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教学资源网(www.jxzy.wang)
首页 > 教案设计 > 生物教案设计 > 遗传因子的发现(通用3篇)

遗传因子的发现(通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遗传因子的发现(通用3篇)

遗传因子的发现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能力目标

  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目标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1、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课时说明

  本节内容1课时,授课过程(包括与学生的互动)大约用时30 min,例题解析以随堂练习的方式完成,课后练习可作为作业。对于例题解析和课后练习可根据时间情况灵活选用。

  导入:有趣的生物遗传现象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另外,“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生虎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遗传的作用(这两句俗语还要考虑家庭教养环境的影响,与本文无关,不再赘述)。

  概括: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似,这就是遗传现象

  一、人类对遗传本质的探究

  19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的杂交实验提出生物的每一个性状都是通过遗传因子(后称基因)来传递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成单存在,配子结合(受精作用)后,遗传因子又恢复到成对状态。

  19世纪末,科学家研究了生物生殖过程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过程,了解到染色体的活动有一定的规律:体细胞(2n);配子(n);受精卵(2n)。

  据此,有人设想:莫非遗传因子就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就是一个遗传因子?这不可能,因为生物的性状很多,而染色体的数目有限。那么,一定是一个染色体上有许多个遗传因子(基因)。基于这样的认识,19xx年萨顿和鲍维里提出遗传因子存在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仲老师语录:

  在人类前行的文明史上,每一个伟大的假设都跟随着一个伟大的发现。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还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必须将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才能确定究竟谁是遗传物质。)

  二、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

  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和性状;

  4、具有存储巨大数量遗传信息的能力。

  什么结构或物质具备这些条件呢?

  三、核酸(dna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证据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一) 格里菲思细菌转化实验

  1、两种菌落的比较

  菌落

  荚膜

  毒性

  r型细菌菌落

  粗糙

  无荚膜

  无毒

  s型细菌菌落

  光滑

  有荚膜

  有毒

  2、实验过程

  3、小结

  步骤

  方  法

  现 象

  结          论

  1

  r菌活菌注射

  小白鼠正常

  r菌无毒性

  2

  s菌活菌注射

  小白鼠死亡

  s菌能使小白鼠致病

  3

  s菌高温灭活

  小白鼠正常

  加热杀死的s菌不使小白鼠致死

  4

  高温灭活:s菌+r菌

  小白鼠死亡

  死亡的s菌中可能有使r菌转化因子

  5

  提取4实验死鼠

  发现s活菌

  死亡的s菌能使r菌转化为s菌

  为什么第四组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因为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

  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艾弗里dna转化实验(图解)

  艾弗里的思路

  1.实验材料:选用肺炎双球菌。

  2.假  设:dna是遗传物质。

  3.实验操作: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 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 型细菌进行混合。

  4.预期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5.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吻合。

  6.分析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由此可见,科学家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从而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但是,艾弗里转化实验所使用的dna中仍然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因此人们认为不能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那么,还有没有更具有说服力的方法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证据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及结果: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内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第一组实验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有32p标记

  dna分子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第二组实验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质无35s

  某些不含有dna的病毒,其遗传物质又是什么呢?

  证据三: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rna也是遗传物质

  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结论

  想一想:

  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na(脱氧核糖核酸)

  核酸(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rna(核糖核酸)

  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超越科学家):自主探究

  艾弗里的实验虽然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但仍然有人提出了异议。你能分析一下这个实验存在哪些不足吗?应该怎样改进呢?

  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题解析

  【例1】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其体内分离出来的仍是r型肺炎双球菌。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来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以上实验说明 (   )

  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互相转化

  b、s型的蛋白质外壳可诱导r型转化为s型

  c、s型的dna可诱导r型转化为s型,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r型的dna可使小鼠致死

  【答案】c

  【解析】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说明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不能控制产生出能致死的s型的肺炎双球菌。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来了s型有荚膜的肺炎双球菌,说明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控制形成新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使生物致死。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例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这个实验是为了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证实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

  【答案】a

  【解析】这是艾弗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做的一个实验,它是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是为了证明dna的分解产物是不是遗传物质。

  【例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

  a、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b、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的

  c、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d、在细菌dna的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的

  【答案】a

  【解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只有噬菌体dn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都是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用细菌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合成的。

  【例4】下列能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证实的是(    )

  a、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dna是遗传物质

  c、dna能自我复制                    d、dna能控制蛋白质合成

  【答案】b、c、d

  【解析】此实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相似,无可遗传变异产生。因亲代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所以完成dna复制、指导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形成等过程都是亲代噬菌体dna分子的作用,同时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成分

  细菌成分

  核苷酸标记

  32p

  31p

  氨基酸标记

  32s

  35s

  【例5】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做了标记(见下表):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此实验说明了            。

