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教学案例(通用15篇)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
一、背景
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之二《观书有感》
2、文本解读: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的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怎样在古诗中挖掘语言因素,何主任的“三个留下”给了我启发,决定从“语言、形象、情感”入手。
3、文本与学生经验:
学生较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却难以领悟。如果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虽然学生也能明白,但印象不会太深,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
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5、教学设计:
1)、自学为主,通过查工具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弄清诗句的意思。
2)、反诘题意(诗中没有写读书,不如改成《观塘有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去探究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通过想像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诗中所描绘的内容。
二、实施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教学活动一:
在学生理解了诗中的词语和诗句意思的情况下,教者看看板书的课题,看看语文课本,满脸疑惑,提问: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
生:吃惊,仔细读古诗。
师:同意的举手。
(有十几位学生举手)
师:举手的同学请到讲台前来,我们举行一个小小辩论赛,为了能更好地说服对方,再读读古诗。
站在讲台前的学生举手:老师,我能不能下去,我发现不能改。(师示意可以下去,此时讲台前只剩下2名学生)
师:看看谁能说服我们,你们同桌之间先练练。
生1:诗中没有提作者看书……
师:上前握手,谢谢你支持我。
生1:我不是这个意思……
生2:诗中没有提书和读书,可是诗人是在池塘边读书。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2:(边指书上的插图边说)从图上知道的,诗人正在读书。
师:借图理解是个好方法,值得借鉴。
生3:当时诗人在读书,有一个地方看不明白,看到了池塘边的景色恍然大悟,就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诗。
师:看到了什么景色?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
生3:看到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天光和云影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闪耀浮动。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4: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所以池塘里的水才这么清。
师:悟到了什么?
生4:我悟到:诗人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要想知识渊博,就必须多读书。
师:有点意思。
生5:(抢着说)我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够具体,这首诗里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要想永远都有学问,就得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去填充,说得俗一点,就是两个字:充电。所以我诗的题目不能改。
(掌声一片)
………………
………………
教学活动二: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一遍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
(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1:我看到:一块半亩大的池塘清得就像一面镜子,天上的阳光和云彩在水面上浮动,有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一位诗人正在岸边读书。
生2:我仿佛看到:一个少年在池塘边读书,十年如一日。后来,他成才了,做了大官,可他仍然刻苦学习着。
生3:我看到:一个半亩大的池塘平静得像一面镜子,阳光和云彩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在水中闪耀浮动。一个孩子在那里读书向别人请教问题。他坚持刻苦学习,获取新的知识。长大后,中了状元,当了大官。可他仍然坚持学习,去猎取更多的知识。
生4:我看到:一个半亩大的池塘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太阳光和云彩的影子在水面上闪耀。为什么池塘里的水会那么清澈呢?原来在它的源头有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涌进来。回忆完这一切,眼前立即出现了这样一行字:要想有真才实学,就得不停地“充电”。
………………
………………
师:让我们边想着这美丽的景象,边吟诵这首诗。
(生各自有感情地朗诵)
三、总结
背诵古诗,学生往往兴趣浓厚;理解古诗,学生却往往疲于应付。古诗内涵丰厚,意蕴隽永,我们平时大多喜欢用自己几十年的语言经验去理解古诗,然后再强行传达给学生。所以学生学习的古诗语言往往不是在自己的语言经验建立起来的新的语言积累,这样的语言往往缺少生命力,缺少再生性、增值性。
所以在本节课中,为了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古诗的语言,自主构建新的语言积累。我打破常规:在学生理解了诗中的词语和诗句意思的情况下,再从课题入手,反诘诗题《观书有感》,向学生提出:诗中只字未提读书,怎么诗题却是《观书有感》,不如换成《观塘有感》吧?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古诗时获益是或多或少的,所以积累的语言印象也就有深有浅。我于是小小辩论会的形式出现了,让持诗题应是《观书有感》观点的学生,来说服教师和个别学生组成的反方,一下子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由“让我读,让我说”变成了“我要读,我要说”,而且是“我要读好,我要说好”,否则怎么能说服得了老师。
这样,学生学习语言就是在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生成都是从心中涌出的的鲜活的语言,都是有个性的真正属于自己的语言。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者吟诵古诗,让学生联想画面,学生很自然地在前面理性的理解上,用语言绘出了鲜活的诗的画面,并且将理性认识还推进了一层。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教者的带领下由自主获得语言到独立想象画面,再到深刻把握诗意,都是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逐步实现的,留下形象、留下语言、留下情感确实得到了体现。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记录
(一)导入:
常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那读书有那些所得呢?
