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精选13篇)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
何为对话?《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① 两人或更多人的谈话。② 国际上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哲学意义上的对话,中国最早是老子阐释的: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即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种具有再生能力的和谐状态。文学意义上的对话,集中体现在巴赫金对话小说理论中,他认为:“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文艺学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综上所述,对话有以下共性:首先,对话展开的前提是对话各方不能完全对立,有共通性。二是对话展开的条件是各方能互补、互促,对话各方具有平等性。三是对话的结果具有创新性。通过开放的对话,“重新建构、生成意义”,打破“二元对抗”的封闭状态。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提高全面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
“对话”成为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对话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过程单向灌输与被灌输的主客关系。而对话教学是多向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交流,是生命主体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对话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师生之间的对话。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语文课程标准》摒弃以教师为轴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师中心论”,也不主张以学生为轴心,教师无原则迁就学生的“学生中心论”,认为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孩子”。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依赖于三个技巧:“倾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倾听要充满期待与耐心。“表达”,表达要有中心,有条理,有依据,还要注意表达的表情和语气。“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这种对话是一种启发,一种提高,是意义建构活动。我们应该做到四个“关键词”──“吸收”:能接纳对方的信息并转化为营养。“宽容”:容纳对方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思考”师生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引发进一步思考。“提升”: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二是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根本上说,言语理解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文本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对话”中,文本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现实视界”与文本的历史视界不断融合,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这样,“对话”就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意义联系的纽带。在“对话”中,双方并不只是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不是由一方去消灭或征服对方,而是双方都会受到对方的影响,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对某一个问题达到意义的认同和共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言语作品的“对话”,首先,初读整体感知,巧妙选择话题。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感受文本,进行 “对话”,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整体感知,感知文本的“语表层”。其次,熟读文本精思,自主领悟话题。要以学习文本的言语为本体,选择文本独特的言语形象、言语蕴含、言语情感、言语音韵、言语规律等有价值的话题作为对话的主题。通过对文本中的言语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再次,研读探究交流,多元解读话题。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语文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案例】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你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李大钊同志临危不惧。
师:请你把你的话写在黑板上。
生:李大钊同志特别爱国。
生:李大钊很了不起,他很伟大!
生:李大钊关心他的家人。
(老师分别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点评:黑板的“易主”,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的角色。)
师:课文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走近那段历史,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风采、形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并做批注。
(学生默读课文,边阅读边在书上圈画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问题。)
(点评: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感悟课文必须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
师:我发现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受,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好吗?
生:读课文的第17节,我认为最能看出李大钊的临危不惧,“他没有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说明他已经受了苦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曾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师:你很细心,这是文章中的一个细节,被你发现了,读书就应该这样。对于这一部分谁还想说?
生:(激动地)敌人实在是太残忍了。在电影、电视里,我以前看过这样镜头……李大钊真坚强!
师:我理解你的心情。
(点评:对话促发了学生的思维,促发了学生的灵感,师生心灵才相通,情感相融。)
生:他见到自己的亲人,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他在敌人的恐吓下并没有慌乱,也没有因为见到自己的家人而激动,他仍用“安定”“沉着”的表情感染他的家人,暗示他们要坚强。这都说明他非常爱自己的国家。
师:他是我们党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他对革命有着必胜的信念。
生:从课文的第7节中,我读出了李大钊的爱国之情。他把自己的安全问题已经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国家。
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指着课本)咱们书上的这一张照片就是李大钊在他临刑前留下的,面对死亡,他是那样的平静,你们看,他那浓黑的眉毛下神情多么坦然。
师:我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的目光关注到了课文的插图,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你是怎么知道这张照片是李大钊临刑前留下的?
生:我是在网上看到的。
师:大家都来看看这幅照片,是不是这样?
生:他的表情很坚定。
生:我在咱们学校的宣传挂图里看到过这幅画,下面有他的一句话:“人生之最高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他说的那句名言,我今天终于感受到了。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呀!谢谢你把这句名言介绍给我们。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话,好不好?
