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通用16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不够齐!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这下整齐了!知道我姓什么吗
师:刚才听一位同学说了,哪一个"李"
生:木子李.
师:木子李.李是中国第一大姓.全国有一亿多人姓李,将近占十分之一.现在舞台上有多少姓李的啊,至少有4,5个吧
生举手(只有1人).
师:只有一个.温州的还少,有一次我去上课,居然一个姓李的也没有.发现一个姓氏分布不均衡,北方姓李多,南方少.
师:知道我姓什么了,该称呼我什么
生:李老师!
师:你姓什么
生:姓陈,陈子豪.广济中心小学404班.
师:我没听清.讲话时要把舌头,喉结一起用力,请再说一遍.
学生重复了一遍.(说话清楚,响亮多了)
师:为什么404班中间加了个0 有10几个班级吗
生:不是的.
师:你们学校有先见之明,给预留了吧.
师:同学们,高兴吗
师:热烈鼓掌!
师:我有了第一个朋友,是男朋友.
学生大笑.
师:请你说!
生:我叫毕宁宁,毕业的"毕",宁波的"宁".
师:舌头,喉结一起用力,把话说清楚.
师:我有了第二位朋友,是位……
生马上说:女朋友.又是一阵大笑.
……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跟我们学习的课文有关,一大一小.我们用它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10磅重,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有人做过实验吗 用什么做的
生:做过,用书.
师:结果呢
生:同时落地.
师:书摔坏了吗
生:是的.
师:最好不要用书,要摔坏的.
学生狂笑.
师:没有做过实验的,请看我的演示,我把这两个球从同一地方下落,前面的同学看是否同时落下,后面的同学听是否只有一个声音.
师做两个球同时落下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
师:是同时落下,听到一个声音吗
生:是的.
师:这个结论,可概括成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课文题目.
生齐说,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落下
师指"着"问:这个字你们读(zháo),一般书面语中读(zhúo),哪一个对
师:一般在口语中读(zhao),在课文中读(zhuo),两个都对,使用场合地点不一样,音有变化,齐读课题.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同时着地,是一个普通的物理现象,对现代人来说非常普通,没有人感到惊讶.但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的欧洲,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理解词语"信奉"
师:课文几个自然段 (6个)讲人们相信亚里士多德是哪个自然段 (第2自然段)
师: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 把这段话从头读,这里有个词语是
生:信奉.
师:"信奉"是不是相信
生:不是近义词,写了人们对他相信,但信奉又不单是相信.
师:有相信的成分,还有什么成分,这个"奉"怎么去理解
生:是奉承的意思.
师:不是阿谀奉承,会是什么呢
生:听从他说的话.
师:只要是他说的,就相信,那就是尊奉!只要你说的,头脑还思考吗
生:不思考!
师:这就是尊奉!这就是信奉!再读这个词语.
齐读.
3.指导责备语气.
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到什么程度 谁用课文中的话来读
生读文中句子.[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 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师:当别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话表示怀疑的时候人们就会责备他,责备的语气该怎么读
生读.(没有责备的语气,较平淡)
师:你这个不是责备,而是提醒.
生再读.
师:你的语气比较平和,是疑问,但比刚才那位好点了.
再指名生读.
师:好一点了,但还是有一点温柔.
生再读.
师:她读得好一点了,你读时,就用眼睛看着我,我怀疑亚里士多德,两眼怒视着我,你就冲我说.
生再读,读出了厉声责备的语气.
师:这个语气就叫——
生:责备!
师:大家一起对着我说!
生齐读.
师:一个人怀疑,会有多少人责备
生:所有人!
师:有多少人信奉
生:研究科学的人!
师:是所有研究科学的人!
三. 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么下落,读吧!
一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这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一起读!
师:他只是举了个实验的例子,他想说一个什么观点 提炼出来.
学生:球落地和重量有关.(师举球)
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个10磅,一个1磅,谁来做这个实验
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实验.
(一男生举球,不撒手,演示亚里士多德"想象中的落地过程,但只是演示了大球快,小球慢的现象,而没有演示出速度之间的10倍的差异.)
师:对吗 (不对)快慢对吗 (对)小下的速度是大球的十分之一,对吗 再请一生上台演示.(师先示范,举小球,如果大球一秒,那么,小球需要10秒,请大家数数,在学生的数数过程中,教师演示一大一小两个球的落地情况.
师:我们看到了亚里士多德想象中两个铁球落地的情形,再读这个段落.
生读.
师:听老师读,(重点强调"轻"与"重"10和1的对比,强调了"同时".请你读!
一生读.读出了对比.
师:挺好,齐读!
师:这样就读出了情景,读出了亚里士多德通过例子要说明的观点.
2.理解伽利略的思维过程.
师:没有人怀疑这个观点吗 当时有个就伽利略的,年仅25岁,是个数学教授,没有名,没有地位,是个平凡小辈,就是他.
师:接着读,想想伽利略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快速浏览,把有关信息提炼出来.
师强调:现在不是一般读,快速浏览,提炼信息.
生回答:先是产生了疑问.
师:"产生疑问"是你提炼出来的.
师板书:怀疑
生继续读句子.
师:有个词语你读得很准确"试验".
板书:试验
师:"实验"和"试验"有什么区别
生:实验就是不知道的,我们去做一下.试验正好相反.
师:你正好说反了,"实验"是知道结果,"试验"是在不知的状况下,懂了吗
师:概括一个词语,这就是一种重要的抽象能力,很重要!一边浏览,一边提炼.
师:我们来品读这一段话,看看伽利略怎么思考的.既然是品读,要一边读,还要揣摩内心深处,看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
师:思考过程谁来读下!
生读.
师:读得特别流畅,接着读.
生读.
师:这段话读得特别流畅,并不一定代表理解深刻,听老师读.
师读,边读边问:哪两个铁球,谁比谁快
师:你们也这样读,一边读,一边想,待会有问题问你.
生快速读,一个学生很快举手.
师:有些同学混淆了"读","念".把你的声音用器官发出来,叫"念",一边想一边读才叫"读书".
生继续读.
师:这里的"事实"指得是
一学生马上举手,但表达不清.
师:第一个举手并不一定正确,你还没想好,等会再举手.
这个题目是难点,学生说不出来.
师:读这段话,"一个事实"露着,但没有直白表达出来,"一个事实",即使课文读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清楚.
师:同学们知道,品读并不容易,得出的2个结论你知道吧!
师:事实是什么
师:这个事实,不是真正的事实,是设想的情况,10磅与11磅重的同时落下,这是事实.
师:11磅的铁球比10磅的慢,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谁拿着铁球一步一步来说
生演示:左手大的,右手小的.
边说:1磅慢,10磅快,小的慢,大的快!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师:谁来演示第2个结论,11磅的比10磅的快
生左手拿11磅的,右手拿10磅,说:亚说1磅比10磅慢,把11磅看作一个整体,应该11磅快,跟前面的矛盾了.
师:你仍然在强调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来问几个同学,你推到的对吗
生:对!
师:怎么会不一样的结论,哪里出了问题
生:是依据!
师:伽利略在使用调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时候,是否认为他的观点正确
生:不是的,相信了就不会怀疑!
师:在思考过程中确定是正确的吗
生:不是,他用了一个"如果"
师:你非常了不起,你关注了"如果"这个词语,想想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假设,设想等.
师:这些词语都不是确定的,即使伽利略运用,也不相信是正确的.
师:读出这种假设.
个别读,齐读.
师:一句话经得起推敲,就是正确的,反之,就要怀疑,那么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亚里士多德.
四. 导读第四自然段.
1.总结试验特点.
师:亚里士多德说的话被人们信奉为真理,而伽利略只是个25岁的平凡小辈,在他的心里,两者是一高一低吗
生:不是!
师:是平等的,再读这句话,读下去!
生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
师:这样的推理非常严谨,推理的过程就叫——
生:试验.
师:说他试验的句子只有一句,谁来读
课件出示句子,生读.
师:读得还不够熟练,齐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2
师:小朋友们,我来给你们上课之前,你们老师是怎样向你们介绍我的?
生:老师说您是深圳名师。
师:真是这么说的?
生:真的!
师:也就是说,我是深圳的一位有名字的老师,简称名师。是这样的吗?
生:(笑)不是。
师:那你们说说我这个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我觉得您应该是学问非常棒的。
师:什么都知道?
生:对。
生:您是满腹诗书,谈吐文雅。
师:你真会说话,看来你才是满腹诗书、谈吐文雅。
生:谢谢老师,不,谢谢大朋友。
师:客气了。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我的“满腹诗书”?
生:(齐)想!
