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精选17篇)
趵突泉 篇1
教案示例一
1 、趵 突 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 泼――拨 洁――结 摇――遥
秘――密 妩――抚 扁――偏 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什么地方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简介。
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南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预习”要求,看一共提了几点要求。
2.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其他同学可补充。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4.质疑问难、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三)图文对照;初步感知
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大泉眼和小泉眼。
2.对照画面朗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和画面内容一致。
(四)再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归纳自然段的意思。
(1)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讲的泉水清浅、鲜洁。
(3)讲大泉的景色。
(4)讲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五)简介千佛山、大明湖,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向全班介绍千佛山、大明湖。
2.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讨论:“现在单讲”。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起下文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词概括一下泉水的特点。(清浅、鲜洁)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讨论、交流。
体会在济南风景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六)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熟读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大泉眼在什么地方,它冒出的泉水是什么特点。
明确:昼夜翻滚、晶莹活泼、热气飘荡
(2)指读4~6句,同学们看画面,体会大泉的美。
(3)点拨:假如你站在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怎样想?
明确:大自然多么神奇、多么伟大。
(4)冬天到来之时,的景色美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5)指读课文第六句。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7)设疑激趣,你知道冬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吗?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学第四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小泉的几种姿态?(3)
②小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你能想象一下小泉的其他姿态吗?
(2)自读、勾画、理解。
(3)教师引读,体会小泉动态之美。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有的……有的……)
4.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描述小泉的其他姿态。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好在什么地方?
3.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教师小结:作者把写得如此之美,与它平时细致观察和描写具体形象是分不开的。使人读后,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而感到惊叹,更为祖国秀美的山河而自豪。
(四)延伸拓展
你到过济南的千佛山、大明湖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学习生字
1.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2.组内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藻”字的读音和间架结构。
4.学生在田字格内练习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本学期所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同时,它又是一篇看图学文。该教学设计示例紧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边观察,边朗读,图文结合,认识了大、小泉的特点。也为下面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趵突泉 篇2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
二、简介
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柱南定,就来到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
作者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写的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
趵突泉 篇3
教案示例一
1 、趵 突 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 泼――拨 洁――结 摇――遥
秘――密 妩――抚 扁――偏 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什么地方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简介。
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南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泉池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秒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预习”要求,看一共提了几点要求。
2.点名检查预习情况,其他同学可补充。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4.质疑问难、学生相互解答,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出带有共性的问题。
(三)图文对照;初步感知
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大泉眼和小泉眼。
2.对照画面朗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和画面内容一致。
(四)再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归纳自然段的意思。
(1)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讲的泉水清浅、鲜洁。
(3)讲大泉的景色。
(4)讲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五)简介千佛山、大明湖,读懂课文一、二自然段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向全班介绍千佛山、大明湖。
2.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讨论:“现在单讲”。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起下文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文中的词概括一下泉水的特点。(清浅、鲜洁)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5.讨论、交流。
体会在济南风景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六)课堂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熟读生字及带有生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
(一)复习引入
(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大泉眼在什么地方,它冒出的泉水是什么特点。
明确:昼夜翻滚、晶莹活泼、热气飘荡
(2)指读4~6句,同学们看画面,体会大泉的美。
(3)点拨:假如你站在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怎样想?
明确:大自然多么神奇、多么伟大。
(4)冬天到来之时,的景色美吗?此时你有怎样的感觉?
(5)指读课文第六句。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7)设疑激趣,你知道冬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吗?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学第四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小泉的几种姿态?(3)
②小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③你能想象一下小泉的其他姿态吗?
(2)自读、勾画、理解。
(3)教师引读,体会小泉动态之美。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有的……有的……)
4.引导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描述小泉的其他姿态。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全文
1.分段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好在什么地方?
3.学完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教师小结:作者把写得如此之美,与它平时细致观察和描写具体形象是分不开的。使人读后,不禁为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而感到惊叹,更为祖国秀美的山河而自豪。
(四)延伸拓展
你到过济南的千佛山、大明湖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五)学习生字
1.熟读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2.组内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藻”字的读音和间架结构。
4.学生在田字格内练习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是本学期所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同时,它又是一篇看图学文。该教学设计示例紧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边观察,边朗读,图文结合,认识了大、小泉的特点。也为下面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趵突泉 篇4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柱南定,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
趵突泉 篇5
教案示例一
1 、趵 突 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检查预习情况。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2.形近字
佛――拂 泼――拨 洁――结 摇――遥
秘――密 妩――抚 扁――偏 倦――蜷
3.理解生字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1.小组学习,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
三、指导朗读课文。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2、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学习,思考:
1.作者还没有来到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2、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3、你是怎么理解泉水特点的?
4、“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是在桥上看到的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美”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自然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美”。
2、读课文,学生小组讨论,
思考:
(1)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2)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3~6句)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自然的伟大)
3.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4、如果说,平时的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6、小结:这一段描写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四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多姿多态)
2.小泉有什么特点?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总结:
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第 1 2 页
趵突泉 篇6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到趵突泉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的。
3.学习生字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在文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图是一幅国画,要使学生从图中欣赏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美,起到图文互补的作用。本文只从图中是感受不到趵突泉自身的整体美的;这也是与其他看图学文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投影片、《趵突泉》的录像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观察图欣赏趵突泉的美,初读课文看看语言文字怎样表达这自然之美,弄清每段内容。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抓重点词句了解大泉和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从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第三课时:学习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观图,了解图画的基本内容
(一)出示图画,整体看图,看图上都有哪些景物?