今天我们将通过《观书有感》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观书有感》教师印发《观书有感》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
《观书有感》是南宋时期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全诗在写法上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了出来,很有特色。
如: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比喻读书的感受。
三、四句诗人在写法上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给我们揭示水如此清澈的原因: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有活水一直不停地流下来。在一问一答中,诗人用池塘中的“水“比喻书本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这两句诗看似说明水清的原因,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三)朗读训练
1、在你们的学习中相信也有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的体会融入到你的朗读之中。自由大声朗读这首诗。
2、指明学生读,大家评议。
3、齐读。试着背一背。
(四)学生小结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3
设计意图:打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体会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小学六年来,你一定积累了不少有关读书的名言。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指名说,师相机点评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出示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生齐读
·这则名言给你什么启示呢?
3、这是朱熹告诉我们的读书方法。【板书:朱熹】你了解朱熹吗?指名说(简介朱熹,相机复习朱熹的《春日》)
4、【出示课件】师简介: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很多思想都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的诗作用词讲究,风格俊朗,具有一定的哲理。
二、初读古诗
1、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2、朱熹,一代理学宗师,他的读书感受一定与众不同,想读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自学这首诗,开始吧!【出示自学提示:1、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美;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自学
3、同学们,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再指名读
4、诗有了节奏,才能给人美的享受。听老师是怎样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来的。
·师范读,你会像老师这样读吗?
·指名读,相机表扬:有点感觉了。
·咱们一起来试试!生齐读
三、领会诗意
1、作者到底生发了哪些感想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诗句,查查工具书,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看看插图。
2、指名读诗(课件出示古诗)
3、让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1)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抓住“鉴、徘徊”理解
(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抓住“渠、如许”理解
(3)把诗意连起来说一说,先说给同桌听听
(4)指名说
四、与诗人达成共识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半亩方塘、天光、云影)
2、带着感情读这三个景物,指名读。
3、想象一下有多美?(谁能把它读好?)
4、在这美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读前一、二句)
5、可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引读后两句)他在告诉我们什么?
把它告诉你的同桌,一起告诉老师(齐读)
五、质疑引入哲理
这首诗咱们学完了,老师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诗写的是池塘里的水,可是却用了“观书有感”作题目,这是为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全班交流
六、总结
是啊,读书能使人明白事理,同时也使读书人的心灵像池水一样明净。朱熹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他在读书过程悟出了许多的事理。他有许多的言论值得我们借鉴,特别在读书学习方面,有不少感言给我们不少启发。(课件出示名言)
七、课堂背诵
这么好的诗能不能背下来?会不会用?口头做题。(课件出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诗中运用了譬喻的形式,用鲜明形象的事物将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化。《观书有感》这首诗歌,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教学难点在于诗句中没有提及读书,怎样引导学生从描述的景象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个有关读书道理?为此,我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理解诗句;再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理解哲理。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4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默地看。【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中的首尾两句。
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3、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板:方塘】多大的方塘?【板:半亩】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板:清】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出示一二句,一起读】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半亩方塘一鉴开”,短短7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板: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什么意思?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来回地移动)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读——女生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4、品读三四句。
1)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出示三四句】
2)“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源头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3)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5)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5、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板书: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一语双关)【指名读(2人)——齐读】
四、拓展延伸 温故知新。
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2、其实我们接触过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回忆吗?【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五、反复诵读,完满总结。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宽裕,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