师:那我就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愿意听吗?
生:愿意!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背诵一遍:《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错了。
师:错了?名师还会错?哪儿错了?
生:大朋友啊,你把最后一句给背错了。
师:那最后一句应该是什么?
生:哦……我也记不得了。(笑声)
师:能发现错误已经很不简单了。谁记得?
生:应该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谢谢你!“满腹才华、谈吐文雅”的“深圳名师”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竟然背错了一句。从这件事情中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中悟出点什么来了?
生:我明白了,人不都是十全十美的。
师:说得好!你像一位小哲学家。
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说的话是全都对的。
师:哎呀,了不起!又是一位小哲学家!这位同学是借用了课文当中的一句话,把它变化一下,来说明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学以致用,会读书!请小朋友们浏览课文,找到这句话,把它画下来。(生浏览课文、很快找到并画了下来。)
师:请大家齐读。
生:“这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读得真好。经过学习,大家已经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而且能把这个道理和“名师”犯的错误结合起来,产生了我们四⑴班的两句很有哲理的话。不简单啊!谁能把这句话所在的自然段读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声情并茂!谁能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这一段是写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师:言简意赅!现在我想再问你们几个问题,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生:伽利略。
师:伽利略在向谁挑战?
生:亚里士多德。
师:伽利略认为两个铁球从空中落下会同时着地,落下的速度和铁球的轻重无关;而亚里士多德是怎样认为的?
生;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从空中落下的速度不一样。
师:就是说一个快……
生:一个慢。
师:好!这一课我们就学完了。大家可以回去了。
生:啊──?
师:怎么,有疑问吗?
生:有。
师:大家看,上节课大家把课文读熟了,主要内容大家了解了;中心思想大家也明白了,还有什么要学的吗?(生互相观望)
师:不是学完了吗?
生:没有!
师:那还有什么要学的?请你说。
生:还要朗读课文。
师:光是朗读吗?
生:还要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生:还要通过朗读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师:对。说得很好!
生:我认为有两点:第一个呢──(笑声)是边读边学习生字;第二呢,是了解课文的细节。
师:也就是学习课文中具体细致地描写?
生:对。
师:你概括地很好。思维不但敏捷,而且有很强的逻辑性。将来会成为伽利略一样的数学家。但是,作为朋友,得给你提一个小小的建议。
生:请。(笑声)
师:上节课大家学过生字了,现在再学习生字,岂不是要把我们上节课的劳动给抹煞了?
生:好的。我接受。老朋友厉害!(笑声)
师: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朗读课文、品味课文?
生:是。
师:现在大朋友想告诉大家一个新词儿,愿意学吗?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笔,把这个词记下来。这个词叫“朗读感悟”。感,是情感的感、感受的感;悟,是觉悟的悟、领悟的悟。
生:(边写边说)悟出一个道理的悟,把语文的“语”字言字旁换成竖心旁。
师:对。真聪明!
生:老师,我已经感悟出来了。(笑声)
师:啊?你感悟出什么来了?
生:我感悟出为什么编辑叔叔要我们读这篇课文了。
师:请你说说。
生:有两点。第一点,就跟您刚才说的一样,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第二点,就是要我们从课文的中心、课文的重点里面明白一个道理,也就是这里: “这时,大家才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勇于挑战一个事实……
师:挑战权威。
生:对,要勇于挑战权威。你要是觉得他不对,就可以反复做试验,让事实去战胜他。
师:说完了吗?
生:说完了。
师:请坐!(激动地)同学们,对她的这个发言,我不作评论。我想请大家从课文的第一段中找一个词来评论她。请默读第一段,找到这个词并把它画下来。
师: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哪个词?
生:“辩论家──”
师:对!正是这个词。这个同学说话思路清晰、抓住了要点,要是辩论起来一定会有理、有节、有据,就是伽利略先生在世,恐怕也要畏惧你三分。(笑声)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像伽利略一样,当一次辩论家?
生:想。
生:老朋友,辩题是什么?
师:辩题就在眼前。请小朋友们看黑板。伽利略认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来是同时着地,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一快一慢。假如亚里士多德就在我们面前,你们敢不敢当一次伽利略和他辩论一番?
生:敢!
师:那好,愿意当伽利略的举手。
生:(绝大多数都举手。)
师:怎么有几个不举手,不敢吗?请那位小朋友说说为什么。
生:我怕想不出来。
师:哎呀,想不出来怕什么?看看咱们是怎么坐的──整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可以帮助你嘛。再说,还有我这个大朋友在呀。作为大朋友,就是要在你们不会的时候、在你们想不出来的时候帮助你们的呀!还怕吗?
生:不怕了。
生:我想当亚里士多德。
师:好啊!
生:我也想当亚里士多德。
师:可以呀!还有谁想当亚里士多德?(又有5个人举手)
师:一共有七个人愿意当亚里士多德。看来亚里士多德这边的力量有点弱。这样吧,我也当亚里士多德,来帮助你们。
生:老朋友,我想发言一下。
师:好的,请讲。
生:老朋友,我想告诉你,不用你帮!我们这几个人都是班里有名的辩论家。我担心,如果我们几个人都当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比起来,好像就有点不平衡了!(笑声)
师:你是说你们的力量很强大,伽利略这边不行?
生:当然了!
师:别忘了,亲爱的小朋友,我老朋友还在这儿呢!如果你们的力量强大了,我将毫不犹豫地、义不容辞地加入伽利略的行列。服不服?不服咱们就开始辩!
生:大大大大……大朋友,我想发言。(笑声)
师:别急,请讲。
生:我说一句话,啊──我觉得,就是您加入伽利略的行列可能也辩不过我们。(大笑)
师:好啊!现在,坐在那边的“伽利略”们,过来,坐在我们的队伍中。请“亚里士多德”们都坐到那边去。(笑声)既然你们说自己是班里的辩论家,那我就帮助伽利略,不管你们了。
生:好的!
师:注意,今天咱们不辩论别的,只辩论两个铁球落地的问题,明白吗?
生:明白。
生:老朋友,给我们一点时间讨论一下好不好?
师:当然!现在你们就在这儿小声讨论。我要和伽利略们一起大声讨论。你们都是哲学家,我们的大声讨论应该不会影响你们是不是?
生:没──错!
师:当然,我们没有防窃听设备,欢迎你们“密谋”的同时,窃听我们伽俐略的机密!
生:哼,谁听!
生:(小声而神秘地)唉,要听!知彼知己,百战不台。
师:(对着该生的耳朵)百战不殆。
师:伽利略们!(笑声)大家注意了。亚里士多德可是被马克思称赞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我们可得小心了!
生:不怕!
师:怎样才能把他打败呢?我们必须先找到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观点,找到他的漏洞。大家能不能找到?
生:能。
师:现在就请各小组开始读书,找。(学生分组读书、讨论)
师:要先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找到,读熟了,才能找到他的漏洞;然后再找到伽利略的观点,读熟了,理解了,就可以和他们辩论了。(学生继续读书、讨论)
师:谁来读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生:“两个铁球……速度是一磅重的十倍。”
师:伽利略的观点呢?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师:为什么?
生:这是伽利略做实验得出的结论。
师:实验之前,他是怎么想的呢?
生:“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师:请等一等。这句话的意思大家理解吗?
生:理解。
师:如果10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是每秒10米,那一磅重的铁球下落的速度应该比每秒10米慢还是快?
生:慢。
师:那大约是每秒几米?
生:8、9米。
师:好,就当是9米。请接着往下读。
生:“……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重的铁球快。”
师:谁能用一个数字表是这句话的意思?
生:11米。
师:对。每秒11米。一个事实中得出了两个结论,大家看出亚里士多德话中的漏洞了吗?
生:前后矛盾。
师:对。前后矛盾。这就是我们攻击他们的重磅炸弹。厉害吧?
生:厉害!(笑声)
师:我们还有一个重磅炸弹,谁知道是什么?
生:做实验。
师:对!真聪明!用事实把他反驳的哑口无言。各小组做做实验吧。(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实验)
生(亚):喂──,伽利略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师:再等我们一会儿吧!
生(亚):既然“老伽利略”说了,那就再给你们一分钟吧!(大笑)
师:谢谢“老亚”先生!(笑声)但是一分钟不够。给我们3、4分钟,让我们把课文再完整地读一遍,好不好?
生(亚):读吧,读吧。
师:伽俐略们,咱们赶快再把课文完整地读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小心被亚里士多德钻了空子。(生(伽)读课文,生(亚)慢慢地也跟着读起来。)
师:好了,现在,我宣布辩论大赛开始……
生(亚):老朋友,你们一定会输!