生:好!
(学生齐读。)
生:在李大钊被捕时,他“不慌不忙”,“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说明他有胆识,心里已经有了被捕的准备。
师:是呀,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坚定信念。谁愿意读一读这一部分?
(指名读,大家自由读。)
生:李大钊不但爱自己的国家,他也爱他的亲人。父亲不管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
师:这一次,父亲“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势很紧张。
生:老师,在法庭上,我觉得课文里的“我”确实很机智、很勇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你看,课文里几次提到敌人,都是那样的残暴。可是“我”却“骗”住了敌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补充一句,当时的“我”很小,敌人这么凶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机智。
师:课文重点回忆李大钊,为什么这里写了这么多“我”的事呢?
(点评:高质量的对话离不开“点拨”,“点拨”的功用就在于“化难为易,引向深入”。)
生:(兴奋地)我知道了。父亲在敌人面前是那样的“镇定”“沉着”,是父亲的行动影响了“我”。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
师:读出问题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好呀,请讲。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师:你们说她哥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我”受父亲的影响,变得这么勇敢、机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亲的影响,也会是一个搞革命的青年。
师:有道理。不过关于她哥哥的事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一下资料。
(点评:课堂是动态的、生成的,生成的课堂信息有时会成为有效的学习资源。“她哥哥是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李大钊同志的形象。)
师:课文最后“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此刻他的心里会想说些什么呢?此时无声胜有声。在那样的时刻,李大钊不能说,现在就让我们把他心中的话儿说出来吧!
生:我的好女儿,你懂事了,你长大了。
生:好孩子,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们一定要接着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儿,我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师:读书,就是要把自己融入书里。你们读进了书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希望!
师:好!好一个“希望”的目光!
(点评:对话式的课堂是师生情感、体验、生命的交流。一个“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让老师惊叹!这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师生彼此间分享精神与幸福。)
师:读书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对于这篇课文谁还有自己的想法要说?
(点评:读书要读进去,到字里里行间去品、去悟;还要读出来,从整体感受,跳出课文谈课文。)
生:我课前在图书室里看了一篇文章,里面说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绞死的,他们对李大钊“三绞处决”,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绞杀整整进行了40分钟。
师:(沉默)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会和我一样激动。请你们完整地再来读一读课文,再来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回忆吧。
(学生读全文。)
师:读到这儿,你们对于课文又有了什么样的感受和见解,请你们再一次把它展示在黑板上。
(学生踊跃上前,又写下“忠于职守”“坚强”等词汇。)
师: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收集、阅读关于李大钊的文章,相信你们对他还会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评析】
案例中,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对话,面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给予的是密切的关注,亲切的呵护,让“有益”的课堂生成的信息开出灿烂的花朵。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定教,尽管学生的发言是无序的,但这样的课堂犹如一首散文诗,形“散”却神“聚”!教学中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实践中“学会读书”,这是为孩子们的明天着想。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发展“构建智慧”──读书的智慧,做人的智慧。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篇2
教学本课我从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描写,体味人物神态的描写入手,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重在一个“学”字,贵在一个“导”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全文教学分为初探性引读,深究性引读,内化性引读三个阶段,安排自学、讨论、精讲、演练四个环节。如精讲环节,我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1、“小孩家知道什么!”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教学,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我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情,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紧扣文章的中心词语“信心”一词,展开教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会更有帮助。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篇3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星华的一篇回忆录,由于属于离学生实际情况比较久远的事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有很多的不明白,军阀是干什么的,和李大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抓李大钊;为什么要杀李大钊等,而这些在课文中这些情况交代得不是很深透,只有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才能懂得其中的原因,了解更多,感悟更多。这篇课文内容比较长,拓展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果仅靠课堂,可能不能完全交代清楚,所以,课前一周我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相互交流,使之对文章背景和人物事迹有大致的了解,为理解文章内容和感悟人物精神品质做好铺垫。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资源共享意识。