2、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5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中华大地,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出示有关朱熹的资料。朱熹一生勤奋读书,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二、学习古诗,领会诗意 1.自学古诗自学要求:(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2)理解诗中每个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记下不懂的问题。(估计学生不理解的词语:鉴、徘徊、渠、哪得、如许、为。)先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自学所得。2.交流自学情况(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 )(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师:怎么写?(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古代镜子是用铜制成的 ,所以底下是“金”。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徘徊”是什么意思?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齐读一、二两句诗。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景),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美读: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配乐读)师: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4)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是因为。3.运用“连、调、添”等方法,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4.谁能读好这首诗?(配乐朗读)5.背诵这首诗。 三、理解哲理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引出:这首诗有点文不对题,诗中写的明明是池塘的水,可是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池塘的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2.交流,指答。出示、齐读: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就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四、总结延伸1.原来朱熹写方塘的景色,就是为了说明读书的道理啊!(板书:理)这样的诗就叫(板书:说理诗)朱熹先生这首优美的诗,用池塘的水来比喻读书,通过比喻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像这样的方法我们称它为借景喻理(板书: 借 喻)。2.出示: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如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3.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苏轼《题西林壁》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叶绍翁《游园不值》陆游 《游山西村》4.总结:这首诗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更是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成为千古名句。(背一背这两句)这两句现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五、名句活用1.我们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积累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例1:这是我们班的小作家,在介绍他的写作经验时的一段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我注意平时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物,把观察所得记下来,所以我的文章内容才丰富多彩、真实具体。在这段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清如许”指什么?2.朱熹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宋〕朱熹师:“读万卷书”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因为――(生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行万里路”就是要不断实践,因为――(生接)“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六、课后作业:课后自学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出示《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向来:从来,一向。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自学,说说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所说明的道理。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6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
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特色:
1、教学建立在对诗的正确的多元解读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表现,呈现出多种动态生成的教学预设。
2、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理解诗句的意思,如在读与画中理解,在将“渠”改为你、我、他的语言运用中加深理解,在有与没有“源头活水”的对比中理解等。
3、对诗句的活学活用与理解联系在一起,如师生共同合作将诗句改为“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4、对教学时机的智慧把握,如将朱熹是南宋理学家、宋诗讲理的知识点、“问我(朱熹)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及开卷有益方面的名言与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巧妙对接。
5、板书的四次变化是诗的解读,也是诗的创造。
预习积累: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 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教学过程】
一、观塘
1、导入:学唐诗通常要达到正确诵读、解意、悟境,今天我们学的一首宋诗,简介朱熹:南宋,理学,宋人最重讲理。宋诗特点常借景(物)寓理。要做到诵读、解意、悟理,有信心做好这几点吗?先自学,要求做到: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
2、检读。(相机点拨古诗的韵味“压韵”,再读。)
3、自学尝试理解意思,读出画面。要求:
(1)、一句一句地读想办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没有工具书可以猜猜看。
(2)、一句一句地读,整体地读,想想你看到怎样的池塘?可以画出来。
(在巡视中发现画的好的同学上台板画)
4、同桌交流
5、集体交流、相机朗读:
(1)、句义(在理解句意中理解词义) (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同学们,塘虽小却清新、明朗,有活水注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备注:“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中“光”意思的理解要联系词语的前后搭配。谁在徘徊?“源头活水”的意思要重点理解,可以查成语词典。)
二、观塘有感
1、导读全诗:这是一个怎样的池塘?诗人产生的疑问是?放开眼界找到的答案是?(塘清的答案在塘外)
2、我们初步理解了这首诗,接下来可以用朗读的方式去巩固理解、深化理解这首诗,读出诗的味道。(边读边展开画面,结合古诗的平仄美——平音长,仄音短,其中“一”和“活”为仄声字;平音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时间。抓住“开,天光、徘徊、渠、清、?、源头、来”读出画面,读出“打开、徘徊”等的动作、神情、姿态,读出“源头”在哪儿,读出“来”的活水的鲜活、生命力、源源不断。开,镜子有半亩大要慢慢地打开;镜子里有——天光云影,要边欣赏边打开。徘徊,谁来回走动?边读边用手做动作表示音长:从桌左到桌右,再从桌右到桌左。渠,渠清,问渠;你清?问你;师清,问师。来,长音,读出活水来、新鲜的水来、纯净的水来、缓缓地来、源源不断地来。)
3、读了这首诗,我也感觉在我的心间流淌着一股股清泉了。
4、如果没有“源头活水”呢? (老师擦去“有源头活水”)方塘怎样?同桌思考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板书:枯竭、陈腐、污浊。教师擦去“一鉴、天光云影、清”,师生共同合作将诗句改为:半亩方塘锅底(黑洞)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有源头活水的半亩方塘是——谁来背诵一遍?
三、观书有感
1、老师故意让学生齐背——《观塘有感》,引起学生疑问,引出读书法——读书要看清题目,题目是文眼呀!(理解题目:当时在看书,将看书体会心得写了出来)
2、导学生产生疑问:为何是《观书有感》?诗的内容写的是池塘有源头活水就清,无源头活水就浊,但这与朱熹看不看书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片刻)(如学生不会再启发——难道看书人就清,不看书人就浊吗?)再次简介朱熹:南宋,理学,宋人最重讲理。宋诗特点常借景(物)寓理。(板书“悟理”,大理学家在诗中讲什么道理?)
3、 同桌交流。
4、集体交流:大理学家在诗中讲什么道理?
(多元理解:塘——人,心如明镜,胸怀宽广,清,高洁;塘——书,知识,天光云影;……)
相机出示开卷有益的名言警句。(见预习积累)
(备注:当学生不会时导法:
(1)问他那得智(才、慧、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小塘呀小塘,你为什么这么明净呀?你这么小为什么容得下天光云影在你的肚子里呀?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呀?朱子呀,你为什么这么有学问呀?