师:没经主持人允许,随便发言,扣1分。
生(亚):那你们准备的时间长……
师:又随便发言,再扣1分。(“伽利略”们鼓掌)
生(亚):我有意见。
师:请讲。
生(亚):我宣布,扣伽利略5分!(笑声)
师:呵呵,你宣布没用。我,才是主持人!(“伽利略”们再次鼓掌,“亚里士多德”们做鬼脸。)好了,开个玩笑。都不扣分。现在,辩论大赛正式开始。亚里士多德为正方。伽利略为反方──
生(亚):耶──!
师:注意,反方不是错方!(笑声)请正方先发言。
生(亚):我发言!伽利略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师:停。亚里士多德先生,我只听说您是伟大的哲学家,可没听说您是逻辑学家呀?(笑声)
生(亚):那就是您的无知啦,老伽利略先生!
生(伽):你们骂老师!
师:我提醒正方辩友注意:辩论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笑声)
生(亚):(作揖状)抱歉!连马克思主义都支持我们!支持你们吗?
师:请正方辩友注意,是马克思先生赞扬了你,赞扬你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支持你。马克思主义支持的是天下受剥削的劳苦大众,提倡的是共产主义,比如,我们少先队员就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
生:(齐)准备着!
师:对。请接着发言。
生(亚):我出了很多很多的书,你们有吗?(笑声)
生(伽):你知道吗,我25岁就当了数学教授,多了不起呀!(笑声)
师:是啊,你都到老头儿了才出了书,我们25岁就当了教授,多厉害呀!(“伽利略”鼓掌)
生(亚):25岁当数学教授有什么了不起?就一个数学家。我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我是科学家、逻辑学家……(突然转向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家?(大笑)
生(伽):“老人家”。(笑声)
师:注意,逻辑学家不对。他是哲学家、科学家。
生(亚):我想发言。
师:请。
生(亚):虽然我比较老了,但毕竟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我的哲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师:我们先为他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句精彩的语言鼓掌。不过,前无古人是对的,但后无来者就错了──马克思就是伟大的哲学家。好了,我们不要再为什么家兜圈子了,我们该谈谈铁球落地的问题了。现在请正方说说你们的观点。
生(亚):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脱手落下来,一定是10磅重的先着地,而且速度是1 磅重的10倍。老朋友,我还要接着发言。(笑声)
师:对不起。按照规则,应该让反方发言了。
生(伽):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重的铁球快。作为一个哲学家,你不觉得你的话前后矛盾吗?(掌声)
生(亚):我的话就是真理!
师:你说这话就是不讲理。(笑声)
生(伽):什么真理?你们做过实验吗?
师: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生(亚):我们做过实验。
师:请演示你们的实验。
生(亚):我的实验你们无法看见。因为它在我的脑子里做过很多遍了!(笑声)
师:光在脑子里想,那是虚的,不真实的。
生(亚):我的脑子是真实的。这就是真实的。
师:难道你现在在脑子里一想吃麦当劳,你就真的吃到麦当劳了吗?(笑声)
生(伽):请看看我们的实验吧!(用粉笔做实验,实验成功,一片欢呼。)
生(亚):虽然伽利略的试验比我们厉害,但是,我要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哲学家的味道。
师:请讲。
生(亚):我没有现成的证据,没有取巧的逻辑,我是一位开拓者,我希望各位读者承认我已成就的,原谅我所未成功的。
师:很有哲理!
生(亚):老朋友,他是抄的,我看见了。
师:呵呵,开始内讧了。从哪儿抄的?
生(亚):《大百科全书》。
师:好!不光爱读书,而且做笔记,还能运用。大家要向他学习!请你回去做一件事,把这句话抄在黑板上,让每个同学都读读,好吗?
生(亚):(兴奋地)好的!
师:好了,小朋友们,辩论大赛到此结束。现在我宣布比赛结果:经过理论与实验的较量,伽利略们胜利了!
生(伽):耶──!
师:但是,从辩论口才和技巧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们技高一筹!
生(亚):耶──!
师:主要是他们平时看的书多,脑子里的词汇丰富。如果请大家把今天的辩论大赛的情况写下来,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下课。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3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两个伟人,一个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另一个是十六世纪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这两个人都非常博学多才,也给人类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却是这样认为的:“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同时出示这两句话)他们谁说的对呢?
(生有的说亚里士多德对,有的说伽利略对,还有的则拿着自己搓的小纸团在做实验。)
师:同学们,两个都是权威人士,都是人们敬重的伟人,对于他们说的话,我们不要一味的去猜测,我们应该像一样动动手,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生通过试验找到正确答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看来还是伽利略胜利了。那么伽利略是怎样知道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处同时落下来,会同时着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请大家自主阅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句子、读通课文。
师: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封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的疑问是这样产生的:他觉得如果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这怎么解释呢?
生:我知道了伽利略为了找到正确答案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伽利略对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并通过试验证明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使人们认识到:就算是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他的话也不一定全都是对的。
生:当时的人们非常信奉亚里士多德,而伽利略却不相信。
师:不是不相信,是对他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你知道他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吗?
生:(朗读)如果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正确的,那么……这怎么解释呢?
师:你觉得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生:他是一个坚持真理的人。
生:他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伟大科学家。
生:我觉得伽利略是一个为了追求真理,敢于面对困难的人。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相信事实的人。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从课文中找出来,并做上标记。
(生认真做标记)
师:请有感情地朗读你找出的语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生:我读了“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实验。”我感受到这个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真是胆大妄为。
生:我读了“伽利略带着这个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我觉得伽利略做事真认真,他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所以反复做试验。
生: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会让他丢尽了脸。”这句话说明人们还是信奉亚里士多德,不相信伽利略,还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很不满。话中满是讽刺味。
师:说得好。大家读了课文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生:老师,我知道当时的一些情况,那时不光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就连教皇也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有可能被砍头的。伽利略为什么还要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来挑亚里士多德的毛病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看来你不仅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还是一个很会思考的孩子。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他坚持真理。
师:说得好。老师还有个疑问:我在读课文时,把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去掉后,觉得也是很通顺的。我觉得作者写第2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完全是多余的。
生:不是的,去掉后不太连贯。
生:不能去掉。因为写这两段可以突出伽利略。
生:不行。因为去掉后,第六自然段写人们时,我们就觉得太突然。
师:看来,真的不能去掉。是呀,写当时的环境和人们的态度,能更好的表现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这种写法叫“烘托”。同学们以后写文章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师:学习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来。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说呢?请把你的感受说给他听。
生:我想对亚里士多德说,伟大的哲学家,请你以后说话先考虑考虑,对啦,就是要三思而后行。
生:伽利略你真让我佩服。我景仰你,我要向你学习。
生:人们啦,以后可别再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哟。哪怕他是个权威。
师:把你的感受写出来吧。同学们在写的时候最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生:
亚里士多德:
你好!原来像你这样的大哲学家也会有说错话的时候呀。你让我明白了“人无完人”的道理。以前我把老师的话当圣旨,认为只要是老师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我们就应当听从。现在,我不会啦。我如果觉得老师的话不对,我会对他说的。
2005年5月25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4
【课堂实录】
生:我外婆信奉佛,我常常看到我外婆带庙里去烧香拜佛。
师:你知道她去拜佛是为了什么吗?
生:求佛祖保佑子孙健康、幸福。
生:保佑大家平安。
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让我姐姐能考上大学。
师: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们觉得佛祖是能让她们实现这些美好的心愿的,对吗?那你们说说,奶奶外婆对佛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崇敬的。
生:是敬仰。
生:很虔诚的。
师:说的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这就是信奉。课文讲谁信奉亚里士多德?人们是怎样的心情来说这句话的?
生: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样,当别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非常愤怒的。(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生:在人们心中,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人类的真理。
师:在人们的心中,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不容更改的真理。所以,当亚里士多德说关于铁球下落的话时,人们会怎么看待的。我们来一次表演朗读,我就是亚里士多德,你们就是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两个铁球,一个……”
生:啊,人类的真理中又多了一条了。
生:这可是我们科学研究者应该信奉的真理啊。
生:这位哲学家多么伟大,他这句话是不可更改的。
师:对于这句话,伽利略,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么把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铁球慢,但是……
生:同样的事实却有自相矛盾的结论,这怎么可能呢?一定是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
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你们听到伽利略的话,有什么想说的?
生:啊,你敢怀疑这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话,真是不自量力。
生:真是一个胆大妄为的青年。
生: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这这样一片责备声中,伽利略,你选择放弃吗?
