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不提问,不是因为全会了,而是根本没入门

语文学习不提问,不是因为全会了,而是根本没入门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文学习不提问,不是因为全会了,而是根本没入门

 

  学生为什么不提问

  语文学习没入门


  其实,学生不问语文学科的问题,不是因为全会了,而是根本没入门,问不出问题。试想一下,如果让我去和物理老师讨论一下关于熵、多维空间等话题,我也问不出所以然。因为连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都不懂,所以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提问。

  把语文学习当成单纯记记背背

  为什么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学语文,却一直没能学入门呢?

  因为很多人以为语文学习就是对字词和名家名篇的背诵记忆,自己反复背就行了,有什么问题可问呢?这部分内容当然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它仅仅是为学习语文提供了最基础的语料范本而已。

  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母语书面语的基本运用技能。包括如何通过阅读母语文章来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也包括如何运用母语书面语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和情感,即:阅读和写作的技能。

  比如,学习《将进酒》这首诗。很多人以为只是把这首诗背下来就可以了,最多是记住了李白借酒浇愁,以热情豪放的气势,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而已。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真正要学的是李白如何运用夸张、用典和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来抒发这种情感。并且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对具体诗句、具体词语的分析,来说清楚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李白自信孤高、桀骜不驯的性格。

  因而,在语文学习上提问题,主要应该是针对语言运用的技能和方法来展开。

  过于自我,对他人的生活不感兴趣

  从本质上讲,文学作品大多在表达作者自身的生活和情感,议论性文字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生活或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当我们用心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把作品中主人公的生活代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思考:假如主人公生活在今天,生活在我周围,他会怎样?同时,也会把自己代入到作品的背景中去想:假如我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我会怎样做?在进行了这样的思考之后,学生自然会对作品有自己的理解或质疑。

  如果一个孩子活得非常自我,对别人的生活和理解别人的想法都没有任何兴趣的话,那他当然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不会用心思考,也自然就问不出问题了。

  提问的好处

  提问能让老师讲出很多课堂上涉及不到的知识

  中学的学科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本学科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的知识基础。所以很多时候中小学阶段给学生的知识是简化过的。

  比如,初中学段的物理学科局限于经典物理,而到了高中阶段,那些经典物理的结论有可能就显得不够严谨了。即便只研究宏观世界当中的实际问题,也把空气摩擦力、斜面摩擦力等不重要的影响因素都忽略不计了。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一些经典物理的模型和公式,跟实际生活的现象有一点点出入。这时候如果学生深入思考,向老师请教,可能就会走向物理学习的更高境界。

  语文学科也是如此。为了让中学生有一个简单明确的概念,我们把很多知识和能力抽象化、简单化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就会产生一些困惑。当你追着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时,就会意外得到一些超出中学阶段水平的高阶知识。

  比如,古汉语的通假字大致有三种来源——一是在东汉以前就存在着的写法不同的异体字,如:“惟”和“唯”在“只有”这个含义上,就是义同形不同的异体字;“喻”和“谕”在“明白”这个含义上,也是义同形不同的。

  二是造字之初并没有这个字,后世逐渐增加出来的古今字,如:“采”在先秦时代有当“色彩”讲的含义,后来这个含义另造了一个“彩”字;先秦时代没有“悦”字,“喜悦、高兴”这个含义由“说”这个字来承担,后来才另造出来“悦”字。

  第三种是古人在抄写书籍时临时写出的错别字,比如,《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一句中的“与”字,就是把“举”字写错了而已。

  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会给学生讲这么复杂,而是一律简称为“通假字”。只有当学生问我“为什么有的通假字在字典上查不到,有的通假字用“通”来表示,而有的用“同”来表示”时,我才会细致地给他讲上述缘由。

  提问是学习成人思考问题方式方法的好机会

  老师个人对一些历史文化现象的深度思考,并不适合在中小学课堂上以公开的方式当做结论教给学生。所以,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公开讲的都是在文学文化史上公认的“标准答案”。

  但历史是鲜活的,思想成熟的成年人认识问题也大多是批判性的、多角度的。所以,当学生私下和老师讨论某个问题、某个历史人物的时候,老师往往会说出他自己对历史的真实评价。这种提问和讨论,就是一个向老师学习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好机会。

  比如,在课堂上,老师一定会将孔子解读为具有谦谦君子之风、严格自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大成至圣先师。但事实上,细读《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孔夫子很喜欢听颜回和曾参的fengcheng。这与他自己所主张的“巧言令色,鲜矣仁”多少有些矛盾。这种对孔夫子的质疑不适合在公开场合展示。

  但孔夫子也是人,有人性的各种弱点,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客观地从人性的角度去评价历史人物”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学生在私下向老师提问的时候,才能够通过老师的分析和回答感受得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语文学习不提问,不是因为全会了,而是根本没入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