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最后一头战象(精选16篇)

最后一头战象(精选16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后一头战象(精选16篇)

最后一头战象 篇1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学习应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真的是没有想到,一件象鞍竟然使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作者对嘎羧动作、神情的描写,细腻生动,寥寥几笔却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呼呼吹去” “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②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象鞍破旧,却仍然凝重华贵;嘎羧年迈,却仍然英武豪迈!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对称的并列句式增强了语势,此句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

  ③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④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吗?它在期盼和平吗?……

  ⑤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嘎羧走了。从垂暮时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头战象的善良与忠诚!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的情怀,这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深深思索啊!

  (2)对词语的理解。

  威风凛凛: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唏嘘:哭泣后不自主地急促呼吸。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膨胀:由于温度增高或其他原因,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增加。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激越:(声音、情绪等)强烈、高亢。

  浴血:形容战斗激烈。

  搏杀:搏斗,奋力杀敌。

  箐:山间的大竹林,泛指树木丛生的山谷。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建议

  1.关于大象,学生熟悉的可能只是它的外形和一般的生活习性,而对大象作为兵士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课前,可以建议学生搜集关于战象的历史资料读一读,对战象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理解课文,理解战象嘎羧的情怀。

  2.课文篇幅较长,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然后,及时进行反馈交流,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讲述的顺序,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3.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如,“嘎羧要离开寨子时,为什么要披挂象鞍?”“嘎羧为什么要去打洛江畔?”“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讨论研究一两个问题,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感受。

  4.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怀,这也是教学中要让学生领悟的一个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来教学:

  首先,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可以用简洁的语言把自己对嘎羧的印象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回顾大家的见解,根据语言的表达及用词情况作适当的整理。

  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可以独自学习,也可以同桌或小组研读。在学生充分研读后,组织集体讨论与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和感悟。重点可以抓住以下几处描写,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想象,充分感受到嘎羧的英雄气概,感悟到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之后,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引导他们说说其他令自己感动的语段,或以读代讲,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深化对嘎羧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此时,学生也自然地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最后,可根据班级学情,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的描写,是与他所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了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

  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以及理清课文条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有详有略的讲述,如,“再见象鞍”“凭吊战场”“葬在百象冢”三处就可以详细点,其他部分可以说得简要些。

  6.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课文里部分生字的字音和字形。字音方面,如,“排山倒海”的“倒”读“dǎo”;“中弹”一词读“zhòng dàn”;“扑喇喇”中的“喇”根据变音规则读“lā”;“浴血”的“血”读“xuè”。字形方面,如,“革”字第四笔是横,最后一笔是竖;“搏”的第十笔是点;“寇”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要提醒学生与“冠”相区别。

  7.本文作者是沈石溪,他擅长写动物小说,写的动物主要是云南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动物。他的动物小说,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课余,教师可介绍他的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四、教学案例

  学习表达感悟情怀

  (一)初读课文,说印象。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把你对嘎羧的印象用简洁的语言写在黑板上。

  2.我们一起来看黑板,读读大家的印象。(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英勇”“忠诚”等。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1.在大家的眼里,嘎羧是善良的,是坚强的,是英勇的,是忠诚的。课文中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在交流中,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1)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①见“对句子的理解①”。此句对嘎羧的动作、神情的描写,“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细腻生动,寥寥几笔清晰地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积淀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指导学生读得深沉,读出感动。

  ②见“对句子的理解②”。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与气概。指导学生读出敬佩,读出赞咏。

  (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见“对句子的理解③”。此句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想象:“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的吼叫里,嘎羧在呼唤什么呢?

  (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

  见“对句子的理解④”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感动与敬佩。

  3.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

  (学生练笔,集体交流。)

  2.简介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

  3.交流读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它虽然只是一头象,却具有高尚情怀,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五、相关链接

  沈石溪 原名沈一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85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中国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

  战象 在古代战争史上,曾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着类似现代武器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折武器、踏敌军、陷敌阵,常给敌方造成极大的伤害。

  战象的使用最早在东南亚各国,象军的编排很有特色。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在象的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这样七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据说在泰国有名垂青史的战象。泰国古台王朝拉玛甘享石碑铭文记载:拉玛甘享在19岁时曾骑战象奋战敌营,营救父王,反败为胜。拉玛甘享的英名与他的战象一起铭刻在石碑上。东南亚最著名的一次象战是暹罗王纳黎萱于1584年对缅甸王国的一次战斗,投入的战象多达几百头,那次大战结束了暹罗对缅甸的附属关系。

  附:最后一头战象

  沈石溪

  西双版纳的召片领曾经拥有一队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军队。象兵比起骑兵来,不仅同样可以起到机动快速的作用,战象还可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直接参与战斗;一大群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战尘滚滚,吼声震天,势不可挡。

  1943年,日寇侵占缅甸,铁蹄跨进了和缅甸一江之隔的西双版纳边陲重镇打洛。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象吼声惊天动地;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红了。战斗结束后,召片领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长宽各二十多米的大坑,把阵亡的战象隆重埋葬了,还在坑上立了一块碑:百象冢。曼广弄寨的民工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意外地发现有一头公象还在喘息,它的脖颈被刀砍伤,一颗机枪子弹从前腿穿过去,浑身上下都是血,但它还活着。他们用八匹马拉的大车,把它运回寨子。这是唯一幸存的战象,名叫嗄羧。好心肠的村民们治好了它的伤,把它养了起来。

  我1969年3月到曼广弄寨插队落户时,嗄羧还健在。它已经50多岁了, 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它是战象,它是功臣。村民们对它十分尊敬和照顾,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我和负责饲养嗄羧的老头波农丁混得很熟,因此和嘎羧也成了朋友。

  我插队的第3年,嗄羧愈发衰老了,食量越来越小,整天卧在树荫下打瞌睡,皮肤松弛,身体萎缩,就像一只脱水柠檬。波农丁年轻时给土司当了多年象奴,对象的生活习性摸得很透,他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嗄羧要走黄泉路啦。”几天后,嗄羧拒绝进食,躺在地上,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我觉得它差不多已处在半昏迷的状态中了。

  可一天早晨,我路过打谷场旁的象房,惊讶地发现,嗄羧的神志突然间清醒过来,虽然身体仍然衰弱不堪,但精神却处在亢奋状态中,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欧短促地轻吼着,鼻子一弓一弓,鼻尖指向象房堆放杂物的小阁楼,象蹄急促地踢踏着地面,好像是迫不及待想得到小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开始波农丁不想理它,它发起脾气来,鼻子抽打房柱,还用庞大的身体去撞木板墙。象房被折腾得摇摇欲坠。波农丁拗不过它,只好让我帮忙,爬上小阁楼,往下传杂物,看它到底要什么。

