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细胞(精选9篇)
走近细胞 篇1
[背景介绍]
高中生物一个模块结束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认定时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而对此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可借用,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探索和尝试。
[案例描述]
育才中学的学生在进行《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平时的学习过程评价、模块评价、模块学分认定等过程。
一、平时学习过程评价
主要采取的办法是,由值日班干或者科代表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如实地、及时地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记工作。
(二)操作说明
1、有关内容的说明
课前准备:按时出勤,准备好学习用具等。
课堂表现:发言的主动性与正确性,行为规范,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课后探究:主动提问的次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以前作业改正情况,对布置的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2、评价表格记录的方法
可采取正负分值记录。例如,无故迟到一次记“-1”分。主动发言一次记“+1”分,疑难问题回答正确 “+1”,一周小结一次。在下周公布结果。
二、模块结束时评价
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学习过程评价操作说明
根据我校新课程学分管理制度,学科类学分以模块为单位进行考核。模块考核必须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过程评价,模块考试成绩三方面综合评定。
1、 对学生模块学习过程进行多元评价,即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2、 学习目标(指模块学习目标明确,有自己的修习计划并能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等)、学习态度(指学习兴趣、努力程度、互相帮助的精神等)、学习能力(指学习方法、习惯、质疑、反思、动手、创新、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平时的作业、测验、实验的表现等)的评价应该从模块学习的全过程给予全面的综合评定。
3、 评价的等级统一以“a”、“b”、“c”等级呈现,a为优良,b为合格,c为不合格。
4、 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按项目打出自评等级,并对小组其他同学打出互评等级,由小组长进行统计评定小组成员的等级。科代表和小组长负责监督各小组的评定情况。通过自评和互评的过程,使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实行“从多”、“从高”、“三者相等取其中”的原则,小组评定结束后交给老师。
5、 老师汇总学生自评互评情况,结合自己的评价,最后确定该学生该模块学习过程评价的等级。
三、学分认定
(一)模块学习学分认定表
(二)说明
课程结业、学分认定应该从考勤、学习过程和模块考核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结果以等级呈现:a(优良)、b(合格)、c(不合格),三方面评定都在b以上(含b)的才能授予学分。
四、模块考核之笔试
(一)命题理念
《分子与细胞模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个模块。模块考核必须按课标和教材要求,并结合本校实际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习态度等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测主要思路如下:
1.突出基础性。不追求太大的的区分度,定位于达标测试。要求紧密结合教材包括相配套练习,考查学生对教材涉及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基础性,还有一目的是为保护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切感到,只要平时认真按要求去做的都能考出较好的成绩。
2.重视能力考查。试题注重了探究性和开放性。例如,由于教材有较大篇幅介绍了有关疾病的情况,并且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这次试题设计了“科技小论文”这道题。大大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以及知识面的检测,其中特别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37题的实验分析,是学生没直接做过的,课本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要求他们勇于思考大胆作答,较好地考查了他们的实际思维水平和解决新情境下新问题的能力。备用题,本次未使用,主要是结合已介绍的实验进行拓展探究。
3.兼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教师在评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卷面要求,对书写不规范或者不认真的,都要扣去一定的分数。试题尽可能地联系了实验和实际,对促进他们更好关注社会,积极主动参加平时的教学活动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探究性试题举例
[模块考试第37题](8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中,是指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呈凝缩状态不活动的x染色体(雄性个体的细胞分裂间期无巴氏小体),可作为雌性细胞的标记。某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年轻女性体细胞用a表示,老年男性体细胞用b表示)
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 。
(2)实验1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年轻女性与老年男性的细胞做实验?
(3)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本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为什么?
(4)本实验能否说明细胞可无限增殖?为什么?
答案:(1)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2)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细胞(3)探究衰老细胞的物质究竟在哪里。 不能,并不知道衰老的物质在哪里,因为用到细胞核时也同时用了同一个体细胞的细胞质;(或者:能,因为有年轻个体细胞核存在时就能增加分裂次数)。(注:仅答“能”或“不能”,未答原因的一律不给分)
(4)不能。 因为年老细胞的增殖是有限的。(本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模块考试第38题]科技小论文: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要求:1.字数不少于300;
2.要紧密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
3.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答案与评分标准:
(三)学生答卷及点评
《科技小论文》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的空间。但解答时要求他们结合教材和生活实例展开,也就说进行了一定限制。江苏版教材关于健康的话题主要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因为学生未学遗传内容,对遗传因素以及设计到遗传机理的知识评卷时不做要求。下面选取了部分样卷,并就有关评价问题进行有重点的进行简要点评,欢迎读者讨论批评。
样卷一(作者:辛 雨)
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大气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氧呼吸。被污染的大气在呼吸过程中进入到人体,这对健康的危害很严重,易导致肺癌等疾病的发生。
2.癌症也时常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它因抑癌因子失效,原癌因子过度活跃而导致细胞组织癌变。它与人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为预防癌症,有规律地合理地作息,科学的饮食都是十分重要的。
3.农药过多地残留在人体是十分不利的。其主要原因是农作物生长中过多使用农药以及在清洗中未洗净有关。残留的化学农药很可能引发人体细胞癌变或中毒。
4.水质污染,臭氧层破坏,滥用抗生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为生物无时无刻都需要水,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可能引起紫外线和皮肤癌,白内障;乱用抗生素使病菌的抗药性不断增大。
[点评]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能结合生活和部分教材实际或实例,但观点不够全面和准确。本文给了6分。
样卷二 (作者:吕盛盛)
蓝天白云,红花绿叶,大自然每天都用它最美好的一面迎接太阳的升起。在这美丽的伊甸园中,人类正在忙碌地挖着陷阱,让自己跌落的陷阱。
首当其冲的罪行便是无数无知的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树是多么神圣的灵魂啊,它们是人类最知心的朋友。也是干活干得最多,却一直默默无闻的圣人。人们啊,你忍心吗?当你很心杀害这千万条生命后,你们终将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人类健康迟早会因为这绿色的消失而遭到威胁,甚至随绿色一起消失。若是光合作用不再,太阳也会因此逊色几分。
人们,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自己的祖先吗?达尔文的进化论早已老少皆知,可为什么你们对待自己的同胞仍是如此残酷呢?果子狸是无辜的,禽类们是无辜的,牛和羊何罪之有?是人类过分的贪婪造成了sars的蔓延,禽流感,疯牛症的风波,是人类用双手陷紧了自己的脖子,自己愚蠢的行为威胁了自身的健康。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它们为人类造就能量,而树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为呼吸提供氧气。那善良的人们,就手下留情饶过一颗小树吧;人类每天都要进食,可怜的动物们已经成了餐桌上的牺牲品,那善良的人们,就不要再责备它们了,饶它们一命吧。