这篇课文本来计划两课时上完,由于课文实在太长,学生经过了两次的通篇阅读后,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在后面的分析句子,塑造人物形象就显得比较仓促,没有那么深透了。鉴于这种情况,经过与师傅讨论以后,决定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已经在读通文章,解决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李大钊生前的几件事情也有了了解,并让学生主动提出质疑,带着问题进入对人物形象和篇章的进一步理解,发挥了其学习的主动性;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习“焚烧文件”和“被捕”两部分,感受李大钊的英勇不屈,二是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品质。第二课时着重强调的是人物的革命精神,而第三课时更偏向于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对家人的爱,虽然二三两个课时按照课文顺序被分成两部分教学,但所要让学生感受的人物精神品质是不因课时而分割的,在体会人物革命精神的同时穿插着父爱,在体会父爱、夫爱的同时也贯穿着人物的革命精神。课时分工较明确,在课文内容的解析上按照“焚烧文件”和“被捕”两部分的顺序进行,但课堂教学并没有按照自然段逐一解析,而是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对重点问题有机地解决。对于这一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都在不停地反思、不停地考虑,怎样避免纯粹的对课文段落的逐一分析,而要让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自然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呢?怎样才能通过我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感受人物形象,而不是我以告知的方式交给学生“李大钊是这么一个人”呢?在与同事反复讨论,并对教案进行反复修改后,我决定以最简单直接的问题入手“为什么要焚烧文件?”,开门见山地把学生引导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其中一个事件上,而着重从对父亲的细节描写上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形象。
第一部分“焚烧文件”
师:思考:为什么烧?
生:因为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
师:这是母亲告诉我的。这个原因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怎么跟我说的?
生:“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出示ppt“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生齐读
师:平时父亲是慈祥的,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提出的各种幼稚的问题,为什么此时却这样含糊地回答我?【这是学生在第一课时中提出的疑问,也是理解的难点,答案不唯一,大致可以归纳出“①复杂,对孩子一言难尽 ②局势紧张,不是谈心的时候 ③ 保护、关爱孩子”这样几点,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提示:含糊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回答“模模糊糊、吞吞吐吐”。我会接着问那为什么不讲清楚?又为什么要对女儿吞吞吐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可能的原因。学生答后,我对可能的原因做个归纳】正如课前预设,学生在理解这一问题上有一定难度,开始他们对我的提问没有做出明确的反应,我急于引导他们说出答案,因此忙着抛出课前预设好的问题“含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模模糊糊、吞吞吐吐,而不讲清楚?”结果个别学生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甚至还有一点是我补充上去的。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我没有处理好,这本来就是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我何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我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提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可能的原因”,其中“联系生活实际”是想让他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事情你问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并不说得很清楚,或者是索性说小孩子不懂的,不要管大人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往往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会这么说。而“结合时代背景”是要学生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明白当时的局势。如果说,我在提问的时候能够强调让学生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代背景”并给予一定提示,可能有更多的学生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我认为还可以尝试另一种思考方式。当让学生从几方面谈谈事情发生的原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去分析。如这个问题,为什么父亲会这样含糊地回答我?首先,可以考虑外因,即当时的局势;其次考虑内因,即父亲的心理或其情感因素;第三,考虑事物本身属性,联系这个问题即事情本身的复杂性,一言难尽。总之,在提出这一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时候,如果教师的引导能使得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并且对类似的疑难问题加以反复训练和巩固,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慢慢掌握其中的思路和规律,从而提高阅读水平,而急于求得个别优秀学生的一个完美答案绝不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目的。课堂上,我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过于匆忙,如果花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和提示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可能就会有更好的理解。然而这样做在这堂课上是否合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李大钊的英勇不屈,二是体会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精神品质”。如果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处理这个问题上,那么“李大钊对于家人的爱”这部分的比重就会加大,而这原本是第三课时的重点,如此,又该如何处理,还是说在分配课时和教学目标的时候就欠妥当,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
师:可能是因为事情复杂、对孩子一言难尽, 可能是因为局势紧张、不是谈心的时候,也可能是出于保护、关爱孩子,所以父亲含糊地回答“我”,所以“我”问父亲为什么烧掉,父亲没有立刻回答我,而是……?
