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语文教案设计 >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精选13篇)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精选1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精选13篇)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1

  “不宁静”是《荷塘月色》的文眼。朱自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我们看这篇文章是写于一九二七年的,二七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可真“不宁静”,各种外国势力,许多军阀割据,还有新生的革命力量,整个中国的命运,真如雾里看花,不知道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作为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去领美国救济粉”的具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朱自清对中国命运和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但他毕竟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政治家的慧眼,也没有革命家的胸怀。他看不到中国的前途和希望,于是便有内心深处的“不宁静”。面对着中国社会的这种现实,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选择了一条躲避的道路,躲开了喧嚣的白天,躲开了纷乱的现实,选择了幽静的夜晚选择曲折的荷塘。这里没有“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也没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这里只有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宁谧,虽然有一些蝉声和蛙声,但那只能是“鸟鸣山更幽”。在这里他的心情宁静了,祥和了。在这里他的思想自由了,驰骋了。但这样的环境并不理想,因为它始终显得有些沉闷,缺乏一种生机,于是便不由得“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种“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的环境,那种渔歌互答,游梭往来的场景,显得热闹而又和平,怎不令人惦念呢?与其说作者在寻找一种躲避“不宁静”的方法和环境,不如说是作者在探求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希望中国的将来会是一个和平安详人人快乐的“桃源”世界。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是不容幻想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作者的幻想还未十分停当,却已走出了荷塘,一切似乎都很宁静,“连妻和闰儿”也都睡熟。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独醒的诗人犹自探求思索,这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寂寞啊?

  《荷塘月色》中作者的“不宁静”,除了书写个人的情绪外,更主要的是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深沉的忧虑,这和作者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作者是一个既受过中国古典教育,同时又是吃过洋面包,喝过洋墨水的大知识分子,他没有留恋西方的花花世界,学成之后,依然回到了积贫积弱的祖国,想把一颗赤子之心奉献给她,让她繁荣,让她强大。然而,他却找不着出路,找不着奉献的方式,于是发出了令每个读书人都心有戚戚焉的叹息,这便是《荷塘月色》中的“不宁静”。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如梦令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荷花

  [宋]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同心芙蓉

  [隋]杜公瞻

  一茎孤引绿,双引共分红。

  色奇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灼灼荷花端,婷婷出水中。

  戏改:一茎亭亭孤引绿,灼灼双靥共分红。风送暗香波乱影,相思况复两心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题诗:

  晨鸣共北门,谈笑少时情。

  背影秦淮绿,荷塘月色明。

  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

  清淡传香远,文章百代名。

  (为纪念朱自清诞辰一百周年题诗)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教师配乐《汉宫秋月》朗诵朱自清散文《歌声》。

  歌声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①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的雨,园里没了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1921年11月3日,上海

  注释:

  ①细雨如牛毛,扬州称为“毛雨”。

  14、作业

  对比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比较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鱼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两篇作品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荷塘月色>的思想内容更觉深刻,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更强、两篇文章都生动传神的写了荷花荷叶的美丽的形象,但苏写的是雨后初阳之荷,荷塘月色写的是月下雾中之荷,各有各的特色、用词精妙,能用荷花传神写照、苏白描写意,用”干、清、圆、举,四字,从不同侧面生动地刻画了雨后清荷的静态动姿,被王国维赞为“真能得荷花之情理者”。《荷塘月色》工笔细描,动词用得奇妙,比喻、比拟、通感、应衬用得绝佳,描绘了生动的形象,创造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丰富赡的情意。

  情境交融是两篇作品的共同特点。《荷塘月色》发挥散文的特长,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多种艺术技巧。《苏幕遮》则虚实相济,言有尽而意无穷,把诗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学反思】

  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就会陷入重书轻人、机械操作的误区。这三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两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指导朗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3

  问:哪一次声音清晰?(答案当然是后者。)

  问:刚刚大家是不是很安静,笔落地的声音是不是很响?(是)

  那刚才那个问题还是不是自相矛盾呢?

  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提问]:请同学们在这一段中继续找出运用反衬手法的例子。

  [解答]:文中用两个“漏”字,借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以蝉蛙的热闹衬托内心的烦恼。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 自远而近)  蝉鸣、蛙叫

  总结:  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上一页  [1] [2] [3] [4] [5]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4

  《荷塘月色》教学课例  

  【教学思路】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4、5、6三小节,之后也引领学生探讨相关的情景交融的问题,但总觉得学生与文本、教者、作者之间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因而此次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文本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针对写景散文的特点,明确《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为:(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三个目标计划在两课时内解决,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前三小节,落实目标(一)的学习,穿插感悟目标(三)中“朴素”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重在落实目标(二),并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第一课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将文本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完美结合。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必修二专题四的标题与前三个专题的标题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  

  (学生讨论)  

  :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这三个专题均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一个明确的中心,每个专题下分设的若干模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专题的内涵,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则是侧重于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思考分类。  

  :在本专题里我们将要“欣赏”的课文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专题四的文章(引领学生翻阅目录以及课文)。我们将要欣赏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散文有《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有《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散文中有侧重写景的,像《荷塘月色》《听听  

  那冷雨》,也有侧重写人的散文像《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又有现代小说《祝福》《边城》(节选)和古典小说《林黛玉进贾府》之分。这些作品乃是经典中的经典,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的编写者特别提醒要“慢慢”,这不仅是告诉我们文本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是在提醒各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万不可焦躁不安,囫囵吞枣,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仔细揣摩,反复吟咏,最大限度地获得营养,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同学们觉得这类写景抒情散文我们应该把握哪些要点来阅读呢?  