生:不,我要继续研究下去,总会找到答案的。
生:不行,要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要坚持不懈。
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师:好!这才是研究者的态度!
师:伽利略的试验终于有了结果,那就是――
生: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
师:你认为这一结论中关键词是什么?
生:“不同重量”“同时落下”。
生:还有“同时着地”、“速度跟轻重无关”。
师:好,抓住这些关键词,我们就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这位年轻的教授准备把这一个结论公布于世,他决定做一次公开试验。让我们走进当时的一幕。先来看看试验前人们的态度。(分角色读)
生:“这个青年人真是……”
生:……
师: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吗?
生:不屑一顾
生:讥笑嘲讽。
生:嗤之以鼻。
生:他们是来看笑话,来嘲笑的。
师:好。看谁能笑到最后。咱们来读读这次试验。
生:伽利略出现在……
师:曾经嘲笑的人们,此时会怎么想?怎么说?
生:天呐,结果怎样会是这样呢?难道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哲学家也会错吗?
生:看来,这位年轻人是正确的,是我们错怪他了。
生:真是不可思议,一定是这位年轻人做了什么手脚,才会出现这样的结论的。
师:是的,当时的人们还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们转变一下思路,看到这样的结论,对这位年轻人,人们又会怎样说?
生:我们得感谢这位年轻人呢,是他证明了这个事实。
生:这真是一位有作为的年轻人,竟然敢于怀疑哲学家的话,还会自己做试验。
生:看来,将来,又会有一位比亚里士多德更伟大的科学家诞生了。
师:是的,此时,人们才明白了――
生:原来像亚里士多德……
师: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不要只相信别人的,要自己动手做做。
师:是的,动手也是获得真理的好办法。
生:一些名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一定要会思考。
师:说得好,伽利略的做法带给你的是学会思考。伽利略仅仅就是为了证明这句话是错的吗?为什么证明事实,从伽利略的做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
生:应该一丝不苟。
生:还应该有恒心。
师:对,坚持不懈、一丝不苟、恒心、执着是科学研究者的工作态度,也是我们学习应该有的态度。
生:我觉得还应该会怀疑。如果对什么事都只会相信,那就没有创造了。
师:好极了,这是你发现的哲理!是不是让我们也去怀疑一下课文中所写的。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生;我发现了,“同时从高处落下”是有问题的,只说同时,那么高处到底是不是同一高度呢?
师:慧眼!一眼洞穿!这句话应该怎么改?
生: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师:真好,这样就清楚了。
生:第四段里,也只有写“同时从高处落下”,也应该改成“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师:相信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研究之星从你们之中升起!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5
一、启发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结果?
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预习课文知道的。
师:谁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生:伽利略。
师:今天,我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这个结论?
二、默读课文引路
1、按课后作业第2题给课文分几段?
2、哪一题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自然段?
3、哪一题揭示了全文的线索?
三、讲解课文导学
1、课文难点释疑:
师:伽利略的怀疑有根据吗?课文中怎么说的?
生:他的怀疑有根据。课文中这样说的……(略)
师:这段话中的两个“如果……就……”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伽利略通过假设推出两个结论,也就是两点根据。
师:第一个结论是什么意思?
生:这个结论的意思是:1磅重的铁球拖住了10磅重的铁球,使捆在一起的两个铁球落下的速度减慢。
师:为什么会减慢呢?请说具体一点。
生:……(没有回答)
师:(用两个铁球边演示边解释)因为1磅重的铁球拖住的力是向上拽的,就等于10磅重的铁球减轻了1磅重量。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减轻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这可以用数学式子表示:10-1=9,9<10,还可以用图来表示:
第二种假设与第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种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
师:那么得出的结论有什么不同?
生:落下的速度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用图可以这样表示: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吗?
生:(上黑板书写)10+1=11,11>10
师:能仿照第一个结论说说道理吗?
生:因为把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铁球本身的重量就增加了1磅。用亚里斯多德的话来解释,重量增加了,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
师:你对这两个结论有什么看法?
生:两个结论正好相反,是矛盾的,说不通。
2、课文重点设境: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看插图,对照课文第四段的内容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塔下的人们在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的沸腾场面。
生: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
生:大家会把帽子抛向空中。
生:有人会吹起口哨。
生:许多人会互相拥抱。
生:人们会跳起欢乐的舞蹈。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想象有根据吗?
生:我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外国人就是这样。
生:我在电视台播放的体育节目里,看到外国的足球迷就是这样。
生:外国的书籍里描写的也是这样。
师:看来同学们的根据很多。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站在54.5米高的塔顶上的伽利略此时此刻会怎样呢?
生:他会激动地跳起来,挥动双臂。
生:他会大声地喊:“我成功了!……”
生:他肯定会热泪盈眶。
生:他可能会飞跑下塔,来到人群中间。
师:同学们想象得多么具体。现在,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公开试验,亲身体验一下好吗?谁愿意当伽利略,请上讲台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进入角色。(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公开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伽利略”要注意两个铁球同一高度同时脱手,“塔下的观众”要身临其境。现在开始,一、二、三!
生:啊!……(“塔下的观众”的呼喊声异常热烈)
生:我成功了!(“伽利略”兴奋地站在凳子上举起双臂)
3、总结课文铺导:
师:(挂出小黑板)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铁球的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同”这句话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和试验,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验证,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表现了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
师:这道填空题中,哪些话是全文的主要内容?
生:(小黑板画出)本文叙述了……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没有画线的部分是什么?
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是作者表达的感情。
师:看了这道填空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生:觉得跟中心思想差不多,但不完全一样。
师:哪一部分不完全一样?
生:“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可以简炼一点。
师:你试一试行吗?
生:本文叙述了青年时代的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并通过分析和多次试验,得出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结论,取得了科学研究新成就的故事。
师:说得不错。只要像伽利略那样善于思考,多加练习,就能把中心思想概括好。
【点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章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章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要求,设计教法
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章老师就明确宣布:学习这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章老师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章老师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
三、精讲多练,点拨疑难
对于未学过物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便是本课的重点,而“亚里斯多德推出两个互为相反的结论”则成了学生迷惑不解的疑难问题。章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包办代替地满堂灌,而是以深入浅出的点拨释疑、精讲多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突破重、难点,他除了实物演示,还运用图示、简单的算式和学生熟悉的数学语言来加深理解。在让学生上台进行实物演示练习时,他又巧妙地把大家引入创设的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变成课文中的人物,展开想象的翅膀,使重、难点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四、教给学法,培养能力
章老师重视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不论是习题训练,入情入境,还是板演图示,实物演示,他总是先作示范,讲清知识教给方法,然后组织讨论,让学生模仿着学。再针对重、难点给以帮助、指点,起到扶的作用,最后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学,形成了由教到扶再到放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智能步步提高,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章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犹如一位高明的教练领着一批运动员进行训练。在他的引导、指点下,学生能紧紧围绕老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快乐地动脑、动口、动手,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章老师在“导”字上下的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6
〔教学过程〕
一. 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1. 人物简介
伽利略:生于意大利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发明了“液体静力天平”,25岁受聘为比萨大学数学教授。
2. 学习生字词
生字:违 妄 执
字词:伽利略 辩论 信奉 违背 一磅 拴住
拖着 宣布 固执 比萨城 胆大妄为
多音字:着(zháo)地 更(gēng)正 的(dí)确
胆大妄为(wéi)
形近字:辨 辩 辫 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解词:信奉 固执 胆大妄为 磅
3. 内容分析
从写法上入手分析: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一是通过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的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从语言入手分析:
a. 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b. 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c.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对的。
△从重点段落入手分析
思考: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4. 情感表达
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5. 随笔练文
想象一下,试验结束后,人们又会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二. 学习《全神贯注》
1. 学习名人名言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天才免不了有障碍,因为障碍会创造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读一读文中的名言,然后提出疑问,最后带着疑问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茨威格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3. 学习生字
辨形认读:邀 挚 痴 锁
4. 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精神
研读第二段,想象罗丹全神贯注工作时的语言和心理。
a. 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
b. 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c.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d.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e.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女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吁了口气,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5. 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6. 作业:选择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xìn fèng wéi bèi shuān zhù
( ) ( ) ( ) ( )
xuān bù gù zhí yāo qǐng zhì yǒu
( ) ( ) ( ) ( )
yí tài xún cháng dǎn dà wàng wéi
( ) ( ) ( )
二. 组词语(一字组多词)
辩( )( ) 略( )( )
拴( )( ) 执( )( )
三.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池水 ( )的身材
( )的衣裳 ( )的年轻人
四. 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表示。
1.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这“和平之花”是一种新品种的花。( )
(2)“和平”如同花一样美好,因而把它称为“和平之花”。( )
2.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就称他为“辩论家”。
(1)他就是一位辩论家,善于用一定的理由说明自己见解的专家。( )
(2)他口才很好,像辩论家一样能言善辩。( )
五.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扩充具体。
例:伽利略做了试验。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
1. 奶奶爬上了山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折了一只纸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抄写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体会。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抄写:
体会:
七.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fēi)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xūn)。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的桂冠,因而被他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颗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动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吻合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2年8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法国用8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là)得太远……”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攻克(1)克服,制服(2)胜(3)严格限定
元勋(1)开始,第一(2)为首的
开拓(1)使显露出来(2)扩大发展
2. 用“--”画出对邓稼先赞美的句子。
3. 邓稼先在承担研制核弹头理论设计工作时遇到哪些困难?他凭什么能够攻克这个难关?