生: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
出示ppt: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师:父亲对我的回答是含糊的,然而母亲劝他离开的时候,他的态度却是坚决的
出示ppt,生自由读,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会对人物形象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但也会答得不够准确或者冷场。这里我设计了一些提示:“轻易”什么意思?现在离开 “轻易”“随随便便”吗?(不是,局势严重,阎振三被捕)为什么还说我不能轻易离开?(工作紧张、工作重要)前面能找到体现工作越来越紧张的句子吗?(每天早出晚归,干什么工作?确实很紧张、很重要)你认为在父亲心中,工作重要到什么程度?/他把工作放在什么位置?(比生命重要、第一的位置)是的,在父亲看来,革命事业是比生命还重要的,革命事业是高于一切的。并板书“革命事业高于一切”。 这样连续的追问,不仅在内容形式上把前面的第二自然段也分析掉了,虽然没有点明“前后照应”,但让学生建立了前后联系的一种感受,而且让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概括】这个问题抛出去以后,好几个学生都小声念道“读懂了什么?”我猜测,他们对这个“读懂了什么” 没什么概念。其实课文讲到这里,结合第一课时的讲解和课前学生对时代背景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学生要说出李大钊的精神品质并没有太大困难,而此时难住学生的、让他们愣了一阵子的可能正是这个不明不白的“你读懂了什么?”课后,我也问了几个学生,好几个学生都说,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回答,不知道老师要他讲些什么所以不敢回答。我想,这个问题太大是导致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事实上,这样的提问方式我平常不用,我只是借用了他人的提问方式。现在想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也不知该往何处下手吧;如果事先意识到这一点,把问题设计成“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那么学生应该更容易接受。
生齐读ppt上父亲说的话【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强感悟,也把他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阅读的方式输出】
第二部分“被捕”
【第一部分是从是件引入话题,而这部分内容我从寻找对父亲的细节描写的句子入手,直接进入到体会人物形象的环节,因为之前对人物形象已经有了认识,这一部分学生能在较少的引导下通过反复朗读对人物进行分析。前一部分,教师的“导”占了较多的比重,那么这一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且上一部分中,学生的感情刚刚达到了一个小高潮,顺势进行人物形象的分析让人物更加丰满,让学生对人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也让形式上看似两部分的内容在内部形成了一个整体。】
师:默读“被捕”部分(8-17),用横线划出描写父亲的语句。
生:交流划出的句子。
出示ppt:“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师:自由朗读这几个句子,告诉我们你读懂了什么。
【生读一句话,谈谈感受,并要求其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得好的,要求全班模仿朗读,不到位的,给予提示,要求其再次朗读,或鼓励其他能读得更好的学生朗读,也鼓励对于同一句话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大胆发言。这里朗读作为一种阅读理解的手段,也成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输出。学生的理解大致有“不慌不忙、沉着、勇敢、镇定、严峻、英勇不屈……” 板书“镇定、英勇不屈”】在这一部分中,朗读是体会人物精神品质最主要手段,同时它也是检查学生对这一片段的理解的工具。虽然教学步骤按照预设一一完成,然而,效果并不好。学生朗读的不够到位,本来想要让一些朗读得比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一起朗读来提高整体的朗读水平,但是,站起来读的学生读得都不尽如人意。当然我本身在上课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激情也不够,可能这也影响到了学生,无意中给整个课堂定了一个情感的基调,以至于学生在朗读时也不能充分表达感情。此外,当学生在朗读上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示范,以让学生模仿朗读。可是由于我自身对朗读这几个句子也没什么把握,因此这部分的教学成了我本堂课的较大遗憾。
生齐读ppt上三句话
师:从这三句话中,我们都感受到了父亲的镇定,文章写了镇定、严峻的父亲的同时,还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一群魔鬼(军阀),从哪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简直是一群魔鬼?