  (学生发言,引导归纳为三方面――景物、情感、语言。)  

  :同学们的回答能够切中要害,我们一起来了解《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幻灯一)  

  (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  

  (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二、听录音,欣赏课文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名家朗诵的《荷塘月色》,随着那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去想象那唯美的荷塘月色的画面,进而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  

  (语文课上一定要有读书声。尤其像这样的经典美文,更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至于读书的方式可不拘一格,可自由放声的朗读,可以默读课文,可齐读,可个别读,但我以为选择在欣赏名家朗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由诵读的方式效果更好。一者名家的朗诵本身是一次美的创造,具有示范作用;二者欣赏名家的朗诵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欣赏这类写景散文,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执教时本人便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切方法的采纳都要从效果出发,什么样的读法最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  

  三、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虽长,但由于文字的魅力加之名家声情并茂地朗诵,我发现同学们一直陶醉其中。哪位同学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本文写的是作者游荷塘。  

  :概括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这位同学概括的语言是很简洁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用词值得推敲,“游”是单音节词,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规范;再者“游”有漫游、游览、游玩之意,究竟是何意,表意不明确;三是内容概括得不全面,丢失了一些重要信息。你能针对这些问题将你的概括修改一下吗?      

  (该生思考,口头修改。将游改为“漫步”,补充“夜晚”这一时间信息,之后面露难色。)  

  :你的修改比先前准确了许多,不过你是否考虑过“漫步”是作者的行为,作者在文中主要是写这一行为吗?  

  :作者是写自己漫步时所看到的景物。  

  :除了写自己看到的以外还写到了什么?  

  :还有作者想到的。  

  :很好。请你将课文内容完整地概括一下。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  

  (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教者对学生的概括必须给出恰如其分的评点,并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做出最佳的概括。在教师的点拨下,由该生尝试修改,自我完善。她的最终概括是“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虽然没有一步到位,完善的过程也不十分顺利,但我能感觉到这位同学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  

  课堂上适时点拨,及时纠正,自我完善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有明显的效果。这是一个分解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如若在一个简单的否定之后给出一个所谓的完美答案,看似顺利完成教学步骤,实际上是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课堂教学应该时刻关注教学的实效性。)  

  四、重点研究前三小节,落实学习目标(一)。在阅读中揣摩品味作者的独特情感世界  

  (这个教学步骤是体现实效性教学的关键步骤,执教者的指导思想是关注三方面内容:一是关注专题,将“慢慢”落到实处,使“欣赏”深入人心;二是关注文本,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触摸作者的形象,感知作者的情怀,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价值和妙处;三是关注学生,把好学生的脉搏,跟踪学生的思维,既不能满堂灌,也不能放任自流,应积极引导,迅速纠偏,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  

  研究第一小节――把握独特心境  

  :本文重点写了作者月下漫步荷塘的所见所想,那么触动作者月夜漫步荷塘的原因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  

  大家异口同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请大家阅读书后“活动体验4”的前两段资料:第一段是选自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后一段是选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阅读之后请大家归纳各自的观点。  

  :它们分别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探讨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原因。  

  :概括得简洁而准确。作为一个社会人,本身就处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矛盾之中,政治的、伦理的矛盾,社会韵、家庭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压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释放就会郁积在人们的内心,让人心神不宁、烦恼郁闷。所以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将一个心绪不宁,烦恼愁闷的形象推到我们的面前。  

  (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执教者本意并非要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资料、分析资料进而有个性化地解读。从实效性教学的角度来看,个中原因教者以为没有必要在课堂内深究,可以留到课后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将第一小节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读第一小节)  

  :读得很投入。该节文字开头就直接点明了作者的心境,并交代了写作缘由,那么大家能从这一小节的哪些词句中领悟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呢?  

  :(几乎将第一小节又读了一遍。)  

  :不错,这些句子的确能表现作者内心的那份“不平静”,但“细微之处见精神”,你能否挑出一些词语来分析品味其中耐人寻味的意味?  

  (该生说“悄悄”可以表现,但未能剖析到位。)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第二句中有一个“忽然”,我感到这个词语耐人咀嚼,夏夜庭院纳凉,微风习习,凉爽舒适,尽情享受便是,但作者“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种跳跃的思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内心的那份心绪不宁,同时我们又能读到作者想摆脱烦忧、排遣苦闷、找寻宁静心情的那份特别的渴望。既然有苦闷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加以排遣,朱自清选择了“月下漫步荷塘”来排遣苦闷和压抑。  

  (如何将文本读慢、读细、读透,教者必须有示范性的引导,放任自流的结果就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便是一句空话。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独特心境――渴望摆脱颇不宁静的心绪。)  

  研究第二小节――找寻景和情的契合点  

  :在“家”与“荷塘”之间有一条小路,文章的第二小节勾勒的便是这条小路的轮廓。请同学们阅读第二小节,阅读过程中圈画出那条小煤屑路的特点。  

  :“幽僻”“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回答得很全面。这条小路“幽僻…‘寂寞”,今晚因为有“淡淡的月光”而消退了“阴森”和“恐怖”的气氛。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种幽静淡雅的氛围。  

  (有一些补充但基本停留在分析的层面。)  

  :大家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作者认为“今晚却很好”这说明今晚的景契合了作者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心灵渴望,作者内心有些落寞、孤独、愁苦,需要一个宁静而安谧的环境来安放和排遣,眼前之景浓淡有致,明暗适宜,岂不很好?  

  (实效性教学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教法即为学法。通过圈点阅读,细读,研读等几个层次的引导阅读让学生明白任何个性化的解读都必须以文本为基础,遵照文本精神,不能脱离文本,穿凿附会。)  

  研究第三小节――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下面我们一起朗读第三小节,让我们来感知“作者的形象,聆听作者的心灵独白。  

  (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从这一小节中你解读到有关作者哪些方面的信息?  