  小阁楼上有半箩谷种、两串老玉米和几条破麻袋,其它好像没什么东西了。我以为它精神好转起来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老玉米扔下去,它用鼻尖勾住,像丢垃圾似地丢出象房去;我又将半箩稻谷传给波农丁,他还没接稳呢,就被嗄羧一鼻子打翻在地,还赌气地用象蹄踩踏;我又把破麻袋扔下去,它用象牙把麻袋挑得稀巴烂。

  小阁楼角落里除了一床破篾席,已找不到可扔的东西了。嗄羧仍焦躁不安地仰头朝我吼叫。“再找找,看看还有啥东西?”波农丁在下面催促道。我掀开破篾席,里面有一具类似马鞍的东西,很大很沉,看质地像是用野牛皮做的,上面蒙着厚厚一层灰尘。除此之外,小阁楼里真的一样东西也没有了。我一脚把那破玩意儿踢下楼去。奇怪的事发生了:嗄羧见到那破玩意儿,一下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蒙在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破玩意儿上摩挲着,眼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闹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地说,“这就是它当战象时披挂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们当年把它从战场上运回寨子,它还佩戴着象鞍。在给它治伤时,是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它还记得那么牢。”

  嗄羧用鼻子挑起那副象鞍,甩到自己背上,示意我们帮它捆扎。我和波农丁费了好大劲,才将象鞍置上象背。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鲜血的奇特的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26个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虽然已经有点破旧了,却仍显得沉凝而又华贵。嗄羧披挂着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现在要披挂象鞍干什么?”我迷惑不解地问道。

  “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波农丁皱着眉头伤感地说,“我想,它也许要离开我们去象冢了。”我听说过关于象冢的传说。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除了横遭不幸暴毙荒野的,都能准确地预感到自己的死期。在死神降临前的半个月左右,大象便离开象群,告别同伴,独自走到遥远而神秘的象冢里去。每群象都有一个象冢,或是一条深深的雨裂沟,或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或是地震留下的一块凹坑。凡这个种群里所有的象,不管生前浪迹天涯海角漂泊到何方,最后的归宿必定在同一个象冢;让人惊奇的是,小象从出生到临终,即使从未到过也未见过象冢,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凭着一种神秘力量的指引,也能准确无误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种群的象冢。果然被波农丁说中了。嗄羧准备告别曼广弄寨,找它最后的归宿了。它绕着寨子走了三圈,对救活它、收留它并养活它26年的寨子表达一种恋恋不舍的心情。嗄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地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涌到打谷场来为嗄羧送行。大家心里都清楚,与其说是送行,还不如说是送葬,为一头还活着的老战象出殡。许多人都泣不成声。村长帕珐在象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嗄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凉水。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嗄羧上了路。送行的人群散了,波农丁还站在打谷场上痴痴地望。我以为他在为嗄羧的出走而伤心呢,就过去劝慰道:“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本是常情,你也不要太难过了。”不料他却压低声音说:“小伙子,你有胆量跟我去发一笔财吗?”见我一副茫然无知的神态,他又接着说:“我们悄悄跟在嗄羧后面,找到那象冢……”

  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要我跟他合伙去捡象牙。在热带雨林里,大象的躯体的骨头会腐烂,象牙却永远闪耀着迷人的光泽;象冢由于世世代代埋葬老象,每一个象冢里都有几十根甚至上百根象牙,毫不夸张地说,找到一个象冢就等于找到一个聚宝盆;聪明的大象好像知道人类觊觎它们发达的门牙,生怕遭到贪婪的人类的洗劫,通常都把象冢选择在路途艰险人迹罕至的密林深处,再有经验的猎人也休想找得到;但如果采取卑鄙的跟踪手段,悄悄尾随在死期将临的老象后面,就有可能找到那遥远而又神秘的象冢。我犹豫着,沉默着,没敢轻易答应。

  波农丁显然看穿了我的心思,说:“我们只捡象冢里其它象的象牙,嗄羧的象牙我们不要,也算对得起它了嘛。”这主意不错,既照顾了情感,又可圆

  发财梦,何乐而不为?我俩拔腿就追,很快就在通往崇山峻岭的小路上追上了踽踽独行的嗄羧。天黑下来了,它脖颈上那块标志着出殡用的白纱巾成了我们摸黑追踪的路标。它虽然跛了一条腿走不快,却一刻也没停顿,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我想起来了,这儿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嗄羧给抬上岸的。”波农丁指着江湾一块龟形的礁石说,“幸亏有这块礁石挡住了它,不然的话,它早被激流冲到下游淹死了。”

  这么说来,这儿就是26年前抗日健儿和日寇浴血搏杀的战场。 这时,嗄羧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那块龟形礁石旁,鼻子在被太阳晒成铁锈色的粗糙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才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突然间像变了一头象,身体像吹了气似地膨胀起来,四条腿的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我想,此时此刻,它一定又看到了26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  

  我对嗄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在它行将辞世的时候,它忘不了这片它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特意跑到这儿来缅怀往事,凭吊战场!

  我们跟在它后面,又走了约一个多小时,在一块平缓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又停了下来。“哦,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我参加过挖坑和掩埋,我记得很清楚。喏,那儿还有一块碑。”波农丁悄悄说道。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丛中,果然竖着一块石碑,镌刻着三个金箔剥落、字迹有点模糊的大字:百象冢。莫非嗄羧它……我不敢往下想,斜眼朝波农丁望去,他也困惑地紧皱着眉头。嗄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土块翻松后,它又用鼻子把土坷垃清理出来,继续往下面挖。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站在边上喘息一阵,

  但它坚持不懈地挖着,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来;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深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来。我们在远处观看,只见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

  半夜,嗄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咚咚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 的节奏也越来越慢。鸡叫头遍时,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这才壮着胆子,走到坑边去看。土坑约有3米深,嗄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去,它在百象冢边挖了个坑,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同伴们葬在了一起。作为一头老战象,它找到了最好的

  归宿。土坑里弥散着一股腐烂的气息,看得见26年前埋进去的战象的残骸,红土里,好像还露出了白的象牙。嗄羧那对象牙,因挖掘土坑而被沙土磨得锃亮,在晨光中闪烁着华贵的光泽。波农丁牙疼似地咧着嘴苦着脸说:“要是我们在这里捡象牙,只怕是盖了新竹楼要起火,买了牯子牛也会被老虎咬死的啊!”

