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最后的同桌高中作文
夜深了,独自伏在案上,回忆在这黑夜里泛起涟漪,像一个说书人用充满淳朴的乡音讲述我和他的故事。我轻轻地闭上眼,聆听这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他是我的朋友,一身儒雅气息,用他的满腹经纶散发出一种专属味道,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到他的存在。我很幸运地成为他的第一任同桌,老师的用意无非是想让我多向人家请教,尤其是数学。在他的世界里,数字是高于生命的;而我却恰恰相反,我唯独对文字才会一往情深。我想这是我们成为朋友的重要因素。即把彼此当作自己的老师。但我却很反感他所谓的稳重。至今记忆犹新的还是我站在教室门口苦苦地等待、呆呆地凝望,看他边收拾边思考的动作,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总会不耐烦地说一句:快点儿。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最美的时光,也是最后的时光――他要走了。我是那样的天真,在被噩梦惊醒的那一刻,原来我是那个最后的同桌。
朋友临走前,拒绝了我送他的请求,也未曾告诉我离去的原因。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再也不会回来了。我突然发现老天爷跟我开了一个巨大玩笑,这也成为了我终生的遗憾。第二天,他就要承载着自己新梦想的航班启程了,我忍不住自己的欲望,一个人偷偷地跟了上去。看着远方的他渐渐远离我的视线,我开始对人生有些模糊,不觉掉落了一滴眼泪。
朋友走后,以前还是平淡如常,我又有了新的同桌。现在我还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那个人,我还会站在教室门口看他迟缓的动作,只是他已经不是那个他了。即使潜意识里明白这一点,我依旧还还会那样做。我只是把涩涩的苦笑取代了呆呆地凝望。这个习惯我坚持了三年。
回忆里斑驳的碎片、凄美的断片在我的脑海里连接成一张短片。那离记载着我满满的幸福。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他的味道,无时无刻不在看到他的身影。有我伫立在门口凝望的眼神,还有离别时那一滴深沉的眼泪
友情总是淡淡的,细细品味则会有一种甜甜的感觉,融化在心中,让整个心世界都暖暖的。我想把它作为一张珍贵的邮票,希望若干年后。我依旧可以把这份为微微惜别情寄给自己,也送给我的朋友。
那天晚上,在我的梦乡里,我站在教室门口
小区楼下有一家米店,原是一间车库,四四方方的空间,狭小却井井有条。米店的主人是一个老头,高高瘦瘦的,眼神灰蒙蒙的,仿佛蒙着一层米糠。偶尔会见到他袖着手蹲在门口,像一截冬天的枯树枝。他以一种平淡的沉默活着,也用这奇异的沉默经营着这家小店。
难免会被妈妈支使去买东西。你说,老板,我买一块钱水面。仿佛要等两分钟,他才能从门口的光影里站起来,慢吞吞地掀开蒙着面筐的白布。他的指节粗大,指甲上有小裂口,里面嵌着细细的面粉,但并不觉得脏,抓一把水面放上去,电子秤开始跳,最后停在九毛六。买的人说好了好了,掏出一元钱。他没理会,默默又放两根上去,一块零七分了,再拎起一根,掐掉小半截。等计数器稳稳停在一元,他才抬起头,接过你的钱。
如果你掏出的是五十或一百的大钞,那还得等上一会。他拉开抽屉,把零钱拨到一边,摸出一个验钞机,确定是真的了,还得举高了对准光线照一照。这时,递出一张大钞的人早已急得直皱眉:唉,回家自己擀面,估计也快好了。只是,面粉也得在他这里买。
说是米店,其实除了米面,也卖别的,芝麻,红豆,绿豆,花生用一个个塑料袋装着,卖掉多少,袋口就卷下去多少,敞着。五颜六色,但又无比的朴素、整齐。后面机器上还挂着一匹匹刚轧出来的面条,散发出衣食无忧的笃定。
从未见过老头的家人,有人说他活得很孤单,因为他从不与人搭讪。每天早晨,他都会从编织袋里抓一把米,洒在门口,嘴里发出唤鸟的声音,那种唤声在我认识的汉字里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词,但鸟儿全听懂了,飞快赶来啄食,叽叽喳喳的似与他招呼,这时他脸上似乎才有了些笑意。
有时,我醒来,听见外面的树上有婉转的鸟鸣,忍不住想,它或许吃过小区米店的米,卖米的人不跟我们说话,吃过他米的鸟儿却唱歌给我们听呢。
看着他灰蒙蒙地蹲在那儿,就这样无悲无喜地活着,粮食静默,岁月安详。我想无论如何,能这样活着,守着慢慢西去的时光,也不失为一场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