(二)图中石碑上写着什么?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趵突泉。
(三)简介文章作者老舍先生。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一)第一遍读课文,读准字音,同时划下不理解的词语。
1.全班起立出声自由读文。
2.划出不理解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及新词订正读音。
4.对不理解词语进行质疑。全班查字典理解,或带入分析文章中解决。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划出文章介绍了趵突泉的哪些景物?(教师范读,使学生感受美。)
(三)再读课文,学生标出自然段,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1.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2.从西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水。
3.大泉的景色迷人,水量大,充满活力,永不疲倦。
4.小泉的晶莹、美丽。
(四)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学生们看看每一段描写的景物在图中什么位置。
三、根据课前预习要求自由读文,并将初读文章中的疑问提出
(一)自由读课文
(二)质疑、解疑。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整体观看了图,初读了解了课文内容,并知道了本文的作者老舍先生。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老舍先生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趵突泉的美。
二、分段读文,整体感受全篇内容
(一)请四位同学分段读文。
(二)分别说出段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读第1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理解“现在单讲趵突泉”是什么意思?
(首先理解“单”是什么意思,随后引导学生理解由这句话引出下文。)
(三)学习第2段,理解第2段内容。
1.读第2段,有几句话?
2.四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请小组讨论后,在全班发表意见。
(这里图文对照理解柳、泉是济南的特色,而趵突泉又为“第一泉”照应了图中石碑上的“第一泉”。重点理解第四句“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说明趵突泉的地位。“妩媚”一词要理解。)
(四)结合课后作业理解第3段。
1.读第3段并说说了解到大泉眼是怎样的?
形状:差不多见方。
大小:占了大半个公园。
水清:清极了,清到“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程度。
位置:泉池中央偏西。
大泉眼的特点:水量大,永不停歇。)
以上内容学生说不全,要通过指导阅读弄清上述问题。
2.理解课后思考题。
出示投影胶片(1)
(1)指导朗读,帮助理解。
(2)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的感受。
出示投影胶片(2)
(1)要是冬天来了就更好了,为什么?请同学说说、读读。
(2)想象一下这句话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景象。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4段。
1.读第4段。(请学生自由读)
2.学生自学。读一读、画一画众多小泉眼的不同姿态想一想小泉眼美丽的景象。
3.讨论自学收获。
(1)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小泉眼的姿态。
(2)到黑板前画一画小泉眼的姿态。
(3)阳光下的小泉眼哪里美?
4.大泉眼、小泉眼的美不同点在哪?
5.指导朗读描写小泉美的姿态的句子。
四、朗读全文,总结板书,激发情感
(一)概括板书,教师总结全文。
(二)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第三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么美的文章背诵下来。同时学习巩固生字、新词。
二、巩固生字学习
(一)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二)学生自己说说生字字义及记忆方法。
(三)重点书写指导。
幽yōu:注意这个字书写笔顺。
藻zǎo:注意这个字是上下结构。
倦juàn:注意这个字右半部分。“ ”。
三、重点词理解词义并会运用
(一)“幽静、妩媚、晶莹、疲倦”等词在课文中怎样出现的?
(二)说说词义,并说如何运用。
四、指导背诵
本文叙述的线索由三大名胜之一引出趵突泉,由溪水引出趵突泉公园;由大泉眼讲到小泉眼。教师可依此指导分段背诵。下列板书作为背诵提示。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生字词作业。
趵突泉 篇7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四年级下期语文教材的一篇选学课文《趵突泉》。
一、说教材
《趵突泉》是四年级下期语文教材的一篇选学课文。作者老舍用浓墨重彩先容了趵突泉的美与趣,读了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全文以“如果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为文眼,向读者显现了趵突泉泉水清鲜而纯洁,大泉昼夜翻滚、生生不断,;小泉生动可爱、善变风趣的感人画面。文中单单一个“冒”字就值得我们重复品读、欣赏;值得推敲直至存入脑海,以是,我在本堂上主抓这个“冒”字来教学,让学生领会趵突泉唯一无二的特点—冒。
老舍是位语言大家,他用生动、老练、富有体现力的笔触把昼夜冒涌的泉水显如今读者眼前。教学这篇课文,就要从词中品句,句中品文,文中品法,从而引发学生富厚的想象来感觉句子的意思,进而深刻地明白课文的头脑内容。凭据我对我班学生的认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明白有肯定的
基础,但对文字所蕴含的内在实质的把握还是较浮于浅层。因此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理解文中所描绘的趵突泉的特点以及感受它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有一定困难的。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灵活运用合理地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在学习鲸的"呼吸"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在学习鲸"睡觉"这部分内容时,我还让学生通过想象,然后在电脑上画出它的样子,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我还不以学生学懂这篇课文为满足,更以这篇文章作为知识的窗口,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鲸,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说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
生朗读,指导朗读“趵”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今天,我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去领略趵突泉的神韵所在。
解释“趵”:跳跃;[水]往上涌
二、自读预习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大声的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这是一眼这样的泉。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这是一眼的泉”
三、片段选读精心开辟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下列语句:
①“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圈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指名读齐读
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
抓住句中的“见方”、“偏西”、“流向”体会大泉的形状、位置、流向。
(2)出示句子“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指名读齐读
解释“昼夜”、“翻滚”(“翻滚”可以用手势代替。)
“一年四季,昼夜不停”指大泉永远不停的翻滚。
读出大泉的持久和持续不断。
指导读个别指名读
创设情景读:当我们站在翻滚的大泉旁的优雅别致的小亭中,你看到的是:“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3)出示句子:“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①抓住“纯洁”“活泼”“鲜明”理解大泉的清浅。
②抓住三个“冒”理解泉的活力和泉的翻滚。
1).注意“冒”的字形
师: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请大家把这个字写3遍。
2).理解“冒”的意思
师:“冒”是什么意思?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生回答指可能:往上窜翻滚跳跃奔腾钻
3).主干问题: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不急着说,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交流各自的想法。(学生讨论后出现多种说法。)
生1: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
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八个泉呢?所以,你的说法乍一听挺有道理,仔细一想,有点牵强。
师:不过,你提醒了大家趵突泉一个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同时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个“冒”,还让人感觉泉水冒得时间很长很长。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是啊,这是一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的泉读“冒、冒、冒。”