4. 你如何理解短文中画“--”的句子?
【试题答案】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xìn fèng wéi bèi shuān zhù
(辩论) (信奉) (违背) (拴住)
xuān bù gù zhí yāo qǐng zhì yǒu
(宣布) (固执) (邀请) (挚友)
yí tài xún cháng dǎn dà wàng wéi
(仪态) (寻常) (胆 大 妄 为)
二. 组词语(一字组多词)
辩(辩论)(辩护) 略(策略)(侵略)
拴(拴住)(拴起来) 执(执行)(执政)
三.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清清)的池水 (苗条)的身材
(漂亮)的衣裳 (村里)的年轻人
四. 判断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用“√”表示。
1.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1)这“和平之花”是一种新品种的花。( )
(2)“和平”如同花一样美好,因而把它称为“和平之花”。(√)
2. 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就称他为“辩论家”。
(1)他就是一位辩论家,善于用一定的理由说明自己见解的专家。( )
(2)他口才很好,像辩论家一样能言善辩。(√)
五. 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扩充具体。
例:伽利略做了试验。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
1. 奶奶爬上了山顶。
奶奶身背一壶水,穿上登山鞋奋力地爬上了山顶。
2. 我折了一只纸船。
我用一张彩色纸,精心地折了一只纸船。
六. 抄写句子,并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体会。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抄写:
体会:
(略)
七.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fēi)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xūn)。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的桂冠,因而被他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颗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动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吻合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2年8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法国用8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là)得太远……”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画“√”。
攻克(1)克服,制服(2)胜√(3)严格限定
元勋(1)开始,第一(2)为首的√
开拓(1)使显露出来(2)扩大发展√
2. 用“--”画出对邓稼先赞美的句子。
3. 邓稼先在承担研制核弹头理论设计工作时遇到哪些困难?他凭什么能够攻克这个难关?
困难:(1)无现成资料(2)无先进设备(3)无点滴经验
他是凭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以顽强的毅力攻克难关的。
4. 你如何理解短文中画“--”的句子?
邓稼先至死不忘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强大,早日成为世界强国。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学会课文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两只铁球(一大、一小)。
【教学模式】
1、设境导入、说学拟标。
2、据标自学、合作交流。
3、自由议标、点拔导学。
4、拓展延伸、自主评价。
5、测标总结、引导预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努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结合课文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伽利略、亚里士多德两人。
3、尝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设境导入,说学拟标
1、设境导入:
同学们你长大后准备做什么?(学生自由说理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通过学习,老师想你一定会受到启发。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伽利略”故事的题目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说学:
⑴ 看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想说些什么?
⑵ 对于一篇新的课文,我们第一课时学习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拟标:
(根据师生的交流,共同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根据自学,合作交流
1、初步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合作交流。
3、自学生字词。
三、自由议标,点拨导学
再读课文:
1、独立划分段落,归的段意。
2、小组交流,互说划分段落的依据。
3、师生交流,教师有机点拨。
导学课文一、二两段:
1、齐读第一段:
⑴ 用笔画出自己读懂和有题问的地方。
⑵ 小组合作。
⑶ 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2、自学课文第二段:
⑴ 同法自学。
⑵ 小组合作。
⑶ 汇报交流,合作补充。
四、拓展延伸,自主评价
1、拓展延伸:
⑴ 说了自己课前所查阅了解到的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两个的情况。
⑵ 从两人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
2、自主评价、释疑问难。
五、测标总结,引导预习
1、测标总结:
2、引导预习:
⑴ 课文为什么把伽和略和亚里士多德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写到一块儿?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⑵ 尝试借助一种方法来理解第三段的内容。
⑶ 通过读课文理解“胆大妄为、固执”两词意思。
第二课时
一、设境导入,说学拟标
1、设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给课文分了段,并学习了文章第一、二两段。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一起学习。首先老师检查大家课前预习的情况。
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课文为什么要把他们写到一块?从文中哪 句话可以看出?(指名读)
(多媒体: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产生疑问)
2、说学拟标:
⑴ 说学:
就这一句话,你想到些什么?或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自由说)
⑵ 拟标: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民主地加以补充整理成本节课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整理好的学习目标)
二、根据自学,合作交流
导学课文第三段:
师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自己尝试能读懂哪些问题,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1、学生自学课文第三段。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地方和有困难的地方。
三、自由议标,点拨导学
1、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收获。
2、点拨导学:
⑴ 学法点拨:
课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以及伽利略的分析叙述很抽象,并不是很好理解的。如果我们借用一种方法来帮助理解,那就要简单多了。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好呢?
① 小组合作借助方法理解课文。
② 小组推选一人演示方法,并再推选一人根据方法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③ 教师对学生运用学法理解的情况进行小结。
⑵ 重点点拔:
① 把这段中最后一句话改成带句号的句子。
② 试着根据板书背诵第三段。
导学第四段:
师:用“读、想、画、议”的一般方法自学课文第四段。
1、学生自学。
2、小组自由交流收获。
3、汇报交流:
你读懂了些什么?
4、重点点拨:
⑴ (多媒体出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没有关系”)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词相当重要?所以在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句中的“高处”具体、恰切地应该怎样说?(多媒体:请在括号里加上一个合适的词:( )高处)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说说原因。
⑵ 来观看伽利略做试验的人们议论伽利略的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教师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胆大妄为、固执”两个词的意思。)
四、拓展延伸,自主评价
1、拓展延伸:
⑴ 多媒体:“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联系实际说说这句话给一你的启示。
⑵ 学生试验(两个铁球)
2、自主评价、释疑问难。
五、测标总结,引导预习
1、课内测评:
填空:
⑴ 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伽利略带着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德的这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从高处落下来,总是_________________。铁球往下落的______________跟铁球的_________没有关系。
⑶ 伽利略公开试验前,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_____________。议论的话,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_____________语气。当人们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大家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通过这 篇课文的学习:___________(谁)使我深 受教育,我爱学习他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课内小结:
⑴ 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
⑵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引导探学:
教师做两次试验:一次是两只一大一小的玻璃球,一次是一大一小的纸片,都同时从高处落下,结果两玻璃球同时着地,但两纸片却是一先一后着地,这是为什么?请有兴趣的同学们翻阅有关资料,找出原因,然后告诉老师。
4、引导预习:
把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有选择地引用到下文的学习当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8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小学 赵飞华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觉得本科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是:一是把握要求,设计教法。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我就明确宣布:学习21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我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是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辽宁省大连市五四路小学 崔秀华
我在教小学课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经常激励学生像伽利略那样质疑解疑,我时常这样发问:“你们能不能学学伽利略,做做伽利略?”。
“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我接着发问:“同学们能不能谈谈应该怎样学伽利略,做伽利略?”思考了片刻,学生翟月蓦地站起来说:“既要像老师您常说的那样,不唯师是听,唯课本是从,敢于向权威挑战;又要像伽利略那样,学会创新性地提出疑难问题,并学会创新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把她平时预习发现的课文中有毛病的句子提出来,并发表修改意见,让老师同学评议。她说:“课文中‘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个句子,‘反复’与‘许多次’,都表示试验的次数多,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老师,您认为是吗?”我一愣:哎呀,你怎么提这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便引发同学讨论:“大家的看法呢?”话音刚落,学生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赞同她的看法,有的却说:“‘反复’,是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做试验,做了一回又一回;‘许多次’,是指每回试验做了一次又一次,意思不重复。”两种矛盾的意见争持了好久,都下不了结论。这时,她忽然转过话题问我:“老师,这两种意见,哪个正确?”一下把问题推到了我身上。
我想:说翟月的意见正确吧,这篇课文入编了好几年,已经过编者或专家反复审核过。说她的看法错误吧,这两个词从词义来说,确实重复呀!不删怎行?我首先肯定她敢于提出疑问,像伽利略那样有创新精神,并夸她是班上的“伽利略”;同时回答道:因为句子用“反复”和“许多次”是为了体现伽利略试验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一种强调的写法,意思不算重复。回答结束,我说,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对,希望同学们查查字典,或问问其他老师、同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文教局教研室 高 静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语文数学应该是开放式的教学。开放教材、开放课堂呈现形式,解放老师和学生,形成大语文观。现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的值得推广的好的方面总结一下:
一、开放教材
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如:让孩子们课前搜集:
1、伽利略的资料。
2、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挑战权威的人和事。
3、搜集:
物体下落速度究竟和什么有关的知识。这些信息有目的是孩子感性趣的,有的是学生的问题,也有老师的精心策划目的是为了拓宽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二、开放课堂呈现形式
提倡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学习结果,用不同方法理解课文,如:
1、联系上下文。
2、抓重点词句。
3、图文结合
4、画图法。
5、引用资料
6、换位。
7、感朗读。
8、表演等等。
尊重孩子的多元感受,让孩子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拱辰中心小学 陈 琦
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难点我抛给学生让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先我也以学生的角度,曾绞尽脑汁地想,也曾请教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得出要理解这段话所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两种:
1、画图法。
2、抓住关键词。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黄丹丹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那么当1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9
【说教材】
1、自学、感悟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教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教学插图、语段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说学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大家已经预习过,现在书就在你手边,想不想把课文再读―次?哪就请大家读吧。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
2、学生自主读书。
3、进行读书交流,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学生的读书情况,适时激励评价。
【说教学程序】
1、出示课文插图,认识这座塔吗?这就是世界闻名“斜而不塌”的比萨斜塔。1590年伽利略就是在这座斜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同学们,你们谁有勇气像当年的伽利略一样,也在这座高塔上做做这个试验。
1、这么多人有勇气,老师真高兴,但是老师告诉大家,仅仅有勇气是不够的,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出示亚里土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是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他,把他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
现在你要说“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那人家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老师想请大家再认真读读书,仔细思考一下: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问些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同桌一起研究,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3、进入情境,质疑研讨:
⑴ (请―位学生上讲台)现在年轻的数学教授、著名的辩论家伽利略先生已经来到大家面前,一
会儿他将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⑵ 质疑研讨,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 伽利略为什么有信心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② 伽利略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③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是否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其表现是否是“胆大妄为”、“固执”?
