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元宵节作文
我家乡的元宵风俗 作文一
我家住在宝鸡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都是非常热闹的。
这天,人们都要闹元宵,整个小镇一片欢腾,大家兴高采烈,气氛热闹极了。
元宵节的风俗是晚上全家人围在桌旁吃元宵,因为元宵表示团团圆圆,吃完元宵大家就应该“闹元宵”。
大家都欢天喜地地来到各自所在的院坝,开始放烟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烟花,妹妹兴致勃勃地点燃一个烟花的引线,顿时,五颜六色的火花迸出来,像一个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缤纷,漂亮极了。“别得意,看我的‘金凤凰’!”我说完,立刻点燃了引线。“啾——”随着一声刺耳的响声,一只只金黄的东西飞快地冲上了天,“嘣”的一声爆炸了。接着,许多小金点撒满了天空,发出“嘣嘣”的爆炸声,突然,这些到处乱飞的小东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凤凰。
“有趣!你们在这比赛烟花?加我一个!”原来是爸爸来了,他手里还抱着一个大礼炮。爸爸慢慢地点燃了礼炮,一下子,天空上缀满了美丽的“花朵”,红的,绿的,蓝的,黄的……是那样漂亮,它寄托着我们的快乐在天空中绽开……
这就是我们这边元宵节的习俗了。元宵节真热闹,真开心。
快乐的元宵节 作文二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中午,我和妈妈、哥哥一行六人去文化广场看闹元宵活动。路上的人可多了,简直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一辆一辆的花车队伍开了过来,五花八门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穿红着绿的秧歌队扭着欢快的秧歌、火红的腰鼓跳起来、惊险刺激的高跷表演、幽默的旱船表演、憨态可掬的大头娃娃、舞龙舞狮舞出了盛世祥和!
到了晚上,我们又结伴去看烟花,一路上人们扶老携幼,他们兴高采烈的边说边笑,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观赏焰火晚会,共度激情夜晚。
7点28分,烟花晚会正式开始了!
忽然,“砰”的一声,一个“导弹”飞向天空,在天空中炸响,五颜六色的“伞兵”飘然而来。一簇簇色彩鲜艳的花束飞向天空,接着出现了无数的小礼花,小礼花“噼里啪啦”在半空中炸响了,伴随着“隆隆”的礼炮声。各类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染红了天空。忽然,一条金色的巨龙出现在河岸边,把河水映的通明。引起观众一阵阵欢呼声。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想把这美丽的瞬间留住!
我喜欢今年的元宵节,更期待明年的元宵节!
元宵节猜灯谜习俗 作文三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 作文四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这句话家喻户晓。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要来临了,看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还有两天就要到元宵节了,这两天可没人闲着,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家的活,打扫屋子,洗衣服,去买元宵节要吃的菜。当然,最重要的是做元宵,这可从很早的时候就把江米准备好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多人都是自己做元宵的,其实在元宵节的当天晚上如果能吃到自己家人做的元宵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享受,在元宵里更多的是包含了对自己的儿女的爱。元宵又叫汤圆,汤圆的谐音叫团圆,所以汤圆也有团圆之意。
我是蒙古族的,我的家乡在一片宽阔无边的大草原,我们有那达慕大会,使我们的盛会;一大早我们要穿上我们民族的服饰来到草原,看这只属于我们民族的盛会,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摔跤的还有赛马。可多啦。
到了正月十五,我们把买来的元宵放到锅里煮着,可热闹了。碗面又放烟花的,特美,来我们家乡就知道啦,因为这种热闹无法用语言表达。
这闹元宵的闹,是热热闹闹,有舞狮的舞龙的扭秧歌。多了去啦。所以叫闹元宵。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