师:这是一眼永远不感到疲乏永远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生3:作者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泉水不断往上冒,冒得很高,速度很快。
师:说的有道理,根据他的回答来读一读“冒、冒、冒”(注意读时速度快一些,节奏鲜明。)
生4:用了三个“冒”,让人感觉到这泉水很有活力。
师:说的好,这是一眼有活力永不停息的泉读“冒、冒、冒”
指导读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学生练读
学生汇报读
趵突泉昼夜如此的冒,一年四季如此的冒,十年也如此的冒,一百年也如此的冒,一千年也如此的冒,师:我感觉这里用三个“冒”,配合前面的三个“永远”和“一个好像永远”,读起来很舒服,很有节奏感,我们一起在来读一读来体会一下老舍先生的语言美。
用“永远……永远……永远……好像永远……”句式说一句话。
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是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句子“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由你不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抓住“神秘”来理解冬天的大泉的美和神秘。
指导朗读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个别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平时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和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大自然的震撼。
四、自学小泉感受有趣
文章除了写大泉的美,还写了小泉的美,自学课文第四段感受小泉的美。
自学点拨:①小泉涌出的水有什么特点?
②理解词语“斜放”“攒”。
③理解并能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总结全文感受文美
《趵突泉》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六、课外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本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景物文章来歌颂家乡的美景
七、板书设计
趵突泉
平时:翻滚纯洁活泼鲜明活力
冬天:神秘
八、评价和总结
在讲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时竣事时,老师对本科的内容和目的完成的环境加以总结,激起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行评价:
1、学生的自学、小组互助学习的环境举行评价;
2、从学生的朗读方面来举行评价,本堂上我捉住学生的认读和诵读来对学生举行勉励并引发学生的朗读本领。
3、就文章的形貌要领来总结全文。
趵突泉 篇8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趵突泉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趵突泉教案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课文是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泉池中的三个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再不断翻滚;小泉眼冒出的水泡隐约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地,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教学目标
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学生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构想
体现以“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准备
录像机、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以读为本,在读中整体感知,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儿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这节课老师领你们到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趵突泉去游览一番,好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放录音:刚才一番游览,说说你对那些景色印象最深?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景点。(读准字音、标出你认为最美的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体会理解。
(一)自由读第一段。
1、谈谈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二)默读第2---4自然段。
思考:这几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1.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看见一幅美的画面谁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
2.播放录像:仔细观察,想想这是在什么地方?(大泉)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泉池的特点:形状见方,占地大。池水的特点:非常清澈。)
3.指名读你认为美的句子,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5.讨论: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趵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6.朗读指导。
7.小泉眼又有一番什么景象?自由读,画出描写小泉眼冒水泡样子的句子?
8.讨论交流:
(1)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2)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用了“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及比喻的手法来写的)
9.指导朗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四、熟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回读全文。
2、请学生谈感受。(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和优美的词语。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挑选几句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总结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熟读课文,复习回顾。
1、听录音,回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写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说说:
(1)大泉眼在什么地方,它冒出的泉水有什么特点?
(2)小泉眼在什么地方,它冒出的水泡有什么特点?
4、读句子,想象句子描写的景象,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出示投影片:
(1)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的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2)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第一句,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泉的特点,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第二句,作者用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小泉冒水泡的样子,体现了小泉的多姿多态,美丽可爱。
5、朗读指导。重点读大泉的美景通过看图学、小泉冒泡的样子。注意语气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指名读、分组读、轮流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二、练习表达。
1、投影出示:描写大泉景色的句子和描写小泉特点的句子。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在描写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趵突泉的美。
三、总结全文、检查背诵。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2、指导检查背诵。
五、总结学习收获,质疑问难。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趵突泉反思《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一、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二、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三,在处理学生理解小泉水泡变化钱姿百态时,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读课文后想象并画在画纸上,然后由学生说一说所画的是哪个情景,这一环节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不还不够明显,还应重新设计,精益求精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趵突泉 篇9
一、激趣导入:
12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了,时光匆匆流逝,2006年就要翻过去了。我们升入四年级已经快半年了呀,谁能说说你在这学期里,都有哪些收获?