  (在学习这一小节的时候,教者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文字中读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说明作者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从中不但能看出作者热爱自由的天性,我们还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  

  (很多学生停留在这一层面。教者继续启发。)  

  :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感知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他那种热爱自由的天性,从“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我们更能体悟到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压力,以及面对压力而戴上面具套上枷锁的苦楚和无可奈何。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里的独处的妙处,便是做一回真我的自在和快乐,是卸下面具和枷锁之后的一种妙不可言的轻松和解脱,难怪作者下边描写的月下荷塘那么富有诗情画意,荷塘上的月色那么缥缈朦胧,宛如仙境。这恰恰说明了作者已经摆脱了烦恼,进入忘我的境界,尽管这种快乐很短暂,但毕竟真实的快乐自由了一番。  

  (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始终紧扣专题“慢慢欣赏”,紧扣文本“用心品味”,紧扣学生“思想情感”,从教学实效性出发,循序渐进。)  

  五、最后齐读前三小节,消化吸收相关内容和信息  

  以上是《荷塘月色》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及简要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落实教学目标(二),与第一课时一样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穿插感悟目标(三)中“典雅”的语言风格。  

  【教学反思】  

  不搞花架子,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者在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的又一课题。《荷塘月色》是一篇传统篇目,本人也教过好几遍,但从未像这一次花一课时来研究前三小节。比较过去和现在两种不同处理教材的方法,教者有如下体会:  

  1.从文章篇幅来看,写景的文字,如写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周围景色占据了大半的篇幅,但它们仅仅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而已,作者的情感才是组织这些材料的灵魂,把握了文章的灵魂便是抓住了“纲”,纲举才能目张。  

  2.将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设计为教学重点本身并无不妥,只是这已经不是什么难点了,学生已经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反复在课堂上讲这些内容,学生已经不再有什么新鲜感,岂不是浪费时间?而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教学过程中文本意识绝对不能喊在嘴上,一定要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上。课堂上教师的设问,不能漫无边际,要环环相扣。如本文我设计的问题是以课文内容概括为起点“月下漫步荷塘”――找寻漫步原因“这几天颇不宁静”――从文本中勾画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带着一颗摆脱愁闷的心灵漫步荷塘,快速入境,获得了难得的宁静和欢娱,但又很快出境,跌入尘世,然而心有不甘,于是在回忆江南采莲的兴奋中又偷得片刻的逍遥,不过现实的琐碎、苦闷、压抑、矛盾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欣赏景物还是分析情感都紧扣文本。  

  4.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要“慢慢”,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完美的教学应该是真实的,更应该是有收效的。  

  5.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教者的教学要严谨科学,对学生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6.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点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屡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屡次被选作公开课的篇目,现成的教学实录、教案设计一大堆。在新课程理念下再讲《荷塘月色》是要有创新意识、探索胆量的。这一堂公开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突出语文课的语文性,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顾老师精心设计了几个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已的心灵对话。同时,她把这个探究的过程变成了一个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方法的过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  

  2.紧扣专题要求,努力使学生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两方面获得发展。本专题的标题是“慢慢走,欣赏啊”,就是要教师引领学生徜徉在文章优美的境界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提升审美境界。顾老师专门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出错并设法让出错的学生自己纠正错误。细细品味,慢慢欣赏,引领学生进入作家的情感世界,精神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注意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堂课明确了学习目标,进行了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主体性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深刻地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4.可能教者有意回避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所以整堂课在“积累・整合”,尤其是对全文的整体感知上稍有欠缺,因为对一词、一句的赏析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只有放在大的语境中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透彻。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3、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xx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xx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四、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 (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 (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五、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感受:自由――(苦闷)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六、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重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5、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品味其写景特点。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3.提问: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虽着意写月色,但又处处不忘荷塘,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请同学们看着挂图展开想象,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5、齐声朗读第5段,体味作者写景的高明手法。

  三、诵读、鉴赏第6段

  1、齐声朗读。

  2、提问: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显然,

  3、提问: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请大家再次朗读体会。

  5、齐声朗读第6段,体会其特点。

  四、熟读,品味4~6段(组织学生进入情景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阅读全文,进一步了解全文的结构及作者的感情基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 总结课文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三、全文总结

  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呢?

  开始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觉得苦闷、彷徨(心情的一个低潮);在刚开始慢步小路时,作者显示出淡淡的忧愁;由于小路的宁静,使作者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可以显现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忧愁转化为淡淡的喜悦。然后,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的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时,淡淡的喜悦更加强烈(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当作者看见荷塘四周没精打采的路灯光和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出作者的苦闷和淡淡的忧愁。然后借助江南的旧俗和他的思乡之情,解脱自己的苦闷,但是“无福消受”,最后回到家还是回到会现实,心情依旧“颇不宁静”(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四、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五、理解课文中的情与景

  1、提问:平常我们见到的写荷花的文章大多是浓艳明丽的,本文描写的景色却是素淡的,朦胧的。景语即情语,试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明确: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6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五、背诵课文第4-6段

  教学重点:

  目的一、二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

  {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

  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小节: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

  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二)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四)总结:

  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学生诵读十分钟,教师检查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布置作业:

  课时训练

  教学后记:《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第二课时

  第四节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像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第五节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第六节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7

  作者:朱自清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 ABAB、AABB、ABB、AAB、AA

  作用: 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 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  ,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近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近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近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近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二次为(复);         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近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近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近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近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近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近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近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月  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       正写                   树色      面

  清雾                              杨柳      点

  叶子、花                      远山      远景

  树影                              路灯      近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安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阅读鉴赏”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第一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篇目。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运用娴熟细腻的描写,悉心遣词布字,把自己的淡淡的愁绪融进了荷塘月色的景致之中,使人阅之动容,为之陶醉,心随文动。它是一篇典范的,又独具特色的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精品。对于这样的文本,披文入情,因情动心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因而《荷塘月色》这篇文学作品既承担落实写景状物这一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高一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所以,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掌握写景状物及其语言特点,并能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美情,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成为教学重要任务之一。

  另外,在整个高中阶段,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而这一文本也站在了初高中衔接的承上启下的位置上。

  同时,教师通过这个文本的教学,能够加深对朱自清作品的内涵及艺术特色的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课改尝试,也能在与学生互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愉悦。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此文本学习主体为高一学生,之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多篇写景抒情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对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高一学生在认识问题上还不够深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质疑探究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审美情感也停留在较浅层次,基于这样的基础,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而兼顾知识技能的进一步完善,进而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提升的教学定位,是附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也是科学的。

  三、设计思想

  根据文本,《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自觉和质疑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因而,本课教学设计拟通过引导启发,引起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整合。下一步,通过师生互动,对文本阅读进行深化、拓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并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技能的掌握,探究方法的习得,探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的丰富。