人们不要再干“坏事”了,否则海啸将代表大自然再次冲上大陆。
[点评]语言流畅,字里行间包含情感,有感染力。但未能联系本模块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中有关健康的实例,观点不全。本文得4分。
样卷三 (作者:李欢蓓)
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有射线和创伤。许多有害射线会引起人体细胞癌变,如血癌,皮肤癌等。
化学因素是指一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造成人体疾病,甚至死亡。如,一氧化碳进入肺部,会迅速与血红蛋白结合,以致体细胞不能正常呼吸,造成死亡。亚硝酸根离子进入人体会致癌,腌制的,烤的,炸的东西以及生有黄曲霉菌的东西有亚硝酸根离子(编者注:此处有误)我们一定要少吃,不吃;还有,如碘离子摄入过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要提倡在食用加碘盐。
生物因素更是非常多。如感冒病毒会引起感冒,hiv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起艾滋病;还有肺结核,痢疾等是由细菌引起的;蛔虫在腹中引起腹痛等。
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环境,有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点评]既联系了生活实际,也联系了教材实例,既讲到各因素,也分析了其原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本文得7分。
样卷四 (作者:钟琳)
当心威胁你健康的因素
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人类的健康问题又浮出了水面,越来越多的新疾病不断出现,危害到人的生命,同时还有各种因素也同样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我认为存在着外因和内因。
一、外因
1.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的严重,大量的的废水和废气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人们一旦吸入有毒有害的气体或饮用了有毒有害的水,就会危及人类健康,一些传染病也会因此被到处传播。
2.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谋私利,在食品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生产劣质产品。或是大量使用危害人类自身健康的原料,不注重卫生,人们吃了这些食品,想不得病也很难。
3.城市汽车数目增多,所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人长期居住在被毒气包围的环境中,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城市交通事故也威胁着人类生命。
二、内因
1.不良的嗜好,如酗酒,抽烟,喜爱吃腌制的食品等,这些生活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一旦发作起来,那威胁可是不小的。况且抽烟不仅对自身的身体造成影响,也同样危害着他人的健康。
2.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劳累导致体力透支,而又缺乏有规律的锻炼,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容易生病。
3.来自生活和工作的的压力也危害健康,如果不懂得释怀,为自己减压,总抱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总有一天会崩溃的。这种危害不仅体现在生理上,更体现在精神上的。
[点评]联系了生活中的实际,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影响人类的因素。但对这些因素是如何威胁健康这一问题未做交代。本文得6分。
[建议讨论的问题]
1、如何更好地通过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如何使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走过场。
3、如何做好前后模块评价上的连续性
[教学反思]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评价的质量本身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由于高一学生刚接触到高中生物学的学习,如何更好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便成为开展评价的重要思路。从我校实验班测试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积极性较高,准备较充分,99%的学生在模块考试中均取得了合格(60分以上),平均分80分。当然,试题中科技论文题目的设置,不仅是考查能力所需要的,也能克服少数学生在考场上出现时间富余的现象。从学生的反映的情况来看,总体上认为试题难度适中,感到生物学的学习很有趣。对他们树立信心,对今后更好地学习有帮助很大。
2、评价过程,既是对他们前一阶段学习的检查,也是促进他们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引导他们自评互评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自评和互评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1)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评了“a”。这是否说明他们对前一阶段的学习状况都是持肯定态度呢?他们果真都那么自信?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都评“a”呢?某同学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为此老师多次找他谈过话,且学科的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按理他的自我评价应该是“b”或者“c”才符合事实,但还是将自己评成了“a”。一些表现并不优秀的学生为何也将自己评为“a”?一是“自卫”心理。部分学生担心学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升学。从他们获知的信息看,高考会与学分或多或少挂钩,若评价太低,势必是自我“伤害”。二是从众心理。大家都打“a”,为什么我不打呢?三是敷衍心理。认为平时的评价没什么实际用处,将来怎么样还是看高考,因此,随便写上a,也没人来计较你。四是虚荣心理。只有评上较高的等级才能在同学和家长面前有“面子”。五是学校态度使然。学校对各“等级”的人数没有指标限制,没有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组织这样的评价活动。再说,多点儿a,对学生、老师都没什么不好。正因此,间接鼓励了更多学生去选“a”。当然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对自己的认识不到位,而与教师的评价存在反差。此外,获得好的结果是人的基本愿望,只是部分人只重结果不重实际过程而已。
(2)如何对待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其中谦虚和诚实,更为历代仁人志士所倡导。然而,部分学生的评价结果中却很难找到它们的“影子”。事实上,也有极少数在模块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将自己的学分打成了“b”。但个别分数很低、学习态度欠佳的反而评了“a”。应该说,敢于给自己评上“b”的同学是有一定勇气。他们有的认为,这次反正没考好,只要不打“c”(不合格)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人认为,这次确实比别人差,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力争在下个模块取得好的等级。
不管怎么样,在评价过程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到位、不诚实和不谦虚的倾向,令人深感不安。它直接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若对他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不仅会影响到今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更是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不谦虚和不诚实的直接肯定,而威胁着一些传统美德在后代的发扬光大。事实上,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张扬自我和谦虚诚实的关系问题。在积极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我很重要”、“我能行”的态度的同时,如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理解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3)学生自我评价过程面临走过场。虽然学生自评的结果并不准确,但若组织到位,其意义仍然不可低估。首先,自我评价过程可以成为生动的自我教育过程,通过在自评、互评活动中的表扬和自我表扬,批评与自我批评过程,可更好地认识自己。其次,评价过程本身能唤起他们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虽然课改前,部分老师也开展类似总结评比工作,但毕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再次,评价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要看学习态度和能力等。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这一活动呢?其中关键的措施是,评价时应对每个班的各等级的人数有一定硬性指标限制。例如,至少要限制a(优秀)的人数,“a”的指标数一般不应超过班级总人数的50%,否则,评价的激励价值将会减弱。
走近细胞 篇2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开篇没有绪论,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家访谈,通过邹承鲁院士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过程,渗透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为国争光、为人类作贡献的志向。以“科学家访谈”代序是对传统教科书绪论的突破,见人、见事又见精神;有知识、有过程又有殷切的嘱托。它对新教材必修1、2、3以及选修课的学习甚至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岂能不重视?如何上好这一节课呢?