  【答案】 (1) 32p、31p;(2) 35s; (3)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dna被注入细菌细胞内,并在细菌内以细菌的核苷酸为原料,以噬菌体的dna分子为模板合成许多和亲代噬菌体一样的dna。这样在细菌内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的dna既有以细菌内的核苷酸为原料新合成的dna链,又有原来注入到细菌体内的亲代噬菌体dna链。所以子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31p与32p。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在噬菌体dna注入细菌内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面。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是以细菌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所以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35s元素。从上述分析得知子代噬菌体的dna含亲代噬菌体dna中核苷酸的32p,说明亲代噬菌体的dna传递到了子代,保持了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因此dna是遗传物质。同样分析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例6】下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 的结构如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叶片f患病的病状与      相同。

  (2)f上的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以     为模板,以       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来自       。

  (3)e的子代病毒的各项特性都是由      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              。

  【答案】

  (1)车前草病毒致病症状;(2)hrv的rna;作物叶片f细胞的核糖体;作物叶片f细胞内的氨基酸;(3)hrv的rna;(4)r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tmv与hrv两种病毒都是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当以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组成新的病毒,侵染烟草后,烟草表现为hrv的患病症状,说明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①、②、③、④均是遗传物质应具有的特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够直接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具有的特点是(    )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②能够自我复制,保持前后代的连续性

  ③能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性状         ④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只含一种核酸的生物是(    )

  a.病毒    b.酵母菌    c.小麦    d.变形虫

  3、 (1997年上海高考试题)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4、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是(    )

  (1)dna位于染色体上,      (2)染色体就是dna,       (3)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4)染色体和dna都是遗传物质,                        (5)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

  a、(1)(3)(5)   b 、(1)(2)(3)   c、(2)(3)(4)   d、(3)(4)(5)

  5、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dna属于(    )

  a、细菌的   b、噬菌体的     c、细菌或噬菌体的    d、细菌和噬菌体的

  6、生物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蛋白质的多种多样       b、dna分子的复杂多样

  c、自然环境的多种多样     d、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形式多样

  7、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8、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

  9、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是 (   )

  a、它的含量很少    b、它不能自我复制    c、它与新陈代谢无关   d、它的种类很多

  10、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  )

  a、无毒r型、有毒s型   b、有毒r型、无毒s型   c、有毒r型、有毒s型  d、无毒r型、无毒s型

  二、填空题

  1、通过对生殖过程中,细胞的        、         和         过程进行研究,发现        在此过程中具有一定          性和        性。

  2、作为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点:①     ; ②     ;③     ; ④     ;

  3、通过哪些实验能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①     ; ②     ;③    

  4. 将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注入到小白鼠体内会导致小白鼠因      而死亡,而无荚膜的r型细菌_____,但如果将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再注入到小白鼠体内则________,此实验说明s型细菌体内存在着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________,经实验证明这种物质是______。

  5、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使寄生在其体内的噬菌体被标记,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细菌,结果是在细菌和子代噬菌体内均未找到35s;又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并让它去感染细菌,结果发现,少数子代噬菌体中带有32p。

  (1)这个实验证明了噬菌体感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中的物质是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6、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示意图(见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体外的物质是      ,注入细菌体内的物质是       。

  (2)合成d、e、f中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原料是由         提供的,其合成场所是         。

  (3)图中的噬菌体在形态、大小等方面都完全相同。这说明噬菌体的性状是由    传给后代的,也证明      是遗传物质。

  (4)图a→b→c表示细菌体内的(即dna)逐渐消失,这是因为                    。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d   4、a   5、b   6、b   7、a   8、d   9、b   10、a

  二、填空题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染色体;稳定性;连续性

  2、略   3、略  

  4、患败血病;小鼠正常;小鼠死亡;转化因子;dna    5、(1)dna;蛋白质   (2)dna

  6、(1)蛋白质;dna  (2)细菌;细菌的核糖体  (3)dna;dan   (4)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遗传因子的发现 篇2

  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一个难点的分析

  在格里菲斯的实验中,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而将其与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则小鼠死亡。于是格里菲斯由此得出结论: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能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后来证实该活性物质是dna)。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s型细菌已经被加热杀死,为什么还会含有“活性物质”?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蛋白质和核酸(dna)的性质。

  一、蛋白质的性质

  蛋白质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生物化学家吴宪就已提出,天然蛋白质分子因环境的种种关系,从有秩序而紧密的构造,变为无秩序而松散的构造,这就是变性作用。

  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有高温、高压、剧烈振荡;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

  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就是生物活性的丧失。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是指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激素、毒素等的生物学功能。我们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已经知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由于加热(60 ℃~100 ℃)处理使s型细菌的蛋白质外壳因变性而丧失生物活性,从而导致s型细菌死亡。如前所述,蛋白质的“毒素”功能也同时丧失。因此,单独注射被杀死的s型细菌对小鼠没有毒性,因而小鼠也就不会死亡。