  教学的内容可设计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导入,介绍,词语积累,启发质疑。第二课时为阅读的深化,拓展,探究解决问题,总结评价。

  在第一课时的质疑过程中,学生的有些问题可能会偏离中心,可先看看有无价值,若无多大意义,可以删去,有些重要问题学生也可能没有发现,可对之进行启发、引导,引出问题,总之,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保证本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这样的设计突变因素可能较多,有些问题也可能是教师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跟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启发,甚至可以超越课堂,课后带学生去请教专家,查阅资料,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师生就都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发展。

  同时,本课设计也注重教师在新课程中与学生的情感互动,从而完成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①学习通感修辞及其作用

  ②探究行文线索、文章结构的安排

  ③探究文本语言特色

  2、过程方法:①质疑自觉意识的培养及质疑方法指导

  ②探究的兴趣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健康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即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②对作者的苦闷彷徨的理解及原因的把握

  4、教师发展目标:①通过备课全面深入了解朱自清的散文情况

  ②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师生互动,启发诱导的最佳时机、方法、技巧。

  ③与学生情感互动中丰富教师的审美体验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①写景状物的特点

  ②通感及本文语言特点

  ③质疑与探究意识的培养

  难点:①为什么作者心里“颇不宁静”?

  ②为什么想到“采莲”之事?

  ③对探究问题的方法指导及探究中出现的突变因素的控制。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第一课时:导入,介绍,词语积累,问题的发现及整合。(时间最好安排在周五,以让学生利用周末上网查阅资料,上图书馆或请教专家。)

  1、导入:多媒体播放清华园荷塘月色,同时播放配音朗读带:课文4-6自然段。

  释题及时代背景及作者简介,词语积累

  2、问题的发现

  教师引导启发:朱自清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我想和我一样,大家可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比如:对某些句子的含义的理解,对语言风格的概括,对中心或篇章结构、行文线索等方面的把握等等,凡涉及到这篇文章的各方面问题,都可能有待深入探讨。接下来我们把同学分成四-五组,大家先阅读,边读边思考,之后再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把问题集中,然后把问题列在黑板上。

  学生质疑过程中,可能提到并经过有效整合后的问题有:

  ①文章的层次如何划分?依据是什么?

  ②作者写了荷塘(4-6段)的哪些景物?

  ③本文写景特色是什么?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上的渺茫的歌声似的”,用的是什么修辞?有何特点?

  ⑤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⑥作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⑦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江南采莲的事?为什么两次写到“妻”?

  如果有其他问题提出来,但对这篇文章意义不大,可略加评价,肯定其价值,然后删除,评价以鼓励为主,以促进学生质疑意识的自觉和兴趣。

  可能不会提到但必须提到的问题由教师启发诱导,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如可提示在审美领域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没有提到但对这篇文章至关重要的问题,可由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提出来。这个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向难点探究,以完成教学目标。整合后可有如下几个问题。

  ⑧作者思想感情怎么变化?

  ⑨这篇文章的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⑩课文后对朱自清的评价不一,你怎么看这些评价?〔查找资料(上网、图书馆),请教专家等途径。〕

  教师在第一课时把这些问题整合,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讨论,待第二课时来解决。教师也应在这一时间里查阅相关资料,思考问题,备好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以利于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二)第二课时:深化拓展阅读文本,探究解决问题,评价总结。

  1、探究问题:

  问题①探究:层次的划出因为标准不一而结果不同,允许学生有多种划分方法,只要能自圆其说。学法指导:侧重于探究中帮助学生找到划分标准。启发时注意筛选学生回答中的亮点,抓住亮点,一步步向标准引导。如学生回答中有“作者”,就可以引导到“作者写作意图”“动机”这一标准上来。

  层次划分参考标准:

  可按动机:想起荷塘(1)――夜游荷塘(2-6)――荷塘归来(7―完)

  按场景:院内外(1)――小路(2-3)――荷塘(4-5)――四周(6)――回家――路上(7-完)

  按行踪:出门(1)――小径(2-3)――荷塘(4-6)――归来(7――完)

  问题②探究:这个问题较简单,可由学生自己探究找答案:叶、花、香、波、水、月光、青雾、树影、光影、树、山、灯光、蝉声、蛙声。探究指导:找名词中心语。

  问题③探究:探究指导:确立思维方向→寻找答案表述→举例证实,探究方向:多角度,动静结合,想象力丰富,修辞运用,意境创设。

  问题④探究:探究指导:侧重指导学生探究通感与比喻修辞不同的地方――感官上的互通,然后可以确定其修辞的特点,为了巩固,可让学生再造一个句子,提向,评价。

  问题⑤探究:探究指导: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探究:修辞、遗词、意境创设,可举具体例子分析或让学生找例子印证。

  问题⑥、⑦:这是文章的难点之一,解决这个难点的方法是:让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突破。

  a、帮助学生探究作者生活的时代及思想感情状态。

  b、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探究。

  c、用多媒体提供其他相关资料(程翔《<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朱自清《哪里走》、王瑶《念朱自清先生》、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学・散文》导言)。

  d、参考朱自清其他散文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与学生相互探讨,发现学生找到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线索,教师也应积极思考,互相启发,以利问题的解决。答案可允许有创选性的解读,也可以从纯文学角度回答。

  有这几种解读可供参考:一、“1927年7月”表时作者对政治不安的担忧。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妻已睡熟好久了”说明妻始终不解作者心情的变化。三、引用《采莲赋》、《西洲曲》说明作者借古代美的诗文以消愁。四、作者生活面临困境,所以心中不宁(资料查阅)。五、朱自清性格使然,可观其他作品风格知悉。

  问题⑧探究:探究指导:探究课文中有心理感情变化的地方:

  不静→求静→得静→不静

  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指导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化,拓展。通过问题“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感情有没随之变化?”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有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可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互动。这样,教师的情感体验也会在新课程中不断丰富。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到“原来,像朱自清一样,排解不宁静的心情的方法可以如此高雅,别致,月光淡淡,我愁悠悠,思及旧俗,我心幽然,虽然是暂时,但却余时无穷”。