  “对,是要遭报应的。”我说。望着战象嗄羧高贵的遗体,我感到我这个人的灵魂的猥琐。我和波农丁一起动手,将浮土推进坑去,把土坑填满夯实,然后,空着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回寨子去。

最后一头战象 篇2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感受它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与象共舞》这篇课文吗?大象可以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除此之外,大象还可以和人们一起战斗。在抗日战争中,大象与人们一起浴血奋战,经过残酷的战斗,80多头战象仅存一头。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最后的一头战象。(板书课题)

  二、理清脉络

  1、速读课文,了解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汇报

  3、再次读文,了解嘎羧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中做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4、学生汇报,并给每一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三、研读课文

  1、提出读“重披象鞍”这部分产生疑问,并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解决这些疑问  (出示重点句段)

  2、练习有感情朗读

  3、说一说其它部分让你感动的语句

  (找出让自己感动得语句加深理解,最后进行有感情朗读)

  4、在“重温战场”部分进行练笔:面对着自己的战友,面对着埋葬八十多位战友的百象冢,嘎羧在想些什么,它会说些什么?(配乐:梦驼铃)

  四、感情升华

  此时此刻,你想用怎样的话语来赞美这位英雄

  五、朗诵诗歌

  以一首小诗表达对嘎羧的怀念之情  (出示小诗)

  重披象鞍近黄泉

  惜别村民忆当年

  重温战场辛酸泪

  自掘坟墓付青天

  六、课后作业

  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你身边的朋友听

最后一头战象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

  2、能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习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内容。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学习“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内容。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

  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看看读懂了什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快速朗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边读边想:读了这篇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

  2、读完了吗?通过第一遍读书,你读懂了什么?

  三、理清课文思路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嘎羧是最后一头战象?

  2、哪些自然段写的是嘎羧生命最后一段时光?(5~最后)

  3、同学们,看来嘎羧曾经经过战火的洗礼,也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它有着勇猛杀敌、战功赫赫的辉煌的历史,也有着英勇负伤、失去战友的痛伤和哀伤。那么,这样一头战象,是怎样走过它生命最后一段时光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5至最后一段课文,想一想嘎羧做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件事?

  4、好,写了哪几件事,谁来告诉老师?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一起来回顾嘎羧生命最后一段历程:它在将要去世的时候,知道自己生命的大限将至的时候,首先又重新披上了自己的象鞍(板书重披象鞍),然后与村民们告别(板书告别村民),离开村民们后来到了曾经的战场(板书重回战场),最后把自己埋葬在自己战友的身边(板书伴友长眠)。

  四、默读、批画、质疑

  1、同学们请看一看,嘎羧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做了这样几件事,我们看了它做了这些事情之后,有没有感到惊讶?心中有没有疑问?请同学们再自由默读课文,看看能读出什么疑问来,边读边批画,把自己的疑问记在书的空白处。

  2、好,读出疑问了吗?请与自己的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疑问。

  3、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上台指板书)当你读到重披象鞍这一部分的时候,你提出什么问题了?

  五、学习“重披象鞍”这一部分内容

  1、请同学们再来朗读“重披象鞍”这一部分,想一想哪些描写让我们觉得特别感动。

  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象鞍和嘎羧是怎样的老朋友?(一块上战场、并肩作战、26年没见…)难怪它见了象鞍之后“泪光闪闪”。从这话当中还有那一处也能看出它们是好朋友?(摩挲)

  2、感情朗读,体会深厚感情

  久别重逢,那份喜悦,那份伤感,那份珍惜,该怎么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动来。

  文章中说,嘎羧见了象鞍之后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可内心安静吗?内心极不平静啊!谁再来读一读?

  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也想读一读,好吗?(范读)

  谁愿意跟老师比一比?

  读的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3、小结。

  是啊,同学们,嘎羧虽然是老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战争不再了,但嘎羧作为一名战士的雄心仍在。多么感人啊。同学们肯定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

  六、作业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后的生字,这篇课文有11个生字,给它们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下节课我们再来听写。

  板书设计:

  23 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告别村民

  重回战场

  伴友长眠

最后一头战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注意生字词的掌握.

  2.学会抓主要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品细节”的阅读方法,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教学难点:

  1.学会抓主要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品细节”的阅读方法,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后提问: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学生回答)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寇,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葬他们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识课文。(1.生字词的掌握.2.学会抓主要事件,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一)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二)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①.读一读  ②.写一写.

  (三)讨论嘎羧临死前主要做了哪些事?用简洁的语言,最好用四字短语.(披挂象鞍    重回战场     庄严归去)   

  (四)总结:在阅读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方法,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

  三.深入学习,品读细节 .

  (一)引入:这是一篇动物小说,他的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屏幕出示)指名请学生朗读,那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来表现它的情感的,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学习“披挂象鞍”部分.

  1.快速浏览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体会它内心的想法.

  2.找到句子,仔细品读,把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深厚感情的词,拿笔圈出来。

  3.学生讨论.交流.

  4.教师总结学法:圈划重点,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

  5.朗读这段文字(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举一反三:用新学的学法自学“重回战场”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

  2.学生自学: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交流的方式:先读,再说,再体会

  6.朗读指导:

  (四)学习“庄严归去”这部分

  1.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这两段话中哪一个细节深深打动了你?

  2 .嘎羧一定有话想说,而此时此刻你也一定有话想说,小练笔:“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任选一题,在书上写一.二句话.

  3.交流

  4.总结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课文当中的主要事件,品味了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了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 想最后一头战象一定能够带给你们更多的思考,课后请大家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再被狐狸骗一次》、《斑羚飞渡》、《虎女蒲公英》、《藏獒渡魂》,相信一定会带给同学们更多的震撼。

  板书设计:

  23.最后一头战象

  披挂象鞍                              圈划重点

  重回战场     抓事件          品细节     联系上下文

  庄严归去                              展开想像

最后一头战象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2.体验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同学们,《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动物小说,向我们展示了战象嗄羧丰富的情感世界。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再次走进它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几件事?