一、学习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领悟相关理念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端,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一切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展开。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应该是用所传授的知识完全消灭问题,而应当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出更多、更广的问题。这些新问题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使教学活动无止境地进行下去,而在于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除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精神。
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阶段特别强调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以及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封面目录导入,初建系统论,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
必修1“分子与细胞”封面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和“分子与细胞” 字样,学生未打开课本前,先让学生猜猜该图是什么,引导学生到教材中找答案,简单介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如均有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为“科学家访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必修1“分子与细胞”等的学习埋下伏笔。打开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目录,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图文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教师灵活应用,适当点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目录分析和使用
由目录附图引发的思考:
1.(看图:高倍显微镜下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植物叶片是绿色的,是因为细胞中有什么?
2.(看图:蛋白质结构)血液是红色的,是因为血液的红细胞中有一种什么蛋白质?
3.(看图: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4.(看图: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什么?
5.(看图:叶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在哪里?
6.(看图: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体内的细胞有寿命吗,细胞如果死亡了,如何产生新的细胞来补充?
通过封面、目录的粗略学习,使学生对必修1“分子与细胞”有个大概的了解,初步建立系统论的思想,初步感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全书乃至整个必修、选修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体会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激起深深的思考
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中,最吸引学生的是“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邹承鲁院士亲笔签名”“1966年人民日报对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报道”“结晶牛胰岛素图片”和“邹承鲁院士神采奕奕的相片”。
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中,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见人、见事、见精神,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锲而不舍、大胆创新的精神,也感受到大科学家殷切的嘱托,激起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吸引更多的生物科技后备力量。一席谈中本人认为最核心的内容还是“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若启发得当,对未步入社会的中学生来说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应该用最重的语言来启发。“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的精神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既传授知识,又教学生做人。
四、利用新闻信息,引入更多更广的思考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的一代新人。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应注重与实际的研究应用结合,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新闻,无疑是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最佳的桥梁,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可以渗透以下几个来自报纸的新闻事例: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中的生物学问题时,应注意从生物学的角度,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教师不仅是生物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信息的鉴别者、育人的教育者和道德的示范者,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这个成功,我们需要长期用心去准备,希望能与同行共勉。
走近细胞 篇3
[背景介绍]
高中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学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应该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维创设相对宽松的环境。课堂上应该如何讲授表格?例如,对江苏教材第一章的“xx年10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有关表格,是让学生自己随便看看呢,还是教师做讲解?这是值得探讨的课题。采用“讨论法”开展教学,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引导他们在积极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有利于使他们充分联系生活实际,相互启发,以提高思维水平,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建设良好的学风。
[案例描述]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并准备回答:“此表说明了哪些问题?”。要求大家联系具体实际,独立思考,并做好笔记和发言的准备;
(屏幕显示) xx年10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传染病表
序号
疾病名称
发病率(1/10万)
疾病名称
病死率/%
1
病毒性肝炎
66.55
狂犬病
89.33
2
肺结核
44.00
爱滋病
32.88
3
痢疾
35.40
白喉
20.00
4
淋病
12.34
新生儿破伤风
12.08
5
麻疹
4.55
流脑
3.73
6
伤寒、副伤寒
4.21
钩端螺旋体病
2.91
7
梅毒
4.13
炭疽病
2.79
8
疟疾
2.57
乙脑
2.25
9
出血热
2.42
霍乱
0.77
10
猩红热
1.11
出血热
0.62
师:下面请同学们进行分组(4人一组)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做记录,5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最后要求所有同学将所做的发言(包括最初的和修改后的)记录上交。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5分钟后)
师:下面请各组代表发言。那一组先发言?