  问题⑨探究:这个问题可自由展开讨论,答案也不一定统一,具体可有:自然美、意境美、亲情美、语言美等方面,教师可有自己的看法。并与学生提出的看法平等对待,师生可互辩,不确定熟是熟非。

  问题⑩探究:对于此问题,可让学生充分感受体会,也可让学生写一段自己的评价,可在课后完成。教师可自己表达观点,与学生相互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高各方面能力。

  2、小结:根据课堂具体情况来作小结。

  (三)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释题、时代、作者  词语积累

  ↓           

  问题(质疑)(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解决(探究)→ 审美

  ↓

  小结→评价

  (四)作业

  ①完成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可填abcd等级,也可以简单陈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个评价表来检阅教学效果。(本作业设计目标:学习评价多元化的尝试,持别注意学习主体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检阅自己的学习情况,寻找不足,发现差距,以利于下一步的完善提高,并让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吃透课改理念)

  《荷塘月色》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表

  具体内容

  效果评价(自评)

  知识能力

  写景特点

  语言特点

  通感及其他

  过程方法

  质疑能力

  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审美情感

  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②师生同题作文:用借景抒情手法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三选一)《校园月色》、《乡村月色》、《都市夜色》(本作业设计目标:学生迁移应用能力能训练,描写表达审美能力的提交,情感体验的进一步深化。教师也借这一作业完成自己与学生共同的新的一次情感体验)。

  七、教学反思

  1.以质疑――探究为主线来安排文本教学,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次新教学法的探索。传统教学法,对学生的质疑――探究意识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的处理相对比较薄弱。而质疑――探究能力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又尤为重要,所以,本设计意在通过这一安排强化学生质疑――探究能力的培养。

  2.教师在课程中的发展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教师在新课程中能获得的不应该是沉重的负担、更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对职业的厌倦感,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获得新鲜的知识、能力的提高,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职业的满足感、崇高感、幸福感。如果学生在新课程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而教学环节的重要的组织者、指导者却没有得到协调发展,那么,课程改革肯定不是完美的改革。而教师的实际发展的任务不仅仅是一些培训所能完成的。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探索、学习,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来提高、丰富自己、使自己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切实有效发展。而这一点,也是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是本设计的另一个试图要探讨的问题。特别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问题⑨探究中,教师以与学生一样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探究中,与学生一起辩论,与学生一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体验,即是这一尝试,另外,作业②中师生同题作文也是基于这一点而设计的。

  3.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方面,本课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又要教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也即思维的开端),并让思维向纵深发展或创新方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本设计在对学生探究深度的进一步挖掘以及学生质疑的可控性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空间。

  八、点评

  本设计努力实践了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富有创新精神。

  在第一课时设计中,通过任务(提出的问题)的布置、指导来引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并能注意到问题在教学目标框架下的整合,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在整合过程中,也注意到细节问题,如对“意义不大”的问题只略加评价,突出重点。

  第二课时的设计,比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问题的创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

  1.对问题的探究比较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问题①的探究。

  2.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如问题③⑦⑧的探究。

  3.教学民主精神也得到较好贯彻,如问题⑨的探究。

  4. 利用学生的自我评价来贯彻“多元评价”,检阅自己的学习情况。

  5. 在学生表达能力提高方面,通过作业来完成。

  本设计还有一个亮点: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探究的过程,与学生一起表达自己的感情体验,这样,如本人在教学反思中所说的:“教师也在新课程中获得新鲜的知识,能力的提高,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职业的满足感、崇高感和幸福感。”

  本设计在可操作性方面,还可以有更具体的交待,如关于每个问题的探究,如何落实,如何安排等,有的可用小组讨论,有的则须先讲解再探究。此外,本设计只是对实际教学的预设,在实践过程中,学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以及课堂生成的问题都要求教师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堂整合与宏观调控能力。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9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

  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10

  高一语文必修2选编了朱自清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教完本文颇有感触。

  教学中,我采用中间突破的方法,从第4节开始切入文本解读,在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荷塘的意境,点拨学生分析细节描写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笔下的荷韵;接着与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主旨句。并留下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对话交流。但是,这一过程中预设的比生成的多,学生阅读能力的生成不够,教学思路跳跃性较大,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充分。教学过程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高潮,原来设计高潮在学生自主阅读、质疑对话环节,但由于课堂没有把握好时间,这个环节没有出彩。

  其次,朗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设计中包括教师范读、学生抽读、集体齐读等朗读形式。目的是想通过师生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进文章特有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愿望。但由于学生朗读时,我没有对朗读进行确当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关键词、句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没有准确把握。在品味文章语言时,分析成分多了些,诵读的时间少了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识记生字生词的形、音、义。

  技能目标:

  1、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

  2、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情感目标:

  1、能理清文章感情脉络,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态。

  2、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教学设想:

  1、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课文所展示的优美的意境上,注意赏析本文的语言魅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勿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涵泳玩味,从而领悟文章意蕴之深刻,语言之精美。教师注意随机点拨,把握课堂进程。

  3、第一课时侧重于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和脉络,第二课时重心落在4-6的细读赏析上。

  教学时数: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赞美荷花的诗歌文章很多,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写的是艳阳照耀下的荷花,月色朦胧下的荷花该是别有一番情致吧?让我们走进散文大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慢慢行走,细细欣赏!