(3)、塘有源头活水就——,人观书就——。
(4)、把“半亩方塘”改为“方寸之心”。
(5)、宋诗借物喻理的特点。如苏轼《题西林壁》等。)
(若时间紧凑则结尾方法:当然源头活水不仅是读书,还要行万里路,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
四、拓展学习——宋诗借物(景)喻理的特点
学习《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中有悟,诗中有理)
板书设计:(动态生成)
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变:半亩方塘 开, 共徘徊。问渠哪得 如许,为 来。
再变: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
还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板画:
源头 活水 —— 方塘 (清)
书、实践 —— 方寸之心、心智(清)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8
【教学过程】
一、创境唱诗,引入新课
1、上课我们学习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吗?(复习导入,以道理引入朱熹哲理诗的学习)
2、“诗,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无以数计的诗人都以一支细腻的笔,在文坛尽领风骚几百年。爱国诗豪情满怀,思乡诗愁绪万千,…在这繁花似锦的炫目中,有一类诗以它的平淡、冷静成为那独秀的一枝……”(缓缓出示此段话,配上背景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另外一位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一首哲理诗。
3、出示课件,唱《观书有感》。(板书课题)
(感悟诗的音韵之美,激发学生情趣)
二、诵读古诗,领悟哲理
朱熹,南宋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诗。
1、反复读
诗都是读出来的,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书声,请大家放开声音,认认真真地把诗多读几遍,看看大屏幕,你能达到哪个台阶?读完后教师检测。
(1)字正腔圆本诗作者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有板有眼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能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
(3)富有感情谁能达到第3个台阶?指名读,评价,师:到底什么是有感情?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在于读出诗的味儿。(点击,改成读出韵味)至于到底如何读出诗的韵味,学完这首诗你们自然就会了。
(在反复吟诵中体味古诗的韵律美,达到“会读”的地步)
2、抓“诗眼”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清)
(找出题眼,以便下一步紧扣“清”字展开教学)
3、细体会
(1)浏览全诗,哪句诗描绘了池塘的“清”呢?(出示课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3)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
(4)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徘徊”是什么意思?
(5)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6)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配乐读)
(7)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出示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结合图文,自读感悟后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思考,在自主阅读中理解。所谓书是自己读懂的,情是自己悟出来的。)
(9)看着这清如镜的池塘,你一定有个问题想问问小池塘?——小池塘为什么会这么清啊?你们明白吗?看来你已经和朱熹一样找到答案了。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该句。
4、明诗意
(1)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质疑,善于在阅读中提出疑问,并在理解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出:这首诗有点文不对题,诗中写的明明是池塘的水,可是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池塘的水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出示: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
(2)讨论交流。
(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达到“读懂”诗歌说明的道理。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增进了情感沟通。同时,使他们能主动思考,大胆表达,善于倾听,互相学习,共享成果。)
出示、齐读: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就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5、联实际
其实,古往今来,朱熹的这句诗在岁月的长河里洗涤了这么久,如今也有了更多的意思。出示: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清”又指什么?
6、会哲理
(1)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现在在“南溪书院”的“活水亭”上,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出示画面,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海茂公司仍然凭着这两句诗发展地蓬蓬勃勃,再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想,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我们思考一生的诗,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读诗句,运用知识迁移、比较,悟出哲理,在反复的诵读中品味诗意,向“读通”的境界前进)
(2)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
(3)小结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指名读,并尝试让学生理解。老师小结。
(赏析哲理诗,就要沉进诗里感受其内容,然后找到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
(4)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反复读。
三、拓展延伸,朗诵积累
1、陆游读书,发现知与行的关系;朱熹读书,明白了读书对人的影响。古今中外,多少文学家和诗人、学者留下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给了我们多少启发!请大家将课前搜集到的这样的句子拿出来和我们一同分享。
2、学生出示后,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句子,与大家一起品读。
3、这些名言警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自由讨论交流。
(课堂拓展,丰富积累,联系实际,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渗透人生教育,呈现一种大语文的范畴)
读书,可以寻找一块洁净的宿营地,能安置我们的灵魂,可以寻找一方明亮的清澈的夜空,让我们的梦能毫无顾忌地尽情地飞翔。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朱熹的《观书有感》。(在朗诵中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观书有感
方塘清活水
心灵明知识
【教材简析】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富有哲理的小诗。它明写秀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讲述的是作者在读书后产生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诗中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这首诗既富于理趣,又充满诗情,成为后人广为传诵的名篇。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
【目标预设】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打破古诗常规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思路】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拟采用“三读”的方法。三读,即“会读”、“读懂”、“读通”。1、会读。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文,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读懂。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感知诗意,然后小组交流,提出不懂的问题,统一在班级里交流;3、读通。细细品味古诗,能读懂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然后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为读通全文做好一切准备。
采用“三读”的方法,由自由到统一,再到自由,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种学习方式,即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9
一、 说教材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2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古诗,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是借此现象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哪怕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但如果就此不再读书了,原有的知识就会慢慢枯竭、老化、思想就会僵化,只有不断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这首诗既是学生学习古文化的经典之作,又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热爱读书教育的好教材,这首诗显著的特点是用暗喻的方法来说明一个道理。针对以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二、说教法
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多读,反复品味,设计学生读书、自学、质疑、教师释疑的环节。(这一教法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三、说学法
回忆学习古诗的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古诗应掌握的一些知识。(意在激活学生的记忆信息为古诗的自学提供思路)并鼓励他们采取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突出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诗句的意思,串词成句,串句成篇。让学生在反复的读的训练中学会体会诗的感情。)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学了。
四、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出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二)、学习古诗,领会诗意
1、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
“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谁能说说?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2)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3、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读好这首诗?