(一些组迟疑,第一组代表率先举手)
师:下面请第一组先发言。大家都要做记录,避免等会发言时重复。
生甲:1.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的发病率高,狂犬病和爱滋病病死率高;2.发病率高的病死率不一定高,相反,病死率高的发病率不一定高;3.养宠物的人太多;4.食堂不卫生。
师:你总结得很好。怎么概括得这样出色?!你凭什么做出了这些结论?(哄堂大笑)
师:(微笑着)看得出,他们是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也就是说,他们“会看表”或者说“有一定的看表能力”!。(生笑)
师:他刚才说的第一个结论是通过表中竖行数据做对比获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对表格中横向数据做对比获得的。说明掌握了基本的看表方法。横“看”、“竖”看和对比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全面地看。(他们小组同学,都比较兴奋)
师:第三个结论就更妙了!从书上一下跳到了社会生活中去了,联系了具体实际。但是,似乎有一点让人感到不是很明白,“爱动物”有什么不好?你凭什么说缺乏科学的生活方式?欢迎你们小组的其他同学可随时起来补充。
生乙:养宠物的人缺乏预防意识,虽然养狗的人多,但许多人不及时给它注射狂犬病疫苗,会导致狂犬病。肝炎是属于传染病,与饮食卫生有关。
师:说得好,说明加强管理和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重要。养狗不忘健康,饮食需要卫生,健康意识不可缺少。
生丙:我国人口太多,容易传染。
师:看来你从计划生育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了。人口问题会引起其他一系列问题,所以也与传染病的流行也有关。
(哄堂大笑,激动地鼓掌)
师:好,下面请第2组的同学发言,前面已经说过的,就要不重复了。
生丁:1.说明对卖血、卖淫等行为需要管理;2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说明中国人的饮食上严重不卫生,应学习外国人的分盘进食;3.病死率高的病能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控制力度也大;4.易传染的疾病,往往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途径;5.毒品泛滥,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师:说得很好。是啊,对用于输血用的血液应该注意检疫。这点需要提请政府和医疗机构注意。卖淫行为要坚决禁止。病死率高的(例如,狂犬病,爱滋病,还有去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的sars)由于能引起公众和政府的重视,所以控制的力度大,发病率就低,sars在短时间内就被全部控制了。你说的第一个结论和第4个结论,都是关于血液传染病的。你的第2个结论,为我们找到了控制消化道传染病的方法,要学习国外人的分盘就就餐,对吗?看你,一下让我们的视野从课本走向了世界啊!呼吸是时时刻刻在进行,所以传播的机会大。病从口入也是有科学根据的。
师:你们觉得还应该怎样做?
生丁:人类要洁身自好。要广泛宣传卖淫的危害,要对不注意卫生的饭店进行处罚。
师:还有吗?
生戊:要加强法治。
师:第3组同学有什么补充吗?相信你们有精彩的发言。
生己:1.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会导致人为疏忽。死亡率高的病,现在发病率低,但以后死亡率降下来后,发病率会上升。2.病死率高的病传染性相对较低,说明病死率高的病能引起了社会的重视。3.人类缺乏锻炼。4.现在的污染指数高,人们却不注意,导致肺结核发病率高。
师:好,第1.2结论与前面的类似,但你重新说了一次,虽然你存在了对别人发言没注意听的倾向或者听了还要这样说。不管怎样,要感谢你再次对我们强调了这一重要结论,让我们的记忆更深刻。第3条结论,对我们太重要了!下次看到有同学做广播操不认真时,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办培训班?
(生笑,打断说话)
师:我觉得第4个结论在科学性方面需要探讨一下。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不知道你说的污染是什么意思?空气质量日报中涉及的污染物质,主要是指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五种空气中的污染物,至少与你说的没关系呀。社会重视的传染病传染性就低,记得sars流行时,党和政府都很重视,所以很快控制了。前面讨论过(生笑)
师:其他小组代表有没有补充?没有的话。下面进行自由发言。
生庚:还有一个重要结论刚才没想到!
师:什么结论,大家都很想听呢!(课堂气氛非常活泼)
生庚:天花、霍乱等虽然现在发病率不是很高,但过去很高。
师:是啊。这个结论太重要了!(全体学生都感到有点突然)
师:这说明我们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了。还有吗?
生甲:环境卫生变好了,主要是国家发展了。
师:对呀,医疗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有吗?
生壬: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也说明肝炎病毒传播速度快。
师:有道理。传染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师生一起回忆,师稍做讲解)
师:还有什么结论吗?大家可举手自由发言。我从来都是对那种为了学习而踊跃举手的同学心怀敬意的,虽然他冒着答错的风险而引来难堪,可为了整个班有良好的学风,对区区个人利益在所不惜呀。这是什么精神?
(学生哄堂大笑。师边引导学生回答,边做点评和总结,学生七嘴八舌地进行自由发言)
生:计划生育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
生:许多疾病在医学上无法控制。
师:好象你有点悲观。应该说,是现在无法控制。随着医学是发展,一定会做到更有效的控制。
生:肝炎病毒生命力强。人的抵抗率弱。爱滋病传播快,范围广。
生:新生儿应该打预防针。医疗腐败,假药泛滥,妨碍了正常的防治。
师:预防接种的政策和措施没全面贯彻落实。你说的涉及到深刻的社会问题了。
生:死亡最高的是病毒引起的。
师:你的知识面挺宽的啊。佩服。这个表格上排列第一位的二种病确实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左边表格中第二位就不是,说明你的结论值得商榷,不过,好在你用了“最”字,至少对这个表来说,是合理的。病毒是什么?(师生一起回忆,师稍做讲解)
生:对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都应该更加要注意。
生:要加大对疾病的疫苗的研制。
生:病毒和细菌会变异,有抗药性。同时,传播途径也会越来越多。病毒和细菌与人的斗争将是永远的。
生:许多地方的人的饮食水平还是停留在温饱水平上。生活质量不高。在卫生上不注重,导致许多疾病有高发病率。
生:霍乱死亡率低,说明人类虽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发生,但也对一些疾病有一定防治能力。
……
师:大家的发言非常好,能从一个小小的表格里发现这么多大问题。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一定也超出了教材编写者的想象。今天的作业是:1、将今天发言整理好,上交(注意写清楚,哪些是表格直接反映出的信息,哪些是你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的结论)。2、收集资料说明我国医学的重大成就。
[建议讨论的问题]
1.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2.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传授方法?
3.如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获得启迪?