其实同学们还有更多的收获,只是我们没有细心去想,在生活中我们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自立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积累的知识也在一天天的增多,在课本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名人,伟人,他们的事迹在启迪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一切一切都能看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进步。谁能说说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写景的文章?
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桂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双龙洞,那奇特瑰丽的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描绘着大自然神奇的景观,我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随作者也走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
同学们,在我国山东省济南有个地方,每年都有无数的中外游客蜂拥而至,那儿到底是什么如此吸引人呢?今天,我们也来观赏一下这举世无双的济南名胜──“趵突泉”。(板书课题)
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感知全文
趵突泉虽然在千里之外,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景,如闻其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们通过读书去认识趵突泉的美吧。
说说趵突泉给你们的印象。用“趵突泉真( )啊!”的句子来表达趵突泉给的印象。
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了趵突泉的神奇美丽呢?下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
抽生回答,师板书。你最喜欢作者描绘的趵突泉的哪一种景象呢?
三、品读课文
(一) 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什么样的地方能称为“名胜”?
(二)泉水
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水的美了。带着喜爱的感情,读读这段话。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美。”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的景色就大大逊色了。
你能不能换个说法表达这个句子的意思呢(因为有了这泉,所以济南才会如此美丽。)
(三)大泉。
1、谁喜欢大泉? 为什么?大泉给你怎样的感觉?你从哪些句子具体体会到的?
“永远……永远……永远……”,体现了在自然的伟大。
“冒,冒,冒” 突出了泉水活泼、鲜明、永不疲乏、永不停歇。
你认为读大泉景色的时候,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壮美、阳刚、)
2、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读到这儿,你想到了什么?(仙境)
怎样才能读出如临仙境一样的感觉呢?(用轻柔、梦幻、神秘的语气)
3、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四)小泉
谁喜欢小泉,为什么呢?小泉给给作者的感觉是 “这比那大泉还有趣呢。”是真的吗?
抽生读小泉的样子。请同学们找找小泉有哪些有趣的形态?4种。作者用什么方法把各种形态连到一起写的?(有的……)
小泉有趣吗?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它的有趣呢?(活泼最后一个“有的”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略的是什么呢?抓住小泉变化莫测的种种姿态。其实有趣的小泉还不只是这些呢,作者没法把它们都写出来,你能想象它们还有什么有趣的样子吗?
四、拓展思维
这样难得的美景也应该让更多的朋友一睹为快,我们现在来根据趵突泉的特点写一段广告词好吗?看谁写的既生动又有吸引力!同学们把趵突泉宣传的这么好,相信看了你们的介绍,会有更多的游客去趵突泉观光的。老师这儿还有一些趵突泉的资料,想不想听听。
五、开放阅读,升华主题
⒈出示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简介》《济南为什么泉多》
有谁真正去看过趵突泉?你既欣赏了闻名天下的趵突泉,又品读了老舍先生的佳作,那这二者之中你更赞赏谁呢?为什么?(正因为老舍先生的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细致描绘才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趵突泉的美和神奇。)。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一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六、总结:
趵突泉那么美。我们一定要珍惜它,保护好它,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欣赏到它的美丽。前些年,由于天旱,加上人工开采地下水过量,以致使趵突泉干枯,近几年来济南人民认识到趵突泉的珍贵,并加以保护,趵突泉才能与世人见面。趵突泉虽与我们相隔千里之遥,但是我们可以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美丽环境天天陪伴在身边。
趵突泉 篇10
趵突泉(课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趵突泉的欣赏
老 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 “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小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新近为增加河水的水量,又下了六根铁管,做成六个泉眼,水流得也很旺,但是我还是爱那原来的三个。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边的棚子都烧了。有机会改造了!造成一个公园,各处安着喷水管!东边作个游泳池!有许多人这样的盼望。可是,席棚又搭好了,渐次改成了木板棚;乡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摊子移到“商场”去(就离趵突泉几步)买卖就受损失了;于是“商场”四大皆空,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趵突泉 篇11
《趵突泉》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趵突泉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趵突泉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二)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济(j!)南”的“济”,是多音字,在这里不要读成“济(j@)南”,当读“j@”时,可以组成“不济于事”、“劫富济贫”等。
“往上蹿(cu1n)”的“蹿”,不要读成“cu4n”。
“千佛(f*)山”的“佛”,是多音字,不要读成“千佛(f$)山”,当读“佛(f$)”时,可以组成“佛教”。
“倒(d4o)映”的“倒”不要读成“d3o”。
“往(w3ng)上涌”的“往”是多音字,这里不要读成“w4ng”。
“数(sh不清”的“数”是多音字,不要读成“sh)”。
“妩(w媚”的“妩”,不要读成“f(”。
“活泼(p#)”的“泼”,不要读成“b#”。
“清清楚楚(ch”的“楚”不要读成“ch)”。
“比较(ji4o)”的“较”不要读成“ji3o”。
2.注意区别以下字的字形、字义:
佛——拂
洁——结
泼——拨
秘——密
摇——遥
妩——抚
扁——偏
倦——蜷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
幽(y#u)静:幽雅寂静。
妩(w媚(m8i):(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开阔(ku^):(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见方: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
水藻(z3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的总称,如水绵、褐藻植物。
泉眼:流出泉水的窟窿。
没昼没夜:没有白天和夜晚。形容不分白天夜晚,连续不断。
腾起:升起。
摇曳(y8):摇动。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2.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那么……那么……”写句子。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再具体形象地加以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浅”“鲜洁”)
怎么理解“清浅”“鲜洁”?