5、背诵这首诗。
(三)、质疑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
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四)、教师总结延伸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出示:《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你觉得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是感受)
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学生回答)
总结:
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下面就是报纸上运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的例子。
(五)、学生延伸交流 出示文章: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清如许的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六)、总结全诗
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板书
《观书有感》
景色 说理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文人辈出,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伟大学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书: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一生勤奋读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宋〕朱熹
作为一个人,就要不断读书,不断学习,同时要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二、写――整体感知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全诗歌)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昨天,我请同学们按照自学要求自学了这首诗,现在,来看看你们学得怎样?
三、品――还原诗情
(一)、出示: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记下不懂的问题。
(二)、读中体会诗歌的内涵
(1)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
(2)说说诗句中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做上记号)学习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组词,借助图画 )
(3)引导学生理解一、二句诗意
“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
你认为应该选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师:怎么写?(板书,学生跟着书空)古代镜子是用铜制成的 ,所以底下是“金”。铜镜不用时常常用布盖着,用时打开。这里的“开”理解为打开。
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理解诗句,说诗句意思时,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可见池塘里的水怎样?(用比喻突出水的清澈透明。)水的清澈透明,还表现在哪里?
“徘徊”是什么意思?
借助图画,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齐读一、二两句诗。
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板书:景),老师非常喜欢喜欢这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描绘)
美读:一边想像画面,一边美美地朗读这两句诗。
师:多美的景色呀!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4)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
哪得,怎么会。如许,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为,是因为。
(三)、学生写话:大致写写对这首诗的理解
(四)、背诵这首诗。
四、悟――引入哲理理解
1、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
引出: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
池水清澈 读书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 不断地读书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
出示、齐读:
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3、小结:
五、拓――延伸阅读范围
1、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师: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朱熹还有一首鲜为人知的《观书有感》:出示《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自学,体会诗句的意思,想想诗所说明的道理。
(蒙冲:古代的一种战船。向来:从来,一向。一毛轻:轻如一根羽毛。
意思为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2、总结本课
同学们,伟大的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读了,才会活用,平时候的积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也能像朱熹那样勤奋读书,善于思考,写出好文章来。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3个生字“鉴”“徘”“徊。
3、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古诗,谁来读课题?(2人)一起读。
2、知道作者吗?你知道他的哪些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3、能用“熹”组词吗?还记得“熹”的意思吗?
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的心里照得亮亮的呢?打开课本,我们来读诗。
二、正确、流利地读诗
1、放声朗读,将诗多读几遍,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多位学生读诗。
3、检查预习情况:
(1)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都认识了吗?指名认读。
(2)你能给“鉴”扩上一两个词吗?诗中的“鉴”又是什么意思呢?“徘徊”又怎么理解呢?
三、想象画面,领悟古诗内涵。
1、读了这首诗,知道诗中是围绕哪一个事物来写的吗?(板书:池塘)什么样的池塘?
2、你说得错。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尤其是前两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池塘说具体点吗?
(1)生读诗,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知道为什么说镜子是打开的吗?)
3、是的,这打开的“镜子”可漂亮了。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提起笔来写一写。
4、指名交流。指导朗读前两行。
5、同学门,站在这清澈美丽的池塘前,你一定会和朱熹一起询问:为什么池塘这般清澈?你知道吗?活水
生说原因(板书:池塘--------清澈),师生引读后两行。
6、同学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
师:对呀,是不是搞错了?小组长赶快带领组员讨论一下,这池塘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1)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
(3)看来这池塘在这里是有所指的,那活水同样也有着深意。谁再来说一说?(板书:头脑---------灵活)
(4)是啊,每天的读书学习就是那池塘上流大源头活水,只有日日读书,你的头脑才会明澈如镜,才会云影徘徊。所以题目是(生读)
(5)题目的意思是朱熹在看书时产生了一个感想,这个感想就是------(齐读诗)
四、背诵古诗
1、我想作者在读书时一定是又明白了什么人生哲理,他感受到读书对于自己的意义,他要把自己的这种体会告诉天下所有的人,怎么写呢?直接说“啊,读书重要,读书能让你头脑清楚、灵活。同学们,这样行吗?
2、(出示挂图)我们来看图。一天早上,朱熹披衣走出院门,他看书沉思,不时抬头望望远处的翠山,低头瞧瞧脚边的野草,他大目光停留在池塘里那跳动的波光云影上.突然,哗哗的流水声催生了他的灵感,他知道怎么去表达心里的意思了。(生齐背)
3、你记住这首诗了吗?自由背,指名背。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观书有感》是一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千古名句。前面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也是关于读书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千古名句。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名言警句?