  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小结过渡:英雄垂暮,却不忘披挂上象鞍,重回战场,凭吊战友,最后选择在昔日的战友旁为自己挖掘墓坑,庄严归去。

  三、读课文,品细节。

  (一)提出要求

  1.同学们,这篇动物小说的作者沈石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起读:(课件出示: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2.那么文中的嘎羧有着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它的情感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从嘎羧“披挂象鞍”这部分切入,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有着深厚感情的句子,用“——”画下来,再读一读,体会它内心的情感。(课件出示读文要求)

  3.学生自读。

  (二)交流。

  a“第二天早晨……”

  1.(你体会到什么?)你又是从哪些词中具体体会到的?(亢奋,通红;轻吼;急促地踏着)这是描写的嗄羧的——(板书神态、动作、叫声)

  动物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们的动作、神态以及叫声都传达着它们内心丰富的情感。

  2.谁能边想着嗄羧的动作、神态,边来读读这个句子?

  3.像他一样,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嘎羧的心情。

  b“没想到……”

  1.一起来读,看看哪个词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感情?拿笔圈下来。

  “摩挲”——什么叫摩挲?(你关注了嘎羧的动作。)

  ①它抚摸着的仅仅是象鞍吗?对于它来说,这象鞍如同——(久别重逢的朋友。)它们多少年没见了?如今再次相见,这就叫——(久别重逢。)

  ②在久久地抚摸着这个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朋友的时候,它又会想起什么呢?是啊, 26年过去了,象鞍上有着它辉煌的过去,它怎能遗忘?

  ③如今,它就要离去了,它又会对这位老朋友说什么呢?

  ④透过这个动作,你感受到什么?

  ⑤一头大象积淀的情感竟是这样深沉!那你们能不能试着读出这份深情呢?练习练习。谁来试试?(抽读)一起读读。

  还圈了哪些词?

  “泪光闪闪”——(你抓住了嗄羧的神态)从这闪闪的泪光中,你能体会到嘎羧怎样的心情?(留恋、激动……)能读出这份吗?

  小结:是的,26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是它没有忘记它曾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没有忘记它那辉煌的过去。

  文章的作者通过嘎羧的动作、神态以及叫声的描写,表现出了它内心的情感。我们也正是通过圈画出这些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读懂了嘎羧内心的情感,也品味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板书:圈画重点词句 联系上下文 展开想象)同学们,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板书:品细节)

  四、自主学习“重回战场”部份。

  课文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抓住了嗄羧的动作和神态以及叫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下面就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指板书)自己试着来学习嘎羧“重回战场”这部分的细节描写。请看自学提示。

  (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轻声朗读嘎羧“重回战场”部分,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画出来。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它的内心,并批注在句子旁边。)

  1.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

  (一)学生自学,勾画,批注。师关注学生批注情况,点评好的批注。

  (二)全班交流。

  还是先读句子,再说说透过嗄羧的哪些动作、神态,体会到它怎样的内心情感。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吼叫声”

  a“久久凝望”——它又仿佛看见了怎样的情景?(过去的情景)     是啊,它没有忘记它曾是一头英勇的战象,没有忘记曾经一起浴血搏杀的战友。26年后,它又重回战场,驻立江边,睹物思情,你能想象它此刻的内心感受吗?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感受呢?一起读。

  b“亲了又亲”——你捕捉到了“亲了又亲”这个动作。(知道吗,就是这块石头曾救了它的命!)动物的情感也是如此的细腻而动人!

  c “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6年前的那一场战斗让它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指课题)(生:最后一头战象)!20多年里,它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的战友,可是它满腔的深情能向人诉说吗?因为它是(指课题)(生:最后一头战象)!此刻,这激越而悲壮的吼叫就是——(它的发泄,它在倾诉……)它是想说什么呢?

  (四)小结:

  过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带着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它耗尽了生命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请翻到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交流“庄严归去”部份。(略讲,指导批注)

  1.齐读最后两段。

  2.这两段中,又有哪个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你?

  “嘎羧卧在坑底,……凝望着天空”

  3.它一定有话要说,那它凝望着天空,想说什么呢?看到静静地躺在墓坑里的嘎羧,你又想说什么呢?任选一个内容在段落旁批注一两句话。

  4.交流(鼓励、评议批注内容:读文章时,及时地将自己的理解、感受等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

  5.那么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眼里,它还仅仅只是一头战象吗?它更是一位——

  小结:小说中的嘎羧虽然只是动物,但它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这节课,我们用品细节的读书方法,体会到了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内心情感。

  六、阅读链接——《军犬黑子》

  1.接下来,让我们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读一读另一篇人与动物的故事《军犬黑子》,请大家翻到168页,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最打动自己的场景。(生读文)

  2.什么地方打动了你?(生说,师补充或者概括)

  3.(课件: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然后,它重重地垂下了头,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

  说说你的体会吧。你体会到了黑子怎样的内心?从哪些词中具体体会到的?

  4.这一段在表现黑子内心情感的方法上与作家沈石溪对战象的描写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小结:同学们,2篇文章都是抓住动物的动作、神态和叫声进行细致的刻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学以致用,练习写片段。

  1.师:痛苦的黑子一步一步走开了,它到哪里去?还会有怎样的举动呢?

  请你尝试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写一个片段。

  2.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展示,评析。

  八、总结,布置课后预习、课外阅读。

  是的,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正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

  (课件)课后,请大家运用本课的学习方法自己先预习即将学的文章《老人与海鸥》。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看看你又能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的?

  (课件)同时,也希望大家找时间去读读《回顾、拓展七》中“课外书屋”为我们推荐的《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以及中外动物文学作家的作品。如:本文作者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狼王梦》;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日本作家椋鸠十的《孤岛野犬》《赤鸟》等等。相信一定能给你更多的振撼!

  板书:

  23、最后一头战象

  动作    披挂象鞍      品  圈画关键词

  神态    重回战场      细  联系上下文

  叫声    庄严归去      节  展开想象

最后一头战象 篇6

  学科

  语文

  姓名

  李留丽

  课题

  最后一头战象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知识链接:

  日本是一个被大海包围的弹丸之地。日本军国主义者野心勃勃,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3 月,侵占南海群岛;1941年12月,日寇占领香港;1942年,日军侵占菲律宾、缅甸……日军一次又一次挥舞战刀,铁蹄所到之处,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日军的暴行也激起了民众的怒火,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燃遍整个东亚。

  1943年,当日寇的魔掌伸向云南,伸向西双版纳时,象兵们英勇地扛起了抗日的旗帜。现在,让我们回到那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感受那英勇惨烈的战斗场面吧。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学习目标

  课文相应的重点

  导

  学

  案: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7段和第14段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威风凛凛、漫不经心、泣不成声、横遭不幸、长途跋涉、浴血搏杀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4、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过程

  导

  入

  板书: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谁来谈一谈对大象的了解?看来大象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本文作者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是他在192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问

  题

  设

  置

  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

  比较一下嘎羧之死和一般大象的死有什么不一样?