[教学反思]
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大。虽然他们的回答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有的答案也缺乏针对性,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及时进行评价和纠正。但开展这样的讨论活动除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至少有以下意义:一是,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将枯燥的数字表格变成了生动的思考素材,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信心;二是,有助于培养能力。通过激发“问题意识”,能发展思维能力。表格虽小,但信息量却很大。要从只有20个数据的表格中发现问题,需具备摄取、整合、转化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三是,能增强科学的亲切感。在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他们关心社会的意识,更能使他们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课题就在眼前,进而使他们产生热爱和献身科学的情怀。四是,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健康意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珍惜和热爱生命。五是,使不同的观点在相同的时空内进行有效的交汇,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等等。
走近细胞 篇4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关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是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知识作铺垫,属了解水平。教材通过事例从几个方面提供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因此,该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出”。
在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是学生没有学习过的,这些结构层次都属于基本概念,因此需要理解学习。不仅理解生命系统的这些结构层次的含义,还应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紧密相联的,同时,还应初步理解生命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学目标定为“举例说明”。
在分析组成生命系统的多层次关系的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
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教学
意图
问题
探讨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xx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教师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教师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教师可以设问:
(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2.针对实例2,教师可以设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受精卵)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教师可以设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4.针对实例4,教师采取的策略为:
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提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
教师展示小儿麻痹症患者及相关的脊髓细胞受到损害的图片。
教师总结上面的四个实例,指出这四个实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另外,生命活动还有赖于生物体周围的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是生活在一个液体环境中)。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生命系统分为哪几个层次?它们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请说出除种群和群落之外的其他几个层次的生命系统的概念。(教师简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例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就是一个种群,而这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3.请尽量列举除教材中呈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4个生命系统例子外,其他的具体例子。例如,细胞这个系统,除教材提到的心肌细胞外,还有骨骼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等。
4.你是怎样理解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的?
(比细胞再小的结构层次,如分子、原子,不可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5.请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列出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
教师可以呈现教学策略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填表。
6.不同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具体的生命系统,这说明了什么呢?
(越高等的生物其生命系统越复杂,而低等生物则比较简单。由此说明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总结:由上可知,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小小的细胞开始,到最大的系统生物圈,尽管生命系统复杂多样,大小不同,但它们层层相依,紧密联系,都离不开细胞这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本模块的学习,我们就从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开始。
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回答。
学生阅读实例,观察图示。结合生物的基本特征自由回答,也可以举例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
可以先让学生简单介绍所了解的艾滋病的知识。
学生根据图片和社会经验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让学生尝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种群和群落。
学生讨论填表。
考查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从社会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活细胞这一基本事实。
由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转入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考查和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强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其共性,即都离不开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从人也是从一个细胞(即受精卵)开始的这一事实,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与学习活动相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淋巴细胞的知识较深,学生不宜深入学习。
从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同时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多样。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
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走近细胞 篇5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病毒在结构上要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简单得多。它们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只有侵入到宿主细胞内以后,才表现出生命力;单独存在时没有代谢活动,不能进行繁殖。根据寄生的对象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直径在10~300 nm之间,病毒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单个成熟的病毒称为病毒粒子(virion),病毒粒子多半是由核酸芯子外包以蛋白质外壳所组成。有的病毒只由核酸组成,无蛋白质外壳,如马铃薯和番茄纺锤管病毒(potato spindle tuber viroid),仅是由裸露的rna所构成,这种病毒称为类病毒(viroid),其游离的核酸具有感染细胞的能力。
病毒的遗传物质为核酸,有的为dna(如大肠杆菌t―2噬菌体),有的为rna(如艾滋病病毒hiv),但至今没有发现含有两种核酸的病毒。
细胞的产生与发展
原始生命诞生以后,细胞起源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1.原始生命到原始细胞的阶段。原始生命体具有一个原始界膜,它能自成体系地生活于原始海洋中。这种界膜的物质交换机制主要是依靠渗透作用,因此其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差。嵌有蛋白质的类脂双层膜结构的出现,使其具有了选择透过功能,保证了有机体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形成了原始的细胞膜;原始的细胞膜内,遗传系统逐渐完善,较多种类的酶也产生出来,代谢效率得以逐渐提高。原始细胞膜的形成标志着原始细胞的诞生。
2.原始细胞到前原核细胞的阶段。原始细胞的细胞质内不同的酶系逐渐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内,使细胞的代谢系统趋向于有序化;dna大分子逐渐进化形成原始的染色质体,相对集中于细胞中央区,进一步形成细胞的控制中心──拟核,这意味着细胞控制能力即有序化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此时期所形成的细胞以前细菌和前蓝藻为代表。
3.前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的阶段。起初的前原核生物是在厌氧、异养的条件下生活的,随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的消耗,前原核细胞内产生了可以利用日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色素c,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的浓度不断增加,生物经变异产生的有氧呼吸类生物能量利用效率高,在生存斗争中有优势,得以生存和发展,好氧细胞形成。后来细胞内分化出各种细胞器,形成了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核内形成了核仁以及由dna与组蛋白结合而成的染色体等结构,逐渐演化成现代的真核生物细胞。
真核细胞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奠定了有性生殖产生的基础。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有性生殖的重要特征──减数分裂,实质上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有性生殖的出现,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因而大大推进了进化的速度。
2.推动了动、植物的分化。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的结构、功能复杂化,从而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导致了真核细胞种类的分化,从而出现了动植物的分化,使生物体型向高级的方向发展。
3.促进了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在原核生物时代,地球上只有以异养的细菌和自养的蓝藻组成的一个二极生态系统。随着真核生物的产生和动植物的分化发展,才出现了由动物、植物和菌类所组成的三极生态系统,使生物进化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走近细胞 篇6
一、选择题
1.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是由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b.病原微生物(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c.患者将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艾滋病可通过唾液、握手等途径传染
2.人体发育的起点是( )。
a.婴儿 b.受精卵 c.胎儿 d.卵细胞
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完全相同
4.生命系统的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 )。
a.生态系统、个体 b.生物圈、细胞
c.个体、病毒 d.生物圈、分子和原子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器官的是( )。
a.树皮 b.导管 c.形成层 d.种子
6.下列有关对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活在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
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
d.一个草原上相互之间有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7.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8.下列名称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 )。