2、全班交流,师补充。(另一首朱熹的《观书有感》)
3、小结:有人说,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你才更有智慧。有人说,能够摄取书中营养的人要比吃得更多的人更健康。同学们,读书吧,因为每一本书就是一级级阶梯,你每爬一级,就意味着向智慧。向成功迈进一步!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诗中3个生字。
3、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领悟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哲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近诗人
1、板书:朱熹(xī)指导朗读、书写
2、学生简单介绍诗人
3、教师谈话:朱熹的思想很多成为明清两朝治国的方针,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缘于他一生勤奋读书、积极思考。一天他走到一个池塘边坐下来(媒体出示图),一池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有一种思考颇有感触的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在上图中出示全诗)。
二、诵读诗句,感受诗篇
1、指导朗读
a、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
b、领读、齐读
2、指导背诵
a、学生闭目轻背
b、指名背、齐背
3、指导默写
a、教师谈话: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打开书,看看那些字在书写上要注意。
b、指导写字:徘徊鉴渠
c、学生在作业纸上默写并自查(提示书写姿势,轻音乐)
二、图文结合,体味诗意
1、媒体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a、指名读
b、这“半亩放糖”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要是“一剑开”,老师肯定知道是诗人手持利剑,一剑把半亩方塘的水劈成两半,可这儿是“鉴”字呀?
c、理解“鉴”,出示:
鉴:a、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b照
c仔细看;审查
d、可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e、旧式书信套语
d、理解“开”(打开),教师介绍:古代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
指导理解“徘徊”(来回移动),引导串讲诗意。相机板书:清澈明净
e、教师小结:查字典、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都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媒体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a、指名读诗句,理解“渠”(方塘)
b、诗人在问什么?(引导说第一句诗意)。诗人有答案吗?你知道答案吗?(引导说第二句诗意),相机板书:源头活水
c、引导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串讲诗意。
d、教师反问:如果没有这源头活水呢?
3、二读诗句,指导读出感情
4.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闭目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四、文题勾联,感悟诗情
1、美读全诗
2、教师即兴创作《《观塘有感》,并将诗题出示在前面出示的四句诗上。(附:《观塘有感》:半亩方塘不见开,一片垃圾在徘徊。问渠哪的脏如许?为有别人乱扔来。)
3、学生发现错误后设问:朱熹的诗中没有一处提到“书“字,都是写池水的清澈明净,我看不如就把他的诗改为《观塘有感》怎么样呢?
4、引导学生辩论,教师相机点拨: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告诉我们正像这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明净那样,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而更加敏锐,更加开豁。
5、小结:诗人将读书后的感想化为生动的形象,既富有理趣,又充满诗情。这种感受是对读书体会的,而不是对池塘的。(媒体把诗题“观塘有感”改为“观书有感”)
6、指导三读古诗,读出诗韵。
五、拓展延伸,激发诗趣
1、媒体出示朱熹生平,指名读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以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富有哲理。
2、读懂了《观书有感》,又读了诗人的介绍,有什么话想对诗人说呢?
3、出示学过的朱熹的《春日》,诵读
5、小结延伸:朱熹的诗作还有很多,课后收集一下,读一读,并背下来。
板书设计:
观书半亩方塘:清澈明净←源头活水
有感我的心智:聪明敏锐←不断读书
反思:
《观书有感》这首诗是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体会的,告诉我们正像活水把池塘变得清澈明净那样,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而变得更加敏锐、更加开豁。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引导孩子走近诗人→感受诗篇→品味诗境→感悟诗情→激发诗趣,在学生、文本、诗人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学生在诵读中积淀,积淀中感悟,感悟中生成,生成中发展,发展中延伸,尽力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尽力建构一个有情、有疑、有智的和谐课堂。
学习目标上突出“简”字,教学效果上体现“真”字。简明、清晰的学习目标,有助于课堂中落实,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成。能结合学生、文本的特点,制定一个简单、清晰地学习目标,教学中既重视知识、能力等显现目标的落实,又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隐性目标的体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原来古诗学习先理解后积累的方法,而是在先积淀的基础上再去品味、感悟。新课开始,先指导学生诵读,然后理解诗句、体味诗情,求变求异。全节课以诵读贯穿始终,但每一次读都有一个新的目标,分层推:一读古诗,着手于读正确、读通顺;二读古诗,着眼于读出感情,体会诗境;三读古诗着力于读出诗韵。指名读、齐读、范读、闭目赏读,不拘形式,学生多读而不厌,充分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新课前的情景导入,巧用插图,拉近了学生与诗人、文本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了学生、文本、诗人、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课的拓展有度,由《观书有感》走向《春日》,由课内走向课外,落实了课标中古诗文诵读的目标。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3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是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这是第二首。这首诗是写作者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譬,将人的心智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以方塘作譬来说明心智开豁的缘起,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睿智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从景悟出“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学生会的学生讲。对于词句、修辞的理解,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理解,所以教师不需要多费口舌。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做老师,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到台前讲出来,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老师”的讲解,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作一引导和点拨。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二、巧妙突破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我选取了报道中的一段文字,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选取了一些说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走下讲台,心中有很多感慨,特别惊讶于孩子们的表现,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时刻往自己的这半亩方塘中注入知识的清泉,是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那一杯水的。
一、只有更透彻地钻研理解教材,才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抓住学生的疑惑点,引导,疏通,从而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徘徊”这个词语的理解:为什么是来回地动,云在空中怎么会来回地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问题。但我马上想到,这是暗示了水面在动,水流的注入使水面来回晃动。通过读诗句,引导,学生马上联系后两句就体会出来了。试想,如果连教师都理解不清,又怎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呢?