(“清浅”的意思是干净、清澈见底。“鲜洁”的意思是水质鲜活,没有杂质。)
“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妩媚”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妩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作者感到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没有趵突泉,就大大逊色了。)
(三)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三段。
1.教学过渡:作者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趵突泉到底是怎样的“妩媚”。
2.指名读这一段。这一段哪几句具体写大泉?
(3~6句)
作者笔下描绘的大泉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
(看到水从三个大泉眼里往上冒,不断地翻滚。)
写“不断地翻滚”是怎样具体写的?
(“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3.作者一边描绘大泉,一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想象水“翻滚”的样子,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翻滚的大泉给作者和我们的感觉是什么?
(自然的伟大)
4.反复读这三句话,从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感受。
5.在这一段里,作者除了写大泉的景象,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泉池的形状、泉口的位置和水的流向)
6.如果说,平时的趵突泉那么“翻滚”,“好像永远不知疲倦”,那么,冬天的趵突泉怎样呢?
(更好)
怎么“更好”?是一个怎样“更好”的景象?平时的泉“伟大”,冬天的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神秘的境界”)
7.小结:这一段描写趵突泉大泉的美丽景色,突出表现了大泉“昼夜不息”地“翻滚”的自然的伟大,以及冬天趵突泉的神秘感。使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了自然的震撼。
8.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四)阅读学习第三段。
1.齐读这一段,作者怎样从描写大泉过渡到描写小泉的?
(过渡句:“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2.小泉有什么特点?
(多姿多态)
怎么“多姿多态”?作者采用什么句式列举了泉水往上冒的样子?
(“有的……有的……有的……”抓住小泉的种种姿态和变化莫测来表现小泉的“多姿多态”。)
3.反复读这一段,抓住表现小泉不同姿态的词句,仔细品味小泉的各个特点,体会作者赋予的感情。
4.作者写小泉,采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
(比喻)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趵突泉反思《趵突泉》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且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好这篇文章可为今后写景的文章做好铺垫。本文通过让学 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的 情趣。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以欣赏趵突泉的美为线索,结合重点词句朗读品味文本的美,视频短片冲击视觉感官的美,引导参与、自主探究进行教学方法的美。
教学本课,我主要抓住了趵突泉的水、大泉的景色、小泉的美丽这三个重点进行教学,课的开始我直入主题,一问激起千层浪,“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趵突泉的美 丽的?”教学中始终抓一条线索:以“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去它一半的妩媚”为线索展开,并贯穿整个教学,形成一唱三叹、步步深入的效果。我抓住能 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妩媚。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全文笔墨进入课文学 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趵突泉泉,济南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 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定会丢失它一半儿的妩媚。”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又回归到:“假如没有趵突 泉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更体会到趵突泉在济南的重要位置。
这么美的文章,语句精美 吸引读者,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图结合会超越文本的美,我精心制作了课件,有图片,有实景视频,在视觉上给学生强烈冲击升华了文本之美。教给学生把观察图 片、视频录像和理解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多媒体课件,再读读课文,通过看图片和视频录像,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 解,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想像能力,把所见的景色和自己的联想、感受结合在 一起,仔细体会写这些句子的意思。同时,在教学“泉水”这一节中,通过朗读后看录像使学生感受到仿佛在济南美丽的山光水色之中。在教学“大泉的景色”这— 环节中,我要求学生—边描绘泉景,—边想像,最后播放录像,由此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给人以一种神秘的感觉,使学生打开想像的闸门,产生种种遐想。教 学“小泉的美丽”这一节,则具体描绘它的多姿多态和有趣活泼。引导学生充分地想像,拓展他们的思维,在想象课文所描写的小泉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就课文 中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读一读的语文活动中,扎实有效的理解,学生在民主、平 等、开放的教育氛围下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最后播放录像增强学生对小泉特点的理解。对于大泉充满力量的阳刚之美与小泉的阴柔秀美之间的区别,由于学生的生 活体验还比较贫乏,所以体会不深,感受不够,所以在课件制作上我颇下一番功夫,学生在图片及美文的感染下,理解并体会泉的美丽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事物特点 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感到在教授本课时学生读的时间还不算很充分,打算进行仿写也没有时间进行,语文课堂上的课外延伸力度还不够,这都将成为我今后语文教学新的使命。
趵突泉 篇12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自学、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图画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初步学习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3、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祖国的名胜。
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游历的或了解的黄山、西湖等山水名胜的情况。
2、观察挂图,了解趵突泉。(相机说一说山东的一些名胜古迹,如泰山、孔庙、趵突泉等)
3、简介趵突泉和课文的作者老舍。
二、看图。
自学,观察插图。
(1)回顾以前所学的观察方法,说说需要注意什么。
(2)按照顺序、抓住重点观察图片。
(3)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三、自学课文。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2、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检查: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检查正音。
3、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学课文,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3)集体交流反馈。
4、齐读课文,再次理解课文内容。
5、说说趵突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说说什么是名胜,教师让学生区分“名胜”和“古迹”,并简介千佛山、大明湖。
4、说说什么是“单讲”。
5、小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自读课文以后的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2、3、4自然段,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说济南的三大名胜。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检查。
(1)什么样的水叫“活水”?