a.大肠杆菌 b.神经细胞 c.精子 d.水分子
9.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各种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个体水平以上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
b.生命系统层次中不包括生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
c.各层次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变和进化的
10.构成人体的细胞,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可以分为600多种不同的类型,其原因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 b.细胞生长的结果
c.细胞分化的结果 d.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
11.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12.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 d.调整准焦螺旋
13.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的视野比低倍镜的视野(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胞体积的大小不同 b.有无细胞核
c.有无核膜 d.有无遗传物质dna
15.比较下列生物的结构,与其他三者显著不同的是( )。
a.噬菌体 b.颤藻 c.大肠杆菌 d.酵母菌
16.下列有关蓝藻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
b.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
c.蓝藻的叶绿体含藻蓝素和叶绿素
d.蓝藻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
17.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其含义是( )。
a.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发育而成 b.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生长而成
c.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分裂产生 d.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的产物构成
18.下列有关细胞的多样性的叙述中,不属实的是( )。
a.鸵鸟的卵细胞直径达5 cm,是最大的细胞
b.动物的神经细胞可伸出长达1 m的神经纤维
c.独立生活的支原体直径约100 nm
d.专营寄生生活的病毒需借助于电镜才能看到
19.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b.自然界的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
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创立的
d.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生物界中,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 μm之间。生物体的细胞体积趋向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 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③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完成此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 ,它由 个基本环节构成。
(2)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中,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的是〔 〕 ;能表示效应器的结构是〔 〕 ,它是由 构成的。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 、 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 处,肌肉 ;刺激 处,肌肉 。
(4)参与此反射活动的细胞主要是 。
22.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物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 ,看到的细胞比原来的大 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 。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 ,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 至物像清晰。
(4)若显微镜下视野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无用,则可能是由于 。
2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因而它是一类营 生活的生物。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5)其他图示中与图b中〔4〕相似的结构是 (填图序号及标号)。
走近细胞 篇7
黑龙江省安达市育才高中 翟贵君
【本章总系统】
【各节分系统】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表1-1-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物类型
举例
生命活动现象举例
结论
无细胞结构
的生物
病毒
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的密切合作。
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
运动、分裂增殖等
多细胞生物
动植物
物质和变量变化的基础-细胞代谢
生殖、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遗传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表1-1-2生命系统的微观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
概 念
举 例
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叶肉细胞等
组织
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动物组织包括: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植物组织包括:
保卫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
动物器官,如:
各种消化器官、心脏、脑等
植物器官包括两类六种: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系统
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的组合。
高等动物主要由以下系统构成: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等系统。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表1-2-1【实验】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
目的要求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材料用具
详见教材实验相关内容。
方法步聚
制作临时装片
小组成员分别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
观
察
低倍镜观察
取镜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安放
1.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便于左眼看,右眼画)
2.筒前臂后
3.安放目镜和物镜
对光
1.低倍物镜、大光圈对通光孔
2.反光镜转向光源(注视目镜内至视野明亮)
观察
1.放装片,标本对通光孔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载玻片(看物镜)
3.反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观物像(左眼注视目镜内)
4.调细准焦螺旋至像清晰。
高倍镜
观察
1.把要观察的像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3.调细准焦螺旋至像清晰。
附: 显微镜结构歌诀(翟贵君 编写)
显微镜结构要牢记,镜座镜柱和镜臂,载物台、遮光器,
准焦螺旋分粗细,目物镜头和镜筒,反光镜和转换器。
显微镜操作歌诀(雪山草地 编写)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歌诀(翟贵君 编写)
能用低镜勿用高,操作规程要记牢,禁手抚摸目物镜,擦镜纸擦效果好,
勿乱转焦转换器,载物台保洁干燥,取送镜时轻拿放,右手握臂左托座,
实验完毕复原样,送回原处保存好。
表1-2-2动植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的比较:
细 胞 举 例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动物细胞
红细胞
无
有
无叶绿体和液泡
无
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
无
有
无叶绿体和液泡
有
植物细胞
叶肉细胞
有
有
有叶绿体和液泡
有
洋葱表皮细胞
有
有
无叶绿体、有液泡
有
表1-2-3原核细胞-细菌和蓝藻的比较:
项 目
细 菌
蓝藻(表1-2-4)
区别
大 小
较小,直径约为0.5~5.0μm
较大,直径约为10μm
光合色素
一般没有
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获得营养方式
绝大多数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
常见种类
杆菌、球菌、螺旋菌等
颤藻、念珠藻、发菜、蓝球藻等
相同点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结构。
表1-2-4蓝藻:
表1-2-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结构
细胞壁
有,但与植物细胞的成分不同
植物细胞有
细胞膜
相 似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都有与遗传和代谢密切相关的dna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等
真菌、植物、动物等
表1-2-6 细胞学说:
走近细胞 篇8
1.世界上首例疯牛病是1996年在英国发现的,并由此蔓延。研究表明,人类的克罗伊茨菲尔特―雅各布病(vcjd)与疯牛病一样,病原体(朊病毒)是一种能致病的蛋白质,而不含有核酸。美国生物学家普鲁辛纳由于在研究朊病毒中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朊病毒有两种构象,正常型(prpc)和致病型(prpsc)。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下列有关疯牛病及朊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禁止将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如骨粉)等作动物的饲料,可有效预防“疯牛病”的传播
b.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而朊病毒没有核酸,只有蛋白质
c.朊病毒不属于生物,因为它不具有细胞结构
d.要杀灭医疗器械上的朊病毒,可先用naoh溶液浸泡
2.下列关于多细胞生物完成生命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依赖于每个细胞无需分工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依赖于以细胞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依赖于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
d.依赖于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
3.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一直把它作为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
a.蛋白质 b.叶绿体 c.核酸 d.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4.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a.草履虫、衣藻、香菇 b.棉花、水螅、乳酸菌
c.水稻、番茄、白菜 d.蝗虫、青霉、豌豆
5.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 )。
a.卵细胞富含营养、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
b.精子具有鞭毛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
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神经传导功能相适应
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强大的再生功能相适应
6.右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字样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 (用标号作答)。此时放大的倍数为 。
(2)在观察时,③与④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
(3)若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在( )。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7.(1)教科书中细胞学说的内容是后人根据施莱登和施旺的研究成果提炼总结出来的。施莱登和施旺虽然正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最初却提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所有生物是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构成的;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胞的崩解而完成。”由于这两位科学家的权威使得这种观点统治了许多年。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提出上面的错误观点?
