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作为中高考三大主科之一,历年来都能拉开很大差距,高的能考130+,差的也就70多,差距如此之大,如何逆袭?一起来看看!
高考易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在高考中一般占10分左右,考生们通常的丢分原因是“踩点不到位”,即找不到文言文的关键点。
对文言文翻译经常出错的同学,要掌握八字诀:“留、删、添、调、变、替、扩、猜”。
留——留下专有名词,如人称、地名、年号、官职、物品等,直接落下来不需要再翻译。
删——删除无实意的虚词,如语气词等。
添——将句中省略的成分添回去,常见省略主语、宾语和介词。
调——即调整到更符合现代文的语序。
变——去掉修饰的外壳,译出作者真正要说的话,即为“意译”
替——替换。将古代常用字替换为现代常用字。如“目”替换为“眼睛”。
扩——组词。有的时候,需要组词跳转。如“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猜——读文猜大意,读题猜赋分点。要根据上下文猜测,不能盲目,这是最难的。
诗歌鉴赏
高考中,诗歌鉴赏部分一般11分,不少考生因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答题有偏差。
要在这道题上多拿分,一般要做到“三步走”。
第一步:点出文中的“手法”,即诗歌用的是修辞或是其他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其表现手法。
第三步:注意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效果和作用。做到了以上三步,这道题基本上就没多大问题了。
作文
作文是分值大头,而且需要平时的阅读积累,而在考试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审错题,一旦立意错了,得高分的希望很渺茫。
不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在读材料或审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立意。
非智力失分
高考时无论是哪一个学科,要求用笔写字的题目都很多,特别语文中的是作文。所以考生在答卷时一定要字迹工整,这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
写作文时切忌想起什么写什么,可以先构思路,再写,确保文章思路明晰,不然就可能影响到阅卷老师的判断。
另外,在修改答题卡时,一定要注意将原答案擦干净,不然在机器阅卷中,就可能出现一道题有两个答案的状况,而这就会丢分。
高考语文针对复习方法
研读高考试卷,熟悉题型
对于语文考高题型,文字表述题占到整个试卷的五分之四。尤其古文翻译、古代诗歌鉴赏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
准高三及准高二生在复习时,务必将近5年的高考试题认真研读,熟悉题型及命题思路。
汇总模拟试题,找出薄弱环节
复习效率低下是同学们的硬伤。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量身打造一套学习计划。考生可以将一年来的月考、模拟试题汇总,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提升空间较大的环节。
寻找薄弱环节时,不要怕费事,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花费时间的。
对于实在力不从心的难点不妨适当放弃,而对于经常出错但能力水平也能够答对的部分则应重点加强。
知识必须系统梳理
会学不会考,一般都是知识点散乱,考试时揉合不到一起去。语文试题按能力要求可以粗略分为记忆层次、规律层次、语感层次。
一般前两个层次提升空间较大。记忆层次试题,比如成语辨析,文言词汇、古诗文默写等,在复习中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击复习。
还应该进行一次系统知识梳理,弥补知识漏洞。例如考纲中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词,6种病句类型等,首先要做到烂熟于心,才有可能活学活用。
抓牢基础分
语感层次类的题是语文考查的难点。比如一部分较难的语言运用,写作中关于文章文采方面的要求等。
语言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这是需要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感悟的,也正是这一部分让人产生了“语文是慢功夫”的理解。
实际上这一部分在语文试题中影响的分数并不多,也可以用规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所以语文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同学不妨做适当舍弃。
考生应该明确争取所有题型基础部分得分。比如一道仿句题,可能写得不是很优美,但题目中关于句式、修辞、逻辑等方面的要求要争取一点不差地做到。
做高考真题
触类旁通地复习往往会事半功倍。比如历年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模拟考试中同学写出的优秀作文,都是可借鉴和参考的最佳资源。
所有的语文试题都是考查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笔试的形式无外乎读和写,同时读和写又是密不可分的,只要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增强了,不管什么题型都不在话下。
例如下免得排列顺序题:①以柔美上升的线条。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③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④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⑤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⑥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又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且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这道题虽然主要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思维,但同时“先形象,再意境,后情感”的套路适用于很多阅读鉴赏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