  蛋白质变性作用有许多实际应用。如豆腐是大豆蛋白质的浓溶液加热加盐而成的变性蛋白质凝固体;临床上急救误服重金属盐的病人可进食大量乳品或蛋清,使蛋白质与该重金属结合成变性的不能为消化道吸收的蛋白质,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用紫外线或酒精进行消毒灭菌是使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

  二、核酸(dna)的性质

  变性作用同样也是核酸重要的理化性质。核酸的变性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并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温度升高是引起核酸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70℃~85℃之间即可使核酸50变性。

  由于核酸变性只是氢键断开,双螺旋解体,所以当温度逐渐降低时,在碱基互补的作用下,分离的核酸单链会重新聚合,双螺旋结构得以恢复(必须逐渐降温。如果骤然冷却,可以防止核酸复性。但逐渐降温不能使蛋白质复性)。

  因此,只要我们控制适当的温度,就可以仅仅使蛋白质变性,而dna仍然保持生物活性。事实上,在格里菲斯实验中,格里菲斯是用65℃温度对s型细菌进行加热处理的。

  当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具有活性的s型细菌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并利用r型细菌体内的化学成分进行dna复制,合成s型细菌的蛋白质,从而组成了具有毒性的s型细菌,使小鼠患病死亡

遗传因子的发现 篇3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分离定律”是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提出的基本要求。本节教材的编写特点也适于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且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基于以上考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交流、探讨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是否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

  第1课时

  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遗传现象符合“融合遗传”的观点?哪些遗传现象与“融合遗传”相矛盾?

  讲述:列举典型的实例,如不同颜色的牡丹花、桃花,黑毛羊与白毛羊等,说明生物的遗传不遵循“融合遗传”的客观事实。

  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设疑: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

  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

  结合图解,分析总结

  1.为什么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结果会可靠?

  2.杂交实验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通过纯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后代?

  概述自交、杂交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辨析相对性状的概念。

  结合板图,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总结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

  讲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片、课件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③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给出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设疑:孟德尔是如何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来揭示分离定律的?

  讲述:边板图边叙述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表现高茎?矮茎性状消失了没有?

  2.为什么子二代又出现了矮茎?如果不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遗传结果,会发现f2呈现3∶1的数量比吗?

  3.在规律性的遗传结果中,内含的实质规律是什么?

  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

  边听讲边掌握遗传图解的绘制要点,概述显性遗传因子与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说明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概述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的解释要点。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的问题,强化对概念的学习。

  结合图解阅读教科书,阐明孟德尔假说的内涵,概括孟德尔假说的要点。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之间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遗传图解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图解

  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进一步理解孟德尔假说的含义。

  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反馈、思考中进一步突破难点。    课下思考与讨论,有可能的话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

  设疑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孟德尔假说与“融合遗传”观点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时,你如何认识孟德尔假说的深刻意义?

  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的能出现3∶1的结果吗?

  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开阔学生的思维,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下一节课教学做铺垫。

  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述自己的看法。

  第2课时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了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现象吗?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激发探究心理,明确模拟实验的目的。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与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

  学生阅读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2.为什么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的目的要求,明确相关的问题。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

  1.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生物体的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每个小桶内的d小球和d小球数目都是10个,确保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3.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是为了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准备实验材料用具。巡回检查、指导学生做实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将模拟实验与遗传实验相结合,明确每一实验步骤的真正意义。

  理解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记录能力、合作能力。

  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记录,统计结果。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为什么全班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更接近?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他还能正确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组织学生汇报,统计全班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全班总的实验结果作比较,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体验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实验结果的必要性。  理解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的意义。体会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含义。

  将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结果作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样本数量足够大,是满足统计学规律的必要条件之一。”讨论孟德尔的假说是否合理。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使学生在习作中巩固绘制遗传图解的基本方法。

  绘制遗传图解,进一步掌握绘制遗传图解的方法,理解测交实验的过程,预测实验结果。

  自查、纠正错误。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纠正。

  遗传图解2  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图解

  思考讨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完全符合。从而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假说,而且用可见的测交实验的结果,来体现了生物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变化规律。

  展示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结果,即用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矮茎豌豆(dd)测交,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两种性状之比接近1∶1。

  设疑: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是否相同,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孟德尔设计测交试验的巧妙之处是什么?

  介绍假说―演绎法。

  体验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创新之处。

  依据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归纳分离定律。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练习绘制概念图。

  进行技能训练中的实验设计。

  归纳本节的相关概念,绘制杂合子、性状分离、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等概念图。

  结合教材中的技能训练,让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进行育种的实验设计。

  梳理、建构相关知识网络,培养应用相关原理、概念解决问题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遗传因子的发现(通用3篇)

微信扫码分享