指名回答。
师引读:当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警察,一拥而入,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父亲……
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师引读:当粗暴的敌人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时,父亲……
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师引读:当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父亲仍……
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师引读:当残暴的匪徒把父亲绑起来,拖走了,父亲依然……
生: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通过引读加强学生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引出“反衬”,使学生对“反衬”有一定的认识】
师:从中我们了解到了一群残暴的魔鬼和一个严峻、英勇不屈的父亲,这种写法叫“反衬”,用军阀的粗暴反衬了父亲的严峻和英勇不屈。
文章中有否其他反衬?
生:回答
(“我”的惊恐和父亲的镇定)
找出写“我”的句子,交流
师:面对军阀的闯入,“我”是如此恐惧,反衬出父亲的镇定、英勇不屈
【加强对“反衬”的理解】在对反衬的理解上没有处理得很好。此处,学生极易把对比和反衬两个概念搞混,事实上我自己也常常搞不清楚。其实我应该对反衬做出一个清晰的解释:所谓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而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要强调的是:在反衬中,存在相互关系的两个事物是有主次的,写“次”是为了从相反、相异的角度衬托出“主”;而对比中,两个事物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在给出解释之后,再举出一个例子让学生辨别,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学生把“烘托”和“反衬”搞混。虽然学生找出例子时,我能纠正她:这叫烘托而不是反衬,但是我却不能对她的回答作一个更细致更能让她接受的解释,这也是因为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如果我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把这两个概念搞错,那么当她提出这个例子的时候,我就可以告诉她,烘托是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在烘托中,存在相互关系的两个事物并不是相反或相异的;而在反衬中,他们是相反、相异的,反衬的“反”字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接着再给学生一些例子,如凄冷的环境烘托穷人的悲惨命运,而大年夜的幸福美好反衬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等。
师小结:究竟是什么力量让父亲毫不顾惜自身的安危,不听劝说,坚决留在北京?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他面对军阀的包围时能这般的沉着镇定、英勇不屈? 【通过追问,引导学生重新梳理人物形象:对革命事业的信心、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信念…】
师总结人物形象:他就是这么一位革命者,一位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革命者,一位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的革命者。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生:)李大钊。
师:出示ppt,展示李大钊像,同时播放音乐。【感情升华】
板书
镇定、英勇不屈 革命事业高于一切
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情感的投入表现得不够充分,教师激情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投入到文本内容中去,但是我语言起伏不够明显,节奏感不强;对学生发言后的评价不够到位、过于单一;经常性地重复学生的答案。原本最后一张ppt在课堂上要出现两次,即开始一次,结尾一次,后来把开始的那次删去,现在想来,课前音乐的播放,容易把学生带入本篇课文的情境中,还是应该加上。原本在“焚烧书籍”这一部分后面有两下枪声的多媒体音效要播放,以此引入第二部分,后来听同事建议,采用了简洁风格,直接说“我们来学习‘被捕’这一部分”,现在想来还是应该适时“花哨”,以创设情境,而且是中午的课,音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感谢这个新教师课堂展示和评比活动,让我在反复试教和不断修改教案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课后观看了课堂录像并且进行了反思,让我对自身教学上的不足之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也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更有信心了。
总之,各种教学技能、教学理论的获得,都是在不停的实践和不时的反思中提炼出来的。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篇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鉴于崭新的阅读理念,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本课时设计着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表达读后感、掌握学习方法和文章的表达方法,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运用对比、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ppt演示课件,相关教具。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理清思路
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除开头外,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板书: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同时我们还了解到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即使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决留京工作,那么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8至17自然段,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简单的导入语意在唤起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回忆,让学生理清思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新授课文,渗透学法
1、这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波浪线,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3、面对敌人的抓捕,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直线,读一读,从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4、“我”的表现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为下面学习对比写法打下基础。
5、现在我们把敌人、李大钊、“我”不同的表现联系起来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李大钊同志在被捕时那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无畏精神。
6、过渡性语言:这样的写法叫对比,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之前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哪篇也运用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匆匆》一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
7、(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不一样的布娃娃)你能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出你更喜欢其中一个吗?(提示学生抓住样子、色彩、用料等方面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明确了解到对比写法大量应用于写作中后,再让学生充分掌握对比写法的好处,然后尝试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
三、迁移学法,自学自悟
过渡性语言:李大钊被捕后被关在牢房里,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始终没有看见父亲,有一天,警察叫我们过去,说是提审,李大钊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1、小结学法(读—画—议),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了解片段大意。
