,也是总结全文。
师:看来你是动了脑筋的,大家想想,这样划分是不是更有道理?可见,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有真知灼见。
师:好,下面请再来看《飞机不能飞上天》(投影),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观点,用课文中的话来来分析几位科学家的观点错在哪里?莱特兄弟的正确又表现在哪里?
生8:因为科学家只是从主观出发……
师:注意,要用课文中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
生8:科学家只是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没有把握特殊性,而在能否飞上天空这一点上,特殊性反而成了成败的关键。
师:对,扣住了课文,又会灵活运用。那具体到“飞机”这件事情上,一般性、特殊性又各指什么呢?谁来说清楚?
生9:一般性是指机械比空气重,飞不上天;特殊性是指当飞机的飞行速度到一定程度时,它却可以飞起来,我听说好像是时速200公里以上。科学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考虑到这一特殊性,所以犯了错误。
师:说得好。看来我们完全理解了作者的观点。那么,请联系结尾处的写作时间,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主张吗?
生10:因为是在文革中,搞什么“赶英超美”、“大炼钢铁”等生产运动,都违反了客观规律,所以作者要对这些盲干的做法敲响警钟。
生:对,还有“放卫星”“浮夸风”……(纷纷补充)
师:也就是说,本文是针对1957年前的“大跃进”的错误做法提出深刻的批评而创作的。不过,这是在文革前。作者的见解即使是现在看来也是振聋发聩的。现在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11:有,有的地方盲目建开发区,却不考虑当地经济的特殊性,结果开而不发。
生12:报纸上还说,某地方干部要农民统一种苹果,后来种得太多,苹果反而卖不出。
师:可见,秦牧提出观点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呀。当然,我们仅仅是理解他的观点还不够,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观点阐述得这样生动而透彻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主要是靠什么来将道理讲得如此浅显又令人折服的?
生13:文中用了很多事例来说理。
师:这叫事例论证的写法,用事实来说话。找一下,文中分别用了那些事例来证明观点的?
生2:证明“事物都有复杂性”时,用了小时候认识菱角的事情,还有过敏反应、牙齿多少因人而异的几件事例。
生13:还有,在谈“既要掌握一般性,又要掌握特殊性”时,用了农民识天气、种子变劣、山洞养猪的事例。
师:你们看,本文的事例多不多,一共有几个事例?
生:八个。(投影:①对菱角的认识、 ②蝗虫、蝴蝶一类的昆虫、③碳水化合物、 ④同一元素不同形态、 ⑤喝咖啡的过敏情况 ⑥牙齿的多少。⑦农民识天气 ⑧种子的优劣 ⑨山洞养猪)
师:想一想:用丰富的事例来谈道理好不好,有些什么好处?
生(纷纷):可以通俗易懂,变抽象为形象;读起来有趣,易于接受……
师:(显示投影,总结了几点好处:丰富充分,生动形象易懂,使说服力更强):好,这些好处你们几乎都说出来了。课文中的事例属于什么事例?与老师所举“飞机”的事例有什么不同?
生14:课文中的事例多是生活常识、自然现象;老师举的是名人事例。
师:对,前者是生活实例,后者是名人名事。大家喜欢那一类?(多答后一类) 其实,两者各有好处,前者鲜活生动,后者经典、极具权威性。那么,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名人名事,而大量用生产生活的事例呢?