(2)从人类对细胞的发现和研究的科学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走近细胞 篇9
专题一 走近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
1.内容: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4)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解读:
本单元是生物的物质基础,知识点难度较低,主要是基础知识,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及氨基酸的判断是本单元的一难点,也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需加强相应计算能力的培养。本单元知识在单科卷出现的几率相对较高一些,在综合卷经常与其它知识相联系考查。复习本单元时需注意:
(1)理解基本概念,巩固基本知识;
(2)与后面的知识相联系,形成知识链和知识网,从而深入全面的理解知识,如蛋白质知识,可以联系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合成及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水的知识包括水的存在形式、水的代谢和水的调节等相联系,通过利用构建知识网络图,既可以巩固和理解知识,同时又能提高综合能力。
观察――显微镜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细胞学说 细胞是一相对独立的单位;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 大量元素 c、h、o、n、p、k、ca和mg
胞 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b和mo
基本元素 c、h、o和n
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
糖类 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分子组成 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脂肪――储能物质
化 脂质 磷脂――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合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物 蛋白质 蛋 白 质← 多肽← 氨基酸
↑ ↑ +n↑等
rna 缩合c、h、o
核酸 ↑ ↓ +n↓p
dna← dna单链← 核苷酸
第一课时 走近细胞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
镜 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头 物镜:带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光学结构 反 平面:视野变暗
光
镜 凹面:视野变亮
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机械结构 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
2.操作流程: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象→将要放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化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3.注意事项:
先低后高;高倍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2μm~8μm) 较大(10μm~100μm)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膜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细胞器 无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复杂细胞器,有核糖体 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但有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体
代表生物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真菌、动物、植物等
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五、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的,内容可概括为: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3.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例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标本染色较深视野相对较暗,应调亮视野;物象在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位置应在左下方,通过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移向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时不需要升高镜筒;转换高倍镜之前应使物象移向视野中央,以便进一步观察。故答案:c
归纳总结:
1.显微镜使用应遵循“先低后高”;
2.物象移动遵循“偏向哪里移向哪里”;
3.观察染色较深的标本时应调亮视野,观察活细胞或无色标本时应调暗视野。
第二课时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物
一、细胞中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可划分为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c、h、o、n、p、k、ca和mg
微量元素:fe、mn、zn、cu、b和mo
c、h、o和n四种元素,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是基本元素,其中c可通过化学键相连成链或环,形成多种生物大分子,是最基本元素。
二、水
1.细胞中的含量
生物体内含水超过50%,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不同生物,体内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形式 定义 含量 功能
自由水 细胞中游离态,可以自由游动
95%以上 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运送养料与废物
结合水 细胞中与其他化合物结合 约4.5% 细胞的构成成分
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受温度的影响,高温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3.水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水与代谢、抗逆性和稳态的调节密切相关,注重相互联系。
三、无机盐
1.存在形式
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量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生理功能
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3.常见无机盐离子的功能
i: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fe: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时患贫血;
mg: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例2.下列关对生物体内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幼小的生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时,代谢越活跃
b.自由水是良好的容剂,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c.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d.心肌坚韧、血液液态,但含水量相差无几,原因是心肌内全是结合水
解析:结合水在细胞中与其他化合物相结合,含量较为稳定一般维持在4.5%左右;自由水在细胞中游离存在,自由游动,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运送养料与废物;细胞内自由水越多,细胞代谢越旺盛;不同器官含水量有所不同,血液主要含有自由水故呈现液态,心肌内主要含结合水故较为坚韧。故答案:d
知识归纳
①自由水与代谢密切相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
②自由水与结合水含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是动态变化,受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③升高温度时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降低温度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第三课时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
只有c、h和o三种元素
2.种类
①单糖:不能被水解,可直接被吸收。最常见的是葡萄糖,另外比较常见还有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②二糖:由两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最常见的是蔗糖,还有麦芽糖以及人和动物乳汁中的乳糖。
③多糖:由多个单糖缩合而成,是生物体内糖绝大多数的存在形式。最常见的是淀粉,作为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存在于细胞中。另外还有糖原作为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3.功能
主要是提供能量,还参与生物细胞物质的构成。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
以c、h和o三种元素为主,个别还含有n和p等。
2.种类
①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具有保温、缓冲及减压的作用。
②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第四课时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一、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元素组成
以c、h、o和n为主,个别还含有s、fe等。
2.基本单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常见的有20多种,具有共同的结构特点即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羧基并且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结构同时为:
其中-r根据不同氨基酸种类而不同。
3.蛋白质的形成方式
蛋白质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缩合反应即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同时脱掉一分子水,连接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肽键。
4.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氨基酸的数目、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四方面构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5.蛋白质的功能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样的。
6.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基本公式:肽键数=脱掉水分数=m-n,m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n为肽链数。
二、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1.元素组成
c、h、o、n和p 五种元素组成。
2.种类
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核糖核酸即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
3.基本单位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
1.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判断:依据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结构通式。
2.蛋白质的相关计算:基本公式m-n。
3.蛋白质与核算相关知识的综合:联系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
例3.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
a.996 1016 1046 b.996 4 4
c.996 24 54 d.996 20 50
解析:根据基本公式m-n,可计算肽键为1000-4=996个,不考虑r集团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则可判断r集团含有20个氨基和50个羧基,不考虑r集团,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考虑r集团可得出共有24个氨基和54个羧基。故答案:c
知识归纳
①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氨基酸总量-脱掉水的总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
③一个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④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⑤dna碱基数:rna碱基数:蛋白质氨基酸数=6:3:1
走近细胞、细胞的分子组成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山东省潍坊一中08-0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30)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山东省实验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题 生物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大分子的主要功能是为细胞提供能量