  活动一:检查预习情况

  小煤屑路蓊蓊郁郁独处的妙处弥望袅娜霎时脉脉的流水梵婀玲

  妖童媛女首徐回纤腰束素敛裾

  活动二: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感情脉络。

  听录音,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月下散步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作者的行踪

  家――小路――荷塘――家。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4、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5、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指名朗读。教师点拨朗读要点,注意重读“也爱独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等词句,表现作者摆脱尘俗的喜悦之情。

  6、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作者在这幽僻的环境之中,在朦胧的月色中,一人独处,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暂时超脱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7、课文4、5小节是最能表现作者艺术风格的写景名段,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和朦胧柔和的月色、沁人心脾的荷香融合在一起,形成幽雅宁静、素淡朦胧意境。我们下一节课再作细致的赏析。作者独处之妙超脱之乐能不能永久呢?美梦会不会醒来呢?作者现在大家先看看第六小节,说说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并注意抓重点语句。

  生:“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遣心中的哀愁与苦闷,依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这一句,注意“我什么也没有”读出感情。

  8、师:作者的愁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借美景来忘却以告失败,朱自清又尝试用什么办法来超脱现实,摆脱种种烦恼呢?这种方法最终有没有奏效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剩下的部分,在讨论后回答。

  生:作者通过想像江南采莲的习俗,想像采莲中热闹风流,想像采莲中情感的纯洁美好,借此把自己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不能超脱的,人终究不可能长久生活在梦中,不管这个梦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还是令人神往不已的习俗,“推门进去”说明作者又回到现实中,种种苦闷、无奈甚至是痛苦还是要缠着他,可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借景消愁愁更愁。”

  活动三:小节本课,预习单检查

  1、明确结构,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发对江南的惦记。(偏重抒情)

  2、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渐渐超脱→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这也就是本文的感情基调。

  结语

  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李白是直抒胸臆,而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3、4小节,欣赏本文所展示的优美意境,提高对情景交融类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运用联想、朗读、比较等方法品味本文语言的精美。

  导入:

  品读《荷》文最为重要的不在于索解郁闷、孤独的原因,而在于其消解方式,以及在消解中表露出来的作者性格素养、人生追求甚至是人生矛盾。以此来培养我们对生活与自然细腻而优雅的体味,对生命过程深刻而复杂的感悟。就让我们进入文章的核心3、4小节。

  活动一:研习课文第4小节

  1、指名朗读或听录音,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顺序是如何安排的?本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这一段偏重于“荷塘”还是“月色”?

  这一段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写景的层次极为清晰。这一段主要是写月下的荷塘,虽没有直接写月色,但所有景物都在月色的笼罩之下。

  2、文学的精彩之处不在于写了什么,更在于怎样写的。我们现在从修辞手法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荷花、荷香的,说说这些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什么特点,另外有哪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品味其妙处。学生涵泳体味,并小组交流。随后教师点拨:

  荷叶

  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高圆而舒展的风姿。田田,用叠词,突出荷叶的茂密连绵。

  荷花

  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

  明珠――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

  星星――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用来修饰盛开的荷花是恰如其分。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正好传神地表现了含苞未放的荷花的情态。

  可以要同学们尝试着将“袅娜”“羞涩”互换一下位置,看好不好。

  荷香

  通感: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沁人心脾。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活动二:研习课文第五小节

  1、第四段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这一段写的是

  明确:荷塘上的月色。

  2、月色无形,很难摹写,朱自清怎样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呢?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为画山精神画不出,以云岚衬之。如果把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结合起来,既正面描写月色,又描写月光下的景物,或者展开联想,用贴切的比喻形容,无疑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月光下的景物,又有哪些精彩的比喻。哪些词语特别有表现力?

  明确:写了叶子和花,灌木、杨柳的倩影,比喻句有“流水”、“酣眠小睡”“如鬼”“名曲”等句。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有“泻”“浮”“画”等。

  3、一二两句中,“泻”“浮”二字能否换成“照”“升”?叶子和花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什么特点?请在心中细心的体味,然后跟同学交流,准备发言。

  明确:“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叶子和花的特点是娇嫩柔润,从侧面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朦胧特点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小睡”分别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明确:分别比喻月光朗照和月色朦胧,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淡淡的喜悦,心灵获得慰藉,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联系上文,并不均匀是指什么?这一句通感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明确:是指灌木的树影浓密巨大,杨柳树影的稀疏修长。“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6、听录音品味感受

  总结本课

  这两段写景层次分明而特征鲜明,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之情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诚如罗丹所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却缺少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春有莺飞草长,夏有蝉鸣树林,秋有枫叶如火,冬有白雪皑皑,用敏感的头脑,带上一双敏锐的双眼,慢慢行走,细细欣赏啊!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12

  〖课堂教学的立体性〗

  1、课堂的开头艺术:

  课堂是师与生共同的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人们习惯认为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太片面了。教与学的活动中不只是老师教,学生学,应该包含有:学生“教”;老师“学”;学生学的三维一体的。既然是学生参与的活动,就应该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也就是说教学“目的”的公开性,明朗性。习惯教学中教学目的只有教师知道(有的教师都不知道),学生对教学目的是不知道的,一节课上完了不知道做了些什么。让教学目的隐蔽起来了。

  我上每节课时把全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写在黑板的左上角,每一节课的目的也写出来,这样课堂里学生真的学习起来是有的放矢了。我上《荷塘月色》时在黑板的左上角板书出:

  学习目标:

  ⑴ 学习文章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等形象地描写景物,表情大意的方法。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⑵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⑶ 理解并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真确认识评价作品中的“我”。

  生:朗读学习目标

  师;你读了学习目标后知道了些什么?

  生纷纷发言:

  这篇文章要求我们学会用比喻,拟人,通感,叠字的方法描写景物。

  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体会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体会思想感情,认识文章的我。

  师:知道了这些目标,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些目标呢?

  师指黑板的右上角的“学习方法”,生读:

  ⑴ 朗读品尝法。

  ⑵ 美点寻踪法。

  ⑶ 讨论分析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了解了学习的目的和运用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学习起来少走弯路。也真正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一改传统学生被蒙在鼓里,学习完了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学习了很多也不知道方法。

  2、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每一堂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明白学习是一种过程,强调“过程”。要明白,准确地把课堂中的主要学习方法告诉学生,并指导学生们掌握,运用。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样师生才能真正地达到共鸣,会意。传统的教学教师教学上就象老牛拉破车一样,把“学习,教学”都由教师承担了。课改就是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学生,就象国家的经济改革一样,丢掉沉重的包袱,搞市场经济,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学习也是一样的,学生在课堂中是:汇报自己的──学习-讨论──研究──教师的点拨。师的点拨作为催化剂。这个过程中师的知识和见解也有所提高或会有新的见解。思维的火花在课堂里碰幢,激发思维的飞跃,妙语就会产生。常此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思维,何愁无创新?