(2)这一部分写了趵突泉的哪些特点?
3、理解最后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句?
(3)谁能换一种句式来表达?
(4)这句话好在哪里?
三、学习3、4自然段,讲读学生的疑难问题。
1、齐读课文。
2、自读,分组讨论,说说大泉、小泉的特点,交流疑难问题。
3、先由学生讲述对趵突泉的了解。
(大泉有3个,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大泉泉水永不疲乏的在冒,永远活泼、鲜明……)
4、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设计:为什么大泉眼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的在翻滚?为什么看了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正眼去看?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一种神秘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
教师予以综合:(1)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2)大泉、小泉给人什么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
5、学生解答问题。
(1)大泉的特点:永远不停的冒(翻滚),泉水活泼、鲜明。
(2)小泉的特点:不断冒出各种形状的水泡,优美,有趣。
(3)大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自然的伟大。(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小泉给人的印象:令人感到优美、有趣。(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选择优美的段落背诵。
四、总结。
1、集体小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2、教师总结。
板书:
1、趵突泉
纯洁
大泉――伟大
活泼
鲜明
大鱼吐水
美
小泉――有趣
一串明珠
一串珍珠
一朵珠花
趵突泉 篇13
【设计一】
一、看图导入,初读课文
1、(出示课本图片)这是一池泉水,它在山东济南市。看,中间有三股泉水在向上冒,这不是人工喷泉,而是自然的喷泉。这里很美,来这里观光游览的人很多。小亭子右侧的碑文上写着“第一泉”,左侧的碑文上写着“趵突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看图学文《趵突泉》。
2、初读,做到不漏读、不错读,教师组织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句子。
3、再读,边读边思考边动笔,理清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
二、模拟景象,理解课文
1、在水槽中放入半槽清水,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口上装一根导管后扎紧扎严,放入水槽中。
2、让学生用手由轻到重,用力按压装水的塑料袋。怎样才能使水向上“冒”,说说“冒”水时导管口的方向冲哪儿?用力情况怎样?(可以反复做这个模拟实验)
3、一般情况下,喷水口必须向上,而且压力很大时,才能在水面上产生“冒”的景象。我们按压的仅仅是一个小塑料袋,而且是用了一时的力量,让它产生“冒”的一时情景。而趵突泉的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不疲倦。现在你对大泉 “冒” 的那种自然力量有什么感触?
4、下面老师让大家也来想办法,模拟一下小泉里水泡情景--吐水、明珠、摇动、珠花等。请根据课文内容,想一个什么办法来模拟这个景象呢?(学生会想到:用导管向水槽中吹气;往水槽中放置一块干燥的砖头或土块;给水槽底部加热……)
5、学生模拟设计后,分组交流,在充分讨论后,各组推荐代表汇报。
6、理解“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为什么说更有趣?注意适时引导学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像……”等词语把模拟景象中观察到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说清楚。
7、回想生活经历,自然物被雾笼罩时的迷人情景,推想趵突泉冬天水上起热气情景的神秘之美。
8、趵突泉美不美?为什么说“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三、拓展练习,感悟方法
1、根据图画或模拟景象,任意选一个题目写一个片断。⑴ 神秘的大泉;⑵ 迷人的小泉;⑶ 我心中的趵突泉。
2、播放录像片《泉城》,让学生欣赏具有“泉城”美誉的72泉风光。
⑴ 片中的哪个镜头最吸引你?
⑵ 截取片中的某一个泉景作内容,说说它的美。
3、选择方法,实际练习
⑴ 我们家乡是拒马河的源头,是涞水县涞水河的源头,所以把我们县叫涞源县。请大家到拒马河源头去观察欣赏,然后把你观察到的泉水美景用文字描绘出来,介绍给大家。
⑵ 我们县正在申报立项建造石门人工湖,根据你所学课文内容,请你参照《趵突泉》的美景,参与设计模拟人工湖的建造格局。
⑶ 介绍或设计模拟的方法自己决定。上述两道题目是“长效作业”,可以在课外完成。
【设计二】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乾隆皇帝到山东济南的游玩时,看到趵突泉的美景,心血来潮,提御笔封此泉为“天下第一泉”的故事。还有人说“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趵突泉真的这么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爷爷写的《趵突泉》。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学生带着要求学课文(拼读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把课文与图片对照,想想文意)。
2、交流自学情况:课文写了哪两种泉?多少个大泉,多少个小泉?是怎样的大泉,又是怎样的小泉?