  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注意检查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缀、泣、镌”几个字读得是否正确。  

  2、你对文中不懂的词可以提出来。要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浴血捕杀、泣不成声。”  

  3、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是写了战象的哪些事?根据学生的交流师板书: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4、通过课前的预习,这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忠诚、坚强、英勇”‘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整理。)  

  小组合作学习

  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展示交流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看到象鞍时的急切心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从“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见到象鞍时内心涌动的对辉煌过去的深深留恋与回味!)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地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它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从这些都感受到战象对战斗过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是对救它的人们的感谢,也是对死去的战象的深深的怀念。)

  精读示导

  品读课文。

  (三)打洛江畔 缅怀往事

  1.自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想,有什么地方读不懂,在书上做个记号,等会儿提出来。

  2.交流,可能有:

  为什么嘎羧“久久凝望”江面?或嘎羧“久久凝望”凝望的是什么?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互相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① 嘎羧为什么要“久久凝望”? “凝望”什么意思?说话练习:嘎羧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仿佛看到了                                                            。

  ② 为什么嘎羧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这块礁石对嘎羧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也许          ;也许                     ;也许                     。)

  ③嘎羧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嘎羧在大声地说什么?战友?乡亲?土地?)

  4.此时此刻,相信嘎羧给你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把整段话连起来读读。

  5.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自说——指名)

  假如你就是嘎羧,来到打洛江畔,怎么说这段话?说的时候,不但要把自己当成嘎羧,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甚至可以调整句子的顺序。

  6.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

  (四)百象冢旁,庄严归去

  1.离开了打洛江,最后嘎羧来到了埋葬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

  2.它要在百象冢干什么?对一头老象来说,祖先留下来的象冢,不是它最好的归宿吗?

  3.轻声读嘎羧挖坑的部分,看看有那些地方让你感动,让你震惊,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笔来,给这些句子划上线,做上披注,写写你的体会。

  4.交流,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想象:此时的嘎羧是怎样的嘎羧?(濒临死亡、体力不济、疲惫……)所挖的坑的大小?

  补充材料:据我所知,嘎羧被村民救回来后,虽然治好了伤,却留下了严重的身残:腿瘸了,头歪了,可就这样一头战象,长途跋涉,几天没吃,还坚持不懈地挖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课堂检测

  1、听写词语:  

  日寇、劈柴、埋葬、阵亡、喘息、香蕉、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形近字组词:  

  寇(          )缀(           )箩(       )捕(       )  

  冠(          )辍(           )萝(       )膊(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           )  

  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          )  

  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  

  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  

  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  

  课堂总结

  生不能在一起,死也一定在一起,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哪是一头战象呀?这分明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呀!嘎羧走了,带着他的忠诚,带着他的情义走了,这一路我们陪他走来,走得艰难却坚定。把黑板上小诗送给他: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其次,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我先让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引导学生走进嘎羧,了解嘎羧,体会一个英雄的高尚情怀。比如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自学其他的内容。结合课后小练笔引导学生们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最后一头战象 篇7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所授为第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回顾文章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让我们听写生字,请拿出听写本(逐一报出:劈、日寇、焦躁不安、泣不成声、浴血搏杀、震耳欲聋、石碑,并请一个学生上台听写,批改)

  师:同学们,曾经在战场上英勇劈杀日寇并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自己生命大限将至时焦躁不安的找到战甲,重新披挂战甲的它告别了泣不成声的村民,来到当年浴血搏杀的战场,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最后它在百象冢的石碑前自掘坟墓,与昔日的战友相伴长眠。(将所报词语串成文章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

  1、师:这样一头战象在我们的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引说:英雄,并板书)那么嘎羧的哪些神态和动作描写给留下了这样的英雄形象呢?轻快速默读课文的第5-23段,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做好批注,也可以提出你的疑问。(出示课件)

  生:快速默读课文,划相关句子。

  师:好,让我们来交流下吧。

  生:没想到嘎羧见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出示课件)

  师:原本焦躁不安的嘎羧一下子安静下来,是因为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引说战甲)--板书战甲。这是副什么样的战甲?

  生:读第9段

  师:面对战甲,它有哪些神态和动作?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泪光闪闪、久久地摩挲,谈体会

  师:摩挲什么意思?

  生:抚摸

  师:让我们用手来代替嘎羧的鼻尖在象鞍上摩挲着、抚摸着、体味着…体味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

  师:象鞍勾起了嘎羧对过往的点点回忆,所以它的眼睛里(引说: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头大象积淀的情感是这么的深沉,谁能来读一读?

  生:指名朗读(3-5个)

  师:你们都读出了嘎羧的那份深情,现在让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这真是位英武豪迈的英雄啊!

  2、师:重披战甲的嘎羧在人们的一片唏嘘声中走了,它来到了打洛江畔,也就是当年的(引说战场,并板书)在这,你又看到了它怎样的深情和举止?

  生: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吼叫(出示课件)

  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它在那亲了又亲?

  师:为什么亲了又亲呢?……也许它想到了…(指名说)

  生:也许它想到了…。

  师:所以他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引读:久久凝望…。吼叫)

  也许它还想到了,所以他站在江滩的卵石上,深情的(引读:久久凝望…。吼叫)播放课件象的吼叫声,你仿佛听到它在吼叫什么呢?

  生:(指名)我仿佛听到它在吼叫……

  师:你们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听到了它荡气回肠、震耳欲聋的吼叫,它真是一位驰骋沙场的英雄啊!让我们再来听听英雄的诉说吧!

  (生读句段)

  3、师:太阳升到了槟榔树梢,嘎羧离开了大洛江,它来到了(引说:战友,并板书)它的什么神情举止给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英雄形象呢?

  生:土坑约有三米深,……凝望着天空。卧、侧、盘、睁得老大、凝望

  师:嘎羧一只眼睛睁的老大,凝望着天空,它似乎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当年的战友……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句子(再指名几个朗读)

  师: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句子)这样一位饱含深情的英雄它死了,(引读第23段)象冢什么意思?

  生:大象的坟墓

  师:从中我们能体会到?

  生:指名谈体会…

  师:这样的一头战象、这样的一位英雄,还有什么品质?

  生:善良、重情谊

  师:是啊,它真是一位善良有情谊的忠诚勇士啊!(板书忠诚勇士)

  4、师:正因为他是一头战象,一位忠诚的勇士,为人们付出了那么多,人们也与它建立深厚的情谊,让我们来找找相关句子。

  生:嘎羧要走的消息…走了三圈。

  师:让我们看看他们分别的场景吧!(出示课件)引读,你们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个场景吗?