  同样一个问题:作家作品及背景介绍。

  我是这样上的。

  师:你对朱自清了解些什么?

  生1:朱自清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春》,《背影》,《踪迹》,《欧游杂记》,《你我》,《论雅俗供赏》。

  生2: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生3:朱自清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他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气概。

  这样把学习,教学的“皮球”踢给了大家,不是由教师一人来承担。真正作到了教与学相长。

  3、课堂中确定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课堂是公开的,是大家的,那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白自己的角色在随时变化。传统的教学学生的角色就只有“学生”的角色。不,学生是未来社会中各种角色的雏品,那我们教育者就应培养学生各种角色。课堂里学生的角色:学生,老师,评论家,演讲家,合作者,各级领导,倾听者等角色。而老师的角色:老师,学生,裁判,演讲家,倾听者,评论家,组织者等角色。

  我上《荷塘月色》赏析文章的“画面美”时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两组分别负责一段落欣赏,具体分析这个段落写景的妙处。

  问题出示:

  ⑴ 文章写了那些具体的景物?

  ⑵ 体现了景物什么样的特征?

  ⑶ 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技巧?

  讨论分析,要求人人发言。以学习小组长领头,请每小组派人发言。其他组讨论,各组内人可以补充,并根据每组发言时合作的情况教师以评学习分。

  生1:第4节主要学习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生2:文章写有动有静。

  生3:第5节写的月色。

  生4:第6节写的荷塘四周的景色。

  师:同学们分析了这些,你们感觉到他们分析的都是文章中的──

  生:比较浅显易懂的地方。

  师:我们应该更深入地体味他的美的特征,写作的技巧,我们自由的品味4-6节(学生自由朗读)

  生1:我觉得文章中没写一个‘月’字。但是我觉得文章每处都在写‘月’。

  师:好!为什么?

  生;那‘叶子’花朵的情感,碧绿的波浪都是月色照射下才能形成的。

  生2:我认为就像《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底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相似之处。

  师:好,真不错!还有吗?

  生3:文章写景时有浓笔也有淡笔。写荷塘时较浓,写树上的蝉虫的声时较淡

  生4:文章用了大量的叠词,“田田”“甜甜”

  生5:文章用量词多,“一层”,“一团”,“一两点”。

  师:同学讲了不少,你听了能综合吗?请讲给同桌听,另外的补充。等会请一方的两个同学一起起来总结。并评论他们总结得怎样?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角色和转换可师生的角色,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得到锻炼,为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在不自觉地就得到了新的思维训练,创造“灵感”就是经过千锤百炼时的瞬间产生的──创新就实现了!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岭中学 谢东昌】

  〖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作文训练•利用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

  在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渲染气氛;或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再现图画;或选取可供咀嚼回味的精彩片断,启发联想,让他们目注神驰,观此思彼,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去感知情境,把握形象,引想共鸣。精心创设审美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影”。如讲《荷塘月色》,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了一幅“月诳图”,创设了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写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导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随即又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古诗启开学生的审美心扉,使学生心驰神往,犹如进入了一个荷叶亭亭、荷花艳艳、荷香袅袅的优美境界。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荷塘情境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领略荷塘月夜风光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的共鸣。由此可见,创设审美情境,是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这种审美情境来陶冶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纯自然的语文情境中描述中走出来,从而致力于陶冶性审美情境的艺术设计。

  【广东省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 钟宝团】

  〖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巧妙导入,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学之乐。如在讲授鲁迅的小说《药》时,我首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人血馒头治病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药》,就是写人血馒头治病的事。这样的课堂提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渴望了解事情经过和结局的悬念心理,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又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时,我首先让学生搜集所学过的有关描绘“荷”的诗句(如“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等),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发言说说自己想象中的“荷塘月色”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这样导入新课,极能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安徽省宣城市第四中学 彭义铭】

  〖浅谈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识深意”是指细读原文后,深入思考,领悟作品、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

  “识深意”需要科学分析来实现,分析时又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究竟谁是谁非,这与感悟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都是密切相观的,不能一概而论。感悟内在的思想情感,要通过分析外在的材料内容,抓住材料内容的实质才能完成。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教师边分析,边指明分析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是完全可以领会的。科学分析还需要熟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比如,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要领悟作者“淡淡的喜悦夹着淡淡的哀愁”的思想,就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矛盾,并由此推及当时一般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 李 斌】

  〖不“教”语文〗

  勾,即勾勒,勾玄提要,以明快的线条表现对象,不求细腻而求简练,不求周到而求概略,像长空一线,像孤鹜掠水。把教材或自己的授课内容用简单的线索勾勒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填充,去丰富,去完善。如教《荷塘月色》,作必要的介绍之后,把授课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美--结构美,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然后让学生去朗读、自学或自由讨论,要求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作出批注,或写成鉴赏文段,一节课后收作业。给学生指条路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结果产生很多备课中没能想到的东西。有个同学谈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例举“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步”与“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两句,说前一句如说成“路上只(有)我一人”,就显得死板了,后一句如把“裙”改成“裙子”也失了雅趣,就很有见地。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青龙职业中学 赵廷春】

  〖中学语文美育五法•吟咏陶醉法〗

  清人朱光潜在谈他读李白诗《经下邳桥怀张子房》的感受时说:“我十几岁时就爱读这道诗,常常高声朗诵。朗诵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是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概。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无论兴味方面感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一位教师教《荷塘月色》,要求学生闭目静听,他用抑扬顿挫、充满情感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里。他还配合这篇课文选读并配乐录制了一些写月,写月色,写赏月的古今诗词散文的名篇,组织了一次在公园里静夜赏月的班会活动,学生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玉城中学 王针桂】