(2)圈画句子,体会人物思想。
(3)小组商议,掌握文本信息。
自学提示:在法庭上,李大钊的表现如何?(找出相关语句)母亲、妹妹表现如何?“我”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变化?(按自学提示阅读18—29自然段。)
【设计意图】自学提示里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在法庭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平静慈祥、安定沉着,也正因为李大钊的这种表现深深地感染了家人,让家人学会化悲痛为力量,变得坚强。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自学成果。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设计意图】学贵有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在法庭上”这个部分的内容与前一部分“被捕时”结构上类似,师生合作归纳学习方法后,学生先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文,再同桌交流学习心得,最后集集体智慧共同汇报学习课文,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体悟中心,升华文本
过渡性语言:可怕的一天无奈地发生了,当“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后,4月28日,李大钊英勇就义……这是多么令人伤心欲绝呀!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3个自然段,缅怀这位革命烈士。
1、刚才大家朗读的3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呢?(首尾呼应)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中也有几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你能从文中找出跟以下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吗?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3、拓展练习,掌握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老师这里提供一篇报道的开头,同学们能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出结尾吗?
开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以万计人民的生命,许多人痛失家园,这突如其来的灾害,震惊了世界各地。
【设计意图】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令学生拓宽视野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掌握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最后安排尝试练写,使学生习得方法。
4、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英勇牺牲了,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李大钊或李大钊的家人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点滴吧!
5、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心中应有千言万语想表达,此举正好符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做到读写结合的要求。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课后找有关李大钊同志的书籍读一读,也可听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
六、板书设计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局势严重 坚持工作
被捕时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法庭上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被害后 无比悲痛 铭记日子
【设计意图】板书再现了课文的脉络,让学生一看就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平等对话,让阅读教学同构共筑──《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实录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革命者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品德,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知识要求: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加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入人物内心世界。
3、能力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本文作者。
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4、加强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知,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五月的鲜花》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现在请你们静静的欣赏。
当这优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同学们,你们是否会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本单元导读,划出本单元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前我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现在我大致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回答:本文作者是谁?课文讲述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作者回忆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三、简介李大钊、了解背景;介绍作者:
1、简介李大钊。
同学们,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有李大钊烈士的陵园,这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而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ppt)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那么,李大钊同志到底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受到中共中央这么高的评价呢?对于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当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老师给大家带了一段资料,我想,对同学们一定有帮助。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资料。(ppt)
2、介绍作者:
作为李大钊的女儿,在父亲被害后,李星华很悲痛。她写下了这些文字,既寄托了自己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同时对反动派的丑恶嘴脸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对于本文作者,也有一段资料,请同学们读读这段文字。(ppt)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来怀念革命先驱李大钊。请同学们快速的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归纳: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那几件事?(ppt)
2、指名归纳,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法庭上。
3、那根据这个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应该怎样分?谁来说说?
第一部分:(1) 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
第二部分:(2-7) 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三部分:(8-17) 父亲不幸被捕的经过。
第四部分:(18-29) 与父亲在法庭上见的最后一面。
第五部分:(30-32) 得知父亲被害,全家人的悲痛情形。
五、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文中那几个部分是集中回忆父亲的?(2、3、4、)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部分内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