4、观察体验,交流评价:
⑴ 观察体验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
⑵ 交流: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项试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项试验,大家明白了什么?怎样理解句子“大家明白了,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⑶ 评价:
你怎样评价伽利略?该怎样认识亚里士多德?
5、延伸拓展,迁移运用: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题改成“铁球和木球同时着地”你们认为可以不可以?请大家课后研究研究,或者像伽利略一样做做试验。请把你的发现以你喜欢的方式告诉别人,包括老师。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因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把探究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得到主动发展。而我在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满足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自主读书,诱导感悟”就读书的形式提出:“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也可以同桌一起读。”就读书的内容提出:“对你喜欢的语段还可以多读几次。”这样,从读书的形式到读书的内容都给了学生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求去读书,去感悟。优等生也好,差等生也好,都有自己的事干,都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一改过去那种用一把尺子提要求,结果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不到满足的做法,从而增强了学生主动进取的信心。
2、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心去读书,在交流、探究中得到主动发展:
我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合作研讨”中再次提出让学生认真读书时说:“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伽利略,为了证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你是怎么做的?假如,你就是当时比萨城的一位公民,比如是一位记者,听说伽利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短短的一段导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一是通过两个“假如”,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要进入角色,把自己放到事件中用心去读,悟;二是就“你会向伽利略提些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三是在如何读懂课文方面也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只有这样用心去读、去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0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1、《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重组”,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学生谈到这个问题时时,他们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
2、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在交流汇报时,把语数学科巧妙地结合,这样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证明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3、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小学 陈旭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有的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理解个别词语。(重点)
2、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3、设计有关基础知识的练习题。
4、初步了解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尝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如果同时从同一高度松开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谁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2、简单介绍你对伽利略的了解。我所知道的他的情况有限,哪位同学向我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成就。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5课,看看伽利略是怎样得出“两球同时着地”这一结论的?
二、小老师检查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预习目标逐项进行
1、对基础知识的检查
(1)小老师用自己的方式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
(2)小老师用卡片出示词语指名读、解释词语。(针对学困生)
(3)小老师听写典型的词语。
2、对课文内容的检查
(1) 课文主要内容写了什么?
(2)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边听课边做记录,检查工作完后作补充、指导、评价)
三、课堂反馈练习
1、分组交流设计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2、评选设计题目优秀的学生并给予鼓励。(特别是学困生)
3、教师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重点是学困生)
4、反馈课文主要内容。(小黑板出示课文主要内容的练习题。)
四、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困惑
教师做好记录,以待下节课解决。
五、针对课文内容及疑难布置第二课时的预习内容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
个铁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我从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板书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主题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篇文章讲述了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采取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先写伽利略,再描写亚里斯多德。第二部分抓住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写出了伽利略同这位理论权威挑战的全过程,最后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照应文题,结束全篇,形成了一个圆合自如的完整结构。
二、设计理念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点燃的火把。”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争做学生思维的激活者,情感的激发者,学习的引导者,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采用了“学――议――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读、说、议、写、画,去代替教师单一的讲授,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感悟、理解、品味、积累、运用,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语言的增量。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阅读的要求和文本本身的特点,预设本篇课文分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语境认识3个生字“违、妄、执”,辨析5个多音字“着、的、当、更、为”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并能区分1组形近字“辩、辨、辫”。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写的典型事情的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信奉”、“胆大妄为”、“固执”的意思,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丰富学生的语言,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说话和写话能力。
2.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并在对比品读和想象写话中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五、 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主要成就,了解伽利略所处的社会背景。
2.教师准备简单的教学课件。
六、 说教学流程
根据课文文本的特点、中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版块的教学:(一)名言引路,走近“伽俐略”; (二)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 (三)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
下面我将着重说说我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
首先,我在第一个板块的教学中以名言谈话引路,先猜作者而后揭示并介绍名言作者,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主人公伽利略的距离,情感上有一种自然的亲近,学生无论从知识还是心灵都得到了一次熏陶和感染。这样的引入,水到渠成。
其次,在“整体感知,初识‘伽俐略’”板块中,我以本课的词语为平台,为学生架设一个有梯度的训练提升空间。第一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难读的多音字,重点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正音、纠错,读准字音。第二组词语让学生自己辨析三个同音字――辩、辩、辫,共同归纳辨析形近字的方法,最后运用这3个词语介绍读书时代的伽利略。第三组词语是本课中一些带生字的词语,因此让学生读好很有必要,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词语的帮助和启发下,回顾并尝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虽然有一定的难读,但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的果子格外具有兴趣,体验到的成功分外激动。
本课的词语教学是一大亮点,打破了传统词语教学的方式,把词语组块归类出示,将词语与课文内容整合,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进行到底,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做了有效的处理。
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此时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这时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文脉,找到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争论的焦点,引起学生质疑:在这个问题上究竟谁是胜利者?教师用语言过渡 :让我们这群21世纪的孩子们一起跨越时光隧道,亲临当时意大利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去见证这个伟大的实验吧。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这样的过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在“情境体验,感动‘伽利略’”板块中,重点抓住第5自然段的两句话:“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和“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听到这样的议论所产生的疑问或者感想,重点突出伽利略的胆大妄为和固执己见。
对比细读第2自然段:“那时侯,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知道亚里士多德那个时候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就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对伽利略的行为既同情又敬佩,在写话的过程中才会真情流露,情动辞发,而不同人物的身份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又是一次在特定情境下语言的灵活运用。通过对围观人物言行的侧面描写,伽利略的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起来。
最后教师恰到好处地引用伽利略的另外两句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这既是对学生心目中的伽利略形象的一次质的提升,又是对课始的一次呼应,还是激发学生再次学习的一股巨大的动力,起到的“一咏三叹”的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预设如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重的先着地 同时着地
至高无上 胆大妄为 固执
板书看似简约但不简单,通过对比理清文章脉络,通过对比了解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当时在人们心目中不同的地位,通过对比初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文本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力图让语文教学“味正情浓”。正像叶老说的:既要有语感的敏锐,既要从语言文字去揣摩,又应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学习得到增量,思维得到启迪,情感得到熏陶,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也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3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伽利略通过思考分析,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这句话存在矛盾,他通过反复试验证明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最后勇敢地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让大众明白了并不是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都是对的。选编本文的意图是,希望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受到启发:我们尊重,但不能迷信,在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像伽利略那样善于思考,善于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以取得相应的成功。同时,能领略到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另外,课文通过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方法烘托人物特点的方法,也值得学生学习。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这样的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不难,只要老师在课堂上拿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做这试验,学生就明白了。但是,引导学生明白伽利略是如何分析发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这句话存在错误就有点难。要想突破这难点,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抓住关键词理解。另外,也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通过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辩论、信奉、不容更改、真理、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初步领略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词典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不迷信,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伽利略是怎样分析发现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这句话的错误以及他是如何通过试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生字词,收集有关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相信科学家说的话都是对的吗?