生14: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生动有趣,使得道理深入浅出。
生:为了使文章更形象,更具有散文的风格。
(投影??事例使用(1):因对象而异,因文、目的而异)
师:我还补充一点,此文主要是写给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看的,故要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可见,用事例说理时,还要注意对象。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用事例来讲道理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下面请打开你的作文本,看看你在这次作文中用了那些有说服力的好事例?还能否增加或改换一些事例?将你的作文与课文进行对比,说说你获得了那些有益的启示?请相互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好,现在先请自荐或推荐好的事例。
生15:我在作文中用了这个事例:寒潮虽然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寒潮也能带来降雨,改善空气质量……(念作文)
师:好,这个事例不错。好像是你们《地理》课本上的吧?(点头)请班上用了这个事例的同学举手。(近半数人举手)大家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这么多的人都用了这个例子,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众答):雷同了,没新意了……
师:是啊,事例不仅要得体,还要尽可能新颖独到些。
生10:我有这个事例:亚里士多德只知道物体的重量与降落速度有关,得出了重的东西先落地的错误结论。伽利略却经过实践,发现了空气阻力、体积、密度之间的复杂关系,最终得出了科学的结论。
师:很经典,是名人名事,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没有像有些同学那样大谈伽利略如何实践,而是把重点放在他发现事物的复杂性上,这扣题很紧。请大家接着说。
(学生依次介绍:杀狼护鹿,导致鹿群退化;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特殊性的认识;深圳的成功显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性……)(有的赢得了掌声)
师:太精彩了。再请大家谈谈对比作文与课文后所获得的启示。
生(依次):我学到了多样化使用事例的方法。我的事例不太恰当,也不生动,应该用经典的事例……
师:是的,收获不小。让我们来总结一下,用事例说理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后,投影??事例的选择、使用(2)):
选择上:1、事例能深刻地证明观点。2、事例有代表性。3、事例经典,有权威性。4、事例为讲道理服务。使用上:1、要简洁概述。2、要加评议,突出论点。3、充分而适当。
师:让我们再回到课本上,看看文中的事例是不是这样的。请大家读一下“农民识天气”这一事例。(生读完),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叙述的?
生:用概述语言。
师:再来读一下事例后面的的话。(生读完),这几句点评的话可否不要?
生:不行,因为这一点评就把事例和观点联系起来了,说服力更强。
师:看来,举了例还要加以分析,才能画龙点睛,避免堆砌事例。好,请看屏幕,这是两则精彩事例,请大家试着将事例(一)放到课文中去,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好?怎么放?
(投影):好事例欣赏(与改进):
1、一天课上,先生问道:“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整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效果才佳。” (毕淑敏)
2、古代,沧州寺庙门前的石狮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僧就请人沿河流往下游去寻找,找了十几里还有找到。老船工听说这事,笑着说:“石狮入水中,河流至此被阻,必从其周旁上下而过,顺势冲击石狮下边的泥沙,带走其中的一部分,时间一长,石狮迎水一面之下,必然出现一小坑,待到小坑扩大,日久,石狮又将必然落入坑中,如此下去,则石狮忙必沿河流上去。”人们赶到河流上游,果然找到石狮。(清.纪晓岚 )
生16:我认为可以将事例(一)放到课文的第7段。因为这里都是讲认识出现错误的。
师:有无不同意见?
生17:我认为应该放到第6段。因为酒精的杀菌特点属于自然现象,与这一段中其他自然现象是一样的。
师:大家的意见呢?
生(多数):后一个同学的放法好些。第7段写的都是农业生产方面的事例,放进去了有些不伦不类。
师:当然,如果单从认识规律方面讲,放到第7段也不算错;但不如放到第6段妥贴。那好,谁来试一下,放进去?
生18:(读文中几句后)……还比如,毕淑敏在读书时,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几乎一字不改搬入课文)
生2:(插话)不好!
师:呵,出现反对派了。(对生18)看来你的方法有人不同意,请坐。生2有不同看法,那你来试一试。
生2:应这样:人们常以为酒精浓度越高,它的灭菌效果越好,但实际上浓度过高会让细菌表皮形成保护层,结果反而杀不了细菌。
师:就这么简洁啦?厉害!大家认为好不好?应给点掌声吧?(热烈鼓掌)
师:看到了吧?有了好事例还要用概述的方式才得体,这是我们刚才总结强调了的一个规则,请大家一定牢记。不过,也得感谢生18,她虽然出了差错,却给了我们有益的提醒。
师:借助事例来讲道理,的确有很多好处,我们不仅要学会用好事例,还要学会将它们放在最佳的位置上,这样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本文的开头就很有特点:先从自己认识菱角的亲身经历谈起,从中引出论点。大家想想,这样开头好不好?有哪些好处?