  生: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师:这段话的哪里让你感受到了不舍?

  生:谈感受

  师:小结

  三、小连笔

  师:这样告别的场景,让我们为之动容,请仔细观察插图(出示课件),想一想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开始吧!

  生:读小练笔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英雄嘎羧与战友与村民的深情,动物无语孰能无情

  四:写法小结

  推荐阅读:《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最后一头战象 篇8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4、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预习性作业、多媒体

  课  时:2课时

  教学设想:

  教学本课,首先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对嘎羧的印象。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师生一起回顾大家的见解,根据语言的表达及用词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其次,研读课文,抓住最能说明自己见解的语段,细细品读,深深感悟。接着,可根据班级情况,适当引导学生感悟到,作者这样具体的描写是与他要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课前搜集的有关战象的资料共同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战象有关的文章《最后一头战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说一说战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检测字词

  交流“预习性作业”中的1、2小题

  四、品析课文。

  1、再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成语和描写嘎羧神态、动作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探究、解决。

  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在交流中,可以根据学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一)、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动与深情。

  (二)、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三)、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

  五、谈收获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你想说什么?

  板书设计:               最后的一头战象

  英雄战象——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预习作业比上两课的预习作业完成的质量差了许多,尤其是在质疑方面学生开始应付,根本没有用心思考。

最后一头战象 篇9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文章。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歌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的情怀。嘎羧身上所体现的对生命的执着与忠诚读来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本课亮点如下

  一把握主线,体会深度

  张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重点抓住四个场面,即重披战甲----告别村民-----凭吊战场------自掘坟墓-----从四个方面入手,重点研究嘎羧的内心世界,感受嘎羧的情感历程。然后让学生找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体会,接着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学生把握主线从而深入研究和探讨,体现了高年级教学的深度。

  二品读词句,体味语言

  张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找令自己感动的句子,抓住嘎羧的动作、神态进而品味细节。比如抓住了这句话“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满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的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教师抓住了这几个问题

  1、嘎羧回到昔日的战场做了什么呢?2、嘎羧“久久凝望”可能会想到什么?它对着礁石“亲了又亲”时会想什么?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想诉说什么? 3、学生想象,自由回答。此环节设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品味,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设计,一曲勇敢的心曲调,深深的感染了同学们的情怀,教师这样引导学生用心灵阅读,教师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嘎羧的这种重情重义的形象跃然纸上,课堂上掀起了情感波澜。此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想象能力也被激活了,这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啊, 教师从品味词句的匠心独运到体会情感的渲染到想象力的培养,真可谓一脉相承啊。

  三读写结合,体会情感

  这位老师在最后部分的教学设计小练笔起到了点睛之笔,此环节体现了读写结合,古人曰:“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从而让学生乐于写, 嘎羧走了,带着它对村民的留恋,带着它对战友的深情,它走了,但它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和纸,试着完成“小练笔”。 村民们为了纪念战象嘎羧,为它立了一个墓碑,请你以村民的身份,为战象嘎羧写一段碑文。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种情感之弦被拨动了,这种情感呼之欲出,,最后一头战象呈现给我们的是深沉的爱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情感再次得到了升华,心灵再次得到了震撼

最后一头战象 篇10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关于动物的小说,情感比较深沉,内涵比较丰富、篇幅较长。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独特的语言和视角讲述了战象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

  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是这样定下自己的教学目标的:

  1、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战象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3、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从中领会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因为课文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悲壮与感人之情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在教学中,投放了不少的图片。但遗憾的是,因为授课形式过于单调,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一步步的牵引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

  总觉得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课后习题中有一道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很多时候,这种讨论都会流于形式,成为走过场,少有人提,也鲜有人答。而今天,学生不但提了,而且提得很有价值,值得思考。比如:“为什么人们知道嘎羧要离开了,要给它围上白色的纱巾,四腿绑上黑色的布块?”“为什么嘎羧死去的时候,它的一只眼睛睁得老大,还凝望着天空?”等等。这些问题一经抛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大家开动脑筋,大胆举手,各显神通。学生活了,课堂自然也就活了。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

  1、要善思: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师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2、要关注:关注文本,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最核心的,无论什么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最后一头战象 篇11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且篇幅较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我在教学中能先从整体入手,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教学的形式也多样,先扶后放。在教学重披象鞍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充分感悟一头英勇的战象心中积淀的深沉的感情。在合作研读“凭吊战场”那动人的一幕,重点抓关键词语让学生质疑、思考、去想象,形象地感知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爱。这样学生能充分理解了课文,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激发了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接着抓住嘎羧寻找回宿让学生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让嘎羧的内涵在学生心里有所提升,层层推进;使学生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英勇。既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又培养了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从实际教学来看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课文篇幅较长,课文讲述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离学生产生活实际比较远,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课前对学生的铺垫也不够,导至教学过程显得沉闷,特别是教学重回战场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质疑、思考、想象,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感悟嘎羧对战友那份深沉的情感,由于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不够充分,学生的表现与教学预设略有偏差,气氛不也够活跃。考虑到课堂容量偏大,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这又是一堂公开课,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只好顺着教案走,结果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展开,情感也没被充分激发,教学过程略嫌仓促。上完这堂课,我不断地反思着,课堂教学中的不可预料的情况是常有发生的,这既需要在备课时做充分的准备,又要学会根据课堂的生成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今后还须在此方面多探讨、钻研,才能让课堂绽放更多光彩!

最后一头战象 篇12

  教学目标:

  1.指导书写11个生字,理解并积累词语。

  2.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村民与嘎羧之间的真挚情感。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练笔。

  4.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准备:

  阅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作品。

最后一头战象 篇13

  一、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学习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学习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找出课文中对嘎羧的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合作探究: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

  3、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在书本标注。

  4、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在书本标注。

  5、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6、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在课文标注。

  3、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最后一头战象 篇14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文字)

  生:(读)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生:这些战象非常勇猛。

  生:这些战象八面威风。

  师: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

  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121页,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件事。

  (学生默读课文。)

  (课件出示词语)

  师:有很多同学已经向我示意读完了。这一课中有一些词语,要特别注意它们的读音。谁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日冠、扑喇喇、摩挲、斑斑血迹、浴血搏杀、

  师:这个“日寇”的“寇”字不但难读,还很难写。大家看陈老师写一遍。上面一个宝盖头宽点写,左下一个“元”字,竖弯钩拉过来,要托住上面的竖、横、横撇、点。看清楚了吗?请在书上写一遍,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写字)

  师: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生:嘎羧临死之前把自己的象鞍披挂在身上。

  师:能用更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

  生:嘎羧在临死之前披挂象鞍。

  师:非常准确,谢谢你。(师板书:披挂象鞍)第一件事是披挂象鞍。请继续发言。

  生:之后他来到了百象冢。

  师:来到象冢干什么?