(估计大多数学生都会说相信,也会有几个学生说不相信,老师就请双方各派一两个代表说说各自的理由。)
2、师:是的,早在17世纪的意大利,有位的科学家就通过一个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这位科学家就是伽利略。(幻灯出示伽利略的照片。)
请学生交流伽利略的资料。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个的试验: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幻灯出示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名朗读,提醒学生注意:“着”的读音。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并指导学习生字词
1、幻灯出示生字词: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十磅、拴住、拖住、解释、宣布、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不容更改、真理。
指名朗读生字词,学生读错的,老师指导读对。
2、请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老师请同学举手回答。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比较难写的生字:辩、磅、释、萨、妄。指导学生辨别 “辩”的形近字:辨和辫。
(三)、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幻灯出示问题
(1)、伽利略质疑哪位哲学家说的哪句话是错的?
(2)、伽利略为什么会认为这句话是错的?
(3)、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伽利略是怎样做的?
(4)、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之后,伽利略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2、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朗读。请学生带着这四个问题在读中思考,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3、小组积极讨论这四个问题。
4、请学生回答这四个问题,如果学生不懂,老师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片段,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问题。
在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老师可请学生交流“亚里士多德”的资料,让所有的学生都了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他对世界科学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是个非常了不去的人。
在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老师幻灯出示“伽利略的疑问”,先引导学生质疑:伽利略是怎样想的,请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请其他学生解答。学生都不懂,老师播放动画,引导学生通过列数学式明白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重的先着地。”这句话是错的。老师再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三个关联词,了解伽利略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并指导学生用这三个关联词造句。(幻灯出示这三个关联词语。)
相机板书:善于质疑
在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时,老师抓住“反复”一词,并通过和学生一起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铁球(也可以用不同重量的物体)做实验,引导学生想象伽利略每次试验成功后的想法是什么,导致他继续试验,从而体会到伽利略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他不允许自己的试验结果有半点差错。
相机板书:反复试验
在学生回答第四个问题后,板书:公开试验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通过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请同学们踊跃交流自己的体会。
板书:我们要尊重,但不能迷信。
(五)、布置作业
幻灯出示作业超市,学生任选其三
1、课后及时复习生字词。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3、熟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写在相关片段的空白处,下节课讨论。
4、划出自己认为需要仔细体会的句子,在旁边写下感受,下节课交流。
5、课外收集和本篇课文类似的故事,如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善于质疑 反复试验 公开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4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八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伽利略做试验证明了2000年前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这句话说错了。本单元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敢于向权威挑战,以及用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态度。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教学准备:
1、电子文稿,包括文中的重点段落文字及插图。
2、一段录相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影片。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
(设计意图:十七世纪离现在太遥远,课前的这一段影片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它,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个直观地了解。)
[导入新课]
1、由名言导入课文,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介绍的是一件什么事?
师:布鲁诺,这个诚实正直的学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学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让我不由得想了俄国著名思想家费奥多罗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电脑出示名言。)
师:一起读。
师:可见,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的发明与发现都来之不易。今天,让我们走近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去了解他的一项重大发现。
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伽利略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课文写了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了怀疑,结果他做实验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生:伽利略做了很多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确说错了。
师:由此可见,伽利略得出这个结论容易吗?
生:很不容易。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此时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进入新课]
结合重点段,感知人物形象
1、提出疑问不容易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伽利略得出这个结论的不容易吧。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拿笔划划。
生:我从“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不容更改的真理”看出那时候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
师:只是相信吗?更准确点
生:信奉。
师:这两个词有区别吗?相信,信奉。
生:相信只是相信,而信奉让我觉得人们很崇敬亚里士多德。
生:信奉是非常地相信,深信。
师:分析得多好,谁能把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任读出来。
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理解,不能脱离了文本,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去读文章,力求读得到位,有感情,教师也应该在旁边多做鼓励,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由地发挥。)
师:人们是这样信奉亚里士多德,假如有人要说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错的,他们会怎么样?
生:他们会说:“你是什么意思,难道想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他们只是说吗?
生:责备。
师:责备的语气该怎么读?
生读文。
师:面对人们的责备声,伽利略是不是就认同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呢?
生读课文。
(屏幕出示文章中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
师:自己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说自己的理解。
(演示课件:以红蓝两种不同颜色分别标示出伽利略分析得出的两个不同的结论。)
师: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两个结论竟然……
生:完全相反。
师小结:伽利略承受着人们对他的指责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
板书:提出疑问不容易。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反复读书,咬文嚼字,感受到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这种信奉让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伽利略敢于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疑问是非常不容易的。)
2、反复试验不容易
师:课文里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得出这个结论不容易。
生:“伽得略带着疑问……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从反复感受到他做了很多次试验,很不容易。
(设计意图:老师抓住学生对文中“反复”“总是”的理解,指导朗读,感受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求证不容易。在这里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只是鼓励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去体会伽利略对待科学的认真态度。)
3、公开试验不容易
生:我从“消息很快传开了……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师:能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生:我感受到人们在给他压力。
生:他们说伽利略“胆大妄为”说明他们不相信伽利略会是对的。
师:胆大妄为是什么意思?
生:胆大包天,就是胆子很大的意思。
师:胆子大是好事啊,联系课文,体会下“妄”字是什么意思?
生:胡乱的意思
生:是说伽利略胆子大得胡作非为。
师:说得好,能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
师:你们还感受到什么?
生:人们在等着看笑话。等他失败了。
师:真好,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朗读,分角色读。
课件出示文中插图
师:看,这就是试验当天的情景,在塔下有那么多人围观。人们还会说些什么?
生:这个人真是太愚蠢了。
生:啊?他竟然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
生:看他一会儿要怎么丢脸吧!
师:同学们,面对着人们这么多的批评与指责,伽利略还是坚持做公开试验,是多么不容易啊。
板书:公开试验不容易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伽利略是顶着重重的压力进行这次公开试验的,他确实很有勇气。)
4、学习试验结果部分
师:公开试验照常进行了,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他左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右手拿一个一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铁球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示意学生继续读后面的句子。
师:人们惊呼什么?