生19:我觉得这样开头有真实感,自己经历过的,令人信服。
师:对,还有吗?为什么不先提出观点,再写经历呢?
生20:先提出观点就没有悬念感了,先写经历一开始就能吸引人,生动有趣。
生3:我还有:这样可以更通俗易懂,自然而然,让人易于接受;而且,这个经历本身也是一个好事例。
师: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特别是注意到这个开头本身是作者巧妙地写了一个真切而发人深思的的事例。这个开头就显得别开生面,既生动形象,又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哲理散文的艺术性。
师:这种用事例开头的写法,就叫做“故事开头法”,它特别适合于提出新的、人们不易接受的观点。大家平时见过类似的作品没有?(生回应并信口举例),大家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写法?下面我给你们两个“惊世骇俗”的话题,你们看看能用什么好的事例来开头?怎么写?思考一下,可以交流。
(投影作文题:1、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2、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师:想好了没有?谁来说说?
生12:我选第二个。用比尔盖次的故事 比尔盖次在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学习,当他发现计算机的商机到来了的时候,就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大学文凭,投入到创业的奋斗中,结果赚了大钱。
师:这个开头好吧?比尔盖次放弃了大学文凭,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不过,不要说“赚了大钱”,就说他“获得了事业的成功”,好不好?写文章境界还是要高一点为好。(众笑)
生7:我选第一个。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经历了两千多次错误,才找到最理想的材料……
师:这个事例的知名度很高。但要写生动一点。最好还要引用他那句名言“我不是失败了两千次,而是成功的发现了两千种材料不适合作灯丝”。
生12:我用婴儿学走路的事:婴儿学走路时,总是不停地跌倒。当父母的不要一味去纠正,因为他们正是在错误中学习……
师:用了生活实例,很有启发性。
生2:我说第二题。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虚竹放弃了……成了一代武林宗师。(讲武侠人物故事)
师:哦,看来你是“金庸迷”。大家评价一下,怎么样?
生(纷纷):不好,小说本身是虚构的,说服力不强……
师:是啊,你的阅读很广,但用武侠小说中的情节来开头,一旦别人没有看过这本小说,你怎么办?岂不是“杨白劳”了吗?(众笑)
师:好了,大家的创造力真是惊人啦。虽然没有时间让你们畅所欲言,但是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新思考、新发现写到作文中去:课后请大家修改或重新写上一次的作文,力争把今天领悟的东西运用到作文之中。我希望能看到有更好的,甚至是超越秦牧的佳作。下课。
(根据课堂录像整理)
〔教后反思〕:
1、语文教学要找到两个价值的统一,即教材的价值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东西,能给学生哪些丰富的学习营养;另一个是学生需求的价值,即学生需要学习哪些东西。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才能发挥最大的绩效。本教学选择学习“用事例说理”,正是理性思维加速发展,表述能力却欠佳的高一学生迫切需要的,学之即会的。
2、语文教学“要走思维训练之路”(宁鸿彬语)。本课教学发掘教材的思维价值,也有课外趣味事例引入,都有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体验。课堂上不断掀起高潮,学生学得很投入,极受启发,收获很大。
3、教学中运用“陌生化”的艺术的确能很有效的吸引学生,促进思维深度,提高学习效率。引进课外事例,却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依据来分析,变熟悉、简单、枯燥为陌生、生动、有趣,激发学生“跳摘桃子”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充分活动中学习”“内外经验的有效建构”的新课程理念和价值目标。
4、本课也有不少缺陷: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准备不够,教学上喜欢贪多求全,有些地方教学进程略快,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
【课后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