二、缺乏整体体验后的读。本诗设计了三读:一读通,二读景,三读理。但由于时间的关系,匆忙之中没有进行第三读,这应该补上。因为读出理,才是这首诗的学习重点,要读得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讲这课后最深的感受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并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握好知识的关键处,才能引导孩子们深入浅出地在语文课堂的乐园里愉快地学习。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古诗《观书有感》,感觉完全被自己“打败”了。因为原来设计的导学案涉及的问题太过细致,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导学案上课。所有的教学程序设计好了以后已经23点多了。睡到4点多不知不觉就醒了,许是担心今天的课吧。翻来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导学案上,领导会不会说我?现在不是在研究小组合作和导学案吗?我何不把学习的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一、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二、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三、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四、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五、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想象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境。
附:原来设计的教案和6份练案,以此提醒示自己这样的错误不能再犯。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
出示朱熹名言,感受诗人的学习思想。
读读这些句子,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很亲切?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宋 朱熹
活到老,学到老。 ──宋 朱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宋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宋 朱熹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宋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有来年。──宋 朱熹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宋 朱熹
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宋 朱熹
出示诗人名字,师:看,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关于朱熹,你了解多少?学生交流资料。
出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的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解诗意
过渡: 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出示:
自学要求:
(1)、看看图画,读读全诗。
(2)、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为”“活水”,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交流自学情况
(1)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 (出示全诗,指读)
(2)理解一、二句诗意
学生先讲解: “鉴”是什么意思?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好吗?生说,(半亩方塘就像一面被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补充。
师:把半亩方塘比喻成一面刚打开的镜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步地走)
诗中指谁在哪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这是用拟人的方法阐述了这句诗的意思,你能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吗?
把这两句诗读好。
这两句诗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景色)
师: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为什么会不停地晃动,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动,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两句诗你能理解吗?我们先来读一读。
(3)引导学生理解三、四句诗意
学生讲解,师适当补充。
“渠”是什么意思?“如许”是什么意思?
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4)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美吗?谁能说说整首诗描绘的景色。
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激发学生的表达。
(半亩大的一方水塘,就像一面被打开镜袱的镜子,池水清澈明净,蓝天和白云倒映在水中,随着细波荡来荡去,风和日丽,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这池水为什么会这般清澈呢?哦,原来有一股清泉正源源不断地注入池中。)
好美的景致呀!真让人喜欢。读好这首诗?配乐读
4、谁来看图背诵这首诗。
三、解诗题
诗句的意思也理解了,那么,我们这首《观塘有感》也学完了(师强调“观塘有感” ),“观书有感”
师:可是我们刚才一直在欣赏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呀!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理解:观书:读书,也就是作者读书之后的感想。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有什么关系呢?
四、明诗理
1.看图,猜想读书与方塘的关系。
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2.引导理解:出示:诗人用“半亩方塘”来比喻 ,用清澈的池塘水比喻 ,用“天光云影共徘徊”好比 ,用“源头活水”来比喻 。
再读这一首诗,体会其中的深刻哲理。
你来评一评这一首诗,写得怎么样?
(从修辞、写景、寓理等方面来说,学习写作。)
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称奇(佩服。拍案叫绝)。
3.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源头”“活水”,及问号。)
五、作业
1.作为一个人,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泉,才能时时处处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灵活,你能举例说说吗?
由此可见,这句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虽历久,却弥新,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2.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设计:
,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 (写景)
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喻理)
课后检测:
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4
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1)上网查阅,了解朱熹。(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3)自学课文,理解感悟诗歌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泊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初识作者
1、同学们,小学六年来,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读书的名言。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指名说,师相机点评)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名言(出示名言,生自由读)
知道这些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
3、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生默读:【朱熹,南宋著理学家、教育家、诗人。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二、初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来到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于是他齐读课题。师:何谓观书?何谓观书有感呢?
朱熹,一代理学宗师,他的读书感受一定是与众不同。想读书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自学这首诗吧!【出示自学提示: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诗都是读出来的,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书声,请人家放开声音,认认真真地把诗多读几遍,看看大屏幕,你能达到哪个台阶?读完后教师检测。
(1)字正腔圆本诗作者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有板有眼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能读出七言绝名的节奏?