生:啊,真不敢相信,结果会是这样。
生:伽利略说的话是对的。
生:太不可思议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师:伽利略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做试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生:他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师:咱们一起读。
师:你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生:不能盲目相信别人。有时候别人说的也不一定全都对的。
生:亚里士多德是个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全都对的,我们要相信科学。
板书:相信科学
(设计意图:伽利略做试验并不是为了出名,我们得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伽利略做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了,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时就应该体现出来,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拓展小结]
师:学完了课文,大家心中一定想对这位大科学家有更多的了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课外阅读材料,大家读一读吧,读完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读资料。
生:伽利略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为了科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生:他确实是个有勇气的人,就是被抓到监狱里也要坚持正确的理论。
……
师:我也想说,伽利略真不愧是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家们的故事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还想推荐大家几本书,大家课后可以找来读一读,我们会走近并结识更多了不起的科学家。
(出示课件显示书名。)
师:科学在不断地进步,示被探索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愿我们都能像科学家们那样,做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真理的人。
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提出质疑
来之不易 反复试验 相信科学 相信真理
公开试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 执教:李卫东 授课班级:昌乐小学四年3班 实录与简评:张惠平 课前交流: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学校),谁教你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与思考 一、演示,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会严谨的思考 三、质疑提升,感悟严谨的表达 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老师手里有两个球,大球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球代表1磅重的铁球。猜想一下,如果同时扔下,会怎样? 演示(同时着地) 揭示课题。读题:强调什么? 这是很普通的物理想象,可是1590年,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亚历十多德对铁球落地的现象是怎么说的? 透过这个事例,他想说什么? 读,强调他的观点。(指导读出重音,读出观点) 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当时人们怎样? 板书: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不是一般的相信,当作不容许的真理。 责备:是一般的建议吗?谁来读出责备的语气。(指导:谁能读得比她好?齐读)这叫什么? 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大家信奉不疑。当时有位年轻的数学家,叫(伽利略)。他做了什么? 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话开始提出(怀疑),然后还进行(试验) 板书:伽利略 怀疑——试验——公开试验 在读,就要(板书:品读),他怎么思考,怎么试验,要把他读出来。(课件:伽利略想的一段) 他想什么? 小结:一个事实得出两个结论。这合理吗? 因而产生怀疑 伽利略怎么从一个事实中推导出两个结论呢?为什么……她怎么思考的?请同学到前面那着球解释一下。 这个铁球快这个慢,是谁告诉你的? 谁在来说第二个结论。 两个铁球重量不一样,速度不一样,是谁的道理? 要强调哪个词?(快和慢) 伽利略用他的观点思考时,是不是确定他的观点是正确的(不是)理由 小结:如果…强调这是一个假设;强调当时确信不是正确的;强调当时的思考很谨慎。这就是当时严谨的科学的思考态度。 学了这篇课文,你会不会用这种思考方法描述他的思考。你就是伽利略,你是如何想如何演示这个过程的。 伽利略的科学的思考,所以提出怀疑,不是盲目怀疑。所以课文中的这段话很严谨。读,体会严谨的思考。 你觉得你和上课前的杜相比,还一样吗? 全文有一句话写试验 读这句话,你在品什么?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 反复和许多次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你怎么理解? 引导:反复就是重复吗?( 对)把课文中的反复换成重复,读一读,感觉一样吗? 指导:反复与重复的区别 想象:第二次做会和第一次做有什么不一样? 指导读 伽利略进行公开试验。在实验前人们有许多说法。读 伽利略做试验,课文写得很简单。读。 (讲实验过程)结果底下的人怎么样? 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读“原来……也不都是对的“)表达了什么意思。 “全都“强调的是什么?对多还是错多。 指导读书品读的方法。 伽利略是怀疑……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敢)用事实说话。 (课件:亚里士多德的话)假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对的,一定是10磅重的先着地吗?(高度10倍以上,高处的界定是模糊的,怎么说清楚)) 小结:用严谨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 同时着地 生读课题。读出不同的体会 指名读。生读相关段落,语音不准,提建议再读 两个铁球中的先着地。 指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 齐读。(再指导,强调发音和读出观点,学生有进步) 信奉 指名读。 1太温柔。2 有进步 3 责备,语气比较硬 齐读。 先思考。 读思考的一段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齐读“试验“一段。 齐读 1 从一个…… 读“……这怎么解释呢?齐读,指名读。 上台说:一个被拖着所以慢一点,一个拖着所以快一点。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推导过程(假设的结论) 1 伽利略。2 亚里士多德 (拿着铁球说。)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模拟演示这个结论) 亚里士多德 读伽利略的推导一段。 生答:不是,是一种假设。如果…… 读:读出不同的感受,强调不同的词 反复读如果这一段 同位练说 指名说。生1 :假如把两个铁球当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假如分开看……一个事实就得出了两个结论,所以就怀疑。 齐读 不一样 指名读 生回答(说的是试验的结果) 生2:反复做试验 生3:反复作了许多次实验 生4:许多次强调次数多,反复强调同样 生读书。 生4 :不一样,反复就是重重复复的 生5 :重复就是各种情况相同,反复可能情况不相同 学生:重量可能不一样(说了许多重量)老师:不同重量做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这就是反复,不是重复。 齐读。“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没有关系。 指名读“……事实会让他丢尽了脸 齐读公开试验一段。 读最后一段 生1: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也不全对 (老师再读,强调全都) 生2:…… 生3:像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有对的也有错的,但对得多,错得少 生1:不可能一定是他先着地,不可能一定是10倍。(依据?答不出来) 生2:没有说是同一高度。 生3:同时从同一高度…… 指导读,读出意思,读出感受,训练语感。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 通过多次读体会人物的思考过程,体会科学的思考态度。 通过换词语读书,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 通过想象:体会反复与重复的不同,精彩 思考:教学目标指向语感的训练,通过读、品、悟体会严谨的思考态度,感悟严谨的表达方法。学生从开始的读不出来到后来的自觉表达,进步很明显,目标达成度高。整堂课体现了老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小。生本的学生长于说,弱于读,语感比较弱,但领悟能力很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堂实录 篇16
一、谈话交流
1.同学们,咱们是初次一道上语文课,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黄,黄河的黄,大家可以叫我——
2.想不想更多地了解黄老师?那好,咱们先做个小游戏,我来说几句话,你来做一下判断,是对还是错。第一句话:我今年30岁。
3.第二句话:我小时候敬佩的人是小英雄雨来。做一下判断。
(但是我告诉大家,我的确敬佩小英雄雨来,猜猜我为什么敬佩他?因为人小志气高)
4.通过刚才的游戏,我同样佩服我们班的同学,因为大家都能对我的话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思考与判断。
二、导入课文
1.引入:500多年前,伽利略对两千多年前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也产生了疑问。
(1)我说的这句话中,提到两位著名的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两位人物,你平时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介绍,(充分肯定)教师出示资料进行补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古代最博学的人”。
伽利略,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是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战士。
让我们一起记住他们的名字。
(2)那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疑问之后,是怎么做的呢?那就让我们穿越历史,一起回到500多前,谁来读课题,这个着是多音字(注意:着的读音zháo),谁再来读。一起读。
2.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想想刚才的问题。
3.检查词语
违背 的确 不容更改
(你把这三个多音字,都读正确了,真不简单)(谁再来读,这个更,我们还可以组哪些词语?)(我们一起读)
(一起来读好这组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固执(zhí) 胆大妄(wàn )为辩论家
(这位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的是谁?)
(执的读音,妄和辩的写法。)
三、典型的事例
1.产生疑问之后的伽利略,又去做了哪些事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
2.课文正是运用了这三个典型的事例,来写伽利略的。
四、研读课文
(一)严密的表达
最后是谁的观点正确的?是的,我们知道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伽利略就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如果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同一年代,对于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伽利略又会跟这位大哲学家进行一番怎样的辩论呢?
请大家想一想,伽利略该从哪儿开始向亚里士多德发起辩论呢?
为了更好地与亚里士多德进行辩论,伽利略首先应该把疑问说清楚、说明白。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出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读通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括号标出伽利略产生的疑问。
(2)谁来用朗读告诉大家伽利略脑海中出现的疑问。
你读得很正确,大家找对了吗?我们一起来读。
2.读懂
(1)这句话指的是哪句话?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说给伽利略听——
(2)伽利略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吗?
(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意思是:决定速度快慢的是铁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越__________速度就越快)
(3)如果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伽利略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请你分别用不同的线条划出这两个结论。
交流。
(4)同学们对这两个观点已经很清楚了。我把这两个结论打乱了,你能排排序吗?
( )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 )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
( )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
(5)你看每一部分都是联系非常紧密的,表达是很严密的。那么这些联系紧密的短句是用哪些词语连起来的呢?
(板书:严密的表达)
(6)标红关联词,了不起的发现,请你来严密的表达一番。
(7)从伽利略如此严密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3.辩论内化。
(1)好,现在请这边的伽利略,和我亚里士多德来辩一辩,准备好了吗,伽利略?
不对不对,从你语气中感觉还是我的对。
(2)辩论更激烈了,这边的伽利略又跟亚里士多德辩起来了。
(3)亚里士多德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话了,他有点犹豫了,但是他还是,对面前的伽利略说——
(二)侧面的描写
1.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最后得出结果: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1)这个结果与跟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一样吗?我们来比较一下?
(伽利略的观点是:铁球的速度快慢与铁球的__________无关,__________不同但__________相同。)
2)在伽利略得出的结果中,哪些词语表达也很严密呢?自己好好读一读,等下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3)我们一起来读,一起用心去体会。
4)出示:第二自然段。
伽利略不仅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还得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当时人们怎么办?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句话统治了科学界界将近2000年,对当时的人们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就是权威,现在伽利略对权威、真理提出了疑问,人们会怎么办?
(指名朗读—齐读)
对于人们的责备,人们的反问,伽利略你还敢不敢怀疑?还敢不敢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那难道你忘记布鲁诺了吗?
出示:
布鲁诺,一位与伽利略同时代,也同样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因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
你知道提出了怀疑,还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能会有怎么样的危险吗?
3.那你为什么还要怎么做呢?请你写一写。
如果我,就会__________;但是,如果__________,就会__________。最终,我选择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侧面的一段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
五、过渡
伽利略是怎样公开试验的呢?人们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产生疑问 典型的事例
反复求证 严密的表达
公开试验 侧面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