三、抓住结构,概括段意
抓住“大泉神秘”“小泉有趣”这条主线,引导学生研究:⑴ 课文分段;⑵ 段意的概括;⑶ 主要内容的归纳。
四、专题研究,理解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围绕怎样感受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请你任意选择你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析给大家听。
1、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应当怎样讲析。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划出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能体现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的句子,“研读”领悟这些关键词语的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泉的喜爱之情。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教师巡视指导,掌握自主研读情况。
3、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学生把这个自读过程具体说出来参加课堂交流;教师随机作点拨、深化和评价。
五、开放阅读,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课外阅读资料--《趵突泉简介》《济南为什么泉多》等,让学生阅读。
2、查找有关天下第一泉及千佛山、大明湖的资料,并阅读交流。
3、泉,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并不陌生。然而,在语言大师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美。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一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点评】
两个设计的共同点:
1、在设计理念上,这两个教学设计都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方法上,设计一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参与大泉“冒”水的景象模拟,独立完成小泉水泡的多姿多彩模拟设计;设计二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以一课一问取代了传统的情节分析、烦琐提问这一难以突破的课堂模式,把课堂学习的时空真正还给了学生,以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这都是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在课程开发方面,都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语文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
4、在语文素养方面,都注重让全体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通过独特的自身体验,提高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
两个设计不同点:设计一一改循序“分析”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或实践能力。开发地域课程资源,介绍拒马源头的泉水美景等等,突出体现着创新与实践的课程理念;设计二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研读,从而形成自学自悟活动,把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价值取向突出。这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趵突泉》的理解,而且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开拓了阅读视野,使他们终身获益。
趵突泉 篇14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大泉、小泉的美以及泉水在济南的重要性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大泉小泉的特点
2、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泉
你们知道哪些泉?它是怎么样的?用一句话简单说一说
2、刚才所说的这些泉都非常独特,今天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泉中之王”趵突泉(板书)
谁认识它?念念它的名字
齐读
趵突泉是一种怎样的泉啊?趵――跳跃
3、这“泉中之王”住在哪儿,你知道吗?
出示: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并称为济南的三大名胜。
4、这趵突泉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让我们赶紧到课文中一睹为快吧。
二、初读感知
1、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边读边画出描写泉水的词语
2、交流:这是一眼 的泉。
3、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文中也有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它的赞美
出示: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
三、品读,感受大泉之活力
1、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词语
2、交流反馈
①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a.哪些词让你觉得美?(翻滚)
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翻滚?像什么?(沸腾的水)
b.昼夜不停、一年四季
谁来说说什么是昼夜不停?能用你自己话说说吗?
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永远”。
c.指导朗读
②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象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a.从这句话看出大泉有什么特点?(活泼、纯洁、鲜明)
b.从哪个字感受到它在“跳”?(冒)指导书写
给它换个字?(钻、探、伸……)解释“疲乏”
你感受到什么?
c.师生合作朗读
四、品度第四段,体会小泉之有趣
过渡:三个大泉是那么的活泼,旁边的小泉又是怎样的呢?默读第四段,找到小泉的特点。
1、交流
①小泉的特点:有趣
②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a.把你能看到小泉在“跳舞”的词画出来(吐、走、摇动、挤)
b.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c.补充有的……后面的内容
d.用一个词来形容小泉们跳舞的情景(姿态不一)
e.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拟人、比喻、排比)
f.指导朗读
五、课外拓展
从老舍先生优美的字里行间我们就已经感受到大泉的活力、小泉的有趣了,现在想亲眼见识一下这位“泉中之王”吗?
1、播放图片、简介
2、总结: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这“泉中之王”梦幻般的美景已经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了,但愿以后能有机会身临其境去和它做个亲密接触。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教学反思]
趵突泉》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要求精读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了趵突泉大泉和小泉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趵突泉的赞美之情。课文先介绍趵突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突出了趵突泉在济南风景名胜中的地位。然后依次描写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
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看图和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培养爱美的情趣;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一、抓重点句,贯穿全文。
我抓住能够贯穿全文的重点句“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层层深入学习挖掘文章内涵。从文章开头质疑为什么三大名胜趵突泉却占据一半进入课文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到老舍爷爷游览了趵突泉后,怪不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欣赏完大泉的气势美,小泉的姿态美后,再次诵读“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时加深对此句话的理解、感悟。而在学完小泉的有趣之后,有回归到:“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一次次的回归,让学生逐渐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二、课后整体感悟。
课已经结束了,静下心来反思这一节,有欣慰,也有遗憾。
1、课前引领学生拓展性阅读不够,因此孩子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影响学生更好的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
2、小泉一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启发引导的还不够,一方面省去的是前面出现过的小泉有趣姿态,另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的无尽遐想,当时我只考虑到了后者。我觉得每一次试讲都促使我更深入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都能帮助我更深入地挖掘教材、把握教材,更好地体现教材的弹性,在今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在处理学生理解“冒,冒,冒”时,我设计师生合作朗读环节。但由于之前引导不到位,学生没有完全感悟到三次冒的语气其实是越来越强烈,所以效果不够明显,还应重新设计,精益求精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趵突泉 篇15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仔细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要求:想像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想像文章所描绘的画面,学校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述方法;图文对照,通过看图,加深对描写大泉和小泉的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的特点写清的;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仔细体会写联想和感受那些句子的意思。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
1、 同学们知道山东济南的别称是什么吗?(泉城)为什么会有这个别称?
2、 学生介绍收集到的关于材料。
3、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适当给予补充。
二、 看图想像
1、 请同学们自己看图(出示投影),你打算按什么顺序观察图画?
2、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给予提示,鼓励观察方法的多样性。
3、 老师在肯定观察顺序的基础上点拨:观察时除了注意观察顺序外还要注意什么?
4、 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结果自己先仔细观察图画,小声说说观察所得。
5、 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 检查学习情况。(度字音,辨字形)
3、 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共同学习词语。
4、 逐段读课文,理清各段的内容
四、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 读第一段,把句子换个说法。
2、 学习第二段
a、 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b、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说明什么?
c、 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一、投影出示“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根 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引导抓关键词进行体会:定会、一半的美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游览趵突泉,看看它到底是怎么美。
1、 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一共有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
2、 老师适当点拨个别句子
3、 总结出大泉的特点:有气势,很壮美。
4、 请一个学生有感情的读本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自己在泉边,想像看到的美景。
5、 老师课件出示大泉的样子,对照自己的想像是否有不同于图片的,可以发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让我们看看池边的小泉是怎样的
1、 请自己读这段课文,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写什么?