(3)富有感情谁能达到第3个台阶?指名读,评价,师:到底什么是有感情?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在于读出诗的味儿。(点击,改成读出韵味)至于到底读出诗的韵味,学完这首你们自然就会了。
(在反复吟诵中体味古诗的韵律美,达到“会读”的地步)
三、抓住“诗眼”,理解诗意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板书: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板书:清)
(3)浏览全诗,哪句诗描绘了池塘的“清”呢?(出示课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鉴”是个生字,遇到生字,不理解,我们要查字典。
出示字典中的字条:镜子(古代用铜制成)照仔细看。你认为应该哪条意思?为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字解)
理解“开”: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的帮助,还可以联系句子、观察图画。
“开”字怎么理解?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
师:他们一边照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
(5)如果你是朱熹你会怎么赞美小池塘?指导书写。会有谁?请同学们闭上眼晴,听老师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描绘)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亮,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要求边写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再指名---女声齐读---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配乐读)
(7)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结合图文,自读感悟后两诗的意思
“渠”是什么意思?(它,指方塘。古诗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文不一样,还记得《示儿》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乃,你。)
哪得,怎么会。如此,这样。清如许,这样的清澈。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e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板:活水】怎样的水才是活水民呢?(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9)我们可以想象:远处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10)连起来说说这两名的意思。
(11)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预设: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就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可见,源头活水对小池塘来说多么的重要啊!
(12)小结,同学们,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水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样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
四、辩论明理,享受诗趣
1、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整首诗的意思都理解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机出示填空题: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板书:心智:明----读书】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就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
2、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五、配乐诵读,学创名言
1、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板书:景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诵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这就叫读出韵味。)
六、作业布置
1、阅读朱熹的《观书有感(二)》,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
2、搜集一些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
《观书有感》教学案例 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2、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名言,简介诗人,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要想进步,必须要和书交上朋友,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名言都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你知道有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吗?谁来说说看?
老师这也有一些名言,谁来读一读?
2、从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是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出示)。
出示:朱熹简介。
二、检查预习情况:
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在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1、昨天大家已经认真的预习过了,我想收获一定不少吧,下面,就请大家把你的收获来展示展示。
2、学生交流汇报。(可以是读书、写字、字音、字词意、读后感等。)
教师相机指导。
我会读这首诗了。(会读书,可是预习的一个主要任务。)
我认识了这课的三个生字“鉴”是上下结构,下面的“金”字的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一些。还有“徘徊”千万不要读成“排回”。(哦,不能做白字先生,读字只念半边可不行。)
“徘徊”,
拿出习字册写三个“鉴”
我会背诵这首诗了。
有一次,我在写作文时感到很头疼,总觉得没话可说,爸爸就送给我一句话,就是这首诗中的最后两句“问。。。。”,爸爸还告诉我:要想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平时就得多读书,脑子里积累的词汇多了,到写作文时就不愁没话可说了。所以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
3、刚才,同学们从读书、写字、词意、读书感悟等几个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预习成果,真不简单,收获很大,我建议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三、感悟古诗描绘的画面
过渡:同学们,要想真正的读懂这首诗,仅仅会读、会背,明白几个词义,会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能够透过这短短的诗句,看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这首诗要告诉我们的深刻内涵,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何要这样写。
1、下面,就请大家再一次走进这首诗,认真听录音,想一想从这首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2、谁来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学生交流:
(在这明净的镜子中映着天光和白云的倒影,他们正在一起散步。)
这样的画面,你是从哪句诗中读到的?(1、2句)
“徘徊”一般是指人在一个地方来回慢慢地走。
诗中指谁在哪儿来回地走?
(天光和云影一起在水中来回地走,或者说他们在散步。)
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书:写景)
4、出示方塘美景图和优美词语,
你能够结合这幅图和这些优美的词语再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吗?
5、欣赏着这样的美景,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两句诗读好,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6、天光和云影在池塘中的倒影,看得是清清楚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板书:清澈透明)
7、师:问渠哪得清如许?(池塘,你的池水为何这样的清澈透明啊?)
生: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源头的活水不断地流进来。)
四、明诗理
1、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诗中描绘的方塘美景,这诗中可一个书字也没有,怎么能叫“观书有感”呢?
这是好多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的问题。
这方塘美景与读书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记得刚才介绍作者时有这样一段话:
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
这首诗中蕴涵着怎样的哲理呢?
3、引导理解: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生思考填空
生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
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4、诗人把自己读书之后的感受融入到方塘美景之中,把深刻的哲理寓于景色描写之中,不得不让人佩服。(板书:明理)
5、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五、拓展延伸
1、作为一个人,无论我们干什么,都必须让自己的半亩方塘时时注入知识的活水,知识的清。古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成为了千古佳句,广为流传。
刚才##同学所说的写作文的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请看这样一则报道:
浙江慈溪市海茂电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创立,由于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把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严格质量管理。只短短几年,公司产品就打开了国际市场,获得很大成功,年产值已超过几千万美元,并仍不断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公司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来格守“诚信服务、客户至上”的企业信条,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结果。
在这篇文章里“源头活水”是什么? “清如许”指什么?
2.朱熹大师这首诗也叫说理诗,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倦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
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
板书设计:
,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 (写景)
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 读书汲取 (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