  生:它在百象冢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在了曾经和自己并肩战斗的朋友们一起。

  师:这样说就非常准确了。那你能不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生:庄严归去。

  师:好,就写你这个。(师板书:庄严归去)继续交流。

  生:在嘎羧临死前还做了一件事,它回到了自己曾经搏杀的战场。

  师:能简单概括吗?

  生:返回战场。

  师:第二次回战场,我们能否叫“重回战场”?

  生:可以。(师板书:重回战场)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之前――

  生:(齐)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师:写了这些事情。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篇幅比较长的文章时,可以这样,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很快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抓事件)同学们,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沈石溪

  师:那么,文中的嘎羧又有着怎样的情感,课文又是怎么表现它的情感的呢?接下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看“披挂象鞍”这部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学生默读、标画)

  师:画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先读句子,再说体会。

  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这个同学真是好眼力,找到了这部分课文中最感人的一句。其他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很多学生举起手来)这么多呀!看来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下来。

  (学生在书上标画。)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

  生:泪光闪闪,从这个词我看出嘎羧对象鞍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师:都流泪了,是不是?还有哪个词?

  生:我觉得是“久别重逢”这个词,我觉得嘎羧和象鞍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对象鞍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它们是多久没见的老朋友了?

  生:20多年。

  师:对了,很久分别,再次见面,这就叫――

  生:(齐)久别重逢。

  师:好,继续发言。

  生:我觉得是“摩挲”这个词,嘎羧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象鞍,感情很真切地……

  师:你感觉到嘎羧对象鞍很有感情,它非常的激动,对不对?这位同学关注了嘎羧的动作(师板书:动作),还有人关注它的神态吗?(师板书:神态)

  生:我是从“呼呼”这个词感受到嘎羧对象鞍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对象鞍的留恋。

  师:好。

  生:我觉得应该有四个词: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

  师:你概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那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生:因为象鞍上面有弹洞和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师:她能联系着后面的课文来理解,非常好。那夏羧看着象鞍上的弹洞和斑斑血迹,闻着上面的血液和硝烟的气味,它会想起什么?

  生:它会想起,当年我就是挂着它,保护我们的家园,与日冠打仗。

  师:说得真好。

  生:它会想起当年浴血搏杀的情景。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

  生:它会想起当年和它一起并肩作战的大象朋友们。

  生:它还会想起当年它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英勇。

  师:是的,这头战象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看到象鞍,会如此的激动。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联系上下文(板书),边读边想象(板书),就读懂了嘎羧的心,体会到了它美丽的情感,你们能读出嘎羧这激动的心情吗?请你们自己先练习练习。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读得非常流利,还有谁想读?

  (再指名学生读文。)

  师:你非常激动。刘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一边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神情。

  (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拿起书,像刘老师这样,带着你们的体会,带着你们激动的心情,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有谁找到了别的句子,也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我感到嘎羧已经过了20多年,还记得象鞍在阁楼上,而且非常急切地想得到它。

  师:对了,就请你来读出这份急切,好不好?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

  (生齐读上面的语段。)

  师:26 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是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没有忘记自己辉煌的过去。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嘎羧内心的情感,我们如果能圈划出这些重点词句(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出嘎羧的心,读出它的情感,这就是品细节的读书方法(板书)。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自己试着来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的细节描写。

  请看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 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师:通过刚才大家细心的批注和热烈的讨论,我想你们一定找到品细节的感觉了。现在就请大家交流一下吧。

  生:(读)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从这里我体会到嘎羧把见到战友的那种心情通过吼声发泄了出来。

  师:他的吼叫就像是在说话,你觉得它可能在说什么?

  生:“我终于回到了从前这个杀敌的战场!”

  师:你把自己都当成嘎羧了,真好。

  生:我对他的话有补充,我是这样想的:嘎羧终于回到了他当年和战象并肩战斗的地方,它可能会想:我终于回到了这里,这里曾经留下我的英勇。

  师:非常好。

  生:我从“久久凝望”这个词看出嘎羧想起了他当年浴血拚杀的情景和它的战友倒在血泊里的情景。

  师:你抓住上下文来理解,那你能不能读出这种“久久凝望”的感觉?

  生:(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荡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师:谁能比他体会更好?

  (指名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一起读。

  (全班齐读。)

  师:你还想读哪些句子,读出你的体会。

  生:“……惊得江里的鱼儿……跳出”虽然当初那……不在,那……不在,但那……还在。

  师:真好,齐读这段。

  生齐读。

  师: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嘎羧成了――

  生:

  师:因为他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他怎能不

  生:(读)“它站在……许久……跳出水面。”

  师:风霄霄兮……嘎羧……在战友长眠的地方,为自己挖掘一口墓坑。让我们读一读……

  生齐读。

  师: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许多战象死了都会到……而嘎羧却没有,而是和同伴们在一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生:我觉得是这一句:“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从这一句我体会到了,虽然当年的雄风不在,但嘎羧这位英雄的博博雄心还在。

  师:体会得真好,拿起书来,读出你们的深情。

  生:(读)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它成为――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2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向谁诉说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拿起书,我们齐声读这一段。

  齐读: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荡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 ──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齐声读一读。

  生:(读)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走到坑边查看。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这里特别感动我,一般的大象都是到祖宗留下的象冢那里死去,而嘎羧却和它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生:(读)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从它“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我感到嘎羧好像还想着它从前的历史。

  师:它一定有话要说,他想说什么呢?你看到静静躺在墓坑里的嘎羧,你又想说什么呢?请你从这两个句子中任选一个,写一两句话。(课件出示)

  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生:嘎羧想说:历史不能忘怀,我多么希望世界是和平的。

  师:希望他自己永远都是最后一头战象。

  生:嘎羧想说:26年来,我天天都在想念你们,我终于可以和你们永远在一起了。

  师:我们感受到了你的深情。

  生:我想对嘎羧说:嘎羧,你不用伤心,也不用难过,能和你共同作战的伙伴们躺在一起,你死而无憾。

  生:嘎羧想说:虽然我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去,但我能和并肩作战的同伴们死在一起,我死而无憾。