b.核酸是储存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c.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生物大分子
d.dna和rna是具有生活活性的生物大分子
3.(xx年 广东卷 理基 38)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
a.细胞学说 b.分离定律
c.进化学说 d.中心法则
4.(xx年江苏卷 生物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5.(xx年上海卷 生物1)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a.n b.o c.p d.s
6.(xx年上海卷 生物 5)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 )
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
7.(山东省潍坊一中08-0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3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组是( )
a.酶、雄性激素、抗体 b.胰岛素、抗体、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载体、酶 d.维生素、甲状腺激素、雌性激素
8.(上海市南汇中学xx届高三高考模拟卷 生物 2)构成dna、rn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化学成分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n b.c、h、o
c.c、h、o、n、p d.c、h、o、n、p、s
9.(xx年广东卷 生物21)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多选)
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
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
10.(xx年上海卷 生命科学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 d. 磷脂
11.(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xx届高三高考模拟 理综 1)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蛋白质类物质与其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胰岛素与调节 b.干扰素与催化
c.dna连接酶与dna复制 d.载体与免疫
12.(山东省烟台市xx届高三适应考试 生物 2)汶川地震后,很多遇难者长时间被掩埋在地下,已经无法通过外观来辨认。国家派出大批法医力量,他们对遗体拍照,提取dna,可运用dna指纹技术对死者的身份进行鉴定,这是由于dna分子具有( )
a.特异性 b.多样性 c.稳定性 d.高分子性
13.(xx年上海卷 理综 17)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
a.纤维素和脂肪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淀粉和蛋白质 d.淀粉和脂肪
14.(山东省潍坊一中08-0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 32)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
a.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15. (xx年上海卷 生物 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6.(xx年福建卷 理综 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17.(山东省青岛市五十八中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3)右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元素组成的主要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e―g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②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
③b具有多种功能的直接原因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不同
④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的本质原因是由于e中的e排列顺序不同
⑤e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a ①②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8.(xx年江苏卷 生物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19.(上海市南汇中学xx届高三高考模拟卷 生物 13)我国人工合成了某种蛋白质。已知此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α链含25个肽键,β链含30个肽键。问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嘌呤碱基有 ( )
a.153 b. 165 c. 171 d. 342
20.(xx年上海卷 生命科学 15)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 n-m b. n-2m
c. n+m d. n+2m
21.(江苏省宿迁市xx届高三生物冲刺练习 生物 1)有关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元素c、h、0、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用来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
c.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且要现配现用
d.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22.(山东省青岛市五十八中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16)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量为( )
a.12800 b.11018 c.≥11018 d.≤12800
23.(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xx届高三高考模拟 理综 3)人体肝细胞中的水作为反应物可参与的生化反应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氨基酸之间的缩合反应 ④过氧化氢的分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②
24.(山西运城市―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 生物1)有毒奶粉事件的原因是不法分子在劣质牛奶中添加了有毒物质三聚氰胺,因为该物质中氮含量较高,而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蛋白氮的数值来估算的。一般说来,每100g蛋白质平均含氮16g,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
a.一co一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
25.(xx年上海卷 理综 16)生物学知识中有很多相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用图来形象地表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符合右图所示关系的是
a.①抗体 ②载体 ③蛋白质
b.①群落 ②生境 ③生态系统
c.①神经元细胞体 ②神经元树突 ③神经元轴突
d.①细胞膜 ②细胞质 ③细胞核
26.(山西省大同一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15)下图是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i为大圆,ii和iii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i脱氧核糖核酸、ii核糖核酸、iii核酸
b.i染色体、ii dna、iii基因
c.i固醇、ii胆固醇、iii维生素d
d.i蛋白质、ii酶、iii激素
27.(北京市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2)下列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的组合是( )
①蛋白质 ②基因 ③细胞 ④器官 ⑤组织 ⑥个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③⑤④⑥ d.③④⑥⑤
28.(山东省威海市xx届高三一模 生物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b.自然界中所有生物都具有dna,说明生物具有统一性
c.细胞在逐步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但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
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9.(山西运城市―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 生物9)下列对概念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概念图
1 化学元素 脂质 有机物 糖类
2 大量元素 固醇类 蛋白质 多糖
3 微量元素 激素 胰岛素 纤维素
30.(上海市南汇中学xx届高三高考模拟卷 生物29)全世界每年有成百上千人由于误吃毒蘑菇而死亡,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大约是 ( )
a.1024 b.898 c.880 d.862
二、非选择题
31.(山东省潍坊一中08-09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 46)图甲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
(3)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a代表 分子,细胞内生成a的结构是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乙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乙中编号 。
32.(山西省大同一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26)鸡蛋你一定很熟悉吧?鸡蛋的卵黄部位就是一个大细胞,结构如图所示。
(1)在细胞结构中,卵黄膜是 ,卵黄是 ,胚盘是 。
(2)卵白即蛋清,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食用后,在消化道内消化形成 ,这种物质的结构通式 ,它被吸收后经血液运送到达人体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人体的 。
(3)要检测蛋清中的蛋白质,需要使用 试剂,会产生 色反应。
(4)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变性,变性是蛋白质分子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 结构,从而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丧失了生物活性,除此这外,再说出一个蛋白质变性的实例 。
33.(山西运城市―xx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调研测试 生物27)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
34.(xx年 上海卷 生物33)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
35.(山东省烟台市xx届高三适应考试 生物 31)xx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请回答:
(1)右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
母菌的最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___________是其表达遗传信息的最终场所;dna分子存在于[ ]________中。
(2)此前,医学界认为溃疡病不是由活的病原体引起的。但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某种细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正常的胃窦粘膜绝不会有这种细菌的出现。由此他们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等。其中的______和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d b b a ab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a b a d a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a a c c c b c
二、非选择题
31. (1)三肽 肽键 ②③⑤
(2)脱水缩合 36 (3)略
(4)蛋白质 核糖体 (5)b a
32. (1)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2) 氨基酸 蛋白质
(3) 双缩脲试剂 紫色
(4) 空间结构 用加热、酒精 紫外线等来消毒,杀菌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3. (1)蛋白质
(2)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3)5 4 4
(4)2 2
34. (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35.(1)没有由核膊包围的细胞核 [3]核糖体 [4]拟核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密切关系 (3)蛋白酶磷脂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