  〖语文模糊教学艺术例谈•感悟与意会:体验语文教学的诗性情怀〗

  汉语注重感悟,长于非逻辑的心灵观照,因为汉字是一种音形义兼备的文字,所以具有超语言性。语文阅读材料中的语言主要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在模糊性中求准确,在准确中蕴藏模糊,这是汉语超语言性的体现,也是汉语言阅读材料具有多义性的表现,而这种多义性最终又会导致一种模糊体验。教材中选取了大量这样的作品,要想让学生把握作品如此丰富多彩的意义,咬文嚼字、讲深讲透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与意会。通常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正是传承已久的语文教学方法。这种意会与感悟,也是模糊理论在教学中的典型运用方法,它揭示出语文学习对文章书面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是经由模糊而渐至精确,又到高层次的模糊,再到高层次的精确的认识过程,并终至以“得意”为目的。这也是一个“悟”的过程,由“迷蒙”到“清晰”,在字里行间穿行,由言而象而意,求真、启善、审美,从而悟得敏锐、细腻、独特。

  例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句单独地看,似乎难以确切把握其真正含义:作者觉得自由的人到底是要想还是不想?这样说不是矛盾的吗?显然,弄清这些“模糊点”是感悟作者复杂深沉情感的关键。教学时我们似乎无法对这简短的一句话进行语义剖析、词义索解,也没理由引经据典、知人论世去考证一番。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用心去品悟感受一番,稍有点生活经验的人便能体会到其间的复杂情怀:对一个背负沉重生活负担、心理压抑的中年知识分子而言,“什么都可以想”意味着思想的无拘无束,“什么都可以不想”意味着生活的无忧无虑。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境啊!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文本迅速沟通起来,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的整体寓意,从而获得更充分的审美感受。

  ──原载《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年第09期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 篇13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抒发的是作者对当时北平在军阀统治下白色恐怖现实的强烈不满和不知自己一心向往的自由民主到哪里去找的迷茫失望情绪。 

  《荷塘月色》的第七、八两段引用了《采莲赋》和南朝民歌《西洲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的《高中语文》删去了原文中“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可惜我们是早已无法消受了”这一段,现在2000版《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恢复了原貌,如果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写作背景,恰当地分析这两段引用的内容和作用,可能对理解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大有帮助。 

  作者1925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后,亲历亲见了军阀段祺瑞和张作霖残酷镇压知识分子、压制言论思想自由的一系列事实:⑴1926年3月,“三.・一八” 

  惨案,段祺瑞执政府军警开枪打死打伤请愿的爱国群众200余人(作者亲历);⑵1926年6月,张作霖枪杀著名报人邵飘萍,封闭《京报》(作者亲闻);⑶1927年4月,张作霖以宣传“赤化”罪名逮捕并绞死著名学者、北大教授李大钊(作者亲见)。北平的白色恐怖,的确像“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近两个月来,作者听到南方的消息:江南,1924―1925年间作者亲见过的轰轰烈烈的工人农民群众追求自由民主的运动,现在遭到了国民党莫名其妙的镇压,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一封信》),所以,心中充满无奈的苦闷、忧愁,郁结至深,难以释怀。所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要到外面去寻找“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世界。走在“曲折”“幽僻” 

  “寂寞”、“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小煤屑路上,只有“蓊蓊郁郁”的树,就感到“今晚却很好”,因为“路上只我一个人,”“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终于,找到一片“无边的荷香月色” 

  安宁的“荷塘”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光溶溶,荷花飘忽,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使作者不安定的心得到了暂得的安闲,心灵的郁结得以轻解。但因为浓重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压在心头,那些愤懑烦闷之情依然挥之不去,所以,荷塘的一切是朦胧的,淡淡的。由于荷塘被“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仍然摆脱不了压抑感,所以当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就立即产生“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嫉恨情绪。这里表面上说的是蝉和蛙,从特地用“他们”来指代可以知道,实际上,还暗指那些为反动军阀帮闲发流言的文人。 

  由此可见,军阀白色恐怖的统治的“怕人”和反动御用文人如蝉鸣、蛙叫一般的“热闹”鼓噪,使人厌烦,是朱自清心里“颇不平静”的重要原因。 

  作者在白天只能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做事、说话没有自由,甚至“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也没有,这种毫无自由的现实使人忍不住产生相反联想,于是便“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了说明自己描写的采莲的情景“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就引用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那时候,“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打扮得漂亮艳丽的少男少女们,摇着小船去采莲,他们怀着表达互相之间的爱慕之情愿望,“兼传羽杯”,把船划到“藻挂萍开”(即水草繁茂)的地方,摘嫩叶花苞,“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那种自由嬉闹欢乐的景象,的确“有趣”。为了说明采莲是“唱着艳歌去的”,作者又引用了《西洲曲》。《西洲曲》是一首大胆表达爱情的情歌:“莲子清如水”,“莲”谐音“怜”或“恋”,即爱或想念的意思,“子”即你,“清”谐音“情”,全句是运用谐音双关手法明白地表达感情,“爱你的感情如水深”。瞧,那是一种多么自由幸福欢乐的生活!可是,采莲是“旧俗”,“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法消受了”。现在,虽然“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但没有丝毫活泼的“流水的影子”,没有说话 

  、行动、思想的自由,于是,忍不住“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把“现在”和旧时、“这儿”和江南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这儿”的不自由,表达了对江南过去的那种自由的向往,委婉而含蓄地表现了对国民党口是心非出尔反尔、用武力解散工会、屠杀工人,解散农会、镇压农民等反动行径的惊讶和不满。因为1924―1925年在江南,作者曾亲见过国民党领导革命轰轰烈烈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绿》中表达的就是作者对当时那种自由民主景象的兴奋、欣喜之情。)可是,“这一年南方发生的变动”使作者感到“目瞪口呆”,不可理解:提倡三民主义的国民党怎么也不给工人农民自由民主了呀?所以,作者“心中似一团乱麻”似的不安和失望,搞不清国民党究竟要干什么,“心里是一团火”似的忧愁、郁闷和焦急,自己向往渴望的自由民主到哪里去找?何时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对国民党在江南镇压工人农民的反动行径感到失望、迷茫和无奈是朱自清“颇不平静”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也说《荷塘月色》的“不宁静”(精选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