2、 通过什么来表现小泉的有趣?点拨使用了比喻的方法,用上了“有的……”句式
3、 启发大家想像,水泡还有些什么样子的?
4、 学生动手把不同形态的水泡画下,展示给同学们看,进行说话训练。
5、 朗读训练体会有趣
五、 请同学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段,有什么好办法把这段背下来。
六、 同桌互相背,比比谁背得快,正确。
趵突泉 篇16
教学目标 :
1、知识掌握目标:
(1、充分有感情朗读这篇课文。
(2、欣赏美文佳句。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3、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
(1、趵突泉泉水有何特点。
(2、有关趵突泉的历史故事。
教学重点(即难点):趵突泉泉水有何特点。
创新点: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美句,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新课:
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有着古老的历史文化,风景名胜而骄傲.济南有闻名全国的泉城之美称。趵突泉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权。著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的描写使我们如临其景。请同学们走进大师笔下的趵突泉,走进我们自己发现的趵突泉吧。
请大家先共同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感悟文章的美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全文朗读,在读熟读通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语句抄录下来。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喜欢的原因。
2.根据自己选择的任务选择资源,利用老师给与的资源,或自己搜集到的资源整理复制有关趵突泉内容的资料。
3.各组合作汇总进行材料整理。注意不要大篇幅的复制,注意语言的修改。
4、小组合作,整理成展示的文稿,从不同角度给大家讲一讲你对趵突泉的认识。
5、根据全班汇总,小组合作做一份有关趵突泉的综合小报。
三、总结全文:
学生通过读、找,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带给我们的享受。在共同合作中能找到更多的有关趵突泉的知识,探究趵突泉的过去和现在,从而更深的去热爱自然,享受自然,有自己的笔去描绘自然。
趵突泉 篇17
一、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趵突泉公园,突出了池中的三股大泉,大泉冒出水面,在不断翻滚;小泉冒出的水泡隐约可见。泉池中的水清澈见底,池中有游鱼,池边有凉亭、垂柳。
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细致的观察、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读写“趵突泉、纯洁、疲乏、水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看图,师生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1、出示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你是哪儿知道的?
2、老师介绍趵突泉:趵突泉公园位于济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趵突泉公园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
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历史。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历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诸如曾巩、苏轼、张养浩、王守仁、蒲松龄等都有吟泉佳作和美文。
3.作者介绍:老舍(1899―1966)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校长。 1922年到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教,并在燕京大学读书。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66年8月因“文革”遭受迫害,不幸含冤去世。
二、对照图画,初读课文。
1、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4、请学生放声读读课文,再对照看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不懂的句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 理清文章顺序,抓住文章重点。
(西门桥 溪活水 大泉 小泉 重点:对大泉、小泉的描写)
(1)既然济南有三大名胜,作者为什么“单讲趵突泉”?
(2)假如没有这泉,济南真的会失去一半的美吗?
假如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一半的美。这是作者对趵突泉的整体感受,从作者的感受中,可以体会到趵突泉对济南的重要。济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号称天下第一泉。
仿照这一句式,学生填写:假如没有这大大小小的泉,济南定会丢失(全部的美)。
(3)大泉、小泉各有什么特点?
四、巩固练习。
1、认真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二、小声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趵突泉的那些美景?各抓住什么特点来介绍的。
2、小组讨论。
3、学生发言。
4、师生共同回答。
二、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思考:看到大喷泉,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
(3)用铅笔画出文中描写作者的感受的句子。
(4)讨论重点句子:
“一年四季……翻滚”“你立定呆呆……正眼去看”“不由……神秘的境界”“泉上起了……飘荡着”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作者在观察、欣赏三个大泉时的感受,从三个大泉的喷涌、翻滚中,作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不敢正眼去看”,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表现三个大泉震撼人心的美。
“永远……永远……永远……”排比句式具体表现作者从三个大泉体会到的大自然的伟大。从作者的独特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三个大泉的壮美。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学:(标出这段共有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齐读这一部分
(3)“有的大鱼吐水……雪白”体会小泉的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作者运用比喻手法来写小泉,既表现了小泉的特点,又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小泉冒水,作者觉得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从作者的感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小泉的秀美。
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还有很多小泉作者没有写出来,你能想象出它们的样子吗?
老师提示,,小泉中有叫金线泉的,会是什么样子的?有叫螺蛳泉的,又会是什么样子的?
(4)这么美的趵突泉在济南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请大家读一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讨论。
三、合作探究,感悟不同
找出描写大泉、小泉特点的词语,说说各有什么不同?
四、朗读指导:大泉表现的是一种壮丽、阳刚之美,朗读要有一定的气势;小泉表现的是一种秀丽、阴柔之美,要读得活泼一些。写大泉的文字中,有一句是写冬天大泉的情景:“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要读得轻些、慢些,仿佛真的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激趣深化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有很多有名的风景区,就名泉来说,除了济南的趵突泉,你还知道有哪些名泉?(无锡的二泉映月,杭州的虎跳泉)
六、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