  生:我想对嘎羧说:你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你为祖国做出的牺牲,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师:那此时此刻,嘎羧在你眼里,还仅仅只是一头战象吗?他是一位――

  生:英雄。

  师:同学们,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这节课,我们抓住了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品味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情感。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一头战象》一定能带给你们更多的思考。

  另外,课后请大家阅读沈石溪的其他的动物小说,(课件出示)《再被狐狸骗一次》、《斑羚飞渡》……我想一定会带给你们更多的震撼。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最后一头战象 篇15

  教完这一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课文的内容深深地陶醉了,同时被嘎羧的真情震撼了。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__字。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一、读课题,定基调

  讲课伊始,让学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定基调:课题读起来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再读又有一种英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头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大象。就是这样一头大象,在它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做了那几件不同寻常的事呢?学生说。我随机板书:“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临战场”“埋葬自己”。从而以时间为序理清了课文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并为下面语段的品读铺垫了一个悲壮的基调。

  二、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采用“让学生提出疑惑―自读解疑,师适时引导,点拨,拓展―总结点题。这样一个三步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第一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

  三、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读中悟情,收获感动

  在学习本文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赛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段邀请同伴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透过这些文字。还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五、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还可以尝试,在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有待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探索。

最后一头战象 篇16

  预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11个生字。

  2、快速阅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3、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细腻描写方式,以及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技巧,体会战象嘎羧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任务

  完成熟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理解文章主旨的目标。

  第二课时任务

  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震撼力,学习朗读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由你对大象的了解来引入课文,导入到对战象的印象。出示文章开头部分,了解战象。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2、分析文字中战象的英勇:“劈”“踩”“排山倒海”“扑”。

  3、尝试朗读,并指导朗读技巧。体会“战象”的称呼。

  二、初读感知

  1、正是这样的一群象兵,曾经和日寇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只剩下唯一的一头战象,它的名字叫——嘎羧。那么,在最后一头战象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2、出声读一遍课文,读通顺,读准确。有生字和疑问标示出来。

  3、解决生字。出示屏幕:

  唏嘘   激越   膨胀   日寇   威风凛凛 

  排山倒海   泣不成声   震耳欲聋   炯炯有神    浴血搏杀

  (1)、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标出来,准确读出来这些词。

  (2)、有感情读出来一些词。注意形象性理解。

  4、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填写词语。领会文章中心。

  读了课文,嘎羧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填写在括号中。填空:这是一头         的战象。将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并且在文中找出来相应的文段。

  学生回答。大家的总体印象是:忠诚,善良,坚强,怀旧,英勇。

  对这里的几个词语要加以分析,让学生能够理解开头的铺垫作用。

  三、课文分析

  1、再出声读课文,战象嘎羧在临死前做了哪些事情?以嘎羧的行为为线索划分几个层次,概括小标题。

  “英雄垂暮”1~4

  “重披战甲”5~11

  “凭吊战场”12~16

  “庄严归去”17~23

  2、按照顺序复述课文,再次感受开头部分:战象的战场杀敌的英勇。朗读出来战象的浴血搏杀。

  3、体会课文标题:最后一头战象的含义。

  最后一头:说明了以后不再有了,没有了战争,就没有了战象;最后的,又是英雄的最后日子,让人心灵感到震撼;战象,一定有过应用的经历,最后一头战象的离去,一定具有动人心魄的举动。

  四、布置作业:

  练习对课文中其他行为动作和神态描写的部分进行朗读。体会嘎羧的高尚情怀。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概括文章内容,用一段话、几句话、一句话的方式,逐步增加难度,凝练语言。

  二、词语复习、朗读指导

  出示:摩挲   泪光闪闪   久别重逢

  (1)用检查词语的方式,指导朗读和形象理解。

  (2)把词语放入语境理解,指导朗读。出示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是的举动和神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句子理解:一件象鞍竟然让急躁的嘎羧顿时安静下来,真是没有想到。对嘎羧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如“呼呼吹去”“久久的”“摩挲”“泪光闪闪”,细腻生动,清晰的表达出一头英勇的战象几点在心中的深沉感情。

  指导朗读:读的深沉,读出感动。

  (设置目的:通过一段话来理解战象的某种精神,总结朗读技巧,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嘎羧的内心,有感情朗读。)

  三、速读一遍课文,找出来文中其他地方对嘎羧的行为、神态细节描写,读一读,品一品。

  1、读了这段话,那个词语让你感动?你怎么理解的?

  (1)、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句子理解:通过对象鞍和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的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象和气概。破旧的象鞍却依然凝重华贵,虽然年迈,嘎羧却依然英武豪迈。二十六年,多么漫长,却又是弹指一挥间,历史的记忆都在象鞍上写着。嘎羧披挂上象鞍,实际是对垂暮时期的英雄的赞叹。

  朗读指导:读出敬佩和赞扬之情。对称并列的句式增强了语势,朗读时应该深沉而高昂。

  (2)、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ou——ou——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句子理解:“久久凝望”里,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的健儿,冒着枪林弹雨,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丢盔弃甲;英勇的战象和抗日将士也纷纷中弹跌倒在江里。“亲了又亲”的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们的灵魂,也许在诉说它对战友的深切怀念,也许在告诉战友,它也将来陪伴他们……这样的悲壮,这样的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么?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

  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想象,“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它的叫声里,在呼唤什么?

  (3)、嘎羧为自己挖掘坟墓的壮举: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句子理解: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嘎羧静静地为自己挖掘了墓地,静静地躺在那里,那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的眼睛,让人揣想,它在告诉我们历史不能忘怀么?它在期盼和平么?

  指导朗读:读出来内心的感动与敬佩。

  (4)、其他令你感动的句子:选择其他段落,用这种方法来练习朗读。

  老师指导:检查学生自己的学习,朗读——解析(抓关键词理解)——朗读指导,用这样的过程,给学生点拨,加深文本理解,指导朗读技巧。

  2、展示成果

  挑选几个学生,师生配乐连续诵读刚才指导的段落,用朗读来震撼观众,达到高潮。

  四、拓展延伸

  1、过渡语:正是这样的一个英雄,一个英勇的、坚强的、忠诚的、善良的英雄,用它独特的方式离开了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人间,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此时此刻,假如你站在百象冢前,面对着嘎羧和他的战友,你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

  3、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了它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作者沈石溪是非常著名的动物小说家,它的许多作品,比如《斑羚飞渡》《狼王梦》等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动物的高尚情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最后一头战象(精选1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